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84400000010

第10章

第二天一早,张英才刚睁开眼睛就起床往家里赶。从山上往山下走,几乎是一溜小跑。二十里山路走完,山下的人才开始吃早饭。

路上碰见了蓝飞,他也是回家看看。两人内心的复杂明摆在那里,见面时只是相互点点头,没有说一个字,好在一到岔路口就自然分手了。

一进家门张英才就问:“妈,我爸呢?”

母亲说:“你爸一早就到镇上拉粪去了。”

他正想问父亲有没有寄一封挂号信,一扫眼发现灶头上搁着一封信,信封上用很娟秀的字写着“张英才亲启”,并且也是挂号。拆开一看,只有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时时刻刻等你来敲门!张英才先是一怔,很快明白其中意思。他一高兴,也不管母亲在不在旁边,就将心里的话说了出来:“到底是学艺术的,一句话都这么浪漫有诗意!”

因为儿子回来了,又因为有女同学寄来一封信,让儿子高兴得一跳三尺高,母亲欣喜地进厨房做了一碗腊肉面。

张英才吃得正香,忽然听到外面有停放自行车的声音,跟着就有人进了大门。张英才将一口美食吞咽下去再抬头时,万站长已经站到他的面前了。

万站长开门见山地说:“听说你回了,就连忙赶来,有个通知,正愁送不及时,你赶紧带回学校去。”

张英才说:“刚到家,就要返回?”

万站长说:“这是大事,贯彻义务教育法的精神,下下个星期到你们那儿搞贯彻义务教育法工作的检查验收,要争分夺秒,一天都不能耽误。”

张英才接过通知,吃完剩下的面条,就上路了。

上山的路走得并不慢,歇气时,他忍不住拿出姚燕的信来读,信纸上有股女孩特有的香味,他贴在鼻子上一闻就是好久。这样就耽误了时间,还在山腰上,就看见路旁独户人家开始吃午饭了。张英才不着急,从包里抠出两只熟鸡蛋,剥了壳咽下去,依旧走走停停。走到邓有米家的后山上,他想到,反正一会儿还要来通知邓有米到学校开会,不如现在就去说一声。

张英才于是弃了正路,从砍柴人走的小路插下去。

一到邓有米家门口,就看到几个人正在忙碌着,将他家粪凼里的土粪,一担担地往一块地里挑,地头上已出现一座黑油油的粪堆。张英才认出其中两个人,上次帮孙四海挖排水沟时也来过。

邓有米挽着裤腿在一旁走动,脚背以上却一点黑土也没粘。

见到张英才,邓有米有些不好意思:“马上要秋播了,家长们担心我到时忙不过来,就自动来帮我一把。其实,这土粪再沤一阵更肥些。”

张英才说:“现在你和余校长、孙四海摆平了。”

邓有米说:“其实,那天我那话没说清楚。”

张英才抢白道:“那天你是想说民办教师本来就是教私塾的先生,是不是?”

邓有米说:“你可不要对我有什么看法!”

张英才说:“用不着怕我。你洗洗手吧,然后到学校去开会!”

邓有米非常敏感,马上眉毛一扬:“是不是有转正的名额下来了?”张英才说:“可不能先透露,等大家当面了再说不迟。”

邓有米走在前面,乐得屁颠颠的,这个样子让张英才觉得很好笑。余校长不在家,领着余志他们上菜地浇水去了,只有孙四海坐在门口,用笛子吹奏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又是将快乐吹成了忧伤。

邓有米冲着他喊:“孙主任,到张老师屋里来开会。”

孙四海放下笛子:“星期天还开会?会开得越多,女苕和男苕就越多。”

邓有米说:“来吧来吧,亏不了你。”

等余校长时,张英才将熟鸡蛋分给他俩一人一个,他自己也吃一个。一边吃一边将姚燕信中写的话当做上联,作为无意中想到的机智问题说出来,要大家对上下联。

时时刻刻等你来敲门,这句大实话,初时让邓有米和孙四海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以为随便就能对出下联。真的开始思考,才发现并非易事。这时余校长来了。邓有米说开会,张英才不急,要余校长帮忙对下联。余校长听后表示,这个上联很难对,主要是那个“你”字有些作怪。邓有米也跟着分析,能对上“你”的字太少了,只有“我”和“他”。余校长比邓有米想得更全面一些,他认为邓有米说的只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还在于,“你”用在这里表示两人在互相盼望,下联只能用一个“我”,就是用“我”来对也很勉强,所以,下联想要对得非常工整几乎不可能。

张英才心中有苦不便说出来,就岔开话说:“万站长让我捎回一个紧急通知,要你们按通知上的要求,尽快执行,做好准备工作。”

余校长接过通知看了看,顺手递给将脖子伸得老长的邓有米,让他读一遍。

邓有米接过去,咳一下,清清嗓子响亮地读道:“西河乡教育站文件,西文字第31号,关于迎接全县贯彻义务教育法工作检查验收的紧急通知——”刚读完标题,邓有米脸就变色了,最后几个字几乎能听出一些哭腔。

余校长问:“邓校长,你怎么啦?”

