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4500000001

第1章 楔子

在别人的故事里

流着自己的泪

——席慕容

1

寻找自己失去的记忆,和寻找别人的故事相比,哪一种更难呢?

楝花飘香时节,马头琴从《所城文学》杂志社社长办公室出来,脑子里就盘绕着这个念头。社长对马头琴说:“交给你一个任务,为乡贤高牧甫写一部传记。”社长殷勤地替马头琴斟茶,在此之前,他先替坐在沙发正中的所城宣传部长加了茶。宣传部长说:“高牧甫是我们所城的骄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电视连续剧,许多主题曲都是他谱写的,曾经传唱大江南北。我们早该为他写部传记了。你们社长向我推荐了你。”

社长补充说:“马头琴同志是位青年作家,作品曾经上过《小说选刊》,得过一些奖项。”

宣传部长点点头:“你要尽可能挖掘他的故事,写出深度来……”

社长递给一张复印件给马头琴,马头琴接过来,认出这是自己参与编写的《所城文化丛书》的其中一页,高牧甫被作为音乐家收入其中:

高牧甫(1942~2002),所城人,著名音乐家。横跨新加坡、香港、台湾中乐界的音乐奇才、中乐交响化的奠基性人物;曾获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音乐奖”;其前卫作品《心》及《鹿鸣》音响精奇,是不可多得的佳作。1958年加入专业文化表演团体。1962年迁居香港。1974年移民新加坡,出任人民协会华乐团指挥一职。1977年香港中乐团公开招聘职业乐师,高牧甫受骋成为音乐总监及指挥,期间着手职业化香港中乐团:招聘乐师,定期练习,安排乐团到海外演出,并且制订乐团座位标准,并实施委约创作制度,以合约形式邀请作曲家创作新曲,中乐新曲数量从此大增。1985年5月约满后离职。1986年到台湾出任台北市立国乐团指挥,一年后卸任,从此定居台湾。曾在多所大学教授中国音乐,亦在演奏会、电台、电视等演出,并为电影配乐,先后有百多部,较有名的有《夜行侠》《蔡文姬》《春香传》《新红楼梦》等;还为多部电视剧集如《聊斋志异》《霍元甲》配主题曲。

区区三百八十一个字(含标点符号),坚如磐石,概括了一位名人的一辈子。有时想想真是可怕,一个所谓自由的人,沐浴着阳光、呼吸着空气,似乎整个宇宙都是自己的。那种幻觉正如一句网络语所言:我是小鸟,玩转的却是整个天空。还有那雨果的著名警句:“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的心灵。”然而,在时间与空间织成的网中,人类显得多么可怜。大多数的人活过也就活过了,什么都没有留下。纵然红极一时的音乐家牧甫,也难逃时空的法则。他的故事犹如一艘慢慢沉没的轮船,如今尚存桅杆还浮在海面。现在,打捞的任务交到了马头琴手中。“我有能力拽着这三百八十一个字的桅杆,拽出一艘曾经在海上航行的轮船吗?或者,它出海的时候已经是一具枯骨,我有能力给它吹上一口时代的气息,让它慢慢复活,慢慢生肉长筋吗?”马头琴自问。

马头琴笑笑说:“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牧甫先生曾经是家父的朋友,从小我就听说不少关于他的故事。不过他旅港之后,就再也没和家父联系过。我很荣幸两位领导这么看重我,可是我怕画虎不成反类犬,白白辜负了两位领导的期望……”

宣传部长有些意外惊喜:“我们曾经组织一个小队调查过高牧甫的事迹,一无所获。没想到令尊是高先生的朋友,这个任务你就更加责无旁贷了!”

