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900000003

第3章 精神健康的重要法则

你是独一无二的

我的丈夫热衷园艺,他经营的玫瑰花园给大家增添了很多乐趣。有一天,我们共同欣赏玫瑰花,他说:“乍一看,仿佛这些玫瑰花都是一样的,不是吗?其实不然!如果你仔细分辨,就会发现颜色和品种都一样的花之间仍有细微差别——成长速度、花瓣的卷曲程度、颜色铺展的密度——每一朵都存在细微的不同。

自然界到处充满多样性,而人类自身更是千差万别。前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古人类专家亚瑟?凯斯爵士说:“没有任何人曾经或即将与另一个人经历完全相同的人生旅程……每一个人的生命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错,每一个人的生命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我们的本质都由相同的材料组成。要获得成熟的智慧就必须认识并理解这个事实,这是一座跟我们的同胞沟通的桥梁。在我们尊重对方是个“个人”,一如我们知道自己是个“个人”之前,我们无法跟他沟通或建立任何有意义的关系。

这话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事实上是一天比一天难。虽然我们喜欢自认为是一个已经废除了阶级意识的国家,但事实上却仍然受到阶级意识的支配。

我们发展出一套特殊的用语,反映出我们不喜欢把一个人当个人看待,而将他纳入我们认为他所归属的阶层里——在统计栏或调查问卷中,“普通人”、“中下阶层”、“消费大众”、“低收入人群”、“白领阶层”、“蓝领阶层”、“咖啡座人士”等等——这一切“标签”显示我们不愿意或缺乏将他人当做是“个人”而不是一个群体当中无名无姓、没有面孔的一分子的能力。

我们已经被分类,然后被归纳于某一个群体中。在生活中,我们的方方面面都在受调查,社会调查员对我们再熟悉不过:我们喝几杯咖啡,多少人拥有汽车及什么牌子的车,听什么广播或看什么电视,甚至我们每一年过多少次性生活,过得怎么样等等。

大家都在强调“调整适应”、“群体整合”和“社会机动性”,削弱自己的个性以顺应所属群体可敬的行为。绝对的个人主义已经不复存在了。难怪我们总觉得自己已经失去独立性,如果思想和行为与他人出现差异时,心里就会感到很不舒服。

事实上,每个人还是希望自己能拥有独一无二的生活。分类的压力、认同的压力并不能阻止人们在内心深处渴望与他人不同。而这种渴望一旦通过外在表现挣脱出来,我们也就有机会躺进精神病医生办公室里的长椅、住进精神病院、沉迷于酒色和毒品。但是这样就永远也无法找回迷失的自我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怎样做个与众不同的个体?我们怎样得到一种相对成熟的自觉?我们提出三个建议:

(一)在孤独和退隐中认识自己

过度紧张的生活使我们失去了自我反省的机会,我们必须为孤独创造机会。不同的人对孤独有不同的理解。一个朋友说,如果他需要沉思,就上街去进行长距离的散步,任自己在人群中消失:“在这种方式下思考问题,我就能避免分心。”

在纽约时,我丈夫常去附近一家教堂,因为那里安静。这样能使他内心平静,使自己保持活力,使精神更振奋。

我最难得的孤独时刻是自己沉浸于自然的那一刻。我很少作长距离散步或户外活动,但是我经常在花园里散步或至少还能不时抬头望一眼窗外那棵树或天空。四季的更迭真是个永恒的奇迹。方寸间的土地和广袤的田野都可以体验欣赏的乐趣。我此时就会感觉到自己已经与大自然亲密交融。

也许有的人喜欢独处安静的房间或只是令肉体孤独地存在。不管怎样,每天创造一段孤独的时光,把电话和所有干扰的事物抛开,是我们探索自己的生活、信念和行动必须要做的。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都强调过孤独的价值:耶稣、佛陀、施洗者约翰、笛卡儿、蒙田、班扬等人也正是在孤独中才获得了启示。

(二)摆脱习惯这把枷锁

我们已经被活埋在习惯和无聊的事物里面,只有通过超凡的努力,这猛烈的炸药才能将我们解救出来。有多少人自甘套上习惯和惰性的枷锁,沉闷、无望地苟且度日?

我有一个年轻女学生,跟我讲过她和她丈夫破除习惯枷锁的故事:“我的丈夫和我都喜欢看电视,”她说,“我们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看着电视节目吃晚饭,直到困得必须睡觉。为了不错过好节目,我们不去拜访朋友、不看书,也不一同外出享受美好的时光。别人来拜访我们,我们就盼望他快快离开,好继续看被打断的电视节目。有一天,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吃午饭,我发觉我已经无法跟她们交谈,我根本插不上嘴。我哪儿都没去过,什么书也没看过,什么事也没做过——我的生命的黄金年代都被一间黑屋子里的电视机耗费了。

“回家后,我劝我丈夫,有的人连戒毒都能成功,我们应该也能从电视节目中解脱出来。他很赞同我,我们开始努力于其他事务,以便转移精神。我们报名学习成人教育课程,经常打保龄球和出门访友,又从图书馆借来书,然后互相读给对方听。我很满意能戒除电视瘾。我们的工作和婚姻也因此而改善。我们感到生活中有很多乐趣,而且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生活的质量都提高了。”

两个曾被活埋在习惯里的人,终于获得解放,在这之前,他们曾被不良习惯紧紧束缚。

(三)发掘生活中我们最满意的东西

1878年,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给妻子的信中有一段最精彩的描述:“……我坚持认为要正确评价一个人的人格,最好的时机是观察他最活跃、最满意时的精神或道德态度,这时,他内心传达的声音是:‘这就是真正的我!’”

简单地说就是:兴奋时,真我便自然浮现,因为一个人“最活跃最满意”时也最兴奋,不管这个人是对一个想法、对一个人或一种情况的哪一种形式的兴奋,都会使我们摆脱无聊的事情、习惯和压力,形成对真我的刺激。

兴奋是使工作转向成功的最基本要素,也能激发我们的热情并发挥最大潜力。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德华?维克多?艾波顿爵士有这样一句话听来让人吃惊:“谈到科学成功的秘诀,我甚至愿将热情排在专业技术的前面。”

当然,爱德华爵士不是说专业技术在科学研究中不重要,他想说的是热情——兴奋——会对一个人掌握专业技术产生激励作用。

我丈夫在从事演说教导44年的经验中,得出“演讲的效果取决于演讲者对他的讲题的兴奋程度”。不管他讲氢弹,还是讲岳母大人,或者是伊索匹亚的降雨量,他对听众形成的冲击力总是与他对讲题的感受力成正比。

个人的性格很难改变,只能使之显现。要找出我们身上区别于他人的宝贵优点,就必须从心底里剔除那些恐惧、畏缩、多疑、迷惘、恶习等等。兴奋,就是烧毁这些东西,使真性情、真性格袒露的大火。

