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2600000008

第8章 浙中王学形成与发展的人文地理环境(8)

[168]罗洪先在《明水陈公墓志铭》中说:“自念此学当诣极致,不负千载一时之机,而先生(陈九川)自任其重负荷且坚,东南士人归心取平,而卒无疑贰者,在吉有东廓、双江诸公,在抚则先生为倡首,盖浙中所未有也。”(《罗念庵先生文集》(简称《念庵集》)卷一五,《四库全书》第1275册,326页)此言明显有抬高江右而贬低浙中之嫌。究竟浙中与江右孰更有功于王门的问题,实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罗洪先贬龙溪甚至绪山,而褒东廓甚至南野、明水等人,则不能不说有故意拔高乡贤的感情因素在起作用。如其曰:“自阳明王公以学自命,游其门者众矣,融会敷衍传之人者,无若东廓先生。”(《东廓邹公墓志铭》, 《罗念庵先生文集》,328页)又曰:“方阳明公之存也,传良知之说者,各以其意为解,惟先生(指邹东廓)则独公之言是述;阳明公之没也,承良知之续者,各以其资为的,惟先生则独公之言是守。”(《罗念庵先生文集》卷一七《祭邹东廓公文》,385页)他虽怀念龙溪:“却忆山阴王子辈,昔年曾此话玄虚。”(《罗念庵先生文集》卷二二《登报恩浮图怀龙溪》,509页)然其实是在宛转的批评龙溪。他对与绪山不冷不热的关系且各行其道的做法也颇有怨言:“泽国处逢不记年,一回相见一冷然。……此行不是寻常别,为向春风自放船。”(《赠钱绪山》, 《罗念庵先生文集》,510页)反观浙中的邵廷采,在如何对待两地儒者的问题上,就要显得公平许多。尽管他也有为乡者显的倾向,但对江右诸子的评价却并不吝啬:“阳明之世,门士多矣……故择其有功传习(按:疑脱‘者’字),徐爱、钱德洪、邹守益若而入,而审别其未醇者。” (《思复堂文集》,42页) “阳明之后,惟钱绪山、邹东郭、欧阳南野能守师传,再传弥失。”(《思复堂文集》,317页)

[169]参见庐屏、朱昌编:《明礼部尚书程文德文史选》,9~14页,永康市祥达印务有限公司2003年印行。按:据全祖望《与郑南溪论〈明儒学案〉事目·阳明永嘉弟子》载:“王鹤潭(指王崇炳及其《金华徵献录》)以永嘉、五峰(指永康五峰书院)诸公并传姚江之绪,不知何以不录。按先生(指黄宗羲)固言阳明弟子多失落不备者,五峰诸公朴学淳行,不类龙溪之横决,然所造似亦未深。附之《浙中学案》之后可矣。”(《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中,1694页)故郑性在补刻《明儒学案》时,便根据全祖望的意见,增补了《附案》置于《蕺山学案》后(然贾氏紫筠斋刻本则未补录),收录了曾讲学于永康五峰书院(该书院由程养之(字先粹,“弱冠为诸生,往姚江受业阳明之门”)自越归后“建之”,后“被黜,且毁院,越数年”而“复之”(《黄宗羲全集》第8册,998页))的“四先生”,即应典(字天彝,号石门,永康人,正德甲戌进士。“初谒章懋于兰江,奋然有担负斯道之志,后介黄崇明见王守仁于稽山,授以致良知之学,归而讲学五峰书院”。被黄崇明誉为“浙中罕俪”(《黄宗羲全集》第8册,994页))、周莹(字德纯,号宝峰,永康人,“学于姚江,既有所得,乃讲其学于五峰”)、庐可久(字德卿,永康人,从阳明于越三月,阳明殁后,“归而聚徒讲学于五峰”(《黄宗羲全集》第8册,995页))、杜惟熙(字子光,号见山,东阳人, “作《悔言录》以自励,复至五峰尽其道”,学“以复性为宗……真率简易,不修边幅”;周海门“见《悔言录》,以为非大悟后不能道,由姚江而直溯洙泗”(《黄宗羲全集》第8册,996页))。另外还有《副使颜冲宇先生鲸叙传》一篇(颜鲸,字应雷,号冲宇,慈溪人,嘉靖丙辰进士。“其学以求仁为宗,以默坐澄心为入门,以践履操修为见性,而妙于慎独,极于默识”。

