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传奇故事(上旬)》2011年第08期
栏目:本期读点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特务利用我中央领导人出国访问的机会,阴谋进行行刺的活动相当猖狂。1955年“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其目标就是针对周恩来总理的,虽然他们的罪恶目的没能得逞,但是却杀害了周总理的多名随行人员。
1955~1963年被我公安机关破获的台特谋刺我领导人案件计有17起之多。虽然,最后这些罪恶阴谋都没能得逞,但他们贼心不死,企图制造规模更大、行动更诡秘、手段更恶劣的暗害活动。
196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刘少奇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柬埔寨,受到隆重欢迎,鲜花招展,彩旗飞扬,热烈欢迎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可谁也不会想到,在此前夕,中国国家安全部门、柬埔寨政府与爱国华侨鼎力合作,及时粉碎了国民党特务预谋的又一次特大的暗杀行动计划……
1963年4月19日凌晨2点,北京长安街一片寂静。
一幢三层小楼坐落在高大的白杨树林的深处。在二层楼的东侧,玻璃窗透着灯光,在黑沉沉的夜幕中显得格外明亮。
值班员关奎章正在阅读敌情通报。他面前宽大的桌子上放着一排红、白、黑各种颜色的电话机,左手旁还放着一部老式的手摇电话机,这是一部专线电话。这时,专线电话机骤然响起了铃声。他知道这铃响意味着什么,急切地拿起话筒。
“喂,我是值班员关奎章。”
关奎章的心脏随着对方的声音加快了跳动,精神也紧张起来。
“请等等,我记一下。”
关奎章在保密本上记完了对方的通报,又对照电话记录复述了一遍后,问道:“文字材料什么时候送到?……好,等你们的文字材料。”他放下电话,望着只有他才能看清楚的字迹,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令他长长地呼了一口气。
这份情报是国民党驻南越西贡第三工作指导站站长廖时亮,发给台湾国民党情报局局长叶翔之的关于“湘江案”实施的具体行动计划,被我方截获而破译。
关奎章的心情稳定后,开始整理电话记录,将文字顺了顺,抄写了两份。一份报中央安全小组(国家领导人出访时临时组成的,组长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另一份报陈锋局长。
凌晨2点45分,电话铃把沉睡的陈锋局长唤醒。他还没有睁开眼睛,手已经拿起话筒,顿时睡意全消。
“好,我马上到办公室来。”
凌晨3点半,孔原部长已经坐在小会议室里,聚精会神地看着陈锋局长递给他的那份电话记录,看完后问陈锋局长:“刘少奇主席现在到哪里了?”
“印度尼西亚的茂物市。”
关奎章将沈树阳局长领进小会议室。沈树阳从皮包里拿出保密本,放在桌子上准备记录。这时,关奎章将文字材料递给陈锋。
“有新的情况吗?”陈锋问道。
“没有。”
孔原问关奎章:“报中央安全小组了?”
“报了。”
“马上送公安部,送外交部。”
“是。”
关奎章走后,陈锋开始汇报。
“湘江案”是敌人谋害刘少奇主席及代表团的行动代号。刘少奇主席出访前四个月,台湾国民党情报机构就获悉了。台湾国民党“国家安全局”是适应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全球战略需要,在调查局的基础上扩充起来的。该局主要负责统筹、管理内部安全事务及对外情报工作,是国民党特工情报系统的枢纽。“军事情报局”是由“国防部”保密局、“国防部”情报处发展而来的,该局主要负责对大陆的特工谍报工作。1960年末,“国防部”增设了情报室,主要负责向大陆派遣特务工作。这三大特务系统制定的“湘江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刘少奇主席的坐机上安装C4炸药,或定时炸弹,让1955年印度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空中爆炸的悲剧重演。第二,把坑道挖到公路下面,在刘少奇主席的汽车通过时引爆。第三,从楼房上投掷手雷。此计划实施方案已由台湾“国家安全局”批复。
孔原听完了陈锋的汇报后,思考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国民党制定的“湘江案”在哪里付诸实施?是在印度尼西亚?缅甸?还是在柬埔寨?二、这么严重的敌情,首先要验证真伪。准确地搞清敌人的阴谋,才能确保刘少奇主席和代表团人员的安全。时间紧,迫在眉睫。
陈锋将手中的文字情报送到孔原面前的桌子上,说:“从情报上看,敌人千方百计地要谋害刘少奇主席,‘湘江案’已经进入实施阶段了。”
孔原点点头说:“是的,目前要搞清敌人在哪里实施‘湘江案’计划,在印度尼西亚?在缅甸?还是在柬埔寨?”
“在柬埔寨的可能性大。”沈树阳手指着墙上的地图说,“因为金边的一号公路直通南越的西贡,五号公路直通泰国,铁路直通泰国首都曼谷。西贡和曼谷都有国民党使馆。策划这样规模的‘湘江案’,投入的人不会少。”
陈锋补充说:“在柬埔寨上层人物中,有一派是亲美的,警察总监朗诺就是一个。”
孔原指着桌面上的情报说:“这份情报在没有得到证实之前,我们要把面想得宽一些、周到一些,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经过反复研究,孔原部长最后做了三项决定:一、派沈树阳速赴柬埔寨,协助使馆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派一个处长赴缅甸。二、使用各方面的“内线”力量,要准确无误地把敌人的“湘江案”搞清楚。三、机关24小时值班,传送各方面来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