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400000002

第2章 绪论(2)

《后汉书》的语料价值是至为珍贵的,基本上反映了东汉六朝的语言实际。首先来看一下《后汉书》语料的时代属性。史书语料年代的判定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应该根据史书作者的生存年代确定,还是应该根据史书所记载内容的年代来确定呢?方一新等学者对此做过较深入的研究。下面引用《六朝史书与汉语词汇研究》(2000:147)一文中的一段来作参考:我们认为,从语言研究的角度出发,史书中的材料应该分为两大类,即原始资料和其他资料。它们作为语料的年代是有区别的。……史书中的原始资料,是指正文中原文引录的当朝文献……它们虽然也还有史书作者加工润饰、以意剪裁的可能性,但原则上应认定为当朝人的作品。把这部分资料一概当作史书成书时代的资料来对待,当有不妥。原始资料以外的部分都属于其他资料,包括记事和记言两大类。史书中的叙事评赞语属于记事成分。作者在记叙史实时肯定参考、采用了许多前代史料,但是这种参考、采用绝非照抄照搬,而是经过一定的整理沙汰、修改加工后才写入史书的,理应看作是史书作者年代的语料。史书中的人物对话和言论属于记言成分。这部分内容的语言相对浅显,靠近生活,很难排除作者增删改易乃至再创作的可能性。……记言部分内容从原则上讲应该视同为史书作者年代的语料。在未作具体分析的情况下就把记言或记事材料当作史书所记载年代的语料来使用,是值得商讨的。这些看法对我们有很大启发,我们认为史书的语料时代要根据史书的具体编写情况,以及史书的语料类型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下面来看看《后汉书》语料的类型特征。史书尤其是正史,内容十分丰富,社会的各个层面无所不及,加上史书撰写的滞后性,史书可在纵横两方面涵括这个时期的语言特征。《后汉书》的语料可以分为以下8种类型:(1)奏疏、文书;(2)诏令、手敕;(3)信札;(4)诗赋;(5)谣谚;(6)人物对话;(7)史家述语;(8)论赞。其中(1)(2)(3)(4)属于原始材料,应视为东汉语料。如:《桓谭传》中的《陈时政疏》和《言图谶疏》,《冯衍传》中的《说廉丹》书、《说鲍永》书和《显志赋》等。(5)(6)以及(7)(8)中的一部分,情况最为复杂,有的可能是实录谣谚、人物对话,那就应视为东汉语料;有的内容为转引、转载,甚至再创作,难免有改易的成分,其时代属性要作具体分析。(7)(8)中的一部分可能是范晔抄袭华峤、谢承、袁宏等人《后汉书》,那就应看作是魏晋语料;如果是范晔新作,那么就是刘宋语料。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后汉书》的成书过程,作一个大致的推断。范晔《后汉书》是以《东观汉记》为基础,博采群书,斟酌去取,“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唐人刘知己《史通》说:“宋宣城太守范晔,乃广集学徒,穷览旧籍,删繁补略,作《后汉书》。”可见,范晔除了直接继承以外,也有所创新。

