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后,当福州宣谕使陈觉带着五千神武军意气风发地进驻福州城时,福州百姓在徐仁宴、林仁翰、赵坦之、裴茳及一众议政院议员的带领下组成了声势浩大的欢迎仪式。乌压压的人群挤满了城门行道的两侧,携老扶幼,静候在道旁。而徐仁宴等人则等在城门口处,远远望见陈觉的仪仗时,便纷纷簇拥着上前,拜伏于地。
裴茳官职低微,自然缩在徐仁宴等人的身后随同见礼。在这种时候,他也没必要挤在前面出风头。
陈觉下马接见了徐仁宴等人,他早已从裴茳的信件中了解了福州城诛杀李弘义投诚唐军的始末,故而对徐仁宴、林仁翰和赵坦之三人格外重视,拉着他们的手好一通赞扬,誉美之词跟不要钱一样滚滚而来,尤其对控鹤都军虞侯赵坦之更是亲热,粘粘乎乎的劲头就跟热恋中的男女一样,恨不得就此永不分离。
要知道,原本福州城内有两支武装力量,拱辰都和控鹤都。其**辰都在普渡节那夜被打散,分散在各个城门军营的众多士卒在群龙无首之下,或逃奔或投降,建制不再存在。李弘义覆灭之后,在裴茳的授意之下,以林仁翰为首的议政院提议解除拱辰都番号,从拱辰都降卒中招募了与各大家族有旧的本地军卒一千人,组成巡城军,作为地方治安管理部队而存在,其余降卒尽数遣散。从此,拱辰都这支大名鼎鼎的闽地武装就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不复存在。
控鹤都与拱辰都不同,它依然成建制的缩在城内军营,是福州城唯一对唐军有威胁的武装力量,陈觉即便是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也不能忽视赵坦之的感受,以免引起控鹤都军心动荡,破坏如今的大好局面。
直到裴茳觐见时,陈觉才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道:“你很好。我没看错你。”
裴茳微笑道:“幸不辱命。”
反而是同行的宣谕副使、神武军统军都指挥使王崇文很热情地拉住裴茳赞不绝口:“青雀孤身入城,以一己之力便覆灭了李弘义一族,真是令人佩服!后生可畏啊!”
裴茳谦虚了几句,将功劳归结到陈觉陈使相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上,至于自己只是个跑腿的,花了点力气而已。
居功不傲,这小子是个懂事的。
陈觉笑着拍了拍裴茳的肩膀,这是自家子侄辈立下的殊功,他也不便在众人面前夸赞。于是不再说话,转头回身邀请徐仁宴等人一同进城。入城之后,经过一番交接,唐军顺利地接过了福州城的城防,就此代表着福州城正式纳入大唐版图。
陈觉入主福州城后,对裴茳原先的布置并未改动,徐仁宴依旧暂摄通判,也默认了议政院的行政地位,林仁翰为议长,并以宣谕使的名义对议政院这一新鲜产物进行了肯定,承诺“军政分离,闽人治闽”的政策将一贯以之的施行下去。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反而是控鹤都这支武装力量的去留问题,若不能安置好控鹤都,福州就不算彻底稳定。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陈觉、王崇文与一众幕僚围绕着控鹤都的去留问题展开了讨论。这支土生土长的武装力量始终是个隐患,继续留驻在福州城内就像悬在众人头顶上的一把剑,谁也不知道这把剑会不会突然砍下来。
王崇文最初的态度是想要将控鹤都拆散纳入神武军。作为闽地战力最强的部队,王崇文见猎心喜,自然是想把这把快刀握在自己手里,以增强神武军的实力。陈觉却坚决反对这个提议。控鹤都军中俱是闽人,而神武军则是迟早都要回金陵的,到时控鹤都这些官兵若是故土难离不愿跟从,反抗起来,到时军队哗变,恐怕会出大事。
控鹤都的问题再延伸下去,就是威武军的问题。威武军节度使是唐帝李璟亲封给李弘义的,如今李弘义授首,威武军节度使府却不能随意撤置。根据原先制定的“军政两分,闽人治闽”的原则,威武军节度使将北迁至福鼎县,分守叠石、分水两关,作为扼制钱越国的军事力量。威武军北迁已成定局,但是威武军的构成却是个大问题。若是依旧以控鹤都为骨干,招募闽人成军,难保日后不会出现又一个李弘义,重演闽人再度拥兵自重的局面。可若不以控鹤都为骨干,重组威武军节度使,那控鹤都又该如何安置?
有幕僚提出按拱辰都例,全军遣散,只留两千士卒作为州镇兵,威武军士卒构成全部重新招募,所有军官则由神武军抽部分军官和精卒充任。
王崇文当即表示反对。这么一来,相当于把他神武军的骨架都拆散了,战力顿时会下降一半,再说了神武军都是淮南京畿人士,哪里肯留在福州这鸟不拉屎的穷苦之地?
