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18300000001

第1章 老墩想顶三哥的“缺”

来源:《章回小说》2017年第02期

栏目:乡村轶事

老墩这辈子也没想到,自己就那么一扭头,就扭成了个百万富翁。

老墩家在这座城市的东郊,离高楼林立的大都市不过七八华里的样子。早上站在村西头上,就能看到那沐浴在一片灿烂朝霞中的楼群。这一年多,每天早上他都骑着那辆没牌子的旧摩托车,去那一片海市蜃楼般的楼群上班。老墩所在这个村子南边的几个村子的地,都被财大气粗的开发商买去盖楼了。村民们也都上了楼,不只上了楼,多数家庭还都分到了两套、三套甚至更多房子。从拥有几间旧房子的穷农民,一家伙变成了百万甚至几百万的富翁富婆,一下子就牛起来了。老墩和本村的村民常常望着南边的那一片楼眼馋。什么时候开发商也来买俺村的这块地,让俺们也变成百万富翁呢?老墩看看自家的这个有五间北屋两间南屋的旧院子,换三套新楼房是没问题呀!自己住一套,再租出去两套,每年也有个三四万的房租呢。那样,自己就是不出去打工,也有吃有喝的了。这打工的活,也太苦太累了。

老墩已快五十了,还是个光棍汉。小时候,大人叫他墩儿;年轻的时候,村里人叫他墩子;这年纪大了,人们不知不觉地就叫起他老墩来。不只大人叫,连孩子也叫。如果老墩有点儿身份,在单位上人们不得叫墩先生墩老师或者墩师傅?可就在老墩打工的这个工地上,老的少的都叫他老墩。谁让你干的是最简单出力又最苦最累的活呢?搬砖,再加上运砖,或搬运一些脚手架子铁杆铁卡子之类的东西。老墩听本村的一个退休教师说过两句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还说这话是圣人说的,又给他解释了一番。那意思就是,有文化的人管着没文化的人,没文化的人受有文化的人管。那个老师还现身说法:“兄弟,你别看我退休了,又回老家了。可我的身份是国家职工,中级职称,相当于企业里的工程师,每个月有五千多元退休金。西院的栓柱,跟我是高中同班同学,比我还小一岁,现在每个月从村里领八十元钱。你看,我当年勒紧腰带吃地瓜干儿啃胡萝卜咸菜,考上了那个中专师范,管大用了吧?”

老墩的爸,年轻时就穷,加上身体又不太好,到了三十七八才结婚,找个死了丈夫但没孩子的外村寡妇。媳妇比他还大两岁。老墩的妈跟前夫结婚十几年没怀上,气得她婆婆背后老咬牙切齿地骂她是白虎星。但她跟了老墩的爸,第二年就生了老墩。两口子都四十不惑了,得了个儿子,自然宝贝得不得了。两口子拿他太娇惯了,老墩从小就贪玩,不爱上学,只上到小学五年级就不上了。开始几年四处游逛,到十五六岁了,老游逛不行,就跟人在邻村、镇上的建筑队当小工,也只能干点儿推沙子、搬砖头的粗拉活。有一回不小心,从脚手架上掉了下来,把右脚腕摔骨折了,一休休了一年多,幸好没落成个瘸子。在镇粮所干临时工时,老墩认识了一个也在那里干临时工的女孩。女孩是邻村的,那年十八九岁。两个人在一起干了一个多月的活,彼此都挺有好感的,也就是挺对眼儿的。有好几次老墩想把她叫到个没人的地方,跟她说说自己的想法,可憋了好几天也没说出来。直到活干完了,临时工队伍要散摊子了,那句话也没说。他至今记得,他和那个女孩在大门口临分手时,她住了脚,定睛看了他有五六秒钟。后来,他想,她那个眼神儿,就是作家们小说里写的“深情地”或“脉脉含情地”吧。可他,也呆呆地看了看她,仍旧什么也没说。后来,他也没去她那个村子找她,更没托人去她家提亲。再后来,过了几年,老爹生病,老娘生病,一直拖拉了十来年,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老爹老娘先后走了,还欠下了五六万的债务,老墩只好打工挣钱还债。可他一没有技术,二缺少文化,只能干些出大力流大汗的粗拉活,挣的钱不多。这么个穷困潦倒的样子,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他呢?越穷,越找不上媳妇儿,越找不上媳妇儿心情越糟糕。于是,他借酒浇愁,经常喝得狗熊不认铁瓢。于是,二十多年过去,就是现在这么个局面了。

