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1800000029

第29章 第六碌 雨淋日晒

妹妹念学前班时拿的那一把雨伞,是人生里的第一把雨伞。伞骨之间,一瓣伞布,一种色彩。红的、黄的、蓝的,红的、黄的、蓝的,鲜明错落,煞是好看,孩子们称之为“一格一格的色彩”。顶尖的伞柄、细长的身型、多色的伞面、优雅的t型,这是当时镇上最流行的雨伞款式。雨天里,人群中,一把靓丽的雨伞,惹得天空都注目。

不过,妹妹的这把伞惹人注目,倒不是因为雨伞有多靓丽,而是因为伞面上有几个大字。

教室里有指定放置雨伞的地方,为了避免混淆,老师会让学生在各自的雨伞写上自己的姓名。对刚识字的孩子来说,懂得书写自己的名字是一种自豪。所以,妹妹把伞上的名字写得又大又粗。

某日下雨天,妹妹擎着雨伞到同学家玩。同学家的大人看见妹妹的雨伞,笑问:“你的名有几个字?”

妹妹念了念名字,回道:“三个字。”

大人指了指伞面,“这上面是几个字?”

妹妹看着伞面,自上往下数,“一、二、三、四、五……”妹妹诧异,抬头看大人。

大人只是笑了笑。

初学写字,妹妹写的都是独体字,还不识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合体字写得不紧凑,就变成两个字。妹妹在书本上都是横写名字,文字间隙不大倒也看不出问题。而在伞面上却是竖写名字,这时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其中两个左右结构的合体字,愣是被妹妹拆写成了四个独体字。

孩子恍然:不止要会写自己的名字,更要写对自己的名字。

====《此处填不了空行所以分割线》====

那年代,小学生普遍穿雨衣。六姐妹家中雨衣有三件:一件妹妹的,有一个卡通图案的淡粉色雨衣;一件哥哥传给弟弟的,暗红的实心圆点布满整件雨衣;还有一件两个姐姐穿过的纯黄色雨衣。十几年后,那些雨衣在抽屉里被发现:皱巴巴的,粘渣渣的,不少裂缝,不少透明胶布,道尽风雨磨难。

第一把雨伞之后,妹妹就开始穿雨衣。在她和姐妹们一起上学的日子里,高年级的二姐是打伞的,刚上学的弟弟是穿雨衣的,而哥哥是不用任何雨具的。妹妹说,在她的记忆里不曾存有哥哥披雨衣或撑雨伞的画面。一来,二姐和哥哥同班,她会捎带他;二来,雨并不总是下,下了并不总是大,大了淋湿也不怕。“少年的哥哥是厉害的,一点儿也不怕淋雨。”妹妹这么想当然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一日,临近放学,晴天突然变脸。雨珠砸在操场的沙土里,砸出一个个好大的坑。风打在教务处前的两棵梧桐树上,看着像要倒下来。一声惊雷轰隆隆,一阵雨水哗啦啦,这一刻,每个小学生都能读懂成语“倾盆大雨”的词义。

眼看雨越下越大,孩子们都没有携带雨具,只能干着急。等父母亲送伞送雨衣?孩子们心里自然是期盼的。然而,从以往情形看,父母亲来学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着这个事实,每次班里有家长来给同学送伞,妹妹就满是羡慕:我阿爸阿妈要是也能给我送伞,那该有多好!

就在这时候,哥哥主动请缨:我回去拿雨伞。说着把书本往二姐手里一塞,“走”出了屋檐。

“是的,是走进雨里,就像平常走路一样地。”仿佛天空只是在下一层白雾,仿佛暴雨冲刷在身上是有多么不赖似的。姐妹们就站在教室屋檐下,看着哥哥的背影越来越模糊。然后又盯着那个方向,盼着那里再次出现熟悉的身影。

没多久,披雨行走的身影重新映入眼帘,他的后面还跟着另一个熟悉的身影……“哥哥把阿妈带过来了,”姐妹们很是欢喜,“阿妈也来给我们送伞了!”

