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71800000002

第2章 当家长遇到老师

很多时候,家长不知该如何跟老师恰当沟通。其实,家长完全可以把老师当作朋友,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沟通方式,把自己教育孩子时的困惑、疑问、期望等告诉老师,与老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一、放下你的心理包袱

很多家长送孩子上学之后,经常有这样一种想法:没事尽量不找老师。除非老师亲自打电话过来,他们才考虑该和老师沟通一下了;或者直到孩子在学校出了大事,他们才会想到去找老师。

家长不愿意主动找老师沟通有很多原因,说到底是有心理包袱。就拿孩子开学报名这件事来说,要不要和老师沟通,怎样把孩子的情况告诉老师,这不是一件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家长千万别以自己的想法去衡量这件事,认为只要老师不主动找家长,只要孩子成绩优秀,一切都没事了。

实际上,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与老师的通力合作,大多数家长由于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不愿意主动找老师沟通,也可能因此错失了教育孩子的良机。为了更能说明这个问题,我特意约请了一些家有学龄孩子的家长来谈谈他们对家校沟通的看法,这些家长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他们说出了自己的一些心里话——

1.不知道跟老师说什么

平时,经常有家长跟我说,总想打电话给老师问问孩子的情况,却不知道该说点儿什么。有些家长加了老师的QQ和微信,但就是不知道说什么好。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不甚了解,不清楚需要和老师谈些什么,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家长,一碰到老师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所以,他们平时基本上不和老师联系,除非老师亲自打电话过来或登门家访,家长才愿意和老师聊几句。平常碰到老师,有些家长能避则避,即使面对面碰见了,顶多寒暄几句。

此外,很多家长在与老师交谈时,直接打听孩子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听不听话,这让老师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家长问的情况太宽泛,老师不清楚问题的重点在哪里。即使孩子在学校里出现了问题,例如学习成绩不好、打架、偷窃等,家长也不清楚该跟老师谈些什么。

遇到这些情况,家长应该鼓起勇气,直接向老师说明孩子的具体问题,不必太拘谨,犹豫、徘徊只会延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2.跟老师说没什么用

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老师很忙碌,既要教学又要管理学生,即使向老师反映了孩子的具体情况,也产生不了多大效果。有时,家长想联系老师,老师却说没时间,说要上课、改作业、参加会议等。一次碰壁之后,家长往往不好意思再去找老师。

上述情况虽然存在,但大多数老师会非常热情地对待家长的咨询或到访。认为老师很忙,跟老师说没什么用,这是一些家长先入为主的想法。其实,即使老师再忙,他也愿意抽出时间与家长谈谈孩子的情况,因为双方的初衷都是为孩子好。

有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家长曾这样告诉我:“那天上午,我给孩子班主任一连打了6个电话,他都没有接电话。看来,老师的架子真的很大。”老师很忙是事实,但家长在沟通的时候,应该选择恰当的时间,最好是在放学以后,这样沟通起来比较方便。一般来说,严格遵守教学秩序的老师在上课期间是从不接电话的,这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如果家长选择在上课期间打电话,老师当然不方便接。

3.老师会怪罪家长

很多家长在和老师沟通之前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比较优秀,那么家长的顾虑会少一些;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或经常调皮捣蛋,那么家长就会担心老师会怪罪自己。有个初一的英语老师对学生一向很凶,只要学生上课讲话,就会严厉批评,有时甚至要把家长请到学校批评家长:“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没教养的孩子,您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所以孩子一旦犯错,家长都不敢跟老师沟通,就怕老师在批评了孩子之后,还要连带批评自己,最后搞得自己很没面子。

有些性格耿直的老师情急之下难免说出批评家长的话,把责任推给家长。对于这样的尴尬局面,家长采取逃避的方式是不对的,应想到老师看到的可能是片面的,虽然老师有点儿小情绪,但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孩子进步,所以,即使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也要多和老师沟通。

4.怕老师对孩子不利

有些家长担心把孩子的具体情况告诉了老师,老师会对孩子另眼相看,那样对孩子不利。有位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家长曾这样告诉我,他说自己的孩子性格非常活泼,在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就不怕老师,而且上课爱讲话,他问我该不该把孩子的具体情况告诉班主任。他担心的是,万一把孩子好动、上课爱讲话的情况告诉老师之后,老师会把孩子的位置调到后面去,对孩子学习有影响。

这个家长说的情况也是事实。在现在的学校里,有的老师为了片面追求学习成绩,经常对那些爱在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孩子采取孤立措施,把这些学生的座位调到班级最后面,以便不影响前面学生的学习。无论如何,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容易使这些孩子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更应时常和老师交流,一起商量纠正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案。

5.老师都是对的

有些家长不愿意和老师沟通,是因为他们认为老师的做法都是对的。这类家长常常因为自己知识水平有限,把老师给“神化”了。但需要说明的是,人非圣贤,老师也有教育不当或犯错的时候,如果老师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就批评孩子,这显然是不对的,而且,有的老师在对孩子进行了错误批评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往往不会向孩子道歉,这是错上加错。所以,当老师错误地批评了孩子时,家长应与老师及时沟通,查明事情真相,以免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6.怕孩子知道自己与老师沟通

有时,家长跟老师沟通之后,会被孩子知道。很多孩子往往会为这个事情跟家长发脾气。有个三年级的孩子因为平时写作业不认真,还抄同学的作业,于是家长到学校去找老师了解情况。结果,孩子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就和家长赌气,学习更加不认真了,抄同学作业的现象也更加严重了,所以,有些家长顾虑到这一点,就瞒着孩子和老师沟通。

7.怕和老师意见不一致

有些家长经常有这样的顾虑:如果自己在某些重要事情上和老师意见不一致,怎么办?其实,由于文化知识、教育理念、生活观念等差别,家长与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难免会出现不一致的意见。进一步来说,如果家长和老师在沟通时出现争执,始终没有形成共识,甚至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矛盾,那的确是非常失败的沟通,因此,应尝试着用平和的语气表述自己不同的观点,抱着商量的态度沟通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8.自卑心理作怪

有些家长因为自己身材矮小、文化水平低、家庭条件差、社会地位低等原因而感到自卑,当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出现问题时,家长往往也很少和老师沟通。由于这种自卑心理的存在,很多家长担心自己见到老师时,不能很好地把孩子的问题表达出来。

9.家长高傲

有个别家长认为自己社会地位高、家庭条件优越、有权势等,喜欢高高在上,在老师面前表现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爱摆架子,习惯让别人向自己汇报情况,对待老师也不例外。

如果家长因为上述这些原因不主动和老师沟通,那么请放下自己的心理包袱,开始学着和老师轻松沟通。

首先,家长要调整认知,相信老师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相信老师的做法,老师打电话给家长或叫家长去谈话,也是为了解决孩子的问题。