社长说:“有什么困难你可以提,比如需要查阅高牧甫在香港、台湾、新加坡的有关资料的话,可以请宣传部提供必要的协助,让你到香港、到台湾去跑一趟。”

哇,这么大的福利!马头琴暗喜,没有人知道,当他刚刚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时,就曾经想过为高牧甫写一部小说。然而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这本小说始终未能实现从脑中到纸上的转换。他曾数次提笔,可每一次都半途而废。在他的电脑里,还可以找得到这本小说的各种开头。可是他心里明白,它们都不是这本书该有的样子。

说起来,马头琴起意想写一本关于高牧甫的书,有好几个因素。首先,高牧甫对于马头琴一家来说,是一个传统,这个传统是由酷爱音乐的父亲马行云打造的,外人未必了了。其次,在马头琴的老家南溪镇,流传着一个丈母娘和女婿私奔的故事;丈母娘荔旦曾经是南溪十八村最红的花旦,而女婿小木匠辛弦堪称乡间奇人,曾经为萨达姆造过行宫,如今长居深圳,在南溪镇乃至所城都是数一数二的富豪。而在这一传统一故事之间还有一条暗线相通,据高牧甫、马行云共同好友、所城前音协主席黄能无意中透露,荔旦是高牧甫曾是一对情侣,他们曾一同逃港,但命运却让他们天各一方……这些因素让马头琴着迷。写作的人都知道,要得到一个让人着迷的题材是多么不容易。因此尽管一再遭遇滑铁卢,每隔三二年,马头琴心底总有一个声音催促他:伙计,你还有一本书没有写……

马头琴总结过,他的小说之所以遭遇瓶颈,主要原因是他对主人公牧甫旅港后的经历不了解,尤其是他居留新加坡、结果又定居台湾那段经历不了解。如果有机会到香港、台湾、新加坡查阅牧甫留下的轨迹,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宣传部长看马头琴在沉吟,降低了要求说:“你尽力而为吧!能写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主要是给所城人民一个交代!”

社长慷慨地给了马头琴一年创作假。马头琴喏喏答应着退了下来,回到自己的办公桌。他收拾好桌上的零碎东西,望了一眼窗外开得正旺的苦楝花,提上皮包离开办公桌;包里装着相机、录音笔、笔记本电脑。一会儿,马头琴又站在苦楝树下,闻着苦涩的花香,听听蜜蜂的嗡嗡声,看看绿叶间黄澄澄的果子,然后一脚跨上他那辆女式摩托车。这是马头琴今春刚买的山寨货,车身喷着很新潮的图案,他怀疑车架子是否扎实,能否跑得了长路?可是,二千元的山寨货,你哪能指望它像宝马那样结实呢?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它将和马头琴形影不离,去寻找一个名人的故事。或许能找到,或许找到的往事支离破碎、不成片断,谁知道呢?消逝的时光,凡人又有什么办法让它重现呢?

2

马头琴启动了摩托车,穿梭在所城繁忙的石街上,闪避着不同型号、品种的小车,闪避着和他的坐骑同样山寨的摩托车,还有那些闲闲地从不往身后看的自行车。每到一个红绿灯路口,车辆和人群就像水流遇到了堤坝似的,水面平静,急流暗涌。

前些日子,马头琴在微信里看到古寨村祠堂的匾额被人偷盗的消息。发布人还配上了好几张图片:失去了匾额墙壁留下了一个四方的框,框内明显比框外的墙壁白一些。这块匾额涉及到所城历史上唯一一名探花——董探花,还涉及到所城唯一一个国家级古村落——古寨村。古寨村是马头琴妈妈的家乡,也是荔旦的家乡,说起来,妈妈和荔旦沾亲带故,马头琴要称呼荔旦一声姑姑。

这些年,有了些年代的东西忽然都值钱起来。先是祖上传下来的瓶瓶罐罐、书画屏风、佛像香炉忽然宝贝起来;接着是老房子,有的评上了古村落,有的挂上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和老房子同时复活的还有曾经被一棍子打死的科举制度的代表进士、举人、贡生,《所城志》被翻了出来,每一位进士、举人老爷的事迹重新被炒了一番,连同关于他们的传说,和他们留下的老房子或者老房子的废墟的照片,被刊载在《所城日报》上,被刊载在《所城文学》上。人类脚踏大地、眼望青天,一旦肚子饱了,身上暖了,精神的需求便刻不容缓。到处都在争着证明自己不是随随便便走到今天的,喏,我们的先祖如何荣光!名人争完了,连西门庆、孙悟空都成为被争的对象。