兴奋的形式多种多样。爱就是一种使我们敞开自我的形式。看过电影《玛蒂》的人都能体会爱是如何使原本无聊孤单的人得到改造,进而去开创他们崭新的世界。

兴奋是人们不断刺激自己工作、活动的动力。耶鲁大学的威廉?里昂?费尔普斯教授有一本书名叫《工作的兴奋》,书中到处都洋溢着他对工作感到的乐趣。

生活危机能刺激一些人,使他们活跃起来。规模比较大的如战争、洪水或地震等灾难的降临,会对人产生强烈的刺激——唯真英雄能本色;就比较小的规模来说,当家庭发生危机时,那些和子女同住,看上去已经衰老的人,却往往能成为一种支柱力量,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便是使我们区别于他人、培养自己独特个性的三种方法:

1.每天给自己一刻独处的时光;

2.努力挣脱恶习的桎梏;

3.发自内心的兴奋和狂热。

心灵的成熟要靠不断地自我发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我们若不能了解自己,就无法了解别人。“了解自己”是智慧之始,正如苏格拉底所言:“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你。”

尝试喜欢你自己

斯曼莱?布兰顿博士在《爱……,或寂灭》中这样写道:“适度的自爱,是一个人健康的反映。适度的自重对工作和成就都将大有裨益。”这话说得很对。“爱自己”是健康、成熟的生活的一个标志,不能理解成是自以为是。爱自己就是接受自己,冷静地、客观地、怀着自尊心和人类的尊严感接受自己。

心理学家A.H.马斯洛在《刺激与性格》一书中也曾说到自我欺骗的接受。他说:“新近的机能心理学理论出现的一些概念是自然舒放、自我接受、冲动知觉、自满自足。”

一个成熟的人没有时间去想自己哪里不如别人,他们不为自己不具备比尔?史密斯的自信或吉米?琼斯的积极态度和进取精神担忧。他总是做自我批评,他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弱点,但他肯定自己具有基本的目标和动机,然后,他花精力改进而不是哀叹自己的弱点。

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他都抱有同样的宽容心,因此,他自处时毫无苦恼可言。

喜欢自己跟喜欢别人是不是同等重要?心理学家认为,如果我们不能喜欢自己,我们就无法喜欢别人。仇恨一切事物和他人的人,厌弃和虐待自己同胞的人,必然会更强烈地表现出自我厌弃。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教育学教授亚瑟?T.杰西尔博士提出应该通过教育帮助儿童乃至成人了解自己,帮助他们建立自我接受的成熟态度。在他的新书《当教师与自己面对面的时候》中,他认为: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充满奋斗、欣慰、希望和苦痛,自我接受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现在,医院里一半以上的病房被那些对自己感到厌恶的人占据着,而成千上万遭遇感情和精神困扰的人还在外面排队等候,这些人都是无法与自己相处的人。

在此,我不准备分析产生这种不幸情况的原因何在。我只怀疑——我们生活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只强调物质上的成功和社会地位的价值,赶超别人成为所有人的目标——与现代人精神上的疾病不无关系。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W.怀特在《进步的生活:性格自然成长的研究》一书中,曾谈到现在一种观念正普遍流行:“任何人都应该调整好自己以适应身边的环境。”怀特博士说:“这种观念,误导人们相信最理想的人都善于调整自己以适应固有的生活模式、乏味的生活规则、苛刻的外界限制,或屈从于成就感的压力,尽一切可能,努力适应。这样的结果只能使人迷失方向,失去成长、创造的可能性——简单地说,就是屈服于压力,而失去自身的创造力与发展的潜力。”

我非常赞同怀特博士所说的。很少有人有特立独行的勇气或清楚地知道自己能代表什么。社会和经济群体支配着我们的行为,我们与我们的邻居有着相似的生活和思想。如果我们任个性与身边的环境发生冲突,就会神经过敏、患得患失,茫然无助,不再喜欢自己。

几年前,我们的一个女学员就曾因这种冲突而感到困惑。她的律师丈夫是一个野心家,喜欢积极进取、独断专行。他们的社交圈子由与他类似的那些以社会地位来衡量其成就的所谓名流人士所组成。这位太太看上去很文静很谦虚,但在这种圈子中,她只感到压抑、卑微。那些人不懂得欣赏她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她变得沮丧起来,失去了她的自信,因为自己总不能达到那些人对她的要求。她越来越不喜欢自己。

这个女人是大可不必如此苦恼的,她不应该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而是应该适应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卸下企图改变自己的压力。她还应该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处事方式,而不是照搬别人的。

她重塑自我的第一步是不以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要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并把它应用于生活,同时还要学会独处,少做自我批评。不喜欢自己的人总爱挑自己身上的毛病。适度地检讨自我可促进健康且富有建设性,也是为提高自我所必需,但是不要让它成为一种强制性观念,那将会使我们陷于瘫痪,阻碍我们积极行动。

一天晚上,我丈夫讲完他的课,班上的一个女学生找到他,抱怨自己讲话讲不出预期的水平。“一登上讲台,”她告诉我丈夫,“我就感到特别胆怯和别扭。别的同学都看起来那么沉着自信。可我一想到自己的缺点就气馁,这样就更加说不出我事先准备好的话了。”

听完她的抱怨,戴尔只用了一句简单的话就回答了她的问题,这句话令我永生难忘:“把你的缺点抛在一边,导致你演说失败的不是缺点而是缺乏优点。”

不错,导致一篇演说、一个人或一件艺术品失败的往往不是什么缺点。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里面,历史和地理的错误随处可见,狄更斯的小说的某些段落也描写得过分煽情。可是有谁在乎?这些伟大的作品仍然长盛不衰,光芒闪耀;它们的优点掩盖了缺点,使得缺点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结交朋友是源于他们有优点——不考虑他们有缺点。

要想实现进步和突出自我就要集中精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展示最好的一面、抛开缺点。我们一定要纠正自己的错误, 迅速忘掉它们。

负罪感和自卑感是千万不能有的心态。如果我们陷入这两种心态中,便不可能尊重或喜欢自己,同时也厌恶别人拥有这两种心态。我们要做的是埋葬过去,重新来过。

在尝试喜欢自己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培养容纳自己缺点的肚量。这并不意味着要降低标准,任自己变得懒惰或不肯尽力。我们都明白没有人能做到永远最好。强求别人完美有失公允,苛求自己完美就是自我本位主义了。

我曾在几年前参加了一个组织,其中有一位绝对完美主义的女士,她经手的每一件事都必须分毫不差。但在别人看来,她的工作很少是成功的。一份简单的报告她要斟酌几个小时才能提交;发表演讲时,她会围绕题目说个没完,让听众厌倦;她家里从来不欢迎不速之客;举办宴会,她会把所有的细节事先全安排妥当。这位女士煞费苦心,达到了近乎机械式的完美,却以付出欢乐、自然和温暖为代价。这样的完美其实无聊透顶。

要求自己不断追求完美是一种无情的自负。他们不能忍受自己仅仅是跟别人一样好,他们一定要超越别人,一定要受人瞩目。他们不是把注意力投注在付出全部的自己和自己全部的才能去做好每一件事,而是专注于超过别人,把自己置于完美的架子上。

