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000000008

第8章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1)

被众人恭敬、名利双收时,没必要心生傲

慢,因为这个会过去的;穷困潦倒、山穷水尽

时,也不必痛苦绝望,因为这个也会过去的。

1. 永远快乐的保险你买了吗

现在,不少人为了安度晚年,都要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那你死后永远快乐的“保险”,不知道买了没有?

无论是什么样的聚合,最后都会面临分离,这就是无常的规律。

如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聚在一起只是暂时的因缘,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各分东西。诚如古人所言:“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我读过一本叫《哈佛心理课》的书,里面讲了一位在哈佛大学商学院任教九年的杰教授,他后来离开学校时,学生们依依不舍、神情悲伤。于是,教授就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IBM 公司的总裁汤玛士·华生,原本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一次他旧病复发,医生要求他必须马上住院治疗。华生一听到这个消息,当下毫不犹豫地拒绝道:‘我怎么会有时间呢? IBM 可不是一家小公司!每天有多少事情等我去裁决,没有我的话……’

‘我们出去走走吧!’医生没有和他多说,亲自开车邀他出去逛逛。

不久,他们就来到近郊的一处墓地,只见医生指着一个个坟墓说:‘你我总有一天要永远地躺在这儿。没有了你,你目前的工作还是有人接着做。少了谁,地球都照样转。你死后,公司仍然还会照常运作,不会就此关门大吉。’

华生沉默不语。第二天,这位在美国商场上炙手可热的总裁,就向董事会递了辞呈,并住院接受治疗,出院后又过着云游四海的生活。

而 IBM 也没因此而倒下,至今依然是举世闻名的大公司。”

杰教授讲了这个故事后,所有的学生也都释然了。

可见,无常一旦降临到头上,谁离了谁都可以活,此时没必要悲悲戚戚,坦然接受、勇敢面对才是正途。

其实,无常时刻与我们形影不离,每个人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甚至哪怕自己再不愿死亡,死亡也迟早会来临。到了那时,就算是最珍爱的身体,也要万般不舍地留在人间,唯有自己一人随业力而前往后世。对于这一点,只不过有些学唯物论的人持一种逃避的态度,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这样想而已。

他们总觉得学佛是在逃避,实际上,不承认后世,对下辈子没有任何打算,才真正是一种逃避。你这一世只有短暂几十年,死了以后多少万年、多少世的快乐和痛苦,都取决于这一生的业力。如此重要的事情,你能轻易忽略吗?

佛教最重要的就是要关心后世。然而,现在的大多数人对此没有任何概念,包括一些学佛的人,也把佛教看成是获得今生快乐的捷径、给心理带来安乐的手段,至于最关键的解脱大事,或者生生世世的快乐和痛苦,自己从来也没有考虑过。有时候看这个世间,就像月称论师在《中观四百论大疏》中所说,整个国家的人都发疯了,国王最初是清醒的,但众人看到他与众不同,纷纷指责他是疯子。结果国王也不得不喝下毒水,跟他们一样变成了疯子。

对有智慧的人来说,学佛其实并不消极,也不落后。不管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前世后世都的的确确存在。既然它是肯定存在的,我们又岂能没有一个长远打算?现在,不少人为了安度晚年,都要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那你死后永远快乐的“保险”,不知道买了没有?

当然,没有这种信仰的人,不想这些也情有可原。可有些人自称已皈依佛门多年,甚至是大乘佛教徒,对此都根本不考虑的话,这个问题就非常严重了。

如今很多人一提到“死”就退避三舍,给他一讲后世有轮回、地狱,他马上就捂着耳朵:“不要讲!不要讲!我害怕,还是快乐点好,我不愿意听这些。”此举无疑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但也由此可见,佛教信仰若想深入到每个人的见解中,确实还存在一段距离。

文殊菩萨咒轮

常佩带文殊菩萨咒轮,可增长智慧,辩才无碍,记忆力坚固。此咒轮安于宅中,得大富贵、儿女聪明、灾祸消灭、神鬼护持。

现在很多人特别忙碌,脚下的步伐越来越快。然而,假如方向错了,速度越快,越会南辕北辙,与期望的结果越来越远。

2. 什么都想要

会累死你

对生活的标准定得太高,不论是手机、穿戴、住处、车子,都喜欢追求心目中的“最好”。如此一来,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不管你是否达到了目标,内心都不会感到满足。

现在大部分的人都觉得,快乐建立在洋房轿车、功名利禄上,每天为此而忙碌地奔波,可到头来,快乐的人又有几个呢?

