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7800000002

第2章 从钢琴协奏曲开始(2)

他从德国汉诺威辍学归家,这一举动够惊世骇俗。他只差几个月就可以拿到文凭了,至于他为何不等拿到文凭,就匆忙回国这个问题。成了当时钢琴界的一个谜。听一位朋友说,在上海见到沈文裕父亲时,曾直截了当问过他。他父亲答道:“如果不及时回来,我们的家庭就像在悬崖上。要这样下去了。”他将手做出一个翻下去的样子。

如此说来,沈文裕的归来,使一个处在分裂边缘的家庭重归于好,这也是好事。但,从另外一面来看,沈文裕已经付出了那么多,他们的家庭也为之付出了那么多。提前退学,怎么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沈文裕多次在国际比赛中显示了超众的才华。他在汉诺威跟凯沫琳学习期间。这位德国教授就很惊讶沈文裕的才华,更惊讶他的思想观点。经常在上课时,这个中国学生跟他辩论。而且,这个学生张口闭口都是尼采哲学。他不明白。这个学生在十二岁出国时,他的父亲为什么别的礼物不送给他,偏偏送给他一本尼采的哲学,并且告诉儿子。好好看看吧,将来会有用的。莫非这个有用,就是让儿子专门拥有了跟老师辩论的本领?

凯沫琳在辩论不过沈文裕的时候。常常会无奈地耸耸肩,他说沈文裕的脑袋里有个妖魔,而他有责任将这个妖魔给掘出来,挽救他。沈文裕说。凯沫琳直到最后也不相信他真地会走。他以为只不过是说说玩儿,或者是为了吓唬他的。届时,当他真正走的那一天,那个德国老人呆了!他还派人去机场看一看,看他沈文裕是不是真走。因为这在他教学生涯中,从没有发生也绝不会发生的事情。他为此非常惋惜。他对沈文裕的天才非常赏识。学校举办过“视奏新谱比赛”,先给你一份新乐谱,给你大概一分钟的时间准备,也就是让你大概扫一眼乐谱。就按照谱子弹奏,看谁演奏得最完整。结果,沈文裕以绝对优势夺冠。他自己说,其实他觉得那份谱子太简单了,并不以为然。可是,对于别人却是个不可理喻的事情。人家认为沈文裕凭借着和导师凯沫林教授的关系,肯定事先知道了有了准备。为了能够让所有的人都口服心服,证实他的才能是与生俱来的。凯沫林教授还特别说服了沈文裕,让他接受了一次针对他的大脑进行的“科学实验性”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他没有作假,证明了他的记忆力是惊人的。

沈文裕还去美国参加了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大赛,并夺取第一名,奖金五万美元。获得这个大奖,将有演出合同,据说还可以在卡耐基音乐厅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这是任何一个钢琴家都梦寐以求的。郎朗头一次在卡耐基音乐大厅举行个人独奏会时。他的父亲喜气冲天地在电话中对我说:看一个钢琴家是不是世界有名了,就看他能不能在卡耐基音乐厅搞独奏会。随后不久,李云迪也进了卡耐基音乐厅,如果沈文裕再一次走进那里举办独奏音乐会,那么,他就是第三位著名的中国青年钢琴家了。

2005年的沈文裕状态极佳,可以说青春大放光彩。他到上海音乐厅演奏,赢得满堂喝彩。网上有文章评论他的演出如同大把大把往台下抛黄金。让他弹什么,他就弹什么,每弹一个曲子就光芒闪闪,他好像抬手之间有的是黄金往台下抛,只要你鼓掌,他就会给你:“我还有。还有……”

听说上海音乐学院打算让他做驻院钢琴家,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后来这个事情没有成行。据说是沈文裕的父亲没有同意。

沈文裕的父亲年轻时是个诗人。从他的眼神中。透出特有的敏感。他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外做事,基本上也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系。他每天只是面对一台电脑炒股票。他曾经开游戏厅成为千万富翁,可是现在,他安贫乐道,等于退守一隅。而他的这种思想如果影响了正在走向辉煌的沈文裕,可能不会有利于他的成长。

沈文裕回家后,深居简出。我去过他们家。那是在四川音乐学院附近的一个旧楼。楼道挺黑的。砖混结构,房子也很简陋,几乎没有装修,还是水泥地面。沈文裕住的小房间里,安放了一台三角琴,那台三角琴太长了。占据了屋子大部分空间,钢琴尾巴顶到了墙边。而他的床尾,就只能在钢琴尾巴下面空档里。就是说。他每天睡觉时,等于一半身子处于钢琴覆盖下。如果将此比喻成一个洞的话,那么,他有一半身子是要钻到“洞里”。

