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700000007

第7章 超越权力——领导创造价值(5)

毛泽东:你们的尼克松总统不是喜欢Law and order(法律和秩序)吗?他是喜欢那个law(法律),是喜欢那个order(秩序)的。我们现在的宪法要有罢工这一条,“四大”的自由之外,还要加上罢工,这样可以整官僚主义,整官僚主义要用这一条。

斯诺:是不是新的宪法里要写上罢工?

毛泽东:新宪法要写上。所以我说中国很落后,两个东西,又很先进,一个先进,一个落后,在进行斗争。

斯诺:对于人们所说的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我的理解是:必须由一个人把国家的力量人格化。在这个时期,在“文化革命”中间,必须由毛泽东和他的领导来作为这一切的标志,直到斗争的终止。

毛泽东:这是为了反对***。过去是为了反对蒋介石,后来是为了反对***。他们树立***、蒋介石。我们这边也总要树立一个人啊。树立陈独秀,不行,树立瞿秋白,不行;树立李立三,不行;树立王明,也不行。那怎么办啊?总要树立一个人来打倒王明嘛。王明不打倒,中国革命不能胜利啊。多灾多难啊,我们这个党。

斯诺:你觉得党现在怎么样?

毛泽东:不怎么样。

斯诺:是不是好一点了?

毛泽东:好一点,你说好一点我赞成。你说中国怎么怎么好,我不赞成。两个东西在斗,一个进步的、一个落后的。

这个“文化大革命”中有两个东西我很不赞成。一个是讲假话,口里说“要文斗不要武斗”,实际上下面又踢人家一脚,然后把脚收回来。人家说,你为什么踢我啊?他又说,我没有踢啊,你看,我的脚不是在这里吗?讲假话。后头就发展到打仗了,开始用长矛,后头用步枪、迫击炮。所以那个时候外国人讲中国大乱,不是假的,是真的,武斗。

第二条我很不高兴的,就是捉了俘虏虐待。红军、人民解放军不是这样的,他们优待俘虏。不打,不骂,不搜腰包,发路费回家,不枪毙,军官都不枪毙,将军那样大的军官都没有枪毙嘛。解除武装了嘛,不论是士兵还是军官,是大军官还是小军官,解除了武装嘛,你为什么还要虐待啊?我们历来就立了这个规矩的。所以许多士兵在我们的感化下,一个星期就过来了,一个星期就参加我们的队伍打仗了。”

在1960~1970年代,毛泽东与斯诺谈话的社会背景对整个中国、对执政者而言可以说是一道坎。毛泽东当时已经发现,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三十年以后,人民群众需求的满足已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当时更多地从政治上去考虑这个问题,要让人民群众发出声音来,于是在全社会自下而上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虽然这个决策的结果是错误的,造成了中国十年的空前浩劫,但是他的动机并不是错误的,毛泽东心底的希望是要让基层的人民群众能够发出声音来,能够对执政党的塑造、对国家的政治走向形成一定影响。实际上,毛泽东做出“文化大革命”的决策是对权威时代的一种反思与改良,是对个人崇拜的一种潜意识的摒弃,他在领导地位上的着眼点已经不局限于中央政治圈子,而是超前地从个人得失与政治地位,忧国忧民地放眼到广大人民群众与社会阶层上,这个初衷在四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执政者、领导者治理社会所必须认真思索的根本出发点。所谓的后权威时代,是在人们的生存与安全的需求已经满足后,执政党由夺取执政到巩固政权的过程中,怎样回归党的实质,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在为人民服务中创造价值。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中国在世界舞台崛起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经验。正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一样,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正像我们党的宗旨——实事求是所言,在如今权力变迁的时代,领导怎样为人民服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我们怎样按照当时共产党的“三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群众的呼声,提出正确的施政方向,转变为通过社会机制的变革,通过管理向领导的转化,形成整个社会上下一致、左右协调的稳定格局,形成调动群众积极性、集中中华民族智慧的一种大的态势。所以,以管理为基础的传统权威,是我们必须反思与审视的,以领导为基础的后权威时代对领导者的领导行为与工作方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领导者如何认识并把握由管理的权威时代向领导的后权威时代转变趋势中的机遇?领导者如何以不变的服务理念来应对万变的世易时移?领导者怎样更新自身执政的理念与模式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这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体验。

后权威时代的典型——奥巴马的权力登顶

2008年,奥巴马在民主党内的劲敌之一是拜登。拜登29岁时当选参议员,当时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参议员。他在参议院的任职时间比奥巴马的任职时间多出了近三十年,其在外交政策方面亦是一位重量级人物。从政时间与资历看,奥巴马远不及拜登在政坛如鱼得水、根基深厚。

