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迁怒那把椅子
我的小女儿唐娜?戴尔刚刚学会走路。有一天,她搬着一把小椅子到厨房里,想要爬到冰箱上去,我急忙跑过去,想扶住她,但已经来不及了,她跌倒在地。我把她抱起来后,她朝那把椅子狠狠踢了一脚,骂道:“破椅子,都是你!”
其实这样的事常有发生,小孩子比较任性,明明自己出错却要迁怒于没有生命的东西或是无辜的旁观者,甚至认为这种行为很正常。
但是,如果我们学小孩子把这种行为带入成年,那可就麻烦了。自古以来,一直有因为自己的失败和过错而怪罪他人这样的现象存在。就连亚当也曾责怪夏娃:“由于这个女人的引诱,我才吃了禁果。”
成熟的第一步是勇于承担责任。我们都已经脱离跌倒了便迁怒于椅子的孩童阶段,我们应该直面人生,为自己负责。
固然,这样做比较困难。怪罪我们的家长、老板、师长、环境、丈夫、妻子、子女则容易得多,有必要的话,我们还可以怪罪祖先、政府,或者还可以有一个最好的借口,责罪命运之神的不公。
不成熟的人总能为他们的缺点和不幸找到理由——没错,仍然是他们自身之外的理由——他们的童年很悲惨;他们的父母太贫穷或是太富有,对他们的管教不是过于严厉就是过于放纵;他们缺少教育;他们身体虚弱、饱受疾病的折磨等等。
他(她)们埋怨妻子(丈夫)不了解他(她)们,认为命运之神跟他(她)们过不去,总是让他(她)们缺少运气,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与他(她)们为敌。其实他们是在为自己找替罪羊,而不是设法克服困难。
我们班有一位女学员,在一天下课后来找我。我们那天的课是训练学生记人名。这位小姐对我说:“卡耐基太太,我希望你不要对我能记住一个人的名字抱有奢望,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问她:“为什么?”“遗传!”她回答,“我们家里没有一个人记忆力是好的,这来自我父母的遗传。所以,你要知道,我在这方面不可能有什么进步。”
“小姐,”我说,“这不是遗传的问题,是懒惰。与提高你的记忆力比起来,责怪你的父母显然要容易得多。来,我要向你证明这一点。”
仅仅几分钟,我帮这位小姐进行几个简单的记忆训练,由于她精神集中,效果不错。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她消除了记忆力无法通过训练得以提高的想法,我很高兴,她学会了积极改进自己的记忆力而不再去找借口。
世上的父母仅因糟糕的记忆力而遭子女的责怪,这还算是幸运的。小到脱发大到遭遇挫折,把一切都归罪于父母,俨然已成了儿女们最好的借口。还有一位女孩,她也谈到她母亲对她生活的影响:她刚一出生,她的母亲就成了寡妇,但是她能力不凡,工作勤奋,后成为一位女实业家。有了这样的母亲,就注定她只能备受疼爱与呵护,并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她还要承受一种巨大的压力——您猜这压力来自哪里?来自她母亲的成功!
这个女孩说她从青年时期就生活在阴影里,因为她感到自己跟母亲之间存在一种“竞争”。她的母亲却很困惑:“我一直都不能理解她。多年来,我辛苦地工作,为她创造了比我当初好得多的条件,不料却只给她打上了心结!”如果换成我,我真想给这女孩30大板,可惜为时已晚。
乔治?华盛顿同样有良好的出身、富裕的家境,却成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我们从未听他抱怨过父母曾给他们造成心结。
再看一个相反的例子,亚伯拉罕?林肯虽出身贫寒,却能超脱不利的环境。林肯从来不怪罪他人,1864年,在他发表的声明中,他说:“我要——对所有美国人,对基督,对历史,以至对上帝——负责。”这是人类所发出的声明中,最勇敢的声明。如果不能以同样的精神为上帝和人类承担起责任,我们就永远不能说自己是成熟的。
为了逃避自己的过失、责任,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去看心理医生,在长椅上舒适地躺下,谈自己和自己会变成这样的原因。这样做比较昂贵,也比较奢侈。
如果有人这样对你说:“你所有的烦恼都因为你幼年时期近乎病态地迷恋保姆,或者因为你的母亲占有欲过强,又或者你的父亲对你的要求过分严格。”你听了以为很有道理,你就去看心理医生吧——如果你不在乎诊疗费用,你就一辈子依靠它吧。而且,这显然又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威廉?考夫曼博士有一篇文章名叫《愚人的精神病医学》,揭露了利用大众的愚蠢来发财的“心理分析医生”。考夫曼博士说,找心理医生医治的病人总是“以他的弱点和古怪行为应属于心理有问题需借助心理分析为借口。”
