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00000000002

第2章 火箭突然被撞

2000年春节刚过,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在北京召开七大系统的“两总会议”。会议决定,将在2000年12月前择机发射“神舟二号”飞船!

“神舟二号”与“神舟一号”的最大区别是,“神舟一号”是一艘配置较简单的试验性飞船,仅有八个系统参加了飞行试验,围绕地球只飞行了14圈;而“神舟二号”则是一艘配置完整的正样飞船,13个系统全部参加试验,凡与航天员生命环境保障有关的仪器设备全部采用真件;并且它将第一次按照载人飞行的实际轨道,围绕地球飞行108圈,共计七天时间。飞船返回时,轨道舱将继续留在太空运行半年。有人将“神舟一号”称为“最小配置版”,将“神舟二号”称为“完整配置版”。此外,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的飞船应用系统在“神舟二号”飞船上第一次安装了多种科学试验仪器,飞船届时将在太空首次开展空间科学实验活动。

2000年11月8日,一架载有“神舟二号”飞船的大型运输机从北京起飞,三个小时后,顺利降落在西北酒泉鼎新机场。由于上次“神舟一号”出师不利,所以这次飞船系统对“神舟二号”加倍重视,唯恐出现丝毫的疏漏,不仅在技术上精益求精,而且在飞船的运输方式上也由原来的火车运送改为飞机空运。用火车运送不但要把飞船分成八块,而且到了发射场后,已在北京做过的各项检测工作,比如总装、测试等,全得重来一遍,稍有不慎还会出现问题。而用飞机空运飞船,虽然在我国尚属首次,难度很大,却能实现整体运送,还能节省时间。

“神舟二号”抵达机场后,顺利转运至基地测试大厅。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测试中,同样一帆风顺。然而说来令人难以置信,飞船一帆风顺,“长征二号F”火箭抵达发射场后,却一路坎坷,甚至横生惊天大祸!

12月3日这天,火箭在作单元测试时,火箭控制平台的一个陀螺突然出现问题,经反复检测,怎么也查不出原因。控制平台被称为火箭的“大脑”,“大脑”突然有病,却查不出病因,这让火箭总指挥黄春平非常着急。火箭总师刘竹生说,要解决控制平台的问题,非得请徐云锦!徐云锦是中国控制平台的权威专家,在航天部享有“平台皇后”之称。可“平台皇后”已七十有余,退休赋闲在家,不在发射场,而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城。

黄春平当即飞往北京,下了飞机,几经周折,终于设法找到了徐云锦等几位专家,接着又请他们用电话遥控指挥发射场做试验。可是几位专家遥控指挥了一天,故障还是无法排除。于是徐云锦提议,发射场试验条件简陋,最好把控制平台运回北京!但控制平台是一个七十多吨的庞然大物,从酒泉运回北京,一路颠簸,状态肯定会发生变化,万一老毛病没有解决,新问题又折腾出来,怎么办?黄春平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控制平台不能拉回北京,只能请徐云锦等几位专家辛苦一下,跟他去一趟发射场。但“平台皇后”走南闯北大半生,从来只坐火车不坐飞机,尤其最怕“图-154”!这是老太太几十年养成的习惯。习惯是个很难改变的东西,尤其是老太太的习惯。不过,这次事关发射成败、国家荣辱,老太太最后还是一改几十年的习惯,带上一大包药片,迈着颤巍巍的双脚,跟着黄春平便上了飞机。

徐云锦等几位专家在发射场经过几天几夜的反复试验,终于发现,原来故障的原因是平台内环轴端有一根导线碰到了内壁的电缆束管所致。导线取出后,徐云锦特意将这根导线用秤称了称,总共只有17克!而就是这根仅有17克的导线,竟然阻碍了七十多吨的控制平台的飞速旋转,并让众多的专家们从北京赶到戈壁,心跳一次又一次地加快!

