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06年第08期
栏目:谜案追踪
乾隆四十三年。
绵绵的秋雨已经下了一天一夜,到早上雨点子渐渐小了,却更密了,化作满天雨雾。晨光渐起,天色微熹,但秋雨中的北京城仍是矇眬未醒。阜成门内大街上行人稀少,只能看到巡道的营兵打着灯笼在来回游弋。
从白塔寺方向过来一队人马,是十多名捕快押着一辆囚车向阜成门走过来。车上的囚笼里关着一个约三十多岁的犯人,身材瘦小枯干,穿一身破烂的囚衣,蜷在囚笼一角,一动不动。秋风起处,破烂不堪的衣服随风飘动,露出浑身上下片片疤痕,显然是受过重刑。一寸长的胡须如乱箭般向各个方向刺着,睁着一对金鱼眼,眼珠子骨碌碌乱转,只从这双眼睛上尚能看出此人还有几分生气。
路两边摆摊的、看门的、酒店的客人、茶肆的伙计,见押送流放的囚犯出京城,纷纷走出来站在檐下看热闹。
众人无言,都呆呆地看,只听囚车吱呀呀地叫,捕快行进中的脚步在泥泞中发出啪啪的响声。
一家客店的檐下,一个穿驼色锦袍、外套青缎马褂的中年人忽然道:“那囚车里的囚犯可不是神偷一枝梅么?”
旁边一位小个子笑应道:“你可是同他一起做过贼?怎么识得他的相貌?”
中年人道:“老弟,你是刚从外地来的,不晓得京城的事情。前半年北京城里城外到处都贴着此人的缉捕影像,悬了千两黄金要捉拿的,怎么会不认得?听说他盗了一件外国使臣敬献给皇上的稀世巨宝。所谓血珊瑚、黑狐皮、翡翠瓜、雀卵明珠等,虽说亦是异宝,不过是难得之物,算不得一等的珍稀,只有这东西才算得上是世间罕物,大内奇珍。可惜还没敬献给皇上就让这一枝梅给盗了。”
“莫不是那使臣吹牛吧。咱大清什么宝贝没有,还比不过番邦异国的?”
“兄弟莫要不信。可巧,我大哥就在理藩院任堂主事,亲眼见过这物事。那宝贝唤作‘鬼工球’,取鬼斧神工的意思。该球取自天然巨骨,不知是何怪兽。骨分内外五层,皆被打磨成球状。每球周身百孔,最里一只球为实心,颜色丹碧粲然,其外四球则洁白无缝。以金簪自孔中依次拨之,则内中四球圆转活动,日夜不歇,可谓精巧绝伦。虽有离娄、公输,或亦不能施其心目啊!”中年人说到得意之处,嘴中啧啧有声,脸上颇有艳羡之色。
旁边一个秀才问道:“既是如此神异瑰宝,必是防范严密,如何就能让一枝梅盗去呢?”
“这一枝梅乃江南独行大盗,常在江浙出没。人称‘天下无双手,人间第一偷’。生得身材小巧,柔若无骨,行走倏忽如风,着靴能作壁上行。在江南作案,专偷富户,得了手,就画一枝梅花在壁上,所以人称一枝梅,但从来没有人晓得他的真名字。一枝梅不知什么时候听说了京中有这个宝贝,于是赶到京城将此宝盗去。本来是隐秘无踪的事,但一枝梅偏要托大,仍画了一枝梅花留在粉墙上,所以露了踪迹。乾隆爷闻之大怒,命刑部、顺天府限期追查,顺天府花重金请了高人来捉一枝梅,虽然未能觅得一枝梅一点踪迹,却不知怎的晓得了一枝梅的真名,最后在苏州城东玄妙观访得他已出家做道姑的老娘,立刻就锁拿到京。一枝梅虽然十二岁离开母亲,二十多年未曾相见一面,只是偶尔偷偷藏些银两在他娘的床铺衣柜之中,但一点孝心却是从来未曾泯灭的,所以一听说老娘被捕,立刻就来京投了案。”
秀才点点头道:“毕竟是判了徒刑,罪不至死,今后凭着这一身好手段,在边疆赚些军功,得个功名回来,倒也算成全一枝梅那一份孝心。”
“哼。”中年人冷笑一声道,“一枝梅人已经废了,哪里能上阵打仗赚军功?”