关于《后汉书》语料年代的具体确认,目前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把《后汉书》当作东汉语料使用,认为范晔虽为南朝宋人,但《后汉书》所反映的史实和所采用的原始材料都是东汉时期的,且范晔本人去上古时期未远,《后汉书》的语言与上古汉语应该是比较接近的。朱庆之等学者(1992:59)认为应该以作者的写作时间为依据,提出:“例如范晔《后汉书》,尽管研究表明它是以《东观汉记》为主同时博采十八家后汉书编撰而成,其中还收录了许多东汉人的奏疏、文章,但我们仍以其为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期的文献。道理很简单,因为古人为编书而抄书并不着意保持原材料的原貌。”方一新、王云路先生(2000:148)认为:“除了原始资料外,《后汉书》、《宋书》原则上应分别视为刘宋、萧梁语料。”鲁国尧先生在《“隶书”辨》一文中列举用例时,则将《后汉书》所载的诏疏文赋特列其主名,与范晔的语言相区别,“以示其语言的时代性”。杨小平先生(2004:20)在《〈后汉书〉语言研究》中认为:“《后汉书》所采用的原始材料,都是东汉时期的,根据其语言多与魏晋时期的语言用例同,语法、词汇、语音等多与魏晋同时期的语料同,我们仍把它大部分看为公元五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汪维辉先生(2000:19)曾指出:“史书语料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需要作具体分析。”我们以为语言现象是连续的渐变的,不以改朝换代而变异,也不宜以今人的汉语史分期去生硬地分割,书是人写的,其语料所代表的时代自然与作者同时,但材料是前人的,虽然材料经作者整合不无变化,但其间仍有沿袭的成分。考虑到《后汉书》的语料类型及对《后汉书》成书过程的回顾,再结合下面我们对《后汉书》中一百核心词使用情况的具体分析,我们认为《后汉书》的语料不仅应属于东汉,而是反映了汉魏六朝这一时段的语言面貌,所以对《后汉书》语料的研究,既是专书语言研究,也是断代语言研究,似乎把它看成断代语言研究,更为稳妥一些。

四、《后汉书》的研究现状及其核心词的研究价值

在“四史”中,人们对《史记》《汉书》研究较多,而对《后汉书》、《三国志》研究较少,《后汉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古汉语末期向中古汉语转化时的语言情况,对《后汉书》进行语言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弄清处于过渡时期的语言实际。

方一新、王云路先生在《六朝史书与汉语词汇研究》(2000:143)一文中指出:“首先,唐以前古籍散失严重,而五部史书(《三国志》、《后汉书》、《宋书》、《南齐书》、《魏书》)以其正史的特殊地位得以基本完整的保存下来,无论是从材料的真实性上看,还是从篇幅数量上看,在同时期的中土文献中都是罕有其俦的,值得充分重视。其次五部史书中收录了大量的诏令、奏疏、信札、文章,保存了许多民谣传语,更有浅显的对话,生动的叙事,其中不乏方俗口语词。利用这些门类齐全、风格多样的材料,可以探寻汉魏六朝词汇特别是口语词汇的基本面貌和演变规律,具有其他类别作品无法替代的研究价值。”余让尧先生在《〈宋书〉词语札记》(1993)一文中也指出:“通过这一时期的文献,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特点,研究这一时期的语言和先秦两汉、隋唐宋明语言之间的同异,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汉语发展的历史,无疑会有重大的意义。”

汉魏六朝之际朝代更迭、政治分化、思想活跃、交际频繁,是社会动荡变革最为突出的时期,也是语言演变最显著的时期。所以对《后汉书》加以专门研究,是一件很有必要的工作。

《后汉书》问世后,南朝梁刘昭搜集各种相关材料补注范晔《后汉书》及司马彪《续汉书》,唐李贤《后汉书》注出后,刘昭注逐渐散失,只有《续汉书》八志三十卷注尚存,刘昭不仅对原书未作注的部分加以补注,而且对本注加以注释,在保存史料、阐明史义方面有一定贡献。唐李贤对《后汉书》的本纪列传作了注,李贤注以训诂为主,史实上也作了些补充。就目前来看,唐代对于《后汉书》的研究并不很多,我们所知的私人著述极少。清代研究《后汉书》的学者较多,成果累累。主要有沈铭彝《后汉书注又补》一卷,侯康《后汉书注补续》一卷,钱大昭《后汉书辨疑》一卷,赵翼《廿二史札记》,李慈铭《越缦堂读史札记》,洪亮吉《四史发伏》十卷,周寿昌《后汉书补正》八卷,沈钦韩《后汉书疏证》,李聿修《后汉书儒林传补》二卷,姚之骃《后汉书补逸》二十一卷,何若瑶《后汉书注考证》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惠栋《后汉书补注》,共二十四卷,惠栋是清代研究《后汉书》较为突出的学者,对后人启发较大;另有王先谦的《后汉书集解》,以李贤注和惠栋《后汉书补注》等为基础,广采博收,校勘文字,订正讹误,诠释名物典章制度,为《后汉书》注之集大成者,代表了清代学者研究《后汉书》的最高水平。清代学者对《后汉书》的研究,释疑补缺,解决了很多问题。近现代对《后汉书》的研究,我们在中国期刊网、论文索引上可以检索到大量的文章和论文。具体而言,关于《后汉书》的研究,大概可分为以下三类:

