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87700000025

第25章 26.舆论

作为舆论,郑文作为后世之人,是深深清楚它的重要性的。

生活在大天朝,你就知道国家对于舆论的重视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种电视台都是属于国家的,各种重要的报纸也是属于国家的,各种舆论平台都受国家监管,从中央中枢到地方各乡镇都设立了专门的专管舆论的官员,而其政治地位在各级官员之中都是靠前的。由此可见,舆论对于政府的重要性。

当然了,在这个封建大乾王朝,郑文认为舆论对于他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在大乾立国三百余年来,国家对于地方的统治本就不如后世那么严密,而且随着承平日久,大乾对于地方的统治也在逐渐流失,现在已经差不多可以说是“皇权不下乡了”’,地方的舆论基本把持在世界大族手中。

而郑文想要做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这是他所不能忍受的,而且他深受后世的中央集权思想的影响,对于世家大族所把持的舆论权,他是一定要把它抢过来,把持在自己手中,他才会放心的。

而且,郑文也深知在接下来郑文考虑所要实施的政策,怕是会有很多会损害到世家大族的利益,舆论权掌握在这些人手里,郑文怕是在民间会被黑成翔,被黑郑文倒不是很在乎,但他怕会产生不可意料的变数,这对于郑文及大乾的统治来说,都会发生不好的影响。

但要如何把舆论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抢过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呢?

郑文想到的最合适的是办报纸。

也只有办报纸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才能适应,纸张有了,文人有了,印刷有了,活字印刷早就有人发明了。

只是影响范围终究还是很窄,因为这个时代,只有很少的人能识字,毕竟在这个时代,识字是一种生活技能。

受限于生产力低下,平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并不高,一个普通的小民家庭能够出一个识字的人,已是邀天之幸。因此读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也是一种负担。这也基本上使得知识被贵族世家大族所垄断,普通小民基本上是不识字。

而郑文要打破这种垄断,基本上要推行全民教育,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一来,不说其他的,就整个大乾的财政都受不了,不用推行一年,郑文就会破产,大乾就会无钱可用。

因此,郑文也是想想。

而对于舆论呢,现阶段郑文想了又想,只能渗透,慢慢的渗透,希望有朝一日国家能真正掌控舆论!

而渗透呢,就简单多了,让朝庭与自己先行办报来试试水!

而朝庭早已经有了最早官办报纸邸报,但是只在官方渠道流行,差不多是一月一次,报道的内容也通常是一些时讯政治的事情,比如皇帝的圣旨、朝庭颁布的政令等国家官方大事,受众之人比较小。

而郑文所希望的,就是希望把邸报扩大化,正规化,持续化,商业化,缩短发行的时间,扩大受众的人群,内容也转向平民化,普便化,做到上下皆宜,老少咸宜,要是能做到全国发行就更好了!

所以郑文决定召集内阁大臣们议议这方面的事,看看他们怎么说?

如果他们集体反对的话,郑文也只能慢慢来,但最后肯定会强行上马的。

……

次日,郑文在武德殿召集了在京的所有内阁大臣。

一坐定,郑文就率先开口道:“朕今天召集诸位前来,是因为朕看了我大乾官方发行的邸报,这邸报倒也不错,只是这邸报,发行时间长,受众人数小,内容也偏向时政,朕觉得这邸报发行规模应扩大化,面向全大乾发行,作为我大乾向民间宣传的舆论平台。你们觉得怎么样?”

底下的人听了,是一片沉默。

皇帝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自登基以来,心思是变化莫测的,心思是越来越难猜了。

不一会儿后,刘健只能率先开口道:“陛下的意思是,把官方的邸报放大,扩大整个大乾,受众人群也扩张到全国,这费时又费力的,有什么用?”

