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9400000001

第1章 范增(1)

来源:《延河》2015年第03期

栏目:小说榜

我是一个楚人,在河上出生,和很多楚人一样。我们楚国有很多的河湖,也有很多人在河上度过了自己的一辈子。现在我也将要在河上死去。这让我最真切地感悟到生命的流逝,它就是一条河,不分白天黑夜地往前流动。

我的父母是打鱼人,靠一条船过日子,很少下到陆地上来,因为有专门贩鱼的师傅会到各个渔船上把渔民打到的鱼收走。这样的生活很舒适,不必整日在土地上劳作,而父亲多年在水上生活的经验也保证了我们可以生活得衣食无忧。

那天早上,我出生了,伴着雾气中慢慢升起的太阳。父亲很高兴,他后来告诉我说,我刚出生时他正静静地站在船头,在焦急的等待中突然听见我的哭声,那声音高亢洪亮,把平静的有如镜子的水面都震得荡起了细碎而绵密的波纹。在他看来,这比所有的鱼出网时激起的水花都要漂亮、都要让人欢喜。他赶忙进了船舱,把我抱了出来,站在船头,迎着太阳高高举起。我身上的羊水滴落到水面上,引来了数百只鱼来回穿梭,像是在恭迎我这个新的水上主人。父亲大笑起来,把我抱回胸前。这时,他说我第一次睁开了眼,看了看他,看了看河水,然后又闭上眼睛哭起来。那一瞥应该是我对河流的第一次感悟、第一次映象,带着刚刚出生的恐惧和不安,不知道该为出生在水上感到高兴还是悲哀。现在,我这个快要八十岁的老人,这个即将就木的摆渡人孤零零地呆坐在船上,等着等不来的过河人,别的人也不会想到要乘我的船过河,他们怕我的船会像我这个人一样,在离开岸边之后突然死去,沉入河底,最终就像我们楚国,只能成为历史,乏人问津。

我的生活和当年父亲的一样,虽然一直在船上,但当你在成年之后,回顾曾经的种种,就会发现一切都笼罩在平静的湖水之下,波澜不惊,这就是我们范家祖祖辈辈的生活轨迹。生在水上的我像是直接从水里孕育出来的一般,很多捕鱼技巧能够无师自通,对各种鱼的生活习性更是了如指掌,知道了如何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深浅捕捉不同的鱼类。同时我也像父亲一样,在空闲的时候到湖周围的河道上做些摆渡的生意,看来来往往的人如何像一条条鱼那样穿梭往来。

“这位客官,你要去哪里?”

“当然是到河对岸。”

“呵呵,说得是。我只是想问一下客官的目的地。”

“你尽管摇船,我不会少了你钱的。”说完他拍拍自己的行囊,里面传来沉闷的金属相击声。从那个声音里,勾画出一把匕首的样貌。这个匕首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一定会侵入某个人的身体,就像这位客官平静中深藏狡诈的外貌会永远地侵入我的思想中一样。

就是这样。每个人就是一段故事,他们带来自己的经历,通过我的船,再到别处去创造新的历史,他们就是大千世界中的一个个鲜活的组成部分。每个渡船的人虽然只是暂时地从我的船上经过,可是只要他们站在那里,他们的动作和话语都将成为我窥探外面那个广大世界的窗口。从他们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但也仅此而已。我似乎永远无法成为他们,父亲也总是告诫我,打鱼撑船才是我的生活。每次船靠岸,我都有一股淡淡的失落,一个个世界就这么远去,和自己没有什么关联,我所渡的不过是这窄窄的河道,这样的河道到处都是,在他们眼中,我和自己掌控的这艘船一样,只是过河的工具,就像我看待手上的船桨一样。

