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500000015

第15章 宙合①第十一(1)

左操五音,右执五味。怀绳与准钩,多备规轴,减溜大成②,是唯时德之节。春采生,秋采蓏,夏处阴,冬处阳,大贤之德长。明乃哲,哲乃明,奋乃苓③,明哲乃大行。毒而无怒,怨而无言,欲而无谋。大揆度仪,若觉卧,若晦明,若敖之在尧④也。毋访于佞,毋蓄于谄,毋育于凶,毋监于谗。不正,广其荒⑤。不用其区。鸟飞准绳⑥。充⑦末衡⑧,易政利民。毋犯其凶,毋迩其求⑨,而远其忧。高为其居,危颠莫之救。可浅可深,可浮可沉,可曲可直,可言可默;天不一时,地不一利,人不一事。可正而视,定而履,深而迹。夫天地一险一易,若鼓之有桴⑩,挡则击。天地,万物之橐,宙合有橐天地。

“左操五音,右执五味”。此言君臣之分也。君出令佚,故立于左;臣任力劳,故立于右。夫五音不同声而能调,此言君之所出令无妄也,而无所不顺,顺而令行政成。五味不同物而能和,此言臣之所任力无妄也,而无所不得,得而力务财多。故君出令,正其国而无齐其欲,一其爱而无独与是;王施而无私,则海内来宾矣。臣任力,同其忠而无争其利,不失其事而无有其名;分敬而无妒,则夫妇和勉矣。君失音则风律必流,流则乱败。臣离味则百姓不养,百姓不养则众散亡。君臣各能其分则国宁矣,故名之曰不德。

[注释]

①宙合:即包罗万象的意思。②大成:完备之意。③奋乃苓:奋,兴盛,苓,“零”的借字,指衰落。④敖之在尧:指丹朱在尧的管教之下,比喻十分戒惧的样子。⑤其莣:增加败之的机会。⑥鸟飞准绳:以鸟飞为平直的准绳。⑦充:心地平实的意思。⑧末衡:“末”喻耳目,“衡”即平正。⑨毋迩其求而远其忧:即不可只顾眼前而应有远虑。⑩桴:鼓锤。挡,犹丁当,指鼓声。立:读为“位”,立与位古通用。齐:读为“济”,解决。失音:即五音不全,指失去协调。

[译文]

“左操控五音,右执行五味”。这是说君臣之间的不同。君主发布命令不费力,因此位在左;人臣费力做事则很辛苦,因此位在右。五音不同声却能调和,这是比喻君主发布命令不乱来,因而一切顺利,顺就法令通畅,政事有效果。五味不同物却能和谐,这是比喻人臣费力做事不乱来,因而一切都能得到,得就做事恰当,财物增加。所以君主发布命令是为了整顿国家而非满足私心,与民同爱而非独断专行,施恩公平正直,就会四海归心。人臣费力做事,尽职尽责,不谋私利,忠心耿耿,不求虚荣,恭敬和谐,不生爱慕,夫妇之间就能融洽共勉。君主如果像五音混乱那样失去平衡,好的风气就会败丧,国家败丧就会混乱衰亡。人臣如果像五味杂乱那样失去平衡,老百姓就无法生存,无法生存就会消散逃亡。君臣各自尽到责任,国家才会和平,因此把这称作大德。

