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1000000001

第1章

来源:《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1年第08期

栏目:中篇小说排行榜

偏僻的张沟村突然热闹起来。

县委来了一位副书记。这位副书记是个女的,戴着一副宽边黑框的眼镜,村里人私下称她为“四眼书记”。实话实说,这外号的发明者是我。那年我刚满九岁,在张沟村小上二年级。

“四眼书记”带了一支浩荡的队伍,光小车就有十几辆。不过张沟村通往山外的路不好走,要在山上盘五六个弯不说,前几天下暴雨,造成了多处塌方,有的地方过不了车。“四眼书记”带的长长的车队只能停在村外的半山腰上。她带着一行人艰难地跋涉了半个多小时才到张沟村。村口的老槐树下有一盘石磨,是过去生产队用来磨面用的。石磨好久没用了,上边铺了一层厚厚的尘土,鸡屎狗屎驴屎蛋子从尘土中露出不易发觉的小尖尖。“四眼书记”可能是太累了,连擦也没擦就一屁股坐在石磨上,使劲儿地用手绢扇着风,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这地方真够偏的!

那时候矿泉水还没风行开,饮料就更不用说了。领导的车上一般都放着热水瓶。领导下企业或农村视察,一下车秘书必然会端着泡着茶的保温杯跟上。所以,在一群人中,哪个人身边跟着个胳肢窝里挟着公文包,手里端着保温杯的,那个人就是领导,而胳肢窝挟着公文包,手里端着保温杯的人肯定是领导秘书。

“四眼书记”的秘书赶忙把保温杯递上。可能是秘书太大意,没有事先测一下保温杯里茶水的温度,“四眼书记”刚喝到嘴里,马上喷了出来,秘书的头发梢上、脸上马上像淋了雨,往下掉水珠。“四眼书记”皱了皱眉头,用严厉的目光看了秘书一眼。后来张梦富爷爷对我形容说,秘书吓得不轻,我看他的脸就像张白纸。

好在“四眼书记”在大庭广众面前保持了“领导风度”,没有接着追究。她转过脸,问前来迎接的张沟村支书张梦富,你们没接到乡里的通知啊?

张梦富是在山上的红芋地里翻秧时被村会计叫回来的。他穿着一件圆领衫,裤腿卷到膝盖上边,腿肚子上全是又稀又黄的泥巴,左手拎着破了几个洞的解放鞋,右手还拿着翻红芋秧子的白腊棍。他习惯地蹲在地上,说话时也不抬头。因为不清楚“四眼书记”问他这句话是责怪他没到村外迎接,还是嫌他衣冠不整,所以他吭哧了一会儿,没有回答。

陪同“四眼书记”前来的刘乡长有点不高兴了,瞪了张梦富一眼,跺了一下右脚。张梦富后来给我说过,那个刘乡长一着急上火就跺脚,跺右脚说明急了,跺完右脚再跺左脚说明十分着急,还会伴着骂人的脏话。不过,他当时没有对张梦富发火,在县领导面前发火,是没有能力的表现,刘乡长懂得这一点。他递给张梦富一棵烟。张梦富把鞋放在地上,在裤子上擦了擦手上的泥巴才接过烟。

刘乡长说昨天就通知过了,我打电话到村里没人接,又专门派人过来送的信。他问张梦富,老张,是不是啊!张梦富连忙点头,是,是。信是收到了,可这几天下雨,红芋秧子疯长,不翻一翻就会跟红芋争口……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四眼书记”打断了。“四眼书记”说我是问你们收到了乡里的信后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张梦富愣了一下,看看刘乡长,又看看村会计,一时茫然不知所措。乡里通知时只说县里要来人,没说让做什么准备。过去,每逢上边来人村里总要搞点形式,比如在村口拉一条横幅,上边写上欢迎上级领导来张沟村视察之类的话。这几年上级领导很少有人来张沟村,来的不是计划生育专业工作队的,就是催卖余粮和收农业税的,一进村就挨家挨户跑,然后匆忙回去交差。

那条红布条幅随着来人从事的工作内容不断变换,全是些标语口号,而且有的很吓人。计划生育的口号就写过“对违反计划生育的人要做到五不:上吊不夺绳,喝药不抢瓶,跳河不拦路,发疯不送医,没粮不救济”。意思是死了活该。这条用了十几年的红布条幅,前年被几个妇女扯了分了,拿回家给小孩改裤兜用。

