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答应呢?”
惊鸿仙子道:“那就只好再次领教青山宗的绝学了,不过方公子已经受伤,晚辈实在想不出青山宗的年轻一代中还有谁能够出战了。”
尽管她神情恭敬,但语气中却分明带着一丝傲气。
这也难怪,毕竟她的话没有错,除了方痕之外,青山宗的其他弟子在她的眼中确实不值一提。
方痕自然明白她的意思,当即撇了撇嘴,道:“即便是受伤那又怎样?对付你还不是绰绰有余?”
说着,方痕挥手在石桌上轻轻一抚,劲力所至,石屑纷飞,凹凸不平的桌面瞬间变得光滑如镜。
见到他这一手绝技,惊鸿仙子也是面露惊讶,但又很快隐去,道:“不愧为青山宗的首席大弟子,这一手功夫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不过呢,也仅仅如此,难道方公子觉得凭你一人之力能敌得过我巨鼎宗六大高手吗?”
听了这话,方痕也是为之语塞。
巨鼎宗此番来势汹汹,除了赵涯身受重伤之外,其余六人可都是精力充沛,而自己虽然侥幸胜了赵涯,但也已经成为了强弩之末,刚才他抚平桌面看似轻松,其实体内真元消耗巨大,此时已经十室九空。
此时别说是连战六大高手了,恐怕他们当中随便拿出一个来都足以将他撩倒。
心中这么想着,方痕嘴上却道:“行与不行,那也要试一试才知道,就算是我不行,难道青山宗中就没有人为我报仇了吗?”
听了这话,惊鸿仙子的瞳孔分明一缩,目光之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骇然,但随即又露出笑容,道:“方公子有所不知,我们此番上山并不是为了寻衅恣事,而是单纯的为了切磋武学,既然是切磋,自然就不用劳烦贵派的长辈出手了,这话是古宗主亲口承诺过的,古宗主威名传于四海,我想一定不会出尔反尔吧?”说着,她转头看了古原一眼。
方痕早就料到她会这么说,但还是装作一头雾水的道:“不知道你们开出了什么条件?我师傅又承诺过你们什么?”
惊鸿仙子道:“方公子说笑了,我们只是想跟贵派的少年英雄切磋武学,哪里敢提什么条件?不过我们有言在先,这场比试是年轻一代的事情,不管谁胜谁负,门派中的长老护法都不能插手,只要青山宗年轻一代中有一人可以……”
说到这里,她便猜到了方痕话里的用意,顿时面露难色。
“继续说下去,如果青山宗年轻一代中有一人怎样?”方痕追问道。
惊鸿仙子道:“方公子不用咄咄逼人,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只是你跟赵涯之间的约定不能算数。”
说到这里,她话锋一转,道:“因为赵涯早已不是我巨鼎宗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不能代表巨鼎宗。”
方痕早就料到惊鸿仙子一定会巧言狡辩,却万万想不到她竟然找出这么一个蹩脚的理由,当即呵呵一笑,道:“说到厚颜无耻,你们巨鼎宗敢认第二,恐怕就没有人敢认第一了,既然你们说过的话都可以不算数,那我师傅之前跟你们的约定自然也可以作废了。”
“方公子以为我是在胡言乱语吗?”惊鸿仙子微微一笑,随即从袖袍里拿出一封信笺放在了石桌上。
打开一看,这竟是巨鼎宗派发事务的一张公函,内容也很简单,就是将赵涯逐出宗门,而且落款日期是在一天前,上边还扣着巨鼎宗的大印。
一旦扣上大印,那么沧澜国所有的宗门势力都会收到通知,毫不夸张的说,赵涯的前途已经彻底毁了。
很明显这是个阴谋,但巨鼎宗年轻一代的第一高手竟然就这么被废掉了,方痕也是大吃一惊,但更多的却是担心。
方痕知道他们已经孤注一掷了,为了得到洞内洞里的那具遗骸,他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见到方痕半天没有说话,惊鸿仙子接着道:“我们说话算话,只要青山宗的年轻一代中有一人可以在我们手上胜一场,那我们立即下山,如果方公子还有兴趣的话,不妨再来赐教几招。”
显然,她也看出方痕已经无力再战。
古原半天都没有说话,但方痕知道师傅已经生气了,只是自顾身份所以才没有在小辈面前发作。
他这一生最尊敬的人就是师傅,见到惊鸿仙子竟然敢在师傅面前如此放肆,当即也是怒火直冲,道:“我的命就在这里,你想取的话尽管来拿,不过想要让我们委曲求全,我劝你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此时方痕已经下定决心,就算是死也不能玷污了青山宗的威名。
听了他的话,古原也是酣畅一笑,转头对惊鸿仙子道:“替我带句话给你们宗主,老夫说话算话,就算是青山宗的弟子被你们杀得一个不剩,老夫也断然不会出手,不过等此间事了,老夫一定登门拜访,将这笔帐算得清清楚楚。”
这最后几个字基本上是被他从喉咙里硬逼出来的,显然是起了杀心。
道台境九重天的威压顿时充斥了整间石室,惊鸿仙子顿时脸色煞白,直到古原收起杀心,她这才匆忙喘了两口气,不过也并未离开。
“你还留在这里干什么?难道非要我们下逐客令吗?”方痕没好气的道。
惊鸿仙子面露迟疑之色,过了好一会儿才从怀中摸出一方锦盒,道:“青山宗与巨鼎宗之间的恩怨,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明白,不过古宗主一定要相信我们此行并无恶意。”
“你这话还是留着对我那些死难的兄弟们说吧,如果他们肯原谅你的话,那我也没有意见。”
说着,方痕也是狠狠握了握拳头,如果不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话,他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出手。
惊鸿仙子似乎根本没有留心他的举动,自顾自的道:“在晚辈上山之前,宗主就特意交代,只要古宗主肯让我们进入多宝阁的话就将此物奉上,还请古宗主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