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30000000002

第2章 美丽的邂逅

人们总爱用时间的长度,去衡量感情的硬度,却常常忽略了爱情最初建立的第一块石头,忽略了时间所承载的两人生活。结婚60年,被喻为钻石婚,表明两个人的爱情始终不渝,经历了如此之久的时间检测。其实,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外部判断。

60年前,当田敏和徐棠——这两个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刚刚萌发时,历史就已注定,他们的感情从一开始,就必须拥有比钻石还要坚硬的品质,才能经受住比时间更加严峻的考验。

这一点,对徐棠来说,或许更为重要。

一切应该是从1946年初秋那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开始的:徐棠从观海二路53号的家里出来,与住在观海一路2号乙的田敏在街角相遇。这是一次美丽的邂逅。尽管他们两家住得只隔了一条街,也曾在某个场合见过面,彼此有所了解,只是没有单独接触过。这是第一次,只有他们两人在一起,面对面,相互倾谈……

那是一个血与火的时代,时局动荡不安,生活风雨飘摇,未来充满了变数,每一个关心民族命运的年轻人都面临着人生道路的抉择。在这样一个宁静的秋日,两个彼此相悦的年轻人都能说些什么呢?

徐棠的心也许还沉浸在半年多以前那个流血的夜晚。

1945年12月16日晚,徐棠、费筱芝、郑荃等6名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从各自的家中出来,走上街头,张贴反甄审的标语。这几个青春刚刚开始的教师和学生,当他们走出家门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即使他们的父母,也不会料到,今夜,他们当中将有人永远不能再回家!

他们太年轻,不知道政府的强大和专横。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他们曾经对政府充满了信任和期盼。可是抗战胜利了,沦陷区成了恢复区,恢复区的毕业生和在校生却被国民党政府视为伪学生,一纸强制性的《恢复区各县、市小学教员登记甄审训体办法》,他们就要被甄审和被训练。不然,不得任教,不能报考大学。面对带有侮辱性的甄审,青岛和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师生一样,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甄审运动。

个性独立、追求正义的徐棠理所当然地成了组织者之一,她在广州路小学当教员,让她无法忍受政府规定的,不仅是失业威胁,还有它的不公正,它的精神歧视和政治专制。

这是一个寒冷的夜晚,凛冽的海风从不远处的海面上吹来,不多一会儿,他们全身就被冻透了,可年轻人的心依然滚烫火热。连日来,建立师生联谊会,商讨对策,去政府请愿,与教育局的官员谈判……这些第一次走向社会,以和平方式争取正当权利的年轻人,情绪高涨,斗志昂扬,每时每刻都处在为民主而战的激奋当中。青岛市教员学生联谊会部署,今天晚上,要把反甄审的标语贴在市区的主要街道。已近半夜12点钟了,六个人分为两组,绕着市政府周边,分头贴完了几条街道之后,来到莒县路路口会合。他们发现刚贴出的标语就被特务撕掉了,街口有警察在巡查,气氛非常紧张。自运动开始以来,还没出现过这种情况。大家有些忐忑不安,商议决定按原路线贴完手中的标语就回家。徐棠这一组顺着原路回去了;费筱芝、郑荃、丁日昕三人沿湖南路一边走,一边贴标语。当走到江苏路路口时,只见两个警察迎面走来,看到他们手里拿着纸张和糨糊桶,便厉声喝问:干什么的?就在他们不知如何应对时,贴着墙角的费筱芝突然闪身拐过路口,向江苏路跑去,一个警察紧追了上去……郑荃在多年以后的回忆录中写道:“霎时间听到一声枪响,接着又是一声枪响,只听费筱芝大叫一声,声音异常恐怖凄惨。”

青岛文德女中年仅20岁的英语女教师费筱芝倒在了江苏路小学的门口。一颗炸子炸开了她的股骨,如花的生命随着鲜血急速流淌遽然逝去……

今天,在网上,我们可以找到费筱芝生前的照片:永远不会变白的秀发;永远不会苍老的容颜。凝视着这青春洋溢的脸和一双清澈纯净的眼睛,你无法把这个文静姑娘同恐怖的夜晚、残暴的枪声、凄惨的尖叫联系在一起。

徐棠一生也忘不了第二天凌晨那急促的敲门声,一个神色惊惶的同学站在门口告诉她:费筱芝被开枪打死了!

