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25200000001

第1章

来源:《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8年第12期

栏目:中国中篇小说排行榜

狄仁青初中毕业就不念书了。

他学习成绩很好,居然就不念了,街坊邻居都以为是他父母的原因,对他们说:“你们的眼光干吗这么短浅?”

他父亲狄文榜笑笑,说:“谁不知道念书好?是他自己不想念了,我把天都说破了,就差管他叫爹了。”

问狄仁青自己:“你干吗好好的就不念了?”

狄仁青说:“不仅我不念,我还想劝你们的孩子也不念呢。”

“为什么?”邻居吓了一跳。

他说,既然是念书的地方,就应该一心念书,却整日里学工、学农、拉练(学军),念书倒成副业了。既然是这样,不如直接去做工、务农、当兵,省得瞎耽误工夫。

邻居又吓了一跳。他说的是实情,但眼下的社会气候,可道而不可道;而不可道却道之,这孩子聪明得危险。

狄仁青进了东炼,当了一名管道工。

“东炼”是东方红炼油厂的简称(现在叫燕山石油化学工业总公司),就在本县的西部,离县城仅有三公里之遥。那里有个壮丽景观——一座高耸入云的燃烧塔。塔上烧的是炼油厂排出的废气,每年每月、每天每时、每分每秒,都烧着,是一支巨大的火炬,天空红透,像一道永不落幕的晚霞。

那一年,狄仁青十七岁,血管里流的是热油,兀地就想燃烧,那座塔的澎湃,正与青春的意象暗合,他毫不犹豫地投入了东炼的怀抱。

父亲所在的县屠宰厂,也是国营单位,且是有油水的部门,想到那里当工人的人都挤破了脑袋。狄文榜是一级技工,手艺娴熟,如庖丁在世,一头生猪在他手里,上案、放血、备皮(刮毛)、开膛、剔肉、离骨、装袋,整个流程不过二十分钟的样子,比别人省时一倍还多。厂领导把他当宝贝,怕他跳槽,很尊崇他。其实,那个时候并没有效率观念,省不省时是无所谓的,关键的是,他干活的时候,像在做艺术表演,很上眼,看的人能得到一种享受。那时乐子少,狄文榜能给他们一点滋润,淡化一下寂寞。听说他儿子在找工作,领导主动找到他,狄师傅,让孩子到这儿来吧,好把你的手艺传给他。狄文榜懂得领导的心思,红案的手艺一般不外传,领导是想用这种方式把他“焊”在这儿。不仅焊住他,还饶一个。

跟狄仁青一说,他立马就摇头:“到您那里有什么意思?忒腻。”

所谓腻,在京西方言里,是单调、刻板、琐碎、寡趣的意思。

狄文榜说,即便是腻,也比你炼油厂好,你知道它什么时候泄漏一下子、火烧一下子、爆炸一下子?

狄仁青说,你那里就不危险了?整天刀光闪闪的。

危险的是猪,决不会是人。

嘁,猪也懂得仇恨,你没听说奥地利的萨尔斯堡就有头猪叼着刀子把人捅了?

你那是胡扯淡!

狄仁青自己也觉得可笑,呵呵地乐起来。他的确没听说过猪捅人的事,不过是听高音喇叭里说奥地利的萨尔斯堡搞了一次反纳粹游行。

“那也不去你那儿。”他说。

“为什么?”

“不为什么。”

“你可别后悔。”

“那可没准儿。”

到了东炼厂之后,狄仁青感受到了一种慑人魂魄的东西。

炼油厂所处的位置是京西燕山的一个山间盆地,这里不产石油,只产石灰、花岗岩和玉米,却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命脉所在。原油从哪里来?一个是华北平原的胜利油田,一个是东北松辽平原的大庆油田。都是遥远之地。怎么来?地下管道。主管道进了盆地之后,开始在地下分流,通过纵横交错的毛细管道,分入几十个分厂,生产出成品油、天然气、聚乙烯、聚氯乙烯、石蜡、糖精、西药等各类化工产品。就是说,这座炼油厂拥有这个国度里最长的管道和最密集的管道。这是个弹丸之地,却在风平浪静的地表之下,汇聚着最大的能量。地火潜涌,终成一炬——那个燃烧塔之所以终日灿烂,是从远古而来的大地激情!