商量来商量去,始终商量不出一个好办法,既能妥善安置控鹤都,并保留威武军的建制,以从侧面遏制钱越国向闽地扩张,又要消除威武军以及控鹤都闽人武装的印记,防止闽人再度重新做大!真是左右为难,竟没有一个两全的办法。
归根结底,是唐人对闽人的不信任。闽地割据日久,突然归附于唐国,没有一股强力的唐国军事力量坐镇于此,难免会有隐患。
本来以陈觉兵不血刃收复福州的威望,坐镇闽地,耐心花个十年之功,总是能慢慢收取闽人之心,将闽地真正纳入唐国的版图。然而陈觉其志并不在闽地,而是想依靠建立军功染指兵权,在回朝之后名正言顺地拿到枢密使甚至更高的职位。定闽平国大功啊,一个侯爵的功赏应该是跑不掉的,以军功封侯才是值得夸耀的事。
这事既然陈觉自己不主动提起,王崇文等人自然也不会傻乎乎地提出来。
威武军和控鹤都的安置问题属于国事,裴茳位小官卑,还没资格上堂参与讨论。是以,这几天裴茳着实有些清闲,领着陈琨等少年满福州城乱逛,一是习惯性地让他们绘制地图,二是带着他们领略一番闽地的风土人情。另外,也去神武军军营内探望了一下兄长裴苌,却被裴苌好一通数落。瞒着他出使福州,轻身犯险,若是出了什么事让他如何跟祖父交代?好在这次有惊无险,并立下了大功,实在是祖宗保佑。
对此,裴茳只是笑嘻嘻地安慰兄长,不断陪笑,承诺以后不会这么鲁莽。至于主动冒险出使福州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不让兄长裴苌成了陈觉强攻福州的炮灰,这个事自然是不会对裴苌提起的。
这般过了三天,这天夜里,陈觉终于想起裴茳来,派人将裴茳叫到书房说话。裴茳到了后分宾主坐定,仆役上了茶汤,陈觉才笑着说道:“青雀大才啊,以一己之力策反福州各家攻杀李弘义,兵不血刃拿下福州城,这是奇功。我已将你的事迹表奏朝廷,相信不日便会有封赏下来。这几日,我忙着整顿城内事务,一直没能与你好好说话,倒有些怠慢功臣了。”
裴茳心中暗暗腹诽,脸上却笑着道:“全靠节帅的运筹指点,小子才能侥幸取得微末之功,不敢当节帅赞誉。”
陈觉眉头一皱,道:“自家人书房说话,何须如此客套?少年人沉稳谦虚是一件好事,但过于世故圆滑,反而失了锐气。”
好吧,还真不客气,这是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导。裴茳无奈,只得站起来肃手而立,低头受教:“是。世叔教训的是。”
见裴茳态度诚恳,陈觉这才展颜笑道:“这才对。坐下坐下。我对你寄予厚望,所以有时候说话重了些,你也不要放在心里。”
“爱之深,才责之切。侄儿晓得的。”裴茳笑道。
陈觉这才细细问起了裴茳出使福州以来的经历,裴茳一一答了。说到与徐仁宴暗中勾结,并在驿馆外演戏给李弘义等人看,陈觉不禁拍案叫绝;说到普渡之夜强攻节度使府,陈觉也是热血振奋,连连赞叹;而说到郑氏族人以大车阵隔绝控鹤都救援节度使府的救援路径,郑容与赵坦之的对峙时,陈觉才长叹道:“幸而赵坦之深明大义,否则城中火起之时,控鹤都便果断全军而出,且不说李弘义救不救得了,便是两边对攻起来,福州城最后究竟会落在谁的手中,还很难说。”
裴茳笑道:“世叔过虑了。没有民心民意支持的控鹤都,如何敌得过我大唐数万精兵围城?只要城中各族在林氏的带领下开始反叛,无论那一夜谁胜谁败,哪怕是李弘义没死,能快速平叛且军力不损,他也不再是我大唐的对手。赵坦之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不敢轻举妄动,乖乖地缩在军营内,等待世叔来接收福州城。”
陈觉也马上醒悟过来,拍手称赞:“不错不错。青雀这招是釜底抽薪之计,没了城中各大家族的支持,李弘义便是失去了根本,无论如何挣扎,都难逃覆灭的命运。难怪你临行之时,一定要我那道军政两分闽人治闽的手书。”
又聊了一阵,陈觉才说出了今夜叫裴茳过来的目的。
“如今控鹤都缩在城中军营,军中都是闽人,犹如芒刺在背。不知青雀可有妙计安置此军?”陈觉目光灼灼地盯着裴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