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2500000001

第1章

来源:《阳光》2015年第01期

栏目:中篇小说

时值中午,阳光洒满中原大地。文秀头戴草帽,腋下夹着一捆青草,肩上扛着一把旧铁锹,风风火火从田间回到家中。她家院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杨树,为这个农家小院撑起一片荫凉。树下有鸡羊猪狗无精打采地攒动着,它们可能是为了避暑乘凉,腹饥寻食。文秀先把青草撂到猪嘴旁,那头五六十斤重的长白猪忽然精神百倍,津津有味地大口咀嚼着新鲜的猪草,那些鸡羊也过来凑热闹,在草中寻食。每天文秀从田间回来,总是拔点儿青草为它们充饥,这样就能节省一些猪食。然后文秀将铁锹靠着门口的墙壁立着,虽然那把铁锹很旧,但它是文秀常用的得力农具,锹柄在文秀的手掌里磨得很光滑,锹头在泥土里打磨得闪闪发光。

文秀抬头看到弟弟文柱穿着白汗衫和深蓝色西装裤头倚着门板站着,手里拿着鲜红的大学入学通知书,感到十分惊喜,顿时,红苹果似的脸乐开了花,大眼睛双眼皮眯成了月牙,咧开了嘴巴,露出一口整洁的亮晶晶的白牙。她头上编着两条乌黑的短发辫,垂在两肩,发梢很自然地卷曲成小弯,就像是有意烫出来的发型,为她增加几分美感和脱俗的洋味,其实这样的发丝是自然长出来的。她一米六五的身材,穿着得体的白底蓝花的确良短袖衫,瘦瘦的腰身,宽宽的下摆,突出了丰满的胸和浑圆的臀部,似一个成熟的大姑娘,但仍然脱不了孩子气。

文柱虽然考上大学了,他却高兴不起来,垂头丧气地瞧着手里的通知书发呆,觉得这是一场空欢喜,如做了一场美梦,黯淡的目光里饱含着忧伤和沮丧。他家境贫困,负债累累,上大学又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没有钱,多年的奋斗,美好的愿望就难以实现。他心里酸滋滋、麻辣辣、苦涩涩的,眼里不由自主地冒出泪花来。

文秀只顾高兴,没有注意文柱的表情,站在门口伸手抹一把额头上明油似的汗渍,头稍微前倾,乌黑的发辫一前一后搭在肩膀上,目光直视着通知书,情不自禁地笑着说,行啊!文柱,考上大学啦!为咱家争光啦!快拿来,我看看。她的声音洪亮而清脆,觉得这是一个特大的喜讯,是值得炫耀和庆贺的事,说着伸手要通知书。

文柱翻眼看看姐姐,觉得她天真幼稚、头脑简单,还为弟弟高兴呢,就没想到拿到通知书后接二连三的犯愁事,便摇摇头苦笑说,姐,你高兴什么呀?这不过是一张废纸,对我来说,没用!说着他把通知书递给了文秀。

文秀接过通知书,抬头睁大眼睛惊呆地望着弟弟说,咋没用?没它,你就上不成大学,没它,你就飞不出咱这穷窝,没它,你永远是穷家汉,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一辈子农活,下一辈子苦力。

文柱倚着门板站着,喃喃道:有也白搭,上不成。他的声音微弱,感到十分自卑。

文秀疑惑不解地抬头望着弟弟问,咋上不成?

文柱皱着眉头,抬头瞧着姐姐沮丧地说,你怎么就不明白呢?没钱,哪所学校叫上?哪有慈善学校?

文秀还没有考虑到钱的问题,正为弟弟考上大学而高兴呢,多少家庭的孩子上了多年学,哪个不想考上大学?上学的孩子像牛毛一样多,考上大学的却像牛角一样少,难遂众人心愿。这正是八十年代初,考上本科大学是很难的事,有的一个乡也考不上一个,更不用说一个村了。莲花村祖祖辈辈都没有出过大学生和走出去的城里人,文柱能够脱颖而出,这是村里的骄傲,也是家人的光荣,她对文柱说,我给你保管着通知书,等你上大学走的时候再给你,哈。边说便转身走进耳房,打开她床头的小板箱将通知书放在箱子角,然后扣好箱盖落了锁,怕没锁好又特意检查一下才放心。她从耳房出来走到客厅里靠着后墙的方桌旁,提起桌上的开水瓶给文柱倒了一茶缸开水,挖了两勺白糖,并用小勺轻轻搅搅,递给文柱。文柱接过茶缸,弯腰搬着小木凳避开太阳地,坐在了耳房门口。他心里明白最关心最支持最亲近他的人就是姐姐,所以有什么心事总想对她说。