完美主义者也是人,所以也会像其他人一样遇到失败,但他无法容忍自己,不能接受失败,结果只能痛恨自己。对待自己不要太苛刻,偶尔停步自我解嘲一番,你会更喜欢你自己。

在上面一章中,我曾提出每天给自己一段独处的时间,以便我们能够了解自己,这是必要的。孤独对尝试喜欢自己有莫大的帮助。马里兰州巴尔的摩薛顿精神病学协会的董事里奥?巴蒂梅尔博士曾说:“过去的人习惯在晚上入睡前反省自己当天的所作所为。现在看来,这也仍不失为懂得如何善待他人和自己的一个好方法。”

如果我们连自己都忍受不了,就不要奢望别人高兴我们待在他们身边。哈瑞?艾默生?福斯狄克说,受不了独处生活的人就像“受风吹拂的池塘,风不停,永远无法获得平静,反映自己美好的东西”。

在尝试独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心灵找到一个驿站、一个参照物、一个我们与外界保持联系的根据地。安妮?莫罗?林伯格在《来自大海的礼物》一书中有一句话:“一个人只有在与自己的核心发生联系时,才能找到与他人的联系。我认为,孤独能让我最快地找到我的核心、我内在的本质。”

孤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观察生活的条件。“安静下来,同时体会我就是上帝”这是《圣经》诗篇中的建议,一个好的建议。孤独给灵魂带来的好处如同新鲜空气给身体带来的好处。

寄满足和快乐于别人身上,就无异于把重担压在我们所爱的人身上,然后从中抽取快乐。喜欢、尊重和欣赏我们自己跟喜欢、尊重和欣赏别人一样,是健全人格的一部分。

顺从:惊慌失措者的护身符

“想要做人,就要永远做一个不服从主义者。最终,你将得到心灵的完好,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再神圣……我犯过无数的错误,都因我放弃自己的立场,而从别人的视点看待事物所致。”这是伟大的不服从主义者拉尔夫?华多?艾默生说过的话,这对“从别人的视点看待事物”的人来说,无疑会形成震撼。

我们试着将艾默生的话的意义延伸:“可以从别人的视点看待事物,但是一定要从你自己的视点出发来行事。”如果说成熟有什么好处,这好处就在于它能发掘我们的信念和根据这信念行事的勇气。

年轻而缺乏经验的人怕与众不同……怕自己的穿着、言行或思想不为他所属的群体所容。青少年子女的中年家长总是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莎莉的母亲强迫她擦口红。”“我们这样年龄的女孩子都跟男孩子出去约会。”“天哪!你们想把我变成怪物吗?没有谁会在11点以前回家。”……

小孩子都活在他的群体中,同学和朋友对他怎么看以及对他的接受程度是他最看重的一个社交现象。这个群体的标准和父母希望他遵守的标准形成的差距,构成子女青春期的最大障碍。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这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倘若我们置身于一个不熟悉的环境,又毫无经验可循,如果我们很明智,就应该遵循被广泛认可的标准,等待我们的信念和标准能够产生经验和信心那一刻的到来,只有蠢人才会在还不清楚自己反叛的事物和反叛的原因之前开始反叛。

然而,总有一天,我们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例如,我们知道诚实的确对我们大有裨益,从小,大人就如此教导我们,长大后,我们自己则更深地体会到诚实对我们的重要性。幸运的是大多数人都遵守那些主要的基本原则生活,否则,我们会一直生活在混乱状态中。

当然,最基本的原则也有受到挑战的时候,此时,那些不盲从一般思想的人会成为文明向前推进的动力。在一些激进分子主张废除奴隶制之前,奴隶制度一直正当地存在着,没有人提出过反对的意见。只有经过意志坚定的少数人的极力抗争,奴隶制度才最终被废除。可怜的童工、残酷的惩罚、可恶的仿冒品等等一系列不合理现象曾被大众愚蠢地接受。

不盲从一般人的思想并不是什么轻松的事,往往会使人不愉快,甚至带来危险。所以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宁愿亦步亦趋地跟在大众后面,被大众保护着,接受大众的指引,不怀疑也不争辩。殊不知这种安全感是自欺欺人的,其实最易受到伤害的人恰恰是那些受到惊吓而四处奔逃的人。

一味地顺从和趋利避害,人就会变成奴隶。唯有勇于接受生活的挑战,投入生活,勇于奋斗,敢于参与任何决议的论辩,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著名的战地记者和作家艾德格?莫瑞说过这样的话:“世间男女都无法通过拥有隐忍的美德——调整适应、未雨绸缪,或知足常乐等——达到诚实正直的理想状态……他们必须因负重而达到卓越(和幸福的极致),完美的人都曾经踏上我们祖先走过的路,历经磨难,成长壮大。”

在前面我们说过,勇于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特征。长大成人意味着脱离父母的羽翼步入更加广阔的天地中。

如果我们能真正地成熟起来,就无需因担惊受怕而顺从,也无需在群体中隐藏我们的个性,更无需毫无主见地接受别人的思想。能够安排自己的人生和具有使命感的人,不需有人提醒他,在必要时,不惜挺身坚持立场与全人类抗争是多么有价值,他定会狂热到全力以赴,不做别的选择。因为他的内心有一股强大的动力鼓舞他排除所有障碍,一往无前。

但有另一些人(比如我们)却常被群体压力所控制,我们只想到既然有这么多人不赞同我们,那就是我们错了。我们是迫于人数的压力而放弃了信念。当反对的人达到一定数量时,我们就会对自己的判断缺乏甚至失去信心。

有些人认为不顺从与怪异或肤浅的“与众不同”是同义语。留胡须、赤脚走路或者有些女人跑到歌剧院去抽烟等等,这并不代表自由独立,只不过是不成熟的、智商等同于爱出风头的猴子的人在装模作样而已。

成熟有利于我们建立信念,并奉行不渝。为自己、为人类、为上帝,每个人都有义务选择最佳方式,尽心竭力地谋求人类的幸福。我最欣赏艾默生在这方面所坚持的立场。他一直支持反奴隶制度和许多重大的运动,只因他认为这些工作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这崇高的思想,激励着他不停为废除奴隶制度奋斗。他的态度源于自己的原则,他也乐于为原则失去虚名。

坚持一个不被认可的目标或站在大众的反面都需要勇气,一个不盲从大众的思想、处于劣势仍能挺身坚守信念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社交聚会。会中,人们的话题指向最近经常见报的一个引起争议的问题。几乎所有客人的看法都相同,只有一个人很有礼貌地回避谈论,直到有一个人要他提出自己的看法。“我本希望你最好不问到我,”他微笑着说,“因为我持与大家截然相反的看法,而这又是社交场合。但是既然您问到我头上,我只好说说我的看法。”他大概地谈了他的看法,果然遭到围攻,但他并不退让,即使没有谁支持他,他也坚持己见。虽然他没有赢得一个人的赞同,但人们对他尊敬有加,因为他在完全能够随声附和多数人的看法的情况下,守住了自己的信念。

我们的先人为了生存,完全靠自己的判断行事。我们来看那些西部的拓荒者,他们根本无法找到专家指教或追随潮流,如果发生危机或紧急状况,他们就要自己解决。生病?找不到医生,他们依据常识使用自制的药品。印第安人来偷袭?大草原上找不到警察,要靠自己的力气和谋略。为家人筑庇护所?那里找不到建筑承包商,他们要靠双手与技术。食物?他们要自己去种植或寻找。生活中所有问题都需要他们自己来决定,而事实上,他们解决得非常好。