正如马头琴在社长和宣传部长面前所说的,他对高牧甫并非一无所知。打个不甚恰当的比喻,牧甫好比他们家一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朋友。还在蹒跚学步时,马头琴就从爸爸马行云的相册里看到过他,他和马行云,还有另外一个陌生人,三个大人有时站有时立,以南溪十八村的山水为背景,有时笑有时不笑,一同出现了十几次。马头琴捧着爸爸那本破旧的相册,伸到妈妈的面前。妈妈有点不耐烦地说:“你爸爸的朋友。黄能,高牧甫。你都该叫他们叔叔的。”妈妈终日劳作,还填不饱马头琴几兄妹的肚子,她正烦着呢。当马头琴抱着父亲残旧的相集好奇地发问时,又能指望得到什么更好的回答呢?马头琴不敢再问哪个是黄能哪个是高牧甫?这个谜底是半个月后爸爸告诉马头琴的。

马行云在南溪中学教书,每隔一段时间才能看到他。在马头琴的孩提时代,他总是突然消失、突然出现。每次爸爸回家,马头琴通常已经入眠,爸爸离开的时候,马头琴还没有睡醒。有几次,马头琴模模糊糊地被忽然亮起的煤油灯弄了个半醒不醒,朦胧中看见妈妈站在灶前炒菜,还看见爸爸急急忙忙吃饭的样子。但是白天来临时,马头琴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梦。

爸爸的相册随随便便地放在房子的角落里,与尿桶相邻。和相册堆在一起的还有几本书角卷起的破书,大多失去了封面,书页毫无例外地带上岁月沧桑的黑色,就像马头琴家墙壁苍苔的颜色。马头琴还不懂阅读,专找有图的书来看。马头琴记得有鲁迅翻译马克?吐温的插图本《夏娃日记》,还有《卓娅与舒拉的故事》。当然,这都是马头琴有了阅读能力以后才知道的。相册里有爸爸,这让马头琴大为好奇。那时候马头琴还不知道啥叫照片,更不明白,打开相册就是打开一段旧时光,它们带着旧时光的全部信息扑面而来,雨果说“哀伤是一种果实,不会结在无力承担它的枝头。”作为嫩枝,马头琴茫然无措地翻阅这些弥漫霉迹的残旧照片,百种情感环绕着马头琴飞舞,它们像蝙蝠般扑楞楞着呼啸一阵又隐入黑暗的角落,剩下的只有马头琴的好奇心。“爸爸,爸爸。”马头琴指着照片中的爸爸像发现了什么宝贝。半个月后,爸爸把马头琴抱在腿上,翻着这本残旧的相集说:“这个是黄能叔叔,在所城文化馆上班,这个是高牧甫叔叔,如今在香港。他们都是音乐家。”在南溪十八村随处可见的草坡上、榕树下、荔枝林,他们或坐或站,意气风发地对着镜头。三人之中,马头琴父亲高而瘦,黄能叔叔矮而瘦,牧甫叔叔不高不矮不瘦、脑袋很大。

妈妈说:“琴啊,咱家快断粮了。”

炎夏的太阳刚从墙头隐没,空气带着沸水般的热气。妈妈将食桌摆在火巷,给马头琴盛了一碗番薯饭,看着马头琴吃。马头琴一着急就掉汗:“那怎么办?妈妈,我们没饭吃了吗?”

“是啊,这是我们家仅有的粮食了。”

多年以后,马头琴才明白,一位母亲向五六岁的儿子诉说自己家的粮食危机,心底该是多么的恐慌!正如多年以后,马头琴才明白,爸爸的相册竟然没有湮没在岁月中简直是一种奇迹。那时候,留着一名逃港犯的照片不啻留着一枚手榴弹。为什么在马头琴家焚书事件发生时,没有将相册一起烧掉呢?

马头琴家的焚书事件发生时马头琴还没有出生,但它在妈妈和家人的对话中反复出现。据说是午后时分,村里的强人木楝带着几条壮汉闯入马头琴家“破四旧”,他们翻开了马头琴家的咸橱,看见了一些碗筷,半盘吃剩的咸菜,两截咬过的萝卜干,还有一碗黑色的蔗糖渣,贫寒的气味扑鼻而来,他们几乎在打开的同时就关上了。有人俯下身看了马头琴家的床底,除了霉味,他还捞到了数根蜘蛛丝。尿桶显然藏不了什么东西,八仙桌下躺着一条肥猪。水缸倒映着天窗的影子,木楝把自己的头影和天窗的圆影重叠在一起好一会儿。

妈妈站在一边,陪着笑,其实她忐忑不安。

“那是什么?”木楝仰头指着阁楼上的数个麻袋。

“那是番薯。不信我上去拿下来给你们看。”

妈妈作势欲搬木梯,其实她的心脏擂鼓一般。

“真的是番薯?为什么不放在地板上?”