墩子想,等再过十一二年,自己享受的也是这每个月八十元的待遇了。谁让咱小时候不好好上学呢!上小学时,老师就让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还让连背五遍,以警示学生不要贪玩,要好好的读书。自己活了大半辈子了,最亏的就是连个老婆都没找上,更没留下一条根。不只是没找上个老婆,连个女人的手都没拉过。真是亏死了!

老墩就想,趁自己还身强力壮,多出点儿力,多挣点儿钱,争取三年或五年内找上个老婆,也好去父母坟前磕头汇报。

有时候,他也想起那个临时工女孩,算算她也快五十了,人家说不定早当上奶奶了。有一天,他看晚报上登了一个演农村姑娘的演员,长得挺像那个临时工女孩,就把那张报纸留下来贴在了墙上,经常去看看。有一天晚上做梦,还梦见那个女孩从墙上的报纸上走了下来,给他收拾家,给他做饭。他上前想去拉拉她的手,她却把大辫子一甩一扭头走了。

这几年,老墩也想过自己能找个什么样的媳妇。自己这么个岁数,长得这么个矮矮壮壮的墩子样儿,这么个破家,想找个大姑娘,那是大白天做梦了。西边那个大城市里,剩女不少,可人家多数都是高学历的,起码是专科本科,再是硕士、博士、博士后。你看看人家那一身打扮,披肩长发,描着眉,抹着口红,穿着连衣裙高跟鞋,有的拎的那个么拉维的包都十几万,同等学历年龄差不多的都看不上,自己更是连想也别想。农村的剩女基本上没有,剩下的,不是傻子就是残疾。农村女孩二十出头就出嫁了,还有的十七八岁就很勇敢地跟人同居,先生了娃娃,到了年龄再结婚。自己要找,也就是找个年龄差不多的,离了婚或者死了男人的。但即使这样的,目标也不多。

不过,这两年多,老墩还真瞅上一个目标,那就是村东头的三嫂。叫三嫂,是三嫂的丈夫比老墩大两天。三嫂大名叫香花,姓什么还真闹不清。平时三哥叫她,都是叫香花,或者只叫一个“香”,很是亲切。三嫂比三哥小六七岁,是三哥在外地打工带回来的,来的时候才十八九岁,村里的人就说三哥是拐了人家来的。三哥笑笑说,甭管拐来的骗来的诓来的,反正她愿意来,而且撵也撵不走。按说,三哥老实巴交的,从来也没干过坏事,可有一天晚上不知怎么的中了邪,跟外村的两个狐朋狗友去偷邻村的变压器里的铜线,结果那俩没事儿,倒把他给电死了。这种死轻如鸿毛,名声还不好听。三嫂不但没得到一分钱的赔偿,变压器的拥有者邻村的人还要让三嫂家赔偿变压器的损失。三嫂在万分悲痛之中摆出一副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的架势,邻村人才大眼瞪小眼地退去了。三哥死后这两年,听说几个老婆子去给三嫂介绍对象,但不知为么都没成。三嫂生孩子早,有个女儿二十了,在外地上大学,儿子十四了,在镇上上初中,平时就她一个人住在村东头的那个院子里。

