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最推理》2016年第06期
栏目:最好看
林志铭遇见童海琪时,已经很红了,海报贴满全国各个唱片店的玻璃门,广告身价飙到了很多位数。他离最顶尖最当红的歌星只差一线,并且似乎永远差一线。
“那是一道天堑,”林志铭向经纪人摇头,“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样的机遇。”
他去一个剧组友情客串,在剧组包的酒店餐厅用餐,经纪人接电话出去了,正巧从外面进来一个女孩。女孩抬头看见他,脚步忽然顿了顿,一脸震惊。能进餐厅的都是内部人员,或许是新来的实习生,林志铭想,正好是自己的粉丝,希望不要被追着要签名。
他已经厌倦了那些喊着“林志铭老师我们好喜欢你”的尖叫声。当然他从来不会对媒体这么说,相反他特别擅长面对镜头含情脉脉地表示,粉丝的每一声支持都是自己前进的动力。
然而女孩的震惊只是一刹那,然后她的神情柔和下来,坐到了最远的角落。林志铭想大概是自己自作多情了。经纪人还没有回来,他用完餐在空荡荡的餐厅里琢磨片尾曲。对于一首新歌,他习惯酌字酌句地把歌词过几遍,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调整。他试唱时手常常不由自主地伸向桌面,仿佛空气中有一架看不见的钢琴,琴键在他的轻抚之下轰然作响。这次电影是由某位著名导演执导的言情剧,歌词填得非常优美。林志铭一个人轻声试了好几次,发现有一个字,唱起来不对。
倒不是不能改,他想,这是点睛之笔,改了整首歌味道就变了。
餐厅有自助的酒水台,他起身去倒咖啡,想得有些入神,手肘撞在台面上,方糖和勺子落了一地。
“林老师,”有人为他把勺子捡了起来,然后将散落的糖包放好,“没事吧?”
林志铭愣了愣:“谢谢。”
果然是自己的粉丝,被认出来了,他想。
“刚才的片尾曲,”女孩开口道,“要是您觉得最后一个字开口音不太好唱的话,我可以换一个字。”
“我叫童海琪,那首歌的词是我填的,”她浅浅一笑,“我是个作者,电视剧是根据我的小说改的。制片方让我为片尾曲填词,但是真没想到是林老师您亲自演唱。”
林志铭这时才第一次仔细打量面前的女孩。
怎么形容呢?就像在一个女生都烫染头发戴美瞳和假睫毛,涂着烈火红唇抢曝光率的世界里,突然误入一位穿着民国学生裙斜盘扣的异类。异类并不觉得自己有多突兀,很有礼貌地跟他讨论歌词。所有人都说他与最顶尖的歌手只差一线,那一线差的其实是一个机遇。林志铭缺一位非常优秀的词作者,让他的作品往上再推一步。可是歌坛说大也不大,词作顶尖的说起来就那么几位,早就有了固定的合作对象和高攀不起的身价,这事看上去虽易实际上很难。林志铭和她随口讨论了几分钟,突然发现自己捡到宝了。
“你签约过工作室没有?”他问,“我缺一位长期合作的词作者。”
所有人都说林志铭疯了,竟然从三流网络小说家中为自己的新专辑找了一位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