火箭的故障刚刚排除,飞船的麻烦又接踵而至。12月11日上午,在飞船、火箭和发射塔的联合检测中,飞船系统人员刚一加电,便收到了一个不该收到的误发信号——“船箭分离”信号。再一复查,该信号又神秘消失,无影无踪。“船箭分离”信号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信号,如果正式发射时在不该出现时出现了,便意味着飞船与火箭在不该分离时分离了,其后果将是毁灭性的。此事报告戚发轫后,戚发轫也为这一神秘的信号颇感头疼。后经六十多次的反复试验,终于查找到了故障原因,原来是开关电缆保护层上的镀铝薄膜与一个节点相碰,造成短路所致。

然而,就在2000年12月31日这天,即20世纪的最后一天、21世纪的前一天,一个几乎是灾难性的打击又突然降临发射场!这天,火箭与飞船已经对接成功,测试已经全部完成,飞船的燃料也加注完毕,头上顶着装满了燃料的飞船的火箭,准备在第二天就垂直转运发射场,四天后正式实施发射。在发射场忙碌了几个月的航天人也在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告别旧世纪,迎接新世纪”的红色条幅已经挂出,聚餐的食品已经准备齐全,军民联欢活动也已安排妥当。大家打算好好过上一个元旦,然后将“神舟二号”飞船一举送上太空!可万万没想到,就在这节骨眼上——下午3时10分,一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在发射场轰然炸响:已经处于垂直对接状态的火箭,突然被活动发射平台给撞了!

火箭被撞,这还了得!短短几分钟里,发射场上所有领导的办公室电话和手机几乎同时鸣响。领导和专家们得知这一消息后,全都愣了!而最先报告这一消息的,是一位女调度员,话还没说完,便在电话里呜呜哭了起来……

事故原因很快查明:基地发射站的一个战士在二岗没到位的情况下,给发射平台备份电源通电,由于疏忽大意,阴差阳错,把备份电源和正式电源接反了,结果导致不该行走的活动发射平台突然往前行走,一下撞在了火箭的腰杆上!

最紧张的是黄春平、刘竹生、张建启。三人都是火箭的直接负责人,对火箭被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火箭真被撞坏了,用张建启的话说,搞不好是要坐牢的!

黄春平,福建人,1938年生,曾用名黄清官,时任火箭系统的总指挥。黄春平细眼睛,粗腰杆,头大耳阔,面带福相,谁见了都说此人命大福大。可在中国专家的队伍中,恐怕再没有比他出身更苦的了。在发射场那间拥挤不堪的小屋里,当他向我讲起童年的苦难日子时,泪流满面,痛哭不止。概括地说,12岁前,他把人间的苦几乎都“吃”完了。但就这么一个从小在苦水里泡大的孩子,完全靠着自己的勤奋与毅力,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工业学院,之后在中国火箭研究院一干便是40年。黄春平是典型的性情中人,平常碰上高兴的事或伤心的事容易动情。尤其是每当看到火箭穿过熊熊燃烧的烈焰从发射塔上成功升起,他常常以泪洗面,泣不成声。工作中的黄春平雷厉风行,魄力十足,是个典型的“工作狂”!特别是在处理一些棘手问题时,刚柔并济,游刃有余,既有专家的智慧,又有农民的聪明。为了确保火箭的质量,他狠抓火箭的元器件,跑遍了全国六十多个元器件生产厂家,亲自蹲在车间与工人交谈,事无巨细一抓到底,因而有“元器件副院长”的绰号。可以说火箭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他和专家们几乎全想到了,但唯独没想到火箭从北京安全运到发射场后,居然还会被撞!

黄春平说:火箭被撞这一天,原本是20世纪的最后一天,大家都准备过年了,却突然接到了火箭被撞的电话,我把它叫作20世纪最黑暗的一天!当时我们几个领导正在发射场的宿舍里休息,还没上班。事件发生后,在场的薛金宁给我打来电话,边哭边说,黄总,我们的火箭不行了,被撞了!我一听就蒙了,脑门冒汗,血压也一下就上来了!但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为了不惊动更多的人,我一边稳住在场的人,让他们先别动,一边通知总师刘竹生、副总指挥刘宇,然后我们三人立即赶到火箭测试大厅。大厅里有一个11层高的工作平台,火箭就被包裹在工作平台里。我们听完简短的汇报,然后就从工作平台最高的11层开始,一层一层地往下看,而且是跪着一处一处地往下摸,摸一处,记一处。火箭是薄皮的,任何一个硬东西碰一下都不行。最后一统计,火箭一共被碰伤了18处,火箭的位置也移动了20厘米!看着火箭被撞的伤口,我心里难过死了,好像每一道伤口都伤在我的心上!当时我们的第一个反应是,完了完了,火箭伤得比较厉害,可能发射不了了,看来这回要打道回府了!发射基地的同志一听不能发射了,都吓坏了。尤其是张建启副司令员,非常紧张!

