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9700000001

第1章 狙击

来源:《江南》2016年第03期

栏目:中国往事

本文故事开始的1905年,按干支纪年为乙巳年,属蛇。新世纪的最初十年,犹如一幕大戏,至此正好演到剧半,正派反派,主角配角,尽是龙盘虎踞的一时之豪,就是那些暂时跑龙套的,台下作看客的,也都不安于一时之运命,或拿血一拼,或拿命作豪奢一赌,于那绛紫色的历史天鹅绒大幕后,演绎着幽暗曲折的传奇。

是年1月,俄国发生以“流血星期日”为序幕的革命,黑海舰队战列舰“波将金”号哗变。在远东的冰天雪地中,驻守旅顺的俄军在付出上万人的伤亡代价后向日方投降。落入亚欧两个强国夹缝间的老大帝国,既要防虎,又要防狼,发愤图强当成朝野共识。年初,东京中国留学生集会,吁请清廷立宪。清廷在迁延不决中也有行动,先是废除了凌迟、枭首、戮尸三项非人道的重刑,再是下诏废除延续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并谋划派大臣出洋考察各国政治,北洋六镇新军亦于年中全部练成。4月,年仅二十岁的革命党人邹容在保释出狱前一日,瘐死于上海租界华德路西牢,一时引发物议汹汹。到年底,曾参加拒俄义勇队的留日学生陈天华在东京大森海湾蹈海自绝,留下万言绝命书,以期唤起同胞,“去绝非行,共讲爱国”。邹、陈二士,以一身死,作警世洪钟,唤醒百千猛士,皆有古义士之风,从长沙数万人公祭陈天华的规模来看,已然让整个民族热血沸腾。这一年也是清末的暗杀年,处处杀机四伏,血案频传,2月,有湖北省反清革命小团体“科学补习所”成员王汉谋刺钦差大臣铁良未遂案,至9月,乃有哄传一时的“刺杀出洋五大臣”案。

故事的开始是在这年7月,安徽芜湖科学图书社逼窄溽热的小楼上,三个年轻人正在密谋一场狙击行动。此三人都是剪掉辫子披着头发的青年,安庆人陈独秀,小字孟侠的桐城人、直隶高等学堂学生吴越,来自江苏丹徒一个世代书香家族的赵声(字伯先)。朝廷7月16日发布诏书,着辅国公载泽、兵部侍郎徐世昌、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等五大臣考察西洋政治,以为立宪预备,但在身为党人的他们看来,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要揭穿之,惟有迎头狙击。

三人密计中,赵声抢着要北上从事这必死的任务。赵声曾入江南陆师学堂学习军事,自负一身武艺,尤擅左手枪法,年少时在家乡为人鸣不平,曾入狱砸械,是个胡天胡地的主。吴越也毫不相让,争执中,吴越说了一段话,可谓在革命史上影响十分深远。吴问:“合一生拼与艰难缔造,孰为易?”赵声答:“自然是前者易,而后者难。”吴说:“然则,我为易,留其难以待君。”

于是,狙击方案就这么定下了,由吴越北上执行任务。三人分别时,如两千年前燕太子丹在易水畔送荆轲赴秦的情境再现——“临歧置酒,相与慷慨悲歌,以壮其行。”

今人余世存编的《非常道》,把与吴越争北上任务的记为陈独秀,中有“陈独秀20岁时,与革命党人吴越相争刺杀满清五大臣,竟至于扭作一团、满地打滚,疲甚”等语,后又云“后吴引弹于专列,就义,重伤清二臣,时年26岁”,不知典出何处。此则轶事对陈独秀的年龄记述是有误的,吴越1878年生人,陈独秀小一岁,为1879年生人。吴行刺时27岁,陈是年26岁,而非20岁。

吴越自告奋勇领受这一任务,固然出于其抱有的必死之心,也是考虑到他有直隶高等学堂学生身份作掩护。这个出生于桐城一个清寒的读书人家庭的年轻人,好古文,向往古时侠风,他原字孟霞,自作主张改作孟侠,从改名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楷模就是春秋时轻死生、重然诺的侠客,在石破天惊的一击中,让生命如流星划过黑暗的天幕。

