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500000025

第25章 大匡第十八(1)

齐僖公生公子诸儿、公子纠、公子小白。使鲍叔傅小白,鲍叔辞,称疾不出。管仲与召忽往见之,曰:“何故不出?”鲍叔曰:“先人有言曰:‘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今君知臣之不肖也,是以使贱臣傅小白也。贱臣知弃矣。”召忽曰:“子固辞,无出,吾权任①子以死亡,必免子。”鲍叔曰:“子如是,何不免之有乎?”管仲曰:“不可。持社稷宗庙者,不让事,不广闲②。将有国者未可知也。子其出乎。”召忽曰:“不可。吾三人者之于齐国也,譬之犹鼎之有足也,去一焉则必不立矣。吾观小白必不为后矣。”管仲曰:“不然也。夫国人憎恶纠之母,以及纠之身,而怜小白之无母也。诸儿长而贱,事未可知也。夫所以定齐国者,非此二公子者,将无已也。小白之为人无小智,惕而有大虑,非夷吾莫容小白。天下不幸降祸加殃于齐,纠虽得立,事将不济,非子定社稷,其将谁也?”召忽曰:“百岁之后,吾君下世,犯吾君命而废吾所立,夺吾纠③也,虽得天下吾不生也。兄④与我齐国之政也,受君令而不改,奉所立而不济,是吾义也。”管仲曰:“夷吾之为君臣也,将承君命,奉社稷以持宗庙,岂死一纠哉?夷吾之所死者,社稷破,宗庙灭,祭祀绝,夷吾死之;非此三者,则夷吾生。夷吾生则齐国利,夷吾死则齐国不利。”鲍叔曰:“然则奈何?”管子曰:“子出奉令则可。”鲍叔许诺,乃出奉令,遂傅小白。鲍叔谓管仲曰:“何行?”管仲曰:“为人臣者,不尽力于君则不亲信,不亲信则言不听,言不听则社稷不定。夫事君者无二心。”鲍叔许诺。

[注释]

①任:保,保证。②广:通“旷”。广闲,即旷闲,空闲。③夺吾纠:夺取我们公子纠的君位。④兄:同“况”。

[译文]

齐僖公生有儿子诸儿、纠和小白。僖公委托鲍叔辅助小白,鲍叔推脱,称自己有病不愿出来做事。管仲和召忽去探望鲍叔,问他:“为什么不愿出来辅助小白?”鲍叔说:“古人以前说过:‘了解儿子的莫过于父亲,了解臣子的也莫过于君主。’今日君主清楚臣子我年纪大了没有什么作用了,所以才让我来辅助小白。我了解自己的情况,想不做了。”召忽说:“您若是坚决不做,就不要出来,我暂时回去说您快要死了,就一定把您免除。”鲍叔说:“您能如此说。哪有不免除我的理由呢?”管仲说:“不能这样做。掌控国家大事的人,不应该推脱工作,不应该探求安乐的生活。将来最终由谁来承袭君主之位现在还不确定。您还是出来做吧。”召忽说:“不行,我们三个人对于齐国来说就如同鼎的三只脚,没有一只脚,鼎就站不起来了。我看小白必定当不上承袭人。”管仲说:“不对。我国百姓十分憎恨纠的母亲以及纠本人,而可怜小白没有母亲。诸儿身为长子但品德卑劣,前途怎样还不知道。所以治理齐国的一定是纠和小白两公子,再也没有任何人。小白做人没有小聪明,急躁却有深谋远虑,除了我没有人了解小白。不幸上天降灾祸于齐国,让纠获得君主之位,他必然一无所成,现在除了您鲍叔来稳定国家,那还有谁呢?”召忽说:“百年以后,要是有谁违反古代君主的命令而废止他的命令,夺取纠的君主之位,他就是夺取了天下,我也不愿活着。而且,参与我们齐国的政务,接纳君主命令而不违反,使君主的命令不被废止,这是我不可推却的责任。”管仲说:“我身为君主的臣子,是受君主的吩咐,来操持国家大事,怎么能为纠个人而献身?我要为之献身的是:除了国家破灭、宗庙灭亡、祭祀绝决,只有如此,我才会献身。不是由于这三件事,我就要生存。我活着对齐国有益处,我死了对齐国没有益处。”鲍叔说:“那我应该如何才好?”管仲说:“您去接受吩咐就是了。”鲍叔应允了,便出来接纳了命令,辅助小白。鲍叔问管仲说:“如何做工作呢?”管仲说:“身为君主的臣子,不尽职尽责为君主办事则成不了君主亲近信任的人,不是亲近信任的人则君主不会听从你的话,你说的话君主不听那么国家将不安定。总的来说,伺候君主要忠贞不二。”鲍叔答应了。