“孩子多,要睡觉,没地方放。”

木楝拿过一支扁担,踮着脚尖捅捅那些麻袋。

妈妈的心都快从胸腔里跳来了。

“走吧!”木楝扔下扁担,走了出去,有个人意犹未尽、踢了踢炉灶前的草堆,方才走了出去。

看看木楝等人走出了巷弄,妈妈马上叫来堂伯,堂伯被打为右派,已经回家务农有些年头了。堂伯登上木梯爬上阁楼搬下麻袋,打开来,挑一本书,妈妈扔进炉膛里,再挑一本,再扔一本。火不旺,书页紧紧合着,不容易起火。妈妈只得把它们先撕开,再扔进炉膛里。

妈妈说:“不敢关门啊!关门就此地无银了。也不敢烧得太猛,太猛了炊烟大,容易被发现,刚吃过饭,烧什么锅?”

爸爸回家后松了口气,他把那些没有烧掉的书籍翻了一遍,归拢堆在屋角和尿桶相邻。

3

考上所城读高中后,经爸爸介绍,马头琴曾经去黄能叔叔的旧居拜访过几回。马头琴进入《所城文学》后,也曾专访过黄能叔叔。黄能叔叔的旧居在所城老城最繁华的石街,骑楼,三层,楼下店面,楼上住家。从店面后部一条逼仄的木梯上去,二楼设有宽阔的客厅,客厅临街的窗台上,养着一盆多肉。显然,黄能祖上是殷实之家。果然,黄能叔叔说,从他的父亲时代起,楼下就开百货商店;黄爷爷人脉广,时常到香港进货,货物的新奇常常领先于石街,因此生意兴隆。重要的是,黄爷爷喜欢音乐,每每到香港,总会带回几张西洋音乐的唱碟。在黄能叔叔的记忆中,每到入了夜,他们家放上唱碟,左邻右舍都闻乐前来相聚。黄奶奶十分好客,总是备好茶水,热情招待那些街坊。有时候,那些白天忙于生计的街坊,会携来二胡、笛子甚至搬来扬琴,来一场音乐会。街坊们乐器在手,神情完全变了,他们个个成了魔术师,让手中的乐器成为叙事言情的工具。高牧甫自小和黄能叔叔玩在一处,曾一同渡过了无数个自发的音乐之夜。

在马头琴和黄能叔叔的话题中,高牧甫是个主角。第一次拜访黄能叔叔,黄能叔叔便推开后窗指着说:“牧甫的老家就在后巷。”

马头琴透过后窗看向后巷,这是老城常见的宁静的小巷,几个行人安静地走过。一堵高墙,想必原本是黄色,现在却带着惨淡的灰色。那是所城的将军府后墙。那时候,所城文化局、文化馆、剧团以及皮影、渔歌团都还在里面办公。

黄能叔叔压低声音说:“牧甫是将军府的后代,祖上出过一品将军,三、四品也有好几个。奇怪的是,武将之后,出了牧甫这个音乐家。”

到了牧甫的父亲这一代,将军府已经没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高家仍拥有半条石街的店面。牧甫的父亲娶了一妻一妾,妻无出,妾则生了牧甫。牧甫的父亲过着传统的士大夫生活,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既不闻天下事,又不理自己的产业。高家请了一位邢姓管家,这位职业经理人将高家的产业越做越小,据说有一次邢姓经理拉开钱柜,将银两揣进自己怀里,刚好被偶尔经过的牧甫父亲看见,邢经理神色慌乱,牧甫的父亲却低头避过,仿佛偷钱的人是他自己。有朋友看不过眼,劝了高父几句,高父说:“我要用音乐感召他。”遂弹起古筝。当然,他的音乐感动不了唯利是图的商人,只感动了他的一妻一妾,令她们落花洒泪、对月伤怀。府外的世事,犹如天空的云朵变幻莫测。这位不闻世事的雅士和当时许多贵族一样,染上了鸦片瘾。当鸦片燃尽了他的膏脂时,家里的僮仆已经散尽。大妈细妈带着刚会走路牧甫住进了将军府的附房,把偌大的将军府献给政府。

