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80600000134

第134章 身份认出,震动

在程处亮等人被认出来之后,消息传遍了整个长安并没有花费多少的时间,甚至不少士子原本没有对长安难民没有兴趣,同样都跑出来观看。

除了士子之外,自然还少不了纨绔子弟了,当然这一些人都是来看笑话的。

“据说程处亮房二等人不是进入安玄公的书院了么?”

“进入安玄公的书院可不代表成为安玄公的弟子。”

“不错,之前安玄公仅仅选取了十个人而已,幸好没被选上。”

......

一道道议论纷纷的声音响起,当面这里面的情绪只有自身清楚了,没有被选上多少有一些羡慕。

现在看到这几人未免有一些中伤的言语,好在是李泰等人因为忙碌的关系,并没有注意到这一些士子。

难民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走了一个之后就有下一个,在一开始尴尬之后,随后开始投入。

此时这一些书院的学生已经没有精力再去注意其他东西了,但是随后一位位世家子弟同样被认出来。

“那不是崔家的崔摄。”

“还有那是京兆韦氏的韦元通。”

“那人应该是出身河东裴氏,曾经见过一次。”

......

一位位世家子弟同样被认出身份,在不少士子聚集之后,显然认出来的人就多了一些。

只不过士子之中还有一些人眼眸闪烁,若是有人注意的话,那么必然会察觉到这这一些人目光落在了李泰的方向。

显然这一些人是认出了李泰的身份,但是这一些人面色之上不由有一些不敢相信,似乎怀疑自己看见的这一道身影。

原本想要说出来李泰的身份让周围人参详一下,然而似乎想起了什么,不由纷纷闭上了嘴。

.......

赵国公府

“晃当!”

一道茶杯破碎的声音响起,长孙无忌眼眸有一些愣神。

因为自家的仆人刚才前来禀告了一个消息,说自己那一位送去书院的庶子在为难民分派稀粥。

这还不是让长孙无忌失神的地方,因为他知晓这一位老师的性格,所以并不意外。

然而接下来的消息则让长孙无忌有一些震惊了,原因是分粥人之中还有一位他的外甥。

事实之上长孙无忌早就知晓了李泰去书院当学生这件事情,只不过似乎陛下有意保护这一位皇子,消息并没有传开。

但是老师这一举动则是将消息公开了,虽然长安之中没有关于这一位越王的消息。

不过长孙无忌知晓现在朝廷之中的王公大臣肯定都会知晓了,哪怕是长孙无忌不由微微一叹。

毕竟身为嫡次子,李泰日后说不定有资格问鼎那一个位置,而且在长孙无忌看来,若是这一个外甥在的话,日后同样多了一个选择。

现在的这一位太子似乎有一些不得陛下的欢心,这不由让这一位长孙无忌有一些警惕起来。

毕竟现在这一位陛下本身就不是嫡长子,正是这样的情况之下,哪怕是长孙无忌都有一些无奈。

这终究是自己老师,而且就算是能够瞒得住一时,注定瞒不过一世。

“不知晓老师是如何想的。”

许久之后长孙无忌幽幽的声音响起,话语之中带着一丝怨念。

好在现在太子虽然不得陛下心意,但是其他皇子并没有成长起来,这算是长孙无忌对于李泰前往书院算是勉强可以接受。

从某一种意义之上长孙无忌还是倾向李承乾的,偏爱嫡长子,而陛下喜欢嫡次子这同样给了长孙无忌不小的压力。

现在李泰进入老师的书院,而不进国子监,这同样算是一种放弃,要知晓国子监最为关键的大儒背后都是各个家族。

牵扯的利益是在是不小,若是李泰和这一些人有了联系的话,那么承乾才是真正危险了。

蔡国公府

杜如晦同样是收到了消息,面色之上露出了一丝古怪的神色,因为这里面肯定有自己老师的节奏。

不过今天杜府之中并不是一个人,还有一位房玄龄,这一段时间之中因为大旱和蝗灾的事情同样让两人有一些焦头烂额。

此时两人互视了一眼,不由微微一笑,似乎不在意这件事情。

因为杜荷和房遗爱都有在书院的原因,他们自然早就收到了这一个消息,只不过都装作不知道。

“说起来有一阵时间没见到那小子了,不知晓如何了。”

房玄龄不由缓缓出声道,话语之中带着一丝感慨,当初他背着自家夫人将房遗爱送入书院可是花了很大的决心。

至于给难民分粥两人并没有在意,虽然他们出身士族,但是和寻常士族不同,对于普通百姓并没有轻视。

“交给老师培养,最不济也不会比现在差,纨绔子弟之名响彻长安。”

杜如晦的声音响起,说到最后还冷哼了一声,显然是对于自己次子有一些失望。

在自己老师那一次提醒之后,他原本不在意,所以就关注了一下这一位儿子,差点没把他气得半死。

当然杜如晦有一点死马当活马医的感觉,自己终究没有多少时间教导这一位次子。

所以就交给了自己老师,而封闭式的书院甚至正是符合杜如晦的内心。

房玄龄面色不由露出了一丝苦笑,自从安玄公回到了长安之后,这一位老友似乎变化有一些大了。

哪怕是房玄龄都有一点不适应,但是让房玄龄欣慰的是,至少他是越来越看不透这一位老友了。

“现在最为头疼的应该是陛下才对。”

