登陆注册
10580700000002

第2章 解除限速(2)

他打开行李包,把衣服放进梳妆台抽屉里。梳妆台上放有一张镂空通花垫巾,位置正好盖住某人违规吸烟时留下的一截烟头烧痕。

包里出现的唯一意外之物是他的酒杯。那是一个圆形的平底玻璃杯,一边标有六个容积刻度,分别标出一至六盎司。他说不准它是什么时候混进他的东西里的。那不是他买的,他也不觉得有谁买过,也不会是买来喝酒的,因为他相当肯定它最初只是个果酱瓶。用完了最后一点果酱的人显然相信瓶子值得留作他用。而显然他自己也持有相同想法,在匆忙往包里塞东西时还给它腾出了空间。

他把杯子放在垫巾上,然后去窗边坐下,直到天色变暗。他拿着毛巾和洗漱包走下楼,冲了澡,刮了胡子,确保把浴缸和水槽清理到如同使用前那样一尘不染。他回到房间,找了个地方来放他的剃须工具,把他的牙刷靠在六盎司水杯里,又把明尼克太太提供的毛巾挂回了一开始挂的杆上,最后挑出一件T恤换上当睡衣。

今天一早装包时,他曾把一条装钱的贴身腰带系在了腰上,用衣服盖住。他冲澡前取了下来,身上弄干后又把它戴上。那里面装着他所有的现金,除了钱夹里的几百块。该把它藏进哪里呢?他环顾四周,决定留到早上再想。

他躺上床,把枕头调整舒服。闭上眼,任自己被睡意挟卷而去,倏忽之间想着他这是来到了哪里。他之前就这么干过,他想,而他还会再干一次。见鬼,他已经在这么干了。

他在十字溪逐渐过上了规律的生活。一周里有六天他都要在餐馆上全天班。最棘手之处莫过于要给他自己在休息日里找点事做。如果天气不错,他也许会去好好散散步,也许会去观赏一场电影。在雨天就没必要离开屋子了,也差不多没必要走出房间。

每周有一次,或者是两次,他从卡拉马塔下班后,会逗留在楼下的客厅里,在电视机前度过一小时。顶楼的两个房客几乎每次都在那儿,一位上了岁数的人穿着格子衬衫,往往扣错了扣子,另一位是退休教师,她总是带着一本书在放广告时看。明尼克太太每晚都会看两段节目,电视新闻和《危险边缘》,并在“终极危险边缘”环节结束时离开睡觉。

他几乎没碰过面的同一层的那个房客从不在电视机前出现。她胖得有点不健康,去卫生间时得拄着两根手杖。就他所知,那是她唯一离开房间的时候。

他不需要太多的消遣。餐馆工作让他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7点。这算是很长的工时了,但并非总在工作。在早餐和午餐之间,以及下午约3点到5点,都有休整的时间。况且这本就是他擅长的工作,他享受的工作。

无论想吃什么,他都可以自己做来吃。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对。

他就这样一周接一周地在明尼克太太家住了整个五月。在最后一个星期四,他结束工作,步行回家,经过他住的房子时却没有停下脚,而是继续走向下一栋建筑。那里的招牌上,一根编织绳盘绕出斯托克曼这个名字。他走进去,闻到熟悉的酒吧气味,便径直走向吧台。他点了一杯啤酒,喝掉,然后望向架上的波旁威士忌,并买了一品脱的老克罗酒。酒保收了钱,把酒瓶装进牛皮纸袋递给他。

他把它带回家,连袋子一起收好藏在梳妆台的一个抽屉里。

第二天他下了班便直接回家。他需要冲个澡,于是便用了浴室,至于星期四刮过的胡子可以再顶一天。回到房间,他打开一扇窗户让和风吹进屋,随后便去床上躺了半小时。他几乎要睡着了,但还是没有,最后起床穿上了衣服。

他想知道,当初是怎么给一个威士忌的品牌想出老克罗(克罗(Crow)有乌鸦之意。)这个名字的?标签上绘着一只精悍的黑鸟,但他从中看不出答案。他最后断定,克罗,或者在它末尾添上字母e的这个名字,很有可能是属于最初蒸馏出这种酒的人。