刘竹生时为火箭第二任总设计师。他1939年生于哈尔滨,196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身高1.83米,个大,腰细,在发射场一站,如同他的名字,像一根挺拔的竹子。《航天报》记者闻杨杨说,刘竹生穿衣服的标准很简单,就一个字:大!在他的衣柜里,同一号码、同一颜色的衣服特别多,以至于他刚换了衣服走出家门,别人就问,刘总,你怎么老穿一件衣服啊?甚至他去菜场买菜,一买也是一大堆。有人问,你干吗买一大堆啊?他说一次买够,省事,痛快!但对待火箭,刘竹生却心细如发。刘竹生说,不细不行啊,百分之一的失误就有可能毁掉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载人航天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人的一个小错误,就有可能葬送成千上万人十年二十年的心血,所以必须一丝不苟。的确,刘竹生想火箭,常常想到几近疯狂的地步,有时半夜三更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他会立即翻身爬起,擂响同事的房门,拉着别人讨论,或者自己跑到办公室狂画草图,如痴如醉。他平常上班使用的交通工具,是一辆“28”的天鹅牌自行车。这辆自行车他已经骑了20年了!他说,我从小就喜欢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幻想着人有一天飞到天上,这是我的第一个梦想——飞天梦。我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神秘的宇宙非常着迷,总想去探个究竟,这是我的第二个梦想——航天梦。我喜欢航天,偏爱火箭,因为它与国家的强盛有关。所以我希望通过航天,让我的祖国变得更加富强。这是我的第三个梦想——强国梦!于是,每当一枚新的火箭运到发射场,他总是感叹说,火箭这玩意儿尽管拍一拍是金属的,用手摸一摸是冰凉的,但我总感到它像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你如果不好好伺候它,它肯定找你算账!这不,今天就因为一个小战士没有伺候好火箭,火箭就耍起脾气、使上性子了!

刘竹生说:接到电话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火箭肯定受到重创了!所以当时大家的脸都灰了,全傻了!我感觉整个戈壁滩好像都鸦雀无声了。因为火箭这一撞,关系到很多问题,比如火箭到底撞在什么地方了?修复后还能不能用?需不需要拉回北京?发射推迟多长时间?发射试验队撤不撤离现场?等等。火箭就像一艘渡船,它的历史使命不到600秒,要在这不到600秒的时间里将载着航天员的飞船送入太空,一旦点火,就没有回头路可走。所以别说被撞了,就是碰一下,也让人心疼,让人睡不着觉!

张建启时任酒泉基地副司令员、发射副总指挥。就在火箭被撞的这天上午,他见了老朋友黄春平,还在黄春平的脸上吻了一口,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一位记者抢拍下了这个镜头,开玩笑说,这是20世纪最后一吻!可老天偏偏也开了个大玩笑——火箭被撞,于是张建启再也笑不起来了。

张建启说:这天下午,我正在总装测试厂开会,得到消息后,我的心里立即“咯噔”一下,心想完了!赶到现场一看,火箭被撞了十多个地方,比想象的还要严重。说实话,从西昌基地到酒泉基地,我参加的发射也有几十次了,经历过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经历过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但还从来没有这次的压力大!想想吧,当时离“神舟二号”飞船发射的时间只有四天了,而发射窗口一共只有12天,过了这个发射窗口,就没有机会发射了。可火箭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被撞,你说倒霉不倒霉?火箭到了发射场,就等于交到了我的手上,现在又是我手下的兵操作失误,才导致火箭被撞,你说我心里的压力有多大?如果因为这起事故而导致不能发射,怎么向上级交代?怎么向中央交代?要知道,撤职事小,搞不好可是要坐牢的呀!当时就有人追问,是谁指挥的?是谁操作的?必须追究责任!心情当然可以理解。但我说,现在不要追究谁指挥的、谁操作的,也不要忙于追究谁的责任。我是现场总指挥,出了问题,责任由我承担!当务之急,先查清楚问题,拿出应急办法,稳定发射场人员的情绪。

