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68800000001

第1章 自序: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写给即将5岁的喆

1

我在公众号写第一篇文章时,喆2岁多,现在,他马上5岁了。

两年,眨眼而过。

因为我的公众号叫“闫涵妈妈”,新朋友总以为我有个孩子叫闫涵,而我是闫涵的妈妈。确实,有很多妈妈,有了孩子后便没了自己,整个心思都扑在了孩子身上。这是一种选择,而我当初给公众号取名字是有自己的想法的:首先我是闫涵,然后才是一个妈妈;只有我做好了自己,才有能力滋养孩子。

曾经,我也觉得孩子是一切,经常因为一些事而自责、内疚——

孩子第一次发热,体温超过40℃,看着他哼哼唧唧难受的样子,我自责没有照看好他;

每次上班前,孩子哭得稀里哗啦叫着“要妈妈”,我上班时就心神不宁,后悔年轻时没有好好努力实现财务自由,不然可以在家专职带娃;

……

孩子2岁半时,背着小书包,开开心心地上了缓适班。我给老师发信息,问他在班里怎么样,有没有哭,有没有找妈妈。老师说没哭,融入挺好的。其实老师不说我也知道,因为送他进教室之后,我在监控前待了整整两个小时,看着他自己吃早饭,看着他自己收拾玩具,看着他和小朋友们一起排队做游戏。他在新环境中的欢天喜地,映衬着我这个“老母亲”的失落与不舍。

愧疚滋养不了孩子的好性格,果敢的爱才可以。只是很遗憾,我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做妈妈,有着初为人母的忐忑与纠结,而顿悟前的那些错误与自责,都是孩子带给我们最好的成长契机吧!

2

孩子的到来,会让我们发现自身的很多问题。更多的是,在某一瞬间,我们突然发现:当初那个搂在怀里的小宝宝,已然长成小小少年,并且会逻辑正确地讲道理了。

大概在喆4岁半的时候,我不小心把订的牛奶打碎了,我怕扎到孩子,语带心急地对着喆喊:“你别出来!”

孩子站在门口,看了看地上问:“妈妈,你把我的牛奶打碎了啊?”

我“嗯”了一声,继续清理。

孩子接着说:“你批评你自己了吗?”

我一愣,没明白他想说什么。

“上次我不小心把空瓶子打碎了,妈妈很生气。我说是想把瓶子放到厨房,你还是很生气地说我不该拿着瓶子跑!”他接着自言自语,“你不是故意的,我就不批评你了,下次我不小心犯了错,你也别批评我那么久了,好吗?”

孩子没说这话以前,我觉得自己对他的引导都是正确、公平的,反思过后,才发现是孩子忍受我们更多——

我们一边责怪孩子拖延,一边睡前久久刷手机、看朋友圈;

我们一边抱怨孩子起床太难,一边放纵自己赖床,理由往往是工作太辛苦,应该睡懒觉;

我们一边觉得孩子不够自律、不守规则,一边自己大吃不健康的食品;

……

也许,我们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跳出“妈妈”这个角色,像朋友那样和孩子相处。

3

有一条路每个人都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的弯路。同样,有一些后果必须让孩子体验到才好,因为只听我们的经验,他们没有直观的感受。

当孩子自己获取经验的能力越来越大,我们对他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妈妈会逐渐淡出他们的社交圈,从以前的保护神变成必要时的后盾。

这样的渐行渐远,听起来略显悲凉,但谁又能否认,把一个襁褓婴儿照料成独立坚强的大人,本就已经是人生最幸运的事呢?

就在刚刚我改稿子时,睡梦中的喆突然大叫:“妈妈,过来!”

我走进他的房间,看到他一条腿掉下床来,双手高高举过头顶,小嘴倔强地抿着,像是做了什么梦。我把他的那条腿放到床上,帮他整理了一下睡姿,又把踢到地垫上的被单拾起来盖到他肚子上——自从分床,我总担心他会掉下来,每晚在他睡着以后都会在他的床边铺上地垫。

走到门口,我想起什么,又折回去在他额头轻轻地亲了一下。半个月后,他即将5岁,距离说“妈妈,你走”的日子又近了一步;虽然我早早做好了慢慢退出他生活的准备,但总会有一点点伤感,趁着还可以亲昵,就不要放过每个值得珍惜的当下。

宝贝,只要你愿意,妈妈会在你选择远行的时候说一句:亲爱的小孩,祝你展翅高飞。

闫涵

2018年5月30日凌晨

同类推荐
  • 和儿子一起成长2(珍藏版)

    和儿子一起成长2(珍藏版)