底下的人也差不多是这个神色。

看来这个时代的人普便还没认识到舆论的重要性,即使这些人杰也不例外。

当然,没有成例在先也是一方面。

郑文听了,遂开口解释道:“扩大了邸报嘛,也就宣传了大乾朝庭,让许多朝庭大事及政策也天下皆知。”

“自大乾立国三百余年,中枢对地方的统治是日益衰弱,你们这些大臣们怕是多有体会。”

底下的人依旧不言语,但流露出的表情是不言而喻。

“朕呢,希望这个邸报发行,能加强中枢与地方的联系。让地方与民间都对中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方便在坐的诸公能更好的施政,减小地方的阻碍。诸位觉得怎么样?”

刘健听了,又开口说道:“陛下,要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倒也不错,只是真能达到吗?”

能达到吗?郑文也不知道,他是不会把深层次的原因说出来的。

郑文听了,沉默了一下,才开口道:“刘卿说得不错,朕也只是试试,看看效果如何?但总体来说对朝庭还是有好处的,你认为朕说的对吗?”

刘健听了,遂开口说道:“陛下说得倒是不错,只是具体的情况,还请陛下示下。”

郑文听了,才开口道:“由礼部领衔,翰林院和国子监相互配合,七天一期,发行的内容,就是朝庭的时事政治,甚至名人的文章这些都可以。至于名字,就叫大乾周报,至于价格嘛就一文一份,先期先发行一万份。如何?”

刘健听了,又开口道:“这倒是可行,只是怕是会亏本发行。”

“无碍,这毕竟是用来宣传朝庭的舆论平台,再亏也要发行!”

底下的人,大概觉得这也不是个多大的事,既然皇帝陛下愿意做这么个事情,只要皇帝陛下高兴,他们也不会反对。

郑文又说道:“这个事情就由礼部尚书钱爱卿负责吧!至于第一期的发行时间,你们礼部就内部商量一下吧!”

“至于内容,就宣扬一下我大乾与蒙古的战争,以蒙古人的求和来宣传。”

“当然了,在内容上,着重介绍一下我大乾军民的团结一心,共抗蒙古,取得的巨大胜利!”

“还有,着重宣传一下山海关守军的不畏牺牲,与敌人浴血奋战,不惧生死,也让整个大乾都知道在边关之地,还是有这样一群人在默默奉献着呢!”

“也让我们这些身处和平环境之内的人好好反思一下自己,让他们知道,他们享受到今天这一切都来之不易,我们不该遗忘这些人!”

“就这些吧!”

“还有,在座的诸位都是朝庭重臣,从第二期开始,每人写一篇自己的施政纲领或是总结对朝政的得失,依次发在上面,也让天下人明白,也让地方官员明白,你们这些中枢重臣也不是吃干饭的,也让这些人明白,在中枢干事也不那么容易的,也让他们及时了解朝庭的政令,好好的治理地方。”

“他们这些地方官员,朕已经听说了不少地方和中央对着干的事,不知所谓,是该让他们明白中央的难处了,是时候体现中央的威严了!”

“明白了吗?你们也下去告诉你们那些门生故吏,新朝就该有新气象,不要再掺和进皇室内部的事情,朕今天在这里说了,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以前的,朕可以既往不咎!”

“否则,朕就告诉他们,什么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明白了?”

“喏!”各位内阁大臣站起来齐齐应喏。

“散了吧!”

郑文说完,就率先走了出去。

郑文也不知道今天是怎么的了,本来只想说说舆论的事情,可不知道为什么?

说道最后,郑文的心中忽然产失了一股戾气,才把这些皇室争斗明面上说了出来,才当着众位内阁大臣的面,直言不讳的警告这些朝庭大臣不要参与皇室争斗!

不应该啊?今天到底是什么情况啊?自己平时的城府还是算得上很深的,怎么会出现这样莫名其妙的情况?

难道是自己这些天太累了?

郑文一直在脑中细细的回思这些天遇到的事情,却是一直想不明白。

……

而郑文今天当着内阁大臣的面的发飙,已然是传遍了整个朝野。

一时间,整个燕京城又纷纷扰扰了起来,有的人惶恐,有的人沉默,有的人得意,有的人失落……

整个朝野顿时间又活跃起来了!

