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600000002

第2章 创新与创新能力概说(2)

第二,创造偏重于思维领域,创造学侧重于对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机制的研究,以及直觉、灵感、想象和联想等非理性因素在创造发明过程中的作用的阐发;而创新理论侧重于实践领域,它旨在说明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等不同领域的创新活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此意义上说,从创造到创新的过渡,是从认识(思维)向实践的过渡,从理论向应用的拓展。这进一步说明,建构创新哲学,推动社会生活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三,创造是一个过程,是融创造技法于过程之中的创造活动。创新则是创造的结晶,是创造的本质。创新是一种理念,一种哲学,而创造则是一个过程。离开了创造这一过程,则无创新可言;离开了创新,创造则成为盲目的无灵魂的主体活动。

第四,创造学研究的侧重点是创新思维和创造技法,主要局限于认识、观念、设想领域,其应用可涉及到物质生产领域;创新哲学不仅研究创新思维,而且研究创造性实践,关注从创新思维向创造性实践的转化、过渡,将创新思维导入实践,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提升实践主体的精神境界。

六、解读创新原理

创新既是一个宏观的社会实践过程,又是一个微观的心理反应过程,如果没有正确的原理指导、原则规范,创新活动有可能陷入茫无头绪的境地。在创新活动中遵循创新原理和创新原则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是攀登创新云梯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把握了开启创新大门的“金钥匙”。

创新原理源于一定的创新思维,是创新规律的结晶和概括,适用于一切发明创造活动。创新原理能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创新活动、更好地运用创新方法、更好地解决创新问题提供条件。创新工程中常见的六种创新的原理—组合原理、移植原理、逆反原理、还原原理、迂回原理、分离原理,是隐含在创新过程中的基本创新原理,现分别予以介绍。

1.组合原理

组合原理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说、技术、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适当叠加和组合,用以形成新学说、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原理。组合既可以是自然组合,也可以是人工组合。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组合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爱因斯坦曾说:“组合作用似乎是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组合创新的机会是无穷的。有人统计了二十世纪以来的480项重大创造发明成果,经分析发现三四十年代是突破型成果为主而组合型成果为辅;五六十年代两者大致相当;从八十年代起,组合型成果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组合原理已成为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

2.移植原理

这是把一个研究对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另一个研究对象并取得创新成果的创新原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该原理能动性的真实写照。移植原理的实质是借用已有的创新成果进行创新目标的再创造。

创新活动中的移植依重点不同,可以是沿着不同物质层次的“纵向移植”,也可以是在同一物质层次内不同形态间的“横向移植”,还可以是把多种物质层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综合引入同一创新领域中的“综合移植”。新的科学创造和新的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其中有许多创新就是运用移植原理取得的。

3.还原原理

还原原理十分经典。它要求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创新过程中,能回到设计对象的起点,抓住问题的原点,将最主要的功能抽取出来并集中精力研究其实现的手段和方法,以取得创新的最佳成果。任何发明和革新都有其创新的原点。创新的原点是唯一的,寻根溯源找到创新原点,再从创新原点出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用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方法重新创造该事物,从本原上面去解决问题,这就是还原原理的精髓所在。

4.逆反原理

逆反原理首先要求人们敢于并善于打破头脑中常规思维模式的束缚,对已有的理论方法、科学技术、产品实物持怀疑态度,从相反的思维方向去分析、去思索,去探求新的发明创造。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有着正反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同时相互依存于一个共同体中。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习惯于从显而易见的正面去考虑问题,因而阻塞了自己的思路。如果能有意识、有目的地与传统思维方法“背道而驰”,往往能得到较好的创新成果。

5.迂回原理

创新在很多情况下,会遇到许多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迂回原理鼓励人们开动脑筋、另辟蹊径。不妨暂停在某个难点上的僵持状态,转而进入下步行动或进入另外的行动,带着创新活动中的这个未知数,继续探索创新问题,不要钻牛角尖、走死胡同。因为有时通过解决侧面问题或外围问题以及后继问题,可能会使原来的未知问题迎刃而解。

6.分离原理

分离原理是把某一创新对象进行科学的分解和离散,使主要问题从复杂现象中暴露出来,从而理清创造者的思路,便于抓住主要矛盾。分离原理在发明创新过程中,提倡将事物打破并分解,它鼓励人们在发明创造过程中,冲破事物原有面貌的限制,将研究对象予以分离,创造出全新的概念或全新的产品,如隐形眼镜就是眼镜架和镜片分离后的新产品。

在创新活动中,创新原理是运用创新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是人们使用何种创造方法、采用何种创造手段的依据。因此,掌握创新原理,是人们取得创新成果的先决条件。但创新原理不是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能指望在浅涉创新原理之后,就能对创新方法了如指掌并运用自如、就能解决创新的任何问题。只有在深入学习并深刻理解创新原理的基础上,人们才有可能有效地掌握创新方法,也才有可能成功地开展创新活动。

