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6月,在国民党军队将他们从兰州押送西安途中,秦基伟和其他几十名难友,趁敌不备,分散逃入山林。而后,他历尽艰险赶到黄河边,找到了刘伯承率领的“援西军”,回到了党组织的怀抱。秦基伟为此感到庆幸,他常说:“只要能让我干革命,当红军,干什么工作都行。”
“秦大刀”:“把脑袋掖在裤腰上”
秦基伟幼时就特别喜欢习武,伯父送给他一把大刀,虽然锈迹斑斑,但他还是爱不释手。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悄悄跑到村口的那棵大榕树下练刀。久而久之,他的刀法越来越好。在战争岁月中,秦基伟因善使大刀,屡立奇功。
1931年,红四方面军发起黄安战役,秦基伟在红四方面军总部警卫团手枪营任2连连长。战役打得异常艰苦,敌我双方在黄安县城郊的嶂山展开了白刃战,阵地几经易手,情况十分严峻。红11师同敌人混战在一起,师长王树声把师直手枪队和通讯队也组织上阵,同国民党军拼上了刺刀。
秦基伟看着其他部队在前线打得热火朝天,可自己的部队却背着枪提着大刀奉命守护总部,情急之下,竟一脚踹开了营长的门,连声请战:“这个岗老子不站了,老子的连队要打仗!”营长拗不过秦基伟,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条件是:“打仗可以,连队留下,枪也留下,你爱到哪儿就到哪儿。”希望秦基伟知难而退。谁知,秦基伟一腔热血,竟真的提着大刀,只身冲上前线,一仗下来,用大刀结果了好几个敌人。事后,营长拍着秦基伟的肩膀说:“不错,以后就封你为‘秦大刀’!”从此,“秦大刀”的威名在军中盛传。
1983年,秦基伟在接受采访时,谈起那场战斗的情形:“哎呀,那时候急得要死哟,外面打得热火朝天,可我们手枪营却憋着不能动弹。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呀,手枪营平时跟着总部首长,方方面面都比其他部队优越。可是打起仗来你也得优越呀,上面发的一长一短两支枪,还有一把红带飘飘的大刀,可不是为了摆样子好看的,关键时候不见血,还不如烧火棍。当了兵要是打不上仗,还不如不会下蛋的老母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秦基伟所在部队改编为八路军129师教导团。10月,秦基伟受命以“游击战教官”身份乘火车只身前往山西太谷一带组织抗日武装力量。在火车上,一群参加抗日的青年学生围住了他,请他谈一谈抗日的决心。秦基伟用一口浓重的红安县方言说道:“我们这些人,向来把脑袋掖在裤腰上,打白军尚且不含糊,打日本侵略军就更不在话下了。不错,日本侵略军家伙好,枪准炮猛车马快,我们八路军比不上。但是,咱们有个说法,胆小的怕胆大的,劲小的怕劲大的,无论是胆大的还是劲大的,都怕不要命的。此次出征,我们抱着必死决心,跟日本人作战,只有勇往直前之态,断无孬种后退之理。民众尽可放心,只要有八路军在,就没有日本鬼子逞凶的机会。”
此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秦基伟就组织了300余名爱国青年,亲率“大刀队”攻下太谷县城,夺步枪17支,打出了“太谷抗日游击队”的旗号。
1937年11月,太原沦陷后,“太谷抗日游击队”与另外两支游击队合编成一个“独立支队”,直接受129师领导。秦基伟当司令员,赖际发当政委,对外称“秦赖支队”。这是129师在太行山上正式建立起来的第一支抗日游击武装。1938年春,“秦赖支队”发展到5000余人,在17个县内建立了拥有百余万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威震晋中。
此时,日军占领了太原,对附近地区不断地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仅在扫荡祁县阀漫村时,就杀害村民23名,奸污妇女40多人。不久,日军占领平遥县城,竟屠杀1000多人,紧接着就在太谷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二一八惨案”。噩耗一个接着一个传来,在“秦赖支队”引起了极大震动,秦基伟怒火中烧:“太行山下八路军‘秦赖支队’早已家喻户晓,岂容日寇放肆!”然而日军势大,拥有精良装备的国民党军尚且挡不住鬼子的进攻,因此,秦基伟提出“打!但要智取”。
1938年4月2日晚,秦基伟亲率“大刀队”,配合10个县的军民行动,一夜间斩首100多个汉奸,并在所有被杀汉奸尸体上贴标语:“凡给日军通风报信带路者均同此下场!”接着,在秦基伟辖区内,70余个日伪据点均遭袭击,260多名汉奸被杀,日军也死伤惨重。此招一出,把敌占区搅得一片恐慌,汉奸吓破了胆,再也不敢出门。
从1937年至1947年的10年间,秦基伟一直战斗在太行地区。有人问,战争年代最深的体会是什么?秦基伟不假思索地回答:“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几十年来,他就是凭着这股热情投身到血与火的战斗中。
“带兵要爱兵与从严治军是一致的”
秦基伟的青春年华都是在枪林弹雨、硝烟弥漫中度过的。战争的残酷使他切身体会到从严治军的重要性。他说:“严才能出战斗力,严才能出过硬的作风,严才能出人才。治军不严,部队松松垮垮,平时问题多,战时作风就不能过硬。”
带兵打仗,最能检验一支部队的官兵关系和一个军人的带兵能力。秦基伟认为,要带好兵,首先必须爱兵如子,带兵者爱兵与从严治军是一致的,“慈不掌兵”与“慈能掌兵”是可以统一起来的:“从严治军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要真正做到这一条,必须以爱兵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