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9年第07期
栏目:中国中篇小说排行榜
作者简介
周绍义,男,山东文登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协委员、胜利油田作协副主席。现在胜利油田胜北社区工作。曾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刊物发表作品500万字。著有长篇小说《黑白》《指挥》。作品曾获第十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提名奖;第一、二、三届铁人文学奖;第一、二届齐鲁文学奖等奖项。本刊曾转载过他的小说《招商演出》。
每年秋天才是齐阳油田的最好季节,这一点,只有在这个油田呆过的人才深有体会。虽然这里四季分明,可这里的春天总是很短暂,特征也不明显,似乎刚从冬天里走出来,没有过渡就一下子跌进了夏季。夏天热,还时常下暴雨,弄不好就被浇成落汤鸡;冬天,这里风雪很大,特别是风,越是白天越大,刮起来就不想停下,携沙带土,袭击人的头部,这个时候的油田,男女性别不明显,因为他们都要把头包起来,看上去,男女都一样了。只有秋天最好,大荒原这时也变得美丽温柔,一改平时的单调面孔,芦花漫天,亦真亦幻,紫蓿菜姹紫嫣红,使数百里油田有了水墨丹青的韵味。水塘里碧水映着蓝天白云,鱼在游动,螃蟹也肥了,口吐蟹泡,爬来爬去,那是大闸蟹,有品尝过的人讲,其味道不在阳澄湖大闸蟹之下,由于是野生,且无污染,因此别具鲜味。这个季节,也是油田青年男女尽显身材容貌的好季节,姑娘们尤其珍惜这个季节,她们的大胆穿着常常让外地的游客们刮目相看,再加上她们的容颜出众,游客们就惊呼,哇!原来油田藏着这么多美女耶!
入秋后不久的一天,齐阳油田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从很远的地方打过来的,说一位老领导行将退下来,在退下来之前,想到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去看一看,走一走,老领导也曾在齐阳油田呆过,那时候,齐阳油田的规模还小,没有现在这么大,但老领导对齐阳油田的感情却很深,石油工人的思想作风、工作干劲、宽阔胸襟,都给老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希望齐阳油田做出接待安排,满足老领导的愿望,使老领导的油田之行满意、愉快。
办公室的人员很快把这一消息向齐阳油田领导们做了汇报,领导们听后很激动,有一位说,老领导快退下来了,还想着我们,这说明老领导还记着我们齐阳油田,我们不能让老领导失望。最后,大家的意见十分统一,让接待处迅速做出计划安排,要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个上午下午甚至每一个小时,力求做到内容丰富、安排合理,要让老领导看到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现在发生的深刻变化,还要全面汇报齐阳油田近几年来取得的突出成绩。总之,既要把齐阳油田的崭新风貌展示于老领导的眼内,又要把齐阳油田的巨大贡献留在老领导的脑海之中。接待的日程安排很快就传真到老领导的秘书那里去了,但是,仅过了一天,那面来了回音,说老领导亲自看了,大体上还算满意,只是,老领导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到夫妻井上的安排?就是说,老领导想看一看夫妻井。
这让油田的领导们有些为难了。原来,所谓的夫妻井曾经是这个油田一种很有特色的采油形式。具体说就是在那些边远偏僻的井上,采油队去不到,不好管理,只能派一个采油工上去住井。采油工有了老婆,两口子就住在井上,工作生活都在那里,他们有的一住就是十几年,最长的一个竟住了二十多年,他们的孩子都上了大学,回家探亲还得到夫妻井上去。领导们感到为难的原因是三年以前,齐阳油田全面撤销了夫妻井这样的形式,撤销的理由是:夫妻井不适应现在的发展形势了,而且,由于偏远,难以管理,很多夫妻井上都出现了私卖原油等问题,所以,三年前夫妻井就从这个油田消失了。
既然老领导提出了要视察夫妻井,油田的领导们只好开会再次进行研究,研究了数次之后,他们决定满足老领导的要求,就是说,把视察夫妻井的内容增加上去,至于夫妻井的恢复怎样安排,他们便和一个采油厂进行了结合,让这个采油厂负责具体实施。齐阳油田分管采油的领导表态,一定要把夫妻井的事情办好,恢复到过去的水平,还要具有时代特色,要让老领导视察后留下深刻印象,并争取得到老领导的好评。
事情就这样拍板了,现在也叫敲定,广东那边叫搞掂,拍板敲定搞掂了的事情就得干,石油工人从来不玩虚的、假的,说了干,死了散!过去,他们常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现在的时代不同了,不那么讲了,但他们觉得有一句名言到什么时候也不会过时,那也是在过去的某个时刻某个人说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
李上述做梦也没有想到,如此重大的任务会落到他的身上,厂里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他竟然有了看外国电视片的那种感觉,自己成了007,成了黑鹰突击队,成了尖峰战士。很快他又想到,天上落下一颗雨星,偏偏砸在自己的头上,这有些奇怪,有些不合理,有些让他想不明白。厂里的人千千万,为何领导们会找到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青工?不管怎么样,他都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