许多年后,孩子们回过头去想,方知那是人生里极其稀有的一次“送伞”。

其实哥哥是走到半路就遇见了母亲。看着浑身雨淋淋的哥哥,母亲想必皱着眉头说过这样的话:“傻的,能这样走回来吗?雨这么大也不知等在那啊?”

回家的时候,哥哥仍坚强地选择“走”进雨里。

“淋了一场大雨竟然都没感冒!”哥哥如此“健壮”,姐妹们深感讶异。不知怎么地,后来他们竟将这原因归结于咸鱼“敌亚鮯[瓯门一种泡腌的海鱼]”。“那阵子哥哥总吃腌得腥臭的敌亚鮯!敌亚啊,无敌啊!”咸鱼蹙鼻的关系,其他姐妹并不喜吃,哥哥却是吃得最多的一个。

====《此处填不了空行所以分割线》====

缤纷的色彩,可爱的图案,雨衣煞是好看。但是比起穿雨衣来,孩子们更喜欢打雨伞。不是别的原因,正是玩心作祟。不论是取伞接水还是转伞甩水,雨伞也成为了一种玩具。打伞固然欢乐多,孩子却不总能随心所欲。很多时候,孩子只能被母亲抓着连同书包一起裹进雨衣里。

母亲会一边提着雨衣一边告诉孩子,“雨伞哪有雨衣好,穿雨衣全身才不会湿啊……”说着就帮孩子套上雨衣,整理扣好并叮嘱,“要知道怎么脱,到了学校要放好,装雨衣袋里……要记得怎么穿,放学下雨了要穿好……不要去淋湿……”

孩子只好顶着那么一身严实别扭地应和着。到了学校,孩子三两下脱了雨衣,随手揉成一团往课桌里一塞。到了放学,雨还在下,孩子只把雨衣往肩上一披;要是雨停,孩子直把雨衣往书包里塞。

回家路上,孩子背着装满雨衣而鼓得变形的书包,看见小水洼英勇地蹦上一蹦,看见大水洼欣喜地逗上一晌。疏水造堤,俨然一个水利工程师;打水战,一身湿带着一身泥。

一旁的妹妹看不过去,急忙喊道:“等一下阿妈会骂的!”如果母亲的话是“左耳进右耳出”,那么妹妹的话纯粹是耳边风。

孩子到了家,母亲一看,衣袖是湿的,裤脚是湿的,鞋子是湿的,袜子是湿的。孩子若是穿了雨靴,靴里还能倒出些水来。

母亲训道:“又去玩水!说着不要弄湿,又弄湿!”

孩子嘀咕:“你只说不要淋湿,没说不能玩湿……”

母亲似乎没听见,她忙着“收拾”孩子:替孩子脱掉湿衣服的同时稍微打打孩子的屁股,替孩子擦干头发的同时也稍微拧拧孩子的耳朵。接着晾雨衣、晾雨靴,摆弄孩子书包的时候还要戏谑一句,“你倒是记得没把书包打湿啊。”

下次上学,母亲重复叮嘱“不要淋湿”。孩子到了家,依然还是“玩湿”。母亲又开始训话……

“又玩水,又玩水……等一下着凉了就要感冒,感冒了就要打针……”

“一身湿湿啊,还都是泥巴……老是玩,说不听……下次再玩,看我把你们扔海里……”

某天,妹妹提醒母亲:“你应该说‘不要玩湿’!”

母亲笑道:“说‘不要玩湿’就有用?我这难道是告诉你们,只要不玩湿就能去水洼里玩?到时你们恐怕就说‘没有玩湿,是它要把我弄湿’?我就是说‘不要玩水’也没用!你们就知道左耳进右耳出……”接着醒悟什么似的,又补充道,“哦,错啰,不是左耳进右耳出,你们啊是本来就没听进去……听进去的东西哪是我的意思啊……”

幺弟笑嘻嘻地附和:“咦嘿,阿妈你真够聪明啊……我怎么就没发现啊……”

母亲白了一眼道:“不然还独独就你聪明?!”

