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4800000113

第113章 隆庆教子(下)

“求利者好分辨,求名者却又有分别,有人求的是当时之名,有人求的是万世之名。”

隆庆帝的这句话,让年幼的太子有些难以理解。看着儿子一脸疑惑,朱载垕也觉得,自己可能说得太深奥,儿子还小,怎么可能理解?

于是想了一想,他决定举例,便道:“乖儿,你或许不知道,当年爹爹还是裕王的时候,因为严世藩……总之裕王府越来越穷,仅靠朝廷给的俸禄勉强度日。但其实皇室例有恩赐,只是我却拿不到。当时,高先生放下身份和心气,为爹爹奔走往复,甚至亲自上门,言辞卑切的恳求严世藩,爹爹才拿到那点可怜巴巴的例赐。乖儿,你要知道,高先生是满腹经纶的栋梁之才,这样形同乞丐,为爹爹不辞劳苦、不辞折节,爹爹如何能不感念其恩?”

朱翊钧吃了一惊:“恩?不是功?”

“是恩,也是功。”朱载垕正色道:“高先生为我老师,传道、受业、解惑,此其正职,他悉心教导,即功也。可为我牺牲如此之多,却只能以‘恩’视之。”

朱翊钧略微迟疑了一下,犹豫道:“可爹爹说,高先生也有私心。”

“高先生的私心,岂非正合我意?”隆庆笑道:“方才不是说了,高先生的目标是管仲乐毅,而爹爹又深知他的才具和魄力,我便让他放手施为,又能如何?他想要的是中兴大明,爹爹这个皇帝难道反而不想?”

“可是,儿子听说前年徐阶把高阁老轰走了,前不久爹爹才起复他,那又是为什么呢?”朱翊钧奇怪地问道。

听到这话,隆庆皇帝朱载垕沉默了下来,目光一时有些失神,喃喃地道:“有时候,做大事总要有些牺牲,但其实真正肯为你牺牲的人,其实并不多。”

他想起刚登基没多久,就因为所谓贪财、好色以及看似百事不管,有事皆问内阁的“怠政”,一位以刚直著称的老臣就怒而评价他:“自从开天辟地,就没见过这么吊儿郎当还可能开创盛世的皇帝!”

如此怒吼一般的斥责,他朱载垕却并不介意,他有自己的为君之道,他相信自己能够开创一个盛世,能够创造一个中兴。

其实天下很多官员都知道,他早年很苦、很窝囊;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见惯了民生疾苦,体会过官场炎凉。这堂帝王必修课,他比好多皇帝都懂得早、懂得深。

而且,嘉靖对他虽刻薄,却仍是拿他当接班人培养的,为他配备的老师高拱、张居正等人哪个不是斑斑大才?

即使君临天下后,当年的辛酸艰苦,他也不曾遗忘。有一次批奏折,他看到有地方官请求表彰孝子,就忆起了与母亲的往事,当场潸然泪下。这满是泪的记忆中种着他一直恪守的理想,正如他在此次高拱起复之后对高拱的感叹:我登基以来遇到过很多难事,但不曾忘记的是登基诏书上的那八个字――“通变合宜,通弘新化!”

事实证明,他兑现了这个铭记终生的承诺。而他的手段就是两个成语:知人善任,外柔内刚。这简单的八个字正是他隆庆天子的执政方针。

他朱载垕之所以“又懒又傻”,是因为他认为,大明毛病虽多,但病根就一个――吏治。这个观点若是高务实在此,可能并不完全赞同,但却是朱载垕所坚持的观点。

而朱载垕又认为,在吏治之中,最触目惊心的正是不断加剧的贪腐。

以往偷偷摸摸的腐败行为,比如行贿、受贿、贪污公款,这时都成了台面上的规矩。至于前辈教后辈贪、领导带下属学坏,更是司空见惯。高先生曾对他说:“是以贪风牢不可破”,他同意高先生的话。官场风气更是堕落得没有了下限,曾有大臣评价说,逢迎拍马成了谦虚、人浮于事成了敦厚,民间的形容更尖刻:“公室之豺狼,私门之鹰犬。”

其实类似的问题,六十年后的崇祯也遇到了。但朱载垕的认识显然比崇祯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他公开表示:“四方万国,岂朕一人所能遍查”,要求群策群力,依法治国!