(1)史学类和文学类的作品,研究《后汉书》的史学价值和文学特色。如陈千钧《论范晔〈后汉书〉的巨大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982),李启谦《后汉书与三国志》(1983),刘隆有《试论范晔的史学思想》(1984),陶家康《〈后汉书〉管见》(1994),李传书《〈后汉书〉中所反映的吏治思想》(1994),易孟醇《〈后汉书〉的“正一代得失”》(1994),史叔《体大思精的〈后汉书〉》(1995),葛剑雄《永恒的矛盾:追求和现实之间——读〈后汉书·党锢列传〉》(1995),汪波《〈后汉书〉与羌族史研究》(1996),任士英《〈后汉书〉记顺帝梁皇后享年勘误》(1996),夏祖恩《漫谈〈后汉书〉的史学特色》(1997),王春淑《范晔〈后汉书〉序论赞评析》(1998),冯家鸿《关于〈后汉书〉及后汉历史的评述》(1999),彭利辉《范晔〈后汉书〉序论赞的文学特色》(2007)等。

(2)文献学类的作品,对《后汉书》的版本源流问题进行探讨。如张元济《影印宋绍兴本后汉书跋》(1931),傅斯年《后汉书残本跋》(1948),金谷治《关于标点本前四史中的后汉书》(1966),铃木启造《诸家后汉书列传辑稿》(1966),吴树平《范晔〈后汉书〉与华峤〈后汉书〉》、《范晔〈后汉书〉与〈东观汉记〉》(1988),宋志英《华峤〈后汉书〉考述》(2001),张卉《〈后汉书·西南夷传〉的文献学价值》(2007)等。

(3)训诂学类的作品,主要对《后汉书》进行校勘、注释和翻译。如刘盼遂《后汉书校笺》(1929),李画村《后汉书纠缪》(1931),戴蕃豫《后汉书疏记》(1937),金小春《〈后汉书〉校点补正》(1986),吴金华《后汉书标点志疑》(1995)、《后汉书标点献疑》(1997)、《后汉书标点献疑(续)》(1997),何亚南《〈后汉书〉词语札记》(1994)、《〈后汉书〉校勘辨正》(1994)、《〈后汉书选译〉举疑》(1995)、《〈后汉书〉词语考释》(1996)、《〈后汉书〉词语释义献疑》(2008),顾义生《〈后汉书〉李贤注辨析》(1994)、《〈后汉书〉札记》(1994),王继训《〈后汉书〉订误一则》(1997),董文武《〈后汉纪〉对〈后汉书〉的校勘价值》(1999),马固钢《〈后汉书〉考释四则》(2002),张道勤《中华书局版〈后汉书〉标点商兑》(2003),王彦坤《〈后汉书〉所见辞书未收词语考释》(2003)、《〈后汉书〉所见辞书未收词语考释再续》(2003)、《〈后汉书〉所见辞书未收词语续释》(2004),曹金华《〈后汉书〉及注校勘拾遗》(五至八,十一)(2004、2005),杨小平《〈后汉书〉词语考释》(2005),陈敏祥《〈后汉书〉李贤注札记十则》(2006),王萍《〈后汉书〉成语研究》(2008)等。