====《此处填不了空行所以分割线》====

某时,孩子们已不再是当年会快乐蹦踏水洼的小孩童。镇上,雨衣渐渐淡出了孩子们的视线,一起隐退的还有雨靴,随之而来的是折叠伞开始普及的时代。曾经“一格一格的色彩”成了稀罕物;顶尖的伞柄,细长的身型,多色的伞面,优雅的t型,成了雨伞历史里的经典。

折叠伞的出现,大大有利于雨伞的随身携带。未雨绸缪,人们出门能够把伞放进行囊里。若是怕晒,还能把伞拿出来挡挡太阳。晴天里打伞,小镇以前的人们几乎不这样。干活的关系,遮阳蔽日都是戴帽子。

大多数时候,孩子们都不愿意戴帽子。孩子不在意被晒,孩子不喜欢帽子,“裸”头上学是极常见的。当然,也有能让每个孩子都乖乖戴上帽子的情况,例如行军[瓯门指秋游]。

大姐的小学照片里,妹妹独独对他们班上的那张行军集体照记忆犹深。因为母亲每次把它拿出来与孩子们分享的时候总会说:“喏,你们大姐啊,连帽子都不戴……一大班子,男孩子都还戴帽子呢,就你们大姐一个人没戴帽子……我给拿了帽子的,怕是给她放书包里就没再拿出来了……这孩子,没戴帽子,都让太阳给照到眯眼了……”

和孩子们不一样,大人们外出,草帽是必需品。

从单车上解下草帽,抓起往头上一放,父亲就骑车前往收购站了。草帽每日领教父亲的“抓功”,久而久之,帽顶有点凹陷,帽筒稍作“抓手”状,帽檐两边也略微翘起。也许是随意一抓一放的缘故,戴到父亲头上的草帽总会稍微倾向一边。这样的“不端正”,看在孩子眼里,缓和了父亲的严肃。

草帽,有时埋头纸皮堆里,有时穿梭瓶罐之间,有时钻进草寮里拨弄算盘。

草帽,在父亲的单车上度过每一个夜晚,又在父亲的头顶上度过每一个白天。

草帽,暴晒又淋雨,渐渐地,新到旧,大到小,硬实到松软,米黄到灰黑。

纵是破旧,摆明沧桑。

“破旧到不行的草帽”会被孩子们拿来拆胶线。拆胶线是一种乐趣,类似解压神器。帽筒一圈圈被拆小,麦草螺旋带愈来愈长;胶线一点点被抽出,手中缠绕胶线愈来愈多;听着抽线的吱吱声,想着胶线被用来钓鱼、放风筝,孩子们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若能在路边捡到一顶破草帽来拆胶线,那是幸运的。没有这种幸运呢?孩子们只能把主意打在父亲的破草帽上。

当然,孩子会事先“征询”母亲:“已经破了,不要啰!”

母亲对父亲的破草帽早有意见:“你们阿爸哪,哪里知道帽子破不破。新买一顶也不换!”

翌日,父亲寻起草帽。孩子不做声,只待父亲能看中单车上的新草帽。意识到自己的那顶旧草帽寻不回了,父亲会抓起原属于母亲的那顶草帽出门。

母亲的草帽“保养”得可好:硬实的帽筒,笔挺的帽檐,没有半点抓痕;干净的系绳,清新的颜色,就是帽顶里的标签也明白可见。和父亲的破草帽相比,那算是一顶崭新的草帽。

孩子拆了父亲的破草帽,父亲戴了母亲的旧草帽,于是,母亲只得接收那顶原来买给父亲的新草帽。

晴天里突然遇到下雨,除了头上一顶湿沉沉的草帽,父母亲也只能被大雨整得湿漉漉的。“拿着雨伞怎么干活呢?”母亲是这么解释的。

过去家里也不会专门买伞。收购的破伞,经过父母亲的摆弄,凑合着也能用来遮风挡雨。后来家里有了几把闲置的新伞,是镇上兴起“送伞之风”的缘故。

小镇风俗,亲朋好友为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吊丧时会送现金或其他物品予以死者家属。吊丧结束,死者家属会以毛巾或伞回送吊丧者。以前镇上多是送毛巾,“巾”同“根”[瓯门方言同音,下同],送巾断根,意为永别。后来折叠伞普及,一时之间都改成了送伞。“伞”同“散”,相聚而分离,意为别离。母亲说,“送巾还是送伞,都是跟大家风的。这风,总是一阵来一阵去的。”