中国家长为了孩子成龙成凤,不惜做出巨大牺牲。听沈文裕的父亲讲述他到德国探望妻子和儿子的经历时,他受了那么多的苦,那么多的委屈,这些发生在他们家庭的故事是可以写成一部感人至深的书的。用他的话说。如果再在德国汉诺威呆下去,他们这个家就算完啦!权衡之下,他宁可让儿子辍学回国。在中国掀起钢琴狂热的二十几年里,因为孩子弹琴而导致夫妻两地分居,最终造成家庭破裂的已经并不稀奇。而即使尚未家庭解体还在维持的,也属于勉强维系。要孩子前程还是要婚姻,这是困扰人们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

我曾问过他,对于这种选择是否后悔?他说,关键是看沈文裕的感觉。

沈文裕的感觉:轻松,自由。一切烦琐之事都由父母打理。他坐在沙发上,微笑着瞅房顶。房顶有一道光线,他的目光与那道光线相映,有种十分投入的超俗感。关于他是不是应该回国,国外好还是国内好,他的父母各执己见。甚至在父母为此争执不休时,他倒是表现出一种少有的快活。偶尔,他还会插几句,等于添油加醋,煽风点火,于是,父母就会将争吵升温。这个孩子可能感觉父母吵架很好玩。据他母亲说,他在德国就是这样,希望看父母吵架。一旦吵起来。他好快活。

沈文裕一家回国后。父母情绪平和下来。外表看去。这个家庭平和朴实。怎么也不会想到曾经的狂涛巨浪差点将这个家庭掀翻跌碎。钢琴给了他们甜美,钢琴也给了他们苦难。沈文裕活在钢琴之中。在家里弹琴更自在。每天弹钢琴弹累了,就跟父亲一块看碟。他们父子都喜欢看外国的大片儿。他们几乎每天都要看到下半夜两点多。次日上午十点多起床。吃完饭,再弹琴,再看大片。如此循环,日复一日。他也没有老师给他上课。一切曲目都是自己弹。偶尔,他原来的老师郑大昕过来给予一些指导。而且,他还没有正宗的经纪公司和经纪人。目睹这样的生活,我很替沈文裕担心。他会不会因此而影响他的前程?他选择了不断参加比赛,通过比赛学习与交流,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听说他在香港的比赛非常精彩。格拉夫曼很赏识他,希望沈文裕能够跟他去美国克蒂斯学钢琴。但是沈文裕说他没有同意。还有上海音乐学院欲请他做驻院钢琴演奏家,这又是多么好的机会,但是,他仍然自己放弃了机会。据说,原因还在于他父亲。他认为沈文裕自己是不能去国外的,他生活上无法料理自己。他已经二十多岁了,居然离开父母还是无法料理自己的生活。一个人的一生会有多少机会给你?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机会,你都放弃了,多么可惜!

沈文裕在国内的发展并不顺利。即使他不断去比赛,想以此提高影响力,却也受到了挫折。听说他在几个重大赛事中,成绩不够理想,如意大利的布佐尼钢琴比赛,还有著名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好像是肖邦比赛吧,第一轮就遭意外淘汰。可他还是去参加比赛。我也记不清那些比赛孰先孰后,只是知道他都去参加了。如香港的国际钢琴比赛,日本滨松国际钢琴比赛。还有美国克利夫兰国际钢琴比赛等等。他好像有了比赛瘾似的,只要是能够上台能够演奏他就达到目的似的。竟然不在乎名次和别人说三道四。我只记得2007年10月的厦门钢琴赛事,那是第四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沈文裕是18号选手。如果按广东人的数字预兆18的意思是“要发”,结果呢?沈文裕并没有进入决赛。我在现场倾听,被他的音乐深深感动。以前,我曾听过有人议论他技术出众却音乐不足,但是这一次,他的音乐光彩生动,感觉相当之好,尤其第二轮的曲目我认为比第一轮弹得更棒。那首舒伯特的《流浪者幻想曲》让我醉人他乡。遗憾的是,他的曲目还没有弹完就已经到了规定的时间。评委席上摇响了铃声,他只能中断比赛。一种不祥之兆霎时掠过现场。我担心他可能会落选。

等待很久的评委们,慢慢地从音乐厅侧面入场了,在一阵可怕的寂静中,赛会主席鲍蕙养宣布进入决赛的名单。她在宣布前说,她是非常不忍心宣布这个名单的,因为这意味着将会有一些选手又被淘汰出局。而这些选手又是那样的优秀。比赛,就是这样残酷无情。她当时的颤微微的语调,和女性特有的悲悯情怀让人感动,尽管如此,她还是“残忍”地宣布了结果。沈文裕落榜。很多观众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最难忘的镜头是沈文裕作为一个落选者,在台上与进入决赛的选手们一样地微笑着。接受着拍照。他甚至比进入决赛的选手们笑得更多更长久,那是超然的笑。也可以说是傻笑。但我的直觉,他是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只不过他的那种笑容对于常人而言,不免有些尴尬。

