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700000012

第12章 秦策二(1)

薛公为魏谓魏冉

[原文]

薛公为魏谓魏冉曰①:“文闻秦王欲以吕礼收齐②,以济天下,君必轻矣。齐、秦相聚以临三晋,礼必并相之③,是君收齐以重吕礼也。齐免于天下之兵,其仇君必深④。君不如劝秦王令弊邑卒攻齐之事⑤。齐破,文请以所得封君。齐破晋强⑥,秦王畏晋之强也,必重君以取晋。齐予晋弊邑,而不能支秦⑦,晋必重君以事秦。是君破齐以为功,操⑧晋以为重也。破齐定封⑨,而秦、晋皆重君;若齐不破,吕礼复用,子必大穷⑩矣。”

[注释]

①薛公:即田文,号孟尝君。魏冉:秦国大臣,原是楚国人,秦昭王母舅。②吕礼:秦国将领。③并相;指同时兼任齐、秦两国的相国。④仇:仇视。⑤弊邑:此指田文所受封的薛邑。⑥晋;即三晋,可兼指三国,也可任指一国或二国,一般说晋国,常特指魏国,此处即指魏国。⑦支:犹拒,抗拒。⑧操:把持。为重;犹言抬高自己的身价、地位。⑨定封:巩固并扩大自己的封邑。复用:再次被秦国任用。⑩大穷:非常困窘,十分为难。

[译文]

薛公田文替魏国对秦相国魏冉说:“我听说秦王打算让吕礼去与齐国交好,以此为手段来救助天下,您必定会被轻视的。齐、秦两国互相结盟共同去对付三晋,吕礼必定会兼任齐、秦两国的相国,这就等于您与齐国交好,反而提高了吕礼的地位。齐国一旦摆脱了各国的军事威胁,反过来一定会深深地仇视您。您不如劝说秦王让薛地的军队去攻打齐国。假如齐国败了,我愿意把所获得的土地让您。齐国惨败,相对的晋国却强大起来,秦王惧怕魏国的势力,一定会重用您去与魏国交好。齐国割让薛邑给魏国,却不能抗拒秦国的势力,魏国一定会借重您的力量来与秦国交好。这样,您打败了齐国,建立了丰功伟绩,又凭借魏国的势力提高了您的地位。由此,您打败了齐国,巩固并扩大了自己的封邑,秦国和魏国都会很看重您;如果齐国不遭受打击,吕礼会再次被重用,那您的处境一定会很窘迫了。”

秦客卿造谓穰侯

[原文]

秦客卿造①谓穰侯②曰:“秦封君以陶,藉君天下数年矣。攻齐之事成,陶为万乘,长小国③,率以朝天子,天下必听,五伯④之事也;攻齐不成,陶为邻恤⑤,而莫之据也。故攻齐之于陶也,存亡之机也。

“君欲成之,何不使人谓燕相国曰: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舜虽贤,不遇尧也,不得为天子;汤、武虽贤,不当桀、纣不王。故以舜、汤、武之贤,不遭时不得帝王。

“令⑥攻齐,此君之大时也已。因⑦天下之力,伐雠国⑧之齐,报惠王之耻,成昭王之功,除万世之害,此燕之长利,而君之大名也。《书》云,树德莫若滋,除害莫如尽。吴不亡越,越故亡吴;齐不亡燕,燕故亡齐。齐亡于燕,吴亡于越,此除疾不尽也。以非此时也,成君之功,除君之害,秦卒有他事而从齐,齐、赵合,其雠君必深矣。

“挟君之雠以诛⑨于燕,后虽悔之,不可得也已。君悉燕兵而疾攻之,天下之从君也,若报父子之仇。诚能亡齐,封君于河南⑩,为万乘,达途于中国,南与陶为邻,世世无患。愿君之专志于攻齐,而无他虑也。”

[注释]

①客卿造:名叫造的客卿。②穰侯:即魏冉。③长小国:领导小国。④五伯:指春秋五霸。伯,指年长的,大的,引申为强大的。⑤邻恤:被邻国所觊觎。⑥令:如果,假设。⑦因:凭借。⑧雠国:敌国。⑨诛:在此指讨伐。⑩河南:黄河以南。河,特指黄河。

[译文]