奥巴马在民主党内的最强劲的对手就属希拉里了。希拉里首要的优势就是她的知名度高,不仅在美国,全世界都知道希拉里;第二,希拉里从政经验丰富,这个经验不仅在于其在克林顿身边做了八年的“第一夫人”,在白宫权力核心所积累的经验,更有广泛的政治资源与人脉。而且希拉里在参议院资历比较老,这是她的一个优势。第三,希拉里有一个以克林顿为代表的实力强劲的团队,有很强的筹款能力与政策包装能力,让希拉里在竞选中如虎添翼。综观知名度、从政经验与幕后团队,奥巴马都远不如希拉里。

2008年,奥巴马代表民主党竞逐总统大选面对的共和党对手是麦凯恩。麦凯恩出生在将门之家,在海军学院接受了近乎残酷的训练,在越南战场上身陷战俘营备受虐待,等等,这一切都给麦凯恩的经历笼罩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麦凯恩退伍决定从政后,曾到亚利桑那州参选,一开始那里的百姓并不信任他,认为他空降下来抢夺位子。但是麦凯恩讲了如下一段话,深深打动了当地的民众。他说:“你们说亚利桑那州不是我的家,其实我也希望有个家,但是美国总要有人保卫吧!我是海军,四海为家,常年在外保卫包括亚利桑那州在内的美国人民。如果一定要找出迄今我住的时间最长的地方,那这个地方就是河内。因为在过去20年时间里,曾经有5年半时间,我被关在那里做俘虏。”除了经历优势,麦凯恩的实力还在于其原则性下的灵活性。他甚至可以超越党派之争与政治对手合作,在议会里他和民主党议员合作的次数几乎和同共和党议员合作的次数一样多。从政绩上看,早期麦凯恩议员致力于美国的国内事务,例如大峡谷噪声污染问题、美国土著居民的权利问题,在推动金融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其后,他把注意力转向了美国的对外政策领域,以其军人背景以及敢于向任何一党叫板的强硬态度,使他在这一领域颇有分量。奥巴马与麦凯恩相比,似乎在个人经历与故事的感染力、政治手腕与政绩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笑到最后、被载入史册的,却是看似名不见经传、处处都输对手一分的奥巴马。

2004年7月27日,奥巴马在民主党全美代表大会上发表了基调演讲,这场演讲获得极大的成功,他的演讲内容深入人心,也大得人心,许多媒体把他的演讲和马丁《I have a dream》相提并论,而他从此平步青云,最终坐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以下是演讲内容的节选,我们从中不难体验他从一个平民混血儿攀登上权力顶峰的秘诀所在。

“诸位美国国民,无论你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抑或是无党派人士,今晚我想对大家说的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在伊利诺伊州盖尔斯堡, 由于Maytag洗衣机厂要迁至墨西哥,很多工人将失去工作,而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和自己的子女一起竞争每小时7美元的低薪工作。我曾遇到一位强忍泪水的父亲,他也因此丢掉了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不知怎样才能为儿子支付得起每月4500美元的高昂医药费用,本可救命的医疗保险对他而言却遥不可及,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在东圣路易斯市,有这样一个年轻女孩,她品学兼优,成绩出色,却因为没有钱,无法完成学业,与大学无缘,而像她这样的孩子还有千千万万,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假如,芝加哥南部的一个孩子无法读书识字,即便他与我非亲非故,我也会心怀忐忑。如果有位老人因无法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不得不在治病和租房之间痛苦抉择,即便她与我素未谋面,我也会如坐针毡。假如,一个阿拉伯裔的美国家庭未经律师辩护或诉讼程序就遭受不公正待遇,同样会让我寝食难安。正是这个基本信仰让这个国家发展到今天: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都是兄弟姐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个人的梦想,才能成为一个美利坚大家庭..