如今,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因为有专家的存在,所以我们已经习惯凡事听取这些权威的意见,所以逐渐失去独立发表意见或建立信念的信心。专家也习惯了这一切,是我们拱手相让的结果。

我们现在的教育,走的是先入为主的人格模式。例如“领导统率训练”的大行其道,忽略了我们大多数人不过是追随者而非领导者的事实。我们有必要接受领导统率训练,但是我们更应该知道怎么成为人,聪明、有思考力地追随领导者,而不是成为牛群盲目地走进屠宰场。

教育家华尔特?B.巴伯曾说过,我们的后代正接受训练,发展他们的外在人格特性,以接近国家理想中的完美人格——群居性强、受欢迎、善于适应群体等等。巴伯先生指出,畏缩的孩子无处容身。畏缩是因为感情上不适应,孩子们都应该参与游戏且想当头领,每个孩子都应该给论题一个明确的意见,每个孩子都应该争取让别的孩子喜欢。

他强调说,在我们的教育制度下,如果企图教导出最快乐、最有潜质的公民,就必须让那些不盲从一般思想、对阅读的兴趣超过打棒球、对音乐的兴趣超过足球的孩子有一个容身之处,必须鼓励这类孩子与众不同,而不被训练成适应不良习性的孩子。

把孩子送进公立学校去受教育,这需要孩子的父母付出很大的勇气。有人会建议他们让教育专家去处理这些事情。但是,这时有一个年轻人挺身而出,对他儿子接受教育的方式提出异议。他的做法就是不盲从一般思想的做法,他对自己的信念充满信心。他把他的疑问和盘托出,一年之后,他成为社区的一名教育委员。现在,有包括他自己的子女在内的数百个孩子从他在那天晚上的集会中争取到的教育改革中获得益处。

儿科医生教我们怎么喂养、照顾孩子;儿童心理学家教我们怎么帮孩子养成适当的行为模式;商业顾问教我们怎么经营事业;参与政治时,我们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以某个政党一员的身份投票;甚至我们的爱情生活也已经有专家介入,它被研究后被绘成图表,然后详细向大众分析,大众也认可那些结果,并把它应用于自己的爱情生活。

人们敢于承认自己就是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无论对自己、家人还是事业——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我赞叹有人能追随“专家”的指引去赶潮流,这就像一场鼓舞人心的演说,但我不敢苟同。

艾德格?莫瑞曾通过他的书对我们所处的“兽群国家”提出忠告——不要否定个人至高无上的价值。他在《周六文学评论》上的文章中写道:“这种否定就像**主义的专制,如果美国人的个性可以因威胁恐吓或贿赂收买而放弃,那么他们的以无名大众为基础的政府的敬意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莫瑞先生的结论这样说道:“即使你做不成天使,也不能做蚂蚁。”

如今看来,“成为你自己”已经成为我们最难实现的一个目标,在这个以生产过剩、科技发达和教育一体化为基础的社会中,要了解我们自己已经很难,而要想“成为我们自己”更是难上加难了。我们习惯将人按类划分:“他是工会的人”、“她是公司职员的妻子”、“他是自由派人士”或“一个持不同政见者”。我们为自己贴标签,也为别人贴标签,就像小孩子玩的“警察捉小偷”的游戏。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哈罗德?W.杜斯非常担心不顺从会屈服于顺从,所以他在1955年6月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的训词中选择以“作为个人存在的重要性”为题目。

“无论迫使你顺从他人行事的压力有多大,”他告诫毕业生们,“如果你能够真正成为你自己,你就会体会,无论你给屈服一个怎样合理的解释,都不会成功,除非你舍弃你最后的资本——自尊。”

杜斯校长给出的论点也发人深省:“人类只能在自己的内心找出他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应该做什么,以及他将去往何处的答案。”

澳大利亚驻美国大使帕西?斯宾德爵士,曾任纽约基尼克塔迪联合学院和联合大学的名誉校长。1955年6月就任那天,他说:

“拥有生命,我们才能尽展我们的才华。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我们都有应尽的特殊义务,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我们想让生命有价值,履行适当的义务就是正当的。而且,在这个讲求秩序的社会里,如果我们承担起这些义务,也就有了表现才能和个性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在为我们自己和我们所爱的人、我们的同胞、以至全人类创造幸福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特性。”

只有成熟的心灵才更容易感知这种潜能,只有成熟的人才能拥有“宁可比天使低下一点,也不只比猿猴高一点”的骄傲,勇敢地活下去。对于成熟的心灵、成熟的人,顺从——惊慌失措者的护身符,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概念罢了,因为他的心灵已跟艾默生取得一致:个人心灵的完好是最为神圣的。

为什么要做无聊乏味的人?

无聊乏味的人的存在也许有一个好处:他们正是我们需要的促使我们成熟的催化剂,因为他可以成为我们的参照物,如果不努力,我们难免跟他一样。

有的人喜欢故意侮辱别人。存心愚弄别人是很容易的,你也可以发现,有许多人每天都在这样做。但是一个成熟的人决不会故意让别人说他无聊乏味。

我们每个人都会对一些事物非常看不惯,但是我们都认同:在社交中,最大的威胁都来自无聊乏味的人。可悲的是,目前,我们对这种人,除了逃避,还没有找到使其绝迹的有效手段。法律也找不出理由去制裁这些无聊乏味的人。我们能够有效地隔绝口蹄疫,却无法隔绝这种可称之为“无聊厌烦”的病,控制它蔓延。

从广告中我们能了解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脚癣、口臭、便秘、喉痒、头痛、鸡眼和脱发等等,却没有人能为我们治疗令人感到无聊厌烦的疾病。

预防胜于治疗,我们来了解一下那些严重的“无聊厌烦症”的症状。如果你与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种相吻合,你就能明白某位太太上次举办宴会时没有邀请你的原因了。

一、不厌其烦地谈论自己的儿孙或其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简单的一句礼节性问候语:“孩子们都好吧?”就足以引出这种无聊乏味的人口中的滔滔不绝的话题,说的却都是废话。但是,谁让你打开了水龙头呢?你只能乖乖坐下任滔滔口水将你淹没:

“喔,庄尼呀——你知道,他是最小的——他最近说什么也不吃麦片,昨天还把整碗麦片扣在头上。还好笑?我打电话去问我们的儿科医生。‘医生,’我说,‘各种办法我都试过了,但他还是把麦片吐出来或是倒在地上,甚至弄得自己一身都是。’

“他问我试没试过把麦片和香蕉混合在一起喂他,但是,庄尼从来就不喜欢什么香蕉。他俏皮地把香蕉称作‘兰妮’。‘我不要兰妮!’他说,然后挥舞他的小胖手打呵欠。当然,他比我们家附近的小孩子早熟,他们当中没有一个像他那样富于表达,多令人惊奇!你瞧,前天他还把桌布拉下来,他瞪着乌黑发亮的大眼睛说:‘庄尼把桌子上的东西都弄到地上了去了。’他爸爸和我都要笑死了。”唉!这时候,你也快死了,但肯定不会笑死。

