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01200000002

第2章

我当时不知道母亲是用什么熬的米汤。仅记得回家过礼拜天时,她让念完小学二年级就回了家的大妹妹去把她熬的东西舀给我喝,我没让妹妹去。说实在,从上高小到上初中这几年,我连糠窝这类干粮都没带过,唯有装过四叔从东北退伍回来时带来的几个大苹果。饥了啃干馍馍或烧糕饼吃,只是以前的记忆。

当时,我确实也有饥饿感,想吃喝点什么,但忍了。想起刚才路过大墡地边,瞅见南沟石条桥旁有块地里的红薯还没收,以为村上不要了,便决定去挖一两块回来和弟妹们打牙祭,因为家里除了母亲那只砂锅里熬的所谓米汤,再没任何可供吃喝的东西。

当我来到这块地里,企图跺松埯窝,拽着早已干枯的薯秧,拔出几只红薯时,发现红薯已冻结在土里,别说拔不出来,拔出来人也不能吃,即使喂猪,猪也要抗议。

多年后才知道,那年“大跃进”,跃得许多作物都没收获回来。如此暴殄天物,纵天罚可躲,也人祸不免。

就山西来说,因那时省里的主要领导没大吹大擂地搞浮夸、放卫星,还号召各地搞小秋收运动,把山野间一切可以吃的东西都采摘了回来,全省百姓受制不是太严重。即便如此,每每提及那时的情形,所勾起来的回忆总令我唏嘘不已。

那几年,公共食堂的饭食,根本维持不了人们的最低生理需求,有不少人得了浮肿病。据1960年5月高平县的专项数据,当时发现全县得浮肿病者有3171人。此病也没放过上冯庄村,我就知道有个同学的父亲,便因此而毙命。

2013年一个夏日,我在西庙背后听当时任大队保管的李年贵说,当时为了救助浮肿病人,公社曾通知各村派人去给这些不幸者领救济食品。我们村的救济食品,就是他去领回来的。这种食品成分简单,是用谷糠加工成糠面,再加上糖精制成的,美其名曰“康精饼干”或“糠精饼干”。

公共食堂,确实是新生事物,是伟大创举。其影响远胜于大战钢铁。大战钢铁再怎么战,也都是部分人上阵,也就折腾了那么几个月。而食堂则是疏而不漏的恢恢天网,把天下长嘴的农村人口几乎全都网罗了进去,且前后跨越四个年头。

有资料说,1958年底,农村已有90%的公民成了公共食堂的“饭民”。而在上冯庄则超过100%。那几年,红薯的升值空间最大。最早不当粮食对待。后来则是五斤顶一斤粮、四斤顶一斤粮、最后才在三斤顶一斤粮的比值上稳定下来,没好意思往二斤顶一斤上长。人均名义吃粮水平不显太低,红薯先生功不可没。红薯不耐饥,人们也有办法。每遇红薯顶饭吃,大人们都要向子女们交代:“吃红薯不敢喝水,不然,水一涮就没了。”

在严酷的现实中,人们与饥饿进行了顽强抗争。既抗争就得有付出,就会有牺牲。

抗争的首要方式,是腹中越饥饿,越要多参加劳动。好像故意与亚当·斯密二百年前说的“除了吃得尽可能多,劳动得尽可能少以外”那句话较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多挣工分,多获得一点劳动补助粮。那时的每个劳动者,尽管面带菜色,却无不希望自己能分派到多挣工分的活计。饥饿在此特殊情形下,反而对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这种激励,即便在公共食堂解散以后的多年间,仍未消减。听赵家街福牛叔的长子瑞生讲,在他能参加劳动挣工分时,为能多挣些劳动补助粮,几经工种比较,实现了到每脱350块砖可挣一个劳动日的砖窑上劳动的愿望。他起早贪黑地干,又刨土,又和泥,又脱砖,一天竟能挣到三个劳动日。于是补助粮挣得比别人多些。但在那“三年困难时期”,不到劳动年龄的孩子们,则不具备这种能力。他们在父母都上了地,无人照管的情形下,则不免在家千方百计地寻找一切可吃的东西。有一家姐弟俩,因饿得不行在家捣吃了些杏仁,便中毒而亡。

依民俗,数伏那天各家都要煮一锅脱皮玉茭吃。为图锅里热闹,除了加点杂豆进去,还要加点杏仁。杏仁有毒,得炮制:先将杏仁泡在碗中,夹上块通红的煤块放进去,以拔除毒性,如是再三,且每次搁置时间不用一天也得半天。即使那不发苦的甜杏仁也不可多吃。

听小弟媳的母亲随楼婶讲,有户人家把仅拔了两次水的杏仁,赏给两头猪吃,结果胀死了一只。这姐弟俩可能懂这个常识,但饥不择食,则顾不得许多,没经任何炮制便在家中偷偷地捣吃了一些。当大人们收工回来时,这一女一儿,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救之不及,相携而去。这是上冯庄在那年发生的一场颇令人嗟叹的悲剧。