三嫂虽说长得一般,但个子不矮,得有一米六七,比自己还得高个四五公分。加上人老实,干活麻利,跟左邻右舍处的关系很不错,村里的人都夸奖她。如果自己跟三嫂能成了,是最理想不过的事了。从长远看,她那个院,如果拆迁置换,起码能换三套新楼房。老墩想的还比较远:三嫂的女儿过不了五六年就得出嫁,陪送一套房子行了吧;儿子如果大学毕业留在当地,也有一套房子;这样三嫂还有一套房子。自己有三套,两口子这后半辈子的日子不是挺好的吗?用一句老话说: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有时候,墩子瞅着三嫂的背影,特别是瞅着她那个圆圆的宽宽的一扭一扭的屁股,就想,她是个能生孩子的女人。已经生了一儿一女,一儿一女的个子又高,学习又好。如果三哥不出事,这两口子真是挺有福气的。她还能再给我生个儿子的,我还会再有个后的。农村的老太太都说这种腚大腰圆的女人能生孩子。

思前想后了好几天,他下决心去三嫂家提提亲。这天下午,先去村中心大街上的理发店理了个发,理成了个那种草鸡毛的寸头,还刮了胡子。回到家,用压水井压了一大桶水,洗了个凉水澡,换上了一身干干净净却又有些褶皱的西装。那身西装是他狠了狠心,从镇集市上花五十元钱买来的。为买那身西装,还跟卖衣服的那个小老板娘讨价还价了近一个小时。那个有几分姿色的小老板娘开始要价六十元。他觉得老穿那身青蛙皮似的迷彩服,让人一看就是个农民工。迷彩服本来是当兵的作训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了农民工的工作服。以前解放军是不穿迷彩服的,这迷彩服还是前些年从国外大鼻子军队引进来的。

那身西装,过年穿上去喝了几场酒,弄上了些油渍。他洗了一次,不是干洗的,他不懂得干洗,也不知道哪里有干洗的,而是用水加上洗衣粉洗的。洗了之后,不只皱皱巴巴的,还缩了水,穿上之后,有点儿小,有点儿紧。特别是裤子,吊吊着裤管,露着一截脚腕子。还得穿双皮鞋吧?平时在家或上村里去,自己是老穿塑料拖鞋的。他找出了一双二十块钱买来的瘪瘪咕咕的皮鞋——实际上是人造革的,找块旧布蘸了水,擦去上边的尘土,穿上试了试,还行。只是连双袜子也没有,那就光着脚穿吧。

西装穿上了,按说上身里边应该穿雪白的衬衫,再打上一条红的或花的领带,或者打一个像动画片中猫脖子上的黑色领结。但老墩没有,他也不会打领带。有几件旧衬衣,因洗得不干净,都看不出本色来了。西装里边穿的是一件带蓝杠的T恤衫,也渍得看不出本色来了。

带什么礼物呢?老墩去村北边养鸡户三大爷家买了一兜鸡蛋,整六十六个,希望六六大顺。一兜鸡蛋看上去不少,但才二十九块七毛钱。今年不知怎么的,鸡蛋的价格一直下滑,这两个月价格才有了些回升。鸡蛋这么便宜,养鸡的不都亏死了?另外,到村南边五婶的挂面店,又买了一盒挂面。一盒挂面十斤,装在一个红彤彤的纸盒里,挺好看。纸盒上还印着“银河挂面水城特产”的金字。

老墩拎着一兜鸡蛋一盒挂面去了三嫂家。

到了三嫂家门口,正巧大门开着,老墩径直就进去了。

走到院子中间,他叫了一声:“三嫂!”本想叫一声香花的,如果她成了自己的老婆,他就叫她香花,或者一个字香,一个字花,那多亲切。

开始屋里没应声。他又叫了一声:“三嫂!”屋里有了应声,接着问:“谁啊?”