其次,家长要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有些老师可能并不那么热情,但我们也要尊重老师的人格。我们要思考: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和老师沟通?当老师把孩子的情况告诉家长时,你是怒气冲天还是冷静对待?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得沉着、冷静,思考该怎样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必须积极行动,大方自信地去见老师,以平等的姿态和老师交流。唯有不断地沟通,你才有可能真正全面地了解孩子,协助老师教育好孩子,成就孩子美好的未来。

二、老师其实喜欢沟通

在一次家长会上,有几位家长曾这样问我:“老师,您喜欢和我们说说话吗?”我想,与家长交流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于是就说了一句:“那当然了。”可又有家长问:“我们总觉得跟老师不好交流,有时打电话给老师,没聊几句就挂了,你们是不是觉得和我们交流是一件很烦恼的事情啊?”提这个问题的是一个初一孩子的家长,他满脸疑惑地看着我。

家长会结束后,他们的这些问题引发了我很多思考。很多时候,也许就是因为这些困惑导致家长不愿意和老师沟通。可是,我要说的是,也许家长真的误解了老师,于是产生了沟通上的障碍。在我所接触的老师中,不喜欢和家长沟通的老师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老师都很愿意跟家长交流。

我当老师的时候,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我教过的学生很多,却很少有家长主动找我聊聊孩子的情况,大都是学生在学校出了大事,实在没办法,家长才主动找我了解情况。有一年,我带一个新生班级,报名那天,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过来报名,有些家长要求老师督促孩子学习,有些家长说到孩子很懒、学习不好,但没有一个家长跟我说起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比如孩子的性格特征、过去的行为表现、兴趣爱好、具体的学习情况等,大概是因为报名时间比较短,这些家长报完名之后,就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学校。

事实上,一些老师还常常抱怨家长只会管自己的事情,不和他们联系。我经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道:“他(学生家长)偏偏在这个时候关了手机。”在老师非常需要家长配合的时候,家长却常常不在场,这对教育孩子是很不利的。

家长常常希望老师能教育好孩子,但这样的想法往往是一厢情愿,因为家长自己也应参与到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来。其实,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孩子行为上出了问题,有一个原因就是家长和老师没有进行及时沟通。综合来说,在以下几种情况中,老师都希望能及时和家长沟通。

1.孩子进入新学校学习

孩子因升学或转学而进入一个新的学校学习,面对的是新的学习环境和新老师。在这个时候,老师对孩子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观察上,还只是表层的感性认识,谈不上细致了解,常常要经过几个月的相处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所以,很多老师都非常希望家长在孩子一进校门时,就能提供相关情况,比如孩子以前的学习情况、行为习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这些情况提供得越早越全面,越能加快老师了解学生的速度,对老师教育好孩子能起到重要作用。如果家长没有时间和老师面对面地交谈,可以在小纸条上把孩子的情况写清楚交给老师,也可以给老师发条短信、微信或QQ留言,家长提供的信息多多益善,其目的都是让老师能够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2.换新老师

有时候,学校因为老师生病、生小孩、出差等原因,常常需要找一些老师代课。新老师中途接手班级,对孩子的了解不是很全面,往往也希望家长能够提供孩子的具体情况。一些孩子习惯于以前老师的教学方式,对新老师有抵触,一时适应不了新老师的上课方式,这就需要家长及时反馈信息,和新老师一起解决问题。有些新老师由于自身经验有限,对孩子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非常需要家长的帮助和建议。

3.孩子学习、生活出现反常

孩子学习、生活出现反常现象,第一个发现者不一定就是老师,而有可能是家长。当老师发现孩子上课突然不认真、写作业潦草、行为懒散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找不到家长沟通。因为孩子的有些反常行为有可能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比如一个孩子突然变得闷闷不乐,上课没心思听讲,可能是因为个人遇到了麻烦事或因为家庭矛盾而心烦。因此,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反常,应在第一时间和老师取得联系,商量对策。

4.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

如果孩子在学校里出现了身体问题,老师第一个想到的是家长。很多老师最怕学生生病了,学生一生病,老师就非常着急。特别是低年级的老师,最不希望学生生病了。

在生活中,家长最清楚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孩子有急性病史、药物过敏史、忌口食物等,家长应及时告诉老师,因为这些关系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另外,现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容易出现一些反常的心理现象。一是情绪表现:害怕、焦虑、忧郁,不愿上学,容易生气等;二是行为异常表现:有些孩子沉默寡言、精神不振、离群独处等,有些孩子则过分活跃,爱吵闹,甚至有逃学、偷窃、暴力等行为;三是生理表现:头晕目眩、闹肚子、厌食、偏食、贪食、睡眠质量差等。一旦孩子有上述异常信号时,家长应及时告诉老师。

5.孩子在学校表现极其不好

一般来说,孩子在学校的调皮捣蛋不是很严重,老师能够教育处理的,基本都不会找家长沟通。除非孩子在学校特别调皮,严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或者孩子好斗,经常找同学打架,或者孩子在学校行为怪异,有反常情绪,这些都是老师比较关心的沟通问题。

孩子在学校打架之后,最头疼的莫过于老师,因为他不仅要批评教育孩子,还要防止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在批评教育孩子方面,老师所做的毕竟是有限的,还需要家长共同教育,有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比老师更大,毕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最了解,因此会采用合理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

6.孩子成绩下降

现在的家长都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孩子成绩下降有多方面的因素。学校教育是一个方面,比如老师教学方式有问题、孩子上课不认真、不喜欢老师的讲课风格等,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也有家庭教育的因素,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沟通了。

7.学校或班级的重大教育决策

在教育孩子方面,老师、学生、家长是一个需要密切合作的共同体。有时,学校或班级要出台一些管理学生的办法,也需要家长参与。只有家长和老师共同参与管理、教育孩子,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其实,大多数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他们都愿意和家长沟通,哪怕只是短短的几分钟时间。

8.家长的一些特殊要求

一些细心的家长还会要求老师帮忙关照孩子,比如孩子在学校的饮食问题,有的孩子刚进新校园生活不习惯,很难适应;有的孩子不合群,需要老师帮忙鼓励;有的孩子有某些坏习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加以矫正;有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需要特别关注……这些事情虽然都是小问题,但足以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是家长和老师都不能忽视的。

我认识的一个家长就做得很好,他非常配合老师的工作。他的孩子强强活泼好动,喜欢跟同学一起玩耍。但在强强刚进学校学习的第一天,有同学向老师告状说强强打人……没过几天,就有很多家长纷纷向老师反映,说自己的孩子在班级里受强强欺负,不愿去上学了。