随着“伞”风,镇上晴天里打伞的人们慢慢地也多了起来。

====《此处填不了空行所以分割线》====

“雨水那么酸。”

“阳光那么毒。”

城市街道上密密麻麻的小花伞南来北往。

依然挡不了的热度,仍然挡不住的思绪。花伞稍稍抬头,阳光落在手臂上,微热的童年,熟悉的无忧。只要再稍稍抬头,蓝天白云尽在视线里……

同类推荐
  • 九零后农民工

    九零后农民工

    本书主要描述高小旺和他的同学们的事,描述他们这群落榜的学生,走向社会的坎坎坷坷!和出门务工的风风雨雨,以及在繁华都市里被冲昏了头脑而走向深渊的事例,婚姻的变/迁,事业的失败,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设下一道道阻止他们顺利成长的障碍物!回过头来看看,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幸福!
  • 流年未亡香樟依旧

    流年未亡香樟依旧

    青春,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它是一本惊天地泣鬼神的着作,而我们却读的太匆忙。于不经意间,青春的书籍悄然合上,以至于我们要重新研读它时,却发现青春的字迹早已落满尘埃,模糊不清。
  • 爱丽丝的洞穴餐厅

    爱丽丝的洞穴餐厅

    “爱丽丝的洞穴餐厅”,童话世界里的川菜馆,中西合璧,妙趣横生。围绕餐厅的经营,通过一个个市井故事,展现世俗生活的百态千姿。大都市,小人物,真人版的“爱丽丝”,终如电影,寻回自我,斩杀恶龙,绽放精彩的人生。
  • 年年雪里梅花醉

    年年雪里梅花醉

    一段文字描写农村男孩张宇佳和女孩文小昭的爱情。简单,纯净。人与时代的磨合和生活,百年的人事变迁,美丽,纯朴。
  • 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希望的田野上

    国内首部以乡村振兴、土地“三权分置”为主线故事的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三个人物,一个是开展“三权分置”工作的村支书赵夏莲,一个是在城市从事黄酒酿造工作的李进前,一个是在农村搞土地流转的种田大户张天远。通过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三人各自的爱恨情仇、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来表现“三权分置”工作从农民们开始不接受,到接受再到欢迎最后积极参与的过程。故事的结局,是在赵夏莲“三权分置”工作的组合下,李进前和张天远合作起来,走上了一条工农业联合发展的道路。
热门推荐
  • 别告诉我你没时间

    别告诉我你没时间

    早上起床三件事:微博、微信、朋友圈。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时间被各类新闻、头条、资讯撕得稀碎。面对怎么也不够用的时间,你的尴尬癌是不是犯了?别告诉我你没时间!你所谓的“没时间”只不过是个伪命题。告诉你碎片化时代的正确打开方式:时间碎了,我们可以“碎片化”运用。翻开本书,83个时间管理小技巧,让你轻松掌握时间管理法则,充分整合利用碎片化时间,取得与完整化时间相同的效率,不再被时间追着跑,从此告别拖延症,摆脱一天到晚的瞎忙。注意!本书内容“有毒”,请仔细观看,也许一不小心你就会成为时间管理达人,学会和时间做朋友,成为一个高效能人士。
  • 吃桃儿吗

    吃桃儿吗

    毕业时白桃甩了宋迟,“那啥,毕业快乐,咱们就此别过,江湖再见!”没想到工作后,竟然发现他是自己的上司。在更加深入了解中,她发现,宋迟冷漠腹黑的外表下竟然是一枚傲娇别扭大狼狗!“太可怕了!他是怎么做到的?你们不要被他骗了!”却不知更可怕的还在后面,宋迟用一副美丽的皮囊,一步一步的将自己的小初恋重新骗到自己身后。从此以后,大狼狗和小猫咪,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小甜饼,小甜饼,小甜饼!
  • 大唐农圣

