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80000000078

第78章 如此歪才

县衙后堂之中,知县曹正正在秉烛阅卷。

“这是什么狗屁不通的卷子?!”曹正看了一份卷子,拍案大骂道:“天命之谓性,食色性也,故周公告尔曰:勿忘敦伦;子曰:学而时习,是所谓勿忘男女之性而时时勤习之也。”

这个考生是这么说的:人的自然禀赋叫性,孟子说了,食色,都是性。所以周公说,别忘了啪啪啪,孔子也说,学习了就要实践,是告诉我们知道了怎么啪啪啪就要天天勤奋练习。

曹正气得脸色都变青了。他将这份奇葩的试卷捏成了一团,扔到了地上:“不仅愚不可及,而且无耻啊无耻!”

其实曹老爷出这个截搭题,没有想让考生能写出什么文理贯通、四角俱全的好文章来,只要能把题目破了——就是写出来这四句话分别出自哪里,什么意思,然后随便挑拣一句话做个阐述就行了。

没想到这题目难倒了一大片人,许多人交了白卷,一句话也憋不出来。更没有想到有的人写是写了,还写的很多,但是狗屁不通,牵强附会而且有如黄段子一样,把曹正气得七荤八素。

马书吏走过来,捡起了卷子:“老爷,这卷子可不能损毁啊。”他展开卷子一看,却也忍不住笑了。

“看看,”曹正怒道:“是不是狗屁不通?”

“老爷,依小的来看,”马书吏道:“不是不通,其实这么说,说得通,只是说通的是歪理。况且,硬是能把歪理写的花团锦簇,也算是有些歪才。”

“歪理,歪理!”曹正道:“有才也是歪才,我看他以后也就在案牍之间做个玩弄文字的小吏罢了!”

马书吏脸色微微一变,他当然听出了曹正这是在讽刺他,憋了一口气咽下去,又恍若未闻地走过去,道:“老爷,没有绍黄了。”

曹正就道:“你去买几瓶来,我批改卷子,怎么能离开这东西呢?”

原来曹老爷有个毛病,最喜欢在读文章、改文章的时候以酒佐黄豆,不仅看得入迷,也吃得过瘾,一听说没有黄酒了,顿时不依。

“老爷,这时候了,酒店都关门了,”马书吏道:“要不您就早点歇息吧,明早再改。”

曹正没有好酒,又看了十几篇文不对题的八股,不是不通,就是跑题,自然没有了兴致,一挥手又有一小吏将毛笔收了起来,同时将卷子仔仔细细封好,曹正夹起卷子,径自去了后堂。

而马书吏也回了礼房,换了一身衣服,悄然出了公府,拐到了一家食肆之中。

那里的小间之中,早已经有个人在等他了。

“大管家啊,”马书吏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喝了之后才道:“这时候找我,肯定是为了县试了。先说一句,我可动不了手脚。”

“你不是也阅卷吗?”阴影中出现了一张阴鸷的脸:“找个机会在那小子的卷子上泼污一下,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

“大管家说笑了,”马书吏道:“这种事情,决计干不了。何况曹老爷这一次从临县请了两个退下来的老书吏,专门帮着阅卷,根本没有任何下手的机会。在考试这件事情上,他的心思是最密的,也最不容忍。”

曹正可以无视马书吏他们的夺权,可以拱手让出县衙大小事务的处决权力,唯有选拔人才上,他不允许任何人干扰甚至插手,马书吏知道这一点。

“曹正早就说过,要保陈惇做案首的话,”沈长兴眯起眼睛:“难道不能利用这一点?”