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和总师戚发轫同样十分紧张。因为“神舟二号”飞船这次装有六百多台(套)设备仪器,上百台大小计算机,数十万条软件程序,十二万多只元器件,还有加起来十多公里长的电缆线。而且,燃料已经加满,用专家们的话来说,飞船只要加注了燃料,就像一个超级炸弹,只要磕碰一下,便有爆炸的可能。还好,袁家军和戚发轫检查后,初步诊断飞船没有什么大问题,受到震动的力度远远小于发射时。

很快,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在发射场召开了紧急会议。各系统老总赶到后,个个神情凝重,都不说话,尤其是发射系统和火箭系统的几位老总,脸上像下了一层霜。会议气氛空前紧张。

怎么办?听完几个系统的简单汇报后,胡世祥问了一句,声音虽小,分量很重。戚发轫和袁家军明确表态:飞船没有问题,不用重新测试。问题的焦点便集中在了火箭身上。大家都盯着黄春平和刘竹生,等着他俩表态。黄春平和刘竹生感到这个态要表很难,不表又不行。火箭意外被撞,最好的处理办法,当然是取消此次发射,更换火箭被撞的所有部件。这就意味着要对火箭重新分解,再对分解后的产品重新试验,然后再用两个月的时间对装配好的火箭重新检测。这样的话,时间显然不允许,也将打乱后期的全部计划。根据他俩的初步检查,火箭虽然身有18处伤痕,但初步估算,火箭受力不是很大,估计没有伤筋动骨,作些处理修复,不至于影响此次发射。但空说无凭,科学讲究的是数据。火箭在没有经过检测之前,天知道它到底是个什么状态,谁敢说火箭没有问题!最后,黄春平只好表态说,还是先给火箭作个“体检”再说吧!

当晚,久旱无雨的戈壁滩纷纷扬扬飘起了鹅毛大雪,发射场气温骤然下降,整个“东风”航天城冷冷清清,寂静无声。专家们本来就冰冷的心更凉了。尤其是黄春平和刘竹生,两颗备受折磨的心更是苦不堪言。重新检测火箭,凶险多多。一个58.3米高、几百吨重的庞然大物颤巍巍地立在厂房,胳膊大腿、五脏六腑、里里外外都要“体检”一遍,无异于在太岁头上动土!尤其是火工品,已经安装在了火箭身上,每一个火工品都像一颗定时炸弹,倘若更换时忙中出乱,随时都有引爆的可能;而且,火箭测试时间极其有限,必须在三五天内解决问题,因为几天后戈壁滩便进入最寒冷的冬季,气温将下降至零下30多度。若是真拖到那个时候,即使火箭的伤疗好了,发射的“窗口”却没有了,那“神舟二号”飞船的发射就必然泡汤。于是,他们立即联系北京,紧急调动北京的火箭探伤专家连夜登机启程,火速赶往发射场!

这个晚上,张建启副司令员同样一夜未眠。睡不着啊!事情刚发生几个小时,他好像就瘦了一圈。为了这次发射,他率领发射场的将士们不知加了多少班,熬了多少夜,定了多少制度,立了多少规矩,想了多少预案,琢磨了多少对策。可万万没想到,一个小战士最多一秒钟的疏忽大意,便酿成惊天大祸!真是防不胜防啊!他先来到飞船系统现场,接着又去了火箭系统现场,看着专家和科技人员在寒冷的冬夜紧张忙碌的样子,他有一种深深的负疚感。作为直接主管发射系统的副总指挥,火箭被撞,他无疑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令他感动的是,火箭系统和飞船系统的专家们没有埋怨,没有牢骚,更没有扯皮,而是一心扑在如何查找问题上。为了缓解他的压力,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给他吃了定心丸,说飞船没有问题,可以放心。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也对他说,火箭被撞的力度看来不大,主要对火箭的储箱有些担心。尽管如此,他依然无法放心。因为他知道,飞船的燃料已经装满,检测中稍有不慎,就会捅出大娄子!而且飞船返回舱上的电池是有时限的,若不能及时发射出去,电池就得重新更换。火箭虽然受力不大,但伤口毕竟多达18处。而且,火箭的位置已被移动,有无内伤,在检测报告出来之前,谁都不敢下结论。尤其是火箭的气管,是火箭的致命穴,万一触碰到了,火箭肯定报废无疑。倘若这枚被撞的火箭真被“堵”在了发射场,如同高速公路发生了汽车追尾,后续的几次发射必将全部被打乱!那么接下来要发射的“神舟三号”怎么办?“神舟四号”怎么办?载送中国第一个航天员上天的“神舟五号”又怎么办?

