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900000005

第5章 求学岁月:贯通中西学问(5)

《新潮》与《新青年》有许多相同点,它们不局限于思想文化范围,主体是关注社会,研究和讨论“社会因革之方”。傅斯年在《旨趣书》中已经阐述的相当明确,罗家伦后来进一步总结说:“我们不但主张,而且实行彻底的以近代人的语言,来表达近代人的意想……用科学的方法来整理国故。我们推广这种主张到传统的社会制度方面,而对固有的家族制度和社会习惯加以批评。我们甚至于主张当时最骇人听闻的妇女解放。《新潮》的政治色彩不浓,可是我们坚决主张民主,反封建,反侵略。我们主张我们民族的独立和自决。”罗家伦和傅斯年都强调了《新潮》杂志对人和社会的关注与研究。如果系统研究傅斯年这个时期所发文章研究的重点,更能发现这个问题。

傅斯年在《新潮》发表的文章可以“五四”运动为界。前五期他发表关于人与社会方面的文章最多,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约35篇,其中约12篇是论述人与社会方面的文章,可以看作傅斯年早期社会政治思想的系统阐述。这里分两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1)关于人性与人生观的论述。傅斯年在《人生问题发端》中系统论述了人性与人生观问题。人是社会的细胞,是研究社会、政治等问题的基础,所以讨论人性、人生观是讨论社会诸种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傅斯年在文章的开始就强调:“人生问题是个大题目,是个再大没有的题目。”如果“不曾解决了它,一切思想,一切行事,都觉得没有着落似的。”傅斯年在系统论述此问题以前,将中外古今关于人生观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和介绍。西方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涉及到哲学界、生物学界和社会学界。具体说来,达尔文、斯宾塞、孔德、哲(詹)姆士、尼采等人曾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人生观进行阐述,最后形成生物学派和实际主义学派两大流派。两派的主要区别是:生物学派的人生观念是机械的,实际主义的人生观念是创造的。至于具体的观念都比较抽象,难于一一分析,亦不是此文研究的重点,故略而不论。

中国历史上对人生观的认识主要分为三派:其一,达生观,以古代的庄周为代表。达生观的主要观念“齐生死,同去就”,人生不过是一切物质的结合,随时变化,没有不灭的精神,没有性质的差别,尧、舜与桀、纣同样“死则腐骨”,没有区别。这种人生观念,必定造出与世浮沉的人类。傅斯年对这种人生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历史上这种人生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中国人只见物质不想精神;第二,中国人缺乏科学观念,所以,这样在科学上讲不通的人生观念却可以在中国行得通;第三,也是最要紧最关键的是专制政治的影响,中国政治永远是昏乱的。在昏乱政治之下,没有人生的乐趣,也没有了人生追求,生死看得很淡,就形成了达生观。

其二,出世观。出世观又分两种:一、肉体的出世;二、精神的出世。前者是中国的隐逸之士,中国传统社会许多隐士,是专制政治消灭个性的结果;后者是佛教思想。

其三,物质主义。中国的物质主义人生观最占优势,中国历代专制政治,不许人有精神上的见解,教导人专在物质上用功夫,影响到人生观方面,只要求物质的享受,吃好、穿好、住好,只知求快乐、纵淫欲,精神上的要求、个人修养、快乐、希望等永不会想到,坚持这种人生观的人不仅卑下不堪,有时与猪狗一类动物一样。

其四,遗传的伦理观念。傅斯年认为:当时中国最有势力的人生观念,是传统的伦理主义,认为人是为道德而生,也就是为所谓圣人制定的道德而生,道德指明的只有君父,只有制定道德的圣人,而对这些君父、圣人只有无条件的依附,不许存在个人,这种道理根本不承认人生。傅斯年把这四种人生都称“左道”,原因是这些人生观都不是拿人生解释人生问题,都是拿“非人生”破坏人生,都是拿个人的幻想或是一时压迫出来的变态,误当做人生究竟。总之,以上所说的人生观都不是现代社会所应有的人生观。

对于什么是现代人应有的健康的人生观,傅斯年认为应当是:“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为了更确切表达这个概念的含义,他又用英文进行了表述:“The free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s for the common welfare.”对于这种人生观念,傅斯年进行了阐释:自由发展个人,就是充分发挥己身潜蓄的能力,却不遵照固定的线路;公众的福利,就是大家皆有的一份,而且是公共求得的福利。为什么要为公众的福利?就是因为个人的思想行动,没有不受社会的影响,并且社会是永远不会消灭的。怎样能实行这种人生观念?就是努力。实际上,傅斯年是利用讨论人生观的问题,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按照他的理论,每一个人都要自由自觉地努力去做好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社会富足、发展、进步,个人的利益和价值也就得到了实现。人与社会具有强烈的一体性关系,人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