三年前,吴越北上投靠堂叔吴汝纶。堂叔是桐城派文章大家,曾做过几任州官,退出政坛后在保定任莲池书院山长,后又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在当地颇有影响力,动用关系把侄子安排在推行新式教育的高等学堂就读,却不知道侄子已经秘密加入“北方暗杀团”,并任支部长。

这个暗杀团是由留日学生发起的拒俄义勇队(被取缔后更名军国民教育会)衍生出来的,后来同盟会的两大班底,湖南黄兴、刘揆一等发起的“华兴会”,上海陶成章、蔡元培等发起的“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光复会的前身),皆是其同志。加入这个秘密组织,身份须严格甄别,其成员皆有徽章以供识别联络。徽章为圆形镍制,一面为轩辕黄帝头像,一面镌刻誓词。组织聘有俄、日教官教习格斗、爆破、刺杀军械等各项技能,其宗旨为力图民族解放、光复汉室,纲领有三,一起义,二暴动,三暗杀。在北方暗杀团名单上排名靠前的有:叶赫那拉氏,满洲亲贵铁良、载湉、奕劻诸人,封疆大隶袁世凯、张之洞、岑春煊等。

1905年前后的清廷政局复杂而微妙,中枢清流派、地方重臣派、满洲少壮派,还有袁世凯的北洋派,都在想方设法扩充实力,非个中人难以洞悉其秘。然在吴越这样的革命党人看来,管你改良还是立宪,皆是朝廷鹰犬。他说宁愿吾国民为懵懵不醒之国民,也不愿吾国民为半梦半醒之奴隶,因为懵懵不醒之人一旦猛醒,皆会复九世之仇,光复汉室,而半梦半醒之奴隶,名义上立宪保国,实际上不过是清廷奴才。他早就想玩一票大的,以革命的恐怖手段达到“杀一儆百、杀十儆千”之目的。

五大臣出场之前,吴越盯上的是铁良。铁良,满洲镶白旗人,荣禄幕僚出身,曾以兵部侍郎的身份赴日本考察军事,时为襄办练兵大臣,入值军机处,是满洲少壮派的领袖。此人对汉人极为警惕和仇视,电告日本方面只许清国汉族留学生学警察,不许他们学军事,就是他干的;收刮东南各省财富,私自提取上海江海关数十万两银子,编练京师八旗防备汉人,也是他干的。名义上,此人是襄助袁世凯训练新军,实际上几乎是袁的克星。

吴越早就想入京刺杀铁良。他预测,如果一击成功,朝廷必将对汉人大行压制,满汉冲突会愈加剧烈,革命就会愈有希望(“逆贼铁良一杀,而载振、良弼辈必起而大行压制之手段,将不尽灭我汉族而不甘心焉!噫!此其幸事乎?抑其不幸事乎?吾敢断言曰:‘幸事,幸事!’”)。但没等他动手,湖北一个叫王汉的革命党人提前发动了。1月,铁良以钦差大臣身份南下,巡查各省军事财政,“科学补习所”成员王汉决定在其返京途中发动攻击。他约了同伴准备在汉口大智门车站动手,但他们赶到火车站时,火车已经开走。王汉便带着那把没来得及打响的手枪,只身前往火车北上必经的河南彰德潜伏。几日后,铁良一行乘车到达彰德时,王汉早已携枪候于站内,但因他缺乏枪械训练,举枪对准铁良时,竟然连发不中。追捕中,王汉自忖不能得免,留下遗书和手枪,于道旁投井自杀。

晚清的这些革命党刺客,未经专门暗杀训练,热血上头,仓促上阵,论身手几乎都是蹩脚的。比王汉更为不堪的是一个叫万福华的杀手,一年前在上海英租界四马路的金谷香菜馆行刺前广西巡抚王之春,屡扣扳机,却不闻枪响,原来他从好友刘师培那里借来的那把枪,撞针早已朽坏,只得眼睁睁地看着目标大摇大摆在眼前消失。也正因为那把枪没打响,万被逮后,只被判了10年徒刑。