精神病学也乐于为面对成人生活显得手足无措的人提供合理的解释,人们更是乐于接受这种解释,于是所有的困难都可以归咎于外部因素了。
以前人们怪罪的对象是星座——“我出生在一个坏星座,”或“对发展没有帮助的星座”——16世纪的人面对迷惘或失败时总会这样说。
但是莎士比亚在《凯撒大帝》中借卡西阿斯之口大胆宣称:“亲爱的布鲁特斯,不是我们的星座,而是我们自己使我们位卑人低。”
英国历史上都德王朝的王子有自己的“替罪男孩”。由于王子是不能受惩罚而挨打的,幼年王子不管多么调皮,都不能打他,于是就花钱雇来一个小孩,替王子受罚、挨打。有许多人都渴望得到这个替身的职位,因为其薪水极高,又能获得晋升的特权和机会。
王子的替罪羊这一传统早已消亡。但是那些不成熟的人,仍然具有找寻替罪羔羊的本能冲动。如果他们找不到合适的人便会迁怒于他人,就会说现代生活不稳定、不安全,说这个世界太混乱,总之,他们总会找到合适的借口。
前不久,我陪一位颇懂现代艺术知识的朋友去参观一个艺术展。在一幅看来仿佛很大胆的画前,我因无知而对朋友说:“我的女儿刚刚3岁,画得也比他要好。如果这也算是艺术,那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了。”
我的朋友立刻回答说:“难道你不理解精神折磨这回事吗?这幅画反映的是原子时代带给人的压力和困惑!”
是啊,任何画家缺乏才气都可以说是因为自己生活在原子时代。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如果原子时代能给人类带来希望和成就而不是相反的,那么一个坚强而成熟的人,一个愿意并能够对自己和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才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一个渴望成熟的人,一定要切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后果。不找客观理由!
如果藐视障碍,障碍就不存在
我很佩服一个人,他叫爱德华?特赫,以开计程车为生。爱德华?特赫有多方面才能。他思维敏捷,乐于助人,既懂得倾听又善于谈话。有一天,我们谈起一些战胜困境而为世界做出伟大贡献的人,爱德华就问我:“您听说过一个叫纳撒尼尔?鲍迪奇的人吗?”我说:”我知道鲍迪奇这个姓氏,是个航海人。“
“没错!”爱德华说,“纳撒尼尔?鲍迪奇出生于1733年,活到65岁。他从10岁开始,就自学拉丁文,研究牛顿的数学理论。21岁的鲍迪奇已经成为一个数学家了。他出海去研习航海,能够教所有船员观察月亮以确定每天的船位。他写的一本航海书成为经典名著。在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的人当中,他很伟大吧?”
我表示赞同,对于鲍迪奇博士,他根本不知道何为障碍。他不去想大学教育是成为科学家的首要条件,他只是勇往直前,获取一切必需的知识。纳撒尼尔?鲍迪奇在大海上航行,与爱德华?特赫在城市的街道上穿行一样,“障碍”这个词就意味着“瞎掰”。
但是,如果一个人想要逃避失败的责任,“障碍”这个词还是管用的。有人会说,他们没上过大学,常常遇到障碍;但即使上了大学,他们也可能因未能在人生的球场上占有一垒位置找出许多借口。成熟的人只想排除障碍,从不用障碍作失败的借口。
有一次,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向他的朋友——华盛顿特区美国国立博物馆馆长约瑟夫?亨利抱怨:他在工作中遇到了阻碍,由于他不懂电学知识。亨利没向贝尔表示同情,也没安慰他,说:“的确可惜,小伙子,你没花时间研习电学真是可惜了。”
他没说贝尔需要一份奖学金或是需要父母的帮助,让他心里好受些。他只是告诉贝尔:“去学吧!”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真的去学了,他学会并研究出称得上通讯科学历史上最伟大的贡献之一的知识。
贫穷是障碍,但我们有理由因贫穷而逃避责任、甘心认输吗?美国前总统赫伯特?胡佛只不过是依阿华的一个铁匠的儿子,他的父亲死得很早。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总裁托马斯?J.华生曾经是一个书记员,每周只赚两美元,一部机器都没有。电影界泰斗阿道夫?朱柯以毛皮商助手的身份,经营着他的第一家小游乐场。