当我意识到自己与船桨的命运一样,只能轻轻浅浅地探入那永不停歇的流水,看着那风起云涌的天下就在自己眼前倏忽而过,看着自己未来的日子就这么一直不变地进行下去,我突然觉得自己就像水里的田螺,默默地以泥沙为食。这个发现让我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沮丧和不甘心。于是我就不断地在他们的言谈中观察这个巨变中的时代,学习应对之策,思索自己掌控更大一艘船的时刻。可是时机总是一闪即过,当消息传到我这个鄙陋之地的河上时,往往已经成了旧闻。不过在懊丧的同时我也欣慰,因为最大的变革,那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时机还未到来,到那时,整个帝国所有人都会被卷入进去,到那时,我不是相时而动,而是不得不动。在等待的过程中,时间无情地流逝,把我的头发漂成了白色,把父母从我身边带走。而我,依然是一个平时打鱼偶尔摆渡的渔夫——我的儿子没有遵从我的等待哲学,早早就离开了这平静的水面,去到更湍急的水流中寻找自己的机会。连续两三年我没有收到他的来信后,我告诉自己,他已经不在人世了。我了解我的儿子,我曾经告诉自己,不要让自己的儿子也有一天意识到自己原来不过只是一只田螺,所以我就用父母教我的方法反着来教他,在他逐渐对这个世界生气无限渴望的同时,也让我的心里升腾起了逐鹿天下的渴望。于是,当他那天向我提出要离开我同时也是我父亲和爷爷的这艘船时,我心里暗自高兴。在他走的那天,我渡他过河,一声“保重!”之后,我的眼睛随着他行走,而他却义无反顾,直到消失在天地相接处。我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功成名就,就一定会死在战场上,这便是真正的楚国人的命运。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之后,我离开了自己的那艘小船,去外面,将天地作船,要渡整个天下,完成自己儿子没能完成的事业。是我将他交到了天地之间,现在,我也将再次将他找回。

可是要在纷乱的天下争得一席之地,单凭我从过往行人那里学到的知识还不足以应付。于是,我走遍了整个楚国,希望能从这个雄浑的国度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能量。在令人痛心的亡国之后,我顺着河道驾船到了楚庄王曾经留恋的云梦大泽。还没到那里,就能听见浩荡的湖水拍击水岸的声音,我们楚国的大气磅礴犹如云梦泽的水,一望无际,包孕万物。这样一个曾经比秦国都要强大的国家,我不相信它就此沉寂下去。湖水在阳光和风的帮助下,在雨水的帮助下不断地扩大着自己的领地,生养着湖里的水族和我们这些围水而居的楚国人。云和梦,就是我们楚国人想象的源泉,那一飞冲天的鹏鸟一旦起飞就不会再落下,只有它能够看到整个中国的全貌,只有它有包举宇内的豪气。这股豪气永不衰竭,因为我们会在梦中修复自己的事业,再用各种巫术连接我们久远的祖先,增强我们的信心。

我心中不禁升腾起本来不属于我的豪气,那是我游历故国过程中,由不平凡的见闻所激发的。那遍洒各处的热血,那坚硬的刀剑和软弱的躯体碰撞产生的凄美火花,煮沸了我这处平静的湖水,燥热的水汽几乎要把人炸裂开来。我不得不四处搜寻懂得兵法之人和记载兵法之书,让那喷涌而出的水汽能够在想象的对决中理出清晰的头绪,幻化成敌我双方的千军万马,最终在战斗中得以将其释放。后来的岁月中,对这些兵法研究得越深入,我就越觉得自己身负使命,那是楚国八百年历史积淀的督促,是对恢复平静水面的迫不得已。

项氏家族就这样在我迫不及待的自我提高中进入了我的视野。那绵延几代的名将家族,曾经让暴秦闻风丧胆的英雄名字,曾经牵动过整个秦帝国兵力的楚国名将,最让人振奋的是,这个家族的后代怀着满腹的仇恨依然活跃在诛灭暴秦的大军中。如果这支军队是一把剑,那么他们就是最先抵达暴秦心脏的剑尖,他们寄托着我这个已经年逾七十之人最大的期望。因此,当我第一眼见到项梁时,我身上的血液流得比他还要快,因为我的心在那一刻召唤了他们项氏一族所有将军的灵魂,甚至是楚国所有死在秦楚战场上将军们的灵魂,他们的怒吼声在我这里形成了共鸣:“陈胜和吴广虽然最早起兵,气势也最为宏大,然而他们不是六国皇室之后,不能形成牢固的根基,况且他们也不知道拥立六国皇室之后,所以无法号召更多人。自古以来哪里有草莽赢得天下的?现在将军起兵江东,原来楚国的将领都来投奔,乃是因为你们项家世代为楚将,将来一定能再立楚王。”