黄能叔叔指着被墙壁挡住处,仿佛马头琴的眼睛能看透墙壁:“附房的分金刚好和将军府相反,门对着后巷。那边有条小巷,仅容一个人穿过。牧甫总是穿过那条小巷来找我。”马头琴的眼前便出现一个少年人,匆匆吃过晚餐,便急急忙忙来找朋友。“牧甫是天才啊!什么歌他听过一遍,就能哼唱。那些街坊弹奏的乐器,他拿过手也能成曲调。”黄爷爷当年已经预言牧甫能成为音乐家。

如今,所城的住户已全部搬出老城,住进了环绕老城兴建的幢幢高楼,或者高楼中间的别墅。所城的新一代传奇,在民间有“所城首富”之称的叶玉振承接了所城的维修、保护、开发业务;这座明清卫所制度的遗存,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老城里的游客固然都是操着南腔北调的外来者,就连那些站在街中招徕顾客的女孩,也没有一个说所城本地话的。

马头琴以《所城文学》编辑的身份,多次游览过这所历劫犹存的所城。据记载:所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初建时“城周五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雉蝶八百七十一,城门四座。”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在所城前沿相继筑有阳山炮台,田尾港炮台,狮头山炮台、南溪炮台和烟墩炮台,构成一道壁垒森严的海防线。

马头琴登上东门城楼,楼内墙壁上镶嵌着大幅简介:所城古城墙周围1700多米,高6米,由古法烧制的青砖垒筑、有720个城斗眼。城门四座,东西南北,各厚10.5—14米,高3—4.2米,外宽2.5米—3.6米,内宽3.2米—3.5米;分别祀关羽、秦琼、尉迟恭、岳飞。城门建筑坚固;各个城门垫脚用整齐的石块,青砖砌墙,砖线整齐划一。城楼建筑精巧,在各殿顶、脊壁、檐口、殿堂,或雕刻,或镶嵌陶瓷,山水画玲珑剔透,人物神态逼真,呼之欲出。城内四条街正向4个楼和门,并交叉呈十字型。有二座衙门:守府衙门和大衙门。9个水井以及义学、盐厂、城隍爷、文曲星,妈祖庙。城外有八景,驮经寺、剪翠庵……西门外设置军士练武场……可见,所城建造者呕心沥血,既在造型上极尽其美,又在防盗上费尽心思,总体气势磅礴,雄伟堂皇。

两只麻雀啁啾着飞过,马头琴想。假若牧甫在,他能听懂这鸟语吗?

站在城楼上看风景,极目处不是高楼,便是车流。所城倚着凤凰山,凤凰山顶有座驮经寺,驮经寺的最高处是七星塔,马头琴也曾登临过,塔高三层,站在塔顶能眺望到茫茫南中国海。每到夜晚,塔中便依次散发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指引着海上过往船只。想必在那些船上人的心里,这光是温暖之光、生命之光吧!能驱散他们的恐惧、抚慰他们的摇曳的梦。

马头琴踩着石街上规则的青石板,闲闲地去探望将军府。所城里有两座将军府,一座是高府,一座是刘府。高府是一座四合院建筑群,据记载是清乾隆年间长江水师提督高攀龙将军的府第。两座偏白色大理石质地的石狮子守护着正门,以马头琴一米八十的身高仍需仰望,才能望见门首匾额上题的“将军第”三个颜体大字,推开这两扇沉重的木门,大概也需要将军那般的勇力吧?寻常的僮仆,恐怕没有七八个人是打不开的。据测量,将军第呈不规则梯形,东墙长18米,西墙长30米,宽30米,计建筑面积510平方米。将军第平面布局为侧门内进,当心间为住宅,三进三间,二厅一天井六厢房。左为后院,内有前后厢房四个,天井一个。前有长廊,当心间与后院有门相通,地面铺砖。墙石脚青砖结构,木架梁、石柱础。屋顶结构为硬山顶,中有灰脊,檐板雕刻花鸟草木、人物故事等题材画。

马头琴听着自己的足音在院子里回响,一片梧桐叶落在他的头发上,地上的落红显然来自院角那数丛蓬勃的天竺葵。上一次来,这里乱糟糟的,好几家单位的员工有走有跳,有笑有说,充满人间气息。此时寂静统治了一切,如在深山。忽然天井一角的石鱼缸浮萍涌动,是一条鲤鱼摆了一下尾!