“我。”

三嫂出来了,一见墩子有点儿愣神儿。墩子还比较灵活,说:“嫂子,我来看看……”本来想说“看看你”的,话到嘴边,却成了“看看孩子”。

三嫂有些诧异地歪起头,斜起眼,瞅了瞅老墩,又从头到脚打量了他一番。那意思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无缘无故的,你来看俺孩子干吗?但当官不打送礼的。虽然没把他往屋里让,却从屋门口拿了两个小木凳子,递给他一个。两个人坐在了屋门口。

老墩看看三嫂,三嫂也看看他。一时谁也没说话。院子里很静,只有一只小麻雀在墙头上吱喳叫了两声就飞走了。稍过了一会儿,老墩才用右手搓着膝盖,问:“孩、孩子上学去了?”

三嫂“嗯”了一声,仍不说话。

老墩又问:“你身体还好吧?”

三嫂又“嗯”了一声,还是不说话。

老墩就更加拘束,更加尴尬,用右手使劲儿搓着膝盖,又说:“你一个人带着俩孩子,太不容易了。”

三嫂仰起头,看看西墙边上的一棵泡桐树,长叹一口气。那棵泡桐树长得又粗又壮,有两根大枝子都伸到墙外去了,看上去长了得有二十多年。可能是三嫂两口子结婚时栽的吧?

老墩本以为她要说话了,不料她把头转了回来,仍没有说话。

老墩想,再这么坐下去太狼狈了。本想说:“你忙吧,我走了。”又低头一想,自己是干吗来了?这么走了,这鸡蛋这挂面不是白送了?这一身披挂,不是白打扮了?想到这里,他想既然进了这个门,该说的话就得说,不说就永远没机会了,就跟二十八年前在镇粮所的那个女孩似的。老墩鼓了鼓勇气,倒没像阿Q似的冲人家跪下说:“吴妈,我想跟你困觉。”而是说了一句:“你看……三嫂,你看,你看,我来顶三哥这个缺行不?”

“啊?”三嫂一时没听明白。

“就是,就是我来给你当男人,怎么样?”

三嫂的大脸顿时涨得通红,只过了也就几秒钟,接着又变得苍白了。然后,她的气却上来了,气得那饱满的胸脯一鼓一鼓的,像一只被捣蛋的孩子用树枝戳了背的蛤蟆。这回,她白眼一斜,开口了:“你快走吧!”

“啊?”

她接着站了起来:“快走吧!别再来了!”

他也站了起来,怔怔地看着她。

她左手掐在腰间,用胖胖的右手朝他摆了摆:“快点儿!”

老墩只好转身朝门外走去。

身后,大门“咣当”一声关上了,听着里面还上了门闩。

老墩低头耷拉角地回他那个破败的小院。一路上,在想自己走了之后,香花,不,三嫂,不,那个三寡妇,她会说我啥呢?夜猫子进宅——没好事儿?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猪八戒想嫦娥——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还是——他哼了一句吕剧《李二嫂改嫁》中李二嫂带着哭腔唱的:“李二嫂眼含泪……关上房门……”

随她说什么去吧,反正自己想说的话说了,窗户纸捅破了,心里也就痛快了。

只是,来到自家小院大门口时,他才有点儿醒悟。嗨,她把自己撵出来了,可鸡蛋挂面还在她屋门口呢。那个她倒没给自己扔出来。好了好了,就当自己学雷锋做好事了,就算自己扶贫了。

事后,老墩很怕三嫂把事情说出去,那样村里的人会笑话自己,自己这个想好事的笑话,得传个十年二十年的了。但他一直没听到。寡妇门前是非多,三嫂大概也是很小心很谨慎吧。想到这儿,他的心里就比较坦然了。

他也想,自己去三嫂家求婚这件事之所以失败,归根结底,原因还是自己太穷。如果自己盖上个崭新的二层小楼,屋里摆上立式空调,装上半边墙那么大的彩电,再开上一辆黑得贼亮的轿车,她能不同意?

