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60200000001

第1章 爆竹声声(1)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2018年第02期

栏目:美文在线

1

不用父亲喊,一大早醒了。腊月二十七,年前赶最后一个柴沟大集的日子。东方微白,父亲就开始准备赶集的口袋了。收拾妥当,坐上院落水井旁垫高的石头,点燃旱烟卷,深吸一口,烟雾和哈气喷出去,也是微白的,直直地冲向眼前的柿子树,烟气被或粗或细的树枝分为几股,扩散开,消散了。他在等我。

在乡下,赶集是稀松平常的事,但腊月二十七的柴沟大集对我有不同的意义。这天,父亲允许我跟随他,到集上转转,说是见见光景。那时候,我七八岁的样子。如今回忆,绝大部分光景已很难浮现,依稀可见的只有那个爆竹市。因为在爆竹市看卖爆竹的、听绵绵不绝的爆竹响声正是柴沟大集对我的吸引。

家距离柴沟集市七里多路。四十多年前的父亲也许已预见到当今的汽车时代,所以他挖空心思,一毛一毛攒钱,舍不得买大金鹿或凤凰牌自行车。父亲背起空口袋在前面走,我紧随其后,甩开大步,往集市赶。那条路在我的记忆中不断伸展,像当年的日子一般窄瘦并泥泞。泥土的路,由坑坑洼洼串联,起起伏伏,弯曲如蛇行。大雪封盖了田地,远望近看都是白。村庄变得遥远,如生锈的图钉按在雪地上,时而有时而无。如果没有这条被脚踩车轧黑的道路,人行其中会茫然无助而迷失方向。父亲总是很小心地避开雪和雪水结的冰,近乎跳跃式地踩着泥土往前赶路,空口袋在他背上像破旧的门帘起伏着。我则相反,专门走被风吹皱的有雪的波浪的地方,为的是听到雪层因挤压从脚底发出的“吱吱”声,或干脆在雪水的冰上打个滑溜,双臂张开,像鸟一样享受片刻的飞翔。偶尔,父亲回身望一眼,有点担心,但并无话说,扭头继续赶路。

路上并不只有我们。路两边或远或近的村庄的人们也在往这条路上汇集,虽然通往柴沟大集的路不止一条。大家大步流星,蚂蚁般奔向集市。间或驴车、马车经过,车厢内拉年货,赶去集市兜售,无非是些蔬菜、家常器具、对联等,这是那个年代的商户,算有钱的人家。每当车辆通过,我们便让到路边,站定,目视他们远去。遇见认识的,相互打个招呼,也就“赶集啊”、“这么早”之类的话,车辆并不停顿。

跟随人流,我和父亲来到集上。我心里只装着去年的爆竹市,它们早已在我脑海炸响,恨不得让父亲径直把我带到那儿。但是程序并不是这样。父亲要先选购对联、窗旁、过门签、年画、蜡烛、香、烧纸,有时还有轴子等。之后专门用去一些时间选购筷子。筷子每年更换一次,大年夜全部用新的,包括给被迎进家门供奉在堂屋的已故祖先供桌上的筷子。这个传统自我记事起就有,只是说不清为什么。也许是对新生活的某种寄托,也许希望有新的可喜的事情发生,也许为了家丁兴旺。只是新的事情在农村永远是偶然事件,生活总在平铺直叙、淡而无味地到来又远去,与筷子的新旧毫无瓜葛。

最后挑选蔬菜。年关销售新鲜蔬菜的并不多,那个年代物资紧缺,不像现在,物流发达,南方北方的时令鲜蔬应有尽有,甚至不需要预先买好,想吃,开车去趟超市即可。父亲买蔬菜比较挑剔,总是看了又看,选了又选,价格谈了又谈,试图找到那最好最便宜的。我竖起耳朵,听到隐隐约约传来的爆竹声,心急如焚,汗水渗出,顺着裤裆往下流,流到大腿变凉甚至结冰——再晚一点,那卖爆竹的人是否还在呢?但父亲并不急,千挑万选后,终于买下一小把韭菜、一扎菠菜、几根芹菜,装进已经鼓鼓囊囊的口袋,在他将口袋扛到肩上的瞬间,我看到世界原来一片光明,人生烂漫如花。

日上三竿后的时光属于我,节奏由我掌控。我穿过人隙,向集市西部飞奔。说是飞奔,其实只是提高了步伐的频率,比平时稍微快了些,但我心里是想推开人墙飞奔的。父亲扛着一米多长、直径六七十公分的口袋,搜寻我的身影,他显然有些吃力,可我还是希望他再快点。