自己居然就当了一名管道工。

狄仁青心生肃穆,觉得自己是有责任的。

为什么把一个大型的炼油厂放在一个小小的山间盆地?是战备的需要。那时候,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一个“帝”着,一个“修”着,而我们的国度,又是亚非拉革命的灯塔,不能不巍然地屹立着。那个燃烧塔,烧的不是废气,而是点燃着信念,是革命的火焰,冲破云霄,灼烈不熄。

狄仁青每天下班之后,都会久久地站在燃烧塔下,久久地凝视着那通红的火焰,眼含热泪,激动不已。

那天他们到永定河地段去检修管道。

永定河上坐落着一座著名的桥:卢沟桥。深埋在地下的输油管道,到了这里突然就浮出地面——永定河河道广阔,地质复杂,管道不宜从河床底下通过。便专门架了一座钢架桥。这座管道桥在卢沟桥的南边,相距一公里有余,平行相伴,成一风景。

管道桥的东岸,住着一个班的解放军战士,巡逻、望,常年看守。军营类似一户农家院落,养着猪,种着菜,瓜棚豆架,竹篱茅舍。

哨兵老远就看见了检修车上“东方红炼油厂”几个喷漆大字,便吹响了哨子。车子停在小院外边,狄仁青和两个伙伴徒步朝院里走。一个班的士兵,竟整齐地列着队伍,齐刷刷地向他们敬礼。这种礼遇,让他们不堪受用,像做错了事的孩子,手脚都不知往哪儿放了。班长说,你们是娘家人,你们一来,我们就激动。

他们了解到,这个班的战士,没有一个是当地人,班长是湖北人,还有一个四川人,其余的,半数来自陕西,半数来自河南。入伍的时候,一听说去北京当兵,他们高兴得不得了。那里是首都,有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历史博物馆……每个物件儿(建筑)都烫眼,都让人激动不已。但他们一来到这里,每天的活动空间就是军营与管道桥之间,从军营走到桥头,从东岸走到西岸,从西岸走回东岸,从桥头走回军营,日出日落,循环往复,毫无变化。一晃三年,说话就要复员了,天安门虽近在咫尺,却没有一个人去过那里。为什么,管道桥是战备重地,要用整个生命来精心守护,首长不发话,谁敢贸然行动?家里来信问,去天安门了没?回信写道,自然是去了。并描述道:天安门广场老大老大,大得一驾马车从这头走到那头,要用一整天的时间;天安门城楼好高好高,高得八竿子够不着。虽写的是想象中的天安门,但一点也不觉得是在撒谎,人既然就在这里,就应该理直气壮地这样写。想象的语言不仅感动了家人,也感动了他们自己,他们满腔豪迈,无一丝忧伤。人们很羡慕当兵的,更羡慕在北京当兵的,人们却不知道,这些被羡慕者竟整天扎在一个绿豆大的地方,养猪、种菜、巡逻,基本上是不兵的,便问他们,你们这样出来当兵,就不感到吃亏?他们唇红齿白,笑容灿烂,反问道:你们说说,这么重要的地点为什么不让别人来看守?

这一句反问,深深地触动了狄仁青,原来这里有做人的道理:作为人,只要心中没有吃亏的想法,就不会有吃亏的感觉,就会始终活得庄重、自适、欢悦。

从这天起,他的满腔激情化成了实际行动,不管是分内分外,他都抢着干,而且主动加班加点。他每天都很晚才回家。

母亲刘凤娇的生活秩序便被打乱了,不管儿子回来的多晚,她都要等。儿子一进门,她就赶紧去热菜热饭,然后一声不响地坐在一边,看着儿子狼吞虎咽。

他对母亲说:“妈,您以后不必这样等我,我也老大不小了,干活儿的时候不会出事。”

刘凤娇说:“傻孩子,我不等你等谁?”

刘凤娇问狄仁青,你这样加班加点,单位给不给你加班费?