当然,较安全的办法,还是收拾些野菜、树叶瞎胡吃。那几年,各家妇女不管去干什么活儿,都要一只荆篮或箩头,在往返的路上或工间休息时,用鹰眼一样的敏锐,去发现并猎获豆叶、薯秧、大麻叶、杏叶、洋槐花、洋槐叶、苦苣、骨碌碌葱、灰灰菜、刺苋菜、妈妈秧、羊桃叶等等一切可以充饥的植物。这些东西用途广,人能吃,猪也能吃。

然而这种捎捎带带、零敲碎打的做法,毕竟成果有限。有时则不得不扩大猎获空间。听夫人讲,她当闺女时,曾和她二嫂景先翻到东山后的贺庄一带去捋杏叶。下边村里的人发现了,便嗷嗷地和撵狼一样地喊叫。

至于发现粮食或红薯地里有可疑人影,更会听到嗷嗷的喊叫声。这喊叫声,多来自于登得高、看得远的山坡上的牧羊人。

同类推荐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本书对阆中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内容涉及“主任视窗”、“铿锵足音”、“府院连线”、“大事回眸”等。
  • 云间笔会(2011)

    云间笔会(2011)

    本书是上海市松江区文联文学分会会员作品汇编,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形式,文笔流畅,内容健康向上。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体现出松江的地方文化氛围和创作状况。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催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一碗阳春面》《伊莎贝拉的蓝勋章》《加布林鲨鱼的悲情母爱》《穿过风雪的音乐盒》等等最为打动人心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田野的黄昏

    田野的黄昏

    《田野的黄昏》选取《散文》作家群中优秀中坚力量近年创作的散文作品,均体现出了作家对生活观察思考之深广、个人体验切合历史与文明变迁之深入其所。结集成册,汇而为丛,是文学爱好者的一次盛宴。
  • 天地颂(第二部)

    天地颂(第二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热门推荐
  • Dolly Dialogues

    Dolly Dialogu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水浒传(最爱读国学书系)

    水浒传(最爱读国学书系)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 药妃天下

    药妃天下

    隐士而居,不问世事,武功盖世,能与兽语,本清浅如水,默默寻找前世亲人足迹。怎奈,一朝得知身世,一朝得见前世仇人,自此,风云再起,五国生变,皆是她报仇之路垫脚石。芙蓉殿内,她冷眼看着他的母妃牵着另一个女子,逼他娶平妃。芙蓉殿外,她默然看着他一脸愧疚自责,痛苦不堪。翌日,她敛去武功,淡然设局,遍体鳞伤出了芙蓉殿。自此,还了他的恩情,断了两人情缘。一夜缠绵,她引毒上身,却气血逆流,一瞬白头,渺渺鬼谷中,她顶着满头银发,日日数着倒退的记忆,终于,转身之后,记忆如孩童,天真如稚儿......
  • Revolution and Counter-Revolution

    Revolution and Counter-Revolu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宠妻上瘾了

    总裁宠妻上瘾了

    不小心被舅舅一家算计,她被送到某个“老男人”那里给表妹当替罪羔羊。却没想到传说中的“老男人”年轻有为,颜高腿长,身材倍棒,还是个世界首富!最重要的是,他宠她入骨,为了她不顾一切。某男:今天的行程全部取消,我要去陪女人。某女:墨西玦,你居然背着我找别的女人!某男:我的女人,只有你一个。1V1,身心干净,深宠,专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曹操全传

    曹操全传

    曹操,字孟德,公元155年生,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成为曹腾养子而改姓并继承侯爵。曹操一生从陈留起兵到洛阳逝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消灭了袁绍、袁术、刘表、张绣、吕布等割据势力。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代表了东汉末年的文风,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庭”。曹操一生有诸多作品,为众人称道的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很多诗文表现了他指点江山、壮怀:激烈的高远志向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 天皇归来

    天皇归来

    父王的离弃,神族的无情,他从一个宫门弃子繁衍至天玄大陆的巅峰!
  • 那年夏天那年的风

    那年夏天那年的风

    在炎炎的夏日中,在青涩的年纪,他们相遇,同样在那个夏天她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当他埋下对她感情微妙的感情时,她拍着他的肩膀说“做我的哥儿们怎么样?”同样是一个夏天,他们一起来到另一个地方。他看着她“迷恋”一个又一个帅哥让他忍无可忍的鼓起勇气对她说:“我追你吧。”
  • 信仰

    信仰

    繁华的上海滩,拉车的、卖肉的、送报的、卖艺的……谁能想到他们身怀绝技,受过特殊训练?谁又能知道他们怀着一种伟大而崇高的信仰?一个个扑朔迷离的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我”的特工生涯又是怎样的凶险离奇?在这龙潭虎穴般的十里洋场,在这条隐蔽的战线,我们的英雄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绝世传奇!
  • 顶尖狙击手

    顶尖狙击手

    黛黑色的山峦像巨鲸的大口,不知不觉地将落日吞食了。夜幕一点点来临,能见度变得越来越低,最佳的射击时机越来越远,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耐心,都知道第一个开枪的肯定会被其他的狙击手发现,就看谁忍不住开第一枪。“砰……”旋转地子弹在空气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