他先把牙刷从杯子里拿出来,搁到别的地方,然后才打开酒瓶。他严格地斟入两盎司的波旁酒,在开着的窗户旁落座。有人正开着动力割草机,离这里很近,他都能闻出青草刚被割下来时的气味。他让自己沉醉在这种气味之中,随后举起杯子,嗅入老克罗的气味,同样为之沉醉。

酒一饮而下。怡人的口感,怡人的灼热。口感舒滑,恰如其分,但同样点到即止的灼热感会告诉你,你喝着的东西应该拥有一份与之相称的尊重。

静坐于此,眺望窗外,耳畔响着割草机的声音,刚修剪过的青草气味沁人心脾。

过了大约五分钟,他顺着走廊去往卫生间,洗净并擦干了杯子。回到房间后,他把它摆回原来的位置,把牙刷放进去,然后将酒瓶放回梳妆台抽屉里。

之后的那天下午,他回到家,冲了澡,刮了胡子,给自己倒了两盎司老克罗。接下来的两天里,他也在限量饮用威士忌。到了六月的第一天,他付给了格尔达·明尼克四倍的周租金。

“那么你现在是要按月付了。”她说。

“这样更适合我。”

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情从未如此接近于微笑。“嗯,你真是让人放心。”她对他说。

在这之前,他每天都系着装钱的腰带,只是过了几天后,他开始在就寝前解下腰带,等到早晨才扎上。就在他一次性付清整月租金的那天夜里,他把腰带藏进了最底下抽屉的深处。

他觉得,部分原因是他找不出任何人进过他房间的迹象,除了女佣来的那一天。她会来换床单,新挂一条干净的毛巾,然后开动吸尘器。有一两次,他曾留下过一些小机关,只是为了确定她是否打开过抽屉。而她并没有这样做过。

这样一来,系着的腰带就成了多余的防范,而且还愈显累赘,因为腰带比他刚下大巴车时变鼓了不少。他并非在安迪·佩奇那里挣到了大钱,但他的房租——无论按周还是按月——很低,而且伙食理所当然是免费的。他给自己买过一件衬衫和一双鞋——他出来时只带着脚上的一双。除此之外,他几乎没怎么花过钱。

有那么几天,走路时没了后腰上的压迫感让他有点不自在。不过他渐渐又习惯了。

客厅里放有一些杂志。在粗略地翻看一年前的《时代》杂志时,他找到了一张可以寄回去申请订阅的卡片。它附注了一项承诺:如果对商品不满意,你可以在发票上用大写字母写明“退订”并把它寄回去。

他填写了卡片上的信息:威廉(威廉的昵称是比尔。)·M·汤普森,蒙大拿州十字溪,东大街318号。他并不知道邮政编码,不过可以从另一本杂志的收件地址标签上抄下来。

到了早上寄出,便不再去管了。

给房客的信件都会堆放在门廊的樱桃木茶几上。一天晚上,一本《时代》出现在了上面,是寄给他的。他把它带上楼,在喝那两盎司老克罗时一页页地翻看,然后把它放到自己的床头柜上。

过了几天,账单寄来了。他把它和杂志放在一起。接下来的两周里,他又收到了两期《时代》,连带着另一本杂志《体育画报》和几个慈善团体的广告传单,其中一个组织在为有精神创伤的退伍军人提供治疗犬。

当下一个休息日到来时,他去了十字溪公共图书馆。他之前也曾路过那里,但这一次他申请了一张借书卡,提供身份证明时,他出示了他的租金收据,以及一本《时代》和几封寄给他的信件。他还以为要过一两天才能拿到卡,但图书管理员当场就制好了一张。

“我之前一直不知道你的名字,”她说道,“但我认得出你,汤普森先生。”

“哦?”

“是在餐馆。你注意不到我的,我总是坐在后面的卡座,并且通常都把脸埋在书里。”

“下次,”他说,“到吧台来坐吧。”

他找到了一本打算借的书,《金色道钉》,写的是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的修建过程。她为他办理了借书手续,并告诉他如果在规定的一个月里没有读完,可以拿过来续借。不然会有罚金,虽然算不上是天价,但为何要缴纳不必要的罚金呢?

