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03200000001

第1章 中国航母启航的功臣(1)

来源:《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4年第07期

栏目:世纪风云

徐增平:

文/rock

提起航母“瓦良格”号,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要说起当年是谁把它从乌克兰买回来的,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当年买回“瓦良格”的那位香港商人,他的名字叫徐增平。

这位部队篮球运动员出身,年近六旬的全国政协委员,身材高大、热情豪爽,言谈举止间明显有着山东人的印记。提起购回航母的事情,徐增平却变得非常低调,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这是个百年不遇的机会,真的是千载难逢啊。”

短短的话语,让人体会出了当年他毅然挺身而出的那份侠肝义胆。徐增平的几位朋友谈起了当年他购买“瓦良格”号的惊险、曲折、艰辛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原名曾叫“里加”号

说起“瓦良格”号航母,人们都知道是香港创律集团1997年着手投标买回的。其实早在1991年,乌克兰就曾想高价出售“瓦良格”,而且还向中国抛出过“橄榄枝”。

1991年底,曾经辉煌的苏联轰然倒塌,其庞大的家业由参与独联体的15个加盟共和国来瓜分。前苏联的第二艘航空母舰“里加”号(以苏联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命名,也就是后来的“瓦良格”号)在解体前只完成了70%的工程。苏联解体后该舰归乌克兰所有,而乌克兰无力完成它,俄罗斯又不需要它,不愿提供资金造完。在费了一番周折后,乌克兰终于打出高价出售的招牌。

一开始,乌克兰叫价4亿美元,可不久又提价到20亿美元,并承诺造完它。转眼6年过去了,“里加”号改名“瓦良格”号(为纪念在日俄战争中沉没的“瓦良格”号巡洋舰),乌克兰既没有造完它,也无人再去关心它,“瓦良格”号就一直停放在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的船台上,任凭风吹日晒,直至整个船体锈迹斑斑。世人的目光再也难以聚焦在它的身上,它好像变成了一堆废铜烂铁。原先动辄数亿美元的要价,似乎再难以提起。

首次谈判秘密进行

1997年10月下旬,身为香港创律集团董事会主席的徐增平看到一则路透社的消息——“乌克兰拟出售一艘未竣工的航母”,报道称“因为乌克兰同俄罗斯就履行苏联时期合同的谈判宣告失败,前苏联曾向这个项目投入了5亿美元的资金,但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这个项目就搁浅了。由于俄罗斯缺钱,乌克兰只好被迫寻找外国买主”。

得知消息的徐增平马上赶赴乌克兰,声称要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包括舞厅、旅馆和博彩设施等,日后将其停泊在澳门附近海域。

乌克兰对购买“瓦良格”号提出了四个条件:首先要提供由一流银行开出的资信证明,证明其公司在银行有5000万美金以上的存款,而创律集团当时的银行存款只有3000万港币;其次必须证明购买这艘航母不做军事用途;同时这个商业项目要获得国家级批准,并且要获得目的港所在国家签发的进口许可证。

了解清楚这些,徐增平迅速作出决策,公司人员兵分四路马上开展工作:第一路人马赴乌克兰进行初步接触;第二路寻求多种可能,满足乌克兰方面提出的有进口许可证等方面的条件;第三路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保证资信证明符合要求;第四路在北京设立临时办事机构,沟通多种关系,搜集各个方面的信息。

回忆起那段时间的情况,徐增平感慨:筹集资金的工作虽然艰难,总算能一笔一笔地不断落实,而满足招标条件的工作却比想象的更加艰难,也更有戏剧性,几乎像一场赌博。

根据当时澳门的特定情况,徐增平制定了一个颇为有效的战略:找一个在澳门各方面都“走得通”的人,花钱把各种手续办下来。

他很快就找到了这样一个人。坐下来一谈,那人开价就要1000万港币。徐增平还价到500万,先后谈了10多次,最后以600万港币成交,商定手续两个月完成,徐增平先付一半定金,双方只有承诺,没有合同。最终,这场“豪赌”徐增平赢了。1997年12月底,那位商人把有澳门政府确认的项目批准证书、进口许可证正本交到了徐增平手中。