于是,老师就打电话给强强爸爸,经过仔细询问才知道强强是一个性格外向的孩子,从小在乡下长大,与同伴玩耍时从不注意交往方式,抱抱同伴、推推同伴都是常有的事情。强强爸爸说:“这孩子从小就那样,有点儿粗野。在乡下,大人不怎么注重小孩子之间的交往分寸,我这孩子经常和同伴打打闹闹的……”

老师特地观察了强强在学校的表现。有一次,老师发现强强搂抱着一个男同学的腰,不停地窜来窜去,嘴里还说着:“我们一起玩儿吧!”结果弄得那个同学很紧张。有一次,老师还发现强强推着同学跑,强强脸上并没有恶意攻击的表情。老师知道强强的确没有攻击同伴的意思,错就错在强强的交往方式上,难怪许多同学误解了强强。

后来,老师找强强谈话,还教他如何与同学交往:“老师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你喜欢和同学玩儿,不一定就要抱着他或推着他,你还可以拉拉同学的手或衣服,这样会更加文明礼貌,同学就不会躲着你了。”从此之后,只要强强的交往行为取得一点儿进步,老师就马上表扬他,鼓励他好好表现。

可见,强强家长与老师及时沟通,不仅给老师提供了强强的信息,便于老师管教孩子,而且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小提示

别错过学校活动

现在的学校越来越开放,有时候还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活动,最常见的当然是家长会,还有其他活动,比如学校开放日、亲子游戏、学校运动会等。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当积极参加类似的活动,目的是通过互动的形式多角度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可以和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综合起来说,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

第一,家长会的时候,多倾听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提提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和看法,和老师达成沟通共识。

第二,学校开放日时,家长要以愉快的心情参加学校活动,多走走,看一看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要与孩子和睦相处。即使看到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家长也不要生气,应以平和的心态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并多向老师了解孩子的具体表现。

第三,积极参加亲子游戏,主动配合,遵守游戏规则,让孩子及早融入集体。

第四,孩子参加学校运动会或升学体育考试时,家长可以作为观众到现场为孩子加油。

三、选择你所擅长的沟通方式

在很多家长看来,和老师沟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遇到老师,想和老师谈谈孩子的情况,却不知道从何谈起;平时很想找老师咨询一下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却心有犹豫;即使老师找上门来了,很多家长往往把话题扯得很远;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笨嘴拙舌的,不知道跟老师说些什么。

我们都知道,沟通是人际交往中互动性极强的活动,不仅需要说者表达清楚事实,也需要听者能接收说者的信息。在沟通过程中,我们有必要选择一些你所擅长的沟通方式,这样才不会出现沟通障碍和尴尬局面。

从大的方面来说,沟通方式主要有这样几种: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和会议沟通。口头沟通可分为面对面交谈、电话联系、网络视频对话、家校通等,这类方式最为常见,人们也喜欢用这种方式把事情传达清楚。比如遇到急事,最好是口头沟通,这样能节省时间和精力。口头沟通还显示出沟通者对事情的重视,擅长口头表达的家长可以多采用这种方式,这样既能从对话中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又能将自己的想法、期望、做法传递给老师,你也可以直接从老师那里了解学校的教育情况以及老师的性格等。

书面沟通的方式很多,比如书信、电子邮件、家校联系卡、作业留言、博客留言、QQ聊天、短信等。如果事情不是非常紧急,家长担心自己口头表达不好,又怕打扰老师,不妨采用这种方式。但是,家长在用这种方式沟通时,需要注意语气和措辞,既要有礼貌,又要把事情完整清楚地表达出来,让老师一目了然。

至于会议沟通,大都以家长会、亲子报告会等形式出现,家长可以从会议中获得一些教育的信息。只要积极参与,也能有许多收获。

沟通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只要能够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无论长话还是短话,都是沟通,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擅长口头沟通的家长,可以直接找老师对话;擅长书面表达的家长,则可以用书面沟通的方式给老师留言。

嘉琪妈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心,孩子上学后,老师没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她觉得不正常,很想去找老师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但她心有疑虑,担心自己说不好,有时候说话一急,还会出现结结巴巴的现象。

但为了孩子,嘉琪妈还是鼓起勇气,决定找老师沟通一下。当然,她没有直接找老师面谈,而是想出了一个书面沟通的方式,自己设计了一张家校联系卡。嘉琪妈针对孩子的作业情况,跟老师聊起了自己想知道孩子的学习状况。她在家校联系卡里这样写道:“老师您好,谢谢您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严格的要求,孩子在学习方面有了许多进步。本想当面感激您,但由于我不擅长交谈,想通过这种方式跟您沟通,不知道是否合适?从孩子的作业上来看,我发觉她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好,写作业有些马虎,想必您也知道这些情况,真不知道怎么帮助她改正,想听听您的意见。恕我打搅。”

嘉琪妈写好之后,把情况跟孩子说了一下,孩子觉得好奇,便看了起来。其实,家长在和老师沟通时,应该把情况告诉孩子,也要征求孩子的同意,这是对孩子的尊重。孩子知道妈妈要向老师打听自己的情况,但没说什么,因为她知道妈妈不是那种强势的家长,嘉琪妈比较懂得孩子的心理,孩子也很信任她。

最后,嘉琪将妈妈的家校联系卡小心翼翼地夹在了作业本里。等到第二天,孩子把作业本交给了老师。后来,嘉琪妈很快就得到了老师的回复。老师把嘉琪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一一写在了问题的后面,还提供了一些方法,可见老师也十分重视家校沟通。

于是,嘉琪妈隔一段时间就给老师写一次家校联系卡,例如一周一次或者两周一次,如果发现孩子有很紧急的事情,嘉琪妈则会及时跟老师联系。有一次,嘉琪妈发现孩子情绪低落,但又问不出什么名堂,她就提起笔来向老师咨询。

孩子当然知道这件事情,她不愿意妈妈这么做。经过一番交谈,孩子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原来嘉琪和同学发生了争吵,几个要好的同学都对她有意见,这让嘉琪很难过。尽管如此,嘉琪妈依然不放心,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前提下,她依然把情况写在了家校联系卡上。

可是,嘉琪妈怎么也没想到,交上去的家校联系卡却迟迟没有回音,孩子说作业本发回来的时候就不见了。

家长在使用这种沟通方式的时候,为了防止家校联系卡丢失,可以让孩子亲自把它交给老师。实际上,现在很多学校都在使用家校联系卡,由老师统一发给学生,联系卡上有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还有一个栏目便是家长的留言。家长在填写完毕之后,最好能够给老师打个电话或者发条短信,说明自己已经看过联系卡,并已经写好了留言。