邓有米实在忍不住沮丧:“还以为是通知民办教师转正。前几次的文件,总是这个季节发下来。”

邓有米不愿再读。孙四海不用人叫,自己拿过去,读起来,读得余校长一脸的严肃。

孙四海一合上文件,余校长就说:“满打满算也只有十天时间,没空讨论研究了,今天我就独裁一回,从星期一起,咱们四个人作这样的分工,张老师正式带五年级的课,孙主任将一三年级的课一担挑了,我和邓有米抽出来,专门突击一下相应的工作。”

张英才打断余校长的话:“我不懂,十天时间怎么能扫除文盲呢?”

余校长头一回用不客气的语气说:“不懂的事多得很,以后可以慢慢学,现在没空解释,这事关系到学校的前途,一点也放松不得。”

余校长还宣布了几条纪律:一切为了界岭的教育事业,一切为了界岭的孩子,一切为了界岭小学的前途。张英才听不懂这叫什么纪律,他想说这倒像是誓词。余校长一认真,就显示出领导者的风范,让张英才心生畏惧,不敢乱插嘴。

余校长话不多,说完后就叫大家补充。邓有米提出,要村里派主要干部参加准备工作。

孙四海说:“来个人又不能帮忙做作业、改作业,不如趁机叫村里将拖欠的工资补给我们。”

邓有米连声叫好。

余校长苦笑一下:“也只好出此下策了。不过各位也得出点血,借此机会请村长余实和老会计来学校吃餐饭。每人十块钱,怎么样?”

邓有米说:“可以是可以,在谁家做呢?”

余校长看了大家一眼,才说:“就在我家吧,明老师做不了饭,另外请个会做饭的女人来帮帮。”

孙四海低声说:“我没意见,还可以让村干部感受一下学校里艰难的气氛。”

至于请人,商量半天只有王小兰合适,她做的饭菜又省料又清爽。

这一切都定下来后,天就黑了。

吃过饭后,张英才就趴在煤油灯下冥思苦想,如何才能使姚燕的那句话锦上添花。他将那本小说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其中每一句有关爱情的话,都细细品过,既没有可供参考的现成内容,也没有找到任何灵感。枯坐到半夜,余校长又在窗外察看,见他没睡,就打个招呼走回去。张英才灵机一动,冒出一句话来:敲门太费时,我要直接翻进你的窗户。写了这句话后,张英才很激动,也不怕外面的黑暗,跑去敲孙四海的门。刚敲一下,孙四海还没醒,他就觉得没意思,这样的话怎么和孙四海说呢,说了也不会有共同语言的。他悄悄地退回去。

屋内孙四海醒了,问:“谁呀?”

张英才学了一声猫叫:“喵——”

村长余实和老会计是星期二来学校的,加上王小兰与学校本身的四个人,刚好一桌。王小兰做的菜作料放得很重,大家都称赞说有口劲,吃得过瘾。吃饭之前,村长余实先说了一个好消息:尽管经济困难,村里还是决定将拖欠教师的工资发一部分。当然,他也希望全体老师能在这次扫盲工作中,为界岭村的领导和群众增光添彩。大家都为这话鼓掌,余校长的妻子明爱芬,也在里屋鼓了掌。

酒至半酣就开始逗闹。老会计死死拉着王小兰的手,非要王小兰和他干一杯。学校的人都替她说情,说她真的不会喝酒。老会计不答应,不能喝的酒,自己可以代她喝,但是每喝一杯她必须亲他一下。也不等王小兰分辩,老会计抓过王小兰的酒杯,一口喝干,并将老脸往王小兰嘴上凑。

孙四海的脸色顿时涨得像一大块猪肝。

邓有米见势不妙,起身解手去了。

余校长怕出事,一边不停地用手扯孙四海的衣角,一边用眼色示意张英才。张英才本与此事无关,又有万站长做后台,村干部们一直对他很客气。见老会计闹得有些过分,张英才本来就想出面干涉,加上余校长的暗示,他便挺身而出,插到两人中间,一手分开王小兰,一手将酒瓶倒过来,斟满桌上的空酒杯:“我代小兰姐和你连干三杯。”也不管老会计同意不同意,一口气将酒杯喝干了三次。老会计是五十几岁的人了,一见张英才血气方刚的样子,只有甘拜下风。

孙四海的脸色也开始平和了。

张英才岂肯白喝三杯,拉扯之间老会计叫起了头晕,说:“我服了你,但酒是不敢喝的,我从桌子底下爬过去行吗?”