这怎么可能?这样一个温和柔弱的女子怎么竟这样被杀死了?她只不过是作为一个公民在向政府表达自己的看法!

费筱芝被杀震惊了全国!鲜血染红了这个年轻女教师的青春年华;鲜血惊醒了徐棠的心:国民党政府已经成为一个害怕人民,与人民为敌的政府!面对淋漓的鲜血,徐棠心中充满了悲愤,充满了对正义公平的渴望;就在这一刻,她从信赖政府依靠政府,坚定地转向了反政府的立场!

组织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为费筱芝守灵;召开追悼大会;旁听对凶手的审判……当激烈的活动结束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时光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可是徐棠的心已经回不到过去,费筱芝那张年轻而沉静的脸总是在她的眼前晃动。因为参加反甄审,徐棠被学校解聘了。在那些愤懑悲痛的日子里,徐棠开始进入一种等待。无奈之下,等待是唯一的力量,耐心等待,等待着有变化发生。她再也不愿意像以前那样平淡而自足地生活下去了。

徐棠生长在一个经济不富裕的职员家庭,与世无争的父母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培育儿女,教导徐棠和她的姊妹们在乱世里独善其身。他们或在学校教书,或在银行做职员,尽管收入微薄,却都安分守己,平和度日。唯独徐棠不甘于这样生活下去,她特立独行,性格率真反叛,执着地追求着属于自己的人生。这注定了有一天她将给这个平静的家庭带来巨大的不安。

1946年的徐棠,还不知道在她将要选择的人生道路上充满了艰险、坎坷和诸多磨难,这些属于她的日子都还没有来临。她年轻美丽,充满憧憬,富有自信,周围不乏热烈的追求者,但没有一人能真正打动她的心,直到有一天,田敏出现在她的面前。

按今天谍战剧中主人公的形象标准,来挑选特工人员,田敏显然不能入围。他相貌普通,个头不高,行动也不敏捷,说话不紧不慢,做事慢条斯理。如果不是眉宇间流露出一股刚毅果断之气,让人感到他那种气度不凡的特质,你很难相信他的传奇经历。

站在徐棠面前的田敏虽然只比她大一岁,却已有着丰富而传奇的经历了。徐棠早已在同学和朋友中间听到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几个月前,在和朋友打乒乓球时,朋友介绍给她看:一个穿着美式便军装的年轻人站在边角上静静地观看着比赛,他就是田敏。

几天后,朋友又悄悄对她说,田敏去解放区了。

在这个秋日宁静的上午,在这条幽静的街道上,他们不期而遇了。尽管两个人是第一次说话,徐棠却觉着自己好像与田敏相识多年了,她第一句话就问:你怎么回来了?

1943年初春的一个晚上,正在青岛礼贤中学读高二的田敏瞒着父母,离家出走了!天生叛逆的田敏试探过父亲,露出他要去大后方的念头。父亲坚决不同意。田敏暗暗作着准备,以父亲的名义到父亲投资的工厂支取了400元钱,又带上两块手表,可以在路上变卖。害怕被父母发现,吃完晚饭,田敏装作出去逛街的样子,空着手出门,直奔火车站。按照约定,同学谭铸新早已在站口等候。一会儿,妹妹把行装送到了火车站。

列车在暗夜中开动,两人兴奋不已:终于脱离沦陷区,不再当“顺民”了!谭铸新是田敏初中最要好的同学,两个人曾在课堂上用日文一起嘲笑日本老师是一头猪。后来,田敏上了高中,两人就不在一起了。有一天,心情郁闷的田敏在栈桥遇见谭铸新,说起骄横的日本人,说起无法忍受的亡国屈辱,两个人热血沸腾,越说越激昂:走,到后方去,参加抗日!