1998年1月24日,农历除夕,创律集团筹集的资金全部到位,香港汇丰银行为其开出了5000万美元的存款证明。这时离2月1日乌克兰要求的最后日期只有一周时间了。这一天,徐增平带着200万美金现钞,先飞回山东老家陪父母过年。大年初一又从济南飞到北京,年初三登上飞往莫斯科的班机再转机飞往基辅。

竞拍航母一波三折

1998年1月27日,徐增平从基辅登上了开往尼古拉黑海造船厂的火车。来到造船厂后,在厂长的陪同下,徐增平和助手登上“瓦良格”号,考察了全船。“瓦良格”号簇新完整的舰体,精密的结构布局,每一样都让徐增平购舰的决心更加坚定。尤其是那四个巨型发动机,每个造价就要2000万美元。接下来的四天时间,徐增平被两件事占据着:一是说话,二是喝酒。徐增平说,那四天他是泡在伏特加中的,一顿饭十来个人,一喝就是几十瓶伏特加,感觉每个毛孔排出的汗水都是伏特加。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中,开着门窗,还满身大汗。就是在这种气氛中,徐增平赢得了乌克兰所有官员的信任和好感。其中一位负责人私下对徐增平交了底:“我们一定给你最优惠的价格。”

谈判进行得很顺利,初步定价在1800万美元,乌方不负责“瓦良格”号出港后的任何事情。可当徐增平又提出需要航空母舰的设计图纸用于改造成旅游设施时,乌方代表坚决不同意,说这是国家最高军事机密,需要报请国防部批准。徐增平说,我们回去要改装成娱乐城,没有图纸怎么行?我宁肯多出点钱,也要把图纸带走。

乌方几个代表低声商量了一会儿,坚决地说那就2000万美元。徐增平装作与助手商量后很不情愿地说:“2000万我们认了,但图纸一张不能少,而且从现在开始,请你们派兵保证‘瓦良格’号的安全,不允许任何人未经许可登上该舰。”

徐增平当时与乌方谈判承诺以现金交易,先交200万定金,余款由中国银行以电汇形式分期还清。这对当时的乌克兰很有吸引力,因为他们迫切需要大量现金,卖航母那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之后的几天,徐增平满以为事情差不多了,就打算跟公司几个随行人员去欣赏一下基辅的美丽风光,放松一下心情。临行时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一再叮嘱他们不能走得太远。还郑重提醒他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当时的乌克兰是各国特工的乐园。

果然不出所料,徐增平他们在去基辅大教堂游览时,就发现了问题,两个经常在黑海造船厂门口转悠、明显不是东欧人的游客,老是在他们身边不远处跟着。徐增平分析,他和乌克兰的这桩秘密交易已经引起某些国家的注意。

果然事情变得不太顺利。随后几天,乌克兰方面一直没有任何消息。直到第10天,乌方才打来电话通知见面会谈。他们通知徐增平,由于某些原因,“瓦良格”号将在三天后通过公开拍卖的形式正式拍卖,请中国朋友做好准备。

听到这个消息,徐增平火了,质问对方定好的协议为什么轻易就变卦?乌方有关人员当时只是微笑,不作任何回答。

在乌克兰方面随后举办的答谢会上,乌方一位负责人悄悄透露了实情:有几个国家和地区给乌克兰发了外交照会,其中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韩国、越南和中国台湾地区都对徐增平这次购买航母提出质疑。

另外,这些国家和地区还反对私下交易,要求将“瓦良格”号公开拍卖。

乌方解释说,他们既要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要求,又要照顾到与徐总的谈判实际,所以才决定三天后公开拍卖。因为在这么短时间内,别人绝对来不及准备,只有中方能满足他们提出的条件,自然也只有中国人也就是徐总的公司能中标了。