(2) 对社会的认识和批判。傅斯年在《新潮》第1~5期发表的文章,有十几篇是关于社会政治的文章,主要批判社会存在的问题,呼吁进行社会改革和革命。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傅斯年在1918年11月写成的《社会革命——俄国式的革命》,文章对十月革命进行了充分肯定,并且对世界革命演变趋势进行了积极评价。他在文中首先肯定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他说:“一年以来,我对于俄国的现状绝不抱悲观,我以为这是现代应当有的事情。将来无穷的希望,都靠着它做引子。”接着傅斯年对世界革命演进形式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近世史之精神,全在思想自由。文艺复兴后,此思想之自由一现于“宗教改革”……精神上脱离宗教专制,对文化的演进做出了贡献。第二种演变是政治革命,试验者是法国,而现阶段要进行改革的是社会。傅斯年对此论述说:“凡今日之社会,本其历史上之遗传性质组织,多有不适于现在者;或仅有形式而无灵性者;或有许多罪恶凭传之而行者。推翻之另建新者,理想上所有事也。”也就是说,过去的宗教革命、政治革命都没有触及传统的社会组织、规范准则等,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俄国十月革命标志社会革命取得成功,在世界的影响不可限量,所以“将来俄国于文明史上非同等闲。德哲人尼采谓兼并一切之能力,吾则谓俄之兼并世界将不在土地国权,而在思想也。……中欧各国起了社会革命了!俄国式的革命到了德意志了。从此法国式的革命——政治革命——大半成了过去的事;俄国式的革命——社会革命——要到处散布了”。从历史的演变来看,傅斯年的预言是正确的,社会革命在中国迅速兴起,荡涤传统社会的污泥浊水,并在短短几十年内夺取了全国政权。可是傅斯年本人的社会革命思想却犹如昙花一现,不论对俄国的认识,还是对社会革命认识都到此为止,从此以后他转向要求对社会、政治进行和平改革,反对暴力和武装革命,对俄国也渐持批判与否定的态度。

研究现代思想史的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反传统问题,主要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及其维护专制的基础,包括制度、规范与意识形态等,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到了清代后期,原有的专制制度、规范人伦的礼教,处处表现出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五四时代的新文化,主要就是针对传统中不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这一方面展开批判,意在解放人心,吸收新文明,改造旧文明,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傅斯年在新文化运动中发表的关于社会批判的系列文章,主要是批判传统礼教规范的,如《心气薄弱之中国人》、《自知和终身不业》、《社会——群众》、《社会的信条》、《破坏》等。在《社会——群众》、《心气薄弱之中国人》中,他批评了中国封建专制政治长期统治下,民众的一些劣根性。他认为,中国一般的社会,有社会实质的绝少,只有群众,而社会与群众的区别主要是,社会的民众有细密的组织,健全的活动力。而群众仅是散沙一盘,乌合之众。他把当时的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相比较,认为西方社会是健全的,所以个人的能力有机会发展;中国人所凭托的社会,只是群众。他把中西社会形象地比做矿物,西方社会是多边形复式的结晶体;中国社会是附着在岩石上半沙半石的结合。他认为中国的官署、官吏、工商会等都是“社会其名群众其实。至于乡下的老百姓,更是散沙,更少社会的集合。”即使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学生的生活“也是群众的,不是社会的。”傅斯年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有群众无社会,并且喜欢群众的生活,不喜欢社会的生活。”这种社会状况生出的恶果,“第一,是社会上多失职和不称职的人;第二,是使社会不健全了”。傅斯年在此文中基本上是就事论事,只强调了中国当时有群众无社会,整个社会是一盘散沙,这种社会状况的危害,傅斯年没有深论,应该说各阶层民众没有责任心、凝聚力,这是中国落后、社会混乱的重要原因。