吴越听到王汉在彰德谋刺铁良不成的消息,不免有些失落,因为自己的暗杀计划不得不告夭折了,但对王汉舍身成仁的勇气,他还是相当敬佩的。他说,万、王二子事迹,非勉他人,乃勉我尔。尽管再向铁良动手已经不可能,但身为革命党人,全天下的满人自然都是他的敌人,“手提三尺剑,割尽满人头”,满人的头又岂是割得尽的?现在轮到自己上场了,可千万别再闹前两位的笑话了,踩点、枪械、炸弹,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到,暗杀的预案,自然也是制订得越周详越好。

吴越挑选了两个好友,作他这场暗杀行动的掩护和助手,此两人一个叫张容,一个叫孙岳,年龄相当,都是志在反清的热血青年。张容是他高等学堂的同学,祖籍山东,客籍辽东,祖上为汉军旗人,世代为努尔哈赤守陵,饶有家资。他本名张焕容,因读了邹容宣传革命的小册子《革命军》,改单名为容,以示追随。此人精于刀术,据说寻常三五人难以近身。那个孙岳,就是日后参加领导过滦州起义、曾任国民军副总司令兼第三军军长、直隶督办兼省长的那位,他是北方同盟会早期成员,早年因击杀地痞入五台山剃度,此前不久,披着袈裟投考保定北洋武备学堂,以优等生成绩入选炮科。正值学堂假期,三人小组于这年夏天秘密潜入北京。

吴越是徽人,以前往来京城必下榻桐城会馆,此次行动为保密计,需另择客栈。当时北京城住店有一惯例,店家为结账方便,以及为店客和访友之间容易查询探访,须将住店客人姓名写在一长方形小木牌上,俗称水牌,公开挂在柜台后面的墙上。若用“安徽吴越”的名字挂出,容易暴露身份不说,事后还会牵连同乡。三人一商量,孙岳选择了一家来京时常住的旅店,位于距正阳门火车站不远的廊房头条一带,以“高阳孙岳”的名字挂牌。选择这家旅店,除了离火车站近,还有一个原因是附近有好几家绸庄布店,便于采购行动时的服装。

吴越决定以炸弹实施暗杀。此次狙击目标共五人,自己单枪匹马,若用手枪,肯定不能把他们一一干掉。炸弹就不一样了,只要一击得手,巨大的威力足以把他们全都送上西天。正好一个叫杨笃生的同志从上海来京,此人系前国子监生,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曾与黄克强、宋教仁等谋划在长沙起事,精于炸弹制造,吴越就向他学习炸弹爆破技术。杨笃生告诉他,制造炸弹的技术有两种,一是银药法,即以水银置弹内,抛掷时炸裂,但水银易与硝酸发生反应,使用时极不安全,故不用;另一种是用普通炸药置弹内,用导火线引发。但问题出来了,刺杀机会稍纵即逝,哪容导火线慢腾腾烧过去?后来他们研发出了撞针式法,即炸弹抛掷出去一落地,就以撞针激发爆炸。两人跑到僻静的西山八大处多次练习,手法渐熟,有一次爆炸的声浪引来了巡山清兵盘查,多赖他们机智应对,从容逃脱了。

现在万事俱备,只待探得五大臣离京时间就可动手。等待似乎把时间成倍拉长了,在客栈那些不眠的夜里,吴越写下十三篇文章编成《暗杀时代》一书。序言里说,“排满之道有二,一曰暗杀,一曰革命,暗杀虽个人而可为,革命非群力即不效。今日之时代,非革命之时代,实暗杀之时代也。”他指出,革命年代往往从暗杀年代进化而来,暗杀为因,革命为果,欲得他年之果,必种今日之因。他认为自己的暗杀是在唤起革命,即便身死,也是引发革命狂飙的一粒火种,“以复仇为援兵,则愈杀愈仇,愈仇愈杀,仇杀相寻,势不至革命而不已。予愿死后,化一我为千万我,前者仆而后者继,不杀不休,不尽不止,则予之死为有济也!”“我同志诸君,勿趋前,勿步后,勿涉猎,勿趔趄。时哉不可失,时乎不再来。手提三尺剑,割尽满人头!此日,正其时也!”