曾有一则西方寓言说:

有个国王过着锦衣玉食、挥金如土的日子,天下至极的宝物、美色都归他所有,但他仍然不快乐。

他不知道怎样才能快乐起来,于是派人找来了御医。

御医看了半天,给他开了一个方子说:“你必须在全国找到一个最快乐的人,然后穿上他的衬衫,这样你就快乐了。”

国王马上派大臣分头去找,后来终于找到一个快乐得不可救药的人。但是,大臣却向国王禀报说,没办法拿回那件能给他带来快乐的衬衫。

国王非常不高兴:“怎么会这样?我是一国之君,为什么连一件衬衫都得不到?”

大臣回答:“那个特别快乐的人是个穷光蛋,他从来都是光着膀子的,连一件衬衫都没有……”

可见,快乐真的很简单,对生活的要求越少,就会越快乐。

现在的社会,人们对生活的标准定得太高,不论是手机、穿戴、住处、车子,都喜欢追求心目中的“最好”。如此一来,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不管你是否达到了目标,内心都不会感到满足。

生活的轻松快乐,要从充实内心做起,而不是盲目地攀比、追求。大千世界,万种诱惑,什么都想要,会累死你。该放就放,才会快乐一生。

3. 感谢无常

让我们少受折磨

当你明白名利的无常,一旦失去就不会觉得天崩地裂;当你懂得感情的无常,遇到变故也不会寻死觅活;当你懂得生命的无常,亲人去世也可以坦然面对。

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一个是绝对静止的,全部都在运动变化,这就是佛教所谓的“无常”。

正因为无常,我们的快乐不可能永远,它可以随时变成痛苦。

如《四百论》云:“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凡是无常的法,就一定会坏灭;只要会坏灭的,则非真正的快乐。

从前,有个公主美丽动人,父王十分疼爱她。她要什么,父王都会想方设法满足她。

一天下大雨,王宫院子中的积水溅起许多水泡。公主见了非常喜爱,于是向父王要求:“我要用那水泡穿成花鬘,装饰头发。”

国王说:“这是不可能的。”

公主就撒起娇来,说得不到便要自杀。国王吓坏了,只得召集全国的巧匠,命令他们给公主制作水泡花鬘。

很多年轻的工匠对此无计可施,特别苦恼。

这时,一个老工匠说自己有办法。国王非常高兴,就叫公主亲自当“监工”。

老匠人对公主说:“我只会穿鬘,不太懂水泡的美丑,请公主自己挑选。选完了之后,我好给你穿成花鬘。”

公主便兴致勃勃地去选水泡。结果忙了半天,一个都没拿到。

最后,她累得筋疲力尽,一转身跑入王宫,向父王说:“水泡虽然很好看,但拿到手中一刻都留不住,我不要了!”

可见,把无常的东西,执著为常有,殚精竭虑地想得到,这无疑是一种愚痴之举。

世人的痛苦,皆源于各种错误的执著。若能懂得无常之理,对一切不会太执著,痛苦便不会那么强烈了。比如,当你明白名利的无常,一旦失去就不会觉得天崩地裂;当你懂得感情的无常,遇到变故也不会寻死觅活;当你懂得生命的无常,亲人去世也可以坦然面对。

从前在佛陀时代,有一个妇女,丈夫抛弃了她,她唯一的孩子又死了。

这个妇女痛不欲生,抱着孩子的尸体来到佛陀面前。请求佛陀大发慈悲,无论如何要救活孩子,否则,她也不要活在人世上了。

佛陀说:“要救你的孩子并不难,只是你必须向没死过一人的家里讨一粒芥子,把这个给我,我就能救活这孩子。”

这个妇女就挨家挨户地找,但没有一家从来没有死过人,最后她终于明白了:人总是要死的,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平等。

于是对孩子的死,就没有那么放不下了。

古人也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就是无常的规律,任何人均无法超越。若能通达这一点,你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发生任何变化、遭受任何打击,也不会万念俱灰。

4. 三种活法最快乐

“金钱要布施,爱情要奉献,名声要服务于众生,这样才会终生快乐。”

从前,无德禅师面前来了三位信徒,他们为各自的事情烦恼不已,不知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

禅师首先问他们:“你们为了什么而活着?”

第一个信徒说:“因为我不想死。”

第二个信徒说:“因为我想年老时儿孙满堂。”

第三个信徒说:“因为我有妻子儿女。”

禅师听后,说:“你们都不会快乐的。”

三个信徒齐声说:“那我们怎样才能快乐呢?”

禅师反问:“你们认为得到什么才会快乐?”

第一个信徒说:“我认为有了金钱就会快乐。”

第二个信徒说:“有了爱情就会快乐。”

第三个信徒说:“有了名声就会快乐。”

禅师答:“有这样的想法,你们永远都不会快乐。而且,有了金钱、爱情、名声之后,烦恼还会接踵而至。”

三人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禅师说:“你们先要改变观念:金钱要布施,爱情要奉献,名声要服务于众生,这样才会终生快乐。”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明白了些什么?