小个子正听得入迷,急忙道:“这是为何?”
“因这个盗案涉及外方贡物,十分重大,乾隆爷下了圣旨要刑部尚书与顺天府尹一起会审,务必审出赃物所在。但一枝梅口硬得很,虽身受重刑,打死不说赃物所在。审了一个多月,最后判了军流新疆伊犁,永不许回籍,除非说出赃物所在,方允回乡。因他一身的好本事,怕他路上逃了,或在新疆与边境匪人勾结做出事来,不好收拾,所以将他脚筋挑断,弄成了个废人。”
小个子叹气道:“虽是异宝,无当于用,不过奇技弄巧之物罢了,何苦为它作践自己。”
“得之可保一家十代之富贵,怎说是无当于用?再说,一枝梅入狱后,他娘回到玄妙观不久就死了,一枝梅也是负气之举。只可惜这样一件异宝却从此埋没民间,不知何时方能重见天日。”
几个人闲说罢,又去看那囚车。那押着囚车的队伍已经向西出了阜成门,化进了蒙蒙烟雨之中,再也看不到了。
十五年后。
乾隆五十八年,秋。浙江西部开化县辖下的一座古镇。
“笃笃,铛——”远处谯楼上响起二更的更点声,悠悠地飘过来。月黯星稀,一层无际的薄云将天地隔开,小镇街巷里显得格外晦暗。只有江丽镇大户乔家门前的两点白灯笼在瑟瑟秋风中摇曳着,如鬼火般跳跃,白幔帐围起的高墙反着凄凄的光,显出几分凄凉,几分惨淡。
一顶宽敞的四人抬蓝呢官轿在乔家门前停下。轿中人刚刚走出来,一股旋风骤起,将地上厚厚一层纸钱扬得高高的,如千只白蝶盘舞,又直扑到众人身上。随轿伺候的家人急忙走上前,一边帮那人拍掉身上的纸钱,一边轻声道:“大老爷,这里好阴的一股鬼气啊。”
那人微微笑道:“不妨,心中无鬼,便沾不上邪阴之气。况这家刚刚逝去的主人又是位德高望众的乡绅,哪里来的鬼气?”
正说着,一位穿着天青色马褂的领路人已经走上台阶去,轻叩了几下门环道:“开门,开门,我将知县大老爷请来了。”
过了一会儿,黑漆大门吱呀呀的开了一条狭缝,一张白生生却布满皱纹的脸探了出来,看了看那人道:“是韦七啊,武大人和老夫人都吩咐过了,知县大老爷来了就开中门径直迎进去,不必通禀。”一边说一边从那缝中闪出来,走到知县大人面前行了礼道:“张大老爷,小的是乔家总管,名唤布常。武大人已经在厅里候着了,请您跟我来。”
这位开化县的知县,名叫张问陶,字仲冶,号船山。四川遂宁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现年已经二十九岁了。这一年被任命为此地七品知县,他刚刚才上任三天,便收到在江丽镇处理乔家丧事的京官武北文的帖子。
张问陶头一次听说武北文的名字,从帖子上的落款看,此人的官职是通政使司五品汉官参议。武北文递给张问陶的帖子还附有一封书信,大意为:武北文与乔家主人乔吉士是从小到大的至交,亦是未出五服的远亲。武北文一年前丁忧回到江丽县,便经常找乔吉士下棋聊天。乔吉士已经六十多了,一直患有消渴症。今年初病情加重,竟然双目失明了,武北文便干脆住在乔家,每天陪伴乔吉士。乔吉士自觉身衰力竭,病体难撑,活不了多久了,就让武北文作见证,重新立了嘱书(遗嘱)。立下新遗嘱不久,便在八月十五辞世。但在昨天,乔吉士下葬之日,武北文送葬回来却发现遗嘱丢失了。眼看无法完成好友临终重托,武北文十分着急,赶忙命人关了乔家各门,不让任何人出入。但从昨日一直查到今日晚上,将整个大院都翻遍了,仍无一点线索,只好请新任的知县张问陶前来问案。
张问陶带着贴身书吏傅林与捕头沐清一跟着管家布常进了前院,看到两边跨院灯火点点,人影憧憧,依稀有嘈杂的人声传过来,与乔家殡丧的气氛十分不谐。张问陶问道:“这两边住的是什么人?”