他回到家,扔掉他带着的杂七杂八的垃圾邮件,把他的那本《时代》堆在了客厅那叠杂志里。他在《时代》的发票上用印刷体写上“退订”,翌日将其寄回。

那本书很有意思。他之前也感觉会是如此,并非是随便从架上抓来的一本,但他同样不曾指望能沉浸其中。连着五个夜晚,他与书和两盎司波旁酒一起度过,一边小啜着威士忌,一边追溯着联合太平洋铁路的建造史,从铺设第一条铁轨的奥马哈,到打入金色道钉的犹他州普罗蒙特里之巅。

第二天正午刚过几分钟,他正在卡拉马塔吧台后,图书管理员在门口停下了。他迅速投以热情的微笑,指了指一张凳子。

“噢,”她说道,“我总是想要有个靠背。但这些凳子其实是有靠背的,不是吗?我之前从没注意到。”

他告诉她,今天的特色菜是匈牙利红烩牛肉。“是按我自己的食谱做的。”他说。而她说,那样的话她就得尝一尝了。

正值餐馆的营业高峰期,有很多顾客和菜肴需要他去关照。但在他收走她的碗并端上咖啡之前,他们已经断断续续聊过几句了。当他把咖啡杯放在她面前时,她说:“谢谢,汤普森先生。”于是他对她说叫他比尔就好。她也就借此机会告诉他她叫卡琳·韦尔登,还请叫她卡琳。

“卡琳。”他说道。

隔天是星期四,他的休息日。他起床后冲了澡,刮了胡子,尽管他昨天已经刮过了。他走出家门时挟着那本《金色道钉》。前一天晚上他熬夜读完了。

卡琳正在前台讲电话,他因而有了片刻的机会得以偷偷观察她而不被发现。

她的头发是浅褐色的,贴着头剪得很短。要是在东西海岸的大城市里,她也许会被当成是女同性恋,但他知道她不是。

她有一张瓜子脸,容貌普通,并不出众。一双大眼睛是澄净的淡蓝色。她穿着熨过的牛仔裤和红白格子女式衬衣,体型难称环肥或燕瘦。她手指上没戴戒指,也没有痕迹表明近期戴过。几乎可以肯定,她就像她看上去的那样,是一个刚过三十岁,在自己的生活中尝遍了独居生活滋味的女人。

他想,他们各自的生活可以说是从来都不会为彼此留下一席之地。他思忖着这种想法,想知道这会意味着什么。此刻她放回听筒,抬起头来看到了他。她的笑容一直延伸到眼角。

“如果你喜欢《金色道钉》……”

“没错,我特别喜欢。”

“那么,只要是铁路就喜欢吗?还是说,喜欢的是联合太平洋铁路的历史,或是它在国家开发中起到的作用呢?因为不管是哪种情况,我都可以给你推荐一两本你大概会喜欢的书。”

回答来得不假思索:“是它的历史。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个国家的过去,以及那时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她恰好知道一本书。“故事设置在美国东部,早在有人想到用铁路贯通大陆的好几年以前。”书名叫《水体联姻》,讲的是伊利运河的开凿。他将书随便翻至一页,读了几段,便知道自己想要读下去。

他递给她借书卡。她办理完文件手续,继而邀请他四处闲逛一会儿,也许还会瞧上点别的。哦,可不可以一次多借几本书呢?她向他保证可以。最多五本,她说。

他把闲逛做得有模有样。从架上随手抽出一册,翻一翻书页,再把它放回去。他觉得一次借一本就足够了,要知道他前一次来图书馆仅仅是为了申请一张借书卡。

在旁边不远处,一张橡木桌上放有四台台式电脑,其中两台前面已经坐着人在用了。有一块标示牌告诉他,电脑可以免费使用,但是有半小时的时限。你可以打印任何下载的文件,价格是每页二十五分。

他在那儿驻足片刻,又摇摇头转身走开。何必毁掉这美好的一天呢?