怀绳与准钩,多含有规轴,减溜完备,正是时机与德望相合的时节。绳,可以助偏为正;准,可以转险为平;钩,可以进时曲折而取时平直。这是讲圣明君王与贤明辅臣对于法则的使用。法则完备至极,应用起来就没有缺陷。国家还是相同的国家,人民还是相同的人民,桀、纣因乱而灭亡,汤、武却因治而兴盛。彰显道德来教化人民,表明法则来应对人民,使学好的东西成为风气,这就是汤、武的业绩。所谓多含有规轴,是指成轴。成轴的种类很多,置于大的地方不看得小,置于小的地方不看得大,就像依照脚印做成鞋楦子一样,怎么会不适合呢?适合在于完整,尽管情况改变,也不会缺乏。所以负责教育的人可以由此得到引用。上天滋养万物,多得无法计量;大地孕育万物,多得无法无边。所谓“是”就不是“非”,“非”就不是“是”,但“是”与“非”又一定是紧密相连的。如果认准某一事物正确,原因是错误的事物被先认定了,被人认识了。然而这些都是突如其来的,无法事先预备。所以圣人总是博学多闻,得出规律来看待事物。事物一产生,就用规律来对比,错误与正确就识别了。“减”的意义是全部,“溜”的意义是发展。这是说部分带动全部,无不处理恰当。因此说“减溜大成”。成功的办法,一定有章可循。一定是修养德行,审定时机。时机与道德相结合,便是成功的时候,就像符契相合一样。因此说,只有时机与道德结合合适才行。

春采生,秋采蓏,夏处阴,冬处阳。这是说圣人的动和静、开和合、曲和伸、满和缩、取和舍,必须因时机而定。合时机则动,不合时机则静。所以古代贤士有志向却不声张,压制自己治国的言论,注意约束自己。贤人生活在乱世,知道治世之道不能行,就用拘谨来避免刑罚,用安静来免除祸害。就像夏天接近阴凉,冬天接近温暖,就能够不受热挨冻一样。这并不是怕死不尽职。强行进谏招来杀身,谈不上什么业绩恩惠,上使君主有不好的名声,下伤了自己的性命,弊端是太严重了。因此只有隐藏但不罢退官服,离退但不停止写书,以等候政治清明的时候。所以微子并没有为纣王而死,而是受封于宋国,担任了殷朝遗民的统帅。这样,祖先不被隐没,后世也不决绝。所以说,大贤人的恩泽是久远的。

“怀绳与准钩①,多备规轴,减溜大成②,是唯时德之节”。夫绳扶披③以为正,准坏险以为平,钩入枉而出直,此言圣君贤佐之制举也。博而不失,因以备能而无遗。国犹是国也,民犹是民也,桀纣以乱亡,汤武以治兴。章道以教,明法以期,民之兴善也如化,汤武之功是也。多备规轴者,成轴也。夫成轴之多也,其处大也不究④,其入小也不塞,犹迹求履之宪⑤也,夫焉有不适善?适善,备也,仙也⑥,是以无乏。故谕教者取辟焉。天淯阳⑦,无计量;地化生,无法厓。所谓是而无非,非而无是,是非有,必交来。苟信是,以有不可先规之,必有不可识虑之。然将卒而不戒。故圣人博闻多见,畜道以待物。物至而对形,曲均存矣。减,尽也。溜,发也。言偏环毕善,莫不备得,故曰减溜大成。成功之术,必有巨获⑧。必周于德,审于时,时德之遇,事之会也,若合符然。故曰是唯时德之节。

[注释]

①绳与准钩:比喻治国的法度。②减溜大成:指全面完备得宜。③披:偏斜的意思。④不究:“究”当为“窃”,细、小之意。⑤宪:此处指鞋的模型。⑥仙(xuǎn):选择,选用。⑦淯(yù)阳:即育养。⑧巨获:当为“矩矱(yuē)”,指规矩。

[译文]