房玄龄不由继续出声道,话语之中似乎带着一丝幸灾乐祸语气。

话音落下之后,杜如晦不由点了点头,面色之上浮现出同样的神色。

事实之上确实如此,在李泰出现没有多久,就被百骑知晓了,毕竟现在的百骑可不敢放任这一些城外的难民不管。

不再是像几百上千人不用在意,而是足足上十万人,然而此时的这一位帝王显然是有一些头疼。

原本关内的事情还没解决,刚刚有了头绪,现在又是出现这件事情,他之前隐瞒就没有任何用处了,甚至还会被那老匹夫弹劾。

“罢了,终究是青雀自己的选择,就任他去了。”

御书房之中,李世民眼眸阴晴不定,最后叹了一口气呢喃道。

同类推荐
  • 三国大土匪

    三国大土匪

    地盘全靠抢,猛将全靠绑!穿越成土匪,出身低贱,无人投奔怎么办?干,就完了!——另外《镇国上将军》开始了,朋友们。
  • 分分合合的朝代更替(下)

    分分合合的朝代更替(下)

    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泱泱中华,在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历朝历代,能人辈出。但应证了三国演义中一句话:“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本书为您讲述分分合合的朝代更替。
  •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来自西班牙的破落骑士阿勒瓦尔·彻辰,怀揣着骑士梦想,在1655年的东欧大陆,演绎了火器时代下的骑士风云。
  • 侠行盛唐

    侠行盛唐

    金庸武侠 大唐盛世侠者天下侠骨柔情,江山美人,兄弟情义,浪漫爱情……
  • 近代史上的鸡零狗碎

    近代史上的鸡零狗碎

    张鸣教授的历史随笔主要取材于晚清民国史,不拘一格地讲述了正史当中很多不为人所注意的细节,着重挖掘故事背后的东西。本册侧重说人,择选103篇精华之作,集中体现其对各类人物的独到观点,突显张鸣式说史之魅力。主要内容:军阀之脸谱,武夫之性格,文人之脾气,皇宫之隐秘,女人之别样,重臣之分量,张鸣品人,勾勒晚清至民初之人物群像图。可从中真切感受张鸣式说史的独特风格。
热门推荐
  •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 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相墓手札

    相墓手札

    沐林枫是一个厨师,因为出身于精通相墓之术的“疙瘩”世家,被国家一个重点课题组找到,希望他帮助寻找能够证明“华夏文明起源”的商末古墓。就在沐林枫答应东方教授参加课题组的同时,国外的文物走私集团也派出了盗墓高手,准备与课题组争抢寻找攸候喜的陵墓。要找到古墓必须先找到沐家祖传的《帝葬山图》,于是沐林枫成了双方争夺的对象。沐林枫在曾祖的坟墓中发现了祖传的相墓之术,要想继承相墓绝技就必须成为看护古墓的“守灵人”,当沐林枫成为守灵人后,却发现自进退两难,因为课题组的工作是寻找和挖掘《帝葬山图》上的古墓,而他的责任是保护古墓不受打搅。
  • 自喜

    自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二臣

    不二臣

    作为疯子和谄臣的女儿。祁太微逃过婚,放过火,杀过人,死的时候漂泊异乡,孑然一身。她拼尽全力爱上的,不过是场黄粱美梦。如今梦醒了从头再来,这种裙下之臣不要也罢。“抓住这只手,你就可以活命。”“活你个大头鬼啊。”做人真他娘一点意思也没有……
  • 背影

    背影

    文中,作者对父爱节制又沉郁的书写,至真至爱至美,让它成为反刍率最高的经典散文名作之一,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反复去品读、去体会。本书不仅收录了代表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背影》、《绿》、《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航船里的文明》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还收录了其在欧洲、伦敦的旅行游记散文以及日常随笔等。这些文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有的包含着作者对社会时事的思索,有的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 栾城遗言

    栾城遗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极品修仙

    重生之极品修仙

    巅峰仙尊林凡在神劫中损落,重回少年时代,王者归来,他将弥补上一世所有遗憾,更要超越上世巅峰,踏入俯瞰万界的神人之境。
  •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达·芬奇的艺术之手,着重描绘人类的精神领域,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蒙娜丽莎》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传世之作。
  • 死影师之瘟疫

    死影师之瘟疫

    “我欲为遗表,惟庸在,无益也。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有所问,以是密奏之。”——刘基明洪武八年,四月,御史中丞刘基刘伯温因病逝于青田。后因世人对其死因纷纷深表怀疑,帝遂令右丞相胡惟庸彻查此事。同年十二月,参与为刘基诊病的三名太医涉嫌毒害御史中丞刘伯温,获罪问斩,但因事先走漏风声,其中一名夤夜离京,遂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