当他返回她的办公桌时,她正在她的电脑前忙着,但很快就以注目礼迎接他的靠近。“我想伊利运河就够我读一阵子了,”他说,“但我还是想问一个问题。”

“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不是吗?要接受咨询。”

“我到现在都还没想清楚,”他说,“我在休息日里该去哪儿吃饭?我可以再回安迪那儿,但……”

“但那种感觉就很不像是在休息日。”

“那种感觉,”他说,“就像是我应当在饭后穿上围裙,自己洗碗。我想,一星期里也就一晚,我的面前应该铺着白桌布,让别人来侍候我,那样会很不错。”

她向他介绍了三间餐馆,只有一家开在十字溪。她似乎尤其钟爱开在十字溪与伯纳姆之间的大篷马车旅店。他说那听上去确实不错。

“但是要走路去的话就太远了。”他说。

“啊,我也觉得。有二十英里路,或者大约这个数。你没有车吗?”

“甚至也没有驾照。在我之前住的地方,不需要车也很方便。所以当传动装置报废后,我就把车给扔了。我的驾照是其他州的,也一直懒得去更新或者申请新的。”

她点点头,理解了这番话。

“我正在想,”他说道,“这个大篷马车旅店听着正合适,除了两点:太远而不适合步行,听上去太美好而不适合一位男士独自用餐。”

这又是另一番需要她理解的话。

“所以如果你能提供交通方式,”他继续说道,“我会很乐意承担晚餐的费用。就社交来讲,我觉得我们对此应负连带责任。”

当侍者请他们点酒水时,她要了一杯无糖可乐。他说他也要一样的。

当他提到她的名字时,她说道:“假如我不是个女孩,我就会成为小卡尔。而他们就是很肯定我会是个男孩。那时有个印第安老妇人据说每次都能算准。”

“直到你降生。”

“我也可能会叫卡拉,但我妈妈想出了卡琳这个名字。有一个歌手叫卡琳·卡特,还有一首乡村音乐,是一个男人吟唱着高中时认识的一个女孩,《卡琳》。以前会经常放,但现在再也听不到了。三十四年了,我从未遇到过第二个卡琳。”

“这些年来,”他说,“我会时不时地碰见一个叫比尔的家伙。”

同类推荐
  • 藏地密码7

    藏地密码7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揭开藏传佛教谜团: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5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百年炉火

    百年炉火

    这是一部浓缩的历史,一部截取一个短暂的断面透视和提取上下千年的历史。截面里有故事,有在那个特殊年代人们审视自己的生存背景寻找各自的支持力量,从而为自己的理想憧憬而努力的历程。但在没有找到一种平衡力量的情况下,他们摸索前行,相互冲撞……故事中的梁泾渭教授总结说,一座以陶瓷业为主要营生的小镇的历史中,那么多纠葛与惊险,那么多血腥和辉煌,那么多缤纷与繁复,以及那么多猜测与疑惧,令时人惊悚、后人回味。
  • 绿山墙的安妮

    绿山墙的安妮

    绿山墙农舍的马修和马瑞拉兄妹,本想从孤儿院领养一个男孩来帮忙干农活,没想到却阴差阳错接来了红头发女孩安妮。安妮,拥有玫瑰般绚丽的想象力,一张小嘴巴永远讲个不停,给身边所有的事物取可爱的名字,无心犯下的错误常常让人忍俊不禁,活泼开朗的性格、勤奋好强的天性使她在学校里赢得了很多朋友,并获得了学业上的极大成功。安妮的到来使原本沉闷的绿山墙焕发出诱人的生机与活力,也给古老的村庄带来了无穷的欢乐。这《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真善美的启蒙,主人公安妮活泼、纯真的天性自然甜美地流淌在每个孩子的心里。
  • 华人旅行团

