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61800000001

第1章

来源:《海外文摘·文学版》2018年第06期

栏目:中篇小说

1987年9月初的一个秋老虎肆虐的晌午,正在玉米地里“修理地球”的我,突然做出了一个后来证明是千真万确的、改变了我人生走向的一个关键性的抉择。

我是这年的11月12日参军的,但我始终固执地认为其实从那天起,我就暗地里参军了。可后来在我梳理自己的人生历程时,又从记忆的仓库里惊喜地发现,我当兵的种子,却是在我六七岁那个刻骨铭心的上午埋下的,只不过它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在我十八岁时才发芽了。

玉米地里密不透风,又是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我就像放在锅里蒸着的馍一般。“你就是当农民的命,心甘情愿种地吧,想啥都白扯!”我爹狠呆呆的话一个劲地在我耳边回响,搅得我心乱如麻,想着一个多月来所受的折磨,想起暗无天日的前景,真是欲哭无泪。

“要不,去当兵吧!”冥冥之中好像受到了神灵的指引,这个念头是突然从我脑海里冒出来的。这个想法是我从来都不敢想的,冷不丁生出来倒把我吓得一哆嗦。我家没有吃皇粮的,不是不想当兵,而是这样的好事从来轮不到我家头上,我这个想法无疑是在做白日梦。

可话又说回来,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白日梦也是梦。我要当兵的念头闪电般地划过,却没有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是在我脑壁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我像抓住了一棵救命的稻草似的,就算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我也要到了黄河才死心。

我绝没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之所以咬着屎橛子不放,全怪我爹。我爹是一个一条道走到黑的主儿,你说东,他非说西,你说撵狗,他偏打鸡。我是他的“种儿”,不打折扣地继承了他的基因,固执起来别说十头老牛,就是再加上十头也休想拉回来。

锣不敲不响,沙锅不打不坏。我做出这个连想都不敢想的决定,确也是在走投无路后,硬让我爹给逼出来的。高考落榜本来我心里就不是个滋味,你想啊受十年寒窗苦,却没能金榜题名,对于我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的儿子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跟在我爹的屁股后头“修理地球”了。可我要是长得五大三粗的,对付“地球”不打怵,可我身高偏偏只有一米六多点,体重不足百斤,天天面对的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能不穷则思变吗?

我不但不折不扣地继承了我爹认死理儿的基因,连身高也跟他不相上下。看到这,可能有读者产生疑问,你爹能胜任“修理地球”的工作,你咋不行呢?我爹也精瘦精瘦的不假,浑身却净是肌肉疙瘩,这是长年累月地从事体力劳动的奖赏,我却从来没怎么干过农活,让我成年累月地与土垃坷打交道,简直能要我的小命!

1960年是三年困难时期的第一年,爷爷在那年的夏天全身浮肿了几天,就撇下我的奶奶和我爹咽气了。我奶奶从小裹了足,干不了农活,只有十几岁的我爹便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我奶奶在世时给我讲我家的“苦难家史”时说,我爹为了多挣几个工分,是起早贪黑地出工,从未耽误过一天,终于练就了一身力气,扛一麻袋的粮食那是轻松加愉快,就像麻袋里装的全是空气似的。别说让我扛一麻袋粮食了,就是扛半袋也会趔趔趄趄,没走几步准会把我压趴下的,我怎能跟我爹比呢!

作为没有离开过土地的我爹,除了有这么一把子力气外,还有一门绝活,开春时抓把土面搓搓,就知道地力怎样,该种啥庄稼,也能大致地判断出年景的好坏。1980年刚实行土地承包,我爹是没日没夜地忙活,恨不能把太阳钉在天空上。那年我家迎来个丰收年,仓房里的粮食多得都快装不下了。“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我爹没有陶醉在丰收的喜悦里,冬天他天天都挎粪筐满山遍野地捡粪,我家积的肥比邻居多老鼻子啦!