    大唐农圣

    小农思想带动小农经济的故事。新书《初唐大农枭》已经发布,群号:246266030新书《我在三国觅登天》已经发布,群号:246266030
  • 中国本土精彩老童话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国本土精彩老童话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国有神话故事,中国自己的本土神话是丰富多彩的,其种类是多样的,其特色是鲜明的,其内涵是深远的。其故事是精湛的。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也是相当有知名度的,许许多多的神话人物也是相当有影响的。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在前人的整理基础上,对中国神话重新进行了彻底的梳理,编者将支离破碎、点线分割、散落各地的中国神话彻底地回归到了一个有着基本脉络、基本情节的体系上,以期较完整地献给中国读者。尤其是广大的中国青少年提供一套详实可靠、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神话故事读本。一起来翻阅《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吧!
  • 真实舰娘游戏

    真实舰娘游戏

    这是真实的战场,哪怕是诞生自钢铁与炮火中的生命依旧会受伤、会彷徨。而秦逸想要的,只是能够让自己的舰娘能够在这无休止的海战中平平安安的活下去罢了……
  • 带个系统去当兵

    带个系统去当兵

    他意外得到个没有说明书的系统!系统三宝看似搞笑,却让他无往不利!他只想混两年退伍,但是系统却将他一步步推上人生巅峰!这是一个开挂的新兵成长为特种兵的故事!现代军事!有日常,有战争,有搞笑,有装比!有爱情!有兄弟!新书《全民神兵》。加群:936457960
  • 最后爱情

    最后爱情

    中国民间医生皇甫林,在科里白旅游期间,以祖传的平衡医学治愈了首相之子法赫米,又邂逅其妹艾米娜,并坠入爱河。与此同时,邻国伊亚特的一场病毒战争正在秘密酝酿之中!陨冰降落之后,两国突发灾疫,国际救援组织束手无策。在波谲云诡的战争环境下,皇甫林以平衡医学战胜了病毒,也凭智慧和勇敢赢得了爱情。
  • 无尽神通

    无尽神通

    无限空间、神奇药圃、神兵道藏……叶辰东无意中开启了祖传龙形玉佩,内含无数玄机,修神级功法,练无敌战技,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此,他不再做废物,收圣兽、战古族、遇强越强,大势凌天,举世皆敌,踏出一条王者血路!
  • 庶女谋臣

    庶女谋臣

    四十年来家国天下,三千里地山河梦碎大楚靖安十年,孟瑶以女子之身,进士及第,得陛下亲招,入主翰林,为天子入幕之师。两年之内,除奸佞,灭权臣,铁腕夺权,成为大楚建国以来最光彩夺目的第一女官。世人眼中的帝师——满腹经纶,饱读诗书,明达吏事,聪敏异常,才华诗文不让须眉男儿。可谁又能知道荣光背后的心酸.......
  • 亿万星辰只于你

    亿万星辰只于你

    某记者:“薛少,在家一般谁说了算?”薛凡:“当然是我说了算,我说一老婆从不敢说二,我让她往东要是她敢往西,我上去就一巴掌。”这时旁边的颜夕轻咳嗽了两声,薛凡赶紧调整语气说:“好了,不说了,我老婆跟我承诺过,只要我把家务做完,工资上交,就允许我吹2分钟牛,时间快到了,我得回去暖床了,再见!”约会时,他说:你知道心与心之间最近的距离是什么吗?是拥抱!委屈时,他说:别怕,我长比你高不就为了天塌下来帮你顶着吗?求婚时,他说:言语无法表达,如果一定要概括,那就是我想跟你谈一场爱情,请判我一辈子属于你。她反问:你到底哪来的自信,觉得我会喜欢上你。他意味深长的一笑:因为,我会转弯啊。【1v1,双处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