还有就是在村委会门口的空地上临时搭个土台子,放张桌子,桌子上再放只暖壶和几只碗,供领导发表“重要讲话”。因为每回上边来的人都要发表“重要讲话”,有的领导特能讲,从太阳一竿高能讲到过午。有的老百姓称讲台为“炮台”,意思是说领导嗓门儿高,讲话调子高,口号喊得响,但落不到实处,像放空炮。后来,村委会门口的空地批给了几户村民盖房子,讲坛也无处安放了。所以,张梦富接到通知,不光是没想过还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就是做准备也没条件。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么。

刘乡长大概是不想让“四眼书记”误会,指着张梦富又问了一句,你们村就没开个大会传达一下?张梦富老老实实地回答说,传达个球哇!能蹦能跳的没几个搁家里,都出去打工挣钱了,这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到省城上大学那年,张梦富爷爷到省城看病。整个张沟村就我一个在省城的,所以“接待”他的光荣任务就落到我的肩头。我陪他到医院排队挂号,为他取药,到了晚上他就住在我的宿舍里。他给我讲过他当村支书几十年中发生的一些难忘的事情。

他说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传达上边的精神就是开社员大会。一敲钟或者是大喇叭里吼一嗓子,人就到齐了。你不来开会没有工分。那时候工分和口粮绑在一起,你工分少,到年底分的口粮自然少。到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土地承包了,村民不用记工分了,也不用吃集体的粮了,招呼人就难了。一般的情况下,乡干部到县里开会还比较正规。比如计划生育工作,县里开会时书记、县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有时还请来市计生委领导,加上县计生委主任都要发表重要讲话,从基本国策、重要意义,一直讲到各个乡镇具体任务,然后分配“人流”、“结扎”指标,一般来说会议要开两到三天。第一天报到,第二天上午开幕,领导作重要讲话,下午分组讨论,第三天上午总结……到了乡里传达布置时,把村干部招呼到乡里吃喝一顿,一二三四说几条,临了乡长借着几分酒意说,老少爷们儿这事就拜托各位了。丑话说前边,计划生育是“一票否决”,干不好上级会摘我的乌纱帽,那我就先摘了你的乌纱帽……村干部回到村里,开大会招呼不起来,就把几个村民组长找来喝小酒,临末了就简单明了一句话,结扎!哪个狗日的完不成指标,就自己躺手术台上把自己的家伙扎了。

张梦富挤巴挤巴眼睛,你刘乡长只通知说县里来人,也没说来几个人,我派饭都没得办法。“四眼书记”已经从张梦富颓丧的表情中看出了结果。她温和地笑了笑,张支书您不要难为情。我这次和十几个部门的领导一起来张沟村,就是帮你们做准备工作的。

她没想到这句话让张梦富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张沟村有什么大事还需要县领导帮着准备?他在张沟村生活了五十多年,当村干部也有三十多年,“四眼书记”是他见过的来张沟村为数不多的大官之一。他爷爷他大大给他讲过,北京某某部的部长、某省某某省长当年在张沟村打过游击。那都什么年代了,而且他们那时候也就是个游击队员。

他刚当大队民兵营长那年,来了一个大官,是穿军装的,军区的副司令。副司令在张沟村开了个动员会,还作了“重要讲话”,说伟大领袖号召要准备打仗。你们是抗日老根据地,解放战争时又是兵工厂、野战医院的基地,群众觉悟高,要“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带头搞好备战。说不定哪天打起仗来,根据地还放在你们张沟村。副司令走后,张梦富带着民兵夜以继日撅着屁股挖地道,半个村子都掏空了,只是后来并没见打仗。现在听“四眼书记”说准备两个字,他的心一下子紧张起来,迟疑了一会儿才问,又要准备打仗啊,是不是小日本又张牙舞爪了?

他的话把“四眼书记”同来的人都逗笑了。村里的孩子见来了很多陌生人,好奇地跑来观看。孩子个子小,都挤在里边。有两个男孩听张梦富一说,撒腿就向村里跑,一边跑一边扯着嗓子叫要打仗了,要打仗了!那两个男孩中的一个就是我。

刹那间,张沟村一片混乱,噼里咔嚓开门关门的声音,稀里哗啦搬东西的声音,惊慌失措的女人叫骂的声音,受了惊吓的孩子哭叫的声音,以及受了人的感染的鸡飞狗跳的声音夹杂一起,汇成一曲山村杂乱无章的交响乐。不一会儿,村街上就出现了几个背着大包小包的妇女,一边挨着墙根慌张地向后山方向走,一边嘀咕着向村口张望。张梦富早已急了,对他们招着手喊,回来,没仗打!