这些人总有本事将不沾边的话题,扯向他想谈的话题。也许你正在跟他谈政治或艺术,但是,他(她)真正想谈的是他(她)的小孩子。

我认识一个人,即使我们谈论的是国际关系或牛肉价钱的上涨,她也能神奇地把话题引向她女儿黛芬妮。她说:“是呀!你根本无法信任那些俄国人。去年夏天,黛芬妮的大学同学邀请她一同去欧洲旅行。她们并不想进入铁幕,但是她们想去西柏林。黛芬妮征求我的意见:‘我……您觉得怎样?’我就对她说……”

然后是没完没了的啰唆。准确地说,令人感到无聊厌烦的人基本上都不够成熟,他们不懂得交朋友,首先就应该记得——为别人着想。

不幸的是,并不是只有那些过度溺爱孩子的父母令人感到无聊厌烦。一个刚刚完成一次成功的巡回推销的汽车轮胎推销员从水牛城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事无巨细地向我仔细讲述他与一家百货公司签下一万美元的订单全过程。

你有没有硬被一个桥牌玩家扯住,向你回述他如何在一次牌局中打出一个小满贯的复杂过程?最可怕的是影迷,他喜欢一滴不漏地把一部最新的悬念电影情节详细地向你描述,以至于气得你真想把台灯砸到他的头上。

不仅仅是这些,无聊厌烦的话题可以涵盖许多事物,可能是某人爱把家具翻新的嗜好或是某人怎样给水果保鲜;可能与他哥哥的工作有关或罗拉表妹的可怜遭遇希望你能同情;可能是小狗或小猫的一点趣事。我甚至曾被人牵绊于听她絮叨金丝雀的肠子如何作怪达20分钟之久。

二、谈话飘忽不定,不着边际

马克?吐温写过一篇文章嘲弄一个无聊乏味的人:“我有没有对你说起过我曾去西部看赫必族印第安人那件事?我们是趁休假到那里去的,是在一个礼拜五早晨——不,是礼拜四——你记得,艾拉,我决定我们要在礼拜四出发是因为我得在礼拜三去看牙医,是吧?我上面的一排假牙有点活动,我想找他为我固定一下。天啊,那个牙医真啰唆——话一讲起来就没完。好在他医术不错,是的!我跟我老板提起过有关他的事。我那个老板可真有趣。告诉你,他什么都离不开我,老是神不守舍的。我那天对我的同事说:‘如果我现在就抬腿走人,辞职不干,老板会怎么样?’她说:‘比尔,如果你走了,我马上回家把我妈妈找来!’真是逗乐!”

你永远也别想知道赫必族印第安人是什么样子,但这样反倒好。

三、呆板木讷,不善言谈的人

你极力寻找话题,表示你对他非常感兴趣,以便让他开口说话,都会徒劳无功,你的辛苦努力只会换来冷漠的面孔和偶尔的一声“嗯”。最为幸运的——我从来没赢得过——你最多会赢得一句“是吗?”作为报偿。

他是个凡事无动于衷、彻彻底底的木鱼脑袋,想从他身上得到哪怕一点点聪慧或礼貌的回应就好比去莫斯科买股票或债券。他那张马铃薯一般的脸永远没有任何表情,他是威廉?史泰格笔下的卡通人物在生活中的翻版——如果可以把他称作“活人”的话。

四、不管谈论什么问题都喜欢争论

跟这种类型的人谈论问题,任何话题都会遭到反驳,回过头来给你个措手不及。

这种人自以为通晓一切,所以往往武断地排除一切讨论的可能,如果你有什么看法与他相悖,他会不假思索地说你的看法是荒谬的。

“你疯了!我的朋友!”他冲你吼道,“难道你不知道这个事实已经经过证明……”如果赶上他比较温和时,他就会说:“不,很显然你错了!我可以告诉你……”

这种人最让人讨厌的地方是,他作为结论的那些话——浅薄、武断、粗俗的话,都是你特别不愿听到的话。

遇到这种人你最好只采用一个办法:同意他所说的所有观点。因为一旦你稍一反驳,就会陷入了一场势不两立的论战。讨论或交换彼此的看法对他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只想以摩西十诫一般的权威让你同意他的看法。

五、永远意志消沉

这一类人行事只依据一条原则,那就是世上众人都已经在地狱中了,生命是多余的、是失败的,整个人类由傻子、骗子和懒鬼组成,凶恶的命运之神已经盯上他们了,就连气候也越变越糟。

只要跟这种人在一起待一刻钟,你就会不知不觉地产生一大堆的不幸要跟他交换。因为你已经被这种态度感染,本来你的心情可能很好,到头来却被这种天生的意志消沉者搞得垂头丧气。

我认识一个女人是这种人中的一个典型,我们每次相遇,她总是没完没了地向我倾诉她最近的遭遇——当然,全是坏事。

“我去买窗帘,”她可怜巴巴地说,“但我等了有10分钟才有售货员过来应酬我。她们根本不忙,只是他们看出我是个没钱的主儿,不怕得罪。所有的商店都那样。你看我的生活有多遭啊!你再看看我的健康状况!医生说他不相信我居然能活到现在。我整个的消化系统都不行了,赶上这种天气我全身又痛得要命。你会想我的家人总该懂得体贴我吧?但那只是我的奢望。”

以上只是几种“无聊厌烦症”患者的例子而已。类似的这种人不胜枚举,感情丰富的女孩、身体壮硕的大男人都有可能是“无聊厌烦症”患者,而观众对此也已习以为常,他们渴望让意识消失,直到捱过这场灾难。

最可恶的是,这些无聊乏味的人还不知道自己有多无聊。他们以为自己是作为社会的活跃分子、消息灵通人士,或所有受人欢迎那一类的人物而乐意为人所接受。真是恐怖,我们也可能是个无聊乏味的人,却没有察觉。

幸好,如果我们留心观察,可以从一些迹象和征兆中得到暗示。

一是听者流露出凝固的微笑和灰暗的眼神。当我们在谈有关孩子的所谓的趣事时,听者仿佛身体已经凝滞,那我们就应该停止讲下去了。

二是我们要注意观察听者暗中看手表的动作。当听者摇晃过手表,然后把它贴近耳朵来听时,很显然地,他已经开始诅咒我们了。演说家就对这种动作非常敏感,这也是应该的。

三是眼光游移不定。这是在提醒我们:我们的话已经失去吸引力。在宾朋满座的鸡尾酒会上,我们偶尔会在某个角落捕获我们的牺牲者,他借以逃脱的希望全部寄托于急切恳求的眼光,他以眼光向每一个经过的人求救。但是没用,谁会愿意替这个傻瓜受罪,所以,不妨设身处地替他着想一回,我们应该住口,别再折磨他了。

一些善于诡辩的人可能会为难你:“无聊厌烦症”跟成熟和心灵的健全有什么关系?一个极其无聊乏味的人也许同时也是个生活美满、爱护家人、照章纳税、资本雄厚的人,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因为一个人既然能成为“无聊厌烦症”患者,就表明他的智慧、想像力和敏感性一定是贫乏的,而这正是一个人建立健全的人格和赢得他人的良性反馈的基本要素。