    本书所展示的教子问题,更多的是从精神胚胎养育的角度,去分析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这几年里我们接触过的众多父母,反映了教育孩子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是我们做父母的需要理解和领悟的。书中突出“实践”,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关注家庭教育和儿童及青少年成长的育龄女性解答教子问题,问题涉及孩子的年龄跨度从0岁一直到16岁,包括了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例如:职业女性怎样面对工作、孩子教育的双重焦虑?孩子性格太温和,会不会影响长大后的社会竞争力?孩子很善良,学习也不错,为什么不合群,得不到同学的认同?孩子对作业、考试特别焦虑怎么办?
  • 正面管教: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正面管教: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说多少遍了,你就是不听!”“像你这样,长大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再这样,小心我揍你!”孩子有如一棵小树,需要家庭的温暖来呵护,需要赏识的阳光来照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珍贵的存在,他具有独立的个性,也应有最适合他的教育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孩子对父母的批评不以为然,对表扬也毫不在意,父母的话似乎起不到一点作用了。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企图用大吼大叫的方式来驯服孩子。
  • 完美育儿百科

    完美育儿百科

    本书突破了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的传统常规,将育儿过程中的“养”与“育”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具体细分,广集早教、育儿专家之精华,指导新手父母对宝宝的呵护不仅局限于饮食喂养与日常生活护理,还需要注重对宝宝在智能与性格方面的培养。本书可帮助新手父母快速掌握亲子沟通的秘诀,并有效解决各种问题,轻松塑造宝宝的完美性格。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紧紧围绕人生这个话题,精选古今中外有关佳文佳作、名人轶事、传说故事,均富教育意义,颇具收藏价值,可读可看,可思可考。将精彩哲理故事如颗颗珍珠贯串在人生这根红线上,每则故事后附加一二句短评,使历史故事变为生动教材,让古代中外名人“变活”。
  • 再忙也能做个好爸妈

    再忙也能做个好爸妈

    一年五十二周,周周都是爱。这本书适合所有准父母、父母、祖父母和孩童教育者,它是您的育儿方法的源泉。我希望您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去读这本书,当然最后的分析和决定都取决于您,只有您自己才能决定为您的家庭使用何种育儿方法。请自由地从书中选择您觉得适合自己的模块,正如一位家长说的那样,“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余则忽略。”
热门推荐
  • 谁是将军中的优等生

    谁是将军中的优等生

    本书精选中国历史上扣位骁勇善战的将军,通过考卷的形式,以档案、个人自述、综含测评、古今闲话、趣闻大播报等多个活泼有趣的互动板饫,全方位展现他们的一生。
  • 海贼之最强九尾

    海贼之最强九尾

    杀手之王叶烁穿越海贼成为王子洛基,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就遇上叛乱,凭借前世的经验逃出升天,还找到幻兽果实九尾狐这巨大金手指,可是自己不是很熟悉剧情怎么破,早知道自己会穿越,自己肯定买全套海贼王漫画一天24小时拜读,自由的世界,强者天下,既然这样,自己就要召集伙伴,成为世界最强。
  • 唐朝好舅子

    唐朝好舅子

    大唐如诗篇、长安美如画。苦力级写手穿越大唐。盛世大唐多了一个乡野小民,一个让世界颤抖的小民。唐的文明与太阳一样照耀每一片阳光之下的土地。群号:274462109
  • 恋爱就像毒药

    恋爱就像毒药

    恋爱如同毒药一般,慢慢的吞噬着心智,使人变的成熟……
  • 做人做事好心态:决定人生成败的66个细节

    做人做事好心态:决定人生成败的66个细节

    心态决定命运播下一种好心态,收获一种好思想;播下一种好思想,收获一种好行为;播下一种好行为,收获一种好习惯;播下一种好习惯,收获一种好性格;播下一种好性格,收获一种好命运。
  • 中学生读名家:海燕

    中学生读名家:海燕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郑振铎迅速发表了《街血洗去后》《六月一日》等大义凛然的愤激之作。他在抗战时期写的《“野有饿殍”》《从“轧”米到“踏”米》《鹈鹕与鱼》《我的邻居们》《最后一课》等文,俨然是一组抗战沦陷区的全景图。他的文字平淡而见新意,章法轻松而见严谨,既歌颂真善美,又深具学识,展现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翻开这些文章,感受郑振铎犹如当面倾吐般的真挚,体察其内心洋溢着的一派爱国情怀。
  • 极光之恋(关晓彤、马可主演)

    极光之恋(关晓彤、马可主演)

    “灰姑娘”卷入两大豪门,单纯的她该如何面对恋人的身份,如何摆脱豪门的束缚。
  • 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

    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效能人的必备习惯

    高效能人的必备习惯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惯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本书从习惯培养入手,围绕提高工作绩效、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等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提出了19个影响我们工作和生活效能的习惯,希望对读者能有所裨益。
  • 甜妻攻略:捡个帝少做老公

    甜妻攻略:捡个帝少做老公

    此生遇见你,赠我千般欢喜。“凌少,对于开学第一天就被叶皎皎封为男神这件事,请问您怎么看?”“有眼光。”“凌少,对于叶皎皎日常傻撩这件事,请问您怎么看?”“有想法。”“凌少……”“奏凯,挡着看我老婆了!”“……”叶皎皎:“男神,你知道什么是壁咚吗?来我教你。”“好啊,以后床咚树咚壁咚各种咚什么的,我们都来做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