可话又说回来,自己要真成了富翁,还找个四十多岁的寡妇吗?找个二十多岁的大姑娘,估计也没问题吧?自己干活的那个楼盘的老总,都快七十了还离了婚,跟个二十八的大姑娘结了婚。听工友说,老总的那个小老婆还是个演员呢。哈哈,有钱使得鬼推磨。

要改变自己这个光棍汉的悲惨命运,最主要的就是要咸鱼翻身。必须改变这个一穷二白的局面。得挣钱,使劲儿地挣钱!

同类推荐
  • 无名的裘德

    无名的裘德

    这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男主人公仅十一岁,父母双亡,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但幼小心灵中已深深埋下了求索上进的宏志大愿。袭德的这番经历,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逐渐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
  • 来生再见

    来生再见

    如果还有来生,我们还在一起打日本鬼子。黄抗日,原名黄山猫,20岁顶替哥哥应征入伍,名字是那一年被一个国军营长改的。长着一张猩猩脸,参加了长沙的三次会战。五年后,在常德会战期间,被日军俘获,为日军搬运炮弹,后来被收复失城的国军官兵解救。半年后,于著名的衡阳保卫战结束时,他与他的弟兄们在团长的指示下一起向日军举起了软弱无力的双手,当时他们饿得要死,几天没吃一粒米,喝的是阴沟水,都没打算再活了。那时黄抗日是排长,休整后被编入伪军。几个月后又被湘南游击队捉拿,于是弃暗投明,成了游击队员。五年后又被国民党的地方武装逮捕,被关了五天。五天后,一支游击队折回来解放了黄家镇。黄抗日再次获得自由。
  • 黄氏先生

    黄氏先生

    问:什么是失眠?答:失眠就是夜间睡不着或醒后不能入睡;失眠的感觉就是心烦。这是我的高中同学、主治医师王志向的回答。这种说法既冷漠又愚蠢透顶。因为失眠没有昼夜之分,心烦也仅仅是失眠的初级阶段。正确的答案应该是:白天没精打采,面色苍白,眼圈发青;夜晚来临,早早地吃下安眠药,烫了热水澡,躺在床上,先和枕头较劲,再跟被子讨好,一闭上双眼,心里忐忑不安,疑虑重重:能睡着吗?接着,尝试各种登录睡眠的办法,一遍一遍地数数,正着数,倒着数——无效;盯着漆黑的天花板,想象着天上的白云朵朵——没用;一心向佛,连续默念阿弥陀佛——不灵;想象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缓缓地飞来飞去……结果蝴蝶是蝴蝶,你还是你,你还是失眠,失眠的还是你——全都白费!
  • 沙滩浴场

    沙滩浴场

    镇里要来外国人!一天早上,孤都镇里突然冒出这么个惊人的消息。接着,如同伤寒杆菌爆发了一样,这个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镇子。每个受到传染的人都莫名其妙地激动,急不可耐地发烧,迫不及待地将病菌传染给下一个人。于是,镇子里的人像刚复活的苍蝇一样,没头没脑乱嗡嗡地飞来飞去,传递着“镇里要来外国人”的消息。于是,街道上、马路边、小巷里、大树下,甚至一些厕所的门口,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两人见面后,神秘兮兮地对视一眼,其中一个以严肃的语气说:“知道吧?镇里要来外国人。”另一个人也必定神情严肃地点点头,说:“嗯,是要来外国人。”前一个肯定地说:“真的。是要来外国人。”后一个也符合着肯定说:“真的。是要来外国人。”然后,两人再对视一眼,分道扬镳,各自去找下一个目标。就这样,“镇里要来外国人”的消息不停地被人们不厌其烦地传播。早饭时,消息终于传入了书记和镇长的耳朵。是政府食堂的大师傅老孙告诉他们的。
  • 城里的兄弟