无聊乏味的人不可能了解自己、不会喜欢自己、也无法成为他自己。他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因此对他人在人际关系中需要什么也考虑不到。他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在那些无聊的琐事和微不足道的生活上,让它们进驻内心填补空虚,可是他根本不善于构筑它们。他有着跟他的心智一样无聊乏味的的言谈,他是现代人迷失自我的一个悲剧性的象征。

“无聊厌烦症”不过是一种人格疾病,是拒绝成长的病态人格的症状之一。不断成长、走向成熟的人,虽无所不谈但不会令人厌烦,因为他善于化平凡为神奇。本来在他口中活生生能够光芒四射的话题,出自乏味的人口中,就变得无聊乏味、失去生气。

无聊乏味的人也许正是我们需要的促使我们成熟的催化剂,因为他可以成为我们的参照物,如果不努力,我们难免跟他一样。

获得成熟心灵的途径:活到老,学到老

1956年2月,《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对依萨克?普莱斯勒的一篇专访:普莱斯勒先生白天在一家百货公司作售货员,他用4年的时间完成了高中夜校教育之后,又进入布鲁克林学院夜校,准备完成大学课程,然后继续研读法律。在大学一年级的一篇题为《快乐是什么?》的作文中,普莱斯勒先生写道:

“拿下高中文凭,进入大学,然后期待着做一名律师——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这期待就能增添我内心的快乐,”普莱斯勒先生说,“大学要5年或更长的时间,这要看我努力的程度,然后法律学院的学习又需5年。”

在年轻人看来,这个计划充满了抱负,不是吗?但依萨克?普莱斯勒是在他刚刚度过60岁生日之后进入大学的。他懂得,对于一个成熟的人,学习应该是任何年龄都可以继续的快乐体验。

教育不应该局限于校园内,必须有自己一套正规的课程。哈佛大学前校长A.劳伦斯?洛威尔博士曾经说过,大学教育或教育培训制度所能教给我们的只是如何帮助自己,我们必须学会教育自己。教育贯穿成长的全过程,是一种心灵所需的自发的运动,是一个扩充心灵发展的过程。

一旦我们了解了这些,自我教育和自我改善便成了我们无论身处生命中的哪个阶段都可以追求的令人兴奋的体验了。没有什么能比开发出乐于在晚年继续摄取知识的热情更好的投资了。

我最尊敬、最钦佩的人物,就是美国人最喜欢的新闻评论播报员——洛威尔之父——洛威尔?托马斯博士。托马斯博士是一位有着高深文化修养的绅士,他睿智,喜欢钻研,涉猎广泛。诺门?文森?皮尔博士谈到托马斯博士晚年去拜访他的事。那时他的身体虽已衰老,但心灵还是像年轻时一样敏锐。见面后,经一番寒喧,托马斯博士问皮尔博士:“诺门,我想听听你对亨利八世有什么看法?”

皮尔博士稍感惊讶后承认:他对亨利八世缺少研究。托马斯博士说他那段时期一直在对这位君王进行研究,他认为,历史学家的评价有欠公允,然后他说出自己对亨利八世的看法。可见,虽然托马斯博士身在病房,但心灵仍在随处游弋,而且穿越了好几个世纪。

心灵是我们的机体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器官,如果我们勤于滋养并善加运用,它会自然成长;相反,如果对它滋养得不够又缺乏运用,它就会因发育不良而导致萎缩。

只对心灵施以教育的影响是不够的,必须善加应用,让它对这些影响产生反应。我们加入读书俱乐部,去听课、听剧、听演讲,这些只能为聚会时增加一些谈资,此外,没有更深远的目的或成果,每个人都可以借此获取一件薄薄的文化外衣,一件如同休息日的衣服,可以随意穿脱。在这件薄薄的文化外衣里面,心灵仍然难以成熟、发展。

知识的存在只能有一个具体的理由——促进心灵的成长。而心灵如要成长,应该像身体一样,是善加运用的结果。

路易斯?曼福德曾经就我们的教育,提出我们应该努力达到的一些目标。

“所有实际活动的目的最终是文化,”他写道,“成熟的心灵、完善的人格,逐步获得的通达和成就感,个人的社会人格的所有较高的能力相组合,获取广泛的知识的兴趣和感情上的愉悦……这就是自我改善的各个阶段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

一天,有位女士找到我的丈夫希望获得帮助。她沮丧得像刚刚挨过揍的狗,因为她逐渐失去了她丈夫对她的爱。她丈夫为人兴趣广泛、文化品味高,是成功的经理,她知道自己越来越配不上他了。

她哀叹自己没上过大学。孩子生了一个又一个,她根本没有时间欣赏音乐,获取艺术和文学方面的知识——而这些又正是她丈夫最为痴迷的。

“他厌倦我,这公平吗?”她问道,“就因为与他那些知识分子朋友没有共同语言?”我丈夫问她,现在她的孩子都结婚了,她是怎么安排她的空闲时间的。她说她除了打桥牌之外,每周还去看两场电影,偶尔读一些书,以言情小说为主。

显然,这个女人并没有真正努力改善自己的处境。她并不是没有机会,她是缺乏一种精神和动力。她宁可把时间花在桥牌和电影上,也不去扩展她的兴趣,难怪她跟不上她的丈夫。

不设法发展自己的人,会被世界遗忘。他们只会抱怨太迟,太“老”。他们将老年当作生命的终点来接受,却不明白对于一个渴望获取知识的人,生活是一次没有终点的精神旅程。

从前的大学数量少,距离远,学费又昂贵,是专为少数人开设的,有的大学甚至连书籍也不易买到,夜校这个词是从前的人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的概念。而现在,任谁想受教育都能如愿以偿,做祖母的拿到大学学位也不再稀奇。

得州一位律师的妻子,同时也是5个儿子的母亲,在儿子们受过大学教育和技术培训,成为专业和生意上的负责人之后,这个50多岁、做了祖母的女士入读得州大学,并在4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现在,她70多岁,已成为寡妇,但可别把你的同情心滥用在她身上!她机敏、可爱,整日为社区工作忙个不停,她多的是朋友和仰慕者,每一个与她接触过的人都说她会对人产生激励和启发。她的儿孙们都非常敬爱她,都很珍惜他们与她在一起的每一次机会,虽然这种机会少之又少。她为自己培养出成熟的心灵,如今,她享受的是丰硕的成果。

乔治?盖洛普是美国舆论调查机构的创始人和罗德奖金新泽西委员会的主席。他曾说过:“有很多人取得文凭以后就不再学习了。其实学习应该是个从生到死、一直不能停顿的过程。”

大学只是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研究的时间和场所,还有许多有待我们解决的问题。所以,不管学校教育有多完善,要想丰富心灵以防止晚年孤寂无聊,就要首先了解“活到老,学到老”的意义。

还有呢?那些没上过大学或夜校却渴望完善自我的人又该怎么办呢?没错——他可以自修。英国工党的杰出领袖赫伯特?莫瑞生说起“我得到的最好的忠告”,是他15岁在伦敦为一家杂货店工作时的事。一个街头的骨相师为他摸过骨后,问他都看些什么书。“大部分是写恐怖的谋杀案的书和短篇故事。”莫瑞生回答。他说的就是书报摊上一个硬币一本的恐怖故事。

