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94100000010

第10章 青梅

陶文姜端坐在镜台前,由着红裳将乌压压的青丝分成几缕,慢慢缠绕在头顶拧成一股,拿碧玉头箍束住,又将两股发丝环状垂挂在耳侧,皆用珠花小簪压在发顶。青禾望着镜中的陶文姜,当真花月精神,笑道:“小姐这样梳发倒好似大上一些了。”又从妆盒中拿起一只垂珠点翠的花盛来,要缀在文姜额发上。

陶文姜摇摇头,道:“不要这个。”

青禾忙道:“这和小姐的耳饰很相配呢。”

红裳接过花盛,依旧放在盒子,看着镜中的陶文姜,笑道:“如此于今日已是甚好。”

青禾不解,门口却响起一声轻笑来:“现在是减一分则轻素,增一分又太隆重了。今日今时确实甚好。”

原来是庄秀陪着黄氏已走了进来,正笑意盈盈的看着文姜,陶文姜抿嘴一笑,对青禾道:“穿衣打扮红裳是行家,你还是快去帮我盯着厨房那一起子人,别让她们出半点岔子。”

青禾笑道:“砸碎了一个盘子,姑娘就扣奴婢月钱。”

众人大乐,黄氏站在文姜身后,打量后,满意的问起红裳:“今日又要配什么衣裳呢?”

红裳指着放在罗汉榻上的衣衫,恭敬的答道:“有两套衣衫,一套是月白织金小袄配雪青刺绣滚边八福湘裙,还有一套是朱红蝶恋花对襟褙子配墨绿刻丝棕裙。”

黄氏点点头,走过去仔细看衣衫的样式。

庄秀拿指头戳了戳文姜,问道:“你选哪套?”

文姜歪头想了想,对黄氏道:“今天就穿湘裙吧,再拿一个大红缠枝花的荷包来,也能压得住了。”

黄氏闻言满意的点点头,看到那套衣裙袖口处有些褶子,就示意红裳再去熨烫一遍衣衫,又对庄秀道:“操千曲后晓声,观千剑后识器,也不枉我在她身上使得这些年的银钱了。”

庄秀哈哈一笑,黄氏似是自言自语道:“说来我未嫁时,倒与许学士府的长媳张夫人有过几面之缘,她那时还是张府的二小姐,是个软糯腼腆的性子,谁想到如今张府大不如前,她在我跟你爹离京后嫁人做了继室。不过你看子扬在杭州时各色俱全,并无拮据的时候,便知她为人不难相处了。”

不仅不难相处,这继母娘家落魄必不敢为难继子继媳,庄秀将脸儿贴近了文姜,小声道:“今天定会顺顺遂遂的。”又看了一眼坐在罗汉榻上的黄氏道:“姨妈疼你,也懂得你的心思,不然也不会大费周章的在府内宴请许学士一家了。”

文姜抿着嘴笑,看着镜中的自己,脸色微红眼神透亮,她和许子扬称得上青梅竹马,自第一个媒人上门要给她说亲开始,两人都无比清楚以后究竟想与谁共接连理,白首偕老了。

她不怕心思露与人知,许子扬亦然。

许大学士已至花甲却不妨精神抖擞,声音沉稳有力,一根桃木簪子束着已些微花白的头发,深衣宽大,颇为仙风道骨。他的长子人称许翰林,许是翰林院做编修久了,举手投足书生气十足,人略略有些发福,与不过花信年岁,身穿织金红袄的张氏站一起更显端方有余。倒是许家的这位长孙许子扬丰神俊秀,身量高挺俊拔,雅青色素面锦袍系着玉带,更显猿背阔肩,分外挺拔。

论官位,许大学士和陶国安不相上下,论辈分,陶国安却是晚辈,因此请了陶老爷作陪,陶老爷多看了许子扬几眼,甚是满意,这样的俊才给天家做婿也当得了,又见许家摆出了通家之好的架势,许夫人还单给了陶文姜一副八宝玲珑佩,更觉妥帖,若是两家都有此意,那便是万无一失的天作之合。

许大学士呵呵笑道:“说来子扬在鹿山书院幸得陶大人照拂,衣食周全不说,学业大有进益。老夫此时才登门道谢,陶大人不要怪我失礼才好。”

陶老爷连忙摆手道:“说谢就见外了,况论资排辈,他不过是个还算争气的晚辈罢了,大学士三朝为官,能像教子侄一般提点他几句,便能受用了。”

许大学士哈哈大笑,道:“既然如此,我就认下这个二品大员的侄子,陶兄也别一口一个大学士的,你我称兄道弟如何?”