一棒子打不出个屁来的人,多半认死理,我爹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家住在辽西的边地,属丘陵地,土薄,一锹多深就是黄色的黏土,再往下就是石砬子了,因为存不住水,十年九旱。我爹却从不抱怨,倒把自家的地都当成了宝贝疙瘩。从播种开始,除吃饭睡觉外,我爹是披星戴月地忙活,直到颗粒归仓我爹几乎没离开田地半步,所以,不管是风调雨顺,还是遇到了干旱之年,我家打的粮食总比别人家的多。村里人不得不佩服:“别看刘老疙瘩一根筋,种地谁也比不过他。”

我一直在说我爹,这时该说说我娘了。我娘在解放前,也就是七八岁之前,可是大户人家的大小姐呀!我姥家有近百垧地,在方圆百里绝对是数得着的富裕人家。解放后,我姥家被划为地主成分,房子和土地都被分了,成了“穷光蛋”。我娘十一二岁那年左腿长了个包,开始时没在意,可越长越大,这才想起去医院,医生看了病情,都无能为力地摇摇头。我娘回来后只能静养,可包出头后左腿却变短了,落下了残疾。“地主崽子”,走路又不利索,我娘二十大几了还没找到婆家,成了姥姥的一块心病。

此时,我爹也老大不小了,还是个光棍,我奶奶就拧着小脚来到我姥姥家,开门见山地说:“我给儿子提亲来了。”这事要搁早先头,我姥姥家的门槛,我奶奶是迈不进去的,但我姥姥家不是被打倒了嘛,早就没有了先前的威风,姥姥正为女儿的婚事发愁呢,怎能不一口答应呢!

不久,我娘便带着可怜的嫁妆,成了我爹的媳妇。开始时,我娘还能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可我长到六七岁时,腿脚越来越不利索了,一次出工时,被生产队队长硬是给撵了回去。那时我的奶奶去世了,家里也正需要一个人喂鸡喂猪、洗洗涮涮、缝缝补补的,我娘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宅妇”,天天围着锅台转。

别看我家人口少,我娘可是个受气的主儿。我爹在外面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准拿我娘当出气筒。我娘不理论还好,一理论我爹便吹胡子瞪眼地吼起来:“你个‘地主崽子’,还想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呀,现在天变了,我告诉你,你是翻不了天的。到我们这样根红苗正的家,你是烧了八辈子高香。”每当我爹说这话时,我娘立马没电了,只有抹眼泪疙瘩的份儿。

时间长了,我爹说这些像倒粪似的话儿,我都能背出来。我爹没念过几天的书,斗大的字认识不了几个,他能条理清晰地说出这些话,是在“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批斗会上学来的。这话安在我娘身上,也算活学活用吧。其实,说我娘剥削人,那真是说屈了。可谁让我娘头上顶着一个无形的帽子呢,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村子原来只有一百来户人家,都集中住在一条由北向南流去的小河的东边。后来人口多了,就在小河的西边土地上盖起了新房子。人们称东边的老住户为河东人,自然称西边的新住户为河西人了。等我记事时整个村子已有二百多户人家了。我家原来住在河东,我爹成家了才在河西盖了房子。河西村的房子大多是娶媳妇人家盖的,比较新,就像现在的新城。河东村都是老房子,就像现在的老城。当时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新婚夫妇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造小人。几年的工夫,小小子、小丫头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孩子们吃了饭,便呼朋引伴地可街桶子跑,打闹声、嬉笑声不绝于耳。可热闹的是他们,不属于我。我一出去,伙伴们就“地主婆、地主婆”地冲我乱叫起来。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十分委屈哭着跑回家:“娘,他们老冲我喊‘地主婆’!”

我娘阴沉着脸,将我紧紧搂在怀里:“栓儿,你爹不是地主,娘不是地主婆,他们那是瞎叫。以后,你和妹妹在家里玩吧,别出去了。”我于是成了小小的“宅男”。小孩子是闲不住的,加上外面伙伴的喧闹声、诱惑力实在太大了,瞅着我娘不注意我便像泥鳅钻了出去,可玩着玩着我就被排挤了出来,又哭天摸泪地回了家。我娘气得疯了似的边狠命地打我边数叨着:“掐耳根子嘱咐你别到外边去,你就是不听,看你还长不长记性。”打得我像杀猪般的嚎,都快哭没气了,我娘才住手。

我娘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也哭了,只不过是无声地哭,哭得肩膀头一颤一颤的,比我还厉害!我闹不太明白,我自己没听话惹了祸,也挨顿狠打,我娘的气也出了,她咋还哭呢?这把我给造傻了。我娘的眼睛哭得通红才不哭了,可能心痛起了我,一把将我搂进怀里,用皱巴巴的脸蹭着我的小脸蛋,哑着嗓子问:“栓儿哪疼,娘给你揉揉。”我娘新流出的泪水热热的,打湿了我的小脸,我忘记了我娘刚打我的凶样,就搬起我娘的脸,用小手轻轻擦着我娘脸上的泪水。不想,我娘的眼泪流得更汹了。

解放前,在上大学的舅舅很喜欢我娘这个最小的妹妹,假期就教我娘识字。我娘小时候长得水水灵灵的,而且还特聪明,一教就会,一点就通,如果我姥家不被打倒,说不定她能成为一名女秀才呢!