僖公之母弟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僖公卒,以诸儿长,得为君,是为襄公。襄公立后,绌①无知,无知怒。公令连称、管至父戍葵丘曰:“瓜时②而往,及瓜时而来。”期戍,公问③不至,请代不许,故二人因公孙无知以作乱。

鲁桓公夫人文姜,齐女也。公将如齐,与夫人皆行。申俞谏曰:“不可。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公不听,遂以文姜会齐侯于泺。文姜通于齐侯,桓公闻,责文姜。文姜告齐侯,齐侯怒,飨公,使公子彭生乘鲁侯,胁之④,公薨于车。竖曼曰:“贤者死忠以振疑,百姓寓焉;智者究理而长虑,身得免焉。今彭生二于君,无尽言而谀行,以戏我君,使我君失亲戚之礼,今又力成吾君之祸,以构二国之怨,彭生其得免乎?祸理属焉。夫君以怒遂祸,不畏恶亲,闻容昏生⑤,无丑也。岂及彭生而能止之哉?鲁若有诛,必以彭生为说。”二月,鲁人告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请以彭生除之。”齐人为杀彭生,以谢于鲁。五月,襄公田于贝丘,见豕彘。从者曰:“公子子彭生也。”公怒曰:“公子彭生安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坠于车下,伤足亡屦。反,诛屦于徒人费,不得也,鞭之见血。费走而出,遇贼于门,胁而束之,费袒而示之背,贼信之,使费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孟阳代君寝于床,贼杀之,曰:“非君也,不类。”见公之足于户下,遂杀公而立公孙无知也。

[注释]

①绌:同“黜”,废除罢免。②瓜时:瓜熟时节。③问:通告,通知。④胁之:用手拉折而杀之。⑤闻容昏生:闻客当作“开容”,开脱宽容的意思。

[译文]

齐僖公的同母弟夷仲年生有儿子公孙无知,得齐僖公的疼爱,衣服、礼数和世子同样对待。齐僖公死后,因诸儿最大,立为国君,这即是齐襄公。齐襄公继位后,废弃无知的特别地位,无知很愤怒。齐襄公曾派连称、管至父两人到葵丘去驻守,吩咐说:“瓜熟的时候派你们去,明年瓜熟的时候回来。”驻扎了一年整,齐襄公的通告还不到,两人请求回来,襄公不准许。他们便依赖公孙无知起来谋反。