刘念台曰:“先生(指颜鲸)于学问头脑已窥见其大意,故所至树立磊落。”(《黄宗羲全集》第8册,997页))。因此可以说,以永康为中心的金华地区,当时也是王学的重要传播区域。

[170]潘平格“二十岁从事于程、朱之学”, “越五年又从事于王(阳明)、罗(洪先)之学”,后方“知程、朱、王、罗之旨不合于孔、孟”(毛文强:《潘先生传》,见《求仁录辑要》卷首)。故而既反对程、朱的主敬涵养、格物穷理以及理气说等,又反对王阳明的心体无善无恶说以及王畿的“四无”说(参见《容肇祖集》,470页)。不过他对阳明的不满,一般都源自王畿,是在批判王畿时连带阳明。他对宋明诸儒的弊端看得都很清楚:“总因学者读注听讲,先入于宋贤之说,或又入于阳明、龙溪之说,而未尝读孔门经书,故意见偏陂,窠臼难拨。某之所以说‘不得看注,不得看诸贤语录’,盖尝深中其病,确知其害,故不惜痛切言之。”(《求仁录辑要》卷七)其实,潘平格这种犀利而锋芒的批判意识,正是王学内在精神价值的体现。

[171]比如毛奇龄之学“伸王抑朱”,其与张烈关于阳明学是非的争论,实际上代表了清初浙东学者为捍卫阳明学而作的积极抗争。再比如笃信良知的邵廷采,自称“姚江末学”,尝曰:“弟于明儒,心服阳明而外,独有蕺山。”(《思复堂文集》,315~316页)后又极推信毛奇龄,且自称门下,以为清代至毛奇龄, “而发阳明之学乃无余蕴”矣(参见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235~236页)。

[172]梁启超说:“明清嬗代之际,王门下惟蕺山一派独盛,学风已渐趋健实。……而梨洲影响于后来者尤大。梨洲为清代浙东学派之开创者,其派复衍为二,一为史学,二即王学。”(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40页)若将王学与史学合而观之,则似可将这种倾向视为“心学化的史学和实学”。而这种倾向,在浙中王门的部分学者尤其是清初浙东学者那里,表现得尤为显眼。

[173]黄宗羲说:“金华自何、王、金、许以后,先生(指明儒章懋,字德懋,兰溪人,成化丙戌会试第一)承风而接之,其门人如黄傅、张大轮、陆震、唐龙、应璋、董遵、凌瀚、程文德、章拯,皆不失其传云。”(《黄宗羲全集》第8册,371页)因此可以这么说,阳明学与事功学传统在金华乃至整个浙中地区(如台州、衢州)有相衔接的趋势。而心学与实学这两大浙江地区的学术思潮,到明末清初已基本上汇拢到一起,从而促成了浙江近世学术思潮的又一次转向。

[174]《思复堂文集》,48页。

[175]陈白沙的弟子数百人,首推林光(1439—1519,字缉熙,东莞人)。林师事白沙凡20年,后又在浙江平湖任教谕凡9年,其间曾主持兴修了《嘉兴府志》,为白沙学在浙西的传播发挥过重要作用(参见《容肇祖集》,218、227页)。

后浙西儒者偏好甘泉学(如沈佳的《宋明四子书》,合濂溪《通书》、明道《定性书》、白沙《自然书》、甘泉《心性书》于一体,嘉靖三十四年由张淙刻于浙西,廖宪刻于增城,张潮为之序(参见《性命圣理学汇函》, 《中国子学名著集成》,台北,中国子学名著集成基金会,1978)),恐怕就与林光在浙西的学术活动不无关系。

[176]如“敬庵(许孚远)恪宗程朱,居敬穷理,言动皆有矩准”(《思复堂文集》,18页)。

[177]《思复堂文集》,18、311页。

[178]朱之瑜(舜水)在一定意义上亦属该系统。其出生余姚,然从小就随兄寓居松江,后又从松江府考取恩贡生,并师从浙西的朱永佑、张肯堂和吴钟恋,与浙西学者的交往远多于浙东。故而在他的思想中,朱学的成分要超过王学,尽管这其中仍带有较明显的实学史学的倾向(参见钱明:《浙学双璧:舜水学与阳明学》,见钱明、叶树望主编:《舜水学探微》,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