七、聚焦能力本质

能力是指主体做事的本领,它贯穿于人的行为活动之中,体现于人的行为结果的主体活动,是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又必须通过实践活动结果来检验的主体行为。做事的本领只有在做事的过程中才会被展现出来,事情做得好还是差,也就表明了其能力的强或弱。做事的过程是在主体思维控制下的行为活动过程,其中包含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由于主体活动的目标和所操作对象的不同,思维操作行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就不同,因此可以有许许多多不同能力的表现,并据此冠以不同的名称。能力在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可以评价其能力的强弱。

由于能力的表现是由操作对象的属性决定的,操作不同的对象和完成不同的操作任务,就需要相应的不同能力,因此,能力表现可以因操作对象而千变万化。业务能力就是你从事这项工作的能力,它的综合性就表现在以业务为中心形成和建立起来的素质结构,是主体生理、体能、心理、思维、思想、知识、经验等素质在业务活动中的综合体现。各分支素质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它们有机结合、相互依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能力表现中发挥出整体素质结构与功能的作用。

从本质结构上看,人的能力如果单独表现的时候,就可体现为生理能力、体能、心理能力、思想能力和思维能力。生理能力就是身体的健康程度与新陈代谢的旺盛程度;体能就是体力的强弱,身体动作技巧熟练程度的综合表现;心理能力是主体对客体所能产生的注意、兴趣、热情、情感和把注意进行下去的意志的综合表现;思维能力是实现主体意志的手段,是解决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法实现主体意图的能力表现。思维能力的结构十分复杂,功能十分强大,应用十分灵活,变化无穷无尽,但总是要以能力的形式表现出来。

八、思维能力的实质与思维创新的特点

1.思维能力的实质

思维能力是主体认识与改变世界的能动力量,属于意识活动范畴,又必须以物质活动形式表现出来。它是主体大脑功能的体现,又是一切能力的核心,以思维活动的形式在大脑中运作,表现于各种能力展现的过程之中。虽然能力的分类十分复杂,能力的表现又随主体活动的目标和对象而千差万别,但不管是什么能力都包含着思维能力,都离不开思维的操作控制。思维能力是能力结构的核心部分,抽掉了思维能力,其他能力就不复存在。人与人的差别最主要的就在于各自能力的不同,尤其是思维能力的不同。

思维能力是思维主体完成思维任务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思维活动效率的能力。思维活动受主体发动、操作、监督,以思维能力的形式广泛地体现于思维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凡是思维主体所直接参与的思维过程的任何方面、任何环节都渗透着思维能力,因而思维能力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如,发动、组织思维活动的能力;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搜集加工、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指导主体的理论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

2.思维创新的特点

思维创新作为创新的源泉,为人类提供了思维观点、科学知识、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行动计划和未来预见等,因而是实现与提高人的活动、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实践目的的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思维创新具有如下特点:

(1)思维创新是观念的生产。观念的生产,是主体从观念上把握客体,以观念形式再现和构建客体,以达到满足人的精神生产之需要的目的。

(2)思维创新是特殊的创造性生产。一般地说,人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然而对于思维创新来说,创新则是它的本质特征。思维创新必须是在消化、吸收、借鉴前人成果的过程中,在内容和形式上加以创新,而非照抄照搬,完全重复。

(3)思维创新具有社会共享性。与物质产品不同,精神产品不因共享而使个体分享的价值减少,反而带来个体分享价值的增加。

(4)思维创新活动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不完全受物质生产规律的支配,思维创新水平经常会出现高于或低于物质生产水平的状况。

九、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或群体)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成果的能力,是一个人在创新活动中所具有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总和。

同类推荐
  • 心智成熟的女人才幸福

    心智成熟的女人才幸福

    这是写给女人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心灵成长读物。本书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从修身、家庭、职场、婚姻等各方面生动阐述了女人应有的心智成熟度。幸运不会从天而降,好命不是天生造就。要想拥有令人羡慕的人生,就要认真规划,让自己的心智成熟起来。爱情、事业、生活……都要认真地对待,理性地规划,你的人生才会更幸福,更快乐。
  • 亿万富翁口袋里的创业经

    亿万富翁口袋里的创业经

    本书以马云、俞敏洪、柳传志、张朝阳、张瑞敏、史玉柱、牛根生等13位中国顶级企业家的创业心经为主题,研究和总结了他们的成功创业智慧。作者希望可以通过展示这些成为亿万富翁的创业经验和相关的创业理论,来为每一位准备创业或者是正在创业的人指出一条合理的创业之路。
  • 这样说话最有效

    这样说话最有效

    本书为你提供了大量生动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精彩案例,可以提高你在这些方面的能力。
  • 做事要有灵气

    做事要有灵气

    一个人可能没有很高的学识、可能没有良好的关系网络,缺乏办事的经验,也可能没有他人为你指点迷津。但是,只要你会办事,灵活办事,即便没有机会也能创造机会,能把困难变成机遇,把别人眼里的不可能变成自己手里的现实,能化风险为平安。命运会因为你能灵活办事,让你在追求成功、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一帆风顺、所向披靡,进而轻易地拥有名誉、地位和财富。
  • 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

