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700000010

第10章 秦时明月汉时关(4)

汉高祖至汉文景时期,国家经济实力直线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帝国,是当时与西罗马并称的两大帝国。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使我国在此后一千多年都是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此外,汉代还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华民族的核心—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原战国时各国的文化便相互渗透融合,到西汉时中华地区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多方面都逐渐趋于统一,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从此中华地区的各族就出现了统一的汉族。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汉”从此成为华夏民族永远的名字。

绿林、赤眉农民起义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大批农民丧失土地,多数沦为流民或奴婢。王莽改制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公元18年,山东琅琊人樊崇,在莒县(今山东莒县东北)集合饥民百余人起义。他们占据泰山,附近农民纷纷响应,不久起义队伍猛增至数万人。他们以泰山为中心,转战山东,到处捕杀官军,没收地主财物,严惩恶霸地主。这支起义军屡败王莽的军队。为了和王莽军队区别开来,他们把眉毛涂上红色,因此被称为“赤眉军”。赤眉军纪律良好,受到农民的拥戴,声势越来越大。在赤眉军起义的同时,全国农民起义军还有二十多支。其中力量最强的一支,是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与王莽太师同名)、王凤领导的队伍。他们以绿林山为基地,因此被称做“绿林军”。公元23年5月,绿林军已发展到十万人。经过昆阳之战后,他们攻入长安,推翻了王莽政权。后来绿林军逐渐腐化,赤眉军被刘秀所灭,刘秀建立东汉政权。

光武中兴

新朝王莽末年,汉景帝后裔刘秀起兵反对王莽,艰难奠定中兴之基。公元25年,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刘秀身为西汉皇族,因此仍定国号为汉,但建都洛阳,年号建武,是为汉光武帝,史称东汉。

刘秀在位期间,以文治国,重视教育,兴办学校,他还亲自到太学讲论经学,对东汉一朝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刘秀在政治上改革的重要一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提高皇权。他加强了对地方行政机构和官员监察,使中央更好地控制和监督地方行政系统。他精简官僚机构,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支出,间接地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

经过光武帝、明帝、章帝三代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为“光武中兴”。在章帝后期,外戚窦氏日益跋扈,为东汉的衰落埋下伏笔。

宦官和外戚的争斗

公元88年,三十一岁的汉章帝突然驾崩。年仅十岁的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但是实际上都是窦太后操纵朝政,国家政治日益腐败。窦氏的跋扈引发和帝的不满,不久,十四岁的和帝成功抓捕外戚窦宪,外戚势力开始衰弱。但是之后和帝信用宦官,形成东汉王朝后期宦官与外戚专权的格局。桓帝继位以后,梁氏外戚专权,跋扈将军梁冀胡作非为,政治更加黑暗,很多官僚、士人投身到反对外戚、宦官的斗争中来。

在反对梁冀专权的斗争中,出现了很多敢于直言、不畏强暴的官僚、士人。如质帝死后,在围绕立帝的问题上,太尉李固和杜乔面对梁冀意气汹汹而言辞激切的蛮横态度,坚持主张立年长有德、明德著闻的清河王刘蒜为帝。桓帝刘志即位后,李固、杜乔被梁冀罗织罪名,下狱处死。梁氏外戚被诛灭后,宦官集团独霸朝政。白马令李云公开露布上书,揭露宦官统治官位错乱,被逮捕下狱。弘农郡五官掾杜众对李云的忠谏行动十分赞赏,上书表示愿意与李云同日死。李固、杜乔和李云、杜众的斗争,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同情,名满天下。

继前后李、杜之后,司隶校尉李膺成为反对宦官集团斗争中的领袖人物。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为野王令,因贪残无道畏罪躲到张让的家中。李膺亲自率领吏卒到张让家中将其捕获法办。此后,宦官稍有收敛,李膺声誉更高,人们以受到他的接待为荣,称为登龙门。尽管李膺等官僚、士大夫在反对宦官集团的斗争中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握有实权的宦官集团决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终于在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开始反扑了。

当时,河内郡人张成以占卜吉凶结交宦官。据说他推算到将要大赦,便故意令其子杀人。任河南尹的李膺将其捕获后不久,朝廷果然大赦。李膺非常愤怒,不顾诏令,将其处死。宦官集团以此为借口,唆使张成的门徒上书,控告李膺等人收买太学生,串联郡国学生,结成死党,诽谤朝廷,扰乱社会风俗。早已被宦官集团控制的桓帝大怒,下诏逮捕党人,有两百多人受到牵连。李膺在狱中供词故意牵连宦官子弟,宦官害怕受到牵连,加之太尉陈蕃极力劝谏,外戚窦武也上书请求,桓帝才宣布赦免党人不再治罪,但仍将其全部罢官归家,并终身禁锢,永不录用。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