爆竹市到了,黑压压一片人海,人声鼎沸,是只这个时刻才会呈现的热闹。黑是因为几乎清一色的男人,穿清一色的黑棉袄,他们将手揣在袖管内,有的抱在胸前,有的倒背身后,嘴里吐出热气,脸上的皱纹在兴奋中莫名的抖动,眼珠旋转,寻找刺激神经的所在。人头上面,寒冷气流里,起伏震荡着白中泛青的烟雾,是爆竹炸响后起的青烟,是我梦寐以求的颜色,它在岁末年前,开启了我对美好事物的憧憬。青烟袅袅上升,漫过垂柳和白杨,向更高的地方飘浮,最终消失在树梢顶端。

对了,应该向您描述爆竹市的环境。人群之外,零零散散的人家,房屋低矮,隐藏在高大树木下。树干拴着马、驴、骡等,它们或站或卧,间或嚼几口干草,一脸茫然,那大大的眼睛却清纯可爱。木制板车东倒西歪,匍匐于树丛,属于贩卖鞭炮的人家。车内存放着已经空了的纸箱,所有鞭炮早已搬到市场,赶完这个集,他们也要回家过年了。那里的安静与市场的热闹对比鲜明,几乎不见大人,只有几个如我这般大小的孩子逗动物玩,持续不了多久,他们也跑去爆竹声声的市场了。

爆竹市其实是占用了一个干涸的大坑,我们叫它湾。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个湾,除了大小,没有别的区别,旱季用于蓄水,雨季用于排涝,因此,湾一般位于村庄中部低洼地带,是过去村庄的标准配置。柴沟爆竹市的湾非常大,呈鹅蛋形,也够深,却无积水,底部黝黑,长满野草,干枯后,积了厚厚一层。湾四周的树木特别高大,一般为杨树、柳树、榆树、梧桐等,夏季阴凉浓密,是纳凉消夏的首选场所。如今,湾底存蓄了雪,覆盖了野草,被众人踩踏后,黑白交织,狼藉一片。

湾沿一圈,满是卖鞭炮的商家,各自独立又挤靠,几乎没有间隔。他们的外围和湾底,站了密密麻麻围观和购买鞭炮的人。外围的,多是大人,湾底的,多是孩子。大人静观商家竞争,看好哪一家,便上前问价,合适满意便掏钱买几挂,笑眯眯地离开,再看一会儿,急匆匆往家里赶,算是结束了一年中最后一个柴沟大集。湾底的孩子们,前呼后拥,抢夺那些没有炸响的鞭炮,我们叫它哑炮,捡到后,仿佛得了宝贝,迅速放进口袋,用手牢牢摁住,生怕被人抢走。口袋满了,也不愿放弃搜寻争夺,瞄见岸上的父亲火了,才十分不情愿地爬上去,一步三回头地离开。

我钻进人墙,到达湾沿处,环视所有的鞭炮商家。比起捡拾哑炮,我现在更渴望看到此起彼伏的鞭炮燃放。因为离大年只有三天了,鞭炮卖家今天上午希望将存货全部出手,下午便可往家里赶,有的商家距离遥远,要用一天一夜甚至两天两夜才能到家,因此,这个集他们兜售得特别卖力,也更情愿多燃放一些,吸引购买。这个上午,是鞭炮齐鸣的上午,对于我,是名副其实地过年。它让我心花怒放。

那个又矮又瘦又黑的男人站起来了。我认识他。他去年也在这里。他站上一只大木箱,嘴角叼着烟卷,烟雾从另一只嘴角喷出去,气度非凡。他环视四周,并不着急喊话。他的眼光像鹰,锐利,钻心。他放眼世界,整个湾安静了,但他依旧不说什么。我兴奋地盯着他,他就在我对面,隔着宽大的湾。窒息是我此时的感受,手指几乎戳破了棉袄口袋。他立在木箱上,玉树临风,像鹰展开翅膀滑翔着巡视田野。他的双手握紧足足有六米长的竹竿,左右略微摆动,像要分开寒冷的北风。之后,他将竹竿探向湾底,探向那个在湾底手拿一挂鞭炮的同伴,同伴将鞭炮利索地挂在竹竿顶部的铁环弯钩上,长长的一挂,足足有五百头。他并不着急让同伴点燃爆竹,而是举起来,竹竿下弯成月牙形,仿佛钓鱼竿钓到了一条大鱼。他将鞭炮左右摇晃,向所有人展示这挂鞭炮的雄姿。我爱死了这挂鞭炮,希望它永远在那里摇晃。他猛地吐掉吸了一半的香烟,那个烟头,用一条漂亮的光弧,飞向湾底。他开始吆喝,声音嘶哑,是最流行的烟酒嗓,穿透力如两块毛糙钢板的用力摩擦:“老少爷们——光说不放是假把式,又点上了,路过听响不要钱,买回家过个红火年了——”喊毕,示意同伴点燃,眼睛依然逡巡四周。同伴用烟头往爆竹引信一戳,引信爆开光焰,引响第一个爆竹,因为竹竿未及时抬到高处,爆竹在接近湾底爆炸,一声闷响,如重物相撞,释放一团电光。这是我期待的声音,爆竹市最大的声音,震耳欲聋。围抢哑炮的孩子们捂紧了耳朵。