文秀明白弟弟不高兴的原因是钱的问题,翻翻白眼瞪瞪他说,文柱,我看你读书读成书呆子了,没钱想办法呀!要脑袋干啥?贷款、借钱、卖猪、卖羊、我出去打工,不都是办法吗?钱有机会挣,可上学机会难得,一旦失去,你这一辈子就完了,就走不出黄土地了。

文柱闷闷不乐地说,上学需要一大笔资金,几年下来就要好几万呢,家里穷成这样了,还扒窟窿借债呀!拿什么还账?我还是早点儿下学,帮助家里干农活或出去打工,一来减轻你的负担,二来咱想办法勤劳致富。

文秀也感到口渴,又倒了一碗白开水,端着白瓷碗弯腰拎起小木凳,坐在文柱对面的耳房门前慢慢啜饮,默默地沉思着往事。她从小就喜欢文柱。他三岁那年母亲就因病去世了,文秀清楚地记得母亲临走时的情景。母亲在弥留之际伸出干枯如柴的手紧紧拉着八岁的文秀,瞧着站在身旁的文柱,声音微弱嘶哑,断断续续地交代文秀,要好好照看弟弟,带他长大成人……文秀牢牢地记住母亲的嘱咐和自己对她许下的诺言。她一家四口人,哥哥文强,弟弟文柱,还有体弱多病的老爹。家里里里外外主要靠文秀撑着。她是个急性子姑娘,干活利索,说话爽快,通情达理,但发起火来也很厉害,她很少对文柱发火,心里一直偏爱他。她喜欢文柱的性格,性情温顺,不爱言谈,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

文秀知道家穷就穷在为哥哥办婚事上。首先在她家的新宅基地上为哥哥盖起了三间红砖平房,一间厨房,拉着红砖院墙,安着铁大门。其次,女方要三千元彩礼,外加十余套衣服,临近结婚时,又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大立柜等,不买不进家门。这在普通工作人员月工资二十几元钱的年代里,女方要的彩礼是当地村里娶媳妇嫁闺女前所未有的,对于仅靠几亩责任田挣钱的文秀家,办这样的喜事是很困难的。喜事成了陷阱,越陷越深,带来了忧愁和怨气。家人都很生气,感到进退两难,不娶吧,已经投入大半个家产了,不能前功尽弃;娶吧,还要借钱贷款,以后怎么还?日子怎么过?文秀对父亲说,借钱吧,嫂子还带来一部分财产呢。嫂子的要求像圣旨一样,都一一照办了,却弄得倾家荡产了。不料,嫂子过门不久,又提出分家,将购买的东西全部归了他们,留下的是四壁皆空的老黑茅草屋,还有一万多元的借款。

文秀家住三间坐北朝南的破旧的土坯茅草房,房顶上长着层层绿苔和毛茸茸混乱的杂草,有的地方还苫着破旧的黑油毡,像破衣烂衫上补了一块黑补丁。用土坯垒成的墙体已经是伤痕累累。她家的新房给了文强。

文秀说,文柱,你不要为家里操心,家里有我顶着。其实你去上学就等于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文柱疑惑不解地问,这话怎么解释?

文秀爽快地说,你想想,如果你不去上学,下一步,就会像哥哥一样盖房子、买家具、娶媳妇,这笔花费不比学费低呀。如果你出去上学了,将来毕业在城里有了工作,成家立业,家里这一切费用就免了。

文柱觉得姐姐说的有道理,是个有头脑有思想,想得开、看得远的人。姐姐在他心中高大起来。

文秀说,你只管去上学,钱的事,我想办法。

姐,你是说梦话吧?你去哪里借钱?这又不是小数。

你不信?

文柱摇摇头。

我试试吧,咱先借钱把学杂费交了,然后我出去打工,你就不用发愁生活费了。

文柱知道在村里借钱是何等的艰难。

第二天将近中午,文秀果然借来了钱,弟弟高兴地问,姐,这钱是借谁家的?