我娘和我都平静了下来,我娘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对我说:“栓子,娘教你识字吧。”娘在地上铺了层细土,用树棍在上面写着最简单的字教我,什么“人口手”啦,什么“天地山”啦,反正一天教我一些。那时我根本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一心想着玩,对我娘教的东西一点都不感兴趣,我娘就深深地叹着气说:“你要能赶上你舅一个犄角,我就知足了。”

我对认字没兴趣,还想往外跑,我娘又拿出要打我的架势:“你要是再跑出去,我就打断你的腿!”我娘说得血淋淋的怪吓人的,我不敢跑了,但气没处撒,就学着我娘走路的样子,还一个劲地冲着我娘做鬼脸。我娘气得脸煞白煞白的,狠狠地说:“我这是上辈子做了什么孽了,咋生你这么个孽种啊!”

我闹累了,才坐在一边噘着小嘴生气,我娘也没理我,仍然不停地干活,我和我娘开始了“冷战”。有小半天,我娘都不看我一眼。我无聊极了,就坐在炕沿上踢墙,我娘也像没有看见似的。

“小梅,娘给你讲个‘瞎话’好不?”我娘问我妹妹。我妹妹叫小梅。我妹妹欢蹦乱跳地鼓着小手:“好好!”我们那块管“故事”叫“瞎话”。

我娘就轻轻地咳嗽一声:“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小老道……”

我嘿嘿地笑了,这可比识字有意思多了,我凑到我娘身边问:“娘,小老道一个人住在庙里不害怕吗?”

“这个小老道是坚强的小老道。”

“那他吃什么呀?”

“他自己开荒种地。”

“他不想娘吗?”

“想娘哭一会儿就好了……”

我娘在讲“瞎话”的过程中,不知被我反复打断过多少次,不知不觉间我也成了“瞎话”的创作者。听“瞎话”的时间过得就是快,一上午或一下午在没留神中就过去了。我娘肚子里的“瞎话”可真不少,每天讲两三个,就是不重样。听多了,我也记住了不少,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二度创作。一天,我娘在讲“瞎话”之前,我突然说:“娘,我给你讲个吧!”

我娘吃惊地睁大了眼睛,连连说:“栓儿会讲‘瞎话’了,我得好好地听听!”

我也学着我娘的样子,先是轻轻咳嗽了一声:“从前有座山,这山可高可高了,如果要是爬上去得好几天,这山上有座庙,庙可美可美了,人们都想去庙里当和尚,可谁都爬不上去,只有一个小孩却成功了……”我这个“注水”的故事讲得老长老长了,直到我嗓子讲哑了,说不出话来才结束。

我娘像是不认识我似的,上上下下打量了我好一会儿,粗糙的手摸着我的头:“栓儿你有讲‘瞎话’的天分,以后呀你就天天在家里给娘讲‘瞎话’吧。”

可当时我毕竟是个贪玩的孩子,根本不想被囚在家里,瞅我娘不留神我还是悄悄地溜了出去,不想却差点酿成了大祸。

同类推荐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4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4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一部长篇侦探小说,主角名为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又译作歇洛克·福尔摩斯),共有4部长篇及56个短篇。第一部长篇《血字的研究》完成于1896年,隔年与其它作品合集出版于《比顿圣诞年刊》。被多次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
  • 墨镇上空的白乌鸦

    墨镇上空的白乌鸦

    天蒙蒙亮的时候我从高高的院墙上爬出来,昨天晚上来福和光军在大门加了锁,以为这样就可以把我真正圈养起来。他们没有想到我对这所房子的院墙非常熟悉,过去由于无聊我自己就玩过把自己锁起来然后突围的游戏,没想到在这里派上了用场,看来在我的潜意识里一直就存有逃离的想法。像上次一样我的这次出走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但跟上次不一样的是我有着决绝的想法,白塔,这个养育了我三十多年的村子现在却让我感到陌生、不安、惊恐,我再也没法安然躺在她的怀抱里了。
  • 马家烧锅