他的想法很快就遭到了否定,马书吏用筷子压住了酒盅,道:“您是想要来一次唐寅案的话,那就更不可能了。”

唐寅案即弘治十二年会试泄题案,这案子起因就是因为两个人说了两句话,那一年的主考官程敏政看到两份万里挑一的卷子,高兴得脱口而出:“这两张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经的。”而唐寅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意气风发道:“我是今科会元。”

于是大幕拉开,礼部右侍郎程敏政被迫致仕,郁愤而终;唐伯虎一生放纵,寄情山水;徐经烧毁四书,留下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一句屁话的家训。

这个泄题案的案情之复杂,即使已经过去了五十年,依然众说纷纭,难分真伪,事实上,这案子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悬案,但是足可借鉴。

就像马书吏说的:“历来科考舞弊,考官和沾连的考生,哪个能活下来?唯有唐寅案,只不过判了罢黜为吏,当中内情,可见一斑。”

唐寅当年回家,迎来的是千夫所指,老婆和他恩断义绝,仆人也敢明里暗里讽刺,何况知与不知的路人,无不唾骂。然而这么多年过去,谁还不知道唐寅的才情,以及当年所受的冤屈呢?既然如此,大明怎么还会出现第二个唐寅案呢?

“陈惇在绍兴这地方,已经有了偌大的名声,”马书吏道:“金珠案过后,绍兴家家户户都知道他,连徐渭的风头都被抢过了,这一次县试,两大银楼的赌注,都押他做案首,他不做案首,怕才让人觉得辜负期待呢。”

“难道就由着他安安稳稳考上?”沈长兴就道:“你知道的,他是个多智近妖的煞星……他已经无限接近了许多事情了。”

马书吏并没有露出紧张的神色,反而一笑:“他考上了又如何?县案首又如何?县试之后还有府试,还有院试,童子试过了还有大考,连徐渭都蹉跎不前了十年,他哪里有那样的幸运,又翻的起什么风浪呢?”

沈长兴从他的话里闻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我看你气定神闲的模样,就知道你的办法一定比我大。”

“那就且看吧,”马书吏笑道:“且看。”

曹知县的阅卷过程一直不太顺利,一连看了十几份卷子,不是狗屁不通,就是词不达意,终于让他郁愤而起:“这都是写的是什么!”

挨过了正午十分,总算有个老书吏推荐了一篇卷子,勉强入了他的眼睛,让他缓了缓怒气,但是看了看被他判了过的卷子,也不过十几份罢了,更多的是被他黜落的卷子,堆积如山。

其实也不能怪考生写的烂,确实是曹正的截搭题出乎意料,也难以破笔承题。其实相当多的考生第一题写得无可挑剔,然而就败在对第二题的不理解上了,但显然曹正是不肯承认自己的题难,而是认为这些考生的水平不行。

直到另一位老书吏颤巍巍站起来,捧着一份卷子来到了曹正的身边:“老爷,老身荐举这一张卷子。”

曹正接过来飞速一扫,然而却忽然一顿,随即瞪大了眼睛,一字一句地看了下去。

短短七百余字的文章,曹正却看了一个时辰,有如读了一本高深的文翰一般,等他从卷子上抬起头来,才发出了由衷的感叹:“真是好文章,好文章!”

他将这卷子分给其他人看,道:“以四书承题,文理清晰,辞气俱全,立意又堂堂正正,彷如老手名家之作,我瞧着有些熟悉,却又害怕是哪一个大小题库的时文,你们都看看,不会是照搬吧?”

这推荐卷子的老书吏就道:“这文章之所以让人觉得眼熟,因为他所承商文毅公的文风。”

他这么一说,曹正有如醍醐灌顶,顿时道:“不错,不错,确实像!”

商文毅公即商辂,被称为本朝贤佐第一的名臣,也是第一位官方承认的大三元,他的文章自然是天下考生的临摹的范文,被翻来覆去揣摩分解了不知道多少遍,数不清的制艺书籍中,就总结过他的文章的特点。

立意广大。站在一层和站在三层的人所看到的景色,自然是不同的,而商辂的文章徐徐铺开的就是一副广阔景象,登高立远,而与之辅成的则是其堂堂正正的文意。第二就是一以贯之,有如百川归海。这是说商辂的文章前后呼应,草蛇灰线,似断似续,形断实续。而到最后一泻千里,打通前后所有的关节。

这两点也许通过多次的模仿锻炼,也能够勉强达到,但是第三点就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了,如果说一般的金针可以扎进皮肤三寸,那么商辂的文章就仿佛把金针深入了腠理一般。而眼前这份卷子,将四书中的第一句话破开,深入分析可谓穷究其理,而且这个“理”,达到了一般人根本想不到的地方。

“本县有此才俊,”老书吏啧啧称叹道:“真可谓人杰地灵!”