三天后,在基辅市最著名的佳士得拍卖行,“瓦良格”号航母拍卖会正式开场。

根据乌克兰方面的要求,参拍人需要提供资质证明、国际信用证明、用途规划、专家论证报告等一大堆材料。现场果然只有创律公司准备的材料齐全完备,符合乌方的所有要求。

展示完各种材料,就是公开竞标了。美国和澳大利亚叫到1400万美元就没有了声音。韩国随后叫了1500万美元,日本叫了1700万美元,韩国随后叫了1800万美元,这时徐增平举牌叫了2000万美元。主拍人连叫三声无人再叫,拍锤落下,拍卖成功。徐增平当场办理了拍卖成交的有关协议。

就在徐增平成功拍得“瓦良格”号的当晚,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船厂厂长接到报告,“瓦良格”号上有架直升机降落。徐增平听说后马上找到厂长,请他立即安排夜间警卫人员,而且要求增加警卫人数,费用完全由中方负责。后来徐增平得到消息,当晚的直升机是乌克兰最重要邦交国的武官随员租用的乌克兰民用飞机公司的直升机,时间是六小时。

航母资料有20吨重

直升机降落事件发生后,徐增平担心再有什么闪失,第二天一早,他就和助手以及造船厂厂长一同乘飞机由基辅赶往黑海造船厂。徐增平和厂长俩人在飞机上就航母设计图纸移交一事进行了探讨。

厂长告诉徐增平,那些资料起码有20吨重,他们用了两个大资料库来存放。如果中方运回去再翻译的话,仅专业翻译就需要一百人翻译两年,还要数十名其他技术人员再去核对校准,工作量之大难以想象。

来到船厂,经过一番仔细验证审核后,在警卫军官的跟随下,徐增平和船厂总工程师来到六楼的航空母舰专用资料库。徐增平注意到,资料库内每层楼都有有线电视监控系统和红外线报警装置,还有由两个人组成的巡逻队定时逐层巡逻检查。

来到六楼后,只见保管员和警卫军官各取出一把钥匙,俩人各自插入上下的锁眼,然后各自旋转密码盘核对密码,同时分别用右手放在两个电脑触摸屏上,不一会儿电脑发出声音:“密码正确,掌纹无误,欢迎进入第x资料库。”

一进资料库,徐增平就感受到这个资料库的宽大和标准:每个资料柜都是铁制的,整齐地分行排列着,柜上用俄文标注着物品名单,窗户都用厚厚的窗帘遮挡着,室内温度适宜,柔和的日光灯管发出轻轻的嗡嗡声,房间内几乎一尘不染。保管员随手打开一个柜子,只见柜内整整齐齐排放着纸质封皮的资料档案。

徐增平问:“资料都齐全吗?”总工程师自豪而有把握地说:“凡是我们乌克兰掌握的资料都在,我保证,因为这是我们的国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好好保护它。”

让徐增平难忘的是,那天等到所有的资料柜都装上车,由海关的人封固好车厢后,只见刚才还面无表情的警卫军官们,突然一声号令,所有警卫人员立刻都从楼里跑了出来,列队在卡车前。随着又一声口令,所有的人都严肃地向卡车敬礼,船厂厂长和海关商检人员也都不由自主地举起右手行礼。徐增平看到身旁的船厂厂长和总工程师等人的眼眶慢慢红了,流出了大颗大颗泪珠。

这些图纸资料加上铁箱子总重量有四五十吨,整整装满了8辆大卡车。8辆卡车当晚直奔基辅机场,资料连夜运回国内。

这些图纸运回来后,经过仔细查对,发现30多万张设计图纸中,有部分关键部位的图纸缺失。

徐增平经过多重渠道了解得知,在徐增平他们到船厂之前,乌克兰国防部和俄罗斯的情报人员已取走了部分关键图纸。

后来,徐增平再赴乌克兰,通过私人关系,终于说服了黑海造船厂厂长和总工程师,将船厂工艺室保存的另一套完整的图纸拿了回来。

向“红色资本家”徐增平

致敬

有人称徐增平是“红色资本家”,还有人称他是“‘瓦良格’号的再生父母”。更有成百上千的军迷在此表达对徐增平的敬意。那么现实中的徐增平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在创律公司的简介上,有这样一段他的简历:徐增平出生于1952年4月。1971年参军到济南空军,1973年到广州军区体工大队。现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创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徐增平1983年从广州军区退伍,从商经营电器、地毯及农副产品贸易。1988年,他已经身家千万。这一年他携妻子——前中国女篮主力刘克先一起移居香港。他们在香港创办了创律集团,主要经营房地产、建筑设计、酒店投资管理、石材工业、国际贸易、金融投资、文化演艺等。