    在本书中,作者既总结了十六位杰出人物的学习方法,又分享了作者自身的学习技巧。旨在为找不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读者提供启示。发现特洛伊遗址的谢里曼,凭借自身独特的外语学习方法,阅读大量原文古籍,从而推测出特洛伊遗址的可能地点。日本畅销作家村上春树,用长跑的方式打造强健体魄,长期坚持小说家的职业生涯,接连写出畅销书籍,等等。他们在人生中也曾遇到过关键性的转折点,使他们成功转变就是其独特的学习方法。在这些学习方法中,你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身情况、能够长期坚持的方法。亦可在作者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法则。
热门推荐
  • 重生星际之猫娘宓罗

    重生星际之猫娘宓罗

    再次重生为小猫娘的宓罗决定,一定要改变前世悲惨的命运,化形成人,好好锻炼。打猎,养家糊口才是小猫娘的终极目标。但是为什么,重生了她仍然是弱兽一只,捡来的伴侣都比她厉害,不过,这样被伴侣宠着的感觉实在太甜了!
  • 快穿反派小哥哥约吗

    快穿反派小哥哥约吗

    颜惟楠有些倒霉:跳了崖,死了;绑定了系统,经常被电击。爱卖萌的系统心是黑的,虽然它没有心。帅气的男竹是别人的,别拦着,让她毁灭世界!!!系统:“宿主,那才是你的。”看着比男竹还帅的反派,素手一扬,挑起他的下巴,“反派小哥哥,约吗。”
  • 与草荣枯

    与草荣枯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与草荣枯,与一种清苦的古歌不期而遇。以现代诗为引,续写诗词中的百转千回的散文集。
  • 浪漫夏威夷:海鸥带诗飞

    浪漫夏威夷:海鸥带诗飞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婚礼是在一个最特别的场合举行,夏威夷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婚礼礼堂:天涯海角、游艇农场,甚至可以包下一列火车、一个海岛,任椰风轻轻掀起白纱,让星光熠熠铭刻誓言??夏威夷的婚礼让所有人喜出望外,心花绽放。本书选取夏威夷十座最梦幻婚礼殿堂、十种最浪漫的夏威夷时光、十家最美丽的餐厅、十家最舒适的酒店、十段最棒蜜月旅程、十佳购物场所,为你打造一场无与伦比的夏威夷婚礼之旅。
  • 地主家的狗腿子

    地主家的狗腿子

    变身文,不百合,不变嫁。“呸,还不是靠父辈的蒙荫才进的国子监,老子最看不起这种世家子弟了。”“这位兄台,听你这么说,难道你不是靠父辈蒙荫才进的国子监?”“废话!老子是正儿八经花钱买进去的…”大明九千岁人混胆子大,一个不起眼的年轻人,误打误撞得罪的士绅阶级,竟沦为青楼女子。与九千岁大人搭班子唱起了双簧。谁说太监就不能横刀立马了,九千岁上的了朝堂,也绣的了鸳鸯,魏公公也能孔夫子挂腰刀,文武双全……
  • 铁血穿越

    铁血穿越

    一位退役特警得到外星文明智脑,穿越时空实现人生梦想,本时空大展鸿图走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
  • 大方广佛华严经-佛驮跋陀罗

    大方广佛华严经-佛驮跋陀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Second Home

    A Second Ho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淑女瓶

    淑女瓶

    那时金嫣红十六岁。十六岁的女孩子是灌满浆的玉米粒,圆润润,晶莹透亮,咬开一看,里面一兜水啊!鲜嫩,脆生生,甜丝丝的。金嫣红身材窈窕,腰肢扭得也好,标准的美人胚子,让人看见了就想咬一口!金嫣红是鹿鸣镇刘仙芝未过门的儿媳妇。刘仙芝在鹿鸣镇开了个百货门市部,名字就叫“刘仙芝百货门市部”。刘仙芝儿子叫杨新辉,很腼腆,见人说话面带笑,没有男孩子的大嗓门和粗野,像个大闺女。金嫣红说话慢声细语,蚊蝇哼哼一般。人们都说这两人真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
  • 心理罪教化场

    心理罪教化场

    他,在教师节里亲手杀死女友的班主任,为何又在方木出庭作证,力求免死的情况下突然越狱?他,收养了多名弃儿,为何又时常面对一个孩子的遗像黯然神伤?深邃的地下迷宫里,被电击致死的男子;商场里高悬的玩具熊忽然滴下血水;被阉割的男尸怀抱衣着完整的“女童”……他们是一群受伤的试验品,还是凶残的变态杀手?古老的戏剧,是救赎的良药,还是魔鬼的仪式?方木再次被卷入杀戮的漩涡中,是职责所在,还是身不由己?历经磨难的方木最终会遵从乔老师的遗愿做一名警察,还是从此归于平凡?如果有机会改变别人的命运,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