老会计以为,在界岭的地盘上,自己说出这话就算给了对方老大的面子,没人敢让他真的那样做,没想到张英才要他当场兑现。

村长余实见了道:“行了行了,就这样,意思到了就行。”

张英才心里早就对村干部有意见,自己来这儿教书都好长时间了,谁也不来看望。听到村长余实打官腔,他就来了气。张英才也不说话,绕到老会计的背后,双手抵住老会计的屁股直往桌子底下推。对面坐着的孙四海,将自己和凳子一起往后移了移,露出空当,好让张英才将会计推过来。

恼羞成怒的老会计,爬起来时手里攥着一根肉骨头,要砸张英才。

村长余实连忙口称:“醉了!醉了!别再喝了,撤席吧,别让孩子们看笑话!”

送走了村长余实和老会计,张英才看见王小兰大大方方地进了孙四海的屋子。他装做走动的样子,来到窗外,听见里面女人的哭声嗡嗡的,像是电影镜头里两个人搂在一起时的那种哭声。

这天夜里,孙四海的笛声响了很久,搞不清楚是什么时候歇下来的。

第二天早上见面时,孙四海明显消瘦了许多,眼圈挨着的地方都是坑坑洼洼。

升完国旗,余校长吩咐,三年级和五年级,各抽十个成绩靠后的学生,交给他和邓有米安排。按学习成绩排顺序,叶碧秋应该是前三名。张英才不明白,要成绩差的学生做何用处。问过之后,又得不到回答,因而多了个心眼,将叶碧秋派了去。

隔天,张英才问叶碧秋:“余校长安排的事你都做了么?”

他吸取上次的教训,说话时绕了一个弯。

叶碧秋果然很坦白地回答:“余校长安排我替余小毛做作业,我很认真地做了,余校长还表扬了我。”

张英才问:“你认识余小毛么?”

叶碧秋说:“认识。我们一起启蒙的,但他一直断断续续,有时候来上课,有时候不来上课。今年开学时,余校长又动员他来了。他只报个名,连教室都没有进,就回去了。他家里太困难,读不起书!”

张英才说:“我们班的同学,总共要代多少个报名不上学的学生做作业?”

叶碧秋说:“余校长说,一个同学负责两个人。做完了,每个学生奖一支铅笔,两本作业本。”

张英才说:“明天放学时,你将代余小毛做的作业本拿来,我替你改一改。”

叶碧秋一点也没怀疑,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叶碧秋果然将作业本带来了。张英才一看,和五年级已经做过的作业一模一样。

张英才想不明白,这样做是什么目的。

转眼十天过去,万站长带着检查团来了。

检查团来时,余校长又要孙四海将三四年级的课,也交给张英才,理由是孙四海也要负担部分接待工作。张英才忙得团团转,连和万站长打招呼的时间都没有。他发现,学校里的学生,似乎比平时多出许多,却难得有空想想其中的缘故。

检查团在学校待了一天,下午总结时,张英才给两个班的学生布置了同一个作文题《国旗升起的时候》,三年级要求写三百字,五年级要求写五百字,腾出时间自己跑去听检查团的总结报告。县教育局的一位主任主讲,他认为,在办学条件如此恶劣的情况下,界岭小学能达到百分之九十六点多的入学率,真是一个奇迹!他还拍了拍放在桌子上的几大堆作业本。张英才听完报告才明白,这次检查,扫盲工作只是虚晃一枪,重点是适龄儿童是否入学。

万站长也是检查团成员,他发言说:“老万我不怕大家说搞本位主义,如果界岭小学这次评不上先进,我就不当这个教育站长了。”

余校长带头鼓掌,检查团的成员也都鼓了掌。

山上没地方住,检查团看着余校长指挥学生降下国旗后,就踏黑下山了。

临走时,张英才对万站长说:“我有情况要反映。”

万站长边走边说:“你的情况,等回家过年时,再好好反映吧!”