我至今清楚记得我妈当时用鞋底狠狠地打了我的屁股,骂我嚼舌头根。我把这仇记在了“四眼书记”身上。

一个胆大点儿的年轻妇女高声问道,你们是拍电影的吧?给不给误工费?不给误工费可不给你干。“四眼书记”皱了皱眉头。她的目光和张梦富的目光相遇时,又冲张梦富宽厚地笑笑。“四眼书记”人长得很耐看,笑起来更好看。刘乡长对上级领导的意图心领神会,埋怨地说这儿村民素质太低。他低声给“四眼书记”嘀咕,这村不适合做典型,要不咱换个典型?

“四眼书记”不高兴了,够不够典型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我说了算。张沟村是首长点名要看的点。你我的任务是把典型培养好,打造好。说完,她让张梦富带着去村里看看。张梦富站起来后,看见“四眼书记”的裤子屁股上沾了一根麦秸,就像长了根小尾巴,忍俊不禁笑了一声。刘乡长朝他屁股上踢了一脚。

“四眼书记”问张梦富,你们张沟村过去不归咱县管啊?张梦富不知“四眼书记”问话是什么意思。老老实实地把张沟村几次调整区划的事向她说了一遍。张沟村位于三省四县交界处,一直有“鸡鸣闻三省”之称。从民国时期起,曾三次调整区划,分别归属过三个省。“四眼书记”听后恍然大悟,怪不得一开始是邻省在找张沟村,找来找去找不到,最后在咱们省找到的。

村里混乱的局面已经解除,不少村民纷纷走出家门,用各种各样的目光看着“四眼书记”带的队伍,不时有人向张梦富甩过来一两个问题。这个问,梦富大爷,是不是要搞运动了?这回来了恁多人?有的说,张支书你这回眼睛睁大点,别让人又给你多报几只鸡几瓶酒钱。张梦富一边点头,一边嗯啊地应着,不时向人们挥手,示意他们回自己屋里去。有的村民刚从地里回来,端着饭碗在自家门口蹲着吃,见张梦富带着客人过来,站起来热情地打招呼。“四眼书记”也不时冲村民微笑。有个老太太指着“四眼书记”夸奖说,这妮子长得真俊。“四眼书记”懂得当地人称的妮子就是小姑娘,心里像喝了蜂蜜一样甜滋滋的,对张梦富说你们这儿的老百姓很纯朴,很热情。

“四眼书记”带的队伍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时,突然传来一个女人歇斯底里的叫骂声,哪个万人压的把俺家的车轮胎放了气,看俺家小孩他爸回来不剁了你!随着叫骂声,一个敞胸露怀的女人出现在“四眼书记”一行人的视线中。那个女人五十开外,身材肥胖,站在村街上手舞足蹈好像发了疯一样。张梦富见“四眼书记”脸上晴转多云,眉头也皱了起来,赶紧一溜小跑到了那个女人面前。他不知给那女人说了几句什么话,那个女人伸手去抓他,他转身就跑。那个女人脱下鞋子朝他扔过去,张梦富你别拿鸡毛当令箭吓唬老娘,老娘不吃你这一套。什么他妈书记乡长。他管天管地能管老娘屙屎放屁?他要不愿听老娘骂街,就给老娘换个新车胎!

“四眼书记”看见那个骂街的女人身后是座三层的小楼,红砖红瓦,造型也有点儿别致。小楼四周是个小院,院墙是白灰抹的,上边爬满了瓜秧一类的绿色植物,显得生机勃勃。她的眼睛一亮,这是谁家?刘乡长赶紧回答说是张梦仁家。“四眼书记”问张梦仁是做啥的,你们村干部吗,怎么全村就他家的房子好?刘乡长说张梦仁是我们乡第一个百万富翁,全县的致富先进典型。他主要从事农产品经纪和物流配送。村会计插话说,在过去,这叫投机倒把!这孙子贼有钱!

“四眼书记”沉吟了片刻。她旁边的农业局长补充说张梦仁在咱县也是数一数二的农产品经销大户,光跑长途的运输车就有二十多辆。“四眼书记”想了想,说,我见过这个人,去年表彰大会上是我给他颁的奖状奖杯。挺随和的一位大叔,喜欢笑。说完又问那个女人是谁,狼狈跑回来的张梦富回答说是张梦仁的媳妇“老套筒子”!