但要做到这个,就和捕鸟道理类似,不但要张好网,关键是要布好饵料,把香味放出去。他的“又懒又傻”,就是在刮香风。在歌舞升平中,朱载垕的第一张“大网”――京察,开始了。

京察在此时已流于形式,对官员的考核基本都是走过场,常是权钱开道,谁有钱。有权就能留下。长期以来,好官越考越少,贪腐分子却越来越多。所以对于这次京察,大家都很放松,以为依然是走过场。他们没料到的是,朱载垕整顿吏治的突破口就是这次只针对京官的“京察”。

隆庆元年正月,炸雷似的京察结果公布:大批京官被罢黜,甚至以往有都察院保护、从来惹不起的言官们,这次竟有一多半落马。

如此凶悍的京察有着几十年未见的严厉,因为其主持者是时任吏部尚书杨博。这位能臣资历老、脾气倔,原本协同京察的都察院也被他挂起来当了摆设。

不过,杨博反贪也没忘乡党,身为山西人,他竟连一个山西人都没抓,“热爱家乡”到如此明目张胆,让京城一片哗然。

果然,结果公布没多久,吏科给事中胡应嘉就愤怒上书,强烈抨击杨博在京察中包庇老乡的可耻行为。类似这样的事,在历次京察中都很常见,绝大多数的皇帝从不当回事,尤其是极少处置骂人的言官。

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正忙着选秀女、玩珠宝、入洞房的朱载垕听说杨博挨骂了,竟气呼呼地写了一份诏书给内阁,说这个叫胡应嘉的言官实在不像话,你们内阁商量下,给这家伙一个教训!

诏书发到内阁,也是一片哗然,但朱载垕等的就是这一幕。他要以这一份诏书做引线,引出那股潜藏在大明看似雄壮身躯下的病症——不作为!

而患“不作为”病的人,正是以首辅徐阶为首。

隆庆遍观身边亲信大臣,张居正是徐阶弟子,陈以勤公允而不敢为人先,殷士儋与张居正是同年,也同样是徐阶的弟子……

朱载垕只能推出高拱来和徐阶斗这一场法!

结果所有人都知道了:“满朝倒拱”,高拱连上二十多道奏疏请辞,归乡致仕。

徐阶似乎大获全胜,但朱载垕却在背后冷笑。

真正的输家其实正是徐阶:他这一脉的人马完全暴露在了皇帝眼前,且他这次干得太过分,惹了众怒——高拱是走了,可“高党”又不会瞬间星流云散!

于是,徐阶吃惊地发现,自己的好些打手不是被整,就是罢官,内阁的其他几位同僚也都开始对他阳奉阴违……就这么憋屈了几个月,到隆庆二年,徐阶终于发现,这可能是皇帝在悄悄整他,于是打了辞职报告看看情形。

情形当然非常不妙,因为隆庆天子御笔朱批:您老回家去吧,慢走不送。

徐阶和高拱掐架时,之所以最开始是高拱走人,原因也正在于此:国家积弊丛生,但新帝刚刚登基,却更要以稳定为第一要务,所以既要让徐阶暴露实力,又暂时需要徐阶这样的“甘草阁老”保证朝局稳定;直到该深入整风了,隆庆帝自然不会忘记那位他心目中真正可以宰执天下的老师!

于是,高拱王者归来。

为保证整顿成功,朱载垕还打破旧制度,让老师高拱以内阁大学士的身份兼任吏部尚书,行政和人事一把抓。

面对皇帝学生几乎毫无保留的信任,高拱当然不会含糊,这也是此前高务实劝他更大力度开海等事之时,高拱反复表示不是他不想办,而是眼下有更重要的事原因所在。

隆庆天子摇了摇头,让自己从沉思中摆脱出来,很有些莫名其妙的笑了一笑,对朱翊钧道:“这个原因,爹爹下次再教你,今天爹爹要先问你另一个问题:如果这些勋贵子弟不能长期陪你,爹爹给你找一个文官子弟来陪你如何?”

朱翊钧反问道:“谁家子弟?”

“高先生那位侄儿。”隆庆微笑道:“你赏赐还说跟他相谈甚欢呢。”

“是他?”朱翊钧眼前一亮:“儿子觉得他还不错。”

朱载垕点点头,若有所指地道:“那接下来,爹爹就再顶几天,让外头闹得更大一些,然后……就得看你那位小伙伴的表现了。”

同类推荐
  •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这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幅员辽阔的波斯,以武立国的斯巴达,商贸称雄的雅典,后起之秀底比斯,雄心勃勃的马其顿,西地中海的双雄,刚刚兴起的罗马……这是一个将星璀璨的时代:斯巴达最后的王者阿格西劳斯,底比斯崛起的名将伊帕密浓达,奠定马其顿霸业的开国之君菲力,锡拉库扎的僭主狄奥尼修斯,拯救罗马的独裁官卡米卢斯……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犬儒学派创始人安提斯泰尼,以数为神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百科全书式学者德谟克利特,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伟大的戏剧家阿里斯托芬……主人公穿越重生,以一名低贱的雇佣兵身份来到这个时代,他将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建了小说q群号:586893337,欢迎加入!
  • 中国通史:双色典藏版

    中国通史:双色典藏版

    《中国通史》全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由吕思勉先生在历年教学讲稿和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完善而成。全书约55万字,详细地记叙了上起远古时代,下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中国通史。全书由绪论和五编构成,每一编内又分若干章,并按中国历史社会的变迁化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世、最近世、现代六个不同的时期。本书是吕思勉的史学成名之作,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中国通史。它规模宏大,视野开阔,史识丰富,笔调流畅,1923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曾长期作为大学教材和青年“自修适用”读物,出版后数十年内不断重印再版,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
  • 九一八