狄仁青摇摇头:“是我自己乐意这样干。”

母亲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什么也没说。她是想,既然儿子这样做,就有这样做的道理,尊重他才是。

狄仁青每天回家,万籁俱寂,夜色四合,只有家里那盏灯还亮着。他远远地望去,心里很温暖。他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值的,因为他能享受到母爱的照拂。

一天,他帮着值夜班的师傅检修焦化厂的管道,埋头工作中,师傅忘记了徒弟是加班的,支配他干这干那。手头的活干完了,师傅坐下来小憩,端起那把头号的搪瓷缸子,很滋润地喝了一气,然后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气。狄仁青做错了事似的,朝着他傻笑。“怎么回事?”在问话的同时,他猛地想起了,徒弟早应该下班了,便拍了一下大腿,“瞧我这记性,你赶紧回家。”

这时已凌晨四点,狄仁青飞快地骑着车子。进了小区,家里的那盏灯果然还亮着,他既感动又羞愧,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妈唉!

到了楼前,灯突然熄了,他木在那里,心情很复杂。妈应该再等一会儿。妈为什么要再等一会儿?他在门前徘徊着,敲门的手抬起来又放下、放下了又抬起来。他真想敲门,但又不忍心敲门。母亲刚刚躺下,再敲起来,神经衰弱的老人,这一宿就甭想睡了。最后,他靠着门框坐下来,团起身子打盹。他不能睡实,因为眼下的天气还有些凉。他一会儿像幼小的孩子,满腹委屈;一会儿又觉得自己的确长大了,因为懂得了怜惜。

天终于亮了。

刘凤娇打开房门,见到蜷在门前的儿子。“我的天!”她失声叫了一声,“傻孩子,你干吗不敲门呢?”

狄仁青站起身来,抱住了母亲:“是想敲的,可是您刚刚睡下。”

“可是,我这一宿也没敢合眼啊!”

母子俩相拥着,都哭了。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很深厚的东西,虽无以言表,却都同时感觉到了。

到了年底,狄仁青被评为全厂的劳动标兵。在表彰大会上,标兵们被请上了主席台,披红戴花,和厂领导坐在一起。当主持人宣布请狄仁青同志代表标兵作典型发言的时候,他的脑袋炸了一下,暂时失去了意识。被人推上前台,他站在那里,迟迟不讲话。他看了一眼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很昂扬的情绪,顿生羞愧。这羞愧,很锋利,像父亲手中的屠宰刀,割得他心头很疼。

他那样积极地工作,是没有功利的,但一站在这里,就给了人们预谋的感觉。对师傅和工友们他无法解释,有名誉扫地的感觉。在掌声的催促中,他还是不说话。最后,他竟掩面而泣。

主持人只好把这个程序剪掉了。

表彰会结束之后,人们再也找不到他了。他跑到了厂区背后最高的一处山峰,沐着寒风,直想跳下去。他回眸间,竟一下子看到了那座燃烧塔。平时里高耸入云的一个庞大物件,眼下一看,竟是那样小,小得都有些可笑。这个感觉救了他。与燃烧塔相比,自己算什么?更微不足道。既微不足道,便不配那惊心动魄的一跳。他灰溜溜地走下山来。

脚一踏上平地,那燃烧塔又兀地高起来,还须仰视。他不禁骂了一句:真操蛋!

他认清了自己,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管道工而已,对身外的一切,是无可奈何的。既然无可奈何,听之任之就是了。

他脸上又有了笑容。

当他坦然地出现在师傅和工友们面前的时候,大家伙一拥而上,把他举了起来。“筛你个窝囊废!”师傅喊道。

一会儿筛上头顶,一会儿筛落地下,把他的屁股都疼了。

原来大家并不猜忌他当标兵的动机,只是不满意他在台上的那个风度,觉得他给管道工丢人了。

狄仁青疼在身上,可乐在心头。自己究竟是属于他们的。

之后,他们就庆贺,喝起了大酒。段长发现了,厉声训斥:“你们胆子可真大,难道你们不知道,工作期间不许喝酒?”

“段长,您可千万别生气。”师傅赶紧迎上前去,涎着笑脸说,“一伙窝囊废,得给他们灌点酒。”

段长眼神迷糊了一下,但很快又犀利起来:“你们听好了,下不为例。”

“是,是。”

“你们还给我听好了,既然喝酒了,就老实些,别他妈的再那么积极了。”

所谓别再那么积极,是在说,酒后就别干活了,省得出了差错。

这就等于放了他们半天假。

段长走后,他们满心感激,但嘴上却说:“哪儿有这么当领导的?”