秦国客卿造对秦相国穰侯魏冉说:“自从秦王把陶邑封给您,借助您的力量治理秦国已经好几年了。如果你能攻下齐国之事成功的话,您的封地陶邑成为万乘大国就指日可待了,如此一来,您可以成为小国的领袖,诸侯无不俯首听命,这可以同春秋五霸相媲美啊!假如拿不下齐国,邻国必然对陶邑虎视耽耽,从此可谓是永无宁日。所以攻打齐国之事,这对陶邑来说,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您如想对齐国用兵成功,为什么不派人去燕国对燕相国公孙操说:圣人不能创造时势,时机来了也不能错过。虞舜虽然贤德,如果不遇到尧,他们也不会成为天子,商汤、周武王虽然贤德,如果不是遇到昏君夏桀和商纣,他们也不会在天下称王称霸。所以虞舜、商汤和周武王那样的贤德的人,如果不是遇到时机,也不可能成为天下之王。

“现在诸侯打算攻打齐国,这是您的大好时机啊。凭借诸侯之力,讨伐敌对的齐国,这样既可以报燕惠王之前所受的耻辱,又可完成燕昭王的未尽的功业,也能铲除万世的祸害,这是燕国的长远利益,也是您树立个人的好声誉的大好时机。《尚书》上说:做好事要越多越好,除祸害要越彻底越好。吴国没有彻底灭了越国,越国反而最终灭了吴国;齐国没有彻底灭了燕国,燕国反而掌控了齐国。齐国被燕国掌控,吴国被越国所灭,这都是因为没有彻底铲除祸根的缘故。如果您不在这个时候成就您的威名,铲除您的心腹大患,那么一旦秦国发生突变,而与齐国联手,齐、赵两国又结成联盟,他们就会更加仇恨您了。

“如果让秦、齐联手一起来讨伐燕国,到那时,您就后悔莫及了。如果您发动燕国所有的兵力去攻打齐国,诸侯一定像报父子之仇那样,纷纷来响应您。如果真能灭掉齐国,我们将把黄河以南的土地作为您的封地,您将成为万乘大国,身居中原,四通八达,南面与陶邑毗邻,永无后顾之忧。希望您一心一意攻打齐国,不要有别的顾虑。”

为魏谓魏冉

[原文]

为魏谓魏冉曰①:“公闻东方②之语乎?”曰:“弗闻也。”曰:“辛、张仪、毋泽说魏王、薛公、公叔也,曰:‘臣战③,载主④契国以与王约,必无患矣。若有败之者,臣请契领⑤。然而臣有患也⑥。夫楚王之以其臣请契领然而臣有患也。夫楚王之以其国依冉也,而事⑦臣之主,此臣之甚患也。’今公东而因言于楚,是令张仪之言为禹,而务败公之事也⑧。公不如反公国,德楚⑨而观薛公之为公也。观三国之所求于秦而不能得者,请以号三国以自信也⑩。观张仪与泽之所不能得于薛公者也,而公请之以自重也。”

[注释]

①魏:魏国。②东方:指山东。③臣战:指我们与楚国作战。④载主:用车载着木主,作战时用以祷告。⑤契领,持颈而诛。⑥臣有患:即我忧虑秦、楚联合。⑦事:征伐。⑧败公之事:败坏您联合楚国的事。⑨德楚:施恩惠于楚国。⑩号三国以自信:号召三国取得他们的信任。

[译文]

有人替魏国对魏冉说:“您听说山东各地的诸侯国是怎么说的吗?”魏冉说:“我没有听说。”此人说:“辛、张仪、毋泽分别去游说过魏王、薛公和公叔,张仪他们说:‘如果我们和楚国展开激战,用车载着祷告用的木主,拿国家来缔结条约,并与大王联手,这样一定不会有后患之忧了。假如吃了败仗,请允许我们提着脑袋来见您。但是我们还是为秦楚联合这件事二感到忧心忡忡啊。楚王把他国家的大权都交给魏冉来管理,而魏冉却想来征伐我们韩、魏、齐三国,这才是我们最忧虑的事情。’现在您打算到与东边的楚国讲和,这使得张仪的预言变得如大禹一样未卜先知,并且让三国败坏了您与楚国结盟的计谋。我认为,您不如返回您的秦国,这样即可以使楚国感激您的恩德,又可以观察薛公田文对您是持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然后再观察韩、魏、齐三国对秦王有什么要求,现在却没有得到满足,请用这种方法集结三国,并争取得到他们的信任。最后你再观察张仪他们对薛公有什么要求,现在却没有得到满足,而您心中有数,再去为他们争取这些要求,这样您自己才能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

谓魏冉曰和不成

[原文]

