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93400000001

第1章 猪孩(1)

来源:《星火·中短篇小说》2010年第01期

栏目:置顶

鸡叫第一遍的时候,吴以力照例翻到女人身上,动几下就下来,就去了厕所。女人还没晃过神来,吴以力就离开了她。这已经只是吴以力叫她起床干活的方式了。她的眼皮像两片磁铁,要合到一块去,但她明白自己绝不能再睡了,就掐了几下屁股。屁股掐后,她忍不住要摸摸身体的其他部位,但实现不了了。一只大手突然抓住了她一绺头发,把她拉出了被窝。“我不是起来了吗?”她轻轻的叫喊着,怕吵醒这只手的其它力气。但这只手的力气仍是有增无减,把她牵往猪圈。猪圈与厕所是一体的,那里养着两头猪,一头换货猪(肉全卖了换日用钱的),两百多斤了,一只过年猪(年关时杀了自食的),只六十来斤。女人不明白吴以力为什么打自己,就越发不敢违抗,温顺地弓着腰挪到了猪圈。

——原来是过年猪死在圈里了。

女人立即熟面一样柔软。

“扯的猪草里肯定没有毒草,我哪一天不是小小心心服侍它们。昨夜半夜睡前我来看了,都好好的,怎么?”

女人想减轻惩罚。还好,她只被往猪栏上磕了三下,一重两轻,也没有出血。幸亏猪栏还是木头做的,若是赶上时代改为铁栏了,定会头破血流。

吴以力磕完,甩甩手,就扛起死猪走了,因为他是一个停不得的人。他的事也的确比别的男人多。村里劳力外出和男人是公家人的家庭,无不请他帮工。也就是说吴以力把他们的田地活全揽到身上来了。他讲承包,因为以日计酬不合算——他一天能干别人两天的活。他自己家的活,他就早晚侍弄。猪死不能复生,那年他爹死,他也没停几天活。

现在他家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红火人家了——但越红火他越有干劲。女人挨打后,自责和痛惜多于怨言。女人跟着他累是累点,气是受点,打有时挨点,但年年的甜头说都说不完:前年买了缝纫机,去年买了大收音机,今年又有了自行车,明年肯定又有什么新物件。每次新东西到家,女人都激动得浑身沸腾。这过年猪死了,明年没指望了,女人恨不得自己也打自己。

其实,除了同样要计较经济上的损失,这个女人还有感情伤害。养猪也是家里的致富之源,女人不愿有丝毫的怠慢,总要想方设法让猪吃好,睡好,还注意卫生。猪就像生意人的顾客了,有“上帝”的待遇,恨不得自己吃的睡的都让给它们。特别是心情不好或挨了打骂的时候,她总躲到猪圈里哭一哭,与猪说一说。别人谁也不知道女人的哭泣。去猪圈无非是喂猪和上厕所,谁会想到这个女人另有一种用途呢。这一点,连吴以力也不知道,还以为是挨打吓出了尿。因此猪死了,于她有如朋友死了一样。

这天早上,这个女人被痛惜、伤痛和悲伤浸染着。当然,她没有停止干活。早餐她得快速做好。

太阳刚出来,吴以力就把小死猪剃去了毛,砍成了肉。他迫不及待地一称,才六十三斤一两多几钱。

落石村的死猪肉是可以往别人家送的,但肉钱只能任由别人给。一般越与他们关系好的死猪户,得的越多;越穷苦的死猪户,也能得的越多。不过现在八十年代了,送死猪肉的人家就很少了。

早饭后,吴以力把死猪肉剁成一斤一份,给每家每户送去。这天上午,吴以力走到谁家,就觉得谁家的过年猪肥肥壮壮地老在眼前晃动,仿佛还听到它们在年关被杀时的欢欢的叫声。他的痛惜胀破了他的脸,溢得满身都是,惹得安慰他的人都多说了很多话,可惜都是话多钱少。最后,吴以力躲在床角落一算,一共只收到了三元六角四分肉钱。他气愤得把钱撒了一地,然而立即又蹲下去捡起,不料却有一角不知去向,害得他多次爬到床下去了,最后在床脚处的一个老鼠洞内才掏出来。