在新文化运动中,新兴社会力量以《新青年》、《新潮》为主要领地,批判传统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为专制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着力较多,其中包括以儒家纲常名教为中心的伦理道德和宗法制度、规范信条等。陈独秀曾强调指出:“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傅斯年作为激进的青年代表,其批判的重点也集中于此。他在《万恶之原》中曾尖锐指斥名教,“其实名教本是罪人,哪里有不名教的罪人,名教本是杀人的,哪里有不杀人的名教。”在《社会的信条》中对传统的信条进行了批评,他所说的信条主要是封建专制社会的规范准则和教条,信条与社会有密切关系。傅斯年在文中指出:“一般社会里,总有若干公共遵守的信条。……中国社会里,自然也有若干信条的。”但是当时社会的信条,是历史上遗传下的,是有极大威力的,是旧道德所托命的。一般情况下,信条应根据社会状况设立,随着社会变化而演革损益,但是信条、规范又属于意识形态,有相对的稳定性。尤其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为专制政治服务的、以儒家纲常名教为主体的信条、规范对中国社会有深远的影响。辛亥革命名义上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民主共和政权,实际上不仅政权长久地被封建专制余孽所控制,以纲常名教为主的规范、信条更是制约着社会各个层次。新文化运动时期,许多人都注意了传统的规范、信条影响、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傅斯年对此论述说:“信条总应合于现日的社会情形;若是遗传的信条,经过若干年,社会的性质改变了,人生观念不同了,我们反来遵守历史上的信条,岂不同信仰死灵魂,崇拜泥菩萨一样?可是中国现在社会上的信条,一百件中,就有九十九件是死灵魂、泥菩萨。”他最后呼吁:“我们必须建设合理性的新信条,同时破除不适时的旧信条。”傅斯年对传统社会各个领域的批判表明了他当时的思想意识。从批判的内容和态度来看,他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缺乏理论的深度和系统性。可以看出,他对社会的认识、对批判对象的了解都比较肤浅,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且有较强的感情色彩。这说明他的社会政治思想尚处于初步形成时期。

(二)发展自己与改造社会

正当傅斯年主编《新潮》杂志,积极撰写文章,鼓吹“民主”与“科学”,宣扬新文化,抨击旧传统旧道德,向传统社会意识猛烈攻击的时候,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激变,由此而引发了“五四”运动,把埋头写文章、编稿子的傅斯年拉到社会,由文化批判转变到社会批判方面。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举行分赃会议,中国北洋政府作为战胜国参加了会议。会上,中国代表要求收回德国在中国的领土和权益。可是,各帝国主义无视中国的要求,把德国在中国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而中国的代表竟然同意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5月1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洋政府外交委员会委员长汪大燮把此消息告诉了蔡元培。翌日,蔡元培在北京大学西斋大饭厅召集学生代表一百多人开会,讲述了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相互勾结,牺牲中国权益的情况,指出这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号召大家奋起救国。同学们听了蔡元培的讲话,都非常激动。傅斯年本来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又是山东籍的学生,想到自己饱受苦难的家乡父老,又要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更有其他同学所不具有的激愤。5月3日晚上,北京大学学生会在法科大礼堂举行了一千多人的集会,并邀请了北京各校代表参加,讨论了当前救国应采取的步骤,决定第二天举行游行示威。会议推举20名代表负责学生的组织工作,傅斯年由于在同学中间素有威望,被同学们推举为代表和游行总指挥。

5月4日,学生高举“外抗强权,内惩国贼”的标语在校园集结,傅斯年扛着大旗率学生在天安门与其他院校学生会合,然后向东交民巷使馆区进发,准备向各国使馆抗议示威。走到东交民巷,受到外国军警的阻拦,学生推举代表向各国使馆递交了说帖,这时有学生提出:我们找卖国贼算账去,于是傅斯年又率学生经御河桥直奔赵家楼曹汝霖的住宅,火烧了曹汝霖的住宅,痛打了章宗祥。第二天,在讨论下一步行动时,傅斯年和一位名叫胡霹雳的同学意见不一致,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后二人互殴,胡霹雳动手打坏了傅斯年的眼镜,傅斯年一怒之下,发誓不再过问学生会的事。

“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傅斯年作为具有新思想的学生领袖,虽因个人意气不再直接参与,但他的思想和注意力不可能离开这一震撼人心的爱国运动,只是从台前转向了幕后,一方面为其他学生领袖段锡朋、罗家伦等人出谋划策,一方面开始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和意义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研究。

“五四”运动由学生发起,但随着运动的深入,工农群众成为运动的主力,广大工农民众的积极参与,使运动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运动的发展过程给有识之士以深刻的启示:要达到救国的目的,单是青年学生基于爱国热情从事爱国运动,力量是弱小的,无力与反动势力相对抗,最深厚的原动力在广大民众之中。

五四爱国运动唤醒了民众,震动了社会,由于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终于取得了胜利。而运动的胜利进一步促进了民众的觉醒、社会的进步。运动过后,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同类推荐
  •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册)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册)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 名人传记丛书:拿破仑

    名人传记丛书:拿破仑

    名人传记丛书——拿破仑——令整个欧洲为之战栗:“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山西关夫子——关羽,生前为将、为侯;死后封王、封帝;成圣、成神。他的传记载于史籍,他的故事在说话、话本、小说、稗史以及民间口头演绎流传;他的形象在戏曲舞台上勾画塑造;他的道德情操被讴歌赞颂;他的“神灵”被膜拜奠祀,以致于“庙食盈寰中,姓名遍妇孺”,成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影响久远的历史人物之一。对他的崇拜长期不衰。非但如此,就是在国外如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关羽也受到相当的崇敬,有众多的信徒。
  • 卡梅伦新传:毅力创造奇迹