布常回道:“回大老爷,这些人都是本县的乡绅故吏,昨日前来吊唁,因出了丢失嘱书之事,武大人吩咐任何人不得出入,所以都被困在这里了。”
张问陶恍然道:“昨日也是我上任的第四天,理当接受本地县乡名绅拜见,却白白等了两日,未见一个人影。原来都到了这里。”
布常道声惭愧,不敢再说话,引着张问陶等人向后院走去。刚进了二门,见一个穿着八蟒五爪袍套白鹇补服的五品官员迎出来,走近了才看清,那人身形胖大,一脸油光,但生得浓眉阔眼,面相颇正。张问陶猜到是武北文,急忙走上前去见礼道:“开化县知县张问陶见过大人。”
武北文虚虚回个礼道:“劳累老弟了。请里边说话。”
一行人进了后院书房,武北文吩咐人关紧门窗在外面候着,未等落座就急着开门见山道:“遗嘱之事,信中并未详呈。其实这个遗嘱立得就十分奇怪,所以惹出这些事来。”
张问陶道:“这里边又有什么曲折?愿闻其详。”
武北文叹口气,兀自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才幽幽道:“故友成瑞(乔吉士的字)膝下无子女,因怕逝后亲戚为家产纷争伤了和气,所以早早立下遗嘱。但他先后立了两份遗嘱。第一份遗嘱的大概意思是:这座大宅子和他在江丽镇的一千两百亩地都归其大妹所有,他在开化县和外县的生意店铺全归其二妹和生意伙伴奇奈天。成瑞喜欢收藏古玩字画,这些年来积了不少名贵珍品,因为大妹夫史正安亦有此好,两人十分相宜,乔吉士又需要史正安生子姓乔,为乔家传承子嗣,所以将所有收藏全部赠与了他。这笔收藏品非常值钱,我听乔吉士说,可以抵得上乔家其他全部的家产。另外,还有一些小笔赠款,分赠给故友亲戚、义仆老奴等人。”
张问陶见他大大咧咧,也不让座,随便端茶,态度甚是轻慢,想他是因着急而忘了礼数,也不在意,径直问道:“武大人在给下官的信中说,乔成瑞的第一份遗嘱是今春写好的,那第二份遗嘱又是什么时候立下的?”
“新遗嘱嘛——”武北文露出一丝不解的神色,“这就颇有些神秘莫测了。二十多天前,就是八月初三,乔吉士突然告诉我他要重立遗嘱。待将家里人召齐后,又叫了两个证人,连我一共三个见证,由我执笔,将新遗嘱全文写就。新遗嘱其文大部分是照抄原来的那份,只有一处变动:他叫我把原来归史正安继承的收藏品改给了另一个人。”
“咦,改给了何人?又是什么缘故?”
“事情就怪在此处,他只让我把那地方留下空白,准备填上新的名字,却并未说明是给何人,声言到时自然知道,昨日出殡之前,我到乔吉士的暗室看了看,放遗嘱的箱子还好好的在那里。出殡归来,我想该是揭开这个谜底的时候了,却发现遗嘱连同盛放它的箱子都不见了。可见这第二份遗嘱,其中大有问题。”
“大人昨日第一次看那箱子是在何时?”