这段话说完,我就在项梁军中做起了谋士。后来在对阵章邯的时候,我建议项羽从三户津出发,大破秦章邯军,这一决定性的胜利让我开始匡复楚国的伟大征程,也正应了楚南公的那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我在军中的地位在此次大胜之后不断提升,亚父的称谓开始名副其实,可是至此之后,我反而开始孤单起来。另一种命运逐渐显现。接近了楚国政治中心后,那些曾经和我一同辅佐霸王的同僚开始远我而去,现在想来,那不是因为自己太过复杂阴险,而恰恰是因为自己太没有城府,喜怒都会轻易表现出来。

平整光滑的水面可以轻而易举地照见人心,可是在陆地上,所有的心思都隔了一层厚厚的泥土,要么就是他们的心上本来就蒙上了泥土,变得浑浊,不够敞亮。可是在这个乱世之中要想挣得一片土地、一份国土、一个帝国,你的心就必须变得浑浊起来,不能让人轻易地窥探到你的真实想法。因为很显然,所有的国土都是建立在陆地上的,而不是建立在随时都在移动的水上。现在想来,自己在那个时候就应该懂得进退,给那些惯于在陆地上活动的人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在战场上建起高山和沟壑,用奇门遁甲排出一个个奇阵,让自己的军队以一当十地发挥作用,而不是一味地依靠霸王的武力——这一切就像我一生的对手张良所做的那样。

可是本性难移,在当时的情境下,我无法也无暇做出哪怕一丁点的调整,所以我也始终不知道该怎样和陆地上的人打交道,包括把我称作亚父的项羽。在水上出生,在水上生活,赋予了我最澄明的心境,让我对其他人的有些龌龊的计谋无法忍受。在之前走遍楚国的游历中,我所听闻的那些久远的故事也都是那么干脆利落,行动的人永远是一个整体,自己的身体和头脑往往在一瞬间就投入到所从事的巨变之中,所谓的计谋也往往只是自己一时的冲动和判断。我喜欢这样的直接,虽然我对众多计谋的来龙去脉都洞若观火。我和项羽的关系也是这样的直接,虽然他经常会爆发,但是这种爆发往往都在印证我对他的深刻理解。于是,很多谋士因为忌惮我的行事方式以及我和项梁、项羽的关系,而自动远离了决策核心。另外的部分谋士则成为了我的门客,他们的所有计策都必须通过我的同意才让项梁知道,而后得以施行。

不得不承认,张良就是那些为此离开楚军阵营中的一个人,当他还未被项梁、项羽完全了解之前,他首先就了解了这个团体。最主要的是,他了解了我,接着就全身而退,并且在此后的战略布局上往往能直击我的要害。我和他就像两个知己知彼的对手,隔着千军万马进行着殊死搏斗。当然,除了对我的了解,张良一定也对霸王有着最深刻的认识,才会那么决然地走到了项羽的反面,要帮刘邦这个从不知名地方出来的亭长。从亭长到皇帝这么长的距离,这么大的反差,张良竟然能看到二者的相通之处,在这一点上我确实自愧弗如。现在想来,他在“忤合”之术的运用上无疑比我要高明。最初的选择决定了最后的结局,“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要首先自我估量聪明才智,那么,难道我的才能本来就比不过张良?甚至比不过同是中原来的原来只是项羽帐下一个普通谋士的陈平?