他的表演并未结束,这个小个子男人,将鞭炮高高举起,几乎到达了树顶,他先是向左伸至最远,在极限处停顿,即将站立不稳时,由左向右慢慢移动,鞭炮在高空,在同一个水平面爆炸,一团团火焰像水上踩出的水花,却比水花明亮、耀眼。不一会儿,到达极远的右边,停顿后,再向左移动,他的嘴唇依然在动,哈气飞扬,但我已听不见他在吆喝什么,我听见的只有内心的春天鲜花的绽开声。

还沉浸在这无与伦比的表演时,父亲抓起我的手,走出人墙,绕过半个湾,挤进这家鞭炮摊,砍价,购买,与往年一样,父亲只买三挂鞭炮,头数不多不少的那种。大年那天,一挂用于傍晚迎财神,一挂午夜迎接新年。最后一挂存放几天,因为新年一过,还需用爆竹的炸响,追赶着送走它。

2

大年三十中午,吃了水饺,与家人围坐,喝茶唠嗑。茶是父亲精心准备的,虽不是什么上等好茶,也是父亲尽了最大能力买来的。记得小时候一般是花茶,茉莉花香比日常喝的浓烈。茶叶依旧是碎的粉末,茉莉花掺杂在碎茶叶末里,如夜空的繁星,闪亮并飘出沁人的清香。父亲仔细解开捆扎茶叶的牛皮纸细绳,再打开发黄的包装纸,半斤花茶和他的笑脸便呈现在茶几上。父亲偏好喝浓茶,总是先抓起一大把、再犹豫着用三根手指捏几捏投进白瓷茶壶,注入开水,盖上壶盖闷几分钟,然后倒进茶碗。茶水浓厚,黑如清咖,也像韩国料理店的大酱汤。父亲看看我,鼓励我喝一口:“好茶,尝尝,很香。”于是,与其说是我陪父亲不如说是父亲陪我喝起这种浓茶,一喝就是十几年,直到我离开高密故土。大学毕业后辗转于南方几个城市二十多年,每当遇到大酱汤,便会想起父亲的茉莉花茶。于是,隔段时间给父亲寄些茶便成了我的使命。每次回家过年,喝着三十下午的年茶,父亲总要回忆他的茉莉花,再好的茶,在父亲的口味里,总不如那浓烈的碎末茶香,其实他品的是对早已远去的中年时代生活的点滴记忆。

喝着三十的年茶,也是为等待下午三点去河东上坟这个时刻。上坟即是祭祖,是为了把埋入黄土的先祖们请回家一起过年。这段时间,母亲总是愿意参与进来,聊聊东家,再聊聊西家,最终总会聊到村里一年中又去世了多少人,因为什么原因去世,家里还剩下几个人等,直至聊到唏嘘难抑。我总是极力从记忆中搜寻母亲提到的去世不久的人们的影子,有的记忆犹新,有的早已模糊。对那些模糊了的人,母亲不厌其烦地说起过去的事情,希望我能清晰地记起此人的一切,在母亲的提示下,那些故人便真的出现了,一一从我眼前走过。

我出生的村庄在一条河的西岸,村庄不大,人口也不多,与高密的其他村庄一样,依河而居,平凡又普通。河的名字叫五龙河,河面不宽,宽阔处也不过百米。河的西岸高于河流东岸,岸边树木高大,沿堤岸的斜坡长满低矮的野枣树。儿时的五龙河,四季有水,水流清澈,冬天结冰,可破冰取鱼。西岸下,是一户一户的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代代,日子如河水,静静地流淌,极少有波澜。新人出生,老人离世,是村庄最大的事,每一次,几乎惊动所有人家。无论老幼,去世的人,都被送往河东一片果园下葬,如今,果园没了,种植了单一的白杨,丧葬的习俗却没有改变,黄土堆积的坟头不断增加,站在西岸望去,石质的墓碑林立,规模已不小于村庄。

