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100000003

第3章 二十八画生的《体育之研究》

1915年春,毛泽东的好友易昌陶因病去世。其时正值袁世凯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面对民族危机的步步加重,又有感于学友的英年早逝,毛泽东赋诗抒情: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感物念所欢,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题;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漾游,零落匪所思;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

关山蹇骥足,飞飚拂灵帐;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

列嶂青且蒨,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毛泽东既伤国难,又痛亡友,更感生者责任之重大,同时也愈加认识到锻炼强健的体魄,绝不只是个人的问题,这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兴亡。

他为悼念易昌陶写了一幅挽联:

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腥秽待湔,

独令我来何济世?

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役,奇花初茁,

特因君去尚非时。

1917年,由于第一师范学校校方不重视体育活动,加之功课繁忙和传染病发生,以致八班傅传甲等7名同学,不幸染病身亡。这更刺激了毛泽东。他在第一师范学友会主持的追悼会上,写了这样一副挽联:

为何死了七个同学?

只因不习十分间操!

有感于同学们的体质虚弱,又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毛泽东”的繁体字加起来是二十八画)在1917年4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3卷第2号上,发表了题为《体育之研究》的著名论文。

文章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国力恭〈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何有于命中,何有于致远?”而要想增强整个民族的体质,就必须使全国每一个人都自觉地来锻炼身体。所以“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苟自觉矣,则体育之条目可不言而自知,命中致远之效亦当不求而自至矣”。促使全中国每个人都自觉地来锻炼身体,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体质,以达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目的,这就是《体育之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文包括一个短序和八个部分,共六、七千字。

短序简要的开章明义地阐明了写此文的目的。

第一部分“释体育”,旨在说明什么是体育,即“体育者,人类自养其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

第二部分“体育在吾人之位置”,阐述了体育的重要性。毛泽东精辟地阐明了德、智、体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予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毛泽东在尖锐批评了当时教育界普遍存在的重视德育、智育,而轻视体育的错误认识之后,特别强调了体育的重要性:“人独患无身耳,他复何患?求所以善其身着,他率亦随之类。善其身无过于体育。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

第三部分“前此体育之弊及吾人自处之道”,指出以前体育的弊病和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这里,毛泽东列举了中国古代许多事例,来说明不重视体育运动的害处及坚持体育运动的好处,并极力主张“三育并重”。“然昔之为学者,详德智而略于体。及其弊也,偻身俯首,纤纤素手,登山则气迫,涉水则足痉。故有颜子而短命,有贾生而早夭,王勃、卢照邻,或幼伤,或坐废。此皆有甚高之德与智也,一旦身不存,德智则从之而隳矣”。他还强调每个人锻炼好身体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即:“讲体育必自自动始。”

第四部分“体育之效”,充分阐明了体育运动的益处,明确提出了“主动”的哲学观点:“天地盖唯有动而已”。毛泽东认为坚持体育运动有四大功效:其一,强筋骨。他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角度,举出古今中外许多事例,说明只要“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其二,增知识。“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夫知识之事,认识世间之事物而判断其理也,于此有须于体者焉。直观则赖乎耳目,思索则赖乎脑筋,耳目脑筋之谓体,体全而知识之事以全,故可谓间接从体育以得知识。今世百科之学,无论学校独修,总须力能胜任。力能胜任者,体之强者也;不能胜任者,其弱者也。强弱分,而所任之区域以殊矣。”其三,调感情。“身体健全,感情斯正,可谓不易之理”。其四,强意志。最后,毛泽东总结体育的功效说:“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谓俱泰。故夫体育非他,养乎吾生、乐乎吾而已。”