在网络时代,家校沟通方式越来越多。家长可以使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与老师进行沟通。当然,沟通的前提是尽量不打扰老师的休息。现在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博客或微博,把自己的一些感想、随笔、教学资料等放在上面,博客或微博留言也是非常好的方式,这也是家长和老师沟通的重要渠道。

所以,只要家长肯想办法,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当家长急着要找老师沟通时,请先想好该用什么方式沟通,这样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提示

怎样发挥家校联系卡的作用

我们首先要清楚,家校联系卡不是告状书,不是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秘密沟通,孩子应该有知情权。让孩子一起参与,少了猜疑和担忧,有利于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家长和老师在联系卡里反映的情况一定要真实,但可以适当放大孩子的“优点”,写出对孩子正面的、鼓励性的话,而不是反面的、否定性的话。例如,成绩不好的孩子也有优点,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爱提问、上学不迟到等都是优点,尽可能把孩子的点滴进步告诉他。如果孩子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也要勇于正视,少些批评,最好将批评改为建议,为孩子提供一些如何改正的方法和步骤。

联系卡除了用来记录这些以外,家长还可以将自己的教育困惑写在里面,向老师请教。需要指出的是,家长在列举教育问题时,表述要清晰,可以分成几个要点说明,这样就一目了然了。

当然,管理家校联系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孩子的成长是变化的,所出现的问题也是多样化的,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坚持反思和总结。特别是当孩子换了老师之后,联系卡的参考价值会更大。

四、相互信任是沟通的基础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孩子在学校上学,很多家长则在家里担心孩子在学校会不会吃亏,能否得到老师的照顾,学习能不能跟得上进度,等等。曾有一些家长打电话给我,问得最多的还是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有个家长这样问道:“孩子这么小,我该不该去学校看一看呢?”也有家长抱怨道:“老师总是向家里要钱买资料,可孩子成绩为什么就上不去呢?”我完全能理解家长们的担心,他们的担心往往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

毋庸置疑,家长关心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每个家长宁愿自己累一点儿、辛苦一点儿,也要孩子过得好。但我们也看到,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相互磨合的过程,这中间可能有猜疑、对抗和冲突。当我们把孩子送去上学时,最关心的问题是孩子的老师是谁、老师的素质怎么样。每年开学的时候,很多家长四处打听老师的情况,比如老师的工作能力怎么样,老师的工作态度怎么样,老师的品德怎么样,等等。

当发现学生学习不好、上课不认真、爱吵闹、打架、旷课时,有些老师总喜欢给家长打电话告状。这样做不但无法收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家长也怕接到老师的电话,于是更不愿意跟老师沟通了。

所以,家长和老师相互信任很重要,这也是沟通的基础。如果彼此都能坦诚相待,坐在一起聊一聊孩子的教育问题,那么孩子的问题往往很容易得到解决。

人与人之间感情淡薄,大都是因为彼此的沟通或了解太少,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虽然没有一个家长不想去和老师沟通,但很多家长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工作太忙、怕见老师等)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太少了,导致对老师不了解,难免会对老师的工作产生怀疑。有一个家长曾这样对我说,孩子上学三年了,她连老师是谁都不知道。

有些家长对老师存在偏见也是双方缺乏沟通的一个原因。他们认为有些老师很不负责任,不仅在学校教书,还在外面兼职给学生补课,甚至本末倒置,在本职工作上投入的精力还没有兼职多。还有一种看法就是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学校之后,责任全是老师的,孩子学习不好,错在老师身上。

其实,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的老师,只不过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彼此的分工不同。由于他们在思想、经验、知识水平、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互补的可能性,老师能够从家长那里获得孩子成长的信息,家长也能够从老师那里获得一些教育方法。只有家长和老师建立信任、和谐、融洽的关系,才能共同完成教育好孩子的重任。

有一个家长的做法或许对大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这个家长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由于工作比较繁忙,很少顾及孩子。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经过一番仔细打听,我才了解到这个家长的教育方式。

孩子上学后,她将老师和家长的角色分得很清楚,不像其他妈妈那样,在家既当家长又当老师,为孩子补习功课,督促孩子认真学习。她学着放手,相信老师有办法把孩子教育好,同时让孩子形成这样一个观念: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应该从老师那里吸收知识。家长的责任是给孩子充足的营养、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家长没有直接教孩子怎么做,而是引导孩子去查资料,鼓励孩子大胆地去问老师。有一次,孩子碰到一道非常难的数学题,孩子想让家长帮忙解答,但这个家长只是鼓励孩子去找老师问问。结果,那天晚上,孩子第一次拨通了老师的电话,向老师请教问题。

家长适当放手,这是对老师的信任;家长肯定和鼓励老师,更是对老师的信赖。只有家长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才能和老师密切配合,在教育孩子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信任不仅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美德。信任他人,会给你带来一片光明的天地,给彼此一个交流的机会。

那么,家长如何才能信任老师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主动沟通,消除误会。不管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出问题,家长都可以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因为这是信任老师的基础。同时,通过彼此的沟通,老师也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努力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第二,尊重和支持老师的工作。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都希望把孩子教育好,所以家长首先要尊重老师,支持老师的工作。如果老师的教育工作不尽如人意,没有很好地履行教师职责,家长可以在肯定老师部分工作的基础上,给老师出出主意。

第三,教育好孩子并非一件易事,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是发生在家里的,有些问题是出现在学校里的,顺利地解决问题,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共同配合。

第四,鼓励老师打电话到家里。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促进问题的解决。

所以,家长在处理与老师的关系时,一定要以信任为基础,不要固执己见,要友善地与老师沟通,这样才能收到真正的沟通效果,解决孩子的问题。

小提示

初次见面,家长怎样向老师进行自我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信任的强大力量,它不仅能拉近人际关系,还能创造财富。那么,家长和老师初次见面时,应该怎样进行自我介绍呢?

很多家长第一次和老师见面,可能都是因为送孩子去学校报名,即使时间很短暂,家长也应该和老师打声招呼,做个自我介绍,并将孩子引荐给老师。比如,我们可以这样和老师说:“您好,老师!我是×××的家长,这是我的孩子×××……”接着,家长可以把自己的情况告诉老师,特别是把自己的家庭情况和一天中的工作告诉老师,让老师对家长有一定印象,这对以后教育孩子有一定的帮助。

五、家长也需要认识自己

这几年,我接触到很多家长,在谈到和老师沟通这个话题时,家长总有说不完的话。家长对老师的要求很多,但有的家长却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为了使自己能够和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你是一个称职的家长吗

在很多家长心目中,只要满足孩子的吃、穿、用、玩,就是一个称职的家长。孩子的成长固然需要物质,但孩子精神上的需求,家长能满足吗?比如,孩子想要多玩儿一会儿,家长能同意吗?孩子想多一点儿自由空间,家长能提供吗?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想找个人倾诉,家长能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吗?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家长能看得过去吗……遇到上述问题时,家长都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吗?