早在怀王时代,我就曾经和刘邦,这个项羽的结义兄弟有过几次接触。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对我的不屑一顾,他将我看成一个随军的马夫,嫌我挡了他的道,要不是我胸前的白胡子,估计他踢出的那一脚就会踢到我腿上了。后来当他知道我的身份后,竟然一点也不觉得尴尬,哈哈大笑两声就算道歉了,之后再拍拍我快要散架的肩膀以表示友好。我宁愿他当时踢我的那一脚幅度再大一点。他不但对我这么狎辱轻慢,对其他人也同样如此,出身将门的霸王是看重了他的江湖义气,可是出身相府的张良看重了他的哪一种品格呢?是君不君臣不臣的随意,还是能将所有难题都认定了只是暂时的从容?这两种品格在那个时候都只能说是缺点、弱点,而且是两种无法共存的态度,它们和张良的出身完全无法相容。如果你现在就是皇帝,你当然可以对所有人都随意,那些人不但不会把你的辱骂轻慢看作是耻辱,反而会当作是皇帝和他们亲昵;你遇到的各种难题只要不触及皇权,也都可以得到解决。但在各路诸侯混战的时候,是所有人才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主子和未来的时候,这两种性格所表现出的不负责任将是致命的。可是张良却能看出其中转化的微妙。他年轻,深得黄石老人的真传,懂得世事莫测,知道奇门遁甲的转化之术。而我已经年老,一切都来源于自己的体悟,知道清水可以喝而浑水只能倒掉。他可以等待刘邦的转变,我只能寄希望于霸王的钢筋铁骨与勇力征伐。

不得不承认项羽对我的失望也和我的这一性格有关。我和他之间没有第二个人来作缓冲,他霸王的狂风暴雨毫无阻挡地扑向我这艘破旧小船,让我在这时代的汪洋之上疲于应付。

这种应付最终在鸿门宴上变得捉襟见肘。除我之外,在霸王帐中再没有人能够意识到刘邦的威胁。当时刘邦的眼神中,你确实无法看到他的野心,所以其他人都不知不觉受到了迷惑,包括项羽的叔父项伯和弟弟项庄,当然也包括项羽自己。但是我依然清醒,只可惜清醒的只有我一个,无法有效说服霸王。那时,弱势至连樊哙都不如的刘邦,也难怪霸王会放他一马。

同类推荐
  • 隐身女孩

    隐身女孩

    参加了学校的戏剧社以后,13岁的Jazmine几年来第一次感觉到活力和快乐。但为了保住自己的角色和新认识的朋友,她必须首先克服自己的听觉障碍,勇敢面对同学的欺凌,面对父亲身上发生的事件真相。隐身女孩(Invisible)曾入围2014年亚马逊年度图书大奖半决赛。
  • 慢慢慢慢爱上你

    慢慢慢慢爱上你

    从不良少女变成女法医的第二年,我在解剖台上重逢了自己的情敌,也是我曾经最好的闺蜜。她的丈夫前来认尸,我终于又见到了爱过的那个男人。十六岁生日那天,做保姆的老妈把一个大男孩带回家,告诉我他是雇主不能见光的私生子,以后跟我们一起住。是他告诉我,这世上没有坏女孩,只有犯过错的好女孩。他还说,以后有男人说爱你,要小心,慢慢慢慢爱……可他没说,那个对我说爱的人,可能就是他自己。一场始于青春的边缘之爱。从十六岁到三十岁,从女孩到女人,从过去到现在,我……慢慢慢慢爱上了你。
  • 彩虹

    彩虹

    秦加才孤独地在出租屋里生闷气,本就狭小的空间显得更加黑暗。他认为今天是他工作以来最倒霉的一天。心里不停地在骂,什么狗屁局长,不就是一个正科级干部嘛,洋洋懂懂的,自己提拔不上去,心里不畅快拿我出气,真是郁闷死了!秦加才绕着房间转了几圈,还是想不通心里堵得慌,一想到在那么多同事面前被骂,真是没面子,丢死人了……秦加才出生在偏远的秦观乡秦村,父母都是农民,两个哥哥秦加水、秦加林都是小学毕业去了外地打工,父母本以为能添个女孩,没想到又是个带把儿的,这让父母很着急。
  • 磨刀

    磨刀

    沙啦、沙啦、沙啦……一楼天井的磨刀声由刚才沙沙沙的快板改成慢拍。有经验的农人都知道,沙沙沙是粗磨,急促、有力、速度快,是快点让刀开口;但磨出的刀口粗糙,不均匀。一般是在粗刀石上走。而沙啦、沙啦、沙啦像拉长锯,一个沙啦就让刀口在细刀石上走个来回,这样多沙啦几个来回,拿起来,用拇指在刀口上弹一弹,检查一下,不行放在细刀石上再走,再沙啦几个来回,一把钝刀就会锐利起来。钝刀是沉睡的。它的刃裹在厚厚的铁里睡,只有经粗刀石、细刀石反复的沙沙沙和沙啦才能把它唤醒。醒过来的刀会渴,吃茅草、吃柴禾都行,最好是饮血。现在,这把长柄的大砍刀它醒了。
  • 考察干部