狄仁青微醺着往家里走。走到楼口,他突然笑了起来。窝囊废。原来我是个窝囊废。他觉得这个叫法真好,让人低微,轻松,甚至快乐。他抖搂抖搂肩膀,泄松了一下。

父亲狄文榜正在喝酒。

儿子第一次这么早的归来,让他有些吃惊。而且身上还散发着隐约的酒味,便哼了一声:“你小子是不是学坏了?”

狄仁青从怀里掏出那张奖状展给他看:“难道这就是学坏?”

狄文榜只是扫了一眼:“拿一边去。”

母亲刘凤娇戴上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奖状上的文字,喜悦,郑重,欣慰。然后在灶间调了一铁勺糨糊,把奖状贴在墙上。她说:“咱们家里,应该有这么一个。”

这样郑重的一个摆放,倒让狄仁青自己感到难为情了,他不敢往墙上看。狄文榜见状,点点头:“你倒还有些自知之明。”

饭桌上只有两碟小菜,一小碟煮花生米,一小碟拌香菜根。量少得只有象征意义。用他自己的话说,喝酒,为的不是口腹,而是活着的感觉。从肉案上下来,如果径直就狼吞虎咽一番,就跟猪差不多了。所以,就得拿酒铺垫铺垫。既然是铺垫,弄那么多菜干吗?浪费,可耻。他每次喝酒的时间都很长,一进门就端酒盅,直至熄灯时分。他认为,没心没肺的一介小民,最富裕的就是时间,不好好消受一下,就可惜了。所以,他把喝酒叫喝光阴,感受光阴的意思。

他喝酒的时候,一定要老伴坐在自己身边。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菜也不见下。老伴总想给他再添点菜,他总是不让,他说:“好话就是菜——你就呆在那里,跟我说话就是了。”

所谓好话,不过是一些家长里短、油盐酱醋。话题陈旧、重复、琐碎,无关痛痒。但他们每天都聊得有滋有味,不厌其烦。他们的感情可真好,有时还逗一个媚眼儿。每见到这样的情景,狄仁青的心里都热一下子,对自己说,将来自己有了媳妇,也应该是这样的。

狄文榜的酒喝得也真好。他喝那么长时间,从来没见他醉过。哈一口哈气,竟连一点酒味都没有。不知道他的酒都喝到哪儿去了。

狄仁青见两个老人聊得那么好,觉得自己呆在跟前有些多余,便往里屋出溜。狄文榜指一指角落里的一只杌凳:“你坐过来。”

狄仁青就很驯顺地坐过来。

老人又指一指墙上的奖状,说:“你且记住,它即便贴在那里,你也应该当作那里什么都没有。”

老人说,我在红案上干了那么多年,一张奖状都没得过,但咱的手艺哪个不服?咱的人品哪个不敬?我不给你讲过多的道理,你就记住一点,人们心中敬佩你,那才是真正的奖赏。

本来就难为情,老人家这么一说,狄仁青就更难为情了,他嘿嘿地傻笑。

狄文榜知道儿子听进去了——因为狄仁青有个习惯,只要什么打动了他,他都会傻笑。便满意地挥挥手:“你休息去吧。”

狄仁青的确是听进去了。不是因为老爷子的家长地位,而是他本人的“格”。

前几年闹灾荒,粮食不够吃,为了填饱肚子,大家想尽了办法。屠宰场的职工因为跟肉近些,就往家捎带剔过肉的骨头。用骨头烧一大锅汤,放进土豆、菜梗,甚至树叶,做主食。因为有油腥,吃得下,吃得饱。

狄文榜自然也要往家捎回骨头。公家悲悯,允许大家“沾”这点实惠嘛。但他的骨头跟别人不同,是真正的骨头,上边一点肉星都不沾。他不是要耍耿直,而是珍惜自己那一级技工的声誉。既然是大手笔,手下就不能拖泥带水,就要剔得干净利落。别人有意含糊一点,多留点附着物,他不反对,谁让日子这么寡淡呢,不必小看人家。人一刻薄了,就活得假了。但自己不成,自己是屠宰场唯一的一个一级技工,纯正的手艺是命。