谓魏冉曰:“和①不成,兵必出。白起者且复将②。战胜,必穷公;不胜,必事赵。从公,公又轻。公不若毋多③,则疾到。”

[注释]

①和:议和。②将:率领出兵,动词。③毋多:不要考虑那么多,指致力于求和。

[译文]

有人对魏冉说:“如果您主张与赵国讲和,一旦失败,那必定会引起战争。如果派兵出战的话,白起又将会被重新启用,率兵出战。如果秦国胜了赵国,由于您之前是主张讲和,那形势必然会对您不利;如果秦国败给了赵国,秦国就必须对赵国惟命是从。如果到那时您再答应讲和的话,您就将会被人看不起。您现在还是不要顾虑太多,专心的办好讲和这件事,这样一来,赵国很快就会归服于秦国的。”

谓穰侯

[原文]

谓穰侯曰:“为君虑封。若于除宋罪,重齐怒;须残伐乱宋,德强齐,定身封。此亦百世之时也已!”

[译文]

有人对穰侯说:“我此时正在担忧您定封的事。假如我们赦免宋王的罪过,就会激起齐国的愤怒;如果我们消灭混乱不堪的宋国,就会使强大的齐国对我们心存感激,并能让自己的封号得以确立。这也是百世难遇的良机啊!”

谓魏冉曰楚破秦

[原文]

谓魏冉①曰:“楚破秦,不能与齐县衡②矣。秦三世积节③于韩魏,而齐之德新加与。齐秦交争,韩魏东听,则秦伐矣。齐有东国之地,方千里。楚苞九夷,又方千里,南有符离④之塞,北有甘鱼⑤之口。权县宋卫,宋卫乃当阿、甄⑥耳。利有千里者二,富擅越隶,秦乌能与齐县衡韩魏。支分方城膏腴之地以薄郑,兵休复起,足以伤秦,不必待齐。”

[注释]

①谓魏冉:周赧王十二年,齐、韩、魏三国伐楚,怀王使太子横质子秦,因令人说魏冉。②不能与齐县衡:上脱秦字。县通悬。衡,衡器。县衡,称量轻重,有较量的意思。③积节:节,符节。指多次交战。④符离:在今安徽宿县。⑤甘鱼:即甘鱼陂,在今湖北天门西北。⑥阿、甄:齐地。

[译文]

有人对魏冉说:“如果楚国打败秦国,秦国就没有实力与齐国相抗衡了。秦国三代大王都与韩、魏两国有不共戴天的仇恨,现在齐国却恰好把好处给了韩、魏。一旦齐、秦交战,韩、魏必然听取东边的齐国的调遣,那么秦国将会遭到讨伐。齐国在东方有千里见方的土地。楚国拥有九夷,也有千里见方的土地,更何况南边还有符离要塞,北边有甘鱼陂口。若是权衡一下宋、卫的力量,宋、卫两国只不过相当于齐国的阿鄄二地罢了。如果齐国拥有了楚国的土地,这就相当于有了两个一千里,如果再独吞楚国越地的徒隶,秦国根本不能与齐、韩、魏相抗衡。当齐军肢解肥沃的方城土地用来接近韩国,韩、魏的兵力不用再出兵,就可以大挫秦国的元气,用不着等齐国亲自动手。”

五国罢成睪

[原文]

五国罢成睪①,秦王欲为成阳君求相韩、魏②,韩、魏弗听。秦太后为魏冉谓秦王曰③:“成阳君以王之故,穷而居于齐,今王见其达而收之④,亦能翕其心乎⑤?”王曰:“未也。”太后曰:“穷而不收,达而报之,恐不为王用;且收成阳君,失韩、魏之遭也⑥。”

[注释]

①五国:指韩、赵、魏、楚、燕。成睪:即成皋,韩邑,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②成阳君:韩国人。③秦太后:即秦宣后。④达:此指政治上得以施展。⑤翕(xī希):犹言收取。⑥失韩、魏之道:失去与韩、魏两国的交往。

[译文]

楚、赵、韩、魏、燕五国在成睪休战,秦王打算替成阳君向韩、魏两国谋求相位,韩、魏不肯采纳他的建议。秦太后替魏冉对秦王说:“成阳君因为您的缘故,定居在齐国,却落得个穷困潦倒的地步,现在您看到他显达了又想收买他,这也能笼络他的心吗?”秦王说:“不能。”太后说:“穷困的时候不收留,显达了却想收买他,恐怕他不会为您所用的;况且一旦收用了成阳君,就等于失掉了与韩、魏两国的友好邦交。”