曹正将卷子的封皮反过来,看了一眼便哈哈大笑道:“看来本县的眼光,是一如既往!”

十天之后县衙之前放榜,谓之发案,每次发案,必然鸣炮吹打,聚集了乌压压不知道多少人,都睁大眼睛去看榜上的名字。

发案用圆式,圈分内外两层,内圈取在第十名以内,外层为十至二十名,圈内正中提高一字写者,为第一名。

“案首是——”众人瞪大眼睛,都只瞧了那第一名的名字:“第五十六号,陈惇!”

同类推荐
  • 前秦猛士

    前秦猛士

    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时人相称已如此,而今几人能记得!
  • 曾国藩如何改变人生

    曾国藩如何改变人生

    本书以曾国藩的一生经历为主线,深入挖掘他在求学、当京官、镇压太平天国、晚年这四个不同时期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乃至如何显著地影响着他的人生轨迹。这对当代仍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 帝王将死

    帝王将死

    人生的最后时刻,帝王的遗嘱势必会在瞬间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其间伴随着政治的交锋、权力的角逐、家族的争斗、亲人的反目、现实的走向与帝王遗愿的碰撞,充满着忠诚与背叛、阴谋与杀戮、残酷与无奈……冲出传统的历史视野,用文字细刀,剖析帝王遗嘱的密码,解开重重历史谜团。
  • 群雄争霸:中国历史演义春秋战国篇

    群雄争霸:中国历史演义春秋战国篇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迁到了洛邑。因为镐京在西边,所以历史上就把周朝京都在镐京的时期称为西周;洛邑在东边,就把平王东迁以后到秦统一中国前这一时期叫做东周。
  • 大唐信仰

    大唐信仰

    晴天一声雷响,白无忌闪亮登场……这么俗气的穿越,看来老子穿越的打开方式不对啊……没有绝世武功?没有无敌系统?靠,那还怎么玩,劳资要从来,我不要学李白。
热门推荐
  • 狼的海

    狼的海

    我在寻找那片海,因为阿月说过,找到大海,就找到了自由……
  • 豪门试婚:绯闻老婆别想逃

    豪门试婚:绯闻老婆别想逃

    她前有严母管教,后有闲夫调教。“天啊!难道人世间无我容身之处。”前有粉丝,后有绯闻。“没想到一个娱乐圈,居然让我八卦满身飞。“亲,你确定要与为夫为敌?”某男邪魅一笑,对于席乐馨的反击不疼不痒。阵阵败下场之后,席乐馨捂脸:“现在认错,会不会有些不要脸了。”某男眉毛一挑,笑得得一脸不怀好意的道:“或许,暖床更适合让你报复~~~”席乐馨:“……好像不要脸的人不是她哈?”
  • 翎烟之恋

    翎烟之恋

    好不容易练满级的号居然被盗了!她的情缘大神,她的神兽坐骑,她的灵丹妙药啊!算了,毕竟……大不了再创一个。但谁来告诉她为什么这个号的运气这么好?小红手就算了,不过自己原号刷了几天几夜的boss,此号居然一下就刷出来了不公平啊~另外——那个一直跟在自己后面要求结情缘的,是脑子坏了还是咋地?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对他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她幻觉了?“夫人吃干抹净后不想负责吗?”某男。“吃干抹净?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没有的事情我不认哦!”某女。“现在!”——欢迎入坑,文笔不好,人设会崩,要有心理准备,更新不定时。现在统统进坑吧!唔,读者交流群:667857928欢迎
  • 说唐三传

    说唐三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本书挑选了清代深宫对满清乃至中国的影响绝不亚于“清朝十二帝”的十二位女性。通过对她们故事的讲述,让大家准确、快捷地了解清代后妃,特别是理解她们身处于自己时代中的困境与局限。
  • 金牌驭魔师:一品毒后

    金牌驭魔师:一品毒后

    她是异世第一狂神,遭天妒忌,被雷劈中意外重生为经脉俱断,魔力全无的废人一个。靠!破老天,你当我狂神的名号是叫着玩儿的?破碎虚空,倾灭天下,她势要将这个异世搅得天翻地覆。他是美貌妖孽、腹黑邪佞至尊邪帝,命运的纠葛将两个同样狂傲的人紧紧捆绑在了一起,狂神vs邪帝,这是一场强强的追逐对决。
  • 弃夫难甩