相信许多人还记得:1997年6月1日,柯受良驾驶着那辆喷涂着“创律集团”字样的轿车从壶口瀑布上空飞越黄河,就是由徐增平的创律集团赞助的。

1998年11月11日,新华社香港分社曾以“徐增平表示购买前苏联航母服务国家”为题刊发消息,文中说,“创律集团主席徐增平向记者表示,一旦国家需要,我和创律将毫不犹豫地向国家献出这艘航空母舰,为国家服务。这才是我的最终目的。购买这艘航母的目的是‘以商业行为之名,行服务国家之实,希望对国家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有所贡献’。”

在宏大的历史潮流中,每个人的作用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人正是凭着一腔热情和无畏的勇气,成为改变中国历史的英雄。从这一点上看,徐增平的义举,大大推动了中国航母的建设进程。

机缘巧合的是,曾发出“不搞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最早呼吁中国要建航母的中共中央常委、中央军委前副主席刘华清的女儿刘超英,1994年到2000年期间曾担任香港航天科技的副总裁。香港航天科技曾与徐增平在地产业务上有过多次合作,1997年还扩大了和徐增平公司的合作规模。刘超英跟徐增平是在他购买“瓦良格”号后认识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国企干部、军人的后代,刘超英对徐增平替国人把握历史机遇,不顾个人安危,不惜损失个人商业利益,倾其家产,大胆拼搏的义举十分佩服。“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学习徐增平这种国家利益至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中国的国防建设将会更加持久强大。”刘超英说。

如今,“瓦良格”号已经成功下水试航并改名为“辽宁”号,并已改建为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航母。倾其家产为国家买下“辽宁”号航母的创律集团董事长徐增平和“瓦良格”号的第一买家——已经不存在了的澳门创律公司的名字将留在中国航母的发展史上,因为他们曾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立了大功。

同类推荐
  • 南侨回忆录

    南侨回忆录

    《南侨回忆录》是陈嘉庚先生于1943年至1945年躲避日寇、在印尼避难时所写的回忆录,他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力,以真诚质朴的笔调,详尽地描述了自己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记录了南洋华侨为襄助祖国抗战而做出的贡献,并陈述了他为发展教育和社会进步所进行的种种艰苦卓绝的奋斗。书中所记叙的事实,都是他亲身经历的历史。身处南洋,心向中国,特别是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日子,他领导南洋侨界筹款,抵制日货,并动员南洋侨界参与抗日运动。
  • 最后一个贝勒

    最后一个贝勒

    长篇抗战小说《最后一个贝勒》讲述了抗日战争中,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三个贵族青年在战争中的际遇和情感冲突,题材独特,史料翔实,振聋发聩,是作者于川根据自己的父母在抗战中的真实经历所创作的一部半纪传体长篇小说!于瑞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卢沟桥事变”暴发后,报国心切的瑞年返回天津,参加了国军部队,几经周折,最终投效于范筑先将军的麾下,屡立战功。在此其间,他接触到一些共产党人,也开始了和女大学生淑娟的恋情。范筑先将军殉国后,瑞年和淑娟几经周折,终于投身于八路军中,但受到他初恋女友,日本间谍宇垣琴音和乳娘之子郑宝仲的牵连,他又被迫离开前线部队,到八路军冀南军区“觉醒联盟”担任翻译工作。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本书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的教师合作完成。封面署名的排列顺序,以各位教师所撰写的《作品导读》的字数多少为依据。参与编写工作的教师,大多拥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具备学术研究的深厚实力。同时又都是在一线从事教学的骨干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本教材的篇目编选和导读写作等方面,能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体会融入其中。
  •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和评点李雅樵先生表演艺术的著作,不仅有李雅樵先生传记和部分纪念性文章,也有其表演艺术、唱腔艺术和艺术心理分析文章,以及李雅樵先生代表剧目的评点文章等。
  • 苦菜花,甘蔗芽