郑文是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但郑文心中控制大乾舆论的想法,在今天终究走出了第一步,不管结果是好是坏,郑文的影响力在大乾将又会升一步!

但未来终究是未来,人还是要着眼于现在。

而此时的郑文正在御书房之中,召见了黄安。

他对黄安说:“大伴,朕想了又想,还是觉得只办一份报纸影响力终究是有限的,你的东厂也办一份吧,就叫大乾皇家周报,其他都跟大乾周报差不多,你办的时候知会朝庭诸公一声就可以了。”

“但是这份报纸是单为朕而办的,朕的一些思想和想法都会发于报上,让天下也能了解朕的想法,对朕有一个认识了!”

“当然了,朕是不可能随时都在报纸上发文的。朕不发的时候,平时就载些优美的诗歌,民间通俗小说,具体的你自己拿章程。总之,大乾皇家周报要通俗化,平民化,着重宣传一下朕!”

“朕会让锦衣卫配合你的!”

“还有,第一期,你就宣传一下朕的‘朕的永不加赋’的诏书,还有朕在宫城上的讲话。”

“明白了?”

“老奴明白,陛下放心!”

同类推荐
  • 人文常山

    人文常山

    本书辑录了《今日常山》2012年至2015年间的“人文常山”专版约150篇。书稿大部分文章均为挖掘整理常山本土的、蕴含正能量的史志资料、村居历史、民间传说等。采编时着力增强文章的故事性和可读性,提升内容的推广力和影响力。同一处人文遗迹,可能在多篇文章中涉及,但是角度和重点不一样,编辑选稿时我们尽量把住这个标准,让各篇内容互为补充、印证。本书不失为了解常山人文景观的一部综合性史料读本。
  • 三国矿业大王

    三国矿业大王

    从事矿业的青年工程师穿越到汉末三国成为袁术长子,什么都没带,就只带去满脑子的矿产地图。跟周瑜、鲁肃、刘晔称兄道弟,与曹操、袁绍、吕布勾心斗角。开矿、贸易、殖民、征服、带上美女去航海……玩的不仅仅是三国,玩的是整个世界。
  • 隋唐小书生

    隋唐小书生

    刚刚毕业,找到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却不想第三天就出事,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穿越了,来到隋朝末年,关键是整个图书馆也随着穿越,住进了脑海里面。
  • 祸害大清

    祸害大清

    卢一峰是我大清第一祸害!不杀此贼,朕誓不为人!——某个自称在一天之中射死三百一十八只兔子而被誉为兔子终结者的小麻子如是说。卢一峰是个大祸害!这个祸害不除,我们大清永无宁日。——包衣奴才和铁杆汉奸们都如是说。卢一峰就是祸国殃民的千古奸臣典范,吃着我大清的禄米,拿着我大清的薪俸,可是每干一件事,都是为了挖我们大清王朝的墙根,掘我们大清王朝的屋基,祸害我们大清王朝的每一位良善臣民,忠心奴才!强烈建议当局给这个奸臣贼子铸一座跪像,跪到我大清太祖太宗陵前,让我们大清子民鞭笞唾骂!——某个无比吹捧大清酋长的清史砖家痛哭流涕的这么说。卢胖子是好人。——普通老百姓这么说。
  • 送君去

    送君去

    一个少年,一觉醒来,就要面对那无情的沙场。为了活下去,少年平生第一次杀了人 为了能有尊严的活下去,少年舍弃了尊严,一步一步,朝那吃人的权力走去。
热门推荐
  • 这是一本修仙文

