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苦恼的“判断”也包括“自大”“觉得自己正确”“觉得自己(应该更)优秀”等过于自我肯定的想法。佛教中将这样的心理称为“慢”。
“慢”在短时间内是对自我的肯定,让人心情舒畅,但是高傲、傲慢、自尊和优越感等想法有时却可能由于不满和自负而招致失败。
既不随意判断自己,也不随意判断他人,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我们应该将内心的注意力放在别的喜悦和满足之上,这样才能成就坦诚和解脱的自我。
“觉得自己如何”“觉得他人如何”之类的想法,就如同“扎入内心的箭”,但是人们却未曾注意其存在。有正见者,皆无重复苦痛的偏执。
——选自《忧陀那聚·观》
只需要思考“是否对自己有用”就好
“慢”也可以理解为“对自己价值观的偏执”。实际上,傲慢、自尊、虚荣,甚至是自卑感和“没有自信”等想法都属于“慢”。
人心深处永远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错,但是这样的判断是正确还是错误,究竟该如何去“判断”呢?佛陀是这么说的:
我所讲述的语言,都是对他人有益的。
只要是真实的、能够给他人带来好处的语言,哪怕对方不爱听,该说的时候就要说出口。这就是对他人的怜悯(慈悲)。
——选自《和阿巴亚王子的对话·中部》
也就是说,“真实的”、“有益的(有用的)”就是佛陀的判断基准。有时候“真实的”这条标准在俗世间也无法通用,但“有益的(有用的)”这个法则在任何社会都是重要的判断基准。
以工作为例,能够“提高收益”“促进工作环境的改善”“推进业务发展”的判断就是正确的判断。“有用”就是重要的判断视角。
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判断是怎样的呢?对自己、他人、人生、工作的好坏和正误的判断是“真实的”还是“有益的”?
首先在头脑中展开的任何判断都是“妄想”,所以不能称为“真实”。也就是说人们做出的许多判断实际上都不是真实的,也没有益处,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消磨时光”。那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判断呢?原因我们之前已经谈到了,是因为“判断本身能够带来快感”以及“判断能够满足承认欲”。这两个理由就是“慢”的真相。
如果周围有傲慢的人,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对方的心理,这是来自判断的快感,以及希望得到承认的欲望。这样的人,内心已经干涸。
远离“觉得自己没错”的想法
“觉得自己没错”,这是我们常常都会产生的想法,但是对照佛陀的理解,这样的想法存在很大问题。甚至可以说,当我们“觉得自己没错”的那一瞬间,这样的判断就是“错误的”。这也是佛陀讲述的有趣的真理。
在原始佛典中,有这样的故事:
某个国家的国王让盲人们聚集在一起摸象,每个盲人只触摸大象的一部分,一个人摸鼻子,一个人摸腿,一个人摸尾巴。国王问:“那你们觉得大象长什么样子呢?”
于是一个人回答:“好像是长得像锄头的长杆一样的动物。”一个人说:“好像是长得像石柱一样的动物。”一个人说:“好像是长得像扫帚一样的动物。”其他盲人也争先恐后地回答:“大象是一种长得像某种东西的动物!”大家都觉得自己说得对,互不相让,最后竟然打起架来。看到这样的场景,国王大笑起来。
——选自《在萨巴提街的说法·无问自说》
这个故事有一种对盲人的歧视在里面,我个人并不是太喜欢——这是一种将残疾当作“前世业障”的古老世界观——
但是这个故事却道出了一个本质:
人类永远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部分,原本我们站的位置、看到的内容都是完全不同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坚持“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
人和人交往的时候,一定会出现看法上的分歧。有时候我们“不论怎么想,始终觉得自己的看法才是正确的”,但是“不论怎么想”都是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的思考,“不论怎么想”都只是自己的想法而已。
在自己的头脑中思考,想到的一切都只可能是自己的想法(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说这个思考本身不存在正确或错误,因为思考的前提、立场、体验、头脑都是独一无二的。
佛陀认为,任何判断都是浮现在人们头脑中的“念想”,也就是三毒中的“妄想”。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在这一瞬间就产生了“慢”。
佛教所追求的“正确的理解”是指“不判断正误”的理解,这是一种逻辑学上的似是而非之论。笔者认为,比起这一点,真实的和有益的事物对我们来说才更加重要。
我认为这样的思考法非常出色,能够避免压力的产生,让人们互相理解,乐于奉献。
能够正确理解的人,内心没有“觉得自己是正确的”之类的想法(慢),因此这样的人永远不会落入产生痛苦的“执着的洞窟”(偏执)之中。
——选自《经集·和某位婆罗门的对话》
从“无意间做了判断”中解脱
如果将“不做判断”理解为生活的智慧,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实践阶段吧,笔者将介绍三种能帮助我们从“不必要的判断”中解脱出来的方法。
1.认识那些标志着自己“无意间做了判断”的心理暗示词句
首先只需要单纯地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个判断”。
当“今天真倒霉”“可能要搞砸”“我和那个人真合不来”之类的想法掠过脑海的瞬间,请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个判断”。
当你在自己心中对他人品头论足的时候,请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个判断”。和朋友或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常常聊几句“背地里的评论”,这种时候最好加上一句话:“不过这终究都是我个人的判断而已。”
可能有的读者会想:“那我也不能把他人判断为一个好人吗?”虽然不能一言以蔽之,但是很多肯定的判断随着情况的转变常常会变成否定的判断。说到底,我们根本就没有任何资格对他人加以判断。
人们无法整理自己的内心,对周围的一切妄加判断,失去了自己的心。
眼睛追随着周围的一切,究竟有什么益处呢?