    苦菜花,甘蔗芽

    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出来以后,在北京开了个读者见面会。有个女孩想问俺啥,她叫了声奶奶就哭了,一边哭一边说,说的啥俺没听清。她这么难过,俺觉得对不起她,就说:“孩子,看俺的书不要哭,不要流泪,事都过去了。要是没有这么多苦难,俺也写不出这本书来。”俺这辈子跟弹花锤子似的,两头粗,中间细,经历的事太多了。
热门推荐
  • 繁星修仙记

    繁星修仙记

    网游程序猿穿越到了修真界,本来打算搞点黑科技闷声发大财,无奈总有人跟她过不去。为了星辰大海,拼就拼吧。天外人:我是!造化青莲:我种的!五色石:我炼的!魔之泪:?妖之心:?某人掀桌:MMP,这个也找我,要你们何用?老娘单干了!粉丝交流群:574738292
  • 艺堂

    艺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通天帝尊

    通天帝尊

    故事发生在通天大陆,是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有人魔两族。主角所在的帝国是古风帝国,另外还有一个古苍帝国与古风帝国势均力敌。其中古风帝国有三大宗门傲世宗,灭天宗和落月宗,古苍帝国有两大宗门帝天宗和齐辉宗,看穷小子如何成就至尊...
  • 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

    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中外名人传记:安徒生(1805-1875·青少版)》内容简介:安徒生认为:他自己的一生堪称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童话,情节曲折变幻,引入入胜。他永远怀着对远方的渴望,有着一颗永不停歇的驿动的心。他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踏歌人生。贫穷和孤独,繁华和绚丽.痛苦与泪水,收获与喜悦,误解与抛弃,接纳与回归,所有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一一品尝。他留下的每一串脚印,他走过的每一个驿站,都值得人们久久回味。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他耀眼的光芒,时刻照亮前行的人们。他留下的不仅是童话,更是他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执着,他留下了闯劲,留下了勇敢,留下了毅力。他百折不回的坚毅脚步声,仍然在世界各地响起。
  • 风暴骑士物语

    风暴骑士物语

    我们生而为凡人。没能有雄鹰的敏锐,猎豹的敏捷;棕熊的力量,狮鹫的勇气。但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得以存续。这是一本西方奇幻题材的骑士小说,但在这个奇幻的世界里,人也终究是凡人,鲜有例外,他们不可能推开数十吨重的巨大石门,也绝无可能跃起数十米作出华丽的凌空劈斩;不具备随处发现珍藏着魔法神器的宝箱的幸运,亦或是足以让他们脱胎换骨的上古圣物;无论怎么研习技巧,无论怎么锤炼肉体;人类始终无法超越肉体的界限。他们都只是凡人而已。诚然,这是一个奇幻的世界。这个世界蕴藏着无尽的力量与未知的奇迹;但在圣骑士的发源之地,神圣帝国,他们都这么说——“不敢以凡人之躯面对不朽之物的人们,又如何能取得与之抗衡的不朽的力量?”
  • 夜帝的赌神小妻

    夜帝的赌神小妻

    一出生就被说是天煞孤星,爷爷不疼奶奶不爱,父亲都把她送走了,她就这样磕磕绊绊的长大了,可是谁也没有料到一场机缘巧合竟然成了女赌神,还有有了不同常人的桃花运,是不是老天爷看她可怜,对她后半生的照顾?
  • 高岗

    高岗

    而立之年,为初心挣扎,待岁月的风吹尽妄心妄情,留一个真切的我!
  • 刘子

    刘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守得云开见清明

    守得云开见清明

    在南宫芮雪监护人的葬礼上,他突然出现,对她说:从今天开始,我会承担起抚养你的责任。从那时开始,她就下定决心,要跟着他一生一世。但在她成年之后,她才知道,他有一个美丽的未婚妻,为了他,她卷入了家族利益和财富之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