三点左右,结伴去河东上坟的近亲陆续聚集到父亲这里,再喝过一杯浓茶,父亲起身准备上坟用的烧纸、酒壶、鞭炮,装进一只宽大的黑色手提包内。我则扛起早已准备好的放鞭炮用的竹竿,与亲戚们一起出门走去河东。这个时间,家家户户穿着新衣的晚辈们几乎都走在去河东上坟的路上,手提大大小小的包裹,肩扛竹竿,互相寒暄问候,走下河堤。

五龙河早已今非昔比。每年一次回到故土,每年一次走去河东,每年一次趟过五龙河,感觉变化最大的是这条河流。过去布满松软黄沙的河床,如今只有绵延不绝的大大小小的凹坑,沙子早被提前觉醒的有经济头脑的村民挖走卖掉了。河水已经成为资源,被上游层层截流,从我们村开始,宽阔的河流蜕变为干涸的沟渠。河流的堤岸,也成为寸土必争之地,铲平、变卖、租赁、抢占,植被被严重破坏,满眼狼藉,风光不再。只有挣扎于沙砾之中的野草,枯干着身体,摇晃在沿河刮过的寒风之中,像一首首哀歌。不知道深埋在河东的祖先们如何看待今生今世之人的作为。

同类推荐
  • 古镇迷雾

    古镇迷雾

    采石场坍塌,生命被吞噬与掩盖;企业搞假破产,数千万银行贷款被一笔勾销;董事长横死,数千万元款项被转走。在一件件光怪陆离、惊心动魄的案件背后,是一只只罪恶的黑手在挥舞,是钱权的无耻交易,是利欲恶魔的猖狂与道德堤坝的坍塌。好在正义必然战胜邪恶,阳光定能驱散黑暗。
  • 情爱四重奏

    情爱四重奏

    本书作者刁斗,曾当过新闻记者,现为文学编辑。已出版的作品单行本有:诗集《爱情纪事》,长篇小说《私人档案》、《证词》、《回家》、《游戏法》、《欲罢》,小说集《骰子一掷》、《独自上升》、《痛哭一睌》、《为之颤抖》、《爱情是怎样制造出来的》、《重现的镜子》。
  • 桥

    鱼烂沟村的村长丁干成遇到了麻烦。村里要在水关河上新建一座大桥,修过路盖过楼的文明建筑公司老板王文明出手大方,五万五万地给;金慧道路桥梁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张慧哲跟自己顶头上司胡镇长有关系,惹不起;老同学黄大洋下手狠准,送礼都给老婆许大马棒;还有个往日有过节的刘二呆——富有建筑工程公司刘总来掺和。这边一滩浑水淌不出去,那边自己情人王花又和别人有染,丁干成一时不留心又害死了人犯了事……
  • 林家公子

    林家公子

    陈以良打趣道:“那得先看看你究竟是何方神圣,若只是一丛狗尾巴草,那便还是免了吧。”林雅客笑而不答,只是请千户闭眼。陈以良连忙照做,觉得脸上一阵清香拂过,继而眼前一片明光大亮。他唤了几声林雅客的名字,却没有得到回应,于是犹犹豫豫地睁开双眼,忽然闻见那缕清香竟是从自己怀中发出。于是低头去看,发现自己怀里揣着一丛盛开的水仙,六片花瓣如冰雪高洁。
  • 强盗的另一面(连载一)

    强盗的另一面(连载一)

    张箩匠万万没有想到,儿子会犯下这样的罪。儿子是个老实人,从小就听话懂事,他怎么能瞎胡来呢?这不可能,这不可能!一准儿是儿子受到了人家的陷害和诬告。他记住古人一句话:事大事小,一跑就了。他掩护儿子逃离家乡,到一个朋友的朋友那里躲藏起来了。然而,儿子不但没有逃脱危运,连他也成了公安局捉拿的对象。他凭着自己张箩拴簸箕的手艺四处游荡,已经整整两个月没有回家了。但他并没有同家人失去联系,儿子的情况自有人及时向他传递。他知道儿子已被公安局捉拿归案,他知道儿子是这个团伙的头领,他也知道儿子犯下的是杀头罪。
热门推荐
  • 神寂魔灵