    城里的兄弟

    《城里的兄弟》是一部题材丰富、内容深刻、文字隽永的小小说作品集。作者写作手法独特老道,描摹现实,发人深省;刻画人物,惟妙睢肖;思考人生,探幽发微;解读历史,眼光独到。小说故事跌宕起伏,富含哲理,令人回味,给人启迪。
热门推荐
  • 野外环境中的生存之道

    野外环境中的生存之道

    本书内容包括:野外生存概述、准备篇、技巧篇、求生篇、认知篇、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简介等。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本书选取了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吴越、荆楚、巴蜀、滇云、岭南、青藏、闽南等十一个文化生态群体,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饮食、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力图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上,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化性格脉络。同一般的人文文化书相比,本书内容广泛,不仅停留在对风俗人情的简单介绍上,而且是从“文化性格”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入思考。
  • 佛说决定毗尼经

    佛说决定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Origins of Contemporary France

    The Origins of Contemporary Fr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司因你而不同

    公司因你而不同

    “公司因你而不同”,是微软和IBM等公司成功的秘诀,也是我们在工作中十分值得提倡的一种职业理念。《公司因你而不同》通过这个理念,帮你激发工作潜能,提升工作价值,实现人企双赢。
  • 独家温暖系

    独家温暖系

    谁能想到冷漠如第七策的人,是个实打实的“妹控”?她笑,由他宠。她哭,由他哄。她的成长必然伴着他细心呵护。大概是老天爷看妒了眼,一场意外将妹妹带走。他痛。也再听不到她软糯的撒娇声。……灰心之际,老天又将欧阳清霜送到他面前。第七策不信命,这分明是他失去的珍宝。即使她已经失去了从前的记忆,他的心却从未变过。如今他是她老板。见面头一天。欧阳清霜:“第总,我不上班。”“好。”“我想出去玩。”“好。”“给我加工资。”“好”他爽快得让欧阳清霜都怀疑人生。除了亲生哥哥欧阳青枫,没有谁会这么无条件信任她。更何况她在他面前还是个未知的谜。可第七策说他愿意等。愿意等她所有的谜团解开。愿意等到头发花白。他始终会陪着她。
  •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2011年3月1日,一名普通的调查记者通过微博,让我们看到了大山深处那些因为上学路远无法回家吃饭,必须忍受饥饿的孩子,并大声疾呼:孩子们需要一份“免费午餐”!一夜之间,无数像你我一样善良的人们,用网络时代特有的方式,为山区孩子送去一份份热腾腾的午餐。看似普通的献爱心活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冰冷的电子屏幕背后,还有一颗颗炙热的心,和对我们深爱着的这个国家的呵护之情。所以,请停止抱怨,用行动改变中国。翻开本书,见证您的一份爱心,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免于饥饿,快乐成长。
  • 剑灵同居日记

    剑灵同居日记

    “天外神剑剑灵,应呼唤而苏醒,我问你,你就是我的坐骑么?”公众粉丝群:633948707
  • 从头到脚谈养生大全集

    从头到脚谈养生大全集

    本书从中医的角度,探究人体的奥秘,细致入微地介绍人体各个部位、各个器官的功能及养护方法,分析易患的疾病、病因和防治措施,具体包括头、面、五脏六腑、皮肤等人体各个组织系统及器官的保养,胃经、胆经等人体12大经络的养护,手、足、耳、面4大人体反射区的健康密码,9大体质者不同的养生方法,4大血型中的养生奥秘,命门、神阙等18个养生保命大穴的养护,五十营、导引等呼吸技巧,森林浴、鱼疗等12大自然疗法,春夏秋冬4季养生宗旨,12时辰的养生法则,24节气养生原则,生活细节中的健康智慧,情志调养的古今妙方,上百道养护全身各个部位的食疗方、药膳,中国最具特色的健身术。
  • 时光不及只暖你

    时光不及只暖你

    传闻他腹黑又高冷?谁知人后却实力宠妻。这个孩子是我的吗?慕容云天问道。不是!!呵?女人,想不认账?!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