“怀绳与准钩,多含有规轴,减溜大成,正是时机与德望相合的时节”。准绳,可转偏而为正;准器,可转险而为平;钩,可在进去时弯曲而出来时平直。这是说圣君贤相的法则完备。法则完备而不缺乏,能依靠法律完备的作用而无缺漏。国家还是这个国家,百姓仍是这些百姓,桀纣因为暴乱乱而衰亡,汤武因为治理而昌盛。宣传治国办法来教化百姓,颁布法制来约法三章,使百姓向善而成风俗,汤武的事迹就是这样成功的。所谓“多备规轴”,即是要准备多种工具。工具很多,用在大地方不会有缺陷,进入小地方不会有阻塞,好像依照脚样找到鞋楦子一样,怎么会有不适合的呢?都十分适合,是因为准备得非常齐全,可以选择使用,所以没有不够用的事情。因此从事传播教育的人就拿来作比喻。上天长养万物,多得无法计算;大地生养万物,多得没有边际。所谓是就不可以说成非,非不可以说成是,但是非常有,并一定同时来到。如果是非遇到如此的复杂,就必定不可以预先来窥视它,就必定不可以预先来辨别它,它这样突然地降临,而使人们没有准备。因此圣人只有增加自己的见闻,积累自己判断的经验来等待是非,是非降临就加以对比,是非曲直也就可以判断了。减,是尽的含义;溜,是发的含义。这是说一切工具都起了好作用,就没有不达到成功的。所以才说“减溜大成”。成功的秘密,一定在于有准则,一定在于有良好的品德,能看清客观的机会,客观的机会与主观的道德相结合,便是事业成功的时机,就像符契构成一对一样。所以才说“是唯时德之节”。

“春采生,秋采蓏,夏处阴,冬处阳”。此言圣人之动静、开阖、诎信、浧儒①、取与之必因于时也。时则动,不时则静。是以古之士有意而未可阳②也。故愁③其治言,阴挚而藏之也。贤人之处乱世也,知道之不可行,则沉抑以辟罚,静默以侔免。辟之也犹夏之就清,冬之就温焉;可以无及寒暑之菑④矣。非为畏死而不忠也。夫强言以为僇⑤,而功泽不加,进伤为人君严之义,退害为人臣者之生,其为不利弥甚。故退身不舍端⑥,修业不息版,以待清明。故微子不与于纣之难,而封于宋,以为殷主。先祖不灭,后世不绝。故曰:大贤之德长。

[注释]

①诎信:同“屈伸”。浧儒:通“盈蓏”,伸缩。②阳:申张,宣扬。③愁:收敛。④菑:灾祸。⑤僇:通“戮”,指受刑。⑥退身不舍端:丢掉职务也不扔掉朝笏。

[译文]

“春采生,秋采蓏,夏处阴,冬处阳”。这是说圣人的动静、开合、曲伸、进退、取与舍都必定依照时机。合于时机就行动,不合时机就静止,所以古代的圣贤有意向却不作声扬。他隐没治国的意见,不声张而隐藏起来。贤人生活在乱世,知道他的治国之道是不能实行的,就潜伏不动来避免刑罚,默默无言来免除罪行。好比是:像夏天到凉快的地方,冬天到暖和的地方,就可以免于寒冷和酷暑的灾害了,这并不是因为贪生而不效忠于国君。因为勉强谏言就会遭遇刑戮,而毫无效果,对上损害了君主尊贵的准则,对下妨碍了臣子存活的机会,那利害是相当严重的。所以他退居而不舍去笏板,离职而不放下写书,为的是期待清明的时世。所以微子不随从纣王赴难,因此被授予宋地,而成为殷商遗民的统帅,使祖先不湮没,后代不决绝。所以说:大贤的德行源远流长。

“明乃哲,哲乃明,奋乃苓,明哲乃大行”。此言擅美主盛自奋也,以琅荡凌轹人。人之败也常自此。是故圣人著之简荚①,传之以告后进曰:奋,盛;苓,落也。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故有道者不平其称,不满其量,不依其乐②,不致其度③。爵尊则肃士,禄丰则务施,功大而不伐,业明而不矜。夫名实之相怨久矣,是故绝而无交,惠者知其不可两守,乃取一焉。故安而无忧。

“毒而无怒”。此言止忿速济④没法也。“怨而无言”。言不可不慎也。言不周密,反伤其身。“欲而无谋”。言谋不可以泄,谋泄菑极。夫行忿速遂,没法⑤贼发,言轻谋泄,菑必及于身。故曰:毒而无怒,怨而无言,欲而无谋。

