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9700000002

第2章 “伤逝的阅读与默想”——典雅而有国士之风

在诗人当中,有一种文字为我们所信赖,不仅如此,我们对他的写作还总是满怀期盼,这样的诗人很少见,杜涯算一个。

从诗歌主题、风骨到精神的继承性上来看,杜涯诗歌中重要的取法对象是中国古典诗歌。她的诗中规中矩,是“一言以蔽之,诗无邪”的当代注脚。她的诗歌中同时兼具中原地理文化的影响,其抒情性又是与《诗经》以降的中国古典诗歌抒情传统是一脉相承的。杜涯的诗歌质朴、典雅、宏阔,有国士之风。

在北国,风从高大的杨树上吹过

枝头上悄悄长出的嫩芽像数不清的风铃

像春天的思念的眼睛

树林中,泥土散发出潮湿的芬芳

而紫色的小花已遍开在路旁,像往事一样

在北国,阳光照着道路像漫长的寂寞

你可以在上午走进寂静的村庄

风也从每一座庭院的上空吹过

你会看到榆树、槐树、孩子和老人

游乡人的声音穿过街面像忧郁的歌

你也会遇到一片墓园或一片打麦场

在夏天到来之前这里会一直寂静、空旷

而田野上已滚起了绿色的麦浪

那上面的阳光使你不敢睁眼

放蜂人载着蜂箱沿麦浪远去

他身后是渐行渐远的春天

在北国,风从盛开的杏树上吹过

花瓣飘落像雨点,像春天无声的诉说

——《在北国》

我记得那是在三月,一个晴朗的

上午,有一些野花已在

路边开放,有一些候鸟

已经飞来了

田野上刮着风。我和父亲

出门远行。我们走在路上

那一年我是五岁,田野上

刮着风

我牵着父亲的手,我们走上了一段

栽着一些杨树和小灌木的

漫长的斜坡。我们沿着大路

向着坡顶缓慢地走

我听到 一种声音 自北面

而来,渐渐地

逼近了树木

这时我听到了旗幡在风中

忽啦啦摆动的声音

接着坡顶上似乎有人“啊啊”地

喊了两声,又喊了两声,喊声里带着

无人回应的悲泣

那个上午,有一些候鸟

飞来了,田野上刮着

明亮的风。斜坡上

只有我和父亲

我吃惊地望着空无一人的坡顶,心中充满

莫名的伤感和恐惧

那一年我是五岁,我不知道那是

春天的声音,也不知道,春天的声音和死亡

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我感到父亲也听到了那种声音

我感到他紧紧地拽紧了我的手

我们向着坡顶沉默地走

忽啦啦地摆动着,“啊啊”地

悠长地喊着,带着无人回应的

悲泣,许多年,令我

迈不动脚步

后来我回过头,想看看是否真的

有一面旗幡,是否真的有一个人在

轻轻地悲泣地呼喊

这时我发现,我们已走下了斜坡

——《春天的声音》

她写山川、草木、村落,大地上的飞禽走兽,人与大千世界的普遍联系及其脆弱性和漂泊意识,让人觉得如此亲切,有点像《国风》中召南、卫风的现代版,清新、明亮、自然、隽永;而另一些抒写个人爱情、命运、时序推演的哀怨诗章,对天、地、人这些永恒命题以及古老生命价值的追问,人在不可抗争命运面前的迷茫与惶恐,以及对现实的关切、对众生的哀愍、对命运的担当上,都可以追溯到屈子《天问》、蔡文姬《悲愤诗》、杜工部《旅夜书怀》《秋兴》,以及李清照南渡后的词风那里,何其相似,可谓入其堂奥,是接续传统诗歌精神的写作。