他们坐火车从胶济线转津浦线,走陇海线,到亳州。在亳州下车,黄泛区汽车不通,他们徒步走了四天到达洛阳。在洛阳战区学生招待所,谭铸新加入了国民党部队的抗战宣传队,与田敏分手。田敏的目标是去重庆,考军校,上战场!

在从宝鸡到重庆的长途客车上,田敏引起一对夫妇的注意,夫妇俩40岁左右,女的秀丽端庄,男的温文尔雅,一派学者风度。交谈中,田敏说要到重庆去考军校。男的说,上军校干什么,好男不当兵。你去同济大学读书吧。校长丁文渊我认识。他摸出一张名片,在背面写道:文渊兄,此介绍侯君,从沦陷区来,是学德文的,望予以关照……

田敏翻看名片的正面:赖链,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西北联合大学校长。

既定的目标决不改变,田敏没有听从这位著名学者、日后成为国民政府教育次长赖链的好意劝告,他没有去同济大学找丁校长。来到重庆后,他把赖链的名片当作介绍信,递给了国民党航空委员会的考官,赖链成了田敏报考空军航校的证明人。1943年12月田敏如愿以偿地进入军校,成为一名空军学员。

一年半以后,田敏被训练成一名可以放单飞的空军飞行员了。

这期间,他先是与一百多名学员在昆明进行了半年培训;1944年6月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接受美国教官的飞行训练;11月,经考试淘汰,剩下的包括田敏在内的90名学员,作为抗战时期到美国受训的中国第13批飞行员来到了洛杉矶。

半年后,即将毕业时,命运戏剧性地在田敏的人生道路上立下了一块转向牌。一天,在餐厅就餐时,性格刚烈的田敏打了一个无端凌辱他的轰炸员。看似偶然事件,实是田敏积蓄已久的爆发。自到重庆后,田敏内心的失望就日益加增,他所耳闻目睹的同他原先在沦陷区想象的大不一样。空袭警报声中,照样灯红酒绿,一片歌舞升平。和他一起来美国受训的同学中,有不少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孩子,这些高干子弟好像是来美国度假似的,兜里有花不完的美金,买通了教官,晚上翻墙出去参加舞会……难道将来就要在这些人的指挥下作战?田敏心中非常郁闷。

违反军纪被关禁闭,引发了同情他的学员们罢课、罢食。上面派人调查处理时,发现了田敏在日记里发泄了大量对国民党政府黑暗腐败的不满言论。原本一件小事酿成了政治事件。

1945年6月的一天,田敏被押上一艘运兵舰,回国接受军事法庭的处罚!

船还航行在太平洋上,传来了日本投降的消息。白白上了两年的军校,未能为国征战沙场。这样的结局,真是无从预料,田敏心里充满了遗憾!

一扇门关闭了,另一扇门必会悄然打开。只是不知道,这扇门的后面通向哪里。田敏回到重庆,在军法处看守所短期关押被释放,他彷徨不知向何方去。此时,竟然是两本小册子,打开了田敏人生中另一扇门: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朱德的《论解放区战场》。

这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张治公送给他的。

田敏刚到重庆时,曾住在流亡学生宿舍,与张治公等人朝夕相处三个多月。两年后,田敏到西南联大再见到张治公时,他已经是中共地下党员了。

两本小册子改变了田敏的一生。尤其是《论联合政府》,让原本在他心里只是一个模糊概念的共产党清晰起来。“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文章里所描绘的无比美好的愿景,说出了田敏的心愿和追求。他认定,能够给中国人民带来美好前景的只有共产党。