    考察干部

    本书是《政界乾坤》姐妹篇,讲述了发生在《政界乾坤》前的故事。尹凡初入官场,看似平静的生活却暗潮涌动,敦厚的笑脸后埋藏着难以察觉的虚情假意,不动声色的情态下包藏着石破惊天的野心,美艳的樱唇下吐露的可能是致命的舌信。组织部门是个充满神秘的部门,外面多少人对组织部门抱着好奇、猜测甚至窥探的心理。尹凡从一个局外人一下子就要进入到这个部门里去,他的心里多少有点忐忑和紧张,尽管他学历高、读书多也不例外……
热门推荐
  • 婚姻里的迷茫

    婚姻里的迷茫

    安雅欣和陈旭东一对朋友、家人眼里幸福甜蜜的夫妻,却被一条陌生的短信打破了他们快乐的生活。当安雅欣曾经的追求者,再次出现;当陈旭东的秘密情人,浮出水面。各种诱惑来袭,他们同床异梦,貌合神离!面对婚姻里的各种欲望,曾经幸福甜蜜的他们究竟该如何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著名专家,以及为航空工业服务、或在某一领域为航空工业服务、并做出成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三大院校)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共计40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专家院士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 上清太玄鉴诫论

    上清太玄鉴诫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汶川故事

    汶川故事

    以四川灾后三年重建为背景,抒写国家力量、民族气派、人间大爱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的精神。全诗三千行左右,以独特的结构划分章节,作为文学的书写,三年恢复重建将在这部长诗里留下珍贵的记忆。长诗选择极重灾区的百姓家园恢复重建的深刻变化,从小的家园入手,展示四川三年灾后重建创造的人间奇迹,深刻反映社会主义中国彰显出来处置自然灾害的非凡的能力和成效,反映党中央、国务院珍视生命、“以人为本”的决策,反映省委、省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以及各级党政机关带领灾区人民奋战三年的日日夜夜。十八省市援建中的难忘故事,灾区人民自强不息、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精神涅槃。
  • 男神是神仙

    男神是神仙

    蒙琪琪的前世——泠落韵,与师兄华清珏相亲相爱,却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亲眼看见心爱的师兄在和她一生黑的小师妹“偷情”。对此泠落韵呵呵哒。反正她就要成仙了,从此走上长生不老、青春永驻的人生巅峰。然而成仙的最后时刻,泠落韵光荣狗带了。投胎转世,小三居然一起投胎。今生今世看她怎么手撕小三,把男神抱回家。
  • 洪荒来临

    洪荒来临

    在一个古老的时代,一个强者为尊的时代,人们追求力量与长久的生命……,这是武道的巅峰时期,但不知什么原因大陆爆发了一场大战,所以的武道文明几乎走到尽头……几万年后,在一处古老的遗迹中,一双令人的灵魂颤抖的眼睛睁了开来…………
  • 玄古长生

    玄古长生

    “丹田自种留年药,玄古长生续命芝。世上漫忙兼漫走,不知求己更求谁。”修仙之路便是求己之路,更是不断突破自己之路;女主芮卿资质运道俱佳,然而在追求长生的漫漫仙路之上亦有随时殒身之可能,唯有坚持己心,才能长证大道。且看一平凡女子如何在仙路之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真之路上芮卿有竹马相伴,也有无妄桃花,但最后相伴终生之人会是谁呢,唯有到达长生的彼岸后才知。
  • 故事会(2015年12月上)

    故事会(2015年12月上)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 神魔大唐

    神魔大唐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大唐世界,这里有飞天之能的人类强者,又有阴谋诡计的皇位战争,一切尽在神魔大唐。
  • 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

    本书是一本体现完美职业态度的培训经典!强调责任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能力,空有忠诚与责任,但是缺乏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同样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反而会成为企业的包袱与累赘。换言之,一个员工的责任感只有在自身能力的展示中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本书站在员工的立场,着重从什么是责任、责任与能力的关系、忠诚、细节、方法、绩效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揭示了“责任胜于能力”这一重要工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