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2000000035

第35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王子安不由乐了,用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瓜子,笑着打趣。

“哥哥会做许许多多的好吃的,只要乖乖听话,好好读书,哥哥这里想吃啥有啥。”

原以为小家伙会很高兴,没想到小家伙直接瘪了脸。

“我没读书——”

高大叔停下了筷子,闷着头说了一句。

“乡下的孩子,读什么书,家里供不起,村里也没先生——”

说完,似乎引动了什么心事,闷着头吃饭,不吭声了。高云重神色也动了一下,看了王子安一眼,然后低下头继续吃饭。王子安这才醒过神来,在这大唐,读书还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虽然官府设置了国子监太学、郡学、县学,也有着完备的教育体制,甚至会承担一部分学生的读书生活费用,但普通的百姓还是读不起书。被沉重的生活压力死死地束缚在贫瘠的土地上,很多人甚至到死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这种因贫穷造成的知识垄断,从某种层面上彻底割裂了下层百姓的上升渠道,也阻断了他们改变自身状况的道路。使这些百姓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面,只能简单地重复着一些毫无技术含量的简单劳作,祖祖辈辈地挣扎在饥寒交迫的贫困线上。

王子安慢慢地咀嚼着口中的蒸饼,干涩,粗糙,微微的腥甜中透着一股子难言的苦涩。用力地咽下最后一块蒸饼,他似乎是下定了某个决心,放下饭碗,认真地望着高大叔。

“大叔,我想教村里的孩子们读点书,不知道行不行?”

“真的?!”

高大叔忽然放下瓷碗,激动地望着王子安问道。高云野猛地抬起头,努力地咽下口中的羊肉,口齿不清地追问。

“子安哥,真的吗?我也可以读书吗?”

高云重也不由抬起头,眼睛亮过一种莫名的光亮,但随即又想起什么似的,低下头,继续扒饭,只是耳朵竖着,对碗里的饭明显有些心不在焉了。

“当然真的,就是不知道行不行?”

“行!只要你肯教,当然行!你放心,束脩的事情,我们村里一块想办法,怎么也不能亏了你!”

跟其他村不同,高老庄的人因为搞建筑,经常在外面跑,比其他村里更了解知识的重要性。不说别的,就说学盖房子,不会写写算算的也非常麻烦,只是他们苦于找不到愿意教的人。隔壁王家屯倒是有个私塾先生,但是大家又大都交不起束脩,事情就这么耽误下来。

“束脩什么的无所谓,你知道,我身上有官服的差事,不差钱,就是想闲暇的时间给自己找点事做,免得无聊。”

王子安笑了笑,顺手摸了摸高云野的小脑袋瓜。

“你要想读书,哥哥便教你,只是学不好的话,哥哥可是会打屁股。”

“这小兔崽子,如果不好好读,你就给我往死里揍!”

高大叔瞪着自己的小儿子,恶声恶气地说道。高云野并不害怕,往王子安身边凑了凑,冲自己父亲做了个鬼脸,惹得王子安不由笑出声来。这一笑,饭桌上的气氛顿时轻松起开。等王子安面带微笑地把碗中的“羊汤”一饮而尽,高大婶赶紧站起来要给他再盛一碗,他赶紧拒绝了。

这种黑暗料理,终生有一次足矣。他感觉自己必须尽快由一个客人的身份转换成半个主人的身份,不然这饭吃得太痛苦了。

见王子安不吃了,高大叔也没了吃饭的兴致,放下放碗匆匆出门了。

“子安说得这个事,我去找那几个老家伙琢磨琢磨……”

高老庄的晚上,分外的安谧。

除了远处偶尔传来的狗吠声和四下里的虫鸣,就只能听到高大叔偶尔翻身和高大婶说话的声音,隐隐约约的听着,还是在说着孩子们读书的事情,不管是在任何时代,孩子们的读书都是一个家庭除了婚丧嫁娶之外最重要的大事。

王子安也没有偷听别人墙根的恶习,盘膝坐在床上,很快的入定了。高老庄的环境似乎更加有利于修炼,真气搬运的过程中,几乎能感觉得到有氤氲的神秘气息从四面八方涌来,这种感觉让王子安忍不住一阵惊喜。

这套功法,前世的时候运行了无数遍,让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到了傲视天下的半步宗师,但这种类似于传说中灵气入体的感觉,尚属首次。

“莫非传说是真的……”

夜色中,王子安的眸子闪亮了一下,然后很快便平静下来,整个人慢慢地融入到了夜色之中。

第二天一大早,整个高老庄便沸腾起来。

王子安从村外的河边锻炼回来的时候,几乎被吓了一跳。只见一群男女老少都挤在高大叔家的院子里,有些挤不进去的,就站在院子外面三五一群地说话。

“子安——子安回来了!”