寡白寡白的骨头拿回家去,刘凤娇直笑:“这样的玩意儿连狗都不会闻的。”

他也笑:“那是狗不会吃。”

狄文榜亲自下厨,烧出的汤,炖出的菜,比带肉的骨头没什么两样。

瘦骨也肥腴,这就怪了。

狄文榜对刘凤娇说,关键还在人。把骨头用醋浸一下,这叫拔酥;炖的时候,要用文火,这叫巧取。酥骨头配文火,骨髓和油会慢慢地渗出来,都溶进汤里。大火则相反,就像从窝里往外叫兔子,你越是大声地叫,它反而发憷,拼命往里缩。大火生滚汤,滚汤就是那个叫声,腔子里的东西,会给“泼”回去,窝着不出来,汤就薄了。

刘凤娇说:“真有你的。”

能把瘦日子过得这样用心、有趣、快乐的人,狄仁青从来没见过,他觉得这个爹很好,应该尊重他。

别看狄文榜是个屠宰匠,但他有个特别的习惯,就是抄书。他每天酒后,都要在饭桌上摊开自制的黄表纸本子,抄上一节。这是他父亲留下的家风。父亲生前是唐山陶瓷厂的陶瓷工,整天与华美的搪瓷打交道。因而他悟出这么一个道理:搪瓷虽然有大名,虽然华美,但易碎,只有诗书传家久、继世长。

狄文榜眼下抄的是一本小册子《古典诗歌发凡》,作者是李玄深。他已经抄到第六章:章法。他抄到:

古典诗歌的结构组织,隐隐中有一定的法度,前人称之为章法。

元代范椁首先用“起、承、转、合”四字为近体诗的分段称谓。

譬如绝句,每首四句,第一句“起”,次句为“承”,三句为“转”,末句则为

“合”——

他抄着眼皮沉起来,他摇摇头。今天的酒稍稍有些多——儿子的奖状,虽然他表面上不以为然了一下子,但心里究竟是喜的,啜饮的节律不由自主地变了。他放下笔,去睡了。他抄书,从来都听从身体的召唤,累了就歇,绝不强努。这样,他躺下就着,睡得香些。

父亲离开不久,儿子就从里屋出来了。他看到本子还在桌上摊着,很自然地坐下去,接着往下抄。不是因为心情好,是爷俩的默契,只要本子还摊着,儿子就得给续上一段。

以前抄书是因为买不起书,或是书已绝版,买不到了。但他们抄过的书,多数在街上的新华书店里就有,而且定价也很低,既买得到也买得起。他曾对父亲说,就别抄了,咱买一本算了。父亲白了他一眼:“你懂什么?真正属于自己的书,都是抄来的。”

抄书自然能加深记忆,加深理解,但这都不是父亲的本意。抄来抄去,狄仁青有了自己的心得:抄书的时候,心情比什么时候都平静,觉得这世上最亲的东西,就只有字了。他想,父亲之所以主张抄书,或许是因为抄书可以养心,不生多余的欲望。

抄着抄着,狄仁青酒意全消,心明眼亮,无一丝倦意。他觉得父亲的字写得真好,那些钢笔行书,如果用毛笔放大到宣纸上,会是了不起的书法作品。而自己的字,写得那么拘谨,那么小气,有些对不起这精心剪裁的黄表纸。他生出惭愧,命令自己再用心些。到了一个时候,一定要超过自己的父亲。

一个屠宰匠,竟写得一手好字,这是哪儿的道理?他笑着摇摇头。

他抄到一首叫《迢迢牵牛星》的例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他感到很奇怪:形势大好,生活大好,怎么凭空就生出伤情愁绪?