双方给足了对方面子,许大学士夸陶国安出将入相,国之无双,陶老爷便叹许翰林家学渊源,栋梁之器。你来我往间,将对方的子孙都捧得上天入地,三头六臂一般,陶国安摆出晚辈的架势恭听,许子扬倒也还勉强坐得住,许翰林却已面有木色,他一个从五品的侍读学士,与正二品的一方大员相提并论,怎能不觉尴尬,好在陶国安一直亲切周到,让人如沐春风,难怪人称玉面钦差,许翰林自愧不如,更多了一层相交之意。

两位老者足谈了半个时辰,饮尽一杯热茶后,许大学士才慢悠悠道:“陶兄不必过谦,贵府礼仪传家,教养后辈更是精心,养子如芝兰玉树满庭。”又指了指陶文姜道:“教女似晓风明月入怀。老夫却没有这样的福气,他们兄弟两个也没给我生个孙女儿来,怕是上天觉得许家粗鄙,养不得好孙女儿。”

陶老爷这次却未谦逊回去,笑道:“我这孙女儿还真当得起贤弟称赞,他们兄弟忙于公务,孙辈儿进学,也唯有我这孙女儿常伴着我蘸笔磨墨,书画棋道也能谈论一二。”

许学士捏着胡须微笑:“家学渊源,咱们这样的家境,就是传话的小丫鬟也喝过二两墨汁。”

陶老爷继续道:“若只是如此,倒也不值当一说,我这孙女儿跟着他父亲走南闯北,眼界开阔,一衣一食皆有奇思.....”

他瞥到许学士端起茶盅吹了吹,不以为然的样子让他心中有些恼火,便闭口不再言讲,只笑着说:“时辰都不早了,我们这做主人的别让客人在这里只灌凉茶。”

青禾进来引着众人向花厅走去,许学士和陶老爷打头,接下来是许翰林,陶国安,张氏黄氏紧随其后,许子扬与陶文梧并肩而行,他有意回头看了看陶文姜,却得到一个小小的白眼,许子扬忍不住咧嘴苦笑了下。陶府的帖子下来,他有意撺掇着祖父父亲同往,便是想让两家再多些来往好做打算,没想到平日里待人和蔼的祖父今日清高了起来,不明祖父的心思,更担心得罪了陶家,现在看来,不说旁人,陶文姜怕是心里就记了仇。

说是花厅却并不比正堂小,又被高大的九扇红木浮雕屏风隔开,席开两桌,男客在前,女客在后,张氏听得前面的声音传来,却听不真实,可见屏风厚实,又隐约的听到许翰林的声音,正竖起耳朵待要听个仔细,已有小丫鬟捧着盘子鱼贯而入,却是四个干果盘子,四个鲜果盘子,干果不外乎是桃李枣杏脯本不足为奇,只现在仍是冬日,却能凑成四个鲜果盘子当属不易,且都是北方难得一见的橘,石榴,葡萄,龙眼一类,想必是夏日里送进京,在地窖冰室里细细保存许久的。不多时又上了摆盘精巧的八个冷盘,尤其是摆在正中用肉脯,小黄瓜,萝卜做成的孔雀开屏,栩栩如生,色味俱全,再辅以浮雪酒,更觉冷菜入口清脆爽香。黄氏此时笑道:“记得耿将军家的小姐是个能喝的,看雪要喝,作诗也要喝,是个无酒不欢的。”

想到过往,张氏也唏嘘道:“她跟着父兄喝惯了烧刀子,这样的酒怕是一坛子也不够她下饭的。什么看雪,作诗,她不过是找个由头蹭酒喝罢了。”

黄氏掩嘴笑:“说的正是,酒过三巡也不见她吐出只言片语,眼神清凉的很却要推说醉了,被扶下去还要顺走一坛子。”

张氏不禁失笑:“原来是她家里正为她张罗亲事,管的极严,正馋酒呢。”

黄氏问道:“啊......那不知她后来选中了哪家良人?”