到底什么样的家长才称职呢?家长不仅是孩子成长中物质需求的提供者,更重要的在于家长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引路人。一个称职的家长是一个懂得孩子心理的长者,给予孩子的应该是自由、仁爱、无私、刚毅、温和等。当孩子的生命中有了这些底色,才有了独立健康成长的基础。一个称职的家长是孩子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无论孩子有什么秘密都乐于与他分享。

我们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女人,同样地,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往往有慈爱智慧的家长。成功的家长就在于他能够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平等地和孩子一起生活。孩子受到伤害,家长会站在孩子一边。当孩子被繁重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时,家长会与老师沟通,适当地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避免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另外,家长对孩子的榜样作用也很重要。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有样学样,家长的行为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前要做到表里如一且言行一致,这会使孩子觉得家长是一个讲信用、有担当的人。

2.你对孩子的期望是否合适

中国家长向来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很早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孩子一上学,家长就期望孩子能出色一点儿,先是千方百计地给孩子找名校,好像孩子不进名校就没有前途似的。之后,家长还不停地给孩子找补习老师,即使孩子的成绩很优秀,家长也要把孩子送去补习。在我所在的城市里,孩子补习几乎成了一种风尚,不管家里有钱还是没钱,家长都愿意出钱给孩子找补习老师。

千方百计地给孩子找补习老师,从侧面反映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辛苦,孩子也辛苦。我遇到过一个读初一的孩子,他是家里的独生子,成绩很一般,家长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比较近的期望就是让孩子考上当地的重点高中。那个家长很早就给孩子报了补习班,每个周末都要去补课;同时,那个家长还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从此,那个孩子整天跑来跑去,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现在不少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名牌大学,以后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所以,家长几乎天天都在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孩子忙得要命,每天起早摸黑,挑灯苦读,连难得的周末时间都用来补课了。

话说回来,家长对孩子应该有所期望,但期望要有个度,过犹不及。家长给孩子一个恰当的期望值,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实际上,家长对孩子最大的期望不应该只是集中在学习上,而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多关心孩子的精神成长、天赋培养,使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幸福。

3.你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恰当吗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有的家长比较宽容,教育孩子得法,他们看似不管孩子,但孩子的心却与家长靠得很近;有的家长粗暴,采用暴力手段管教孩子,孩子看似被管得服服帖帖,但孩子却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小丁刚上小学五年级,看起来却像个小老头,原因在于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暴力倾向比较严重的家庭里。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对他管得很严格,只要他一犯错误,小丁爸就会把他痛打一顿。有一次,小丁的数学只考了57分,他爸知道后,就拿起皮鞋往小丁身上猛抽,连邻居看了都觉得心疼。后来,小丁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喜欢与同学交往,经常低着头独来独往,学习成绩也变得越来越差。

一些家长喜欢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但这种教育方式发挥的作用只能是暂时的,不可能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相反,在暴力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对人或事物特别敏感,郁郁寡欢的居多数。家长应该以理服人,要让自己的孩子发自内心地爱你,而不是怕你。

4.你对孩子的老师有要求吗

说到这个话题,估计很多家长都在想,对老师当然有要求了。

有一年开学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请自己的家长写几句对新学期老师的期望和要求。我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孩子们把家长的话交给我,担心的是没几个家长会在意这一点。

出乎意料的是,我陆陆续续地收到了全班学生家长的留言。有的家长写道:“我的孩子在家很调皮,我们家长都感到头疼,希望老师对孩子严格一点儿,严师出高徒。”有的家长说:“我们选择这所学校,看重的是学校的严格管理和教学质量。我们希望老师能够关注到大多数孩子,不论孩子的成绩是好是差,不论孩子是听话还是捣蛋,我们只希望老师能够成为孩子的朋友,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有的家长深情地写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听话懂事?我家小孩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希望老师能够成为他最好的朋友,当孩子孤单的时候,老师会伸出温暖的手;当孩子遇到挫折或失败的时候,老师能给予极大的鼓励,让孩子从失败中重新站起来。最后,我只想对为孩子付出了艰辛劳动的老师说声‘谢谢’。”……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提过这样的要求,比如:“希望老师改变教学方式,合理安排学习和玩儿的时间。”“希望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一点儿,让孩子的成绩再好一点儿。”“希望老师和家长一起努力,引导孩子。”“希望老师能与我们及时沟通,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

从这些家长的留言中,我们不难看出,家长对老师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既有学习上的,也有生活上的,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希望老师能多关注孩子,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从本质上说,家长希望老师能够对孩子充满爱心,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耐心地教育好孩子。

不论怎样,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是必要的,而且,只有有效地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双方的个性特点和期望,加深双方的信任和理解。

小提示

不要在老师面前打孩子

有时候,孩子在学校出了事情,比如打架、学习成绩不好、有不良行为等,家长常常被老师请到学校里谈话,老师有时也会把孩子叫过来,当着家长的面历数孩子的不足之处,缺乏耐心的家长可能会生气,在老师面前打孩子。

我很不赞成家长的这种粗暴行为,因为这样会使孩子觉得很没面子,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会伤害孩子的心灵。再说,孩子已经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如果我们再当着老师的面打骂孩子,就容易使他产生逆反和怨恨心理,从而使亲子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最好能保持中立态度,多倾听老师的意见,不要妄下结论。家长可以等老师批评结束之后,再慢慢地和孩子谈话。

六、家长心目中最需要沟通的事

孩子一上学,最忙的要数家长了。家长不仅要为孩子选择学校,为孩子上学准备各种用品,而且对孩子学习的担忧就此开始了。家长的担忧有这样几个方面: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学校生活;担心孩子没有朋友,会受人欺负;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如果孩子住在学校里,家长还会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等。总之,孩子一上学,家长就开始没完没了地担心了。

所以,孩子上学后,家长最好与老师进行沟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孩子第一次上学或者孩子换了新老师,家长都应该把孩子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告诉老师,目的是让老师能够了解孩子,帮助孩子适应学习环境。当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自身的需求,向老师提一些切实可行的要求,针对孩子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现在家庭大都是爱子心切,孩子成了家庭的宝贝,很多孩子在家非常活泼,可一到学校就难以适应环境。孩子刚进学校,很多家长就在问:我的孩子在学校会怎样呢?