5. 越执著

失去越快

实际上,很多人追求的幸福,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到头来很容易空欢喜一场。倒不如怀着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态,在为之努力的同时,对于得到多少,不要过于放在心上,一切随缘!

曾有个画家,在白纸上画了一个点,装在相框里,问一些人这是什么意思。

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知道这究竟代表什么。

其实,它的意义非常深刻:我们若执著于一点,往往会钻进死胡同,忽略周围的很多很多,全然不发现还有大片的空间。

比如,当你执著一个人时,除了他以外,本来还有许多事物可带来快乐,但如果你一直牵挂他,得不到他,就觉得失去了整个世界。如此不但会让自己痛苦,也会给对方带来烦恼。就像执著那个小黑点一样,明明旁边的白色空间那么大,哪里都可以自由自在地翱翔,却偏把自己困在一个点上,这样的结果,绝不会有幸福可言。

美国有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有一次在快下课时,对所有的学生说:“我今天准备做个游戏,哪位同学愿意来帮忙?”

有一位女士上去了,教授要求她把最爱的二十个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那位女士就把家人亲戚的名字全部写上,数量不够,又把邻居、朋友等都写了下来。

写完后,教授让她把不太喜欢的一个名字擦掉,她就把邻居的名字擦掉了。然后,教授要求她继续擦一个、再擦一个……一直擦到最后,只剩下了四个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

教授还要她再擦两个名字。这时候她有点舍不得,想来想去把父母的名字擦掉了。

同类推荐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嗔心起时要思员,熄下怒火最吉祥。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以虛养心,以德养身;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热门推荐
  • 骖鸾录

    骖鸾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经感应传

    金刚经感应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窦尔敦外传(武林小说)

    窦尔敦外传(武林小说)

    话说清朝康熙年间,有位江湖大侠,绿林英雄,姓窦名尔敦他武艺高强,善使护手双钩,外号人称铁罗汉。往昔,他在老家燕赵河间府献县一带,行侠尚又,杀富济贫后圆与大清作对,被官府张榜悬赏捉拿。为不累及全家,他独自一人,来到长城口外连环套。窦尔敦敦生最敬重黑旋风李逵的憨直、花和尚鲁智深的豪爽行者武松的侠胆,所以,他来到口外连环套之后,赁着自己的武功,坐了第一把交椅.当了大寨主,原寨主白恭戟当了二寨主。又招兵买马,效仿当年水泊梁山,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专与朝廷官府过不去。
  • 木叶二鸣惊人

    木叶二鸣惊人

    红毛漩涡鸣人:主角携带萌妹通过龙脉重生变性,包含如此多的主角要素,主角非我莫属。第二个黄毛波风鸣人笑而不语:我会告诉你后来我才知道穿越重生转世我都经历过,已经是第三世了吗?我会告诉你我的金手指是前世的自己作为老爷爷吗?很明显,我才是主角。(书友群:700278596)
  • 剑凌

    剑凌

    当他不甘平凡离开了山村后,开启窍力,跟随韩飞官修行后。传承雷家始祖血脉之力后,背负起整个雷家的荣耀和意志后。融合了双魂后,站在大陆的巅峰后,主宰了天地雷霆之力后。带领了雷家铸就了往日的风光后,他才发现原来还有层层迷雾笼罩在眼前。他才发现……很多自己不敢想的秘密……
  • 丛桂草堂医案

    丛桂草堂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忍经

    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抗战时代生活史

    抗战时代生活史

    本书是“陈存仁作品”之一本,与《银元时代生活史》可以看作是作者自传两部曲。书中描写了上海沦陷后,作者目睹的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残暴行径以及个人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生活经历。书中所述情节曲折离奇,曾被美国某大学中国同学会改写为话剧剧本,在美国多所大学上演。这是一部上海版抗战史话,记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可读性强。
  • 群盲

    群盲

    “让它赶快死了算了,活受罪。”这时,一个年轻的、充满愤懑的声音说。这句话显然让围观者吃了一惊,人们朝发出那个声音的人看过去,这个人却使劲儿从人群里挤出来,朝广场另一边走去。他走得很快,因为他急于摆脱令他厌恶的嘴脸和对话。他快步离开,作为对他们的抗议,表现对那群市侩的厌弃。但人们并没有从他的背影里看出这层意思,人们以为他有急事要突然赶去什么地方,只匆匆地看到这个人穿着一件蓝灰色条纹的毛衣。这是一位写小说的年轻人,他此刻正大步走在广场上,因为那条狗的遭遇而气闷、愤愤不平。他看着脚下石青色水泥砖的缝隙、它们构成的方形线条和棋盘一样的图案。如果他把一大片地面尽收眼底,如果他再把眼睛眯起来一点儿,他就看到一面线条交错、叫人眼花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