万站长走出很远,张英才记起应该把写给姚燕的信,交给万站长带到山下邮局寄出去。他喊了两声,撒腿追上去。跑了百来米,看到万站长在那儿拼命摆手,他停下脚步,怔怔地望着那一行人,在黑沉沉的山脉中隐去。

检查团走后,张英才越想越觉得不对头,平时各处弄虚作假的事他见得不少,那些事与他无关,看见了也装做没看见。这回不同,不仅他是当事人,万站长也是。学校里的人明摆着是在串通一气,害怕泄露玄机,事事处处都防范他,把他和万站长都耍了。这一想就有气往上涌,他忍不住,拿起笔给万站长和县教育局负责人写了两封内容大致相同的信,详细地述说了界岭小学和界岭村,在这次检查中偷梁换柱、张冠李戴等等见不得阳光的丑恶伎俩。

信写好后,他有空就到学校旁边的路口,等那个三天来一趟的邮递员。等了四天不见邮递员来,也不知是错过了,还是邮递员这次走的不是这条路线。他不愿再等下去。拦住一个要下山去的学生家长,将两封信托他带下山寄出去。不过姚燕的信还在手里捏着,他只会将它托付给像父亲和万站长这样万分可靠的人。

同类推荐
  • 林夕梦

    林夕梦

    作家与自己读者的一次古镇偶遇,爱在黎明破晓前一般简单动人。这个故事的美丽在于这场爱情的短暂。美丽的爱情往往却必须是短暂的。最简单的爱情却是最难得,最简单的爱情却也最动人。一座世外古镇,一对漂泊男女,两颗偶然相遇的心擦肩而过,却在彼此的心湖里泛起层层涟漪……这是一场淡淡的爱情邂逅,淡到令人分不清究竟是现实还是梦境。不过古镇的名字叫林夕,这两个字合起来其实就是梦……
  • 火并萧十一郎

    火并萧十一郎

    萧十一郎是一场自由主义的梦,用孤独和隐忍,诠释另一种至情至性。他是古龙笔下唯一一个以悲剧结局的主角,却鼓舞无数读者重燃希望。《萧十一郎》问世三年后,因古龙不满意结局,又作《火并萧十一郎》以续之。全篇故事极尽离奇曲折之能事,但前后照应,环环相扣,皆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却绝不荒唐无稽,是一部“讴歌至情至性、鼓舞生命意志的超卓杰作,具有永恒的文学价值”。在《火并萧十一郎》中,萧十一郎再次出现在风四娘和沈璧君面前,但他却从不修边幅的落拓浪子,摇身一变,成了衣着华丽的富家公子。萧十一郎是不是还是从前那个萧十一郎?在敢爱敢恨的风四娘和为他舍弃一切的沈璧君之间。
  • 赵奎家的柴垛

    赵奎家的柴垛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白狐传奇

    白狐传奇

    这是一个流传久远的传说。在白云寺里修行的白狐仙恋上一绝色女子,遭其算计丧了性命。其魂魄哀求青年猎手杨三碗出手相救,不料遭其拒绝,结下仇怨。在白云寺住持的帮助下,白狐仙托生于吴家,取名登瀛。吴登瀛自小聪慧,深得先生欢喜。成婚后,妻子守身如玉,一心帮助丈夫成名。一次偶然的机会,吴登瀛得了一个《无字天书》,食了一粒神雀蛋,有了指物变物、隔物观物的本领。为检验天书的效用,贻误了妻子性命。在恩师的帮助下,吴登瀛到盐渎县任知县。到任伊始,他破陈案,办实事,深得民心。至京述职时,与恩师甥女喜结连理,新婚的妻子原是白狐仙恋人之女。为了实施“灌水排碱,沤草为肥”的成功经验,逼迫龙王斩杀了作祟的老鼋。
  •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一部年轻人的个人奋斗史,一卷老北京的人物世情图。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翻译成17种语言,数十个版本,畅销70多年。本书包括《骆驼祥子》《正红旗下》两部京味长篇经典,老舍研究会审定。依据老舍1936年手稿还原的一字不删的“足本”。国内通行各版本因为时代等影响,部分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删节或改动。本书以近年偶然发现的老舍手稿为底本,恢复删改部分,还原本书的真实面貌。《正红旗下》是老舍偷偷写作的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大清末年,旧梦将醒未醒,大厦将倾未倾。一个小孩的诞生,带来浓浓的黑色幽默……这部生前没有发表,没有完成的作品,被公认为是老舍的代表作和当代真正伟大的文学巨著。
热门推荐
  • 新知录摘抄