第二天,即2001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曹刚川、副总指挥沈荣骏、大总师王永志从北京匆匆赶到发射场,一下飞机,便召开了指挥部紧急会议。由于形势严峻,专家们个个紧锁眉头,一声不吭,会场气氛显得紧张而又沉闷。

副总指挥长胡世祥素以幽默著称,在发射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每遇挫折或难关,他常常来一通幽默,便将人们的紧张情绪化为乌有。这不,胡世祥见专家们个个低着头闷闷不乐,便率先说道,各位,火箭被撞,大家心情沉痛,我的心比你们还痛!但在我看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嘛!当年我在西昌基地当司令员,发射卫星时火箭大爆炸,把一个村子都给炸平了,把招待所的房顶都掀没了,整个基地人心惶惶!后来朱鎔基总理见了我,说,胡司令——朱总理叫的可不是《沙家浜》的胡传魁司令啊——你打十颗卫星,能不能成功七颗八颗?不能次次都失败啊!后来我们经过整顿,次次成功。你们看,我现在不是还坐在这里好好的吗?胡世祥一说完,专家们的情绪一下子轻松了不少,有的专家还忍不住笑了起来。

副总指挥沈荣骏这才说道,一定要按规定办事,按程序办事,把问题查清楚。问题没有搞清楚前,不能糊里糊涂地打!总指挥曹刚川也说,火箭的检测工作要一步一步地来,不要忙中出乱。火箭身上已经安装好了火工品,现在要重新检测。会议经过长达五六个小时的讨论,最后决定,把已经对接好的火箭与飞船重新分离,各自重新进行检测。尤其是火箭,要作重点探伤检测。等火箭、飞船故障排除后,再重新对接。然后按原来程序,重新测试一次。

1月3日,经过专家组的检查,火箭箭体正常。火箭气管也有幸逃过一劫——只差几毫米就撞上了。若是火箭气管被撞,价值几千万元的火箭便彻底完蛋!1月4日,对火箭明显被撞的储箱、整流罩等部位进行了修复,对一些不放心的部件也进行了更换。同时,火箭系统用了四天时间,写了一份长达52页的有关火箭被撞的分析报告。结论是:火箭修复后可以发射!1月5日,13人专家组对事故的分析结果和处理措施展开严格的评审。经过评审,13位权威专家一致认为,火箭与工作平台的碰撞属于挤压过程,并非冲击,碰撞产生的力量小于火箭的设计承受力量。现火箭已经恢复原有状态,并通过总检查,可以发射!1月6日,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为火箭颁发了可以“上岗”的“通行证”,并将“神舟二号”飞船发射的时间定在2001年1月10日凌晨1时。

1月10日凌晨1时,随着发射指挥员一声“点火”令下,“神舟二号”飞船腾空而起!当总指挥宣布发射成功时,张建启和黄春平紧紧搂抱在一起,两人都流出了滚滚热泪。黄春平说,我们这些搞火箭的人,发射成功了可能是功臣,发射失败了就是罪人!我听说当时军事法庭都介入火箭被撞这件事了。张建启说,应该说我是很幸运的。火箭被撞,责任在基地。幸亏火箭被撞的地方不是火箭的气管。如果撞到了气管,那就完了,再怎么弄火箭也报废了。在火箭被撞这事上,火箭、飞船系统没有埋怨,大家没有推脱责任,这对我是个很大的支持!你把人家的火箭都撞成那样了,飞船的燃料也加注了,要是人家不表态,或者表态模棱两可,我就没法下决心了。这是我几十年来压力最大的一次。所以听到“飞船入轨”的口令后,我流泪了。这是我在发射场第一次流泪。当时我还对黄春平开玩笑说,看来我们不用坐牢了!