还没等他问,院子外的人群呼啦一下子就把他围了起来。还有些心急的,拉着自家孩子往王子安身前凑,要王子安不听话就狠狠揍的。一时间,整个场面乱七八糟,不过王子安也算弄明白了,这群人一大早的过来,是抢着给自己送学生的,唯恐一个来迟了,没了名额。望着眼前一双双急切的眼睛,一张张被风吹日晒熏黑的面孔,心里有些发堵。

“不用着急,不用着急,只要你们送,我都收下,都收!”

“都散开,都散开,瞎嚷嚷个啥,校舍都还没弄好,瞎凑合个啥劲儿。有这个精神头,一会干活的时候使!”

高大叔背着个手,一阵乱吼,人群才算散开,但也不走远,就站在旁边拉着孩子看。高大叔这才搓搓手,有些不好意思地从王子安笑笑。

“都是些没出息的货,一听让孩子读书,沉不住气了,别见怪。”

王子安摇了摇头,笑了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为人父母的心愿,有啥好见怪的,我原本还担心大家顾着家里的农活,不舍得让孩子出来读书,收不到学生怎么办,他们这样,我反而放心了。”

“那就好,那就好。大家昨天晚上商量着,大家都加加班,在秋收前把你的窑洞还有孩子们的校舍都箍出来。只是这地方,还得你来拿主意。你放心,别管什么地方,只要你看上了,大家让也给你让出来!”

高大叔非常霸气地一挥手,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应和声。

PS:无力吐槽,不知怎么修改才能放出去,这样的剧情也屏蔽是个什么操作?

同类推荐
  •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特殊的时期之一,其间既有治世繁荣的盛唐,也有朝代更迭频繁的五代十国。此时,谋略成为封建政治的主角,影响甚大。然而,谋略只是一种术,终究靠人性操纵。所以,与其说是谋略在影响历史,倒不如说是人性在塑造历史。本书将这一时期人性与谋略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
  • 非议古人

    非议古人

    柏杨先生说,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非议”古人讲述的不再是遥远的和模糊的古人,而是真实的和接近现代人语言环境中的人生。古人身上不为入重视的一面或者不容忽视的特点,是我们发现和再现古人真实履历的一种尝试,同时也就探索历史与人生的一个入口。
  • 重造天下

    重造天下

    明末史诗,明末的清明上河图。注重文史,注重语言。
  •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研究》分主题篇、内容篇、时空叙述篇、文体篇、文学篇五个部分。主题篇讨论了作品主题与作者心声的传达这两个相关话题。内容篇则关注书中对人与物的展现。时空叙述篇讨论了《洛阳伽蓝记》全书独特的叙述框架,即以空间叙述为经、为主;在空间叙述中又加入时间叙述,以时间叙述为纬、为辅,最终形成时空交融、共时与历时叙述交融的叙述格局。
  • 我的中国岁月

    我的中国岁月

    美国记者眼中的民国大事,斑驳陆离的怪相,风云人物的沉浮,比如:北洋系统由盛及衰,国民党北伐,日本在华势力日益坐大,蒋冯阎大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还有活跃在政坛的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等等。作者的特殊背景,使他有机会与民国要人过从甚密;而作为记者的写作方式,使其回忆录如同摄像机,准确细致地描画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生动而真实,纤毫毕现。
热门推荐
  • 星际少女寻爱记

    星际少女寻爱记

    北堂不点一脚踩中违章时空隧道穿越而来,机缘巧合和叶千帆签订血之契约,然后叶千帆就莫名其妙一直出现在她周围。第一次在游乐园看书就算了,第二次出现在她的精神空间吃饭也没关系,第三次在星座塔换衣服也算情有可原,第四次......叶千帆忍无可忍的喊道“你半夜没事跑荒山野林干嘛。”
  • 太乙秘书