“四眼书记”没听明白,百家姓里还有姓老的?村会计抢着回答:有,有,老子不就姓老吗?他的话招来一片嘲笑。张梦富给“四眼书记”解释说,“老套筒子”是当地人对过去打猎人用的火药枪的别称,那种枪装上火药,一点火就着。“四眼书记”这回听明白了,那种枪是不是容易走火,用在比喻人就是说人的火气大?张梦富连连点头,是那意思,是那意思。这个“老套筒子”一句话不投机就骂大街。

刘乡长生气地说,还是张沟村民老实。要是搁在别的村,村民早告她污染听力环境罪了。“四眼书记”坚持要到张梦仁家看看。张梦富劝她不要去,那个“老套筒子”可不是个玩意儿,一句话不对她的脾气,她天王老子都敢骂敢打!“四眼书记”冷冷一笑,我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还怕一个农妇?说着朝张梦仁家走,随行的县部门领导和刘乡长一行人紧张了,紧紧护卫在她的周围。

张梦仁的媳妇一看来人的架势,马上明白果真有领导来了,心里有点儿发憷,但在很多双熟悉的村民眼皮底下又不愿装孬,就倚在门框上,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你好,你是张梦仁同志的家属吧?“四眼书记”满面微笑地伸出手,想和“老套筒子”握手。“老套筒子”翻了翻眼皮,看了“四眼书记”一眼。我是张梦仁的老婆,你是谁,和他什么关系,你们在哪儿认识的?刘乡长上前一步喝令“老套筒子”住嘴。他说这是咱县的县委副书记,你说话客气点!

“老套筒子”不以为然地抹了抹嘴唇,县委副书记有多大权?我家男人在外边搞破鞋你能管了吗?刘乡长看了张梦富一眼。张梦富缩着头站在后边,看样子是不敢惹“老套筒子”。好在随行人员有公安局的同志,他朝“四眼书记”前边一站,对“老套筒子”严厉地说,书记是来视察工作的。你们家的狗扯蛋事找你们村上,村里管不了再找乡上。“老套筒子”鼻子哧哼一声,张梦富他狗屁事也管不了。你们看看俺村学校的房子都要塌了,他能弄来一分钱买一砖一瓦?

“四眼书记”朝前走了,其他人跟着她往前走。刘乡长和张梦富走在一起,低声对张梦富念叨一句,这种熊娘们儿,换我早休了她!张梦仁不知咋撑的?

“四眼书记”在张沟村转了大半天,临走前在村头开了个碰头会。张沟村村委会由于长期无人办公,更没有人修缮,前几天下大雨时屋顶被淋塌了。“四眼书记”第一个要求就是把村委会的房子修好,费用由县乡两级拨付。她对组织部的同志说,你们把那些先进村党支部的一些东西尽快搬过来,好好布置布置,像党员之家,支部工作目标责任制等等。然后,她问大家的意见。

有人说张沟村的农业还是不错的,庄稼长得好,果树也长得好,人勤地勤,是个老农业先进,就是水利设施毁坏严重,这大雨过去几天了,有的地里水还没排出去。“四眼书记”说这是农业局的事。你们农业局想办法解决。如果农业方面出了问题,你们局长向书记县长两个一把手检讨去。

有人说张沟四个自然村太分散,自然村与自然村之间的路不好走。“四眼书记”说这是交通局的事情,交通局想办法,不在这里研究了。最后,“四眼书记”又问张梦富有啥意见。张梦富虽然到此为止还不知县委副书记等人到张沟村来要做什么。但是他毕竟也有多年农村工作经验,朦胧意识到是好事。他说,刚才“老套筒子”已替俺说了,俺村小学校是危房,万一再来场大雨,那些娃娃……他的声音哽咽了,能不能给俺村盖个学校?他说这话时眼睛一直盯着刘乡长的脸。他没有把几次找乡政府协调村小学改造,挨了刘乡长几次训斥的事说出来。

会场上一阵沉默。刘乡长看县里来的同志包括“四眼书记”有些为难,就对张梦富说,眼下都要钱,哪个急先用,等领导来时,你让学生放假,就说学校是过去生产队的养猪圈!刘乡长的话激怒了张梦富。他红着脸,严厉地说,刘乡长你说话不怕闪了舌头根啊!上级早就说过再苦不能苦教育,再难不能难孩子。你这当乡长的把娃娃们上学的地方说成猪圈,老少爷们儿知道了还不跟你玩命!