第五部分“不好运动之原因”,指出当时的学生大多不喜爱运动的原因有四:一,无自觉心;二,积习难返;三,提倡不力;四,以运动为可羞。

第六部分“运动之方法贵少”。

第七部分“运动应注意之项”。“运动所宜注意者三:有恒,一也;注全力,二也;蛮拙,三也。”所谓“有恒”,即每天坚持不断。所谓“注全力”,就是“运动之时,心在运动,闲思杂虑,一切屏去,运心于血脉如何流通,筋肉如何张弛,关节如何反复,呼吸如何出入,而运作按节,屈伸进退,皆一一踏实。”所谓“蛮拙”,即“骑突枪鸣,十荡十决,喑呜颓山岳,叱咤变风云,力拔项王之山,勇贯由基之札”。“运动之进取宜蛮,蛮则气力雄,筋骨劲;运动之方法宜拙,拙则资守实,练习易”。

第八部分“运动一得之商榷”,毛泽东介绍了自己创造的一种体操“六段运动”。

《体育之研究》切中当时一般学生之时弊。那时正处于封建随私塾教育和西式的学堂教育过渡时期。在“读书唯上”的传统思想束缚下,体育锻炼不被一般学子所重视。毛泽东从担负国家兴亡责任这一历史高度,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的重大命题,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他关于这一问题的具体阐述,对当时的青年们摈弃“读书至上”的“清高”观念,做“身心并完”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注意运用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来研究体育,因此,无论在体育理论或实践方面都有许多创新。许多观点,后来他自己又不断予以发展,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例如在1942年,毛泽东曾提出“锻炼体魄,好打日本”的口号。建国后,根据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和当时青年学生健康不佳的状况,毛泽东于1950年6月1日写信给教育部长马叙伦,提出了“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1953年,他再次向全国青年发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号召;后来又制定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针。

在不同的场合,毛泽东还经常谈到要重视青年学生身体健康的问题。1951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他在会见几位湖南教育界的人士时,回顾了自己当年在第一师范锻炼身体的情况,并指出:你们办学校应该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要重视青年学生的体育锻炼。有志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必须锻炼身体,使身体强健,精力充沛,才能担负艰巨复杂的工作。大家不是读过《红楼梦》吗?《红楼梦》里有两位主角,一位是贾宝玉,一位是林黛玉。依我看来,这两位都不大高明。贾宝玉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连吃饭、穿衣都要丫头服侍,这种不会劳动的公子哥儿,无论如何是不会革命的!林黛玉多愁善感,常常哭脸。她脆弱,她多病,只好住在潇湘馆,吐血、闹肺病,又怎么能够革命呢?我们不需要这样的青年!我们今天需要的是有活力,有热情,有干劲的革命青年。

总之,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一方面忧国忧民,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发奋忘我的学习;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完成历史赋予自己的伟大使命,迎接将来可能出现的任何艰难险阻的挑战,他以一种顽强的精神,锻炼身体,砥砺意志。同时,他设法把自己的同学组织起来,并号召全国的青年,锻炼强健的体魄,磨砺顽强的意志,迎接未来的挑战。这反映了毛泽东远大的眼光和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毛泽东本人后来也经常回忆起自己那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每当谈起当年的情形,言辞间总有不能自已的自豪感:“我们也成了热心的体育锻炼者。寒假里,我们徒步穿过田野,上山下山,绕行城墙,渡过江河。碰到下雨,我们就脱掉衬衫让雨淋,说这是雨浴。烈日当空,我们脱掉衬衫,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大声叫嚷,说这是一种叫做‘风浴’的新体育项目。在已经下霜的日子里,我们露天睡觉,甚至于到十一月份,我们还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这一切都是在锻炼身体的名义下进行的;这对于增强我们的体质也许很有帮助,我后来在中国南方的多次往返行军,以及从江西到西北的长征路上,特别需要这样的体质”。(《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

同类推荐
  •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等多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科技发明及发明家的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为了方便小读者的阅读,《发明家成长故事》特别标注拼音,并根据故事情节,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
  • 胡乔木传(套装共2册)

    胡乔木传(套装共2册)