同类推荐
  • 白马湖文谭:浙东新闻学丛刊《我们》

    白马湖文谭:浙东新闻学丛刊《我们》

    本书分为三辑: “俊逸风骨: 《我们》散话”“独标高格: 悦读白马湖派散文家”“艺术的闲谈: 白马湖文派”, 收录了《〈我们〉的缘起与价值》《三等车的文学“滋味”》《白马湖新绿: 现代散文“白马湖派”》等文章。
  • 痴爱:萧红情书集

    痴爱:萧红情书集

    本书收入萧红写给萧军的42封书信。其中,35封是萧红于1936至1937年间,由日本东京寄回上海和青岛给萧军的,7封是她回国后又去北京,由北京寄到上海给萧军的。记录了女作家萧红与萧军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段过往心态和对历史往事的追忆。另外还收录了萧红致黄源、高原、胡风、许广平、白朗、华岗的11封书信。
  • 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资深电影爱好者、著名影评人陆支羽,在这本书中精选23位世界经典导演及其代表作品,142部至爱的电影片单,带你一起体验电影带来的迷影人生。除了我们熟悉的杨德昌、蔡明亮等中国面孔导演,书中还包括伯格曼、阿巴斯、阿莫多瓦、今敏、法斯宾德、费里尼、小津安二郎、帕拉杰诺夫等外国经典导演。书中还收录了对第53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八月》导演张大磊的采访,First西宁青年影展最佳艺术探索奖《中邪》导演马凯采访,First西宁青年影展最佳影片《喜丧》导演张涛的采访。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马戏团,每个人都是带着面具的小丑,而电影给了我们再造幻想、重塑灵魂、直面自我的另一种可能。
  • 热爱生活

    热爱生活

    本书是一本个人散文集,对一位普通老干部退休生活的点滴记录。有令人向往的境外旅游,更有孜孜不倦的返聘兼职。大量照片和散文,让读者领会如何老有所为,又如何营造淡泊和愉悦的人生。作者文笔优美,叙述自然,对生活充满无尽的热爱之情。
  • 古典诗词背后的美容秘笈:愿得一心人,晓来画新妆

    古典诗词背后的美容秘笈:愿得一心人,晓来画新妆

    杨玉环额间的花钿述说着那一年的劫难;卓文君的远山眉是相思时的寂寥叹息;神仙玉女粉抹去武如意的憔悴,却充斥着不肯见白头的无力;赵飞燕的息肌丸能使掌中舞,却对身体造成了不可修复的伤害……绝佳的妆容和体态一步步塑造,情人的心意却难以抓牢。他爱你时,可以拱手江山讨你欢,不爱你时,你就是一朵塑料花,再美也仿佛失去了生命。
热门推荐
  • 灵浮生

    灵浮生

    “疯子”、“怪人”、“神经病”这三个词语几乎是伴随着沈云今整个童年。一个金融学博士,毕业后每天除了诵经就是打坐,这谁顶得住呢?母亲气得病倒,沈云今便在母亲榻前为她祈福,摇头晃脑之时,再睁眼,世界没了!吓地昏迷了七天七夜,再睁眼,沈云今变成了真正的通灵巫师。“我一定是睡得太狠了,竟然出现了幻觉。”当这些东西真正地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沈沉今当然是接受无能啊,可谁知一股寒气直顶脑门。“云今,等了你这么久,我们才得以重逢,你怎能弃我而去?”……高冷蛇精女主沈云今×看似纯情实则老得不行的男主司夜瀛
  • 最美不过爱上你

    最美不过爱上你

    林乐瑶是谁?有颜、有钱,又有闲的古灵精怪美少女。简言是谁?又帅,又高,又有才的腹黑傲娇学霸男。林乐瑶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简言考得比她好。在被简言的成绩一次次“碾压”之后,林乐瑶终于盼来了简言出国。谁知好景不长,才短短两年,简言就又出现在了林乐瑶的生活中。简言的再次出现,让林乐瑶的世界开始变得不一样。经历了友情的背叛,又获得了真正的朋友,在一次次突发的事件之后,林乐瑶渐渐对友情和爱情有了新的认识。简言的良苦用心让林乐瑶变成了一个真正乐观并且敢于去爱的人。
  • 王妃你很皮

    王妃你很皮

    一切皆为虚构,仅供娱乐而已,莫较真!莫喷!
  • 绾天下

    绾天下

    乱世烽烟,少年热血,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她是翼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长公主,是王兄王嫂的掌上明珠,可算命的却说,她是祸国殃民的妖孽。她生于庙堂高宇,渴望风花雪月,却遭逢家国剧变。乱世纷争之中,人们何去何从......
  • 绝地反击