虽然这些对《后汉书》的研究功不可没,但我们也不可否认,校勘之类的工作往往细小繁杂,常常缺乏结构性和系统性,而考释和一些读书札记又多着眼于个别词语的逐条辨疑,很少有对《后汉书》的词汇进行专门研究的。仅有张舜徽的《〈后汉书〉辞典》,山东出版社1994年版,这是一部专书辞典,是为了帮助读者阅读《后汉书》提供方便的;另杨小平的《〈后汉书〉语言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版,该书主要从语法的角度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判断句、被动句、兼语句等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词汇方面仅只探讨了新词新义。所以如果我们从核心词开始入手,对《后汉书》的词汇面貌做系统性的描绘,来探索其中包括的东汉或南北朝的语言现象,我想是很有意义的,这种个案研究的深入,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是对《后汉书》整体语言词汇状况的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类推荐
  • 八卦唐诗宋词:诗词背后的趣事

    八卦唐诗宋词:诗词背后的趣事

    本书以古代诗词创作最为繁荣的唐宋两朝为时代背景,收录当时的数十首名家名作,选取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诗词背后那些有趣的人和事,感受他们的喜悦与哀愁,进而带给我们更美好的阅读体验。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王国维提出境界说,认为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仅词的境界是如此,文学境界甚至人生追求成功的境界也是如此。古往今来,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各种各样。学贯中西的王国维提出从“境界、真情、词句”角度评判文章好坏——以境界取胜的文章千古流传,以真情动人的文章经久不衰,以词句取胜的文章也深受欢迎。
  • 国学大讲堂黄帝内经

    国学大讲堂黄帝内经

    书作者傅维康大夫为这部宝典萃选精华,详细注释,并概括全书要点,精心写出《概述》一文,以及指导学习方法,给读者以打开大门的钥匙。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热门推荐
  • 错孕:无情总裁休想逃

    错孕:无情总裁休想逃

    一个闺蜜的设计,让她失身与人,意外的怀孕让她不知所措,可是从来不轻言放弃的肖琳琳怎会认输。励志要给孩子找一个好爹爹,跟一个很好的男人假结婚后,却再次遇到那个混蛋,婚姻解除跟这个混蛋有扯不开的关系。找来找去,原来还是孩子的爸爸最好,即便是混蛋,那也只能将就。
  • 豪门情缘:女神归来

    豪门情缘:女神归来

    她是杨家从孤儿院收养的孤儿,不想,杨家做善事是假,欺骗媒体才是真的,等待她的是无情的鞭打。离开杨家的她,十年的空白,无人得知。十年之后,颜氏大小姐风靡整个亚洲,姣好的面容,高挑的身材,成为众多男人心中的女神。她的身边不缺守护者,她的目地只有一个,那就是接近杨家,找出杨家的罪证。不曾想,一步步地追查,她竟然找到她的亲生父母。当她真正的身份和真正的目地,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她受到的是赞扬,还是唾骂?
  • 顾左右而言史

    顾左右而言史

    本书是著名学者王彬彬的历史人文随笔集。王彬彬的文章,兼具学者气度,书生风雷,以良知着墨,秉笔书史。讲谈五四,挥斥方遒;《“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公德教训》钩沉故事,澄澈褊狭;《章太炎的身后事》上下追索,摸索推演文化耆宿一段鲜为人知的身前身后事;《胡适面折陈济棠》摈弃“左”顾“右”盼的孔见,以知识分子的良知与独立人格秉笔,高屋建瓴,别有洞见。
  • 杀:黑白灰世界

    杀:黑白灰世界

    行规——每个杀手都要进行眼部手术,将颜色夺走。当世界变成黑白,血液变成死灰,杀手同时亦失去杀人时的罪恶感。FOX-结集各类顶尖人才的神秘组织,世界上发生的每件疯狂的事都由他们后背精心策划。任何人都会使用枪械,用食指扣下板机就可以了。但当枪械在杀手手上时,就会变成完全不一样的武器。杀手的职责是将子弹准确地送进目标体内,不断地在别人、以及自己身上开洞,但不论杀多少个人,也无法填补心灵的破洞。委托——杀手依照客户给予的委托,再将素未谋面的目标杀死。那到底是杀手掌控人的生死,还是杀手受制于委托?以上种种,构成了杀手的……黑白灰世界!
  • 玫瑰花圃猫儿与你