在写给未婚妻的两封诀别信里,他跟那个远在桐城的姑娘讨论了一番死生大义,要她克制一己之痛苦,多向法国罗兰夫人学习,“奴隶以生,何如不奴隶而死”,信中还有“吾之意欲子他年与吾并立铜象耳”的豪迈之语,似乎革命年代已经呼之欲出了。未婚妻亦赋诗三绝,以壮其行。

暗杀哪容得如此沸沸扬扬,事先张扬。他还与堂姐介绍认识的南方女侠秋瑾一起前往前门火车站踩点。后来秋瑾女士先回南方筹备大通学堂的事,他写好了一纸遗嘱交给她,中有“不成功,便成仁”等语。他还写了万言《意见书》,誊清后交给同学张啸岑一份,郑重嘱咐张,他若离开人世,万一无法发表,“便交湖南杨笃生先生,或者安庆陈仲甫先生”。

不几日廷旨下,八月廿六日(按西历为9月24日),着辅国公载泽、兵部侍郎徐世昌、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等五大臣启程出洋考察。此前一日,吴越已从杨笃生处得知这一消息,是夜,他与张容、孙岳等设宴招待各方友人,席间慷慨悲歌,言谈举止颇为出格,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之悲恸,有人不解,问这酒是为什么而喝,三人笑笑,皆不答。

是日清晨,三人离开旅店,直奔正阳门火车站。着便装的孙岳和张容在通往月台处望风,吴越则怀揣炸弹,一身学堂操衣打扮,伺机往里运动。站内早已戒备森严,铁路局预备的专车一共五节,前面两节供随员乘坐,第三节是五大臣的花车,第四节仆役所乘,最后一节装行李。原定发车时间是上午十点,八点刚过,送行的人陆续到达。五大臣中首先到的是徐世昌,接着是绍英、端方、戴鸿慈,最后到的是载泽。

吴越的这身打扮果然混不进去,情急之下,他们去客栈附近的绸布庄购买了一套仆役的衣服,蓝布薄棉袍,皂靴,无花翎的红缨帽,让吴越赶紧换上。趁着站内乱糟糟的当儿,吴越混入随从的队伍进入车站上了第四列车。张容在他身后,因送站的人多,被挤隔到了远处。

在试图由第四列车厢进入中间花车五大臣包厢的时候,一个警觉的卫兵把吴越拦下了。盘问中,吴越答是载泽的随从。他的一口安徽话让卫兵愈发起疑。正纠缠间,又上来几个兵卒。吴越趁机冲进花车。当他准备引爆红布包着的炸弹掷向五大臣时,火车汽笛长鸣一声,随即,火车头后退与车厢接驳,因惯性驱动,引起车厢剧烈震动,他手中的炸弹竟被震落,瞬间引发爆炸。

砰地一声巨响,第三节花车车厢顶上顿时被炸出一个大洞,硝烟中,到处是飞溅的碎木片、鲜血、断肢,哗啦啦地落将下来。徐世昌因前有仆人挡着,只是前额轻伤,顶戴花翎皆被削去。绍英受伤较重,载泽用一只受伤的血手,摸着自己的脖子问:“我的脑袋呢?”