这天真是吴以力家“猪的难日”。午饭还在嘴里嚼,吴以力就去了约屠夫,女人也立即开始烧开水——下午他们得杀掉他们的换货猪。这是早已约定好了的事,与早上死猪无关。但这令女人十分伤感,猪圈里空了就像自己的内脏空了一样。而且,他们无力再买猪苗了。女人恨不得自己变成猪,来安慰自己,来被养大,然后换货或制成腊肉。

这次烧杀猪用的开水,女人手特别的软。

对没有猪的日子,女人越想越怕。她情不自禁地埋怨起吴以力来。要不是吴以力硬要赊来那辆飞鸽牌自行车,今天换货猪换过来的钱明天就可以再买只猪苗来。就是赊辆便宜点的车,再卖卖存着的黄豆,买头很小很小的来,悉心照料,多给好食,将来小是小点,但总比没有过年猪强。“你家杀猫咪过年啊”,这在落石村是骂人的话。要“飞鸽”来摆什么脸,换货猪没杀就先赊来。自己的死猪肉,六十多斤啊,只值三块多,面子早就没了!还是过年猪实惠,腌着一大桶,熏时挂着一墙壁,吃着,越往夏天香气越浓越飘得远。那才是面子嘴巴都享受的事。女人对吴以力的决策失误越想越气,但她没有发言权,连这点怨气也不敢表现。她小心翼翼地烧着水。她应该在屠夫到来的时候烧开,早了吴以力会怨自己浪费柴火,迟了吴以力又会怨自己耽误时间。在吴以力看来,浪费一根柴草和一秒钟都是不会持家的罪过。到时他把窝盖一磕,魂都被磕飞了。女人想到这里,就收了胡思乱想的心。

猪圈就在厨房的隔壁。每当厨房有动静,猪就条件发射地哼哼唧唧等食物。但临杀的猪,是要饿一天的,这样猪的肠胃就干净多了。因此每次烧杀猪的开水时,女人听出的都是猪的嚎叫。女人没想到是饿的原因,倒是想着迷信里的事——喂猪的人要跪着烧三灶火才能避免下辈子变成猪。这个女人是从头到尾都跪着烧火的。虽然她常对猪诉说着衷肠,但她最怕下辈子变成猪。跟着吴以力生活了几年,被带动得勤劳异常,极度鄙视空闲。猪只知道吃吃睡睡,不关心猪栏是变成了石栏还是铁栏,金栏还是银栏:猪真是猪。

她的儿子,小名叫猪孩,刚满四岁。小名叫得越贱越容易养大。女人早已在自家青蔓的红薯地里藏了好几处熟黄豆,让其找找吃吃,吃吃找找去——小孩是不能看杀猪的。这是习俗,若是看了,会撞上杀气的,后果很严重。当然,从来没有一个六岁以内的小孩看过杀猪,至于有什么严重后果,不得而知。落石村人对习俗从来都是十分敬重的。但这个小家伙不知从哪里得到了家里要杀猪的消息,回来了。他先到猪圈,很快就来了厨房门口。孩子在厨房被开水烫过,至今还一条腿上满是伤疤。他不敢再进厨房了,就在门口大叫:

“杀猪呀!猪还在,啥时杀,太好玩。我要看。”

孩子满身是尘土,衣服上的绿叶汁斑斑驳驳。脸上也只有两个眼睛还干净而灵动。厨房让他感到恐惧,但娘的沉默和跪状给他增添了不少的好奇,于是他爬进了厨房——他已经具备了独自获取奥秘的能力。

“去!去那地沟捉蚂蚱玩玩,吃夜饭的时候我去叫你,给你煮大片大片大片的猪肉吃。不去就别吃肉。不去就以后别想黄豆吃。”

吴以力夫妇一直是用控制零食来控制孩子的。他们实在是太忙了,哪有时间与孩子讲道理呢?但这次女人的话没有动摇孩子。孩子对杀猪深信不疑了。他坐在门槛内的门框下,饶有兴趣地看着跪着的娘,浮想联翩。

这个孩子其实很野。别人家的孩子大多有爷爷奶奶看护,或叔伯家的大点的孩子看护,但吴以力家没有什么闲人帮他们,夫妻俩忙里忙外,孩子呢,从小任其爬去,大点了就任其野去。碰到抢收抢种的季节,夫妻俩就在田地里不回来午餐,孩子的午餐就是早上塞进他兜里的炒黄豆。所幸落石村无深潭高崖,如果大孩子不欺负他的话,孩子的安全是可以放心的。