    胡乔木是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国史上的一位起过独特作用的重要人物。他曾长期担任毛泽东的秘书,“文化大革命”后,又协助邓小平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享有“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的美誉。本书按照胡乔木的生平经历,分为六个单元:一、青少年时代;二、从延安到北京;三、五六十年代;四、“文革”中;五、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六、十二大以后到逝世。较为客观、详实地记述了胡乔木的一生经历和贡献。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单人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自传,以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独家披露其成长经历、追梦历程、环球故事和航海日志。他曾是一名被哮喘折磨的儿童,苦苦与疾病斗争寻找自信;他曾是影视圈中成功的广告制作人,与众多明星合作,制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片;他曾是艺术圈内的知名画家,在法国、新西兰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 清高宗乾隆(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高宗乾隆(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高宗乾隆帝,姓名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卒于嘉庆四年(1799)正月,是清朝第五任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弘历即位,改年号乾隆。
热门推荐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师傅

    师傅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恶魔首席霸道爱

    恶魔首席霸道爱

    迫不得已,她改名换姓,却迎来了他的强力出击。他害的她被赶出家门,害的她学业无成。每每闭上眼睛,她的眼前就会出现那噩梦一样的七天。因为爱她,他愿意付出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因为爱她,所以监视她的行动,不让她遇到危险。要不到的答案,她选择不要。
  • In a Hollow of the Hills

    In a Hollow of the Hil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唱情歌的少年请别忧伤

    唱情歌的少年请别忧伤

    简小从是C大的研一新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神秘传说的美术老师沈自横,可是两人却互相讨厌。寒假过后,简小从跟着沈自横所带班级要例行去古村写生。在古村,简小从与沈自横冰释前嫌。可没多久沈自横就收到了噩耗——他一直恨着的却又深爱的母亲突然死在国外,并且没有给他留下任何遗物,包括她的骨灰。感觉被全世界都抛弃的少年,回国之后却得到简小从搬离了宿舍,和初恋男友何忘川婚讯的消息,他突然痛苦的不知所措。后知后觉的他才明白过来,原来他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个活泼开朗的女孩……
  • 女尊骊君玉

    女尊骊君玉

    阴是阴,阳是阳,阴阳错位,本荒唐。女尊王朝的女儿,胆识气力竟比男儿强。女儿驰骋沙场保家卫国,男儿相妻教女深锁闺中。好男儿贤良淑德,好女儿封王拜相。这不是逼着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女孩子走上女强人之路?现代职场女性已经承担了够多了,有幸穿回古代衣服男人过起米虫生活,还要继续混迹职场,还是腥风血雨中求生存,还是宫廷权谋的夹缝中生存,还是在浑浑噩噩中成就臭名远扬的败家女名声。
  • 神秘的玫瑰园

    神秘的玫瑰园

    贾斯廷始终天真地未把这个地方当做惠勒放弃的私人财产或当做一个用高墙和厚篱笆围绕的宽阔院落。这个地方就位于斯凯尔德?莱瑟沃依路北较远的地方。因不能向他人述说的缘故,他用自己创造的文字从右至左悄悄记录下他在那个地方看到的令他刺激的情景。每次潜入这个地方,都使他有种比以前更兴奋、更恐怖、也更满足的感觉。多次的潜入就像连续的跋涉,他在用微积分学的方式解决他头脑中的问题。他从未想到,在这个地方,他会遇到真正令他冷汗直冒的恐怖。
  • 偶遇迷情泛滥:废柴也是宝

    偶遇迷情泛滥:废柴也是宝

    帝国四大家族之一的颜氏三小姐颜瑞宝此生最大的目标:1,离家出走。2,与哥哥老死不相往来。经过几番深思,她终是踏出这一步,并偶遇一酷似小白脸的大侠,威逼利诱下方得以自由。可是哥哥啊哥哥,你为啥就不能放妹妹我一条生路咧?更让人泄愤的是你干吗总跟这小白脸唱反调、打对台戏、你来我往多个回合?难道你不知将碍事的我晒在一旁是很容易风中凌乱的吗?
  • 最强牛人吴子轩

    最强牛人吴子轩

    自从遇见她,穷困潦倒的他便开始一路财运不断,成为“这条街最靓的仔”?
  • 通玄真经注

    通玄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