    玫瑰花圃猫儿与你

    全书预计分为四季。第一季的主旨将是篇篇独立,各文章所述之事与人物也许有穿插,但无大体集中点,目前第一季创作完成;第二季~第三季将是两个全新的故事,仍采用独立叙述的手法但会有一个共通点。第四季预计是小说类型,将是一个悲剧。
  • 我的清纯小娇妻

    我的清纯小娇妻

    秦皓然并不叫秦皓然,而是叫Seven,他对于自己很早之前的记忆都没有了,据说是莉娜在几个月前救了他的命,所以此时他才会在这里站在莉娜的面前。实际上,他就算是榆木脑袋,在莉娜的各种明示暗示中也该明白她对自己的真实心意了,但是,他不想扯上一些人情之外的感情。说不清为什么,但是他的心总会在潜意识中提醒他,好像是有什么人已经在他的心里住的稳稳妥妥的,所以再也不能让别的女人住进去了,但他不知道的是他心里的那个人就是莉娜……
  • 绍兴名人传略

    绍兴名人传略

    选入本书的传主,包括大禹、勾践、文种、谢安、王叔文、李光、沈炼、姚启圣、邵力子、周恩来十位名人,侧重于政治家系列。从洪荒时代的大禹到20世纪的周恩来,均为历史上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青史留名的人物。本书是绍兴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
  • 湛紫灵:佞王休妃(全本)

    湛紫灵:佞王休妃(全本)

    【内容简介】生性无欲无求的上官珂,遵从父母的遗命嫁给了坊间流传其嗜血、暴戾、冷酷、无情的王爷,一直过着平静无波的生活。直到某一日,被人陷害坠入水中后,平静的表面下,变成了滚滚的波涛……那个一脸凶残邪魅的王爷,冰冷的眸子,紧紧的盯着她露在面纱外的灵动水眸,修长的手指钳住她的细长的颈项,冰冷的话语一字一句吐出:“我的王妃,你不是要坐正主儿的位置吗?那本王就让你继续好好的坐下去……”手上微微使力,她的面纱随即滑落了下来……冰冷的眸子霍然闪动了下——这,是他那个终日面纱遮面的“丑妻”吗?为何,有些不一样了?
  • 锦绣良缘之嫡女为尊

    锦绣良缘之嫡女为尊

    萧明瑜,萧家五房嫡次女,大冬天被人推下水……她是现代职场精英,一朝重生,成为古代世家中的小小嫡女萧明瑜。姨娘阴险,庶妹闹腾,堂姐恶毒,伯母狠辣,老太太偏心,老爷子只讲利益不讲亲情,环境险恶,人人算计。她是穿越女,她岂能让这些伪善的人如愿。斗姨娘,斗堂姐,斗伯母,斗所有一切,狠狠的撕下这些人伪善的面孔,将她们死死的踩在脚下。只是她身边为何总是少不了那个少年郎,明明身份高贵,却又混迹于市井。一次次的试探,一次次的交锋,他放下心防,敞开心扉,对她许诺:惟愿有你相伴,今生定不负你。元宝坑品良好,稳定更新,请放心跳坑。推荐元宝的完结文:《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庶女妖娆》
  • 冷酷校草别吻我

    冷酷校草别吻我

    星海学院,星海四少,是贵族学校的明星……呆萌的女主,是一个只知道学习的学霸……当霸道的校草遇上呆萌的校花,是一场笑话,还是一场青春的爱情?郑重提示:严西西绝不扮蠢,本书不是霸道总裁爱上保洁小妹,或者腹黑校草恋上纯洁女孩……严西西的智商是很高的,只不过是有些萌,有些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