张氏叹了口气道:“本来是柳家,也就是现在的柳御史家,只是后来家里牵扯进先太子谋逆案,虽未抄家,却也受了连累,父兄被罢官,她也退了亲,举家外放了。”

先太子莫逆案牵连甚广,受波及的又何止耿家,一时间大厦倾覆的名门世族不知其数。西街菜市口血流成河,砍下的脑袋十个就有一个是当朝一品,教坊司天天抬出寻死的官娟,任你以往千金贵躯,此时也不过破席一卷,抛尸荒野。

黄氏只做看不到张氏落寞的神情,又指着刚上来的一道热菜道:“许夫人一定要试试这道菜。”

张氏定眼一看,却是一道色泽金黄的葫芦鸡,她笑着夹了一块放入口中,肌肉酥嫩,醇香咸美,很是入味,赞道:“府上一定有一位老道的秦菜师傅,这样正宗的味道京中的大师傅们可做不出来。”

黄氏笑道:“我这里哪有秦菜师傅,不过是小女跟着她父亲去过西安,又得知夫人原是西安人,就盯着灶上的厨娘们试做了几日,如今得了夫人口彩,这些时日的母鸡也不是枉死了。”

张氏有一些动容,看陪坐的陶文姜温文雅致,又有心思必是个娴静体贴的人儿,陶文姜让侍候着的小丫鬟为张氏换上一杯青梅果酒,对她一笑道:“这酒换作翠玉酿,最能解油腻呢。”

张氏小酌一口,果然入口清香,让人气舒神爽。暗暗想道,干果用清茶来配,这冷菜,热菜配酒也是不凡,更勿论菜品上上之味,非钟鸣鼎食之家没有这般的气派和底蕴,陶府发家不过数年,这等做派怕是黄氏从娘家带来的,陶家根基尚浅,可陶文姜却有着百年底蕴的外家,如此算来家世不算差了,只还看不透公爹的心意。

心思转了一下,她笑着对黄氏道:“夫人真是好福气,我现在也觉得家中一屋子小子甚是烦人,倒不如养一个鲜花似得小女儿,又好看又可心。”

若公爹当真没有这个意思,也就不会让她这个做人继母的也赴宴,不过就是摆出两家和好的架势,来相看他最得意的长孙儿媳罢了。

文姜得了夸奖,也只做羞涩,更显乖巧。

就听前面一声中气十足的“好”声,随后一个小丫鬟转过屏风走过来,屈膝行礼道:“二奶奶,二爷请姑娘过去。”

黄氏示意文姜:“快去吧。”

待文姜走后,才问小丫鬟何事。

小丫鬟脸色红了红,小声答道:“厨房上了一条大鱼,奴婢不认得......”正说着,有两个小丫鬟抬着双层的铜温锅上来,底层透过镂空的雕花还能看到红彤彤的炭火,上面一层却是浅浅的大圆铜盘,内里鱼肉焦香弥漫,待铜锅摆上桌,众人才看清,一条硕大的清江鱼身上铺满了辣菜,花生,豆腐块,又有炸的金黄的小鱼摆了一圈,小鱼头朝下浸入咕噜咕噜滚烫的汤汁里,张氏哎哟了一声,笑着对黄氏道:“这是个什么做法?我也没见过呢,姐姐给我们讲讲。”

黄氏听她改口叫姐姐,也亲昵起来:“这八成是我们家丫头鼓捣出来的新菜,我也是第一次见呢。”吩咐那小丫鬟:“你去前面认真听着,回来好讲给我们听。”