鲁桓公的夫人文姜是齐国人。鲁桓公要去齐国,打算与夫人同行。申俞谏言阻止说:“这不好。女有夫家,男有妻室,双方不相混淆,这是一种礼。”鲁桓公不接受,还是领着文姜与齐侯在泺水之地相聚。文姜私自与齐侯说话,鲁桓公听说后,责怪文姜。文姜告知了齐侯,齐侯很愤怒,请桓公吃饭,暗地里派公子彭生在扶桓公上车时折断他的肋骨,桓公死在车上。竖曼说:“贤良的人死于忠诚而查清人们的疑虑,使百姓的精神有所寄托;敏锐的人推测事理而有长远的考虑,使自己能免于祸害。现在彭生是仅次于君主的人,不尽力劝说而逢迎谄媚,戏谑国君,使我们的国君丧失了亲戚的礼仪,现又极大地导致了我们国君的祸害,造成了两国的怨恨,彭生怎么能免罪呢?祸害的源头应归属于他。国君因愤怒才导致祸患,不害怕与亲戚产生仇怨,昏愦以至灭姓,这是耻辱。难道只祸及彭生就能完事吗?鲁国如果查问罪因,必以彭生作为理由。”二月,鲁国的使者告之齐国说:“我们的国君害怕你们国君的威信,不能安定地生活,前来齐国加强以往的友好,结束了礼节却不能活着回国了,没有什么能够归咎,请以彭生来除掉这个怨恨。”齐国因此杀了彭生,以向鲁国表示歉意。齐襄公十二年五月,襄公在贝丘狩猎,出来一头野猪,随从的人说:“这是公子彭生。”襄公愤怒说:“公子彭生怎么敢出来!”就用箭射它,野猪像人一样地站立起来哭泣。襄公恐惧而从车子上摔倒下来,摔伤了足,丢掉了鞋子。返回以后,向侍臣费要鞋子,费无法找回来,襄公就鞭策他直至流血。费逃走出来,在门口遭遇了叛贼。叛贼胁迫他,并把他束缚起来。费露出背上的伤痕来表明遭遇国君的毒打,叛贼就信任了他,命费先进去内室。费把襄公隐藏好才出来,与叛贼搏死在门中,石之纷如也斗死在石阶下,孟阳假装齐襄公躺在他的床上,叛贼把他杀死之后说:“不是国君,长相不象。”这时忽然在门下面发觉齐襄公的脚,于是杀了齐襄公而拥护公孙无知为国君。

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奔鲁。九年,公孙无知虐于雍廪,雍廪杀无知也。桓公自莒先入,鲁人伐齐,纳公子纠,战于乾时,管仲射桓公中钩。鲁师败绩,桓公践位。于是劫鲁,使鲁杀公子纠。桓公问于鲍叔曰:“将何以定社稷?”鲍叔曰:“得管仲与召忽则社稷定矣。”公曰:“夷吾与召忽吾贼也。”鲍叔乃告公其故图①。公曰:“然则可得乎?”鲍叔曰:“若亟召则可得也,不亟不可得也。夫鲁施伯知夷吾为人之有慧也,其谋必将令鲁致政于夷吾。夷吾受之,则彼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返于齐也,必将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将受鲁之政乎?其否也?”鲍叔对曰:“不受。夫夷吾之不死纠也,为欲定齐国之社稷也,今受鲁之政,是弱齐也。夷吾之事君无二心,虽知死,必不受也。”公曰:“其于我也,曾若是乎?”鲍叔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也。其于君不如亲纠也,纠之不死,而况君乎?君若欲定齐之社稷,则亟迎之。”公曰:“恐不及,奈何?”鲍叔曰:“夫施伯之为人也,敏而多畏。公若先及,恐注怨焉,必不杀也。”公曰:“诺。”施伯进对鲁君曰:“管仲有慧,其事不济,今在鲁,君其致鲁之政焉。若受之则齐可弱也,若不受则杀之。杀之以悦于齐也,与同怒,尚贤于已。”君曰:“诺。”鲁未及致政,而齐之使至,曰:“夷吾与召忽也,寡人之贼也,今在鲁,寡人愿生得之。若不得也,是君与寡人贼比也。”鲁君问施伯,施伯曰:“君与之,臣闻齐君惕而亟骄,虽得贤,庸必能用之乎?及齐君之能用之也,管子之事济也。夫管仲天下之大圣也,今彼返齐,天下皆乡②之,岂独鲁乎?今若杀之,此鲍叔之友也,鲍叔因此以作难。君必不能待也,不如与之。”鲁君乃遂束缚管仲与召忽。管仲谓召忽曰:“子惧乎?”召忽曰:“何惧乎?吾不早死,将胥③所定也,今既定矣,令子相齐之左,必令忽相齐之右。虽然,杀君而用吾身,是再辱我也。子为生臣,忽为死臣。忽也知得万乘之政而死,公子纠可谓有死臣矣。子生而霸诸侯,公子纠可谓有生臣矣。死者成行,生者成名,名不两立,行不虚至。子其勉之,死生有分矣。”乃行,入齐境,自刎而死。管仲遂入。君子闻之曰:“召忽之死也,贤其生也;管仲之生也,贤其死也。”