“大约是出殡前约小半个时辰。”
“我听说乔成瑞生前温良恭俭,德高服众,交友甚广。这一回为了吊唁,许多人连我这个新上任的县官都顾不得拜见投帖了。想来昨日殡葬之时必是人流不息、事务繁杂,恐怕是有人趁乱偷藏了遗嘱吧。”
“不会,不会。”武北文连连摇头,“遗嘱是放在一个小锦盒里的,约有一本书大小。但锦盒外又包了一层两尺见方的铁盒,铁盒又放在一个用玉石琢成的石箱里,外面还套了一个大黄梨木箱。每层都有暗锁相扣,十分严密,箱子十分大,有一臂宽,半人长,而且十分沉重,没有两百多斤的力气,是不能搬动的。若是箱子被撬,遗嘱还有可能被偷藏,但这一回却是连整个箱子都不见了。偌大一个箱子,想趁乱拿走是绝不可能的。
“而且,出殡的时候送葬的人全都穿了孝衣,排着行列前行,一眼就可看得分明。即使是有人将箱子偷藏在送殡的车里,但将这么一件又大又重的东西传给外人亦是不大可能的。我发现遗嘱丢失后,立即命人封了门,任何人不得出入。凡是进过乔府大院的人,现在都还在这里。
“即使是留在家中的守灵人也没有可能将箱子转移出去。送殡时,乔家六个门都有守门的,都说没有看到有人携大行李出入。况且乔家葬礼隆重,光灵棚也扎起两丈高,许多百姓都挤在门口看热闹。若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将箱子拿出来,又不让人看到,恐怕做不到。我命人在家里细细搜寻,从昨日下午直到今日入夜,各处都翻箱倒箧地寻遍了,却一点下落没有。”
“下葬时,还有谁留在家中?”
“乔吉士的二妹因哭晕过去几次,身子发软,行不得路,便留在家中。剩下便是几个家奴,都是跟了乔吉士好多年的老人。”武北文又喝了一口茶道,“我想,遗嘱的下落,不外乎以下两种可能:第一,是藏在这座院子的某处。但我已经关闭院门搜查了两日一夜,将全院仔细搜过了,一个角落都未放过,并未发现装遗嘱的箱子;第二,送葬的人或是留在家中的人将箱子偷偷转移出去了,但箱子庞大醒目,来往人员众多,也没有机会转移。这么大的一个物事在众人眼皮底下不翼而飞,我实在是想不通。你说可不是一件怪事?”
张问陶微微一笑道:“武大人,依卑职之见,两种可能都被否定,那么只剩下第三种可能……”
武北文瞪大了眼睛催问道:“还有第三种可能?那是哪里?”
“藏在棺材里被运出去了!”
“啊,这怎么可能?”
“武大人,这次葬礼中,哪一件东西是离开了这所房子而又再没有回来,并且在发现遗嘱失踪之后从来也没有搜查过的呢?只有那口放着乔吉士尸体的大棺材!”
张问陶顿了顿接着道:“乔吉士的棺材一直放在卧室当中,放遗嘱的箱子也在卧室里。要想把箱子放到棺材中,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我在来的路上听韦七跟我讲,乔吉士棺木豪华阔大,十分气派,足可装下四五个人,要装这么大一个箱子亦非难事。棺材本身就十分沉重,足有四百多斤,抬棺要用十六人抬的架子,即便再添上这个箱子,也很容易蒙混过去。而下葬之前的最后料理,正是一阵手忙脚乱的时刻,盗贼不难乘此时机将箱子放进棺材里。”
“原来如此!”武北文不由得重新打量了一下对面这个年轻的县令,收起了方才的轻慢之态,忽地站起来道,“好,老弟猜得有理!我立刻带人掘墓起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