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丢丢的母亲对于丢丢说这件事时,她已经高中毕业。那个时候高中毕业生还很少。所谓高中,也就是高级中学,从高级中学里毕业的学生自然也就相当于高级知识分子,所以,当时于丢丢在我们柳荫街上很受人注目。但于丢丢还是对自己的这个名字无法理解。母亲告诉她,当初父亲说,让她叫“丢丢”还不仅是因为她曾经丢过,这里边还含着更深一层的意思。可是,于丢丢想,父亲所说的更深一层意思又是什么呢?于丢丢想象不出,蹬了一辈子三轮车的父亲会有什么更深的意思。于丢丢想,如果父亲还活着就好了,她可以当面问一问他。但是于丢丢的父亲已经不在了,是在于丢丢9岁那一年死的。当时死得很突然,也很惨。我们柳荫街上的老人至今仍还清楚记得,全国刚刚解放不久的一个春天,我们这里曾刮过一次很奇怪的旋风。这股旋风威力极大,很厚的屋顶一下就能掀起来。当时柳荫街上有几棵很老的柳树,几个成年人都合抱不过来,这一次旋风刮过之后也被吹倒了,巨大的树冠枝叶几乎占据了一条街。这时于丢丢的父亲已经加入了三轮车合作社。所谓三轮车合作社,也就是将蹬三轮车的工人组织到一起,哪个单位有了需要运输的工作大家一起干,最后挣到的钱再大家一起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则不得,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个春天的下午,于丢丢的父亲刚刚为一家水产公司给一个副食商店送去一车带鱼。由于他运送及时,带鱼仍保持着新鲜,所以人家作为奖励,就送给他两条很宽的带鱼。于丢丢的父亲非常高兴,他知道自己的女儿最爱吃带鱼,所以恨不得立刻回到家里,让女人将这两条带鱼做了给女儿吃。但是,也就在他蹬着三轮车回到柳荫街时,刚好遇到了那股旋风。事后,据亲眼目睹的人说,当时于丢丢的父亲正蹬着三轮车走在街上,突然这三轮车就像是插上了翅膀,一下腾空而起。于丢丢的父亲先是惊慌得大嚷大叫,但转眼之间就驾驶着这辆三轮车消失在天空的云端。于丢丢的母亲得知了这个消息虽然悲痛欲绝,但仍然抱有一线希望,她想,也许自己的丈夫驾驶着三轮车并没有走得太远,说不定会降落到一个什么安全的地方。旋风过后没多久,人们也的确在一座六层楼的楼顶上发现了这辆三轮车。它就那样架在楼顶的边缘,一只轮子探出来悬在半空,两只后轮则卡在一根避雷针上,看上去就像一架飞车。人们将这架飞车弄下来时,发现那两条很宽的带鱼仍还在车上,只是由于风吹日晒已经变成鱼干,仍散发出一股诱人的腥气。但是,人们找遍了这辆飞车的附近,却没有发现于丢丢父亲的踪影。这件事让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大惑不解。人们想象不出,既然这辆飞车在这里,那么于丢丢的父亲又会去了哪里呢?时过不久,于丢丢的父亲还是被找到了。他是在几百米外的一根高压线上被找到的。据看到的人说,当时他就像一只大鸟似的飞过来,呼地落到高压线上,由于巨大的惯性还在线塔上连续转了几个圈。正在嗡嗡响的高压线立刻发出一阵噼噼啪啪的响声,接着就爆起一个巨大的火球。再接下来,那高压线塔上就安静下来,燃起一团棕色的浓烟。人们将于丢丢的父亲从高压线上弄下来时,并没有让于丢丢的母亲看,直接就装入一只事先准备好的木盒拉走了。所以,于丢丢的母亲对于丢丢说,她能想象得出来,她父亲走时很安详,就像睡熟了一样。
同类推荐
时间之沙
谢尔顿最引人入胜的作品之一,荣登《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榜。在西班牙这块充满激情与热血的土地上,禁欲、遁世的修道院显得格格不入。政府的一次搜捕行动迫使四名修女走出一度庇护她们的高墙:一个是意大利黑手党头目之女,一个是美国工业寡头的遗孤,一个美艳不可方物,一个拥有天使之音却丑若无盐。她们带着各自的秘密,与几个热衷独立的巴斯克人一起,开始了横跨全国的大逃亡……
热门推荐
宠妻无度,老公慢点撩
【本文甜宠,1v1,无小三,无误会。】他,是琰国人人敬畏的首长,是琰国最年轻的首长,他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阎王,腹黑如他。传说,他不近女色,不解风情,但是,他的风情都只给了她一人。她,是七岁时父母双亡,留下她一人,被人贩子抓走,十三年后她强势回归。她是画神,是娱乐圈当红明星,传说,她嗜血,很辣,不温柔体贴,但是,她的温柔体贴都只给了他一人。本以为遇见一个一生疼她爱她的男人,可谁知“夜景梧,你给我滚下去。”某女揉着小蛮腰,等着一脸惬意的大灰狼,大灰狼魅惑一笑说:“好啊,我们一起滚。”说着,某女又被吃干抹净了。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诗歌精粹
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 《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