“大揆度仪,若觉卧,若晦明”。言渊色⑥以自诘也,静默以审虑依贤可用也。仁良既明,通于可不利害之理,犹发蒙也。故曰:若觉卧,若晦明,若敖之在尧也。

“毋访于佞”。言毋用佞人也,用佞人则私多行。“毋蓄于谄”。言毋听谄,听谄则欺上。“毋育于凶”。言毋使暴,使暴则伤民。“毋监于谗”。言毋听谗,听谗则失士。夫行私、欺上、伤民、失士,此四者用,所以害君义失正也。夫为君上者,既失其义正,而倚以为名誉;为臣者,不忠而邪,以趋爵禄,乱俗败世,以偷安怀乐,虽广其威,可损也。故曰:不正,广其荒。是以古之人,阻其路,塞其遂,守而物修。故著之简,传以告后世人曰:其为怨也深,是以威尽焉。

[注释]

①荚:同“策”。②不殷其乐:即不要使自己的音律过盛,以保持谦虚。③不至其度:即不使自己的气度高傲至极。④止忿速济:控制忿怒以速成其事。⑤没法:没命之法,古称“没法”,即指匿盗贼者没命的法律。⑥渊色:渊寂其色,即深沉静默的神色。

[译文]

“聪明的人才会理智,理智才会聪明,极盛时候会衰败,既聪明又理智的才是高尚的德行”。这是在说君主自以为拥有美誉而自我炫耀,自以为国家昌盛就压迫百姓的行为。人的挫败往往就是由这里开始的。所以古代有先见之明的人写有简策,留于后世,警告世人说:“奋”,是开放、繁荣的意思;“苓”,是凋零、败落的意思。长期繁荣而不会没落的国家就像只是开放而不会枯萎的花一样,都是未曾见过的。因此,圣明有德行的君主从来不使自己很完美,不自以为完美无缺,不让自己音律过分浑厚,不使自己过度自满,以保持谦虚谨慎。只有爵位高贵才能令士人尊敬,只有官臣的俸禄优厚才能保证政事杂务正常运行,功劳大而不可以炫耀,事业卓著而不能骄傲。名和实之间一直以来都是相对峙的,不会结合。聪明的人懂得两者不可兼得,于是挑选其一,所以他没有忧患。

同类推荐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人生四书

    人生四书

    “四书”包括《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塑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堪称中国人的“圣经”。“四书”几乎包罗了人生中的所有问题,尤其对于做人做事有着深刻而实际的意义。历代以来,凡是吃透“四书”的人,无论为官、从政,还是求学、经商,都能取得不凡的成就。本书站在现代青年人的角度,撷取“四书”中流传千古的智慧精华,并结合现实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从人生、世界、人性、人格、待人、处事、领导、财富、家庭、修养、学习等方面进行深刻而生动的解读,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帮助读者解决人生中的各种现实难题。
  • 天下哲思

    天下哲思

    《天下哲思》是由知名教育学者、2011年中国教师报“非常教师”扈永进主编的“国民通识读本”系列之一,介绍并专业解读曾经改变过世界的伟大哲学思想,衔接中学与大学教育,国内与国际教育,让白领日常充电,了解世界。通识教育思想兴起于哈佛大学,后风靡于世界,本书正是秉承这一思想,向国民传达那些历经时间洗礼仍旧璀璨的天下哲思。书中选取23篇文章展现柏拉图、康德、尼采等巨匠的重要观点,周国平、王蒙等学者的专业解读;文后附有兼具深度与广度的编后絮语,另设精彩快读、背景介绍和延伸阅读,让你全方位、多角度认识每一位学者、每一种思想!
  • 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本书是一本切入角度较为独特的哲学通俗读物。它从世界哲学史上的思想家们的著作中抽取出350句名言,对说这句话的哲学家以及这句话的含义作简单的介绍。这些话都富含哲理,很多就是这个哲学家的主要观点,比如苏格拉底的“我知道我一无所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奥卡姆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边沁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道德的基础”,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等。因此读者阅读本书,在欣赏这些名言的同时,能对哲学史上众多哲学家们的主要思想有所了解。语言简单,每句话用一页的篇幅,很容易读。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 天下第一法术:王阳明心法