他估计真杀猪一定很好玩,他见过大孩子玩过这游戏。一个人扮演猪,四五个去捉,满场院里跑,拉手抬脚的,弄到一个凳子上,发出猪的叫声,后来就一动不动了。他太小,他爹又不受欢迎,大孩子们不允许他靠近和参与,但他远远地也要观看,不时地发出无人体会的兴奋的笑声。

现在,自己家真的要杀猪了。他计划要仔细看看猪是怎么杀的——大孩子的杀猪都那么有趣,大人杀猪一定更好玩。他并不在乎有没有很多很多很多的肉等着他吃了。

想像着杀猪的孩子格外木滞,吴以力的脚来了还浑然不知。吴以力还没有踢人的习惯。他举起了手,要打;但孩子坐在地上,匆忙的人是不会蹲下去耽误时间的。要是顺手,对扰乱干活秩序的惩处,吴以力是决不手软的。

他刚从屠夫那里回来。这天的肉价却跌了些——别人杀猪时都涨。这个高高大大的三十来岁的汉子,头比出门时低得更沉。脸上肌肉每一毫米都绷得紧紧的。孩子还不懂得察颜观色,平时是不敢靠近他爹的,但这时过于兴奋,就拦在前面问:

“爹爹,我们今天杀猪吗?是今天吗?”

吴以力瞪了他一眼。

孩子问这样的问题,无疑是对吴以力伤口上撒盐——今天是什么日子,起床就死猪,杀猪就跌价——真是个鬼今天。为什么是今天杀猪呢,自行车的帐说死了明天要还的,不可不还。自行车还没有骑一次,其实赊来也不是想着要骑。这个很少出远门的深山农民,自行车真还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自行车就鬼使神差地来了。

在落石村,若是谁家购了贵重的东西,人们总要凑钱买鞭炮来祝贺,混些果酒的吃喝。近几年,落石村的鞭炮声接二连三,响在吴以力家门口的,应数第一多。那次吴以力无意中听说村里有人打算买自行车了,就以换货猪作保,迫不及待地赊了辆来,又当了一次村里的“第一”。

现在好了,过年猪没了,新的猪苗又买不起了。难道年底要一家人骑着自行车钻到地缝里去吗?

“我们的过年猪死了。这一头养到过年的时候,那比我们的牛还大?我们的最大。我们今天不杀了。”

吴以力举起了手。

他还是没有蹲下去,而是前跨一步,掀开窝盖,见水还没滚开,重重地把盖子磕在窝沿上,转身离开了。因已有思想准备,女人这次没有魂飞魄散,敏捷地把早已堆积在侧的最好的柴火立即叉进了灶炉。顿时,突突的火苗映红了整个厨房。女人的影子硕大无朋地印在黑黑的墙上。

突然,孩子不希望杀猪了,因为他想自家的过年猪大过别人家的很多很多。他知道那些大孩子特别羡慕人家的过年猪大。在大孩子们的眼里,过年猪大,就是家里的肉多,就是第二年春夏嘴上比别人油。他想,如果自己家的过年猪老大老大,大孩子们一定会接纳自己。他太想融入他们,于是他爬起来追出去了,追上了吴以力的腿,不顾一切地抱着,又拦到前面,要问个结果来。

“我们的猪杀不杀,杀不杀,杀不杀嘛?”

“杀,杀了它——。过年的时候,就拿你杀了,作过年猪。正缺过年猪。不怕杀吗?杀不死你吗?过年猪。”

吴以力的话从来都是嗡嗡的,但这种积气其中,爆发出来的,孩子还是听清楚了。

孩子也从语气中知道了爹爹要打人了,就一溜烟似的跑开,给吴以力让出了宽阔的干活之路。

孩子马上起了好奇心:到过年的时候,我长得多大了?他们抓得住我吗?几个人来?我跑到山上去了呢?怎么杀的?被抬到凳上,然后怎么就一动不动了?……。

孩子无知的问题一串丰产的葡萄一样,多而甜蜜。吴以力的气话,在这个四岁小孩的心里播下了葡萄种子,立即生根发芽,长出了错综复杂的藤条了。

那些大孩子拒绝他参加的游戏,他爹许诺给他了。能当“过年猪”被杀一杀,而且是有大人参加的,一定与大孩子的游戏不同,一定比什么都好玩。但是,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孩子的探究欲望一节节往上升,就如那葡萄的藤条,攀延着。