[注释]

①故图:从前的谋划。②乡:归顺。③胥(xū):意同“待”,等待。

[译文]

鲍叔牙侍奉公子小白逃离到莒国,管夷吾和召忽侍奉公子纠逃离到鲁国。鲁庄公九年,齐国的公孙无知由于肆虐雍廪,雍廪杀了公孙无知。齐桓公从莒地先返回齐国。鲁国此时也发兵伐齐,要谏公子纠为君,两方在乾时那地方征战,管仲射齐桓公,射中了带钩。但鲁军打仗失败了,齐桓公继承君位了。于是齐国要威胁鲁国,要鲁国杀害公子纠。齐桓公询问鲍叔说:“将来如何管理国家呢?”鲍叔说:“得到管仲和召忽的辅助,国家便会太平。”齐桓公说:“管夷吾和召忽是我的敌人。”鲍叔因此告诉齐桓公他们三个人之前的计谋。齐桓公说:“既然如此,那么能够得到他们吗?”鲍叔说:“要尽快将他们举用才可获得他们,因为鲁国的施伯清楚管仲是有才能的人,他一定会出计谋给鲁国让他们把大政交给管仲。管仲领受的话,一定能够削弱齐国;管仲不接纳的话,鲁国清楚管仲将返回到齐国,必然会将他杀了。”齐桓公说:“那么,管仲是将接纳鲁国的政务还是不愿接纳呢?”鲍叔回复他说:“不会接纳。管仲不会为纠丧命,而是为了齐国的事务而活着,他接纳了鲁国的政事,就是减弱了齐国。管仲事奉君主忠心不二,尽管明知道会死,也必然不会接纳。”齐桓公说:“他待我,也肯如此做吗?”鲍叔说:“并不会为了君主您,而是为了古代圣王而如此做的。他对您自然不如对公子纠更亲,对公子纠他都不愿死,况且您呢?您要是想稳定齐国,就赶快把他接回来。”齐桓公说:“恐怕时间来不及了,如何是好?”鲍叔说:“施伯为人睿智但是胆小。您若这么快就去要人,他恐惧得罪齐国,必然不会杀管仲的。”桓公说:“好。”施伯对鲁国君主说:“管仲是有智慧的人,只是事业没有实现,现在他在鲁国,您应将鲁国的政权交给他掌控。他如果接纳了必定可以减弱齐国的势力,他要是不接纳就杀了他。杀了他用来巴结齐国,显示与齐国同样的愤恨,比不杀他好。”鲁国的君主说:“好。”鲁国还没来得及实行计划,而齐国的大使已经到了,说:“管仲和召忽是我国的叛徒,现在他们在鲁国,我希望活捉他们回齐国。假如得不到,那就表示鲁君您和我国的叛徒勾结在一块。”鲁君问施伯如何处理,施伯说:“君主你给他吧。我听说齐君性格急躁又很高傲,即便得到贤才,如何能一定任用他们呢?如果齐君能任用他们,管仲的事业就胜利了。由于管仲是世间的大圣人。现在他回到齐国,天下的诸侯都要归附齐国,怎么只是鲁国呢!现在假如杀了他,他是鲍叔的朋友,鲍叔由于这事而兴师问罪,国君你一定不能抵抗,不如还给齐国。”鲁君因此就捆绑管仲与召忽还给齐使。管仲对召忽说:“你畏惧吗?”召忽说:“畏惧什么呢?我不早死,是等候齐国有稳定的局面,现在已经安定了,让你做齐国的左相,一定令我做齐国的右相。尽管这样,杀了我辅助的公子纠又任用我自己,这是再次的羞辱我。你作为生臣,我作为死臣。我清楚将获得万乘的相国却自杀了,公子纠可说是有替他而死的臣子了。你存活而能称霸诸侯,公子纠可谓是有生臣了。死了的保有德行,活着的保有功名。功名与德行不能同时成立,德行也不能凭空拥有。你必定要努力,死生各有其所了。”于是就开始出发,进入齐境,召忽自杀而死,管仲于是返回齐国。君子知道这个情况后说:“召忽去世了,比在世好;管仲在世,比去世好。”