以上这些人从不强调他们受到贫穷的阻碍。他们只想着克服障碍,不会浪费时间去自怜自艾。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生身体羸弱多病,但他没有因病放弃他的生活和工作。他的骨子里焕发着阳光、力量、健康和成年人的活力,在他的作品里有一种旺盛的生命力。斯蒂文生征服了病痛的折磨,也赢得了文学世界的一席之地。
世界上还有很多虽遇障碍却仍然伟大的人物:拜伦是个跛脚,朱利阿斯?恺撒患有癫痫症,贝多芬的耳朵后天失聪,拿破仑身材矮小,莫扎特为哮喘病所苦,富兰克林?D.罗斯福是个小儿麻痹症患者;海伦?凯勒在盲聋中度过一生。
歌唱家珍?弗洛曼因飞机失事严重受伤,但她积极锻炼,使自己康复,重放异彩。女演员苏珊?鲍尔虽因截去一只脚而影响了幸福婚姻,却在电影界大获成功。
提到女演员——“伟大的莎拉”——莎拉?巴恩哈特又怎么样?小时候遭尽白眼的丑陋私生女,本可以把早期的恶劣环境当作最好的借口,但是她成功地走上了演艺界的道路。
我朋友的高大英俊的儿子巴比从小口吃。但是这孩子学习很努力,考试成绩一直出类拔萃,朋友们都喜欢他。小学期间,我朋友曾找过好多治疗口吃的专家和精神病医生,竭力想纠正儿子的口吃,都没成功。
有一天放学,巴比宣布,他将代表毕业生致毕业典礼的告别辞。他欢跳着跑上楼,回房间做准备。我的朋友和他的妻子对告别辞提出一些意见,但是回避了他发言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这样的话题。
毕业典礼的晚上,小巴比走上讲台,代表毕业年级致告别辞。他挺直腰板,耸耸双肩,开始致辞。听众屏息凝神,因为其中有许多人知道他有语言障碍。
他信心满怀,慢慢抬头,继而果断而流利地用15分钟讲完他的告别辞。从准备告别辞开始,他就决心超越口才上的障碍。全体到场人士的掌声,是对他成就的肯定和奖赏。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人从一只导盲犬身上有所领悟的故事。新泽西的实业家J.卡里顿?葛瑞菲斯,开车路过莫瑞斯城,刚好一个人要横穿路口,他发现那是一位由导盲犬领路的年轻女盲人,就远远地停了车。
这时,有一个人走过来向他解释说自己是那个盲人的指导员,然后说:“今后请不要再远远地停车。导盲犬就是要经训练来避开车辆的,如果开车的人远远地停车,久而久之,导盲犬会接受这种情况,以为这是正常的。那么总有一天会有盲人因车子没停下来而被撞死。”
我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不仅是那个指导员的话言之有理,我还从中了解到现在的盲人经一些动物的帮助可以过正常生活,穿过马路,去他们要去的地方。这些人都是不愿屈服于障碍的人。他们才是成熟的人,身处黑暗的世界仍能为自己负责。他们不以求乞为生,不绝望也不找借口。
罗伊?L.史密斯曾经写过一本传记,他把它定名为《圆满的一生——死神门前的徘徊》,非常富有启发性。这本书讲述的是艾莫?何姆斯的故事,他出生在俄亥俄州的韩特斯维尔,一个乡村医生曾下结论说:“这孩子不可能存活。”
但是他说错了,艾莫?何姆斯承载着他受到严重伤害的右肺,忍受着90年生命中不断遭受的折磨和痛苦,他活下来了。他不能干重活,只好转向阅读。1891年,28岁的他成为卫理公会的牧师。两次旧病的发作都不能使他丧失活下去的勇气,巧克力制造商约翰?S.胡伊勒开始关注他,向他提供金钱来帮助他治疗。几个月以后,这个被认定必死的人就离开了疗养院。
艾莫?何姆斯又来到教堂,通过传道筹集基金,来资助各大学和医院,作为“单肺牧师”的他筹募了300多万美元。到69岁他引退时,他已传道1000多次,写了两本书,为宗教和慈善机构筹募了50万美元,成为20个机构的董事,他自己也曾捐款5万美元在加州大学附近建了一座教堂。
艾莫?何姆斯从没想过什么叫“障碍”。他只是抱紧生命和生命的目的,不舍昼夜地生活了90多年,他的名字就是“勇气”的代名词。在这个过度强调年轻的国家和时代,许多老年人渐渐感到了年龄的障碍,他们不时有被架空或被抛弃之感。几年前,我的学员中有一个74岁的矮小女人,她不知道怎么打发她剩下的日子。
老太太退休前曾任教师,她没有积蓄,他需要继续工作以给她的精神和经济上带来帮助。她说,除了教书之外,他还能讲故事给小朋友听,并能为故事配上精心挑选出来的幻灯片。这正是她应该做的事情啊,他为何不重新开始她的事业,去讲她的故事呢?