文秀说,你猜。

文柱从小就敬佩姐姐聪明,很难办的事情,姐姐却办成了,哥哥办婚事的钱也是她借的。他知道姐姐是一个很能干的姑娘,每天除了料理好家务,养好家畜,就是一天到晚干农活。她家种的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等都高产。她把自己的责任田当成了宝贝。接下来他上大学的费用还要全靠姐姐供应。文柱禁不住脱口而出,姐,你是咱家的大恩人。

文秀乐呵呵地说,自家人,不说外话。我说过人的命天注定。你一脸福相,是你的命好,你很幸运,遇上好人了。这钱是借村西头瘸子大哥的,他让你安心读书,有什么困难尽管说,等你将来工作了,有钱了,再还,他现在不急用钱。

文柱知道李瘸子是村里的养鸡专业户,人很精明,经常看一些养家禽家畜的书籍,精通技术。村里人说,他是万事通,谁家的牲畜有病了就找他看病寻偏方,而且他是义务服务,成了村里的兽医。他养了上千只鸡,年收入可观。家里就他一个人,因腿瘸、驼背、个子矮、年龄大,没有娶上媳妇。文柱情不自禁地说,姐,等我工作了,一定好好报答你,好好感谢瘸大哥。

文秀说你快准备准备去学校报到吧,到学校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其它事你不用操心,告诉我就行了,再苦也就几年,等你毕业参加工作了,一切都会好起来。我把家里的地种好,也能创收,农闲时我就进城打工。

同类推荐
  •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下)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下)

    江湖名门“先天无极派”掌门人俞放鹤于家中遭人毒手,其子俞佩玉亲眼目睹父亲惨死却无力相助;后遇未婚妻林黛羽才得知父亲的好友也一一被人杀害。而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同一天晚上,这些人却又奇迹般的“起死回生”。是有人恶意的玩笑,还是这“复生”背后隐藏了不为人知的阴谋?
  • 进退失据

    进退失据

    高阳家的屋里有一个很大的炉子,火很旺。一个铁锅里炖着红烧肉,放了土豆、花椒、大茴香和小尖椒,酽酽的红油汤因为温度不够,散漂着僵僵的油皮,再烧那么一点点汤就滚开了,得再有一点点火。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汤锅被端来端去的,总开不了。范中原就在屋子的另一端,和什么人高谈阔论,慷慨激昂的语调很响地传到岳月耳朵里,却看不见他的人。岳月的注意力都在那口锅上,高阳家住的房子,狭窄而拥挤,炉子周围堆满了东西,岳月焦急地想把那口锅放在炉火上,炉火却总被别的东西占着,总放不上……就被铃声惊醒了。
  • 弟子规

    弟子规

    姜是老的辣,不过葱还是嫩的香。二○○四年春天,翟玮走在拜访画家杨建鹏的路上,拿这句话鼓励自己。引荐人是大胡子刘铭胜,他一边开车,一边跟翟玮聊起巴蜀名家,国画中的堆云积雾和金碧山水。见他依然放不开,刘铭胜便讲起了单口相声:姓王的画家喜欢玩杂耍,把唾沫星子喷到画上做特殊效果;郭画家画得不错,为人也仗义,可惜满手鱼腥味,这两年闹得风生水起的他为了打通关节,特地去星级酒店请了位厨子,恨不得在家里摆上满汉全席。
  • 百姓黄河

    百姓黄河

    全唐诗中几乎找不见关于它的一缕文辞,这在一个好山水的文化盛世显得不可思议,向以豪放任侠称、一生决不放过大气象的李白写黄河诗中,壶口已然也是一个空白,这个原因大概真要从地质学的原因上去找。与之相反,距之不远——下游65公里的河津龙门在唐诗里相当出名,但凡言及黄河而必称。更有意思的是,与之并称的同时还有位于更下游——距之二百多公里的砥柱山,砥柱之名连带着驰名中外地理学的三门峡。
  • 猎点行动