范子因王稽入秦

[原文]

范子①因王稽入秦,献书昭王曰:“臣闻明主莅正②,有功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众者其官大,故不能者不敢当其职焉,能者亦不得蔽隐。使以臣之言为可,则行而益利其道;若将弗行,则久留臣无为也。

“语曰:‘人主赏所爱而罚所恶;明主则不然,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今臣之胸不足以当椹质③,要不足以待斧钺,岂敢以疑事尝试于王乎?虽以臣为贱而轻辱臣,独不重任臣者后无反覆于王前耶?臣闻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④,此四宝者,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然则圣王之所弃者,独不足以厚国家乎?臣闻善厚家者,取之于国;善厚国者,取之于诸侯。天下有明主,则诸侯不得擅厚矣。是何故也?为其凋荣也。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于成败之事,利则行之,害则舍之,疑则少尝之,虽尧、舜、禹、汤复生,弗能改已。

“语之至者,臣不敢载之于书;其浅者又不足听也。意者臣愚而不阖于王心耶?已其言臣者将贱而不足听耶?非若是也,则臣之志,愿少赐游观之间,望见足下而入之。”

书上,秦王说之,因谢王稽,使人持车召之。

[注释]

①范子:即范雎,魏国人,战国时期有名的雄辩之才,被魏相国谋害几乎致死,后被人救入秦,很受重视。②正:通“政”,执政。③椹质:也作“砧质”,指古代杀人用的垫板。④砥厄、结绿、悬黎、和璞:都是玉的一种。

[译文]

范雎借由王稽的帮助来到秦国,向秦昭王上书进谏说:“我听说明君在位执政,对于建立功勋的人必然进行论功行赏,对于有才能的人不一定会授予官衔;劳苦功高的人,得到的俸禄就更深厚,功勋多的人,得到的爵位也会更高;治理民众能力强的人,担任的官职也就会更大,所以没有才能的人就不能让他担任职务,而真正有才能的人,也绝对不会被埋没。如果您认为我说的在理,那么按照这个来执政,我很自信这将会对国家执政很有益处;如果您将没有采纳我的建议,那么我长时间停留在秦国也没什么用处。

“谚语说:‘一般的君主会对他喜欢的人进行奖赏,而对他憎恶的人却实行惩罚。英明的君主却不会如此,论功行赏必然会赏赐有功的人而处罚有罪的人。’现在我的胸膛抵挡不住砧板,腰身也承受不了斧钺。我怎么敢拿犹豫不决的主张来献给大王呢?即使有人因为我出身卑贱而轻视侮辱我,难道大王您对予举荐我的人也不看重吗,难道他会在秦王您面前玩弄欺诈之术吗?我听说周王室有砥厄,宋国有结绿,梁国有悬黎,楚国有和氏璧。这四种奇珍异宝,最初连工匠们都无法辨认出来,而后来它们还是成为天下难能可贵的宝器?由此来看,难道被圣明的君主所舍弃的人,就无法对国家作出贡献吗?我曾听说要想得到擅长治理家庭的人,要从国家内部招募这样的人才;要想得到擅长富强国家的人,要从其他诸侯那里获取这样的人才。正因为天下拥有了贤明的君主,诸侯就将无法使自己国家拥有富强的人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在于识才与不识才的缘故。医术高超的医生能够预测病人的生死,圣明的君主能够预测事情的成败,做事如果有好处就去做,如果有害就不要做,如果有疑惑的话就稍稍尝试一下,即使尧、舜、禹、汤能够死而复生,这个道理也无法更改。

“至关重要的言辞,我不敢把它写在信上;话语中的粗浅的言语,又不值得让大王信服。可能是因为我的愚钝无知,不能使自己的话合大王的心意?也可能是因为举荐我的人身份卑贱,不足以让大王对他完全信任?倘若不是这些原因的话,我希望大王能稍稍拿出自己一点游览观赏的闲暇时间,希望能让我入朝觐见。”

自荐的谏书呈上之后,秦王很高兴,于是就向王稽表达了对于举荐贤才的谢意,并派人用专车去召请范雎入宫。

范雎至秦

[原文]

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①。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窃闵然不敏②,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

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③,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④,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⑤:“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君临天下

    三国之君临天下

    重生汉末成了少帝刘辨,天下动乱,董卓进京废立在即,刘辨命在旦夕
  • 战争拾遗

    战争拾遗

    《看历史》创刊8年来积累了大量优秀文章,这些文章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许多新观点,让读者获得新感受,受到新启发。杂志编辑部从几千篇文稿中进行精华筛选,并针对不同主题来展开作品的集结。《战争拾遗》则是其中一辑。
  • 超级版图:蒙古帝国的鼎盛荣光(下册)