我们相信最好的东西尚未出现,更好的日子就在明天,我相信我们可以为中产阶级减负,让工人家庭走上希望之路,我相信我们可以为无业者创造就业机会,为无家可归者带来可以遮风挡雨的屋顶,让美国城市中年轻人从暴力和绝望的阴影中走出来。我相信今天的我们就站在历史的十字街头,我们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迎接面临的挑战。”

中国有句古话:“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奥巴马没有当过州长,而是从议员跳跃式地登上权力高峰,创造了美国政治史的神话。在美国相对成熟的政治体制下,为什么民众选择这个看起来并不代表美国利益集团主流的人?美国的利益集团大体由三个主流集团支配,第一,以天主教为基础的欧洲移民群体,即白人群体。但奥巴马不是白人种族;第二,传统利益集团。奥巴马在金融、制造业等传统利益集团中纯如白纸,毫无根基。第三,如果勉强而言,奥巴马代表了新兴高科技利益集团,如FACEBOOK、GOOGLE等这些曾在竞选过程中助他一臂之力的势力。但这些高科技集团并不如金融、制造业等有着百年历史老店般实实在在的资本与积累,他们在网络时代无非是象征性的符号,兴衰变迁都可以是转瞬之事。奥巴马的成功上台,无非是把握住了网络时代、后权威时代的脉动,把握住了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与美国人民的愿望。这是一个平民混血儿能当上美国总统的根本原因。从毛泽东探索执政党如何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如何为人民服务,到奥巴马在时代变迁中用“YES,WE CAN”的口号赢得平凡民众的选票,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如当年孙中山先生所说,天下大道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各级领导要顺应

历史发展的要求,就必须把握时代的特征,明确网络时代的特点,在信息变化、财富变化、人对生命意义追求的变化的总态势中找到适应变化的新方法。这就是领导创造价值,领导引领时代同时也服务于时代、服务于国家民主、服务于组织的新要求。

由工业社会管理创造价值时代,到网络社会领导创造价值时代,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我们必须对整合劳动的管理方式进行扬弃,抱出对未来有价值的小孩,倒掉洗澡水。工业社会整合劳动产生价值的核心是管理,依赖的是三个整合人类劳动的根本点:一是,形成以金字塔组织为核心的权力组织架构,使组织中所有的个体,可以以一个意志行动;二是,形成由领导中心的议事规则到组织中清洁工的扫地标准等一系列规范,把所有成功的因素通过制度固定下来,把所有失败、浪费的因素通过制度排除出去;三是,形成以罚为主的控制标准,全面地制约人性恶的一面。这三个点的有效控制,像巫师呼唤魔鬼一样,把财富从地下呼唤出来,按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话说,它创造了今天所有的发达国家。这些整合劳动的财富,我们是必须继承的,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面向未来进行创新。

二十一世纪,最大的价值是创新,真正的价值倍增效应不再是手脚在一个意志下的整合,而是头脑与头脑的整合,智慧与智慧的整合。领导创造价值时代的到来,我们也要把握三个整合人类高级劳动的根本点:一是,魅力导引。让别人认可你,不是让别人手脚按照你的意志行动,而是让别人的脑袋和你达成共识,同心协力创造更大的价值;二是,利益磋商而不是博弈。以共享双赢为重点,而不是以战胜别人为自己的目标,形成求同存异的价值增值点;三是,共启愿景。领导要活出生命的意义,群众更要活出生命的意义,怎样达成共识,形成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的共同愿景。抱出工业社会管理创造价值的“小孩”后,我们要发现时代给整合脑力劳动赋予的新的基因,找到面向未来的新出路。

管理的基础是权力,领导的基础是魅力,管理是要让人听你的,服从你,领导是让人认同你,服从你。

同类推荐
  •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长者先幼者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老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老龄化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什么?对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中国人有何影响?国家、政府、社会在养老责任中的职责分担如何?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老年人能否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养老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如何得以解决?西方福利国家模式在中国行得通吗?如火如荼的社会工作教育如何本土化?这都是笔者郅玉玲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写作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本书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主干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材。在内容上,全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著选读三个部分;在体例上,每部分又分为原著选篇、原著选读导读、思考题三大板块。本书可帮助读者从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中学会精读原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
  •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脉络中,对理想社会模式的追求各有不同。无论是我国所致力建构的和谐社会,还是西方孜孜以求的公民社会,健康的大众媒介都是重要的基石。
  •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根据教科书的内容编写成许多条目,学习这些条目有利于记忆,而且每个条目的编写都参照了有关的读本和参考书,内容上简明扼要而又完整,解决了学生在复习时找不到重点或掌握不了要领的困难。说得确切一点,这本手册是专供考生使用的名副其实的复习资料。当然,如果要想了解国际关系历史发展的全貌,还需要读国际关系史的教科书,只知道词条的内容是不能系统化的。两者结合起来会使复习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记在脑子里的东西也会更加牢固。
  • 走进怀仁堂(下卷)