桓帝死后,灵帝继位,太后父窦武以大将军身份辅政。窦武不满于宦官专权,解除党锢,起用被禁锢的党人,并与陈蕃密谋诛除宦官势力。但因事泄,窦武、陈蕃等反为宦官所害。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宦官侯览使人诬告张俭结党谋反,曹节乘机上奏搜捕党人,党锢之祸再起,李膺、杜密、范滂等百余人俱被处死,其他因陷害、牵连者六七百人,分别被流放、禁锢和处死。熹平元年(公元172年)窦太后死,有人在洛阳朱雀门书写反对宦官的文字,称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宦官集团再一次大捕党人及太学生至千余人,凡与宦官有矛盾和过节的人,也都被牵连在内。熹平五年(公元176年),永昌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申冤,触犯宦官忌讳,复操纵灵帝再次下诏,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兄子弟甚至五服以内的亲属,都一律免官禁锢。这就是第二次党锢之祸。第二次党锢之祸持续了十几年,直到黄巾大起义,东汉朝廷才于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宣布解除党锢、赦免党人,起用他们镇压起义军。

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宦官专政,横征暴敛,豪族大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农民大量破产逃亡。冀州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以传道和治病为名,在农民中宣扬教义,进行秘密活动。十余年间,徒众达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张角广泛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又在各处府署门上用白土涂写“甲子”字样,作为发动起义的信号。公元184年(甲子年),张角相约信众在3月5日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举行起义。

在起义前一个月,张角的一名叫做唐周的门徒告密,官兵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的信徒,株连上千人,并且下令追捕张角。由于事出突然,张角被迫提前一个月在2月发难,史称黄巾起义或黄巾之乱。因为起义者头绑黄巾,所以被称为“黄巾”或“蛾贼”,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朝廷震惊。

起义初期,黄巾军的主力分散在巨鹿、颍川、南阳等地,他们各自为战,攻城夺邑,焚烧官府,取得了很大胜利。与此同时,各地还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农民武装。但黄巾军各自为战,缺乏战斗经验,加上当友方有难时,各军都不会相救,以致东汉王朝能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颍川、陈国、汝南、东郡和南阳的黄巾军相继失败。冀州黄巾军在张角病死后,由张梁统率固守广宗。同年10月,皇甫嵩率官军偷袭黄巾军营,张梁阵亡。三万多黄巾军惨遭杀害,五万多人投河而死,张角被剖棺戮尸。之后不久,张宝也在曲阳阵亡,十余万黄巾军被杀害。之后,黄巾余部和各地的农民武装,仍然坚持斗争。青州黄巾一度发展到拥众百万。后来因作战失利,被迫接受曹操的收编。曹操平定冀州时,张燕领导的黑山军也投降。

黄巾军共经历了七个月的英勇斗争,沉重打击了豪族大地主阶级,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东汉灭亡

由于政治经济的稳定,东汉的手工业、商业、人文艺术以及自然科学都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以冶金、纺织为主的西汉手工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手工业的发展促使商业繁荣起来,以长安为中心形成了许多商业城市,并通过丝绸之路开启了与西亚诸国的外交、商贸等方面的交流。东汉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至今。东汉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它使人们彻底脱离了青铜时代的材料束缚,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同时,东汉在医学、自然科学等方面也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

公元189年,灵帝驾崩,何太后临朝。当时皇宫内宦官专权,凉州董卓率兵侵入洛阳,废皇子刘辩,杀何太后,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董卓独揽大权,残暴专横,使得各地官吏纷纷举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诸强割据的局面,统一的王朝名存实亡。后来,献帝又为曹操控制。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献帝让位,东汉王朝宣布灭亡,继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时期。

同类推荐
  •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遴选了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00件大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这些大事或开时代之先河,或为历史转折点,或决定着历史的走向,改变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人的命运。
  • 带着率土之滨混三国

    带着率土之滨混三国

    光和七年,黄巾起义,被王玢大力资助的太平道一举干掉东汉朝廷,局势会怎样?袁绍还能定河北?董卓还用五千西凉铁骑雄霸雒阳吗?孙坚、陶谦还能凭借平羌胡之乱坐镇南方吗?刘焉又如何霸占益州?刘表还能单骑定益州?刘虞是称帝还是割据?刘跑跑是否还有机会流亡天下后割据一方?王玢据朔方而起,借系统之力能否在十年之内平定天下。
  •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全新修订典藏版)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全新修订典藏版)