“看无聊的书倒是比什么都不看要好,”骨相师说,“但是你有这么聪明的头脑,应该看些历史、传记方面的书。随自己的喜好去看,但要养成一个严肃的阅读习惯。”

骨相师的话成为莫瑞人生的转折点。他从此明白即使只有小学文化,也能通过阅读来完善自己。莫瑞生开始频繁地往图书馆跑,终于在有一天,他进入英国下议院成为现实。“过去我曾每天浪费几个小时听广播、看电视,”他说,“但是从没有哪个节目的价值能与一本好书相提并论。”

根据美国舆论调查机构的调查显示,美国的读书人数与其他英语国家相比正在逐渐减少,大多数美国人去年整整一年还没读完一本书。在接受调查的人中,有60%的人说除了《圣经》之外,他们去年没读过一本书,甚至在大学毕业生中有1/4的人也是这样回答的。

我们竟然已经使心灵荒废到如此地步!尽管浩瀚的知识海洋任每个人遨游,图书馆的大门永远为每个人开放,但是,我们却能忍受心灵的饥饿。在物质上,我们过着世界上最高水准的生活,在知识上,我们却堕入无比贫乏的空洞中。

能使我们个人取得成就的知识和智慧都在书本里,我们渴望学习和知道的,都能在图书馆、书店或朋友的书架上找到。书籍能让我们与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灵沟通,能让我们穿越时间,跨越空间,遨游于心灵所创造出来的世界里。

新泽西州布鲁菲尔的初中教师兼阅读专家弗兰克?G.詹宁斯曾说过:“文学经验是对人类生活最具深远影响的能够塑造心灵的大事件。它能通过聚会、说书人使文化得以繁衍生息;它能让我们在几千年后仍有机会得到柏拉图和耶酥的教导;它能将心灵和时间紧密结合起来,让我们有能力管理和控制宇宙;它既能像‘善’这个概念一样抽象,又能像门闩一样精确实用;它是人类通往高尚优雅境界的黄金之路。”

没错,一切都藏在伟大的书里——这人类精神的奇葩,人类智慧、愿望和抱负的结晶。即使我们有机会认识我们所处时代的伟人,也仍无法比通过他们的书籍更了解他们。跟苏格拉底一起散步或与雪莱一同做梦,和萧伯纳争论或像马克?吐温一样开怀大笑。这些同伟大心灵交谈的愿望的实现,是我们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活在世上,只要我们走进最近的一家图书馆,我们就能如愿以偿。

人类先天受限于宇宙中的一个狭小空间。60年或70年,即使是90年的时间跟永恒比起来又能算得了什么?如果我们再把自己封闭起来,那么还能知道些什么呢?离开了书籍和对知识的渴求,我们就注定只能委身于狭小的单元——此时此地。

罗马十二大帝时代的人怎样思考问题?伦敦在瘟疫流行时期的情形又怎样?通过书籍,我们都能为它们找到答案。书籍让我们感受到的绝不是冰冷的事实,而是鲜活的人类经验——人生的样本。

对于俄国这块曾经那么神奇的土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的作品的表述之下,我们仿佛也能看到一个从内部逐渐腐烂的国家,这些不朽的艺术家借助手中的笔记录下腐败的种子,最终结出艳丽的革命花朵。通过这些伟大的作品,我们为现在找到了多么有价值的明鉴啊!

H. G. 威尔斯曾说:“我不敢确信H. G. 威尔斯的身体或他这个人会不朽,但我敢断言思想、知识和意志的成长是个永不间断的过程。” 如果我们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阅读上,那该有多好。时间会自然淘汰书籍中的垃圾,把人类思想和经验的精华保留下来。如果要我们为自身在时间和宇宙中所处的地位给出一个合理的评价,我们就必须先要了解自己处在这种地位的原因。

真正的好书应该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历久弥新的,这决非那些畅销书可比。

泰迪?罗斯福从不喜欢被评为“本周畅销书”的书,他曾经这样写道:“我宁可看一看曾经是‘前年畅销书’的书。前年的书到现在仍然有人在读,说明它还值得一读,但是那些只能做本周畅销书的书,它的最好去处应该是垃圾桶。

读《战争与和平》可能比读一本新小说多花许多时间,但是,它将融入你的生命,陪伴着你的一生,让你陶醉。这里我不是盲目夸大经典对我们所起的作用。你的精神会自然地传给你的后代。而当你老了,你会重新体会它放射的光芒,因为你的成熟和洞察力。

如果你步上这发现之旅,就会懂得什么是“成熟的心灵”。不要去管读书要按照怎样的顺序,我从来不为我的阅读制定计划,随手翻开的一本书,也许反能带来意外的收获,而且获益匪浅。这就好比一个人初次出国旅游,不经谋划地漫游在古老王国里,在凝望希腊雅典的女神神殿或埃及金字塔时,内心反而未经准备多了一种发现的兴奋,为自己增添了快乐。

有的朋友抱怨许多古典名著都因为教授们的强迫研读或沉闷乏味的教授方法而让人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我却从来没有这种感受,上大学时,我把时间交给了看足球赛和谈恋爱,来不及去做知识上的求索。我是在比较成熟的年龄才不怀偏见地接触到古典名著的。一经仔细阅读,它们就回报我以心灵的满足。

因此,我禁不住要说出我的见解:阅读伟大的作品是一条促进自我完善和自我成熟、达到圆满幸福的人生之路。

我很高兴在《周六文学评论》上结识菲丽丝?麦金莱小姐,她跟我一样,因享受阅读古典名著而兴奋。麦金莱小姐写道:“不良教育总让人非议。从哪个角度来看,我受的教育都不容乐观;但在悲观中思索了几年之后,我终于发现即使是无知也还是有它光明的一面。

“世上真的存在文学这种风景!我像一个好奇的陌生人,走进文学的风景,走进英文古典名著的国度。那些经人引导进入这个国度的人,是无法了解一个人怎么安排好自己的日程、徒步旅行完这个国度的。”

她在文章的最后道出了如何把握自我启蒙和成长的要领:“当我们在还对狄更斯、奥斯汀和马克?吐温充满敬意时初次接触他们,对每一位读者来说,都是至高的福祉。”

固然,阅读是自我改进的最重要的方式;对音乐、美术、戏剧、社会服务或政治逐渐发生兴趣,也不失为扩展我们视野的好方法。

我丈夫戴尔研究亚伯拉罕?林肯已经有很多年,他说林肯是个非常迷人的人,他曾写过一本林肯的传记。虽然这本书没让他赚到一块钱,但是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他变成一个更好、更快乐的人。

我们可以试着忘掉没受过良好教育的借口,重新开始学习的旅程。虽然我们一年比一年大了,虽然我们会失去朋友和健康,但是让引人入胜的兴趣填满我们的内心空间。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再感到孤寂,说不定,还会更加喜欢自己!