吴越当场殉节,孙岳和张容站在月台进口处,距离较远,加之杨笃生掩护,趁着混乱脱险(此处暗杀现场的叙述,参酌了吴越的同学汤谪青的回忆文章《读章士钊书吴越狙击五大臣事后》、绍英的儿子马士良的回忆文章《记五大臣出洋事》等)。

戴鸿慈有日记记当天惊魂一刻:“辰初拜祖,亲友踵宅送行甚众。十时,肩舆至正阳门车站,冠盖纷纭,设席少叙。十一时,相约登车。泽公先行,余踵至。两花车相连,泽、徐、绍三大臣在前车,余与午桥(即端方)中丞在后车。午帅稍后来,坐未定,方与送行者作别,忽闻轰炸之声发于前车。人声喧扰,不知所为。仆人仓皇请余等下车,始知有人发炸弹于泽公车上。旋面泽公,眉际破损,余有小伤。绍大臣受伤五处,较重,幸非要害。徐大臣亦略受火灼,均幸安全。”

当时除了绍英被送往医院外,其他几位大臣当即商定“改期缓行”。次日,戴、徐、端三位早起进宫,戴鸿慈当日记曰:“八时,蒙召见。……余与徐、端两大臣各据所见奏对。皇太后垂廑听纳,复慨然于办事之难,凄然泪下。”

几日后,法国画刊“L'illustration”刊出五大臣遭袭击照片三幅,包括暗杀现场被炸毁的车厢,杀手满身血污被炸身亡的纪实照片。京师全城戒严,慈禧一面下令追查,一面传旨为防亡命之徒携炸弹潜入,将颐和园围墙再增三尺有余,并在园内各紧要处架设电话,增派军警昼夜巡逻。

引爆者炸裂胸腹,手足皆断,自躯干以下被炸得七零八落,当场身死,所幸面部尚可辨认。警察部门把死者头部用药水封存,拍成照片,行文至各省,让知情者辨认。更派出各路便衣侦探,到客栈、会馆、庙宇等旅客逗留之处暗访。但由于刺杀者在行动之前制订了周密计划,留下线索极少,以至于事发很长一段时间,此案一直未能侦破,更无人因此案遭受牵连。

且说吴越在直隶高等学堂有一同学,见他开学多日未归,结合其他端倪,开始怀疑刺客是吴越。查办本案的官员问有何物证,此同学披露了一个细节,吴越的一只脚,有六只脚趾。官府马上调看现场残肢,这才锁定凶手身份,确系直隶高等学堂的学生吴某。但也有一说,吴越先前下榻的桐城会馆,有个小女孩认出他是在会馆住过的桐城吴公子,前去报官邀赏,遂使真相大白。不管如何,死者的身份不再是个秘密。

此案经办人员顺藤摸瓜,找到了吴越等三人曾下榻的客栈。尽管吴越行动前为防拖累他人,曾置一信于枕下,声明此次行动与会馆众人无关,但还是有好多无辜者遭到逮捕。桐城人金寿民任保定莲池书院讲习时,是吴越的担保人。吴越出事后,金受牵连入狱。其妻郝漱玉曾任直隶女学堂总教习,后经日本女学生出面,请日本驻华使馆斡旋,慈禧下懿旨:“金寿民马虎成性,不堪录用,驱逐回籍。”金寿民遂与妻子郝漱玉回老家,留住了性命。此是闲话不提。

袁世凯亲自侦办此案,表示要将涉案的贼臣乱党尽数抓捕归案,但吴越是直隶高等学堂的学生,正好归袁管辖,这岂不是自打巴掌?要不要将吴越的真实身份披露,查办本案的官员犯了难,为了不让袁难堪,他们冥思苦想想出一个办法,给案卷中吴越姓名的“越”字,加一“木”字旁,以示戴木为枷,吴越就这样成了“吴樾”。手下倪嗣冲查办后向袁世凯禀报,“据云现在诸生并无与吴越亲故知交……至监督以下各员,于吴越在堂之日,未能事先察觉,实因该故犯貌似安分并无异常盲动……知人实难,其情可原。”

正在安徽公学教书的陈独秀从报上得知北京火车站爆炸案的消息,第一时间想到了吴越。他用隐语写信给哥哥的小舅子、时在直隶高等学堂读书的张啸岑:“北京店事,想是吴先生主持开张,关于吴兄一切,务速详告。”