同类推荐
  • 光芒

    光芒

    初冬的戏台就搭在收割过的稻田里,高而简单。站在戏台的底下,仰头从台板的空隙处可清楚地看见演员们的衣着手势及低头做沉思状的脸。当台上的人们急步行走翻跟斗或打斗时,便有灰尘泥块从上面落下,底下的孩子们便嗡的一声尖叫着跑开。没有电,台前的横杆上左右挂着两盏大的汽灯。它们咝咝地响着,亮着惨白刺眼的光芒。大量的飞蛾们扇动着它们寒冷的翅膀,在光芒里激动地舞蹈。稻田山冈及村落的树木上到处都是看戏的人,他们来自附近的村落或更远的地方。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看戏对于农村是件盛事。戏好看不好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戏这个活动的本身,它给寂寞农村带来无限的幸福。
  • 晚宴

    晚宴

    《晚宴》一场晚宴,半生荣华;跨越半个世纪的沧海桑田,再现上海滩权贵家族的沉浮史。
  • 影子照相馆

    影子照相馆

    机器的创造服务于人类的发展。但是人类是否能真正地驾驭这些机器?二十年前,一台能复制人的相机被修相机的田师傅捡到。他的学徒出于好奇,用这台相机造出了一个个活人。复制出来的活人因为和本体一模一样,就如同本体的影子一般,因而得名。一场血案的发生打破了本体和影子和谐共处的局面。人性的猜疑和自私在人类自身地位受到威胁之时被无限放大,从而酿出了一系列杀戮。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血腥之中。二十年后,一个失忆的年轻人走进了一座群山包围的宁静小镇。他在寻找自己的身世,然而他在这里发现了那台相机。相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面对这台相机造成的新一轮杀戮,他该如何制止?被一台机器搅乱了秩序的人类社会,还能恢复正常吗?
  • 冬天的布鲁塞尔

    冬天的布鲁塞尔

    威斯坦·休·奥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诗作丰厚,诗艺纯熟,诗路开阔,被公认为继T.S.艾略特之后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他的文学遗产受托人爱德华·门德尔松教授(Edward Mendelson)说:“用英语写作的诗人当中,真正属于二十世纪的,奥登是第一人”,而诗人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更充满敬意地称奥登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灵”,是二十世纪的“批判者”。
  • 魔杖农场

    魔杖农场

    菲奥娜·坎特雷尔是一位神仙教母,她要到伦敦的梦想就要实现了,因为她要去完成一项使命,但有几个尚未打开的箱子却成了障碍,她能跨越这个障碍去伦敦梦想成真吗,她的梦想究竟又是什么呢?请欣赏爱情喜剧《魔杖农场》,让你沉浸于温馨浪漫之中,而又忍俊不禁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热门推荐
  • 铗侠蛱

    铗侠蛱

    犯下连环命案的邪魔“鬼蛱蝶”在沉寂许久后再次现身,此次除了受害女子,连大名鼎鼎的霜剑游侠荆浩风也命丧其手;濯门弟子甄毓奉师命协助六扇门追查“鬼蛱蝶”,孰料看似简单的案子笼罩着层层迷雾。甄毓始终徘徊在真相之外,难以触及案件内核,无奈之下,只得向好友钩赜派弟子华玄求助;都料匠梁郁秋看似平凡无奇,孤独偏执,游离在世俗之外,实则暗藏惊天之智,在“鬼蛱蝶”之案中扮演了让人意想不到的角色,正是他布下的惊世迷局,将所有查案者摆布如傀儡
  • 强势锁爱:陆爷的千亿甜妻