小丫鬟忙不迭的跟去了,不多会儿便回来说给黄氏听:“奴婢听姑娘说,清江鱼本就细嫩,捉回来也要用山泉水细心养着,吐尽了沙子更是肥美,再用盐巴,香料,胡椒粉腌一下,架上枣木烘烤,最后放入这盛满了鲜蔬的料汁中小火慢炖,用炸的金黄的小鱼儿摆成一圈,这大鱼入味,小鱼儿焦脆。”

张氏一尝,果然如此,清江鱼果木熏烤过,清香诱人,小鱼儿酥脆,且汤汁中还有笋片,蘑菇,萝卜也都浸满了鱼汤入了味,满意得对着黄氏道:“我公公是爱吃鱼,会吃鱼的,怕也是第一次尝到这样的美味,想必今天是尽兴了的。不知道这菜可有什么名字没有?”

黄氏看了小丫鬟一眼,那小丫鬟忙回道:“许学士确实很高兴,也问了姑娘,姑娘说还没定下名字,许学士便让大家一起参想。”

张氏很感兴趣忙问道:“那前头的大人们都想了什么名字?”

小丫鬟笑道:“许少爷说这铜锅汤汁翻滚,不如叫做四海鼎沸,许大爷却说不如游龙入海有气势。许学士一时拿不定主意,就问姑娘,二小姐说她心里也有一个名字,叫做带子上朝。”

妙啊,张氏小叫了一声,对黄氏道:“文姜这丫头真是千伶百俐。“心里却想不管是四海鼎沸还是游龙入海都贴这菜式,却不必带子上朝得公公心意,这名字怕是起到了公爹心坎坎上了。

黄氏只笑了笑道:“她小丫头哪知道轻重,随口说着好玩的。”又问那小丫鬟:“老爷可说了什么?”

小丫鬟回答:“许老爷笑的可开心了,说这道菜若传开,带子上朝怕是读书人家的必备菜了。”

她说得热闹,陶文姜也从前头回转来,张氏打趣道:“给我们看看,长辈们可给足了赏?”

文姜摊开了手,露出白嫩粉红的掌心,委屈道:“半颗金豆子也没得着,伯母疼我,酒肆里报菜名的小二还有几文茶钱呢。”

众人顿时笑成一团。文姜在笑声中给自己斟了一杯果酒,轻挑起嘴角,总算没浪费青禾这许多心血,不信许学士依然无动于衷,这可是“带子上朝”啊!

同类推荐
  • 注定你是我命里的妖

    注定你是我命里的妖

    谁会相信一个长相平凡,身材平平的,好吃懒做的,一生下来便是穷神附体的,不仅让自己的父母无奈出走,又让自己的朋友家倾家荡产最后无奈的被送到尼姑庵的小女孩居然是远古时代神谕天启上指定的救世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落木萧萧滚滚红尘

    落木萧萧滚滚红尘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是凤平唯一的圣血公主,有传言:得此女者得天下!然而,命运却始终待她不公,从二八芳华到酩酊盛年,她却被自愿地顶着旁人的名字,背井离乡,企求生存。红尘滚滚,多番身不由己,又有谁知她所求?杞:拥我为帝,凤平王位与你,孤都要!予穠:我帮你复国那日,是否就是你弃我之时?羽结:因着一声姐姐,吾得以伴你身侧;也因着这声姐姐,吾不得近你半步。右相府徐灵儿,圣朝宫女赵灵儿,安平王妃予潇氏,圣血女帝凤灵儿,谁有我颠沛一生。吾以一身圣血,拥君九霄云上。红尘滚滚,粗布衣裳,再与我笑叹好了一场! (上午十点,下午四点,准点更新。存稿充足,不太监,不断更,不拖更,不水文,节奏紧凑,入坑不亏。欢迎收藏订阅撒豆评论,爱你们。)
  • 贪财夫人很大牌