他好像完全不知道他的笑有着怎样的不合时宜。看着他那张不食人间烟火的脸上一直挂着那么无邪的笑容,直挂到僵硬还不肯退下台时,我的心酸楚无比……

网上各种说道都有,有的认为他被“黑”了,有的则认为他在退步。而他自己对比赛结果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别人在替他鸣不平时。他像在听一件跟他无关的事情。沈文裕毕竟是中国年轻钢琴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的钢琴人生对于深圳的钢琴学子而言,是会有借鉴作用的,而他的钢琴演奏所达到的水平,对于深圳的钢琴文化肯定会发生影响的。就是说,沈文裕这样获过国际钢琴赛事大奖的高水平选手能够到深圳来,参加深圳的钢琴比赛,对于深圳而言,确实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然而,对于沈文裕本人而言,他的参赛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盯着纪念册上的沈文裕,也只能默默祝福他能够赛出好成绩。深圳是个包容的城市,也是个先锋开放的城市,更是一个可以保护个性保护创造力的城市。在这样的城市举行比赛,相信沈文裕会有好运的。只要你能够充分发挥水平,就一定不会被埋没。

事实上,沈文裕确实跟深圳有缘。在2009年央视举办的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上一举夺魁之后,他被深圳大学聘为驻校艺术家。这是后话。

我关注的另一位选手是深圳当地的女孩左章。最早知道左章的时候。她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那时候我为撰写《钢琴时代》这部书找到但昭义,他给我提供的一张照片当中。就是他与他的几个学生在机场的留影。那是他们要出征国外参加钢琴比赛时在机场照的。那位细瘦的少年是李云迪,还有陈萨。最小的那个小姑娘,但老师标明为左章。他们成梯队排列。但老师个子暂时为最高。现在嘛,要是但老师与他的学生们排列照相的话,相信可能会完全倒过来了。

左章在40名选手中排序最后,应该是压轴的位置。我们不是常常说好戏在后边吗?何况这是她在家门口的比赛,天时地利人和,均对她有利,相信她不会辜负这座城市所望。

了解了选手们的情况,我翻到了评委页面。十一位评委当中。竟然有七个老外。波兰著名钢琴家帕拉契尼、柴可夫斯基钢琴大赛的评委会主席克莱涅夫,意大利的安德鲁·伯纳塔,他是被很多大师级人物称作“最后的真正的浪漫主义钢琴家之一”。这几位是我听说过的国际钢琴界重要人物。其他几个没听说过。四位中国评委耳熟能详。陈宏宽是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听过他的大师课,也听他弹奏贝多芬106。他讲大师课时特别受欢迎。吴迎是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就凭这个位置就已经具备当评委的条件了。何况他的父亲还是吴祖强。可谓名门之子。还有一位评委是来自香港的李名强。他跟傅聪他们应该是同一时代的钢琴家,他也是上海人。他无论是演奏还是教学,都是国内屈指可数的人物。

在慈祥温馨的评委会主席周广仁照片之后,我看到了但昭义。周广仁真是倾心帮扶弟子但昭义,而弟子但昭义也真是对恩师感念有加,尊重备至。这对师生间的几十年的友谊,不仅感动着中国钢琴界也在感动着世界的钢琴界。

还有两个重量级人物:约翰·乔丹诺和阿格里奇。前者是范·克莱本钢琴比赛的主席;后者是当今世界最天才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阿根廷人。没看过她的演出却买过她好多光盘,她那具有男性化的键盘技巧无与伦比,她指尖的灵动飞扬简直鬼斧神工。自从她摘取第7届肖邦大赛桂冠之后,她的影响力就是世界性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魅力有增无减,她无可争议地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看看照片上的她,应该是她的近影。你看。头发都白了几许,这一白将她的凌利与锋芒遮蔽起来,倒是透出更多的慈悲情怀,甚至有着圣母般的微笑神态。她的贺信写得像诗,可以朗诵。

纪念册翻到了最后一页,事实上是最前边一页,居中位置有一张深圳市长的风采照片。市长很年轻。他比所有的评委都显年轻。我不知道深圳历史上的另外九位市长在任期间是否有比他更年轻的,但是,我却知道有位年过花甲走马上任的老市长……我的眼前蓦地跳出了另外一幅照片。令我一阵惊悚……

3、黑与白的快板

同类推荐
  • 陆游文集2

    陆游文集2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写在雪地的脚印里

    写在雪地的脚印里

    《写在雪地的脚印里》是一本颇有特色的作品集,作者为50后人,他从军、从文、从政四十多年,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善于用散文的语言把对亲人的挚爱、对军营的情怀,以及对从政的思考真实地呈现给读者。
  •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这是一本雷达写的一本散文集,里面收录了雷达大量精选散文,于2006年10月1日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不论生产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所有的劳动者和工作者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生产。当然,我们的文章家、文学家,以及一切爱好写作的同志们和青年朋友们也不例外。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也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进行写作的。
  • 回龙山下