    九一八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话题,但我们还是想探究隐于事变背后的某种玄机。为此,《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九一八》撷取了事变发生前后21天的历史,通过38个细节性的事件和话题,力图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事变背后的政治角力。你会看到,虽然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但事变的爆发也是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努力复杂博奕的结果;虽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早已臭名昭著,但也脱不开当时的国情和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虽然中日双方是事变冲突的主角,但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列强的姿态,从定意义上讲也极大地影响了事态进程与结束。
  • 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 三国将魂传

    三国将魂传

    梦想征服天下的玉正平,误入古墓得到了将魂能力,身体各部分可以自由化做火、风、山、林,在不断的成长和奇遇中,力斗“天英五帅”、勇战“烽火九燎原”,寻找伙伴,追逐梦想。
热门推荐
  • 那雪

    那雪

    那雪月明风清、男孩杜赛唇红齿白、朗如皓月,那雪却与那个有名气有人脉,历经沧桑,为人处世游刃有余的中年男人孟世代云里雾里就同处一室了。等那雪终于离开孟世代而倒在了杜赛的怀里,突然一天杜赛却莫名其妙地不辞而别,黄鹤一去不复返。那雪从一个小村庄到京城读书,一直读完研究生,身份改变了却不能左右生活。梦里怀乡醒来一切如故……
  • 郎咸平说:改革如何再出发

    郎咸平说:改革如何再出发

    从“习李新政”到18届三中全会,本届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勇气与决心来推进改革,对此,一向直言不讳的郎咸平将作何评判?三中全会的《决定》长达60条,郎咸平如何用自己发明的8张图简明生动地为读者进行阐释?对于改革攻坚战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到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大考,以及改革突破口金融开放和上海自贸区的尝试,郎咸平这次又有什么话要说?面对重重阻力,中国究竟能否真正实现“二次创业”,改革如何再出发?请看《郎咸平说:改革如何再出发》全新解读。
  • 石药尔雅

    石药尔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有人治得了你

    总有人治得了你

    陆怀瑾前往山里录制真人秀,意外遭遇泥石流,被不谙世事的女孩顾霜霜所救,困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庄。他是被众星捧月的“国民老公”,毒舌傲慢、不讲道理,却在她面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以前常常担心,以后会和谁在一起。——别担心,这世上,总有人治得了你。
  • 女配逆袭,有个太子好缠人

    女配逆袭,有个太子好缠人

    书穿《女配王妃逆袭升职记》,追了一年半的宫斗文,配角被作者写死了!羽楚楚崩溃了有木有,咒骂了一顿作者后,居然被作者塞到了文里,变身成了女配。女主天生媚骨万人迷,女主天资聪慧最得宠。羽楚楚:“主角有金手指啊,女主有成群结队的男人爱啊,我啥都没有!我活的过一章?”“谁说你什么也没有,你有一个祸害你的女主,利用你的渣男,还有嫌弃你的男主,还有还有……”羽楚楚:“我去你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靖康稗史笺证

    靖康稗史笺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ello我是小神仙

    hello我是小神仙

    莫名其妙,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穿的奇怪也就算了,成了神仙什么情况?还有身边这个长耳朵的是谁,有尾巴的那个又是谁,这里又是哪里?好吧好吧……看在你是美男的份上,你说我是神仙我接受了,但是一个妖怪怎么敢欺负神仙,大妖怪了不起啊!吃我一擀面杖,快跪下来叫神仙大人,哈哈……看似简单的一切背后,隐藏着千年前的爱恨纠葛,六世好人六世却不得善终,因果轮回为何要报应在她身上,银发美男,邪魅妖王,神仙师兄,下凡童子,纠缠不清的关系,还差一步就成神的她,为何会丢了自己的心?千年以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现今社会她顶着妖仙之名又该如何选择?
  • 夺宝记

    夺宝记

    夜风如刃,割得人脸生疼。明月高悬,披着斗篷的黑衣人足不点地,飘至一间破落小庙前,稍停片刻,确定无人跟踪,这才潇洒地步入庙内。漆黑中,依稀可见正前方是一座如来坐像,供台之上零乱不堪,香炉里除了积灰,再无其他。黑衣人走到供台前,双手捧住香炉,左右各转动三圈,“嘎嘎”声响,如来坐像自动朝后移动,坐像下方露出一排向下的台阶。黑衣人踏上台阶,长长的甬道透出淡黄色光芒,两边墙壁上每隔十步,各镶嵌着一颗拳头大的夜明珠,尽头有一扇石门挡在眼前。石门被三横三竖六条线分隔成了九宫格。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还原生活细节的规律,寻找现实背后的真相。本书通过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娓娓道出,让你摆脱啃大部头经济学著作时的费力和烦躁,随时随地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思维方式很像一位道人,许多事都被他定位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充满亲情的人生趣味里。他以平常心待事,又以学者的视角思索生活,让人在不急不躁、不冷不热中悟出许多道理,它让人清醒、让人回味,让人从世俗中猛然转向静谧、超然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