同类推荐
  •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

    本书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精心提炼了90条富含哲理的人生经验,从道德修养、处世方法、人际关系、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释。每一条人生经验都以寓意深远的哲理点拨,挖掘人生深层的内涵,向人们阐释了人生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让你在轻松阅读中心灵得陶冶,领悟成功的真谛,把握人生的航向。
  • 责任胜于能力(白金版)

    责任胜于能力(白金版)

    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和公司的成功一样,都来自地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责任胜于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具有高效能成功素质的人,到哪里都是人才,到任何岗位上都会受到重用本书综合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人才学、成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了高效能人士成功背后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会帮你发现成功的真相,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人性和竞争的本质,合理运用它们,成功会越来越近...
  • FBI记忆课

    FBI记忆课

    FBI是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执法机构,它在打击犯罪和恐怖活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功赫赫。FBI特工必须具有聪敏的头脑和过人的记忆力,否则就无法记住目标人物的特征和犯罪线索、数据等大量信息。FBI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记忆经验,并有记忆专家深入研究记忆问题,向FBI特工传授记忆方法。掌握这些经验和方法,运用在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会让我们变得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更加睿智,更受人欢迎,迈向成功的步伐也会更加稳健和敏捷。
  • 名人名言金典2

    名人名言金典2

    名人名言透过历史的风尘,超越国界的阻隔,俨然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对我国当代青年陶冶品性、提高修养、掌握良好的方法、学习名人的奋斗精神等,有着极大的价值和实用性。本书收录了世界着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等各方面卓有成效者的名言5000多条,涉及的古今名人有苏格拉底、尼采、黑格尔、歌德、培根、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爱迪生、拿破仑、席勒、蒙哥马利等千余人,涉及到的名言包括人生奋斗、志向追求、友谊爱情、伦理道德、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这些名言对青少年朋友具有极大的启迪性和教育作用。
热门推荐
  • 蜀山酒剑仙

    蜀山酒剑仙

    仗剑红尘戏人间,有酒便饮乐无边。醉卧云端笑地天,摘星采月何惧仙!仗剑天地何惧仙,豪饮琼浆数百天。醉舞长剑虚空指,长啸一声已疯癫!仗剑凡尘已疯癫,有酒平步上青天。游星戏斗弄日月,醉生梦死笑人间!仗剑独身笑人间,快意高歌久不歇。狂饮千杯醉不倒,唯我癫狂酒剑仙!
  • 妾如瓶中花之降妖记

    妾如瓶中花之降妖记

    妖孽,人人得而诛之。但是这一只妖孽,有人恨有人爱。恨她的人分分钟希望她去死,爱她的人……分分钟想去死。妖孽是什么?妖孽就是一种让人见不到的时候怅然若失,见到的时候怅然欲死的存在。但是比妖孽更可怕的存在就是——比妖孽还可怕的人!反正,妖孽凌柒罂在遇到黑面男黎维汀之后,整个人慢慢从一只妖退化成了一个女人,唉,这种耻辱,人神共愤啊!于是,一只傲娇的妖和一只傲娇的……黑脸男,展开了一场驯服与反驯服的游戏……作者的话:这是一部现代文,书名可能会对大家产生一点误导,在此先说明一下。希望喜欢的亲们可以为我投个推荐或者留个评论,你们的鼓励或者点评都是我前进的动力!
  • 柯南之轩尼诗传奇

    柯南之轩尼诗传奇

    一个被黑衣组织收养的人在一次准备执行任务的旅途中看见雪莉的模样,年轻的心第一次感受到碰碰剧烈的撞击。在日后的相处中,两个身处黑衣组织,却同样渴望光明的人,渐渐走到一起。一个个的故事将他们越串越紧,他们的结局会是怎样呢?
  • 修行道地经

    修行道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剑儒侠

    魔剑儒侠

    大明正德年间,一介山野村夫寒窗苦读十载终于考取了进士,进入儒门宦海,才发现这个世界不是他想象的那个样子,三教高层修行者真的有自在神通,中原与番邦,人间与异界各自暗流涌动,经历重重秘境仙缘,名门千金,风雅琴师,异域公主之间,君王霸业与挚爱情义,他又当如何抉择。
  • 那年篱下应是花红

    那年篱下应是花红

    命运是纵横交错的,她的父兄被残忍杀害,母亲被逼自杀。姐姐远嫁徐州。而她,被指给了他做他的王妃。大婚当日便被一群刺客刺杀,她原本心如死灰的接受死亡的到来,到最后拉她上来的那个人,还是她要嫁给的那个人。他是杀死父兄,逼死母亲的杀人凶手的亲弟弟,她是家破人亡,在算计中嫁给仇人的逍遥王妃。他们之前该如何一同渡过一生呢?【想虐又想甜的那种emm纠结君】
  • 安重根之歌

    安重根之歌

    这本《安重根之歌》由中流著。中流先生是我国著名诗人,曾荣获黑龙江省政府颁发的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黑龙江省功勋艺术家奖等。他的诗文,被译成朝、英、日、菲、斯等多种文字,广为传诵。两年来,年逾八旬的中流先生深怀激情,呕心沥血,数易其稿,终于在安重根就义一百周年前夕完成了这首长诗。
  • 王爷,这个王妃乖萌狂

    王爷,这个王妃乖萌狂

    “王爷,王妃去太子府了。”轻一可以想象王爷那风雨欲来的脸。“哦?”一个浅笑之后眼前便没了人影。“王爷,王妃说今晚让您睡书房”轻一哭着一张脸,王妃,这种事小的真不易来传达,果然,王爷火山爆发的脸,他都可以预料到自己的内伤了。“君澜凌,给我放开!”自从上了这个人的贼船,就没下来过!“王妃,又不是没看过,还这么羞涩的?”某王爷邪魅一笑。“你...你...你别过来啊!”某个夜晚,岚梓防备的看着君澜凌,像一只炸毛的刺猬。“小梓儿,你这是让谁欺负了?我去帮你报仇!”君澜凌腹黑一笑,一把捞过岚梓抱在怀里。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
  • 人间风致十二景

    人间风致十二景

    在哈尔滨这座城市,要想吃老口味的馄饨,只有到道外区去。道外区至今还顽固地保持着几家地方风味的小馆子。说实话,虽然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几乎半个世纪,却极少到道外去。只是在处第一个女朋友的那段热恋期,几乎天天都去道外。女朋友的家在道外二十七道街上。当年,青年恋人囊中羞涩,又喜欢馄饨,只有去这种小馆子一乐。在“酱婶儿”的小馆吃馄饨的,自然都是一些小人物,工人、小干事、学生等等。这儿的馄饨搞得很纯粹,皮儿薄,馅儿嫩,个头不大不小,配有爽眼的清汤,且有蘑菇丁、干贝、紫菜、小海米、海菠菜、瘦肉丝儿和翠绿色的葱花、香菜一配合,再滴点儿香油,那叫一个香哟。
  •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50位本土总裁谈企业决胜方略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50位本土总裁谈企业决胜方略

    传递信心、照亮希望、50位本土总裁讲企业决胜之道。全球危机下,企业经营虽困难重重,但他们从容面对,展示了战胜危机的智慧和勇气。他们中前辈耆老,提前布局,谨慎应对;后起之秀,主动出击。逆市扩张……在本书中,企业精英聚集一堂,高谈治企方略,以供中国企业同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