老太太备受鼓舞,重新兴奋地投入她70岁以后的事业。她不再认为年龄是障碍,相反——她的能力甚至超过了年轻的时候,而且经验帮助她把故事讲得更为动人。
她亲自找到为促进美国文化做出许多贡献的福特基金会,宣传她为幼儿园小朋友制定的各种“说故事时间”的计划。她找的人都是那些要求“证明给我看”的人,她陈说计划的价值所在,把他们说服了。她故事中蕴含着的温情、戏剧性和诉求的力量是他们接受她整个计划的原因。
如今这个老太太像个年轻人,充满热情和信心,通过讲故事,给无数的孩子送去欢乐。年龄不再是借口,她不会说:“我太老了,不能赚钱了。”她重新衡量自己的才能与经验,制定计划,运用才能和经验,脚踏实地地营造构想。74岁,她不是变老而是成熟了。一般人认定的障碍——她的年龄——对于她却是一种激励和诱因。
萧伯纳十分鄙视那些因环境的阻碍而抱怨的人。“老是抱怨环境只能使他们成为今天这样,”他写道,“我不相信环境之类的借口。世上有成就的人都是主动寻找适宜他们的环境的人,找不到,他们会自己创造。”
其实,如果刻意去找,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值得抱怨的“障碍”。年轻时我为自己的烦恼找到一个理由:那时我比多数的同学高。过了几年,我才认识到这很可笑,个子高可能是个短处,也可能是个长处,这全看一个人的态度而定。
与我们的邻居相比,如果我们只有一条腿,而他有两条;如果我们比他贫穷或比他富有;如果我们肥胖、瘦弱、美丽、丑陋、金发、黑发、内向或外向,只要我们想给自己制造障碍,我们只需找出自身与他人的任何一点不同之处。
不成熟的人愿意把自己的不同之处当作障碍,渴望别人特别加以考虑。有成熟心理的人能认清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征,或接近或改进。
摆脱不幸的五种方法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作战胜利纪念日”之后两天,玛丽?艾丽丝?布朗太太回到她渥太华的家,站在空寂的房间里发愣。几年前,她丈夫死于车祸,接着,与她相伴的母亲也去世了。布朗太太这样描述当时的情状:“钟声与哨笛宣布和平的到来,我唯一的儿子唐纳却死了。我的丈夫和母亲在那之前就死了,整个家只剩我一个人。
“离开孩子的葬礼回到家中,那种无名的空寂感,我永远难忘。没有哪儿会比家更空寂了。悲伤和恐惧让我窒息:除了学会一个人生活,还要改变生活方式,最大的恐惧则是怕自己因伤心而发疯。”
一连几个星期,布朗太太沉浸在悲伤、恐惧和孤独之中,痛苦和惶惑使她茫然,不肯接受现实。她说:“我相信,时间会帮我平复创伤,但是时间过得太慢了,我必须找点事打发时间,于是我就去工作。”
“时间慢慢地过去,我发现我能重新对生活、同事、朋友产生兴趣。我渐渐明白不幸的事已经悄然走远,未来的一切正在变好。我曾经多愚蠢,怨苍天待我不公平,不肯接受现实。但是时间改变了我。
“这一天来得很缓慢,不是几天也不是几星期,它是渐进的。最重要的是我终于学会面对现实。现在,当我回首往事时,就觉得自己像一艘航船,历经风雨后终于航行在平静的海面。”
有些哀痛,诚如布朗太太所亲历,大到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地步,我们也还是要接受。当布朗太太做出决定接受亲人离去的事实时,她已经做好让时间来治愈这伤痛的准备。起初,她只是抗拒和怨恨命运,时间无法插足为其治疗。
失去亲人是不幸的,我们只能接受。我们的生活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也只有时间才能将它缝合,但是我们必须给自己时间。悲剧刚刚降临时,世界仿佛也停滞不前了,我们的悲痛却要一直持续下去。我们一定要继续上路。回忆那些快乐的往事,我们会感到幸福终将取代悲痛而到来。我们应该在内心里停止悲哀和怨恨,接受无法逃避的现实,时间自会帮助我们摆脱不幸。