    弃夫难甩

    梧桐新文《总裁的代育禁宠》颜曼蝶,现代女子,婚礼前夕,她无意间撞见继母与未婚夫偷情而被推进大海致命一劫,她在赫连堡刚死的新娘身上重生然而等待她的却是万劫不复他说:“你最好祈祷浅唱能活过来,否则我要你陪葬!”他说:“你不过是一棵棋子而已。在百里山庄是,在赫连堡亦是!”他说:“我要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失身、失心、失子…让她再一次尝透爱情的苦当殷红的血从下身不断洇出,她才明白,她于他而言,永远只是棋子前世今生,古代现代,两段婚姻背后都是阴谋她,要如何逃出棋子的宿命?眼看她绝望的纵身跃下悬崖,他才彻底醒悟,她才是他生命之重仰天长啸,却悔之已晚逃妻难追,穿越时空来寻你站在车来车往的大街,汽车喇叭声不绝于耳迷茫的仰望她的世界,他态度坚决:“蝶儿,不管是前世今生,还是上天入地,我都要找到你!”★花絮★:某幢雄伟的大楼前,颜曼蝶在众多保安、职员的拥护下走出,他冲上去急切的呼唤:“蝶儿…”她回头,片刻的怔忡之后,勾唇冷笑:“先生,请问你哪位?”“我是你的夫…”“夫?不好意思,我未婚夫在这里!”随手一指,他看到一张和百里熙一模一样的脸孔,瞬间苍白了脸,“你到底,还是和他在一起了…”“我已经是你的人了,你要对我负责!”莫名其妙的一夜春宵后,床上古典美的男人腆着脸赖皮道。某女满头黑线:“赫连先生,你N百年前就不是处了,我负什么责啊?”“那,你的处是我破的,换我对你负责好了!”某男嘿嘿一笑,再次把她扑倒,心里暗暗发誓,“小女人,这辈子你休想再甩掉我!”《浅唱篇》——苏浅唱和百里熙的故事。江南苏家曾名盛一时。用父亲的话来说,平生得意之事,一是娶了个如花似玉的母亲,二是收着一部祖传的剑谱——虽然他没学成功,但在江湖上提起来,也是挺骄傲的。谁能想到,就这是两桩,成了苏家灭门的原因。五岁的苏浅唱,眼睁的看见着母亲被奸杀,那一刻,仇恨的火就燃烧了她。辗转多年,一场居心叵测的南北联姻,成全她复仇的心愿。可是,也毁了心上人的一生。悬崖边上,她抱着昏迷不醒的他,慢慢落下泪来。如果时光可以重来,她会不会还选择伤害他?郑重推荐梧桐的另一个文文《总裁的嚣张弃妇》(已完结)他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是王子与公主的完美结合然而婚姻不是童话的结尾,却是另一段故事的开始谁人知道,这天作之合背后竟然是相敬如“冰”
  • 跳吧舞

    跳吧舞

    慢慢的时间久了,众人就会发现严冀有个习惯,一听到类似“下午”、“下午茶”这类的字眼,他就会皱眉,或者偶尔晃神。只有少数人知道,多年以前有个叫“夏舞”的女孩疯狂地热爱着他。在雨夜他家的阳台下大声喊着他的名字,为他跳上一支芭蕾舞,轻盈地像雨中的天鹅。
  • 进船泛洛水应制

    进船泛洛水应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孤寂百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

    孤寂百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

    容闳、梁启超、蔡元培、胡适、丁文江、傅斯年、燕树棠、陈翰笙、闻一多、张申府、瞿秋白、冯英子,这十二位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犹如历史星河中的寂寥星辰;他们的人生经历串联起自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军阀混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至一九四九之后沧桑巨变的百年。师夷长技,德先生与赛先生,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科玄之争,民主与专政,治学与问政,为传统与现代接榫……明灭浮沉之间,他们所展现的是晚清民国以来一百多年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抗争奋斗史,是苦苦寻觅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与家国前路的探索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