在抒情与叙事的结合上,杜涯找到了个人的独到方式,或者说是个人密码。她有很强的把握能力和平衡感,往往从具体可感的事物出发,引导自发吟唱的因素和蓬勃的诗情进入可控的领域,最终完成转换,而指向终极问题或虚无,并在历史的山梁上获得广阔、绵长的回响。这是一位成熟诗人的标志。和古人稍有不同的是,只要看她的诗歌标题就不难发现,她的诗大多数是咏物诗。同时,我们又不难发现,她的抒情是明晰的而不是混浊的,是平实的而不是轻巧的,这对一个诗人的综合才能是真正的考验。杜涯的诗歌又是现代的,她的历史意识是当下的、即时性的,不是预设的、强加的,从普遍原理出发的,她追问的是人在现世的荒诞感。她的人生似乎被压缩了,她看出让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动力,也是令秋日无边落木萧萧飘零的原因,似乎太多宇宙和人生的秘密已被她识破。比如出现在她诗歌中的死亡主题,笔者的理解,她告诉别人的是,死亡我们谁也没有经历过,所以并不可怕,就像脚下的一处无底深渊,只是它不可预料,而我们只不过是习惯于用过去的经验来构筑对未来的希望。

杜涯的诗风自然、俊朗、清婉,她不借助炫人眼目的词语和实验技巧,她只要依托于对那方熟悉的山冈和田野的记忆以及对流逝生活的回顾即可,似乎这些已足以构成她的全部诗歌资源。杜涯只需要从最基本的诗歌元素下手,在稍显狭窄和单一的题材上,就能迸发出如此巨大的诗歌才能,就能从简朴自然中蕴藏和生发出这样多的变化,在处理一首诗时抒情和叙事又能够结合得恰到好处,节制而有张力,诗艺上日臻炉火纯青,同时也符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之道与传统美学原则。她的诗歌中裹挟着中国古典诗歌精粹的神韵和余绪,让我们领略到新古典主义诗歌写作的风采。

当然,关于诗歌的纯粹形态,我们又能知道多少,又如何确保其可靠性,恐怕不会比处于创作实践中的诗人自己更为清楚:“我对叙事诗的掌握可能要归功于我早年的诗歌熏陶。我从两岁有记忆起,我母亲就经常念诵民间歌谣和经传给我听,它们多是叙事的。后来又接触古典诗歌(我应该感谢恩师陈发现先生,是他最初将我引入古典诗歌的),《诗经》的《七月》、‘乐府’的《焦仲卿妻》及杜甫的诗歌等,都是我当时熟读熟背的。它们可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2]

因为杜涯对中国诗歌中传统叙事与抒情结合的方式以及语言基因的研究是综合了个人的观察、体悟的,在不自觉中作了符号化动态意义的对应处理;同时,这份古雅与清丽,也突显了在对历史语境消解时的对位效果。当我们在考察当代诗歌的时候,不难看出,通常,当代诗人“生成”一首诗的过程是仓促的、盲从的,跳跃的、即时的,或者是瞬时性的、消耗性的,而杜涯的诗歌是缓慢、沉潜的,辽阔的,在大地上匍匐的,或者总是目光向上,指向终极意义上的,永远在询问自己,永远指向终极问题的。问题来到心中,但无法解答。“为了什么我要来到这群山”(《秋唱》),“是谁带来了这场爱情”(《秋天》),“山冈是什么”(《冬天的柿树》),“我恐惧于什么”(《冬夜歌》),“什么能打破这漫长的沉寂”(《寂静》),其中有自问、反问,有追问、诘问,从屈原的《天问》用振聋发聩的一百七十三个发问开始,就已经将可贵的质疑精神引入了中国诗歌。对“发问”的力量我们不陌生,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中有,甚至在苏轼的《临江仙》中“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有,这种种发问,携带着古风古意,驭风凌空,气脉相通。将传统的、屈原式的从人世法则回到自然法则的天问,融会到她的现实世界和诗歌天地中,旁若无人的追问,排比的铺陈,自我的对答,生死的恍惚,从情思到哲思的升华等等,一样的馥郁其心,忧怀为文;木叶萧萧,气象高远。杜涯的写作是向悠久而伟大的诗歌传统致敬的一种最好的方式。