有时候不幸也不是坏事,它会成为一种促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动力,一种提高我们素质的因素,我们的智慧因此而敏锐,使我们最终摆脱困境。
有一句箴言据传是印度的讫哩什那神说过的:“人生的真正圆满不是平静乏味的幸福,而是英勇地面对所有的不幸。”
人性会因为“英勇地面对所有的不幸”而深邃、坚强、获益。“不幸”可以激发我们潜藏于体内的能量——若非情势所需,逼迫我们善加运用,就有可能永远埋没在身体里的能量。哈姆雷特的不朽名言:“行动起来!对抗所有的困难,把它们排除!”这是摆脱不幸的第二种方法。
我再来举一个我称之为“沙尘之祸”的例子。在美国西南部的沙尘暴地区,无情的风沙经常席卷农场,夺去人的生命。生活在沙尘中的人,每日所见、所闻、所吞进的都是沙尘。这是一个人亲身经历的故事:一个年轻人,21岁就成了一家之主,他就住在沙尘暴地区,他的父母经过与风沙和干旱的艰苦搏斗,最终死去。
有一天,这位年轻人终于一无所有了——没有收成,谷仓里没有存粮,没有一点可以吃的东西。他沮丧地坐着,沙尘落在屋瓦上,突然,门被推开,他8岁的小妹妹领着她的同学走进来。
“吉米,”她饥渴地望着她大哥,“给我一角银币好吗?我们要去买一些饼干。”吉米久久愣着不能回答——他哪里来的一角银币?他双手伸进口袋,却什么也没掏出来。“小家伙,”他满脸温柔,“对不起,我实在没有一角银币。”
当晚,吉米无法入睡,因为他的眼前一直闪现着小妹妹失望的表情。他已身处决境——连一角银币都拿不出!吉米以沉默承受一切!双亲的亡故,农活的劳累,被摧毁的庄稼、可恨的沙尘。拿不出小妹妹向他要求的一角银币——这将是最后一个不幸,它将逼迫吉米振作起来,并采取行动。天将破晓,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吉米本想做一名教师,但是父母死后,他又觉得该继续留在家里经营农场。沙尘像击败她的父母一样又击败了他。必须试试其他途径了。第二天,吉米在城里找到一份工作。为了实现他去教书的梦想,他每天借书回家,等晚上弟弟妹妹睡着后再读。后来,他赢得当地乡村学校的教师职位,同乡们都很尊敬和羡慕他。
“不幸”——一个小女孩向她的哥哥要一角银币而未果——催吉米振作并发奋图强,逐渐摆脱困境。
要知道,理智的行动能够减少因你所爱的人离去带给你的痛苦。密西西比州杰克逊有位奈丽?柯文顿太太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柯文顿太太的三个孩子生病后刚刚度过危险期,医生又告诉她,她丈夫的心脏病很严重,随时有生命危险。
“我害怕极了,整日忧心如焚,”柯文顿太太在信中这样告诉我,“我睡不着觉,没多久瘦了15磅。医生说,这样下去我会精神崩溃。一天晚上,我又失眠了,我问自己:‘忧愁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二天早上,我就着手做计划。我丈夫善于做家具,我向他提出我想要一个小床头柜,希望他帮我做一个,他要我先设计出来给他看。第二天,我把设计图给了他,他只用了几个下午就完成了。而且,他很乐意做他的工作。于是,他又为我的朋友们做了很多件小家具。
“然后,我们把蔬菜和鲜花种满花园。我们送最好的蔬菜给朋友,找出所有能够给别人带来帮助的小事。一有空,我们就坐下来,计划、讨论该往果园里种些什么。
“终于有一天,丈夫突然离开了我。那时我也终于感到:过去的一年将成为我生命中最快乐的一年,而不是恐怖压抑、随时为我丈夫去世而担心的一年。面对悲剧,我尽力了。”
柯文顿太太勇敢地面对不幸,使她丈夫度过了生命中快乐而有意义的最后一年,也为自己留下了夫妻共同参与活动和爱的美好回忆。
减轻不幸所造成的影响最保险的途径之一,是帮助别人从而升华自己。我认识威斯康辛州的一个女人,对社区居民来说,她是一个激励人心的人物,因为她超越了个人的悲伤,带给那些有同样烦恼的人以安慰。她25岁的儿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阵亡。她虽然非常哀痛,却不要别人怜悯。