他转身偷偷地观察着。他发现爹在堂屋的中央并排靠着放了两根凳,还用绳子把它们绑结实了——这凳子与他一样高。接着,爹又拿个盆放在凳子下面。吴以力做事很投入,根本发觉不了背后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孩子知道杀猪就在这里了,他决定找个有利地形偷看。堂屋里空荡荡的,无处藏身。

叫猪孩的这个小孩,虽然对杀猪懵懂,但机灵着呢。他想到了睡房里有一个开向堂屋的小孔。这百年老屋,壁孔是很多的。孩子溜进睡房,搬个小凳子垫脚,从那个孔眼一瞧——杀猪的现场一览无余。他立即下来把门关了,回去守在了孔前。夫妻俩都忙,心里完全没了孩子。

屠夫及四个帮手到达的时候,女人的水正好烧开了。

屠夫在凳子边放好了刀,做了个可以开始的手势,吴以力就带着帮手出去了。吴以力把猪赶到了大门口时,突然下手,一把攥住了猪尾巴,把猪的后腿提离了地。猪就只能转圈了。四个帮手都是壮汉,他们立即一拥而上,两个各执一耳,还两个用一条扁担横过猪的肚下,各抬一头。两百斤的只有四脚挣扎的份了,号叫着。很快,猪就被横在了那两条凳上。

这个孩子看得很兴奋。大孩子们的游戏哪有这真的好玩。他真想自己也能去摸摸猪,给他挠痒痒,让他更有趣地嚎叫和挣扎。但他也知道大人们是不许小孩子看杀猪的。

猪被拦腰侧在了凳上,叫声有些累了似的沙哑。不要再抬扁担的两个人就一人扯拉着一只前腿,分不同的方向用力,吴以力早已不必攥尾巴了,则向后拉着一只后腿。屠夫要了一只耳朵,空下来的那个人就来接替了吴以力。猪的挣扎力,全被一尺来宽的凳子承受着。两根绑在一起,八条凳脚,再大力的猪也垮不了它们。

猪已经动弹不得了,只有那只故意让其活动的腿在空中比划,表达它的意愿。孩子看不出其中的力学奥秘,直觉得大人们了不起,急切地盼望下一秒就长大,也成为其中的一员。

同类推荐
  • 绝唱

    绝唱

    当晚9点,落魄诗人邱天跌跌撞撞往前走,遭遇到了一根贴满五彩广告的电线杆,抬手抱住摸了摸,嘴里喃喃地自言自语:“布告栏怎么变瘦了?”两个男孩脚下踏着滑板,身穿文化衫和宽牛仔短裤,嘻嘻地笑着大声说:“嘿,快看!他都快醉成烂泥了。”说完像大海里的两条快乐飞鱼,嗖地从邱天身边一跃而过。落魄诗人邱天还不知道是在指他,抬头寻找到底是谁喝醉了。这一抬头不要紧,身体里仅有的血液再也流不进大脑,让他两眼一黑,啪地坐在了地上。适应了好一会儿,邱天终于睁开了眼睛。这一睁开不要紧,他看见了天空。天空黑沉沉的,点缀着一些闪烁的星光,像某个醉汉在天幕上砸碎了。
  • 风流孽债

    风流孽债

    这是一个三面环山的果园,秋天里,果园的风景很美。正面的山坡上,有一块大平板的卧牛石。没设立果园时,常有姑娘小伙儿来这儿谈情说爱;自从建了果园,有人看管,就很少有人来了。柞树沟大队的党支部书记马忠武独自一人坐在卧牛石上面,一边想着心事,一边欣赏着这里的风光美景。今天他有点儿情绪不佳,是特地来这里排遣烦恼的。正午,在阳光的照耀下果园里景色更是分外迷人,山坡上的片片果林硕果累累,挂满枝头,泛着红艳艳的光泽,弥漫着浓郁芬芳的果香。
  • 非类

    非类

    牧雨门札记:乌托邦之所以美好,正在于它的不能;因为不能,人类就发明了故事……这岛本来无名,很小,与西岛有一水之隔,产权属于西岛农校。因为无名而又被围在大片的芦荻之中,农校的人就为它竖了一块牌子,取了一个似乎典雅的名字,写着“蒹葭岛”三字。可惜得很,因为乡音,竟被叫成了尴尬岛。把布布布送上尴尬岛是我的主意。尴尬岛上只有农校的一个老农和几间平房,只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今天,这大约是这个世界上最适合布布布生活的地方了。但我却没有想到,尴尬岛说变就变——度假村造到了水中央:芦苇被大片伐去,游艇开了进来,灯红酒绿,男人女人抱在一起……
  • 遥远的北方