    卡梅伦新传:毅力创造奇迹

    《卡梅伦新传》是全球具影响力人物丛书之一。本书主人翁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缔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他拥有显赫的家世,名校学习的背景,而后一层层跃进,成功当选并连任英国首相,成为当代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颗新星。鲜为人知的是,卡梅伦曾经遭遇过种种磨难,从少年时代的求学经历到从政路上的坎坷仕途,他所经历的挫折和困难超出了常人的想象。然而,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也时刻谨记肩上的责任。他没有因为一时的失败而一蹶不振,也没有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轻狂自大。这位英国前首相有怎样的毅力、智慧和才情,确实值得研习、品评和借鉴。
  • 绘画天才:毕加索

    绘画天才:毕加索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魔女不开花

    魔女不开花

    《魔女不开花》是艾可乐所著的一部青春文学作品。《魔女不开花》讲述:那个男生的头上……开出了花。菜鸟魔女夏雪儿的一次魔法暴走,让冰山大魔王端木夜辉的头上开出了美丽的花。为了解决这个超级麻烦的问题,她不得不让他住进了自己的房子。一场以魔法开始的同居,却有着绝对不平静的过程。他讨厌她的碎碎念和小迷糊,而她讨厌他的龟毛和洁癖,在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还有个性大条又没有神经的表格在一旁推波助澜!一种爆笑之下的感动,一段离奇的魔法奇缘——这一次的超浪漫华丽恋爱,是属于菜鸟魔女夏雪儿的!
  • 穿越之皇后不准跑

    穿越之皇后不准跑

    一次意外,让篮訫灵魂穿越到朗月王朝,成了宰相府的小姐,又是意外,被当今皇上看上,封为皇后,拥有被所有人都羡慕的荣华富贵,偏偏当事人却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一心想要追求自由,接到圣旨之后,修书一封,随即离家出走,成为朗月王朝有史以来的第一位”逃后“,结果惹怒圣严,亲自率人追捕……(本书为皇后不准跑整改篇)
  • 订制老公

    订制老公

    “老公,我怀孕了。”“太好了,我要当爸爸了,可以停工几个月不干活了。”第一次见面他又搓又穷,第二次见面两人民政局领证闪婚。婚后她才知道上当了,她被骗婚了!老公摇身一变,变成富可敌国的商业帝王,从此恩宠有加,偏偏独宠她一人。别人被宠成公主,她被宠成宇宙第一污后。现在悔婚还来得及吗?新书《老公,请克制!》火爆连载中~
  • 王小波全集(第八卷)

    王小波全集(第八卷)

    王小波无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英年早逝。然而,他的作品蕴含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显现。他创造的文学美,他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像透过时间阻隔的强光,给无数有思想、爱智慧的青年入带来光明。
  • 五教章集成记

    五教章集成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arold Pinter Plays 2

    Harold Pinter Plays 2

    The second volume of Harold Pinter's collected work includes The wkkk.net CaretakerIt was with this play that Harold Pinter had his first major success. The obsessive caretaker, Davies, is a classic comic creation, and his uneasy relationship with the enigmatic Aston and Mick a landmark in twentieth-century drama.'The play remains a masterpiece.' Daily Telegraph The Collection This one-act play for television explores the sexual manoeuvres between two couples in the clothing trade. 'Taps the adrenal flow of contemporary guilt and anxiety.' Time The Lover Richard and Sarah conduct themselves with apparent respectability in the mornings, whilst living out a sequence of erotic rituals in the afternoons. 'Beautifully written... the sexiest play I remember seeing on the television.' Sunday Times The volume also includes Night School and The Dwarfs, plus five revue sketches writte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 悍妃从商记

    悍妃从商记

    当再次醒来,看到儿子,她心情激动,却不想却深陷在一个帝王阴谋当中,且看花想容如何用自己的商业头脑,打造一片,古代的惊天商业帝国……
  • Letters from England

    Letters from Eng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文馆的穹幕电影(科学知识游览车)

    天文馆的穹幕电影(科学知识游览车)

    《天文馆的穹幕电影》本书为你讲述天文馆里的各种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Swords of a Rising Power 大国长剑

    Swords of a Rising Power 大国长剑

    1966年7月1日,第二炮兵正式成立,它的名字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后来被世人称作中国战略导弹部队。1984年国庆大阅兵时,第二炮兵为整个世界所震惊,然而一支强大的军队背后必然有千万个无私奉献的幕后英雄。许多官兵家属舍弃城里的工作,跟随丈夫上高原、进戈壁、钻山沟,一住就是一辈子……本书作者带我们走进那段峥嵘岁月,全景式地展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初创时期,第一代导弹人在接近原始的状态下的山坳里,献身导弹事业的战斗历程。讲述导弹部队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呼吁世界珍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