他想女人了。觉得这么温柔的日子,应该有个女人,像母亲那样的女人。

同类推荐
  • 台上台下都是戏

    台上台下都是戏

    伊家河的故事清新顺畅,本书为其作品精选集,所选作品均公开发表过。内容涵盖古今,都是通过故事讲述做人的道理,给人启迪。名篇《穿乡过府卖味儿》通过财主故意显露自己的财产,引盗匪上门,从而消灭贪官的故事,讲述了做人需要正义的道理。《每天要早起》通过年轻人听从长辈要早起、勤奋的忠告,最终获得事业成功的故事,讲述了年轻人须踏实肯干、脚踏实地才能取得成功的启示。
  • 回忆一个陌生的城市

    回忆一个陌生的城市

    那个面貌忧伤的邮差,就像是从天边而来。我一直在雨后的阳台,想看透楼下两排梧桐夹道的路。开始落叶的梧桐树,因为刚停歇的雨,湿拉拉的微亮而清新。每一年,我都要等到树叶全部落尽,才能在这个阳台,从路的这一头,看到路的拐弯的另一头。这个时候,我就有松一口气的感觉。我就是喜欢透过那些交错的、满身痂壳起皮的树干,一眼就看到那条拐弯的路。可是,来年,随着树叶生发,那灰黑色的路再度消失在枝繁叶茂里,我就再度茫然失措,直到又一个深秋扫过,我才能在重新归来的恍然大悟中,获得透彻感带来的一些踏实。
  • 苍天可鉴

    苍天可鉴

    老转这个人,总是频繁地掉换职业,却干什么都干不了太长。这是老转的特点。我要说老转还曾当过一阵儿记者,你准保不怎么相信。可这是事实,老转的确当过某地区报社的记者。老转当记者那一段的日子,过得极平淡,留在他后来记忆里的,大约只是一次跟书记下乡的经历。老转所在的这家地区小报,自然比不得《人民日报》一类大报的王者气派,也比不了省报,甚至比不了某些大行业系统报纸的气派;更何况那地区又属“老少边穷”,就更不济了。地区报社的总编是个秃头,天天同底下的几个记者挤在一间车间似的大办公室里办公,仅这一点,在别处就见不着。
  • 钓鱼城的乱世佳人

    钓鱼城的乱世佳人

    本书为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讲述了身处战争乱世的宋末元初,发生在重庆钓鱼城的保卫战。作品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融入个人的女性视野,把一群乱世佳人从战争的烽火里截取出来,写出她们在战争中颠沛流离的生活状况。女人都是男人的附庸或者附属,更多时候,还是男人的私人物品和战利品。
  • 死亡性插图

    死亡性插图

    神秘的手抄本,暧昧的性插图。死亡画谜中暗藏着死亡密码。灵异事件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幕后黑手?漂亮女大学生林思嘉被她崇拜的导师诱导激情上床,却发现拥抱她的竟是另一个陌生人。在一本性爱小说《死亡性插图》出现后,陌生男人撕下半张插图后莫名其妙跳楼自杀……这是在师大广泛流传的手抄本中的故事。而这切,如今在现实中上演了。神秘的手抄本,暧昧的性插图,没有人能揭示它的来源。死亡画谜中暗藏着死亡密码,一连串不可思议的灵异事件后,五个美女开始面临神秘的死亡威胁,她们中谁是林思嘉,性插图中空间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热门推荐
  • 总裁跪安,爱妻是老大

    总裁跪安,爱妻是老大

    一场叛乱,一场失踪,萧氏一族一夜之间消失不见,留给世人只是一个辉煌的背影。她,人前,她清纯高贵,宛如神圣不可侵犯的仙女。人后,她邪恶腹黑,有些刁蛮有些小聪明。他,冷漠淡然,俊美的外表人人追逐。唯独面对她···女人,当好你的少奶奶,别把自己当回事!”他讥笑挑起她的下巴。他,总是不自主宠溺她,只对她尽显温柔。他,与她只不过见了两面,就为她遮风挡雨...“女人,我不会爱上你的,你就死心吧!”某男冷冷看着某女。某人淡然一笑。“女人,我给你五百万,我们离婚吧!”某女一笑而过。“女人,当我女人吧!”某女终于不淡定了,甩下围裙,甩门而去。真是受够了,靠,当本小姐什么人,姐不干了,我们over了。当伊人消失,才发现自己心里都是她的笑容...五年后,再次相遇,擦肩而过,已形同路人。“女人,你敢红杏出墙!”某男阴鸷着脸。某女无辜扬起精致的小脸,“先生,我认识你吗?”好你个女人,别得瑟,等我把你追到手,看你...只是...那个小鬼是谁,三番五次阻挡他追老婆新文推荐《暴宠,小妻不乖》甜蜜宠文,绝对不容错过哦
  • 无良儿子邪魅爹:盛宠惹火妖妃