[179]据袁中道《柞林纪谭》载:“伯修问:‘王心斋何如人?’叟曰:‘也是一个侠客,所以相传一派为波石(徐樾)、为山农(颜钧)、为心隐,各有杀身不悔之气。波石为左辖时,事不相干,挺然而出,遂以死,肉骨糜烂。山农以行船事为人所恨,非罗近溪救之,几至以死,不但谪戍而已。心隐以言忤人,遂死于杀人媚人之手。盖以心斋从来气骨高迈,亢不惧祸,奋不顾身,故其儿孙都如此,所谓龙生龙子,果然非虚。’”(潘曾纮编:《李温陵外纪》, 《明代史料集珍》,84页,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而在这些“侠客”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又皆为“嵚崎豪杰”(《黄宗羲全集》第10册,343页)之气。这种气势,浙中王门不可谓没有,但远远比不上泰州王门。一直要到明末清初,当天崩地解的社会巨变来临时,它才演化为江浙一带知识分子所崇尚的豪杰精神。

[180]吴震认为:在黄宗羲的心目中,其对泰州学派的界定有这样一个标准:

在儒与佛、正统与异端之间,能否坚定儒家正统的一贯立场;坚定者另当别论,否则便“终是其派下(即泰州学派)人也”。不容否认,黄宗羲将颜钧、何心隐、方学渐、管志道等诸人列入泰州派下,便是这一判断标准在起着关键作用,而出生地域或师承关系已不再是重要的、惟一的判准。同样,他将赵贞吉归入泰州,原因之一也许亦源于此。如果这一分析成立,那么泰州学派完全成了一个儒释混杂、异端百出的“大杂烩”(《泰州学案の诸问题》,《阳明学》第16号,东京,明德出版社,2004)。此说甚是。

[181]《惕若斋集》卷一《奉复天台耿先生笔示排异学书》。

[182]管志道曾不无担忧地说:“我朝正当三教混一之机,而未有立极于其中者。”(《惕若斋集》卷一《奉谢先生书仪兼聆译异权子二编》)很显然,管志道是期望自己的同道能利用“三教混一之机”而为学术发展多作贡献。

[183]因此故,浙西学者对陈建的《学蔀通辨》推崇备至,如张杨园说:“承假《学蔀通辨》,伏读一过,知先生放龙蛇、驱虎豹之心切矣。”(《杨园先生全集》卷一四《答吴汝典书》)陆陇其说:“陈清澜(建)立传,最足为考亭干城。”(《三鱼堂文集》卷五《答徐健庵先生书》)。而浙东的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对陈建根本就是不屑一顾,因为在梨洲看来:“阳明子为《朱子晚年定论》,虽或有出于早年者,其大意则灼然不失也。”(《黄宗羲全集》第4册,927页)这与陈建的观点可谓势不两立,所以在《明儒学案》中自然就没有了陈建的地位。

[184]黄宗羲说:“兹读先生(指秦灯岩)之书,谓忠宪(高攀龙)与文成之学,不隔丝毫,姚江致知之说,即忠宪格物之说也。明眼所照,千门万户,锁钥齐堕,始知东林自有真传。”(《黄宗羲全集》第10册,202页)也就是说,在黄宗羲眼里,高攀龙传承的其实是阳明之学。不过笔者认为,从总体上说,东林学者传承的主要还是朱学,而对王学则采取部分汲取加温和批判的态度。故冈田武彦称东林学派是新朱子学,是相当有见地的(参见冈田武彦:《东林学》,载《テァ£ア》,第9辑,1965年12月)。

[185]据董玚所作《蕺山弟子籍》,刘宗周不同时期的从学弟子,有姓名、籍贯可考者共计80人,其中浙西籍弟子有21人,占四分之一强,虽少于略占五分之三的浙东籍弟子,但仍超过其他地区的总和。另有“学人”72人,其中杭州等浙西籍的17人,亦占近四分之一(参见董玚:《蕺山弟子籍》, 《刘宗周全集》第5册,719~721页)。

[186]万斯同《石园藏稿·明儒学案序》,见朱端强:《万斯同与明史修纂纪年》227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按:此序为《明儒学案》贾润重刻本写的代序,贾序略有改动,此言贾序即改为“梨洲之门,名公林立”。

[187]章太炎尝概括说:“吴始惠栋,其学好博而尊闻。皖南始江永、戴震,综形名,任裁断。”(《章太炎学术论集》,32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所谓“学好博而尊闻”,意指弃宋尊汉;所谓“综形名,任裁断”,意指不囿于汉宋。