或曰:明年,襄公逐小白,小白走莒。十二年,襄公薨,公子纠践位。国人召小白。鲍叔曰:“胡不行矣?”小白曰:“不可。夫管仲智,召忽强武,虽国人召我,我犹不得入也。”鲍叔曰:“管仲得行其知于国,国可谓乱乎?召忽强武,岂能独图我哉?”小白曰:“夫虽不得行其知,岂且不有焉乎?召忽虽不得众,其及岂不足以图我哉?”鲍叔对曰:“夫国之乱也,智人不得作内事,朋友不能相合摎①,而国乃可图也。”乃命车驾,鲍叔御,小白乘而出于莒。小白曰:“夫二人者奉君令,吾不可以试也。”乃将下,鲍叔屦其足,曰:“事之济也,在此时,事若不济,老臣死之,公子犹之免也。”乃行。至于邑郊,鲍叔令车二十乘先,十乘后。鲍叔乃告小白曰:“夫国之疑二三子,莫忍老臣②。事之未济也,老臣是以塞道。”鲍叔乃誓曰:“事之济也,听我令;事之不济也,免公子者为上,死者为下,吾以五乘之实③距路。”鲍叔乃为前驱,遂入国,逐公子纠,管仲射小白中钩。管仲与公子纠、召忽遂走鲁。桓公践位,鲁伐齐,纳公子纠而不能。

桓公元年,召管仲。管仲至,公问曰:“社稷可定乎?”管仲对曰:“君霸王,社稷定;君不霸王,社稷不定。”公曰:“吾不敢至于此其大也,定社稷而已。”管仲又请,君曰:“不能。”管仲辞于君曰:“君免臣于死,臣之幸也。然臣之不死纠也,为欲定社稷也。社稷不定,臣禄④齐国之政而不死纠也,臣不敢。”乃走出。至门,公召管仲。管仲反,公汗出曰:“勿已,其勉霸乎。”管仲再拜稽首而起曰:“今日君成霸,臣贪承命趋立于相位。”乃令五官行事。

同类推荐
  • 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本书是一本切入角度较为独特的哲学通俗读物。它从世界哲学史上的思想家们的著作中抽取出350句名言,对说这句话的哲学家以及这句话的含义作简单的介绍。这些话都富含哲理,很多就是这个哲学家的主要观点,比如苏格拉底的“我知道我一无所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奥卡姆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边沁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道德的基础”,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等。因此读者阅读本书,在欣赏这些名言的同时,能对哲学史上众多哲学家们的主要思想有所了解。语言简单,每句话用一页的篇幅,很容易读。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其间的精妙故事,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以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为研究对象,以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本身的发展为基础,对“自然历史过程论”、历史决定论和意识反映论等已经成为“常识”的基本观点进行新的阐述;对实践是人的生存本体、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等过去被忽视、“遗忘”的基本观点进行深入探讨;对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从后思索”、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等一些马克思有所论述、但末充分展开,同时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观点,进行充分展开和详尽论证。
  •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本书分为两部分:《孟子与滕文公》、《孟子与告子》。在这本书里,南先生对于中国历史上对人性善恶的辩论做了令人信服的裁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人应有的立身、处世精神,结合历史上正反两面的实例,进行阐发。读来意味深长,令人警醒怵惕。
  • 培根论理想人生(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培根论理想人生(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介绍了培根“关于真理”、“面对死亡”、“宗教信仰”、“论复仇”、“父母与子女”、“婚姻与独身”等方面的人生哲学。
热门推荐
  • 九州·云之彼岸