    强势锁爱:陆爷的千亿甜妻

    他是名震天下的陆爷,商业圈的风标,东城的龙头老大。他霸道,专横,心狠手辣。和他作对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当他大手一挥花两亿价格从私人会所买回一个女人时。整个东城都震惊了!怎么会是她?她这样的女人怕是连给陆爷提鞋都不配吧?某女美眸流转,嘴角淡淡。“提鞋都不配?三年前可是我甩了这位爷呢。”“还敢说?”某位爷霸道的将她禁锢在怀中,眸色幽深。“甩了我,你似乎很荣幸?”某女立马想起自己直不起的腰肢,瞬间赔笑。“刚刚是我口误,是你甩了我,不是我甩了你……”“嗯?”“或者……”某女小心翼翼的看着他,试探性的回道:“是我们两情相悦不被世人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帝之纵横三界

    魔帝之纵横三界

    寒门小子,误入魔界,且看他义服三山怀大志,勇闯金塔显胆气。敢上九天揽月,可下阴司救母,数年间,便铸就一生辉煌。可喜!唯有栖凤得君笑,天涯共双双,叹金灵,多情却比无情苦。可叹!
  • 夏季悠远时光

    夏季悠远时光

    夏珍从小认识了沈江树,虽然两个人在小学毕业以后分开,沈江树却对她念念不忘。到了高中夏珍认识了那个叫祁林的少年,她的心开始悸动,朝夕相处之间,两个互生爱慕。而此时沈江树和他继父的女儿秋琳又出现在了他们的生活之中,一段关于青春的故事由此开始……
  • 这个狂妃不好欺

    这个狂妃不好欺

    五骨何许人也?——坠楼使她成为穿越史上最倒霉的人!【1】在尹家斗争中,她毁了姐姐容貌,孤身一人站在重重包围中,她摆出了作战的姿态,冷冷道:“我不再是从前的五骨了!”【2】她被喂了毒药流落在荒岛,被美艳得像是女子的他所相救,一起并肩战斗。他深爱着她,她却一直在怀疑:“别以为你救了我,你就是好人。”【3】消息传来,皇室要娶她为妃,她冷笑着将凤冠踩在脚下:“我五骨誓不为妃。”【4】她站在雪山之巅,救下了那个少年。面对着武林人士的阻拦,她笑道:“江湖规矩?哈哈,我五骨只有一个规矩:‘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求留言求推荐,留言加更速更—————
  • 人生智慧的25堂课

    人生智慧的25堂课

    繁忙紧张的现代人忙碌着一项项大事业,那些智慧的故事蒙着灰尘静静地躺在脑海深处。直到有一天,他们抱着自己的小宝宝,才想起去买本童话书,给孩子们讲故事。真的只有孩子们才需要故事吗?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彩,可惜太长;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简,但已流传甚广。在《人生智慧的25堂课》一书里,作者龙柒精挑细选,力图为大家献上一份精彩的人生智慧课,滴水藏海,小中见大。翻开《人生智慧的25堂课》,慢慢去读吧,慢慢去做吧,不要让智慧消化不良,融入血液的营养才是真正的收获。
  • Before he Kill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1)

    Before he Kill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1)

    From #1 bestselling author Blake Pierce comes a heart-pounding new mystery series.In the cornfields of Nebraska a woman is found murdered, strung up on a pole, the victim of a deranged killer. It doesn't take long for the police to realize a serial killer is on the loose—and that his spree has just begun.Detective Mackenzie White, young, tough, smarter than the aging, chauvinistic men on her local force, finds herself called in grudgingly to help solve it. As much as the other officers hate to admit it, they need her young, brilliant mind, which has already helped crack cold cases that had left them stumped. Yet even for Mackenzie this new case proves an impossible riddle, something the likes of which she—and the local force—have ever seen.
  • 快意情仇录

    快意情仇录

    南偷燕王李三郎(又是滴血七鹰中血鹰)的爱恨情仇。
  • 吞噬之我为仙王

    吞噬之我为仙王

    少年意外死后穿越异世,融太古魔神记忆,获《吞天噬地诀》,自此踏上一条吞噬万物的盖世之路!(简介无力,看几章正文吧)
  • 夜访吸血鬼

    夜访吸血鬼

    故事要从一位如同西方亚瑟王一样伟大的国王说起,他的名字叫做威克拉姆。他曾对一位名叫乔治的魔法师说过,他能将挂在树上的贝塔尔(吸血鬼的一种)带到他的面前。让人惊讶的是,国王威克拉姆和他的儿子果真将吸血鬼带来了,这让魔法师乔治不能不对国王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