刘乡长知道自己说错了,正要分辩,被“四眼书记”制止了。“四眼书记”说这事也不难为你们乡政府。你们乡是个穷乡,办教育的负担够重的了。这样吧,县里给十万,老张支书你们发动村民自力更生,争取一个月内把学校建好。

张梦富忙不迭地点头,连说了三个管、管、管!他毕竟做了三十多年村干部,到这时心里明白了,张沟村要来大领导视察,“四眼书记”这一行人是来找问题,然后想办法把问题解决,说白了是来送钱的。这是个好事。不要白不要,能多要就多要。他接着又提出了村通往乡的道路问题,农用电问题,建蔬菜大棚的投资问题、通广播电视问题,总之提了一大堆问题,说了一大堆困难。这期间刘乡长几次跺右脚,直到刘乡长跺了左脚又跺右脚他才停下话头。

“四眼书记”有的当场拍板让有关部门解决,有的说回去向县委常委会汇报。最后,“四眼书记”提了一个让张梦富挠头的问题。她说贫困村应当让上级领导看到村民的精神面貌不贫,改天换地的精神不贫,脱贫致富的志向不贫。比如那个张梦仁就是个很好的典型,可以让他重点介绍一下他是怎样勤劳致富的。

村会计在一旁说,张梦仁可不是一般人,他开始做生意时是他老丈人帮的他。别人没摊上他那样的好老丈人!“四眼书记”又皱起眉头。秘书赶忙递上茶杯。她喝了一口茶,又问刘乡长,这个村这几年上访户多不多?上访是基层最头疼的事,万一领导来了被上访户缠住,就会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她对这个问题非常关心。

刘乡长想了想,说张沟村还真没有上访户。说完看了张梦富一眼。张梦富刚刚点了下头,村会计在一旁又插话说,俺这里天高皇帝远,没人来投资,不用搞征地和拆迁安置,当官的也没有东西可捞,没啥可上访的。就一个上访户还是老板张梦仁的媳妇,老是告张梦仁在外边搞破鞋……

“四眼书记”对张梦富和刘乡长说,他那个媳妇说话有点不沾边。你们乡村两级做做他媳妇的工作,不要把一场好戏让她媳妇一锤给砸了!到那个时候,你们不光对不起这些支持你们的单位,没法向县委县政府甚至省委省政府交代,银行找上门让你们还贷就够你们受的!

刘乡长连忙回答说没问题,请领导放一百个心一千个心。

张梦富又蹲下了,连连摆着手说,这不管。

“四眼书记”用严厉的目光看了他一眼,这事必须管,你还得亲自管!

张梦富又摇头,这事我不管。

“四眼书记”有点火了,你是这里的村支书你不管谁管?

张梦富又说,我真不管。说完又叹气。

“四眼书记”更急了,张支书你到底管不管?

张梦富也急了,猛地站起来,说,我说不管就真不管。你就是撤了我的职也不管。

刘乡长听明白了,赶忙对“四眼书记”解释说,这里人说的管不是管理那个管,而是,而是……但是,但是……他急得跺着脚,生怕解释不清楚。这么给你说吧,比如咱说这事能行,就是能干,不行就是不能干。这里是说管,就是行,不管就是不行。老张刚才的意思不是说不管理“老套筒子”,而是她太厉害,他没办法管她。对不老张?

张梦富点点头。

“四眼书记”说,这个我也不管。我只看结果。

“四眼书记”走后,刘乡长留了下来,他同张梦富又对一些细节做了精心谋划。他说张梦富呀张梦富,我知道你梦里都想富,现在你致富的机会来了,就看你能不能抓住。

张梦富说我个人致不致富不打紧,只要能让张沟村的百姓觉得有盼头,我没白当几十年支书,死了能合上眼。他又问,刘乡长你给俺透个底,到底多大个头头要来张沟村?刘乡长瞪了他一眼,这都不该你问。你把你该做的做好就行了。两人说到这里,自然就说到了张梦仁媳妇的事,都觉得很难办。地里挖几条水沟,路上铺些石渣子,就是盖学校只要材料备齐了也没问题,恰恰就是人的问题不好解决。你真要安排领导参观张梦仁家,就不能不让他媳妇露面,总不能把他媳妇锁屋里吧?那是非法拘禁。刘乡长想得头都疼了,才拍了下脑袋,你看这样行不行,找张梦仁谈一谈,让他把他媳妇接县城住一段时间。