讲杜涯的诗有国士之风,并不意味着她的写作仅仅是纵的继承,在“睁眼看世界”已百年的当下,中国诗人接受西方诗歌影响是显性的,也是任何一位中国诗人都无法回避的。杜涯自己在《伤逝的阅读与默想》一文中坦陈:“我早年最爱的诗人是叶赛宁,后来接触到荷尔德林的诗歌后,便不可遏制地热爱上了荷尔德林。当然,我并没有‘抛弃’叶赛宁,二者在我这里的区别是:叶赛宁是青春期的最爱,而荷尔德林则是一生的挚爱。”[3]她所师法的是欧美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范畴的经典诗人。通读她的诗歌就能感受到,她从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和《序曲》对大自然的崇信到荷尔德林在充满劳绩,但人却诗意地栖居于大地的命运之旅中得到的启示,她对“对一切生物的爱和恻隐之心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器官”(高尔基对叶赛宁的评价)和作为“一个最纯粹的俄罗斯诗人”(叶夫图申科对叶赛宁的评价)的叶赛宁以及他对俄罗斯童话、歌谣、哀歌的创造性改造,对她精神气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这是另一种源头性的探寻,使得她的诗歌中也就饱含和蕴藏了无限精神游历的浪漫主义精粹和追索理想世界的现代主义的人文情怀。

同类推荐
  •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于1876年。小说描述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丰富多彩的浪漫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了种种冒险的事。《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虽是为儿童写的,但又是一本写给所有人看的读物。因为阅读这部小说能让“成年人从中想起当年的自己,那时的情感、思想、言谈以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做法”。
  • 美锦是这样织出来的

    美锦是这样织出来的

    我们都明白,我们这个家族的兴衰,与国运的兴衰是同步的。从在白石河滩上打石头,到两辆依法车拉土方拉煤,再到承包火车站台,自备车皮,再到产业扩张,延伸发展,桩桩件件,每走一步,都与国家发展的脉动相一致。说到底,还是沾了国家发展的光,企业每走过一步,都是踩着整个国家向前迈进的脚窝窝前行的。我们,我们这个家族,表面上听起来吧,风光八面,但大家都明白,自己还是普通老百姓。
  • 阿德与史蒂夫

    阿德与史蒂夫

    初到香港的时候,因为没有申请到学生公寓,我住在一幢唐楼里。在西区这样老旧的小区里,楼房被势利地划分为唐楼与洋楼。而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没有电梯的。我住在顶楼七楼。换句话说,楼上即是楼顶,楼顶有一个潮湿的洗衣房和房东的动植物园。动植物园里风景独好,除去镇守门外的两条恶狗。房东是个潮州人,很风雅地种上了龟背竹,甚至砌了水池养了两尾锦鲤,自然也就慈悲地养活了昼伏夜出的蚊子。有了这样的生态,夜里万籁齐鸣就不奇怪了。狗百无聊赖,相互厮咬一下,磨磨牙当作消遣。蚊子嗡嗡嘤嘤,时间一长,习惯了也可以忽略不计。房东精明得不含糊,将一套三居室隔了又隔。
  • 平安里

    平安里

    她们站在长桥上远远地望见平安里,整齐的青砖与商铺遮挡了内在的肮脏与混乱。它就像一个被人为禁闭起来的孤岛。而人困在这里,除了虚度与内耗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她们听见了砖石落下的声音,仿佛从前的痴怨嗔怒也一齐落了下来——从盼着拆迁开始,居然已经十二年了。陆爱华低下头,意外发现自己衣服的下摆粘着一张方形标签。她撕下来仔细看了看,发现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从医院粘回来的,陈菊英所挂的盐水瓶上的药方帖。药方帖上的中文尽管都认识,却不知道究竟组成了一个什么意思。陆爱华于是顺手把标签扔进了深绿黏稠的护城河里面,而这张白色的标签很快便顺着水流漂走不见。
  • 你陪谁玩