    天下第一法术:王阳明心法

    王阳明的心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他认为,心,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也是其心学说的基本观点。知行要合一,言行要一致,每个人都要践行自觉的道德规范。任何外在的行动、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统一于心。善与恶产生的源头是人们自己的心,从“良知”出发,人人皆是平等的,凡人也可以成为圣人。
热门推荐
  • 逆龙而上

    逆龙而上

    腾龙大陆最炙手可热的职业--魔晶师。一个有着强大冥想力的少年卡尔。一颗传承于异地的星河之泪。必将造就腾龙大陆新一番的神话。
  • 逆梦奔走

    逆梦奔走

    女主人公小敏为寻找三年前意外失踪的表哥南生,走进了南生生前到过的前镇,发现了一系列难解的谜题........
  • 生命之歌(黑塞作品03)

    生命之歌(黑塞作品03)

    《生命之歌》描写的是一位音乐家因少年时期恋爱事件而意外残废。当他经过艰苦奋斗的历程而以作曲家身份出现时,却遭遇到热情化身的友人歌手夺去他的爱人。最后男主角库恩成了大音乐家,歌手莫德与女主角葛特露德缔结姻缘,却因性格不相容而以悲剧结束了这场三角恋爱。故事中男主角库恩以伟大纯洁的意志,克服了艰苦的命运,谱成爱情与生命的凯歌。这是一部满含哲理,高歌音乐与纯洁的爱情为主题的小说。是孤独者追求幸福的悲怆曲。
  • THE COMPLEAT ANGLER

    THE COMPLEAT ANGL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学驱动与本土需求:民国时期“文化学”学科建构研究

    西学驱动与本土需求:民国时期“文化学”学科建构研究

    民国时期“文化学”的学科建构,在近代中国知识转型的一般进程中,成为多少有些异样的特例。它以学术史的问题形式而展现近代文化思想变迁的多维面相。与其他现代学科在中国的境遇相比,“文化学”显示了异乎寻常的“发展”之势,这是近代以来在西学驱动下的民族自觉和文化自觉发展的结果。知识自觉(“文化学”的学科自觉)是文化自觉(民族意识觉醒和对中国文化历史地位的自觉)的派生,近代中国社会恰好提供了这一具体学科转型的土壤。
  • 宋西太乙宫碑铭

    宋西太乙宫碑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国十讲

    三国十讲

    在大众文化的讨论范围里面,“三国”不过是一群杰出人才汇集的场所,没有那些人才,他们眼中就没有三国。而真实的三国,是一段时间,是一种历史,是一类共同命运。本书既有人们惯性思维下的“三国”,也客观阐述了真实的三国时代,让历史的原果实和演绎后的榨汁儿饮品共同留存于我们的记忆!
  • 霸天帝神

    霸天帝神

    方俊遭情敌陷害,却大难不死,巧得神秘石人入体。从此练就龙魂武道,天下功法融会贯通!诛仇敌,斩妖魔,踏上一条大帝之路!
  • 诗意福安

    诗意福安

    本书主要内容为: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福安风情。
  • 凤兮天下:至尊神凰

    凤兮天下:至尊神凰

    新书《废柴狂妃:太子心尖宠》发布。穿越成废物,被夺走气运,吃饭噎着,喝水呛着,走路摔着,活该倒霉?开什么玩笑?!从来只有她让别人倒霉的份。三十三世纪最优秀的异能者凤兮凰带着逆天金手指,全程开挂,成功逆袭,华丽转身。法宝,是我的!丹药,也是我的!神兽,都是我的!功法,还是我的!我的我的,统统都是我的!来历神秘的君元策俊美妖孽,霸道纠缠:“天地寰宇都是你的,你,是我的!”新书发布,阿谁坑品保证,已有238万完结文《全能修炼师:废柴二小姐》,请大家继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