    太乙秘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国倾城赋

    倾国倾城赋

    她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带着一颗简单的真心入宫,却不知是自己兄长的步步为营。他是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天下正主,坐拥江山美人,却因一曲《倾国倾城赋》难以忘怀。他是不败战神,是大漠里面驰骋无阻的天之骄子,保家卫国,却逃不开飞鸟尽良弓藏的宿命。她是一国皇后,伊人如水,有一种美丽永远不随时光而消逝,可惜,自古皇帝多薄情。他是名门之后,雄姿英发,却牵连进了皇位之争,为她生、为她死。昔日的“若得阿娇作妇,当以金屋贮之”犹在耳,内忧外患的长安城中,色衰日、爱去时。阿娇若歌,子夫若曲,李蓁若赋,钩戈若诗。看汉武帝一生中最重要的四个女人,看汉武帝背后的四个男人,看盛世西汉,看深宫内的勾心斗角。
  • 直接补贴政策有哪些

    直接补贴政策有哪些

    本书汇集各地强农惠农直接补贴政策,对生产性补贴(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化肥等农资综合补贴)和生活性补贴(如合作医疗补贴、义务教育补贴、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政策进行阐释,并就一些常见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给出相应的解答,力争让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朋友及时了解其应该享受的优惠,尽快富起来。
  • 大神,别追我

    大神,别追我

    刚刚退游没多久的叶颜突然接到一个有趣的代练,于是圣谕第三区有了一个叫做女娲补锅的账号。原本对网游已经失去信心的叶颜,偶遇上在神王传说里一直让她耿耿于怀了几个月的异能幻术师沧月冥,于是叶颜开始了第二轮追赶目标,只为洗刷自己万年老二的耻辱!系统公告:恭喜恭喜![莫见长安]于婚礼司仪处向[女娲补锅]求婚成功,欢迎各位好友到场祝贺,为他们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喂,等等!不是做任务组队申请吗,怎么变成求婚了,太不要脸了!这是一个女主智商被狗吃掉,抱大腿的故事。
  • 我们的朋友胡适之

    我们的朋友胡适之

    这二十余篇回忆文章出自唐德刚、夏志清、周策纵等诸多大家,他们或为亲炙弟子,或为同事知交,或为异代知己,从“先生胡适之”“朋友胡适之”“知行者胡适之”三种视角,呈现一个立体鲜活,更为真实可信的胡适形象。对学子,他诱掖提携,爱才举才不遗余力;对朋友,他切磋砥砺,忠直相待;在新文化运动、教书治校以及抗战外交中,他的为学与治事,展示了自由的思想、宽宏的精神和过人的胆识。
  • 陋习不陋

    陋习不陋

    原本小姑娘多斯文,落湖落得干脆利落,怎么明明在湖底死透了还又游上了岸?上岸就上岸吧,怎么一个半大点的孩子嘲讽技能这么高…“切,谁要和你们一样?明明就是猪蹄,还非得说是三寸金莲,怎么审美观这么扭曲?”小姑娘浑身湿漉漉的坐在湖边,想想一爬上岸什么都变了就火冒三丈。想想自己在华夏最痛恨的就是这种陋习!独自闯荡,闯着闯着就闯出了桃花。她一脸黑线的盯着面前浪子:“滚!一遍浪去!”一个突然出现的红眸男子,身上的气息亦正亦邪,让人想靠近却又不敢靠近。“算了,这种人还是躲远一点的为好。”某女暗暗吸口气就要跑路。一道修长的身影挡在自己面前,天神般的面孔凑近,嗅了嗅。“靠!”属狗的啊!“蝼蚁。”滚!
  • 奏折上的晚明

    奏折上的晚明

    奏折上的晚明,描述的是从万历到崇祯的一段晚明史。不同以往明朝史书之处是,本书另辟蹊径,从奏折、上谕、皇帝遗诏、臣子间往来信件等原始文本入手,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多角度多方位,从细节处还原一个真实的晚明。本书不是官史,官史会文过饰非。本书亦不是戏说,戏说并不能算是历史。本书以最真实的文档、最生动的描述,给你一个最颠覆的晚明史。
  • 夺命录像带

    夺命录像带

    一盘来历不明的录像带,预兆着某女子死亡的画面;接踵而至的神秘电邮,令过去掩埋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究竟是意外,还是现实版的死神来了?接下来,会死,亦或者还生,都在那引领惊天阴谋的录像带里,你,敢看么?
  • 既见君子

    既见君子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黄帝阴符经》。张魁明吹洞箫,以民间盲艺人之身跃为中国第一流的演奏家,这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并不稀奇。在此之前,新中国已发现了创作《二泉映月》的瞎子阿炳。1950年岁末,政府要请阿炳去北京表演,但那时他已天天吐血,濒于死亡,他惋惜地对来接他的人说:“谢谢共产党,我恐怕去不了了。”张魁明的际遇则要好得多,不但到北京表演了,还进入中南海,得到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三公的接见。两年后,又应邀为毛主席做了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