    写历史的人很多,这样写历史的人很少!2004年夏天,一部名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历史作品突然问世,因其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中,发现历史的鲜活与真实面目,一时洛阳纸贵,海内风行。作者李亚平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作家,被誉为“黄仁宇之后最会讲历史的人文学者”。
  • 三国之烽烟万里

    三国之烽烟万里

    九曲黄河,万里烽烟。重生韩遂之子,立志争霸三国。各位看官,若是本书可以勾起您的三国情怀,哪怕就一丝一毫。那老九斗胆请您收藏拙作,感激不尽。
  • 清代宫廷社会史

    清代宫廷社会史

    罗友枝,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高足,专攻中国明清的社会史和经济史。本书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专著,是一部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做出了我们能够期待一部优秀学术著作所能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给出大胆的概念和论点,同时为未来几代研究者提供坚实的基础研究。本书提出的问题很吸引人,也很重要。通过艰苦的档案搜集工作,罗友枝发掘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资料,这使她的著作成为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的专著是一个里程碑,代表了研究中国的新历史学的开端:本书是对远比我们以往所知更为复杂的和更具文化多元性的帝制中国的精深研究。
热门推荐
  • 传奇法师莫林

    传奇法师莫林

    “我愿以永恒之心守望这世界尚存的纯真与美好。”当莫林离开熔岩地窟后,人们便再也没有见过这位传奇法神,但他却从未离开……
  • 萨迦世系史:藏族史籍(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萨迦世系史:藏族史籍(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萨迦派是藏传佛教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一个教派,对西藏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许多重要事件都与萨迦派密切相关。随着藏族史研究的深入发展,萨迦派史料的重要性越来越显得突出。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五个部分,即:光明天界之世系,无垢昆氏家族之世系,由萨迦昆氏家族分出的四个拉章之世系,结束语部分即萨迦历任法座亦称历任达钦。在叙述这些内容时,作者主要依据大学者贡觉伦珠所著的《萨迦世系史——贤者口饰》,同时参考了尊胜萨迦派的历辈祖师的传记,还补充了许多上师的口头的传说,是研究萨迦派的重要基本史籍。
  • 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

    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舌尖上的英语

    舌尖上的英语

    本书由我们的资深专业外教团队,秉承只做经典英语口语理念,倾力打造最纯正、最精美、最有味道的美食英语口语。每一个对话片段,都是真实的美食英语场景,每一句话,都是经典口语句。
  • 夜妆

    夜妆

    美丽女子,缘何孤身一人。纤弱女子,诡异画尸,道不尽离愁。孽缘纠葛,千世不忘。情结今世,是谁,最终能够相伴,抑或是曲终人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也是带着农场的男人了

    我也是带着农场的男人了

    刘浩穿越了,虽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穿越的,不过这不妨碍他打酱油
  • 小白神女:我的恩人是条龙

    小白神女:我的恩人是条龙

    【据说虐文没人爱?】她前世乃炎帝次女瑶姬,为救百姓屠杀十二恶龙,化作石像守护巫山。他是世上最后一条龙,千年难遇的金龙,龙与人的结晶,为了救她不惜牺牲护体龙珠。作为祭祀祭品本已无生命迹象的她被他救回一命,却害得东海大难,险些天灾。得知她就是灭杀龙族的仇人,丢下她离开,无情的伤害她至一夜间白头。“琰哥哥,我们成亲吧?”“你是人,我是神,不行。”“那我也成神好了!”
  • 恋上替身小妻子

    恋上替身小妻子

    他是极端偏执的豪门继承人,她是身世迷离的病西施。阴差阳错她成了他死去妻子的替身和他的隐婚妻子,他在人前对她冷漠无情,枕边他对她百般温柔。他千方百计让她留在自己身边只是想让她为自己死去的妻子生一个孩子,孩子落地他就让她滚蛋,在阴谋算计下她撕碎了男人死去妻子的照片,男人不顾她肚子里的宝宝将其暴打,男人的无情让她彻底心灰意冷,决心离去,十年后再相遇,他给她的女儿颁奖,而台下她的身边已经有了一位小鲜肉男友。在重逢,原本以为再无交集,谁知道纠缠才刚刚开始。
  • 遇到她他该如何

    遇到她他该如何

    本文男主白攸岑,他因一次阴差阳错地竟然考进梦幻高中并发生了一系列狗血搞笑的事情,他喜欢看美女这个爱好是病还是其他原因?想知道是什么原因的让我们一步一步看到真相吧。
  •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