    新知录摘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麦子

    麦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酒经(现代生活百科)

    酒经(现代生活百科)

    《酒经》是宋朝的一本讲述酒的书籍。《酒经》是宋代酒文献的力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总论,论酒的发展历史;中卷论制曲;下卷记造酒,是中国古代皎早全面、完整地论述有关酒的著述。
  • 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 大全集

    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 大全集

    本书系统总结了FBI在身体语言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阅读本书,你将对身体语言的形态、内涵及其运用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揭开身体语言的密码,读懂他人的真实意图,窥破人际关系的秘密,掌握和运用比说话更高效的沟通技巧;你将学会如何解读他人的身体语言,知道你的老板、同事、商务伙伴、爱人到底在想什么,而不是仅仅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你将能够认清谁是你真正的朋友,谁一门心思想要欺骗你;你将可以轻松辨别某个人是不是真的爱上了你,还是仅仅是你自己的错觉;你将学会怎样控制非语言信号,只传递你希望传递的信息,让你在工作与生活中游刃有余,成就无往不利的事业和人生。
  • 拆婚

    拆婚

    妩冰所著的《拆婚》讲述一幕交织爱与无奈的灰色剧,直面80后温暖而残酷的婚姻现状!《拆婚》中夏晓贤一直想要女儿江蓝离婚,因为她看不上李天一这个无能的女婿。而此时江蓝的初恋韩嘉平回国……夏晓贤考虑种种,决定破坏女儿现有婚姻,大力撮合她与韩嘉平在一起。事情眼看即将大功告成,可突有转机——市政府规划行政中心北迁,李天一的老家刚好位于拆迁的规划之中……在巨额拆迁款前,母亲夏晓贤和小姑子李天牧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婚姻拉锯战,一方力拆,一方抗拆!而江蓝和李天一的婚姻,竟成为其中最无辜的棋子……
  • 机甲时代的魔法复兴

    机甲时代的魔法复兴

    在地面大多数的国家完成了工业化之后,悬浮于地面之上的天空大陆却渐渐忘却了那些强大、危险的古魔法。在十年之前,一直将天空大陆视作神明的地面国家入侵天空大陆,天空大陆惨败。十年之后,地面国家正在妄图对天空大陆的新一轮侵略,天空大陆东侧的东云间王国正面临亡国的危机。PS.在下想尽可能将本书写成类似史书的感觉,望诸位多提建议。群:947533949 弃疗中
  • 说话办事心计学

    说话办事心计学

    《说话办事心计学》,成功总是垂青于善于说话和巧于办事的人!可以说,会说话会办事是一个人在生存和竞争中获胜的必备本领。当你真正掌握了说话办事的“心计”学,你就拥有了成功人生的资本,就一定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在人生中找到幸福。
  • 个性的树立(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个性的树立(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人之所以高贵只在于人能思考……人的职责就是要学会正确思考和运用它。”帕斯卡的这些话是发人深醒的。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思想的外在表现。如果我们学会了正确思考,我们的生命就会像上帝的旨意那样高贵、幸福和美好,否则,等待我们的将是庸俗、痛苦和失败。达到完满的人生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它包括充沛的精力、充足的元气和永久的活力,只有这样,人生才会快乐。然而,健康的身体又要依赖于正确的思想。思想支配着我们身体的每一项机能、每一个器官和每一个细胞。思想塑造了我们的身体,增加或削弱了身体的力量和活力,这是一条公认的法则。
  •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

    本书收有秦汉至清代诸多个皇后的传记故事,对史学研究者,它是严谨的可供查考的资料大全,对广大读者,它是饭后茶余雅俗共赏的故事。
  • 血色残阳

    血色残阳

    江南的陶镇是一个古老的城镇。陶家是这里辉煌几代、富甲一方的大户。这日,陶家喜气洋洋,正准备迎接在外经商的老爷回家过六十大寿。不料,迎回来的却是老爷的无头尸和陶家人从未谋面的老爷在外新娶的五姨太。陶家从此人心惶惶。对于老爷的死,陶家的姨太太们和大少爷又喜又怕。喜的是,治家严苛的老爷死了,平时做的那些违背家规的丑事就不会暴露,终于可以躲过轻则钉刺、重则投井的处罚;怕的是,新来的五姨太似乎知道每个人的秘密,还知道陶家一个关于财宝的秘密。自从五姨太进了陶家,怪事接连发生……就在陶家人互相倾轧、乱成一团之时,死去的陶老爷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