    贪财夫人很大牌

    “你要一直失忆也行,我就当你是个其实什么都不会、只会招摇撞骗的女骗子!”钱多多一朝穿越,成了压寨夫人,还要鄙视讽刺?开什么玩笑!她就做个‘财女’给他看!只是她闹过赌坊,赢过商队,抢过钱庄;却躲不过暗箭,防不过小三,直至在他眼前生生坠崖……带着残缺的记忆离开,往日恩爱不过浮云,她在另一个天地崭露头角。白玉为栏金为砖,她是西凰国最有钱有势的女人---钱多多。想要再拥的她的心?那就拿命来换好了……
  • 霸宠

    霸宠

    摄政王宋钦凶名赫赫,不近女色。唐瑜一直都相信传闻,直到……唐瑜跪地:求王爷救我父亲。宋钦淡笑:陪本王一个月,如何?他披着狼皮,骨子里却是忠犬,凶巴巴叼她回窝,小心翼翼动爪。
  • 娇妻不乖娘子要出逃

    娇妻不乖娘子要出逃

    “做我的女人。”他眼神魅惑而妖娆,让人忍不住心动,忍不住沉沦。她精心设计的陷阱让她跳,代嫁不过阴谋。她给了他,却不得不劳燕分飞。“我说过只是让你代嫁,没说过要对你负任何责任,更没有让你付出感情,孩子你已经有了,你还想要什么,一万两够吗,一万两买你绰绰有余了吧?你根本不值这个价儿的。”
热门推荐
  • 其路漫漫其修远

    其路漫漫其修远

    顾若楠:教官,我们好好讨论一下,给你两个选择,一是你娶我,二是我娶你,你选一还是二?结婚当天:教官,我开玩笑的啦,你怎当真了?从此,过上如愿以偿的生活,每天睡到早上十点起不来,却天天嚷着要离家出走!顾若楠:我要项链、钻石、珠宝、包包、水晶鞋、豪车、别墅,扳着手指开始细数。杨子诚一一记下——等下买。顾若楠想哭:这不是我要的结果顾若楠:我长得丑!杨子诚:没事我瞎。顾若楠:所有人都说我配不上你!杨子诚:我不嫌弃。顾家二小姐日常作死,最后真把自己作死了,用行动明确的告诉我们不作死就不会死!顾若楠扶腰,她想爆粗,说好的禁欲呢!说好的不近女色呢!骗纸!可怜她的老腰
  • 金牌狂妃

    金牌狂妃

    世人皆知,凤家大小姐凤妖娆胆小懦弱、胸无点墨、人人厌之。殊不知,一朝灵魂变换,迎来了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腹黑、狡诈、睚眦必报如她,又怎么能放过那些伤害她的人呢!从此,世人言,“宁愿得罪阎罗王,也勿惹到凤妖娆。”,因为凤妖娆,就如同恶魔一般的存在,人人惧之。暖色新文【霸气穿越:暴王的鬼眼妃】
  • 悬灯录

    悬灯录

    城中接二连三的离奇事件,长途跋涉而来的疲倦旅人,行里人暗道的『鬼市』,突然兴起的『叶门』,以及六十年一甲子的江湖轮转……祈安小镇风光依旧却也阴沉依旧。十三把遗失的神兵宝器再临,并那些个百年难见的琪花瑶草,可谓在中原武林一石激起千层浪,可美好的事物之后也必有乍起的阵法机关,六爻斑驳。江湖四大世家终于暂放己见,力挽狂澜试图稳住局面,却堪堪只及半分平稳,便又添南疆苗蛊五毒暗行。那安稳现世终归了作虚无,所有毒虫蛇蚁豺狼虎豹伺机而动,是有人暗中指使,还是天命轮回,造化如此?
  • 他割了又长的生活