    走进怀仁堂(下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热门推荐
  • 网王之繁华烟花易冷

    网王之繁华烟花易冷

    这是片雪白的世界。一切都停止了。她独自漫步在这片世界里,看着这个世界停止的那一刻,突然有了寂寞。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副模样呢?为什么一次次被给予机会的人类最后还是走向了灭亡?她突然看不明白了。这片雪白真的刺眼。那个为爱而伤的倒在地上的女孩的身影也是刺眼的。水原安,铃子为你安排了一场梦,在这梦里,你和你们能如心而为吗?你们能明白这个世界给予给你们最后的信息吗?人类。
  • 赢家天下

    赢家天下

    普普通通的作者何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古代世界。何桐顶替的是深恋着当朝七王爷的林家大小姐的身份,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七王妃。在欢脱和纠结的相处之中何桐和七王爷逐渐相爱,和这个世界产生紧密关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笑堂和尚语录

    笑堂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olitical Arithmetick

    Political Arithmetic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绣鸳鸯

    绣鸳鸯

    本书是马金莲的中短篇小说集,包含了《绣鸳鸯》《大拇指与小拇尕》《梨花雪》等10篇小说。作者用细腻的笔调、凝练生动的现代汉语语言、巧妙地西海固方言及回族语言,描绘西部当下农村底层人物的命运和情感。
  • 湘行散记 湘西

    湘行散记 湘西

    《湘行散记·湘西》是“沈从文散文新编”系列丛书之一,含两种沈从文关于湘西的单行本《湘行散记》和《湘西》,都是作者两次重返湘西后的对于故乡的书写,其中的篇目,既能各自独立成篇,又从总体上具有内在的整体性。本书文笔自然淳朴,展现了明朗朴野的湘西风光,同时也充满了作者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 贼警

    贼警

    面对团伙化,境外化,高智商化犯罪袭击和报复,重案七组几近解散。左罗临危受命成为七组组长,以水逆计划招募苏诚,精诚合作,取长补短,重建七组辉煌。但作为不法之徒的苏诚会真心帮助左罗吗?全面布局,奇思妙想,奇案怪案,科技犯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赢输只在一念间。展现游走在生死边缘线的男人友情,一切尽在本书中。贼警一词出自水浒等书,是贼人来袭的警报,非贼和警察,也不是很贼的警察。十X本VIP完本,信誉保证。
  • 鹿特丹日志

    鹿特丹日志

    2007年6月21日星期四阴有雨转晴日本诗人走了,葡萄牙诗人走了,我听说瑞典老诗人尤根先生也要提前走了,早餐时我又碰见了他和家人,坐过去与之告别,结果又很热闹地聊了一阵儿。乘电梯下楼,和同样老在早餐时遇到的亚美尼亚女诗人丑查尼克·塔姆热兹安同在电梯间里,这位出生于1978年的女诗人一点也不丑,美丽而且神秘,公开场合不常露面,老是一个人出来进去的,形单影只。她的诗是不分行的(散文诗?),属于用词较多我看不懂那类的,她的英文简历中暗藏着她来鹿特丹的途径:她大学学的是法语,是同在会上的法国大师博纳富瓦的亚美尼亚语译者,
  • 首席萌妻咬一口

    首席萌妻咬一口

    如果在你全身只剩80块钱,蓝颜对你说,有个人要跟你见面,我分你3000块大洋,你会不会去见?白晓云的回答是:“为什么是我去见?你给钱?”果然其中必有猫腻……这一问才知道,蓝颜用她的Q上的内测号当了回人妖,勾搭上了第一土豪。而她的照片居然还赫然出现在官网,成了网全服第一美人!当她和自己的游戏号挂情缘的居然是那个自己仰慕的顶级校草的时候,白晓云决定盗自己的号,以便和大神交流感情,至于大洋嘛,先不要了,他们之间的情缘,岂3000块大洋能衡量的……
  • 如何在金融危机中把握机遇

    如何在金融危机中把握机遇

    如果你有强者的心态和勇气,那么危机只会令你越来越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危机反而可以视为改革与成长的机会,要知道危机与困难只是表象,变革与创新、发展才是实质。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危机中找到突破口,变压力为动力,让机遇成就自己! 本书告诉你如何在金融危机中把握机遇!在本书中,作者阐释了“危机就是良机”的观点,以典型的案例与生动的故事为论据,给危机中的人们以启发。见解独到、分析透彻,旨在让心怀梦想的人能在金融危机的浪潮中顺利着陆,也能在人生之路上超越自己,实现光和影的翔舞本书告诉你如何在金融危机中把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