    神寂魔灵

    本故事纯属虚构,喜欢看故事的小伙伴可以观看哦,文笔很烂,奈何本人水平如此,时间很宝贵滴,如果你不喜欢,就请忽略叭,这样就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此书不会太监,适合收藏观看哦,只是偶尔会更新很慢,这个故事一定很会很精彩滴,(疯狂暗示(′???‵))
  • 盐女

    盐女

    长篇小说《盐女》简介这是一部让东方读者震撼的长篇小说,在以盐文化为底色的大背景下,全景描写了早期中国的民族工业的雏形,久远的历史空间里,四处可见蒙昧、愚蠢的价值观……这是一部让读者沉思的长篇小说,在早期的盐业历史风情画的背后,让人体味苍凉沉重的人生,坚硬冰冷的现实,洞窥压抑、癫狂、扭曲的人性;盐业家族的兴衰;随处见证人性的泯灭,随处见证人权的缺位,盐业底层的人们,生存的艰辛,生命的脆弱和卑微;当然,也能看到人们渴望纯美情感是何等的飘渺……这是一部颠覆官场和商界的鸿篇巨著,全书深层次触击了盐业历史下的社会生态,无情的抨击了人权的缺位,无情的揭露了那些扭曲的人性……
  • 胡风的革命心态

    胡风的革命心态

    1955年夏天,信心满满“站起来”的新中国,发生了一件在后来被反复提及和纠缠的案件——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这件事在现在看起来,与建设一个从战乱中走出来的强大的中国,与摆脱一穷二白的国家目标是如此的不协调。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充满了期待,认为在这个摆脱外乱内战的和平的社会中,一个休养生息的时刻已经来到,国富民强的梦想将成真。然而,对于革命的转向,从军事战线转向思想文化领域,并且将渗透在自己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对于其后果并没有足够的准备。胡风案件无疑对此后不断的思想文化运动有着预示的作用,从那以后以政治的手段整治文艺成为这个国家现代史上常见的现象。
  • 帝为凰

    帝为凰

    亲爱的大家,本文完结了。请喜欢的朋友移步隔壁现言《伯爵囚爱,甜心已成年》,多谢支持!一朝穿越成弃妃,还没搞清状况就有人来暗杀。算了,惹不起咱躲的起,假死逃生女扮男装去种田。种田种出个祥瑞,经商引领个风潮。开个学院又引来个痴情王子。“呃,我是男的,我还要传宗接代,恕我不能和你在一起。”王子黯然离去。岂料又重逢了,并且王子还发现,自己一直喜欢的“男人”竟然是个女子!还是自己的前妻!呃,这是什么个状况?管它呢,先追回来再说。“林儿,跟我回王府吧!”“不要,你这人形泰迪,二婚男!”王子表示很受伤,我一婚也是你啊!这是一个王子重新追回老婆的故事。
  • 斗罗大陆之无敌穿越系统

    斗罗大陆之无敌穿越系统

    少年唐凡在用手机看斗罗大陆小说时被雷电劈中,竟穿越到斗罗大陆世界里,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没有武术,但是却有神奇的武魂,唐凡转世成为宁风致长子,带着无敌穿越系统穿越各个位面,争霸各个世界,成就各个世界的巅峰
  • 万古圣道

    万古圣道

    天御大陆,苍天主宰,万族征伐,人族第一皇惨遭暗算身死,意外重生十万年后,解封传说中的七窍玲珑心,自此青云直上,拳打各种妖孽,脚踢一切天骄,一剑斩万族,一力压苍天,傲视天地,寰宇千古。
  • 7天让你读懂社交心理学

    7天让你读懂社交心理学

    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现象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
  •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样做女人最旺夫

    这样做女人最旺夫

    “旺夫运”这个话题女人讨论的很多,但相关书籍极少。只要是结了婚的女人,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打工白领,都希望有“旺夫运”,能够帮老公兴旺发达,但是把命运寄托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不如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来改变自己,改变家庭的命运。这样,才能婚姻更牢固,更长久,经济更长达,感情更深厚。女人,就是要学会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本,潜移默化地“旺夫”、“旺家”、“旺自己”!
  • 废物钓上仙:傲世魔妃

    废物钓上仙:傲世魔妃

    当第一杀手穿越成众人欺凌的废物嫡女在险境中再次醒来!灭魔兽,采灵药,睥睨地将杀她之人逼进地狱。破禁地,夺灵兽,傲然地将地狱之火纳入怀中。当惊天的身世被公布而出,四面八方的势力倾巢而出。“我本自魔。“凤凰清啸,响彻九霄。当世人取笑的废物大放异彩,这乱世动荡中,谁主沉浮!这天下之巅,为谁得?(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