    绝地反击

    本书是炸弹,让您震撼!纪录片制片人艾利·福尔曼是个单身母亲,在去威斯康辛州的日内瓦湖拍片结束时,遇见一个声称自己等人开车来接的女子,于是与其聊天;不料一辆皮卡赶来,车窗开处开枪射击,女子中枪身亡。艾利本不想卷入此案,无奈死者家人赶到,乞求艾利查明真相;艾利只好重操旧业——再次当起了业余侦探,不料很快就卷入一个财富与权势家族的历史丑闻之中,该家族植根于湖畔富丽堂皇的豪宅,围绕着由谎言、谋杀与家族秘密精心编织的一张大网;这个秘密已经困扰着该家族和日内瓦湖城好几十年!这个秘密如今又把艾利置于杀手的准星之中……本书是《谋杀鉴赏》第四部,精彩依旧,不容错过!
  • 王爷偏偏看上我

    王爷偏偏看上我

    卫氏家族的旁支,到了卫玥这一辈,全是男丁。而她做为唯一的女娃,发誓要泡尽天下美男。虽然世人都不知道卫玥骨子里已经换了个灵魂,但是却对她的行径感觉到可耻。一个废柴刁蛮女,被当今太子当众距婚就算了,居然还被最有威望的王爷看中订下婚约,这下,她瞬间成了世人的眼中钉,觉得他们王爷一定是瞎了眼了。可谁想,世人眼中的无用女,因为一次重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五系魂者,天魔灵宗,让她从一个笑话变成了神话。某皇子:当初我一定瞎了眼了;某妖王:这下真的捡到宝了。卫玥:你们都滚!
  • Cap'n Eri

    Cap'n Er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史上第一混搭

    史上第一混搭

    人家穿越,我还是只能被穿越人家泡妞,我还是只能被妞……在我的龙门客栈里,我接待了老槐树精、女鬼、神兽混血儿、冒牌茅山道士等人,发生了一连串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本书恶搞气氛浓重,修真、穿越、都市、爱情一个也不能少。所以名之以“史上第一混搭”注:1,非吃老本作品。2,本文系纪实文学,笔录:张小花。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狂追失忆妻

    狂追失忆妻

    再度睁开眼,早已从北方换到了南方,天呐,她重生了!不仅成为富商女,还有个高富帅老公,尼玛,这个身体的主人,居然爱了他十年。可是,为什么老公视她如蛇蝎?更悲催的是老公心里还有个公主!偶买噶,小三找上门,还要给她道歉,抢了她所爱之人,搞错有木有?打倒小三,踹了总裁老公。哪知总裁老公缠上她,要吃回头草?哼,看她如何整治回头的老公以报十年之仇!这个社会太给力,这个地球太危险,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精彩小片段】“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今生这么有缘吗?”某男见她凑上脸来,还一副痴情的样子,顿时觉得恶心,不理会她,管自己打开车门上车去。正要将车子启动时,某女那轻轻的声音又传来:“其实千百年前我们就认识了,那时是春天,你追着我跑了很远,还在我身上留下了你的牙印,成就了千古佳话。”某女见冷皓尊听的云里来雾里去的,就邪邪的一笑继续说道:“那时我叫吕洞宾。”说完不等某男的反应转身就走。某男立即反应过来,这女人竟然变相的骂他是狗。他什么时候被人这样的侮辱过,用力捏紧了拳头,恶狠狠的朝某女的背影吼道:“沐轻柔,你最好是真的失忆了,否则我一定会让你后悔!”【精彩片段二】“臭小子,难道你不知道什么叫‘朋友妻不可欺’吗?”某男凌厉的目光看向对面的男子,可是对面的男子很悠闲,完全不把他的厉光看在眼里。“据我所知,你好像从来都没有把她当成你的妻子。”“那我现在把她当妻子了,你给我离她远点。”“那我现在不把你当朋友了,所以,我不答应!”【精彩片段三】“不是让你温柔点吗?你尽然......尽然......”把伤口给High裂了。某女已经从脸红到脚趾了,真没脸把后面的话说完。某男故做一副含羞状,朝某女眨眨眼,“老婆,我第一次,没有经验。”噗!某女差点昏倒。天呐,这货尽然还会装萌,主啊,请你降一道符收了他吧。本文走搞笑小清新路线,外加小大大的宠爱,喜欢的亲们就赶快收藏吧!推荐朋友的文文!《妃子不倾国》(大爱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