    遥远的北方

    这是一部反映了上世纪60年代“文革”前夕工业战线生活的小说。作者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以波澜壮阔的构思和传神娴熟的笔触,以研制填补我国空白的尖端产品为背景,描绘了年轻的技术人员之间的感情纠葛,情感历程,生动贴切地抒写了他们的理想抱负和多舛的命运。
  • 藏地密码4

    藏地密码4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全面揭开西藏密宗修炼之谜。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2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热门推荐
  • 再爱,宠妻成瘾

    再爱,宠妻成瘾

    当年,他突然失踪。如今他以残缺的身子重新出现在她面前。为了领养艾滋病儿童,她与他成为竟以此理由结婚。再爱,他是祁总,他承担着一个集团的盛衰,一个家族的责任;她是小编,一个任性离家的小姑娘,陪他行走,帮他撑起他的商业王国。就是这么两个人,从大学纠缠至社会,也许晚点相遇,让成熟的他遇见懂得温柔的她,更长久。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这个故事,我希望它能遇见懂得它的读者,不悲很宠小虐1V1。
  • 郝依依的另类爱情

    郝依依的另类爱情

    “你是从外星上来的吗?你家的十五分钟拿来当五个小时用的……”郝依依恨不能将眼前这个男人踹到伊拉克去……她、是悲催的灰姑娘,是弃置于市井里的沧海遗珠。他、是真正的富家男,极品男中的一株“奇葩”。他甘愿隐去光芒,城府于她。貌似和谐安定的生活,却潜在着妖孽横生的趋势……
  • 浙东纪略

    浙东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罗九霄

    星罗九霄

    杀,杀尽一切该杀之人。吾无视一切法则,因为,我是魔。
  • 三界天书

    三界天书

    相传,天书的宿主都活不过十八岁......于是本文的主角他……一切不可思议的仙侠传奇尽在三界天书……
  • 智慧书(青少版)

    智慧书(青少版)

    本书本着尊重原著并取其精华的原则,总结了葛拉西安的智慧精华,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将适合于现代环境下的处世智慧阐述出来。本书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十二卷的分类,在每一节中呈现原著的精华,并结合实际进行了论述,再以故事的形式增强趣味性和哲理性,最后在原著的基础上为青少年朋友们总结出了实用的处世策略和方法。本书旨在帮助青少年朋友们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与价值观,并提供有效的处世策略与方法,为以后完善自我、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 打造高绩效团队:经理人提升团队活力必备

    打造高绩效团队:经理人提升团队活力必备

    经理人最重要的工作职责是什么?管人吗,显然这远远不够。经理人不但要具备管人的能力,要需要具备带领下属在既定的时间内实现目标的能力。这就是带出一支高绩效的团队的能力。我们曾经对比过现实中的优秀经理人与失败经理人,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别从本质上来说只有一个:他们所带领的团队绩效不同。我们基于对一百多位优秀的经理人的深刻剖析,最终发现问题的核心——7项团队管理技能。那么,现在就开始高绩效团队建设课吧。
  • 假面人生

    假面人生

    东海市著名企业家孙智贺的尸体是在海滩被人发现的。孙智贺是东海的一位商界奇才,整个东海的商界、政界名流没有不认识他的。其实孙智贺的知名度能够如此之高,不仅仅得益于他的成功和富有,他的奢华和风流也是让他知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人总要有一死的。但是,孙智贺今年才36岁,事业如日中天,却突然横死。而且,更重要的是非正常死亡。他的尸体是在一处人迹罕至的海滩上发现的,胸膛上有一大一小两个血洞。很显然,是子弹射杀造成的。大的弹洞虽然血肉模糊触目惊心,却偏离了胸口,未能致死;而另一个弹洞虽小却正中心脏,造成其当场死亡。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人物的股海人生

    小人物的股海人生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股海沉浮非吾愿,愿得一人赴黄泉。世间百态局中现,人情冷暖味更鲜。逐利资本迷人眼,唯有我心向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