盼盼一出生,全家人就围着她转,她成了家里的掌上明珠。为了让盼盼接受最好的教育,家长花了不少钱,好不容易挤进了一所名校。上小学的第一天,盼盼爸妈一起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刚进校门的时候,盼盼还十分开心,像一只快乐的小鸟。由于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学生的午餐都在学校吃,有很多离家远一点儿的学生就干脆住在了学校里,盼盼的午餐也在学校里吃。

那天下午放学回家,盼盼妈在学校门口等着,只见盼盼急匆匆地跑出学校,一下子扑在妈妈怀里哭了起来。盼盼妈感到莫名其妙,就问孩子:“你怎么了?告诉妈妈,是不是同学欺负你啊?”盼盼摇摇头,继续哭。

盼盼回家后,心情一直不太好,无论盼盼爸妈怎么问,都问不出什么名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盼盼爸提议给孩子的班主任打个电话,但又不知道怎么说,就一直没给老师打电话。

等到第二天早上,盼盼像往常一样很早就起床,可脸色不好,多了几分忧郁,呆呆地坐在小凳子上不肯出门。盼盼爸妈十分疑惑地看着孩子,搞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为了不耽误孩子上学,就把孩子抱进了车子,准备送孩子去学校。盼盼也没哭没闹,一下车就去了学校,但少了往日的活泼。

这天下午,照样是盼盼妈在学校门口接孩子,看着其他孩子活蹦乱跳地跑出来,盼盼妈也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兴奋地跑出校门。可盼盼妈等来的是一个满脸沮丧的孩子,盼盼像被什么吓着似的哭个不停。

盼盼的反常表现让盼盼爸妈很担心,盼盼爸终于忍不住了,打电话给孩子的班主任询问情况,想让老师对盼盼的哭闹情况做出解释。经过和老师的一番交流,盼盼爸才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可能跟不适应新环境有关,于是盼盼爸准备抽空去学校看看。

一连几天,盼盼都是很不情愿去上学,又很不情愿地从学校出来。盼盼爸为此去了一趟学校,终于找到了孩子上学哭闹的原因。原来盼盼从小娇生惯养,吃东西很挑剔,她第一次在学校吃午餐,居然找不到自己想吃的菜,而她又不好意思向老师提要求。再说,在家里,她可以随便吃东西,而学校却不同,盼盼一时难以适应。加上新的学校学习环境跟以前的幼儿园有很大不同,不仅同学是新的,老师也是新的,而且现在的老师不像以前幼儿园里的老师那样亲切和蔼了。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盼盼感到既陌生又紧张,还怀念起以前的生活。这种心理落差,是造成她哭闹的最主要原因。

盼盼爸妈知道孩子的情况之后,他们和老师一起为盼盼适应学校生活做了一些引导。先是老师关注盼盼,在课堂上表扬她。只要盼盼情绪有了一点儿好的变化,盼盼爸妈和老师就表扬她。盼盼妈还试着调整了盼盼在家的饮食,逐渐向学校饮食靠近。另外,老师允许盼盼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进学校,比如小玩具等。经过一个多月的引导和调整,盼盼终于适应了新学校的生活。

由于每个孩子性格和生活环境的差异,适应新环境总有快慢之分,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关键在于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入学后的一举一动,孩子的情绪毕竟是外显的,常会把情绪表现出来,比如哭闹、赌气、逃避等。家长一旦发现有反常情况,可以试着向老师了解情况,但千万别责怪孩子和老师。在了解到真正原因之后,大人应该和老师一起商量一些对策,帮助孩子尽快适应环境。

孩子能否适应环境是每个家长关注的一个问题,孩子在学校里学到什么同样是家长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很多孩子放学回家,家长就会抢着问:“今天老师教了什么?”“告诉妈妈,你今天学了什么?”“孩子,今天有新的收获吗?”这些都反映出现在的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但实际上,不少孩子都不喜欢家长的这种问法,往往是躲躲闪闪地回答。

当然,不同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注程度不同,但关注的内容几乎都是相同的。比如,很多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学习能力,常有家长这样问老师:“我的孩子学习能力怎么样?”“孩子聪明吗?”“孩子的接受能力怎么样?”因为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的学习能力强,他的学习兴趣就相对浓厚些,这关系到孩子能否考出好成绩。对于学习能力相对弱一点儿的孩子来说,家长会比较担心,因为家长怕孩子在学习上掉队。

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是家长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学习兴趣高,就意味着孩子很有可能主动学习。除此之外,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成就好成绩。比如,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完成作业、与同学合作等学习习惯。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有些家长甚至巴不得天天坐在学校里,看着孩子上课。我记得有一个家长曾这样问我:“老师,我能天天到学校看看孩子上课的情况吗?”我能理解那位家长的心情,因为她的孩子成绩不是很好,而家里人又渴望孩子能考出好成绩。家长可以隔一段时间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听听任课老师的意见,但最好别站在教室门口张望,更没有必要天天到学校来询问,家长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课堂表现。

我们知道,家长关心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同时也关心老师的教学情况,这是每个家长的权利。一般来说,家长比较在意老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是否负责、教学内容和方式等,家长喜欢的是那些教学水平高、认真负责、教学方式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而有些新老师由于教学经验缺乏,有时会受到家长的质疑。

孩子上学后,家长会经常这样问孩子:“老师怎么样?”“老师布置了多少作业?”如果作业量少,有些家长就会说:“老师怎么这么不负责任!”2009年下半年,全国教师实行绩效工资,有不少城里的老师不满自己的工作量,便纷纷要求学校领导向农村学校靠拢,取消学生夜自修制度。我所在的城市,有一所名校刚刚取消夜自修,就有很多家长在网上发帖子表示反对,说学校老师不负责任,还有一些家长甚至直接跑到学校闹事。到最后,那所学校还是恢复了学生夜自修。

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国上下都在为学生减负,老师也减少了学生的作业量,结果还是遭到了家长的反对。当时我正好在一所初中工作,有几个家长就打电话给我,问道:“老师,你们这样做能保证学生出成绩吗?这是老师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吗?”我当时非常无语,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家长自愿成为这种教育的维护者和呐喊者,家长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除此以外,家长还会比较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安全问题,比如,孩子是否和同学和睦相处,孩子有没有被同学欺负,孩子有没有在学校发生磕伤,等等。

假如孩子在学校发生了意外,比如孩子身体受伤等,所有家长都会心急如焚,巴不得马上冲进学校弄清事情真相。

有一年秋天,小高妈跟我谈起她的委屈。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全校学生要到操场集合,小高匆匆忙忙地跑下楼。不巧的是,小高不知道被谁一推,整个人滚下了楼梯,结果还被下楼的同学踩了几脚,幸亏被老师及时发现,才被送进了医院。

事情发生后,小高家长连忙赶到医院,并要求学校赔偿相关费用。而学校认为这只是意外,坚持不赔偿。双方就这样僵持着,小高家长后来还到学校闹事,最终使双方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最后,直到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出面才了结了此事,学校最终赔偿了一部分医疗费用。幸好小高的伤势不是很严重,没住几天院就回家了。