    这是一本修仙文

    五彩光华环绕着林青引导者他缓缓向前,且看林青和世界的姻缘
  • 子在川上

    子在川上

    本书收入阿袁的9个中短篇小说,《长门赋》《郑袖的梨园》《鱼肠剑》《汤梨的革命》《顾博士的婚姻经济学》《姹紫嫣红》等。作品多反映高校教师,尤其是女教师的情感与生活,女博士、大龄女、恨嫁女……揭示她们学术之外世俗生活的,为我们撬开象牙塔的一角,展示不一样的高校人生与情感。浓厚的古诗词功底,在作品中应用得恰到好处,机俏的语言,活泼中透露着古典之风,文雅之气。深得评论界与广大读者的好评与喜爱。
  • 一夜成名

    一夜成名

    为了日后更好地接手家里的经济公司,娱记沈眠变身艺人进入演艺圈,并通过试镜顺利成为电影《声名狼藉》的女主角。而该片的制片人恰是沈眠做狗仔时追踪两年未果的阔少韩潜……
  • 绝世大小姐:王爷太妖孽

    绝世大小姐:王爷太妖孽

    传说闻人家的大小姐才思敏捷,聪慧过人,工于心计,胸中墨水不输男子,只可惜投了女胎,否则还有他们这些男子什么事。可濮阳莲看到闻人舒第一眼的时候,怎么觉得与传说严重不符?闻人舒表示很无奈,怪只怪有人生得太美,才让她几次三番沉迷于美色,甚至被他算计进去,白白活了那么多年。
  • 崛起于卡拉迪亚

    崛起于卡拉迪亚

    骑马与砍杀的世界充满了故事,卡拉迪亚大陆上充满了机遇。但是当你穿过屏幕,真正进入这个世界时,一切都显得陌生而又熟悉。六国争锋,战争不休,鲜血撒满大地。在这中世纪的战争迷雾中,异界之人又该何去何从?佳人与美酒,国王与贵族。这里是卡拉迪亚!这里是野心家的天堂!
  • 一句话读懂中国史

    一句话读懂中国史

    本书是一部以历史上88位关键人物的真心话及其背后的故事而串起来的中国史。每一句“真心话”,就是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反映的是历史中权力游戏的规则、名利生活中的利害算计,以及人性中固有的弱点乃至阴暗面。这些“真心话”,读来既让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思。故事轻松简单,文字活泼,是一本别开新意的历史知识普及读物。
  • 娘子请你安分点

    娘子请你安分点

    红色……到处都是红色,司茹玥身穿红色红色嫁衣,头顶凤冠,安静的端坐在床铺上。其实她早就困到不行,红色的盖头下,她正流着口水,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身边的丫鬟似乎察觉到她的异样,“小姐,小姐?”见她没有回答自己,她推了推司茹玥的身体,“扑通”一声,她便倒在床上。突然被推到,她似乎清醒了一些。掀起盖头,一张清丽的小脸就露了出来,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东看看,西瞧瞧,她伸了个懒腰。“……
  • 告密者

    告密者

    小说《告密者》是“福建小说新干将”鸿琳继《梨城叛徒》《寻找慈恩塔》之后,为他的“梨城系列”新添的第三朵“梨花”——梨城盛产梨花吗?三部小说均以抗战为背景,以一个知识分子——地方志编纂者——的眼光重新审视那段历史中的人和事儿:《梨城叛徒》企图为“叛徒”正名;《寻找慈恩塔》探寻地下工作者保守秘密的原因;最新的《告密者》呢?
  • 灵狐伤

    灵狐伤

    两个很想爱的人却因为彼此的身份而不得不放弃这段恋情,反目成仇,而这两个相爱的人最后结果如何呢?
  • 曼弗雷德

    曼弗雷德

    本书为哈佛经典丛书第十八卷——“现代英国戏剧”中的一部。这里所指“现代”为本书编著者所处年代的时代划分方式。现称“古典主义”。诗剧《曼弗雷德》是英国诗人拜伦游弋欧陆时创作的作品,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曼弗雷德更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高傲、孤独、叛逆、浪漫:三幕诗剧中,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却终究无法摆脱爱欲的苦楚,得到灵魂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