    他割了又长的生活

    《他割了又长的生活》为何小竹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收录了16个以“他”为主人公的小故事,如:他在读一本书,他在梦中喊出一个女人的名字,他想拍一部电影,他割了又长的生活……作者用熟练的手法,大胆的创意写下这些故事,却又让人很难分辨它们究竟属于哪一类,在这些故事中作者的描写有些荒诞,有些魔幻,又有些伤感;有超现实的,又有后现代的感觉。作者笔下的“他”有如生活中的你我,有着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思考,有着对婚姻生活的探讨,有着对人生理想的追寻,想从中寻找答案却又似乎难以找寻。每一个故事都是单独的个体,却又以“他”为线串联起来,读完全书不免让人产生思考,思考人生,思考婚姻,思考理想,思考自我存在的价值……
  • 不灭的少年

    不灭的少年

    这是一群被诅咒的少年少女的故事。明朝永乐年间,神秘中年姐弟从西方回归本土,与永乐皇帝朱棣达成了协议,试图转移诅咒的力量,皇帝追求长生不死,不在意诅咒,可是功亏一篑。二十一世纪初的某一年,来自不死不灭族的小小公子哥时御风的至爱百里紫若死在了邪恶科学家的手中,她是为了救他而死,从此时御风失魂落魄。十年后,少女北宫华音和弟弟北宫赤烨与时御风相遇,与百里紫若有着八分相似的北宫华音成为了时御风心中新的光明,但是百里紫若的存在依旧是他们之间的一道坎,而北宫华音爱上时御风的背后也有着其他的秘密…………
  • 天才宝宝极品娘亲

    天才宝宝极品娘亲

    现代异能特工穿越成青灵镇最出名的痴傻大小姐凌曦,爹爹不管,姨娘,庶妹欺负,设计陷害她,让她被全镇耻笑!“贱女人,你根本不配做本王的王妃!”于是,她的庶妹就成了王妃。凌曦冷眼一扫,带着自己的球离开凌家,五年后,她强势归来,将属于她的一切夺回!片段欣赏:小宝:“娘亲,宝宝喜欢那个!”某宝指着某男身上价值不菲的玉佩喊道。凌曦:“喜欢就去拿,拿不到就抢,抢不到就杀!”于是某宝拿完之后又抢劫一番,满载而归!某宝:“娘亲,他长得像我爹?”凌曦冷眼一瞧,当即沉下脸。“抛妻弃子,直接杀!”于是某宝拔剑冲过去,不到一会,狼狈而回。“娘亲,他比我厉害,宝宝被欺负了!”某宝无限委屈,看着娘亲愤怒的冲过去,眼睛闪过一丝狡黠……凌曦:“为什么欺负我儿子?”某妖孽男主:“什么叫欺负你儿子,那也是我儿子,论说欺负,也是你欺负我,难道你忘记那日发生的事情了?”某女盯着他,嘴角微抽,莫非是自己把他给……【本文一对一结局,女主腹黑强大,男主更强,双强pk爽文,不喜误入】【带着宝宝闯天下:天才宝宝极品娘亲】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都市彪悍大龄剩女一心只想找个英俊多金还宠妻如命的好老公,无奈二十九岁过去了,依旧孑然一身。一朝穿成古代神力小萝利,没有相公不要紧,满地都是无人要的小萝卜头,捡几个回来养。某人过着种田养家奔小康的美梦,却实际上是带着一群孩子,艰难度日。数着身后的一二三四五个小萝卜头某人头疼的想,什么时候相公才长大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下)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下)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散文卷。
  • 别人的天堂

    别人的天堂

    为第二天跟妈妈到腥草湖干校的事,我几乎一夜没睡好。妈妈把要带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包括要带给爸爸的红塑料烟嘴和马列选集,这些东西放在一个柳条箱、一个白被单打成的包袱和一个大帆布包里。另外,还有一个两床被子捆成的大背包,它们十分臃肿地堆在堂屋的一角,像一个大土堆。妈妈早上说过,今天是立春日,这一天,也是我刘如康的生日,我十一岁了。这一夜,我睡着睡着总是醒,就算睡着了,也是迷迷糊糊的,做着一些古怪的梦。听到有人喊,小四子,起来喽,起来喽。我睁开眼,原来是妈妈。我不愿意起来,妈妈哄着我说,小四子,你不是想上干校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