可见,相对于孩子的学习而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长更倾向于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安全问题。总之,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很好地利用家校沟通这个机会,和老师一起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七、选择与老师沟通的最佳时机

皮皮读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在学校闯祸了,他不小心推倒了一个同学,害得对方从楼梯上滚了下来,伤得不轻。那天下午,班主任打电话给皮皮妈,要求她去一下学校。第二天上午,皮皮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学校找老师。

皮皮妈到学校时,正好是上课时间,班主任上课去了,其他老师招呼她先在办公室等候。下课的时候,皮皮妈见到了匆匆赶来的班主任,谈起了孩子的事情,询问受伤的孩子怎么样了。由于老师还有课,只好非常简略地说了说情况,短短的课间10分钟一眨眼就过去了,班主任又匆匆赶去上课。

皮皮妈知道自己来得不是时候,便准备回家。突然,她灵机一动,想到应该给老师留个言,把自己的问题及想法告诉老师。于是,皮皮妈找来纸和笔,写下了自己的问题。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但其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小。等到放学的时候,老师主动打电话给皮皮妈,谈起了皮皮和那个受伤孩子的情况,以及怎样教育皮皮的问题。老师还给皮皮妈提供了许多教育方法,让她在家尝试。最后,老师把自己的空余时间告诉了皮皮妈。

通过这次的沟通经历,皮皮妈明白了选择最佳沟通时间的重要性。从那以后,皮皮妈都会选择恰当的时间将孩子在家的情况直接告诉班主任。老师也针对皮皮的特点,给予他鼓励和帮助。这样坚持了几年,皮皮妈养成了与老师沟通的习惯,孩子的问题也越来越少。

在生活中,家校沟通显得日益重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是成功沟通的良好开端。假如家长发现孩子在情绪上、生活上出现了异常现象,最好能够在第一时间联系老师,但前提是不要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和深夜打电话,因为这样会打扰老师的工作和休息,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曾有家长告诉我,有一段时间,孩子的成绩下滑了不少,她很想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于是就在那天上午打了班主任的手机。不巧的是,老师的手机一直无人接听。家长很着急,以为老师故意不接陌生电话。那天傍晚,老师给家长回了电话,建议家长在上班时间最好以短信的方式给老师留言。原来,老师当时正在上课,手机处于静音状态。

需要补充的是,家长给老师短信留言后,如果在一天内没得到老师的回应,可在第二天的下班时间打电话向老师咨询。即使老师因各种原因没有及时回复电话,家长也用不着疑虑,可以尝试在空余时间跟老师沟通。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是有效沟通的基础。我经常听到有些家长的抱怨,说白天给老师打电话不接,给老师发微信不回,给老师提醒也不理……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就在于家长没有抓住沟通的最佳时机。我认为有这样几个时机比较重要:

1.开学第一天

开学第一天,家长往往把孩子匆匆送到学校就离开。其实,这样做不好。我记得有一个家长在孩子开学第一天的时候,是这样做的:她准备了一份孩子的资料。这份资料罗列了这样几个问题:孩子的身体状况、性格、兴趣爱好、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在家表现等,让老师一看就知道孩子的具体情况。给老师提供的信息越详细越好,可以从孩子的成长特点入手,老师更容易把握孩子问题的特点。细心的家长可以在孩子入校的时候,将孩子的情况做成一张表格交给老师。

2.早晚接送孩子的时候

早上家长送孩子去学校的时候,可以向老师交代一下当天需要注意的事情,比如:“今天孩子情绪不好,需要老师关注一下。”如果孩子在家里出了一些事情或问题,家长要及时告诉老师,例如孩子生病后需要忌口,哪些食物少吃或不能吃;在吃药的孩子,家长应事先写好姓名、药名、用法等;又如孩子在家受伤后,不能参加剧烈运动,需提前告诉老师。另外,如果孩子要请假,最好在上课前告诉老师。

下午家长接孩子回家,向老师询问孩子当天在学校的表现和生活情况:哪些表现比较突出?哪些方面需要家长协助配合?这样不但能够拉近双方的距离,而且更能全面地了解孩子。

3.晚上

假如孩子出现的问题比较大,沟通内容复杂,例如孩子心理存在问题或行为习惯不好,让家长头疼又不知道如何去解决,家长需要向老师咨询请教的时候,可以选择晚上通过打电话等方式,与老师一起分析,共同商量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家长可以事先预约老师,并说明情况,征得老师的同意。在选择见面地点方面,需要考虑地点的远近,最好征求老师的意见,比如在办公室、家里或茶楼等,还要注意环境,比如是否安静,太吵闹的地方不利于交谈。

4.家长会、学校开放日

一般的中小学都有“学校开放日”,邀请家长到学校参加某个活动或参观校园。老师会在这些时间热情地接待家长,告知孩子的情况。在家长会或学校开放日的时候,老师与家长接触的时间相对长一点儿,也可以选择一对一的单独沟通。如果想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可以趁这个机会向老师问问。如果在教育孩子时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老师协助帮忙的,也可以选择这个时间和老师谈谈教育孩子的方式。由于家长会时来的家长比较多,老师也不可能细致地照顾到每一位家长,所以家长可以在家长会开始前或结束后跟老师就某个问题具体探讨。只要家长态度真诚,虚心求教,每个老师都会认真细致地解答,想方设法地帮助家长。

5.老师家访的时候

在孩子正式上学之前,主课老师可能选择一个时间点家访,目的是了解孩子的性格、个性、习惯、兴趣、爱好、饮食、睡眠等情况,以便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在这个时候,家长向老师了解孩子的课程设置、任课老师的特点、学校的饮食、午睡、安全等情况。

如果是学期结束的时候家访,那家长可以跟老师谈谈孩子在家的表现,对照一下在学校里的表现;聊聊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家长应与老师多谈一些孩子的习惯、品德、兴趣、交际能力等,少谈些学习问题;多说说孩子的积极表现,少聊些孩子的消极行为,尽可能正面引导孩子成长。

其实,家长可以事先预约老师,并说明情况,征得老师的同意。在选择见面地点方面,需要考虑地点的远近,最好征求老师的意见,比如在办公室、家里或茶楼等,还要注意选择安静的环境,这样更有利于交谈顺利进行。总之,有效沟通从选择最佳沟通时间开始。

小提示

家校有效沟通的妙法

在与老师沟通时,家长最好能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孩子有问题,家长要客观陈述自己所见和详细描述孩子存在的问题。有些家长知道孩子的问题,但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又担心表达不好,就一直没将孩子的问题表达清楚,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所以,家长如何准确陈述孩子的问题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家校合作的成败。

第二,给老师提供的信息越详细越好,可以从孩子的成长特点入手。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有很多关联性,家长在给老师提供信息时,要注意孩子所出现的问题跟哪些因素有关。家长提供的信息越详细,老师越容易把握孩子问题的特点。