抑制自己的偏执,停止对他人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看清内心。
——选自《马普达长老的修行之友的真言·小部》
2.我是我,他人是他人
判断就是一种“内心的习惯”。人世间有不少人喜欢对各种事物进行比较、评价和讨论,造谣可以理解为一场“判断的盛大游行”。
但是当每个人都认为“周围人都在判断,所以我做出判断并没有错”的时候,自己也会变成“热衷判断”的人。正是这种多余的判断才会招致苦恼。
如果真的希望彻底摆脱这些烦恼,唯一的方法就是“停止判断”。不论他人做出怎样的判断,如果不希望再沉湎于这样的痛苦之中,就要果断地停止判断。
对于“该怎么做才能舍弃错误的想法”这样的问题,佛陀曾对一位叫作纯陀的苦行僧说过这样的话:
那么纯陀,你应当这样思考和自律:
有的人可能语言粗鄙,但是我竭尽全力避免使用任何这样粗鄙的语言。
有的人可能被自己的想法所束缚,但是我竭尽全力避免被自己的想法所束缚。
有的人可能无法放手自己的错误理解和想法,但是我竭尽全力去正确地理解和思考。
有的人可能重视外表和自尊,但是我竭尽全力从对外表和自尊的偏执中解脱。
有的人可能希望在他人羡慕的眼光中生活,但是我竭尽全力活出自我。
——选自《对纯陀的教诲·中部》
佛陀思考法的重点在于,无论他人怎么思考,一定要坚守自我。“我是我,他人是他人”,佛陀在其中画了一条分明的界线。
人世间到处都是热衷于判断的人,但是我们没有必要随波逐流。选择自己的心,决定自己的心,永远自由和独立地进行思考,这也是佛陀的教诲。
3.学会坦诚
另一个要点则是学会坦诚,只有坦诚才能彻底地解脱自我。一旦陷入自负和傲慢心理,和周围人之间的隔阂就会越来越明显:无法体谅他人的心情;有时只不过他人随口说了一两句就觉得人格被否定了,勃然大怒,或者沮丧不已,陷入烦恼。
烦恼的根源并不在于周围的环境,“觉得自己没错”的心理才是痛苦的根源所在。对于傲慢的人来说,觉得自己有错这种想法就等同于自我否定(自杀行为),因此这样的人很难学会坦诚地做人。
面对这种情况,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用到“方向性”这个观点。“方向性”是佛教“正确思考”的教义之一,摆在自己面前的有无数个方向,应该坚持认为自己没有错,还是放弃这样的想法、坦率地面对自我?说实话,“觉得自己没错”这种想法只不过是一种非常狭隘的自我满足,这样的想法不会让任何人获得幸福。
笔者认为,比起“完美无缺的自我”,或许“坦诚的自我”更有魅力。能够仔细倾听他人的话语、体谅他人、和人推心置腹地沟通,笔者认为只有如此坦诚的人才能获得幸福。
一旦变得坦诚,幸福就会随之而来。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他人的敬意,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也会变得无比轻松。
坦率地承认自己患上了“慢”的心理疾病,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在佛教的修行中,佛教徒常常会进行“忏悔”,也就是在心中对自己的混沌、傲慢和迷思进行忏悔。
这样的忏悔不需要对周围每个人进行,在内心默默地进行就足够了。笔者希望每位读者都能学会坦诚,这样简单的变化便会让你的心里开出最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