    你陪谁玩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医妃雪翎传

    医妃雪翎传

    二十一世纪的医学天才少女韦翎玲,因一块古玉,而穿越……第一次相遇,她在深林丛中救了重伤昏迷的他!!而她却为了救他,而掉了悬崖……数月后,两人相遇却是在洞房花烛的刺杀上!!他给了她一世宠爱,而她给了他一世深情。。
  • 往事回味(读者精品)

    往事回味(读者精品)

    爱人的目的是爱情,为了目前的小波浪忽然舍得将几年来两人辛辛苦苦织好的爱情之网用剪子铰得粉碎,这未免是不知道怎样去多领略点人生之味的人们的态度了。 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往事回味的故事
  • 纨绔狂妃傲苍穹

    纨绔狂妃傲苍穹

    天才少女身死魂穿?宿主的天赋修为,精血被夺,没关系,激发了体内更神秘体质,修炼起来更强,从前害她的渣渣,一个也别想逃!。异世某天,某女某次不小心跑进某人沉睡疗伤之地,惊醒睡美男。美男邪里邪气,唇角勾起一抹优美的弧度,宛若泉水叮咚中带着蛊惑的嗓音响起:“把我看光,这万万年来你是第一人”。女人得意的扬眉:“怪我咯,谁让你睡觉喜欢不穿衣服”。美男竟无言以对。之后某天,美男那双宛若漩涡一样深邃的眸子微眯,盯着女子清亮通透的美眸。。
  • 分分合合的朝代更替(下)

    分分合合的朝代更替(下)

    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泱泱中华,在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历朝历代,能人辈出。但应证了三国演义中一句话:“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本书为您讲述分分合合的朝代更替。
  • 寄宿

    寄宿

    薛云楚在旅游的时候被变异的外星智能附身,外星智能直接占有了他的身体,早早的退出了旅行社,在火车上目睹了偷窃事件的发生,却没有阻止更加坚定了要低调的决心。高中第一天就遇到了一起过的旅游杨静怡,他冷漠的态度让杨静怡十分不爽,平静的度过军训,课余之时,薛云楚开发了一款低级的智能软件智能管家,引发了网络风暴,现实中也为同学们仔细解答各类问题深得同学们尊敬,薛云楚在大地震过后,加快了经济发展计划,开始迈出金融帝国的步伐……
  • 续易牙遗意

    续易牙遗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英雌

    英雌

    李曜穿越初唐,阴阳倒转,变身已被盖棺下葬的平阳昭公主。惊世骇俗的遗言,隐讳不明的死因,残酷血腥的皇权争斗……在这风云激荡的时代,原主的命运已被历史的巨轮无情碾过,而国祚289年的大唐王朝却才刚刚拉开了帷幕。天可汗李世民踩着玄武门的血迹,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李治稳扎稳打,拓疆万里;女帝武则天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唐明皇李隆基建立开元盛世,将神州的封建社会推向历史巅峰……然而这些天下之主,却也给后世子孙留下了许多历史隐患,最终大唐山河破碎,长安盛景不再。面对未来跌宕起伏的历史轨迹,神秘的穿越客决心走出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路,去缔造一个改变华夏文明命运的英雌传奇。PS:单身向。Q群:439545048
  • 夜有灵

    夜有灵

    回国,莫名其妙的被告知自己不是亲生的,从女儿变儿媳!而自己的死对头霸道腹黑又傲娇的哥哥居然是儿时的青梅竹马!出国一趟回来啥都变了……身为一名检察官,她时刻警告自己:“管它什么过去,管它什么未来,姐姐要活在当下,姐可是古希腊主管人界的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公平女神阿斯特蕾娅!”她和他同在一个屋檐下,共同携手查清一个又一个冤假错案,共同演绎了一场天使与恶魔的绝美之恋......
  •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2)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2)

    本书收录的论文涉及: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博物馆管理与服务、博物馆陈列与展示、博物馆藏品鉴赏与研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保护、文化遗产与保护等六个方面内容。
  • 一碗大肉面

    一碗大肉面

    本文讲述了主人公的一段青春记忆,游离于主流学院的‘自考’学生,混迹于学校和社会之间。财富美女、兄弟情深,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无奈。希望唤醒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