第三,家长要说说自己的感受,让老师知道你是怎么看待孩子的问题的。

第四,列清单。罗列一张孩子在家表现的清单,并注明自己的期望。

同类推荐
  • 友谊中的满满幸福

    友谊中的满满幸福

    每一个故事都是经典,每一本书都值得珍藏。故事中所体现的优秀和高贵的品质能够浸润到孩子们的精神里,一直伴随他们成长,影响他们的一生,让他们的人格变得健全,内心变得坚强,心性变得随和;让他们懂得爱与尊重,在将来面对人生的各种境遇时,都能勇敢面对。
  • 用故事提高孩子的情商

    用故事提高孩子的情商

    观察你的孩子,了解你的孩子有这些困惑吗?内向、害羞、不自信;对一切都没有兴趣,缺乏责任感和竞争力;急躁、爱发脾气、攻击力强;学校(幼儿园)不适应,对家人依赖性强;挫折抵抗力差,无法接受批评和失败等。这些,都是情商弱项的表现,如果有,家长们也别着急,因为,情商是可以培养的。而3~12岁正是情商培养的关键期。与其等到长大后遭遇困惑,不如现在就着手进行情商培养。在本书中,作者将告诉家长们如何用讲故事这一孩子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情商。
  •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一生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一生

    为了探知孩子对自己的家庭和父母究竟有哪些最迫切的需求,一位学者走访了二十多个国家,对一万多名肤色不同-、经济条件各异的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出炉后,所有人都深感意外:孩子对家庭和父母的要求放在首位的不是物质条件——他们对吃的、穿的、用的和玩的东西似乎都不太在意,他们更关注的是家庭精神生活,家庭氛围和父母对他们所采墩的态度。孩子心目中的理想家庭有着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他们最讨厌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氛围。
  • 有责任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有责任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提升孩子责任心,培养未来精英的最佳读本。让孩子在责任的担当中感悟人生的意义,从优美的文字中汲取至深的哲理。教会每一位青少年勇担责任,把握自己的未来。
  • 妇幼保健实用教程

    妇幼保健实用教程

    妇女儿童是社会中的独特的弱势群体,其生理表现、疾病的演变有其独特的规律。妇幼保健丁作具有其特殊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高度专业性等特点,妇幼保健状况对人口的总体健康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热门推荐
  • 最强火箭兵

    最强火箭兵

    顽劣而又酷爱研究发明的丁晓军,梦想做出直升机,竟将他老子的摩托车发动机给拆了!愤怒的丁父一怒之下将他送入军营……在藏龙卧虎的军营里,丁晓军才发现自己的平凡,为追上他人的脚步,不被淘汰,丁晓军苦练军事技能,努力学习装备知识……其实这是一个火箭军技术营士兵一步步成长为“一级军士长”的故事。 《最强火箭兵》读者群:517288438
  • 家有考生

    家有考生

    没有经历过高三的学生不会知道什么是辛苦,什么是竞争,什么是残酷。没有做过高三学生家长的人不会知道什么是忧心如焚,什么是焦虑不安,什么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有人将高三称为人生的“炼狱”。其实,对于高三家长来说,没有谁能置身在这个“炼狱”之外,孩子的每一次哭泣、每一串笑声、每一声叹息都紧牵着他们的心,每一位陪孩子走过高三的家长,都无异于走过一回“炼狱”。高考,不仅是考学生,同样也是考家长。
  • 三代才女绝恋

    三代才女绝恋

    一场答联求亲,让他们喜结良缘;宫廷祸乱,让他们分离两地、重聚无期;乱世当道,让她三嫁他夫,抛弃亲生骨肉……看三个女人如何演绎他们的爱恨离别。
  • 茶花女

    茶花女

    《茶花女》是小仲马的第一部扬名文坛的力作,小说所表达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人间的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容与尊重,体现了人性的爱,这种思想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并且受到普遍的欢迎。《茶花女》也许在社会道德方面未必替小仲马争得好的评价,但却实实在在令这位作者在死后依旧名垂千古。
  • 王牌特工拽上天

    王牌特工拽上天

    她,国际特工榜排名第一的煞玥,因自家师父的无理要求,来到军校,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他是轩辕家三少爷,如同人偶般无情,从不近女色,却对她痴心不改。三年前轩辕家初见,一见倾心,再见倾城。执子携手,与子偕老。一切的一切,都逃不过缘分二字。有缘定会再见,无缘……便是永别。【男强女强,1V1宠,另外,内容纯属虚构,请勿和现实做对比。第一次写现代文,不喜勿喷。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改文中,如有重复和不对的地方,可直接跳过)
  • 宠妃这职业

    宠妃这职业

    穿越成东宫小妾的她,苦逼在头顶。一边是装着腹黑,实则内心暴燥的太子;另一边是仁慈在表面,暗里为打胎大队长的太子妃。忍不住滴,她摸摸肚子里的宝宝,觉得自己和孩子要怎么办,才能跳出了杯具的未来生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特色莲藕

    特色莲藕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主要讲述了种植特色莲藕的一些基本知识。
  • 吴版倚天之长相守

    吴版倚天之长相守

    自小我就爱倚天屠龙记里赵敏与张无忌的爱情,那时只觉女子当做赵敏,而一生良人应寻无忌。长大后看了原著,陆陆续续看了九版倚天,终是只爱这一版。夜深人静,感念无忌敏敏的爱情,亦为儿时懵懂不知愁的痴意作个纪念,写下这个同人后续,愿与一起喜欢的吴迷一起分享。那时的无忌,给了我对于爱情最初最美好的向往。今亦是。
  • 凤图南

    凤图南

    王爷,妾身在这安狮城上祝您与属下一百六十人同葬,您还欠我二百一十八条性命。“红唇艳艳,宛如城下地上未干的液体。秦瞻艰难一笑‘咳咳,图南,难得你费心为我做这么大的局,如果当初。”“王爷说笑了,这世上,哪有如果,有的只是因果。”话毕,梁图南转身,把手交给后面一直安安静静等待着她的人手里。“今日,我梁图南便嫁于陆游柯为妻,携百年之好!”
  • 内圣外王王阳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内圣外王王阳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本书写的是王阳明的经历以及心学的来龙去脉。心学在王阳明之前已经有,只是王阳明将心学集大成;“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创立了自成一体的“阳明心学”,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概念,影响此后中国乃至整个亚洲五百年。这和王阳明自己的经历,以及对心学的不断深入地研究密不可分。本书即是将王阳明的历史经历以及心学的不断发展穿插叙述和分析,深入浅出,让人读来能更清楚地知道王阳明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人,心学到底有多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