同类推荐
  • 人权哲学导论

    人权哲学导论

    本书通过系统梳理西方人权思想从古希腊哲学家到马克思的发展源流,对人权的理论内涵进行全面哲学解读,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客观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与研判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该书从哲学角度系统梳理并解读了古希腊至今中外人权思想的发展源流与理论内涵,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了客观评析,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研判了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作者指出,人权绝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权利问题。不管是作为具有高度价值统摄作用的哲学范畴,还是作为具有实际价值参照作用的法治范畴,人权实践都必须有其充分的社会基础。人权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生命真谛就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理想,而且更是一种行动。从世界范围看,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不能成为肆意破坏和践踏人权原则的托词和借口,人权价值理想的普遍性绝不能成为某些国家或利益集团推行强权政治和文化霸权的标签和工具。国际间的人权保护与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与协商的基础之上,严格依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其说人权是西方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耸,还不如说是东方的四合院,和合相生。
  •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

    《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共八十一章,约五千字。虽然篇幅不长,却论述精辟,思想深邃。其内容重在详尽论述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天道,并将这种天道用以关照人道,指导治国和修身,直面现实社会,内容涉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诸多方面。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漫漫星光

    重生之漫漫星光

    开新书啦,《今天开始做文豪》非文抄公套路,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支持,么么哒~~~**她只想简简单单生活,可是父母早逝、一纸婚约让她一夜之间成了影帝之妻,丈夫的冷漠、亲人的疏远,最终一场车祸带走了所有痛苦。而再睁眼的她,却毅然推开了那扇华丽却神秘的大门,踏上那条漫漫星光长途。这次,是发誓要与他比肩同行,还是要狠狠夺回曾经的尊严?!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樱似风露立中宵

    樱似风露立中宵

    年幼的阿樱在落英缤纷的季节遇见了一位白衣仙尊,传说中不近人情的神仙竟然会在她的面前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 英雄联盟之逆天王者

    英雄联盟之逆天王者

    世界第一中单被中国神秘选手单杀,并送其超鬼……看着多年韩棒子肆虐,心中不服。带着仇恨,带着报复,陈毅为父报仇,重新踏上血染召唤师峡谷的征途之路
  • 巩氏族谱

    巩氏族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动物世界1

    动物世界1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面对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双眼。鸟儿为什么会飞?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厉害?鱼怎么会放电?数亿年前,动植物的出现叩响了沉默。也许,它们有的只是一个细胞,渺小得似乎可以忽视,但它们却宣告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地球上从此有了生命。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繁衍,地球上变得日益充盈。从浩瀚的海洋到广阔的天空,从葱翠的平原到荒芜的沙漠,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内陆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它们或披着鳞带着甲,或裹着厚厚的皮毛,共同演绎着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和盎然生机。
  • 七星阴阳师

    七星阴阳师

    这个世界有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事。我们的余光看到的东西,当我们正眼看的时候却又消失了,有谁想过这是为什么,仅仅是余光没有看清吗?你尝试过夜深人静自己走在路上弯腰从胯下向后看是什么样子吗?七年前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村子西边坟墓开了,有一只僵尸跑了出来,醒来后被老舅告知我的寿命只剩下了七年,从此怪事频发,半夜出租遇鬼,在突如其来的事件中死去,而后又传说一般的靠七星灯为自己续命,莫名其妙变成了一位七星阴阳师,七颗星成了生死攸关的坎。真实的经历让我如梦初醒,彻底混乱了世界观。我是一个吃阳间饭,走阴间路的阴阳师,历经七世,命运有谁主宰,这一切都成了谜。
  • 心灵鸡汤精粹版10

    心灵鸡汤精粹版10

    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
  • 御赐王妃探案手札

    御赐王妃探案手札

    无论您要找猫找狗还是找人,只有您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六扇门”,您人生的最佳选择!萧显煜抖落着手里花里胡哨的纸,认真的看着龙椅上的九五之尊:“父皇,这就是您说的知书达理、贤惠有加?”顾昭昭盯着萧显煜抖呀抖的手,认真的问九五之尊:“陛下,这就是您说的谦和有礼、翩然君子?”皇帝:“呵呵!”
  • 顾先生,您有个儿子请签收

    顾先生,您有个儿子请签收

    车祸之后,她被他从医院带回家。记忆全无,她只能缠上他。失忆时的她琢磨着怎么逼婚,恢复记忆的她琢磨着怎么逼婚逼婚逼婚。终于在她的步步紧逼下,他决然丢出一叠照片。车祸真相大白,本以为一切都该归位时,她扔给他一张宝宝B超图。于是,八个月后顾念收到了一个快递,里面装着他亲儿子。还有一张照片,一模一样两个宝宝边上提字: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