    九州·云之彼岸

    躯体迅速干枯,头颅却异常鲜活,绽放着惬意恬然的微笑死去。一连串诡异的死亡事件让平和繁荣的淮安城陷入了严重的恐慌。三十六号——云氏叛逆云灭,奉组织之命展开调查。答案渐趋明朗之际却峰回路转,数股错综复杂的力量卷入其中:传说中的龙渊阁、突兀介入的黑社会、庞大周密的杀手组织、神秘地域的神秘来客、野心勃勃的云氏家族……事情越来越扑朔迷离,暗流汹涌。更遑论还有未知变量风亦雨,这个能力弱到成为家族耻辱、帮倒忙到了让人无语地步的小女人,偏又是唯一让优秀到卓越、理性到冷血的云灭无奈的人,结局更是难测。云之彼岸,在生与死、义与利、爱情与阴谋的艰难博弈中,慢慢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 Volume Four

    Volume Fou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平南匪事

    平南匪事

    在鬼王山这方圆百里的山坳子,刀客丁七算是个异数。在刀尖上过活的人,大多数刀客都三五成群地结成一伙,好有个照应,可丁七却从不和人掺和,也不像别的刀客一样狂嫖滥赌。更奇地是,丁七做刀客十余年来,手下很少沾血,更别说带命债了。加上丁七与各山头的会首、龙头都有往来,因此,虽是独身一人做买卖,倒也做得顺畅。腊月二十七这天,丁七起了个早,挑着他那副做幌子用的剃头担子,早早地进了山,准备做完今年最后一单生意,好好地过个年。
  • 祸不单行

    祸不单行

    我哥死了,诈尸了,刨了别人家的祖坟;我嫂子也死了,变成了厉鬼;我还活着,但是有人希望我死,也在想方设法的害死我……
  • 三国之问鼎天下

    三国之问鼎天下

    重生汉末,逆天改命。在乱世中生存,只有强大,更强大,比所有敌人都强大!“碰到比你强大的呢?”“干!”带甲十万,跨蹈汉南,却要不战而降?不,这样的结局我不接受!即便不能挟天子而令诸侯,我也要据荆州以图天下!
  • 高血压病防治指南

    高血压病防治指南

    邹燃主编的《高血压病防治指南》,系统地介绍了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知识、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它打破了传统的教科书的书写模式,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学习疾病知识的普及读物。此外,该书对于从事慢性病预防和临床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将具有较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 小先生治病(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小先生治病(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小先生治病》一书是原来的《小先生治病》和《星星记》两小书的合集。《小先生治病》以书中一篇文章名为书名,也做了新版的(两小书组合版)书名。新版《小先生治病》一书共有三篇作品,分别是《小先生治病》《检讨会》《星星记》。前两篇是作家张天麟为小朋友们身体健康写的,《小先生治病》以故事的形式为小朋友们普及了关于食物中维生素的知识,只有不挑食,摄取各种维生素,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 销售的智慧与禁忌

    销售的智慧与禁忌

    《销售的智慧与禁忌》就是要告诉你,如何远离那些说话的禁忌,用正确的方法获得更大的成功。
  • The Original Peter Rabbit Books

    The Original Peter Rabbit Book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

    浪漫古典素心系列,选取了民国风华绝代的人物为主要对象,此为综合卷,写了沈从文与张兆和徐志摩与陆小曼等五对民国伉俪。无论时空如何改变,爱情是永恒的话题,感情的世界没有是非。婚姻的鞋子,冷暖自知。那些个在民国那个风华绝代的年代用他们的风华绝代谱写了一曲曲爱情篇章的才子与佳人们,他们曾经那样相爱过。在岁月的长河中,给无数后来人以仰慕与唏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