正如她所说:“我了解那些从不知什么叫真正幸福的母亲,有些人的子女得了痉挛性麻痹,有些人的子女精神或身体残缺无法为国尽忠,另有许多女人渴望养育子女却无法生育,我有过一个好儿子,跟我度过了快乐的23年,我的余生中拥有了23年的美好回忆。因此,我必须顺从上帝的意愿,尽我所能帮助那些儿子在服军役的母亲。”
她做到了,毫不厌倦地带给有儿子在军中服役的人和正在军中服役的人以安慰。她精通成熟的重要方法,学会将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帮助他人之中,让自己没有剩余的精力再去苦思自己的烦恼和不幸。
人生不是幸福欢乐绵延不断的旅程。它有光明也有黑暗,有高峰也有低谷,有阳光也有阴影。烦恼不会因为我们拉高被单蒙住眼睛拒绝面对它而放过我们,它是人生的一部分,而我们的成熟与否跟我们对待烦恼、不幸的态度有密切的关系。
不成熟的人的共同弱点之一是在出了差错后,便从战场上退下来,躲进营帐中生闷气,像荷马史诗中希腊英雄阿契里斯一样。骄纵的孩子在游戏时知道自己赢不了就不再玩了。成熟的人即使在情况非常不利的时候仍然坚持继续尝试。
住在康涅狄格州诺威尔奇的梅尔?西蒙,给我讲了一个人不因不幸自甘堕落的故事。西蒙先生有个大学同学名叫杰克,是个热衷于业余戏剧表演,整天朝气蓬勃的青年。
西蒙先生说:“杰克这人热心肠且精力充沛。他身体里就流着演员的血,在大学里,他担任所有戏剧演出的幕后工作,还能出场表演,他是年度各项表演的导演之一,在乐团中他还能胜任鼓手。毕业后,杰克来到一家电视制作公司,后来为某电视台当制作人,他还有许多其他的事业。他工作努力,积极投入,生活得很充实。
“有一天,朋友在电话中说杰克死了,死于一种罕见的绝症,而他早就知道自己有病。上大学时,他已得知自己活不了几年。我想到杰克的热情、欢笑、幽默和他的精神,带给我不小的启示——‘坚持到最后,永不放弃!’”
杰克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生活态度,能够鼓励所有认识他、了解他的人。他勇敢地选择了最成熟的方式面对难以避免的事。
在我丈夫的班里,一个学员为我们讲述了另一个与上面类似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麦克。1948年,21岁的麦克去参加以阿战争。在一次战斗中,他双目受伤,痛苦瞬间降临,但他仍能乐观活着。在军队医院里,他跟其他病人说笑,常把发给他的香烟和糖果分送给病友。
为治好麦克的眼睛,医生尽了全力。一天早上,主治医生来到麦克的病房。“你好,麦克,”主治医生说,“我不喜欢对病人隐瞒实情,欺骗他们。麦克,你将永远失明了。”
麦克沉默了,时间也仿佛不动了。过了一会,麦克平静地说:“很好,医生,我想我早有准备。谢谢您为我做了这么多。”
几分钟以后,麦克转头对他的朋友说:“毕竟,我还找不出绝望的理由。我没有了视觉,却能听和说、有脚能走路、还有一双手,政府会帮助我学会一门技艺让我安身立命。我要改变自己,迎接新的生活。”
麦克就是这样一个人,虽然失明了,但对未来充满憧憬,宁愿为幸福奔忙,也不去诅咒不幸的残酷。如果进行成熟测试,他将获得满分。我们每个人迟早都要接受这种不幸突然降临的考验。
任何人问:“为什么这种事要发生在我的身上?”都只能得到一种回答:“为何不能?”
上天不偏爱任何人。只要是人,都难免历经痛苦和欢乐。生活就是要教会我们,在痛苦这个民主王国,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悲伤、死亡、烦恼和不幸来临时,国王和乞丐、诗人和农民,经历的是同等的折磨。一些年轻人和虽不年轻但也不成熟的人往往只会怨恨愤懑,他们无法理解悲剧的产生与出生、死亡及缴税一样,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