    超级版图:蒙古帝国的鼎盛荣光(下册)

    下册蒙哥上台后继承祖辈事业,发动西征和南侵,兵锋波及整个西亚、大半个欧洲及北非,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实现了最大的一次民族融合。不过,蒙哥在发动征伐的同时,汗位却受到了来自二弟忽必烈的巨大威胁;同时,他的亲征又遭到了弹丸之地合州钓鱼城长达七个月的阻击。蒙哥能否突破重围,再展雄风?蒙古大帝国的超级版图能否保持完整?
  • 无所畏与无所谓

    无所畏与无所谓

    《无所畏与无所谓》从历史与现实的细节着笔,展示与分析中国的难题,拆解出其中的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国民性。历史往事暗示着今日依然存在的痼疾,提醒着未被注意到的重要细节;对于合作化运动以来农村变迁的分析研究;社会批评,着重评论时事风气与官僚制度的种种现象;个人的记忆折射着社会与时代的细节。[
  • 工业造大明

    工业造大明

    王晨,一个人到中年的坏蛋来到了大明,看着满目苍夷的中华大地,不由得端起了自己坏蛋的饭碗在这个前有李自成、后有后金铁蹄、身边环绕着正义感十足的东林党、王晨该怎么在这个血与泪交织的大明混下去呢?(新书三国已经上传求收藏)
热门推荐
  • 寻祖之迷

    寻祖之迷

    某个山村出来的年青人,在经过一系列打击后,返回山村,根据梦境,经历了不平常的行程,解开了不少迷团,也留下了不少的....
  • 物色哥伦布

    物色哥伦布

    就像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多年以后,人们将来到地球的外星生物命名为他的简称,克哥。等待我们的究竟是和平还是战争?
  • 007谍海系列(全8册)

    007谍海系列(全8册)

    詹姆斯·邦备驰骋荧屏10年、经典电影原著小说中国大陆首次引进出版、震撼登陆詹姆斯·邦德横空出世——他是《第七情报员》“全世界最有魅力的”著名影星乌苏拉·安德丝被誉为最性感的邦德女士郞。
  • 妖孽校草靠边站

    妖孽校草靠边站

    【苏爽甜宠√】【男强女强√】【日更不缀√】【禁止任何形式改编转载√】【感谢所有支持的读者大大萌√】【读者群:687811672】
  • ALMAYER'  S FOLLY

    ALMAYER' S FOLL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洪荒青莲道

    重生洪荒青莲道

    这里有老套的巫妖大战,这里有人族大兴的秘史,这里有封神的壮举,同样这里有不一样的西游,这里还有巫妖最后的归宿,最后是无量量劫的毁灭......巫妖过后,那鲲鹏妖师去了何处?那冥河老祖为何拒门不出?封神后为何圣人不知去向,无量量劫到底如何化解,是天道被毁,还是......本人建立个讨论群,群号为:110695893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来看看。
  • 茕绝老人天奇直注天童觉和尚颂古

    茕绝老人天奇直注天童觉和尚颂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出国,一个新鲜而梦幻的字眼。出国之旅,其心情的激动可想而知。赫尔辛基、巴黎、卢森堡、慕尼黑、佛罗伦萨、罗马、梵帝冈、威尼斯……一个又一个城市,一个又一个国家,天涯路漫漫,融入了她的脑海,融入了她的浮光掠影的记述里。
  • 宇宙的边缘世界

    宇宙的边缘世界

    仰望璀璨的星空,你一定有过探秘浩瀚宇宙的梦想,并不止一次地思考和梦想未来的科学文明。学渣原晧宸,经历了一次有“预谋”的奇遇,拥有了逆袭成为顶尖科学家的实力。凭借着执着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他从此踏上了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揭开地球生命诞生的谜团,追随超级外星文明的脚步,层层揭开宇宙真相,最终探索宇宙本源的奥秘。故事的发展上启两千年前的古代中国,下延至数千年后的未来畅想。独特的线索贯穿起一个个发生在不同时代的精彩故事。从过去到将来,从地球到火星,从太阳系到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从穿越银河到探索宇宙边缘,遭遇困境的人类文明在浩渺星海中苦苦求生......书友交流群:529839423
  • 苏磨呼童子请问经伴侣

    苏磨呼童子请问经伴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