    猎点行动

    《猎点行动》是一部文学作品,采用了小说惯用的虚构和夸张的表现方法,同时兼顾合法以及保守国家秘密。作品中描写了若干个事件,故事中的国家、机构、地点、人物、事件、情节等皆为虚构。这本书意在让社会大众了解地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传播地理信息安全的有关知识和法律常识,唤起人们对维护地理信息安全的责任意识,以求人人都能自觉地维护地理信息安全,这就是写作《猎点行动》的初衷。
热门推荐
  •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以介绍作者的家居生活方式为主,散步、室内设计及别墅改造等看似生活琐事,皆有作者的乐趣及巧思在内,我们也可从中获取些家居生活的经验,使生活更美好。
  • 历史上的今天(大全集)

    历史上的今天(大全集)

    本书将带你走入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史世界,对每一个事件进行详细的阐述。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料,一千多个条目,五十余万字的容量,带你重温历史的记忆。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历史,读史也充满了乐趣。
  • 金圣叹惨腰折

    金圣叹惨腰折

    顺治理十八年(公元1661年)。萧瑟的晚秋之风带着阵阵寒意。来到了姑苏太湖之滨。田畈里的稻浪,悄没声地黄了;阳澄湖里的大闸蟹脑肥肠满,快要产籽了。金圣叹为自己的《沉吟楼诗选》最后—遍润色,掩卷而起,如佯重负。顽皮的风儿溜进书房,把案头头那凡卷刚脱版的《杜诗解》和《水浒评点》掀得“哗哗”作响。金圣叹投以深情的—瞥,更觉中甘甜如蜜。
  • 世上没有笨孩子

    世上没有笨孩子

    《世上没有笨孩子》内容简介:我们不应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一个孩子。因为命运本就没给他们相同的际遇、相同的环境、相同的基因……这些并不是孩子的错!希望每一位家长,能把孩子生命的底色擦亮一点,能让孩子生活得阳光灿烂一点。
  • 双生花

    双生花

    我常常可以听到花开花落的声音,撕心裂肺。我无法描述那是怎样的一种声音,但我可以告诉你它的样子,是一只透明的有些晃眼的玻璃杯,被狠狠地丢在地上,支离破碎。升腾出一片片玫瑰,红得刺眼,美的妖娆。一个声音歇斯底里的呼唤着,我们爱,否则死……
  • 巡狩记

    巡狩记

    人的信仰是一种力量,当你相信一个世界存在时,它就有可能成为现实。不要因为平凡而气馁,今天的你不会知道明天的你有多么强大。打扰他人幸福之人,罪无可赦。
  • 太阳系法师

    太阳系法师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一觉睡醒后,我的体内就多了个太阳系?”唐木:〣(?Δ?)〣
  • 幸福的微尘

    幸福的微尘

    青春是什么玩意?刻骨铭心的爱?艰难的选择题?在景琼身上,青春占据了一个人人称羡的起点,十七八岁的她便拥有了自由,金钱,浪漫的爱情和真挚的友谊,毫无负担的生活,毫无压力的未来。然而这一切似乎在一个漫长的迷梦中,不知不觉的起了许多微妙的变化,她该如何抉择,家庭?爱情?还是未来?是爱到受伤的宇未闻,还是好到暖心的连城?多么轰轰烈烈的故事都会有尘埃落定的一天,那时候的你,是悲伤,还是幸福的?每一个人仿佛都是在失去之后才能学会珍惜,可青春这个东西,往往是等你明白过来的时候,那玩意已经不叫青春了……
  • 关于我穿越成为萝莉这件事

    关于我穿越成为萝莉这件事

    我,落小夏,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在不同世界穿越!还有个超级萌的妹妹和傲娇的系统!这是怎么回事?!
  •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先生一生工作有三个阶段:五十岁前是金融工作,期间也教书;五十岁后,是语言文字工作;八十五岁之后是研究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三个阶段一以贯之的理念是:“语言使人类有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有别于野蛮,教育使进步有别于落后。”这三句话可说是他生命的纲领,核心是启蒙。而作为启蒙思想家,第三阶段无疑是最亮的亮点。因为,还在延续的第三阶段,老先生已经达到了横扫中外,贯通今古的境界,并且仍在扩展和提升。他的历经前清、北伐前民国、北伐后民国、人民共和国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百科全书式的厚重的知识结构,加上惊人的终身学习的毅力和效果,经过疏理、锤炼、融合、升华,使他当之无愧,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