田敏决定奔赴延安,走到中途因故而未去成。1946年7月漂泊了3年的田敏辗转回到青岛。母亲告诉他,弟弟侯健民已是“八路”,正在解放区。8月底的一天,田敏和山东大学的赵劭坚等一行6人,在侯健民的带领下,进入胶东解放区。在五龙县(后划归莱阳县)的一个小山村里,在一家农户,田敏见到一个身穿“二尺半”大黄褂子,外貌却很儒雅的人,他就是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宋子成。

一见到共产党的领导,田敏就提出要入党,他认为同入国民党一样,填一张表就行了;接着又提出要去“八路”设在佳木斯的空军学校当教官;再不然就留在解放区参加革命。宋子成说,你们年轻人,思想一进步就要到解放区,国民党正准备打内战,有很多地方需要你们。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和培训,宋子成派遣田敏和侯健民返回青岛,建立了侯健民地下情报站。情报站就设在他们父母的家里——观海一路2号乙。

父母完全清楚自己的孩子在做什么。田敏的父亲侯芝庭是同盟会会员,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1912年,孙中山从济南乘火车到青岛,在高密站停留,会见时任高密县高等小学堂堂长的侯芝庭,将亲笔题书“高密县同盟会留念”的照片赠送给他,并应侯芝庭要求留下了“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这句流传甚广的训示。

北洋政府时期,侯芝庭曾任京兆养济院院长、宛平县和涿县知事,又在山东即墨县、禹城县先后任县长。“七七事变”后,他带着全家逃避战乱,辗转来到青岛。敌占时期,侯芝庭拒任伪职;抗战胜利后,他看透了国民党无可挽救的腐败,不再与其合作;1946年8月,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侯芝庭有12个子女,其中有4个孩子参加了地下党。他和妻子十分清楚孩子们肩负的使命和面临的危险,他们无所畏惧地与孩子们站在一起。

凭着父亲的社会声望和参加空军到美国受训的经历,1946年9月,田敏成功地打入了青岛警备司令部,在参谋处情报科任上尉参谋。

在那个宁静的秋日上午,由于可知的和隐而未知的原因,田敏和徐棠在各自走过了一段人生之路后相遇了。听到徐棠的问话,田敏毫不顾忌地用宋子成的话回答她:革命不一定在解放区,在城市也一样革命。徐棠似懂非懂地听着这些话。在那一刻,两个人的心里都涌动着相同的感觉:面前这个人,将是自己一生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伴侣。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好的杂文

    世界最好的杂文

    本书从世界各国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70余篇经典之作,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同时,在体例编排上,通过“作者简介”、“佳作赏析”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让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理性思考,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

    一部一个人的文学史,一部中国版的《人·岁月·生活》。中国作协原副主席、“改革文学”代表人物、著名作家蒋子龙首度回首半生,向读者讲述一个惊喜和意外迭出的时代和文坛,讲述一种人与文互相缠绕的宿命。 全书共分“文学与事件”“记忆与议论”“创作与反思”“交流与反思”四章,在对20世纪到21世纪初的作家命运、写作、事件、现象的回忆中,揭示一个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激情与幻象。
  • 心生愉悦

    心生愉悦

    本书是一本行吟散文集。这些年来,作者走过很多地方。作者一路走一路看,活泼泼地借景抒情,表达着自己即时的感受,然而文字时常浸着诗意。
  • 幕后珍闻

    幕后珍闻

    当您在舞台前或者银幕上,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时候,本集报告文学想告诉您:幕后珍闻——《中国革命之歌》诞生记。
  • 薄命是红颜

    薄命是红颜

    历史似乎只是由男人写就的,女人们偶尔参与其中,身影也往往被夹在了缝隙中成了—枚标本或书签。《薄命是红颜》选取了近20位历史上的女 名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 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 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
热门推荐
  • 寺内