    无良儿子邪魅爹:盛宠惹火妖妃

    !穿越了!穿就穿呗,还被某黑衣男给强了,强就强呗,还怀上了一个囧宝,囧就囧呗--还是个超能囧宝!初吻没有了,初¥也没有了,剩下的都是些什么?美男!权势,古武学的最高境界等等,当然,最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那个囧宝。为娘的欺负老爹,脾气火爆,超级极品,作为儿子的囧宝,更是节操碎了一地,节操无下限!-----
  • 限时抢婚:呆萌替身新娘

    限时抢婚:呆萌替身新娘

    大婚当日,他当着众宾客的面,深情款款的对着她叫着别的女人名字说:“宝儿,我真想化作你无名指上这颗戒指,这样我就能套住你的心一辈子。”这厮人前明明还在走温柔深情硬汉风,谁知道人后邪恶本质被揭露。“不准再去做那种不着调的工作。”“boss大人,你这分明就是职业歧视。我无非动动嘴皮子,而你……”“呵……钱多多,真有你的,你还真是演戏的行家……”话未说完,某人神色诡异的向她逼进……
  • 我在冥界当大佬

    我在冥界当大佬

    冥界异鬼到人间杀我人类,抢我食物,造成天下动荡。我不出手谁出手,我不反击谁反击,霍重生率朋友潜入冥界,找冥王理论,并查出了冥界的人间通道。想不到返回人间时,竟被错入时空,打入……
  • 女同志

    女同志

    大学中文系毕业想留校的万丽没能留校,与男友康季平分手,因为恰恰是康季平占了唯一的留校名额。随后,万丽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进入市妇联宣传科当了一名干部。这位年轻漂亮有才华的女大学生从踏进机关的第一天开始,就陷入了一座围城。面对剧烈残酷的“进步”竞争,万丽在良心与升职、进步与反叛、正直与卑鄙之间不停地做出协调和选择,跌爬滚打,尝尽个中滋味,几度升降,慢慢从科员到副科长、科长、市旧城改造指挥部副总指挥,一直做到区长、市属房产公司老总,小说结尾时她终于成为了副市长候选人。
  •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窝藏书系·阿来作品·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珍藏版)》是作家阿来的一部随笔散记。作者利用相机这一特殊的介质,将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各类花朵的次第开放与凋谢随时记录下来。从一年中最初展露身姿的梅花写起,直至海棠、早樱、玉兰、紫荆、迎春、泡桐、丁香、鸢尾、芙蓉、栀子等等,花期不同的各种植物次第开放,牵引着读者跟随镜头中的影像共同来感受城市中不同时节的多彩风情。
  • 火星的加仑

    火星的加仑

    曾担任火星探险队队长的阿童木与御茶水博士一行人,以及机器人宇宙飞船,共同组成调查队前往火星。奎因博士的调查结果,使得大家生出一种疑念——最近数月发生在宇宙空间的事件很可能与魔神加仑有关。
  • 皇宫情殇

    皇宫情殇

    《皇宫情殇》是国内第一部突出皇家情感悲剧的图书、“妒火”燃烧的皇宫、剥夺他人情感的皇家“试婚”、皇帝和女人们的裸泳馆、中国古代最早的红灯区、皇帝的难言之隐和断袖之癖、丑恶的性贿赂和性奏疏、“采阴补阳”的火骗术、让你更深层次地认识封建社会。
  • 自我导演

    自我导演

    如果你看到我,可能会说我是一名演员,但实际上我却还未真正的演过一场戏...
  • 人人都要用的心理自控术

    人人都要用的心理自控术

    最受欢迎的斯坦福大学心理课!本书按控制自己——征服自己——肯定自己——创造自己这样一根线索,从人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全面阐述了一个人获得成功所需要克服的种种来自于自己的障碍。书中的每一章都从一个侧面帮助你解决现实中的每一个难题,解开你思想上的谜团和精神上的枷锁,帮助你矫正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美好的人生,从心理自控开始。当你拥有强大的自控力,你将彻底告别自卑、生气、抱怨、焦虑、拖延、赖床等一切不良心理和习惯;你的人脉会更宽广、身体会更健康、家庭会更融洽、收入会更高、事业会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