    华人旅行团

    我见到他本人之前,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字。他叫老曹,小人物,但很有意思。夏馨回国探亲,和我谈起这么个人物,还说等我去了新西兰,最好能见见这人。她接着说了许多有关他的琐事,比如,原先是个老板,来新西兰后,给人建过房子,卖过电脑,现在干导游,细心,温馨,会自备饼干,会根据不同的景区,选播与之相配的CD,诸如此类。在家里呆的那段时间,夏馨唠叨了很多次,特别是坐在卡座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望了外面的风景。我看得出,她在回味咀嚼一些美好的回忆。
  • 不过如此

    不过如此

    刘燕燕:1968年生于邯郸,新闻专业毕业后在某杂志社工作,作品有《阴柔之花》等,河北省作协会员。如果在疼痛和无痛之间选择,我将选择疼痛。——威廉·弗尔科.我是个怎样的人从前。我爱说从前这个词。
热门推荐
  • 江南雅

    江南雅

    江南桥边人家,悠悠女孩陆枳冠。女孩单纯,怀着不一般的梦。
  • 干一行爱一行

    干一行爱一行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爱一行是一种优秀的职业品质,是所有的职业人士都应遵从的基本价值观。本书围绕“干一行爱一行”这一核心主题,深入阐述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的4种表现:珍惜工作、尊重职业、坚守事业、忠诚企业。同时,详细解读了如何才能干一行爱一行,即需要通过学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超一行拾阶而上、逐层递进,从而将干一行爱一行的理念变成实务。
  • 熊王

    熊王

    猎人兰登和布鲁斯来到山谷,小熊被猎人活捉。在追杀与逃避中,托尔与猎人兰登相遇了,它咆哮着恐吓兰登,但最终却饶恕了这个看起来苍白弱小的人类。兰登幸存下来后顿悟生命,放弃了猎杀,将小熊放生。
  • 抽刀断水流

    抽刀断水流

    云中藏剑,出鞘一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 豪门童话:一吻夺爱

    豪门童话:一吻夺爱

    一场车祸,她从昏迷中醒来猛地发现脸不再是她的,父母不是她的,朋友不是她的,未婚夫不是她的,家不是她的…属于她的都在一瞬间如同被人施了魔法,全都消失了,有的只是她自己知道,她不是杨渺渺而是杨芊语!<br/>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终究成了别人的替身,所有人都叫她杨渺渺,当她是杨渺渺,要她去爱杨渺渺地的未婚夫…<br/>不,她要做回她自己,做回杨芊语,然而她试图做回的时候,却发现这背后隐藏了一个又一个的阴谋阳谋!<br/>&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
  • 枫叶情

    枫叶情

    校草遇名花,再难也得嫁!(小清新搞笑言情小说)十年的生死之恋,曾经的海誓山盟,是非恩怨,皆是浮云,唯一真实的,不过是岁月静好之时,蓦然回首,你在灯火阑珊处!
  • 妃常得宠

    妃常得宠

    初次见面,他重伤,她相救,事后问他要医药费,对方却厚脸皮的赖账,前世今生加起来活两辈子的女人,头一回吃了暗亏。再次见面,她一身红衣,坐于新房,他身为新郎,挑开盖头。四目相对时,她膛目结舌,“怎么是你?”他却浅浅一笑,满脸皆是悠然自得,“你猜呢,爱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当老师遇上学生

    当老师遇上学生

    高三的时候,阿娟所在的班级换了一个语文老师,他叫富冬,他很有成熟男人特有的风度,特别是他那双眼睛,总是微微地眯着,但却透射出一股迷人的光芒,在他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一向不认真听课的阿娟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师生恋就这样开始了。
  • Tales and Fantasies

    Tales and Fantas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访

    上访

    他驱车来到父亲租住的地方,女房东说,老两口已经搬走了,母亲坚持要回到监狱继续服刑,父亲却不知去向。李鸿开着车在县城里转来转去,他要先找到苦难的亲生父亲,可是他没能如愿。经过数月寻找无果后,李鸿和养母赵素玲想了一个办法:到印刷厂印了一万副扑克,每张扑克上都写着寻找张富贵的寻人启事,仿佛他们当年寻找旋子。李鸿托梁海涛在网上发了很多寻人启事,还和未婚妻王晶一起利用休息日到车站码头张贴寻人启事……然而,张富贵像掉进大海里的针,杳无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