    寺内

    本书为中短篇集,收录《寺内》《蟑螂》等十四篇小说,每一篇都有新颖的题材与独特的表现方式,风格别具,创新意图显明,其中不少屡进作者自选集,有些更入选文学选粹、辞典、精读文库或语文、文学教材。本版依据台湾幼狮文化公司期刊部1977年1月初版本,除正文外,收录作者手迹照、相片、附录(五篇评论的全文或节录)。
  • 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通过最新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将每一个工作流程以最清晰、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得到最实用的工具。制度范例从现实工作中的细节入手,对每一项工作环节都作了切合实际的论述,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具有可操作性的考评依据和培训蓝本。
  • 刺客列传 秦乱纪

    刺客列传 秦乱纪

    《刺客列传》讲的是三个刺客的故事,分别是曹沫、专诸、荆轲。曾经有人说过:如果让他选择一个理想的生活时代,他就选择春秋战国。因为那是一个个性突出、充满浪漫色彩的时代。浪漫的时代,一切事情都会变得很有情调,很有戏剧性。这三个刺客都很有名,如果说到刺客就不能不提到他们。尽管这三个刺客出身不同,动机不同,手法不同,甚至结局也不同,但他们都是刺客中的典型人物,连太史公都在《史记》中为之立传,就算是刺客中的三个代表吧!《秦乱纪》讲的是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天下混战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内在矛盾。
  • 白雪红灯笼

    白雪红灯笼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

    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

    那些在艰难时刻陪伴我们的人,就是照进我们生命里的光。这是一个关于勇气、陪伴和如何认知这个世界的故事。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安娜只有七岁,但更坏的消息是,安娜的父亲被德国人带走了。在安娜艰难无助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神秘的“燕子男”。他像安娜的父亲一样能说多国语言,甚至还能和燕子交流。他向安娜表演了一个奇迹,将燕子引落在自己的手指上。这个神奇之举让安娜忘记了悲伤。燕子男决定带安娜离开,行走在被战火摧毁的原野上,躲避战争,并陪伴安娜慢慢长大。
  • 难岁篇

    难岁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我在异界当老大

    网游之我在异界当老大

    开局一手机,小鸡变飞机!主角是菜鸡,无奈哭唧唧!我要吃烤鸡,我要打灰机!【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打赏,谢谢大佬!】
  • 不灭龙丹

    不灭龙丹

    一个卑微的生灵,懵懵懂懂度过十八年,在他为生计担忧之时,一次偶然的机遇,获得至宝大帝舍利,从此踏入一个光怪陆离的修仙世界!入宗门,踩小人,报血仇,屠戮天骄,一步步走上巅峰!身怀惊世至宝,寻天材,觅地宝,成就无敌仙途!
  • 呆萌丫头修仙记

    呆萌丫头修仙记

    她——绽清清,本是落花庭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丫鬟,却不想阴差阳错地背负起了保护人界重任。花花世界,何其不有。仙路慢慢,绽清清披荆斩棘,偶遇的妖男美男腹黑男不计其数,更有各路萌男暖男保驾护航。可是,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小丫头毅然决定——帅哥三千,只取一瓢!“大叔……大叔你要干嘛?”“我要干嘛……你擅闯我的冥神殿,我应该问问你要干嘛才对!!!”“可是……我,我只想想找个东西……”“找东西???先把你吃干抹净再说!!!”
  • 夫人狠威武

    夫人狠威武

    据说十三公主丑颜,日日以薄纱覆面,从不曾在人前显过真颜。据说天子并不喜这个女儿,她不得父皇母后的宠爱,在皇宫之中空有个公主的名头。据说因为是可有可无的处境,兄弟姊妹也都是变着法子,日日不整治打骂她,便是浑身不舒服。当一个从现代世界穿越而来的特工,成为了这个拥有着世上所有卑微的公主。当那狠辣睿智的灵魂到来,一场计划之中的假死,巧妙地偷龙换柱后,整个皇朝,将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公主……”“不好意思,请叫我越宫主。”旁边男人却是霸道一搂:“叫她教主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