张梦富连忙摇头说,不管,他才不会接他媳妇去县城住,那样他搞破鞋不就不方便了!刘乡长斩钉截铁地说这回必须让张梦仁听咱的。狗日的再有钱,还能赶上我乡长的权力好使?我最拿手的好戏就是治那些不听话的老板。他抽了口烟,又说你要怕跟他谈不通,我亲自找他谈。这狗日的还不会不给我面子。

同类推荐
  • 金沟里的戴枷人

    金沟里的戴枷人

    公元一八八七年(清光绪十三年)残冬的一天,看看将近午时,北京街头突然响起一阵阵沉闷的锣声,这令人心悸的声音,使本来就砭人肌骨的寒风,显得更加阴冷。随着锣声,一辆木笼囚车,被一群如狼似虎的兵丁和刽子手,押进了菜市口法场。刽子手打开囚车,把穿着罪衣,插着斩标的囚犯拉出木笼,架到了刑场上。黎庶们冒着凛冽寒风,前拥后挤地围在法场四周看热闹。只见那名斩犯,膀宽背窄,身材魁梧,虽是蓬头垢面,眼含悲愤,却也能看出昔日的英威。此人乃是吉林候补道尹李金镛。
  • 米秋的慢时光

    米秋的慢时光

    这时的太阳落在了地平线上,西边天空的霞光水彩画一样绚丽。黄昏的气息正慢慢荡开,远处一列黑色的货车像一只快速蠕动的长虫,吐出一串灰白色的烟雾,哐哧哐哧地又从视线中消失。一辆载重汽车失忆一般,把自己当成火箭,从身后并不宽畅的马路上呼啸穿过,腾起的尘灰弥漫成一道辽阔的横幅,许久才恋恋不舍地淡开。四周倏地安静下来,没有狗吠,也没有顽童打闹哭叫的声音,黄昏的喧闹退潮一般,一下子退出到很遥远的地方。米秋有些呆愣,像从一个世界跨越到另一个世界,远处明晰的天空和苍翠的山色,近处参差的建筑和葱茏的林木,还有脚下的红土,在她的意识里竟成一幅层次分明的水墨工笔。而面前挑着桶的刘梦之,则如同剪影,融进黄昏。像电影里的某个镜头,拉开之后的定格,有种说不出来的味道,简单而静好。
  • 卧底中将

    卧底中将

    国民党反情报将军怎样为共产党提供情报?国防部红派司如何发挥至高无上神奇作用?地下党为什么能战斗在敌人心脏游刃有余?百万雄师渡长江第一船怎么能在芜湖登陆?描写史存人物传奇经历智勇双全可歌可泣,解密真实历史前因后果震撼千古惊心动魄。
  • 金山寺

    金山寺

    当是一种职业性警觉,宋宝琦即使沉睡中也会被一声短促细微的短信振铃惊醒,且懵懂状态中反应准确无误:一把从枕边摸起手机且对准位置:您好您好是哪位?短信短信!身边的老婆比他更神,黑下有风吹草动她总是先知先觉且头脑异常清醒。接下来男人把手机举在女人面前让她念。这也是常态,之所以如此,一是他不用找眼镜,省去一通麻烦,另外,也是最具实质意义的:他“现阶段”外面“清爽”,无暴露隐私之虑,乐于顺水推舟自证清白。
  • 烧荒

    烧荒

    《烧荒》为“当代书丛”的其中一册,是董立勃继《白豆》之后的又一力作。小说讲述了新中国建国后,兵团战士们在下野地烧荒,开垦耕地,与自然冲突,与爱情和人性冲突的故事。《烧荒》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丰满,是一部描写红色年代的经典小说。小说描写了新中国建国后,兵团战士在下野地烧荒,开垦耕地,与自然冲突,与爱情和人性冲突的故事。烧荒是那个火红的年代里激情燃烧的象征。在这个大背景下围绕盘砣、支齐、阿布、花木兰、占石等主要人物展开一系列的情感纠葛。
热门推荐
  • 精灵聊天群