不几日,张啸岑回信到,寄来了吴越的两部遗著,《暗杀时代自序》和《意见书》,并说吴越赴难前,曾留有遗言,若遇难,将上述书稿转交杨笃生或陈仲甫。陈独秀将《意见书》节录刊载于自己主编的《安徽俗话报》,后来他将两部书稿并部分烈士遗物寄往上海,蔡元培在吴越追悼会上提到了此事,说:烈士死难后,有陈君寄一皮包至上海,内有西式外套一件,此系烈士之遗物,当时系赠杨君,以为纪念云云。

1911年初春,陈独秀在杭州写下六首回忆同道和朋友的诗作,第一首写的就是六年前那场未遂的刺杀案:伯先京口夸醇酒,孟侠龙眠有老亲;仗剑远游千里外,碎身直捣虎狼秦(《存殁六绝句·之一》)。龙眠是桐城西北名山,此处借指吴越老家。这是一个刺客为另一个刺客写下的悼词,在他看来,吴越就是刺秦的荆轲,是一个“有道德、有诚意、有牺牲的精神”的君子,一个“由纯粹之爱国心而主张革命”的人。

同类推荐
  • 时空平移

    时空平移

    我的老同学,物理学家叶禾华、易慈夫妻发明了时间机器,并回到远古时代,将地球生命的元祖移植到一百万年以前,这就意味着整个地球的生物圈同步进化了一百万年,从而也使人类文明的进化速度提前了一百万年。此后,叶禾华又去往八万年后的未来,在那里他发现人类星际移民的领袖是我和易慈的后代,而自己将在第二次向未来的时间穿越中死去。为了不影响历史的进程,叶禾华启动了时间机器……
  • 天河相会

    天河相会

    王晋康的科幻作品之一。在耶路撒冷的巴比酒吧,侍者琼斯看到一个穿黑色衣裙的中年女人走到酒吧门口,略微犹豫了一下。这里离米希里姆城区不远,那儿是哈西迪教派的聚居地,所以穿黑衣的犹太人很多。那女人大约45岁,一头金发,明眸皓齿,不过她的美貌已经开始凋零了,有一点过气明星的味道,面容冷漠,似乎有心事。
  • 金融圈:泡沫

    金融圈:泡沫

    进入2013年,借贷江湖开始升格为民间金融,全国各地的民间金融和民间借贷一片繁荣,从业者许量感觉到了孕育在其中的危机,开始徘徊不前。他的感情生活也一直被人们误解,他和太太张嘉仪的婚姻早已解除。但因为有他不想伤害女儿和想利用前妻张嘉仪继续探究僰人秘密的私心等原因,一直没有被外人所知。他的事业也处在了不进则退的紧要关头,事业和感情的何去何从都成为了他面前的必须选择的……
  • 蛤蟆镜

    蛤蟆镜

    我很想看到她的眼睛,她却戴了一副蛤蟆镜。镜片很大,里面能看到我小小的影儿,当然还有高楼和天空。高楼在我的后面,天空在我的头顶。我们握手,说话。她的上嘴唇很薄,弯成弧形。我知道她很想给我一个顽皮的笑容。她说,应该抱一抱。我躬身上前,贴了上去,可还撅着屁股。三天前,她联系了我,一听到她的声音,我才发现日子过了那么久。三个月前,我做了一场春梦,她在我身上像马儿一样欢快,醒来后看见另外一个女人躺在我身边,我很愧疚。三年前,我跪在她的面前要她留下,她不停地摇头,我从她身边站起来,决定跟她老死不相往来。
  • 阎连科作品:情感狱

    阎连科作品:情感狱

    中国首位卡夫卡文学奖获得者阎连科作品之长篇小说,阎连科最至情至性的作品。书稿真实地描绘了“瑶沟村人”的生存环境、生命意识和生存状态,写出了以“阎连科”为代表的几代人,身处困境中的痛苦与挣扎,并寄予了深切的哲学思考和忧患意识。“阎连科”从稚嫩到所谓“成熟”的成长过程,就仿佛是一场情感的炼狱,它体现出的是几代中国人不断升起又不断破灭的永不停止的梦,这梦可悲可笑,又可敬可泣。
热门推荐
  • 黄土原上的雪