    马家烧锅

    过了山海关,就到了肥得流油的关东了。张望朝和吴瑞坤望着山海关城门楼子上那书写着“天下第一关”的巨大匾额喘息了好一阵,忽地蹦着欢呼起来。他们离开山东瓦戈庄已经整整一个半月了。老家闹起了火烈拉(痢疾),十室九空,张望朝老娘和吴瑞坤的父亲都没禁住这场瘟疫的折腾,离开了人世。不久,家乡又闹起了蝗灾,庄稼被吃了个精光,为了活命,张望朝和吴瑞坤只好搭伴来闯关东。离家的时候,盘缠带的本就不多,走到半路,又被土匪给抢去了,二人只好一边打短工,一边赶往关东。
  • 完美谋杀

    完美谋杀

    沈秀兰被凌晨1点43分的电话惊醒。在那一秒钟内,她以为是丈夫吴敬泰打来的电话,心里尚有一点埋怨,但还是拿起了话筒:“喂——”“请问你是吴敬泰的家人吗?”电话里的那个声音冷静而威严,听得出是一个惯于发号施令的人。“是的,我是吴敬泰的妻子沈秀兰。请问有什么事吗?”沈秀兰不知怎的,有些紧张。她本能地觉得,这个电话绝不是无聊的骚扰电话,这个陌生的声音将带给她的可能是一些令人不安的消息。“我是市公安局刑警队的叶诚,我们有些情况需要向你求证。请问你的住址在哪儿,我们将派车过来接你。”
  • 苍穹霞想(上)

    苍穹霞想(上)

    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热门推荐
  • 经典精装系列:羊皮卷

    经典精装系列:羊皮卷

    本书是一部人生“圣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丛书,它所蕴藏的力量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命运,它所记载的震铄古今的财富秘密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
  • 佛说睒子经

    佛说睒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

    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仙

    修仙

    燕真重生归来,手持仙界第一神宝“江山社稷图”,开始了为所欲为的逆天之旅……回首这飘渺修仙路,太古重宝皆在囊中,妖娆美人在身侧,燕真从没有寂寞过。
  • 学会弯腰 懂得迂回

    学会弯腰 懂得迂回

    做人该弯腰时一定要弯腰,做事该迂回时一定要迂回,韩信没有胯下之辱,他能成为大将军吗?这本书从细节入手,精辟地讲述了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值得一读。
  • 她在乱世建桃源

    她在乱世建桃源

    莫家覆灭,父母惨死,未婚夫背弃,她从云端跌落泥潭,险些成为草寇的共妻。有些人生而不甘命运,哪怕头破血流,也要逆流直上!家国破乱,她素手芊芊,建起桃源,桃源深处,美人无双,是他!
  • 后花园

    后花园

    组织局局长楚天舒大校平调大漠深处的C师任政治委员的消息一传出,机关大楼瞬时像炸开了。可不是,正师整整五年了,要下去升了也是个安慰,可这算是什么,非但没升,连原有的重要位子也没了。再则要去也去个好地方嘛,总部直属单位这么多,随便一抓都是师职单位。C师远离总部,偏僻不说,而且是个乙种师,这几年的景况更是一年不如一年。部队马上又面临整编,前景实在不容乐观。难道他犯政治错误了?或者犯了经济案?男女作风?要不就是跟领导闹别扭了?干事们在走廊窃窃私语,议论纷纷,虽说军官们都是从全军各个单位挑选来的,素质能力无可挑剔,可人员变动,议论总是免不了的。
  • 素怀诗草

    素怀诗草

    我与高升同志相识已经多年。最初,他给我的感觉是气质儒雅、为人谦和,后因工作关系接触多了,感到他勤于思考干事练达。近日有幸读到他的诗作,让我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感到他才思敏锐、心存高远,大气荡然。这部《素怀诗草》小诗集,是他发自心底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知感悟。内容涉及较广,既有从政从经的体会、对当代人情世故的诠释,也有对世事国事家事的观察和理解。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的讴歌和赞叹,表达了对祖国、对事业、对家乡及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 焰罗王供行法次第

    焰罗王供行法次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