    精灵聊天群

    “久我景明同学,请和我交往吧!!”“抱歉,你不在我的——”“没事!!我知道你喜欢它,我们可以一起!!”“嗯?!”这是一本十分正经的文,请相信作者的节操!!聊天群绝不是某某软件!!PS:已有百万连载老书。关键词①: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口袋妖怪,宝可梦。关键词②:写实,宠流,蛋生,慢热。PS:从零开始的科普文,不了解者也不影响阅读。
  •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余秀华说:“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它的劣根性。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的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本书从余秀华近年创作的2000首诗歌中精选100余首,主题涉及爱情、亲情、生活的困难与感悟,生活的瞬间的意义等。
  • 倾世毒医:绝世废柴九公主

    倾世毒医:绝世废柴九公主

    她,千离雪,21世纪的金牌神医,兼王牌杀手等等神秘身份,却因装逼从19楼跳下去摔死,还好死不死的穿越了。穿越也就算了,还偏偏穿到了一个奇丑无比又不受宠的圣羽皇朝废材九公主身上,贼老天!你丫的再坑点试试?!唉~,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理千雪悲催的认命了敢说姐姐是废材?姐分分钟完虐你们这些所谓的“天才”骂姐有娘生没娘养,给姐站出来!分分钟揍到你亲妈都认不出来!他——真的是那个说这货高冷的?出来走走?这丫的明明就是个不要脸的逗逼好吗?——新书发布,还请各位多多支持哦~不喜勿喷!
  • 女神大人快长大

    女神大人快长大

    人间谁都不敢惹,地间无鬼能当道。一不小心捡了个女神就要养到大,你说辛苦不辛苦。女神大人求求你快快长大,别再折磨我啦!--小东敢怒不敢言
  • 重生农门娇

    重生农门娇

    元梦死后重生到庄户人家,瞧瞧这家穷的,连饭都吃不饱。守着无比富饶的大海怎么会饿肚子呢,这不是抱着金饭碗要饭吗?看元梦如何从大海里捞金。怎么瞅着这家人有点神秘呢?看女主如何拨开重重面纱,有仇的报仇,有恩的报恩,看看现代女孩是如何活出别样的人生来。
  • 今天又是追妻的一天呢

    今天又是追妻的一天呢

    “莫情,好不容易放次长假,不出来可惜了。”只见一身形修长气质不凡的少年,修长的手拿着手机静静的听着手机那边传来的声音。
  • 战国第一纨绔

    战国第一纨绔

    公元前361年,战国时代,大争之世。这一年,一个满心壮志的年轻人孙膑刚刚告辞了师傅下山,准备去魏国安邑投奔自己的师兄庞涓。这一年,庞涓还是魏国的大将军,位高权重。霸主魏国威震天下的时代已经持续了六十二年,看起来还将持续下去。这一年,秦孝公刚刚颁布了招贤令,商鞅尚未入秦,还是魏国相邦公叔痤的家臣。这一年,田因齐尚未继位成为那位青史留名的齐威王,还在魏国之中苦逼充当一名质子。也是在这一年,吴杰穿越到了一个魏国纨绔子弟的身上。“我本来只想好好的当一个纨绔,但时代要我成为一位注定要载入史册的精英,我也不想的啊。”——《华夏史·吴杰世家》QQ交流群:672482759
  •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本书正是在关注和研究这些(以及其他相关的)前沿问题的基础上,对美学界、哲学界、文艺界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成果。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这是当前文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它要追问的是当下的电子媒介时代文学会不会消亡的问题。中编为“观照文艺学学术史”,主要关注并深刻研究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美学学术史等前沿问题。下编为“美学的沉思”,这实际上是百年美学学术史的缩写,是在总结以往美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价值美学的构想。
  • 严歌苓作品:一个女兵的悄悄话

    严歌苓作品:一个女兵的悄悄话

    一部犹如《芳华》序曲的佳作,它是严歌苓对往昔的追忆,也是她给青春的一个交代!在生命垂危之际,文艺女兵陶小童回忆起过往。为救她而牺牲的团支书王掖生、为宣传队的存在而放弃前途的刘队长、油嘴滑舌而又令她心动的徐北方、对她又爱又恨的女班长孙煤……在这个似乎人人都忙着扫地、冲厕所、喂猪的宣传队里,多愁善感的陶小童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无论怎样锻炼,她都难以像别人一样“成熟”。于是,她决定把心肠变硬,从过去那个怯生生的女孩子,变成一个顽强的女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