    黄土原上的雪

    父亲临死还在念叨那场雪。父亲说,那场雪太大了,他活了一辈子,还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雪。父亲说,那雪不是鹅毛似的大雪片,也不是白面似的细粉末,那雪有点像枣花,小小的圆圆的,纷纷扬扬密密麻麻地从天上落下来,眨眼就把地上铺成一片白,而且一下就是两天两夜。好多房子都被压塌了,好多树枝都被压折了,那些雀鸟因为没食觅,眼看着从天上树上扑棱扑棱掉下来。父亲说,他只要闭上眼,眼前就会飘起那天的雪花儿,纷纷扬扬的,把他的魂儿都带走了。父亲念叨起那场雪的时候,灵魂真的像出了壳,一脸的肃穆和苦痛。
  • 不是所有的网恋奔现都很惨

    不是所有的网恋奔现都很惨

    顾执与霍者,网恋了。网恋有多惨,他们切实的体验了一把。一天想你千百遍,可也只能想着。异地,网恋,再加上身边总有人过来挥一挥小锄头这就是传说中的,自作自受!
  • 星梦晟伈

    星梦晟伈

    一个对于婚姻失望的女人有幸回到了过去我,梦星,竟然重生了,这一次,我绝不会嫁给渣男我要学习更多,让自己变得幸福绝对不再踏入婚姻可是,为什么这个男人总是在我最糗的时候出现?
  • 无衣令

    无衣令

    从乡村来京打工的小让生计无着,便抵押青春的资本投靠报社社长老隋。老隋不可能离婚,而小让也是家中有人——青梅竹马的石宽仍在家乡等她。小说将小让写得柔肠百转,一边是给她足够生活享受的老隋,一边是给她精神尊严的石宽……
  • 惹火总裁,老婆别想逃

    惹火总裁,老婆别想逃

    夏清心误交男友,一度被男友利用,被陈家沣险救两次,却不知内情,还视为眼中钉,表错情,使得真心相爱的两个人受尽波折……
  • 钦录

    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步步生莲:废柴小姐要逆天

    步步生莲:废柴小姐要逆天

    她本是最负盛名的生物研究专家,一朝穿越,成了个哑巴也就算了,还是个软弱可欺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废物?灵魂归位,说她奇丑无比?不好意思,一个抬眸,万千美男为之倾倒!说她天生废柴?抱歉,左手灵力,右手念力,打得你跪地求饶找妈咪!说她没有灵兽?麻烦让一让,我家神兽要过路!本来只想还个人情,却不料自此被一无赖缠上:“不如姑娘以身相许?”颜玖衿:“……”不我只想下辈子做牛做马来还您这份人情!“做牛做马?这种耗费体力的事情还是为夫来做吧!”“混蛋!”老娘的腰……
  • 绝世大球王

    绝世大球王

    落魄的英超球员意外获得一个大球星系统,逐渐成为巨星,一步一步成为绝无仅有的球王,笑傲整个足球界!
  •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来疯”席卷过境。国内球迷和留美博士的中外视角的全景观察。披露林书豪突然爆发的详细内幕,演绎了包括留学生在内的黄皮肤、“小个子”们如何在“弹簧人”和“肌肉棒子”林立的美国如何崛起的生动故事,让你贴近真实的林书豪。
  • 难以释怀的思念(心灵感悟书坊)

    难以释怀的思念(心灵感悟书坊)

    从蹒跚学步到懵懂无知,从初入社会到感慨万千,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无数的难以释怀的思念。本书收录了一些动人的令人难忘怀的故事:陌生的大叔、母亲做的棉窝、姐姐的辫子、祖母的月光、废品里的秘密、用婴儿交换小羊羔……这些故事,让我们学会感恩,伴我们成长,感悟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