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名人,是村里的镇宝人物。叫华尚书,今年一百零六岁,也是全县仅有的高寿老人。别看他已经过百岁,耳不背,眼不浊,有惊人的记忆力。他这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华村,但华村的四周百里以内,他都用脚步丈量过。他的经历不算坎坷,可说起来也有许多传奇,最大的传奇就是他十一岁入佛门,在距这里三十多里的泓远寺做过小和尚,因为在山上救了一个被蛇咬伤的姑娘,就还俗了。华尚书还有僧名,是方丈泓远赐给他的,叫泓志。泓志在寺院做了三年和尚,因为不懂佛经,就从师傅身上学到了别的技艺,能治蛇伤。他还俗当然是为了那个姑娘,后来他们结婚了,一直过到老,他妻子也是一个寿星,活了一百零三岁。原来华尚书还俗以后一贫如洗,因为华村的人都嫌他能吃,而庄稼地里的活儿又干不好,为了生存,华尚书就经常到江岔子的赌船上做杂役,就是为那些赌客烧水、上烟,到江对岸给这些赌客们买吃的。这赌船上的船主是华尚书的堂弟,对他也不薄,每天都给他赏钱。几年下来,他就用积攒下来的赏钱买了三垧地,这三垧地对华村的普通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到了华尚书的手里它就生财了,他在地里种了一味中草药,别人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草药,华尚书收获了这些草药,并没有把它们送到药铺去卖,而是把它做成了香。他做出的香很结实,像筷子那么粗,燃着了不灭,香火味儿十足,这个手艺是从哪儿学的,至今他也没向别人透露过。那时候,他经常把做好的香送到泓远寺去,去祈祷叩拜的人都喜欢买他的香。别看他这一辈子也没离开华村过百里,但知道的事情却不少。当年县里写地方志的时候,到他这里来搜集资料,他说出了许多事情都很有历史价值。显然,这个华老祖宗是真正的名人。
还有两个名人因为早就离开华村了,虽然他们都是华村的名人,但他们常年不回来,这两个名人只能算做是华村的荣耀而已。一个是华泰,十九岁当兵,已经入伍快三十年了,现在已经当了师长,村里人不知道师长这个官儿究竟有多大,他们却能够判断出肯定要比县长的官儿大。还有一个是从华村走出去的大学生,现在省城一所医院当院长,又是外科的权威,体内什么样的瘤子他都能割下来。
在村里能够数得上的名人也就这些了。华厚德在村里有人缘,他要召开会议,指定以上能够到村委会的人,基本上都到了。华厚德当上村长以后,还是第一次开这样的会。村委会的几个领导不能算是名人,只能做旁听或者干些杂务。华厚德就指派会计华森林做好记录,治保主任到木香镇去采购中午大家的伙食,当然这笔钱由华厚德自掏腰包。村团书记兼妇女主任候着治保主任采购回来,她要为大伙做饭、做菜。
开会了。华厚德平时的话语就不多,他的开场白也很简单,就说,我当这个村主任有些不称职,想让大家脱贫致富,却不知该从何下手,所以今天就把大家请来,想听听你们的主意。
华表在村里从来都没有平视过大家,他总是说话的时候高高在上,对华厚德也不屑一顾,就说,你这个开场白太模糊,没有主题,脱贫致富是一个宽泛的口号,应该叫结合我们华村的实际,找出致富的办法来。
华厚德笑了,华表作家说得太对了,你已经把主题更进一步地阐明了。大家就按照华表同志给出的主题,谈谈大家的主意。主意人人有,可以随便说,大家认为可行,这个人的主意就被采纳了。
华辰说道,咱们村儿的土地不肥沃,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觉得要想致富有方向,必须要引进企业到我们这里来,当然有外资企业更好。咱们这里的条件优越,也是吸引投资者的。首先,土地廉价,劳动力廉价,这里的交通也便利,村前的国道能通到省城,距这里十里地就是江岸码头,我想,如果哪一个人对我们村里负责任,对我们的乡亲们有亲情,就可以广泛发动群众,招商引资不是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