    回龙山下

    取名于作者三台县祖居老宅后的一座小山,主要收集了作者近两年创作的诗词文章159篇。作品分盛世微言、琴趣盎然、兴观群怨三个部分。
热门推荐
  • 远离暴君

    远离暴君

    【甜宠】“夫君,大臣爱上皇后你怎么看?”“有违纲常”“那嫂子爱上小叔呢?”“有违伦理”“那我爱上你呢?”“夫人好眼光”“不,是夫君好诱人!”扑倒,扑倒,扑倒“王婧烟,你要是再敢离开,黄泉碧落我定抓你回来,打断你的腿,关起来,三天下不了床!”“呜呜,不敢了,夫君,呜呜,你轻点嘛……”他,是历史上心狠手辣的帝王,杀三子面不改色。她,是现代首富之女,因缘际会成为历史上那个抑郁而死的少女时期的王皇后。王莽,赵飞燕,淳于长,许皇后……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一段段抵死缠绵的感情,史书上寥寥几笔,历史长河中一粒粒沙砾……我有故事你有酒吗?如果你有耐心,且听我娓娓道来。
  • 女尊之妖怪的白月光

    女尊之妖怪的白月光

    (完结文)一个现代米虫,一朝穿越到架空的女尊王朝,是意外,还是互相牵绊的命运……一男:青梅竹马,“可儿,无论怎样,我都会等你。”二男:忠诚护主,“小王爷,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你别想赶我走。”三男:拥有让女人自惭形愧的容貌,无视女尊男卑观念“如此有趣的可人儿,我怎么可能会放过呢?”四男:暗黑装酷的狐狸男,“师弟都跟了你,我只能将就将就了”五男:被当做女孩子养大,死缠烂打,“可儿,你要负责!”六男:几生几世的寻找,终于天随人愿“如今寻得你,我便不会再离你半步”
  • 北京传说

    北京传说

    中国小说界良知写作的代表人物寇挥,沉默九年之后再推力作。卡夫卡式的小说和中国国情的结合,给人颇多启迪。
  • 领头差生

    领头差生

    一个以“优异”成绩考到职中在这个地方,和一群和自已一样的同学一起疯。明明说好以后要一直一起的,可最后还是没有。
  • 清心日记

    清心日记

    记录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书写内心的悲悲喜喜。
  • 水花崖

    水花崖

    本书以武乡建党到抗日战争这段光辉的历史为背景,以郭水瀛这个艺术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主线,通过主人翁曲折的爱情故事和坎坷的革命历程,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武乡的革命历史故事。
  • 古代哲理诗词三百首

    古代哲理诗词三百首

    该书选取了从汉魏到明清时期的近三百首富含哲理的诗歌,介绍创作背景,阐释诗歌主旨,重点突出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所谓的“哲理”,既包含反映客观世界运行规律的哲学原理,也包括佛、道、儒家的教义,更多的是一些古人的人生体验,这些都是中华名族创造的最高精神产物。相信今天的读者读来也会有很多的感触和共鸣。
  • 满月梦

    满月梦

    半个月亮凌空高悬,半个月亮沉梦池塘。高空月觉得高空好,蓝天,白云,星斗,轻风,多么优美的环境,云伴月,星随月,风抚月,生活多么自在。你池塘月可算是自寻苦恼,沉落池塘做什么满月梦,说什么半月浸入池塘泡一泡,会泡成一轮满月。你池塘月真的能圆满月梦吗﹖高空月百思不得其解。池塘月却另有一番苦衷,她曾几次邀请高空月沉落池塘,两个半月合成一轮满月,那是轻而易举的美事。可是高空月一脸高傲的神态,说什么池塘是污水的集结地,月亮一旦沉落池塘、染一身淤泥,失去了高洁,还有什么满月可言。就这样,高空月独立高空,池塘月拥抱池塘,互不理睬,双方僵持着。
  • 学霸,不要逃

    学霸,不要逃

    你是大神,你冷酷,我化身为小太阳.总有一天扑倒你.大家都知道刘悠悠一直迷恋化学系大神沈涛,很多人都知道.当然姜以温也知道。
  • 妾心如宅

    妾心如宅

    曾经名动天下的花魁,如今豪门深宅的贱妾,传奇浮生所给予她的,是冰火两重天。乱世倾覆,帝心难测,时局诡谲,世家变迁……她洗尽铅华独守承诺,铁腕缔造家族荣耀四个痴人,三段感情,两次婚姻,一生缱绻。逆来顺受的伎者贱妾,终成覆雨翻云的不世红颜。妾心如宅,繁华无声,门庭深冷,来者须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